哲学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共错性误与倾个向性,(一1)般把与哲个学别看,作抽是象“与科具学体之的科关学系”,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代替论) (2)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轻视哲学论)
2021/1/4
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唯 心 主 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总体评价: 局限性:二者都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1/1/4
20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
2021/1/4
13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生活的影响
(1)原因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原因2: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3)原因3: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对它的回答决定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哲学对其他哲学问题的 回答。
2021/1/4
24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
原因: (1) 它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 (2) 牢牢把握了时代脉博;
(3) 它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实验 的经验和认识成果。
2021/1/4
25
3、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影响社会变革,真正的哲学促进时代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021/1/4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伟大思想武器。
2021/1/4
哲学第一单元复习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
①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 观。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机械)
辨证和历史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 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 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 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 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 学 是什么 的 基 本 问 为什么 题
思维和 存在的 关系问 题
何者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 回避的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哲学的影响)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A
(2010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 “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 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 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A 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复习(课堂PPT)

(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
联 (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系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
高表现
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
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金华八中政治
.
8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
区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 别 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 的问题。
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
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 它问题的回答。
【思考】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金华八中政治
.
13
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1、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金华八中政治
.
11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有无 同一性
《
金华八中政治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
12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联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系 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 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 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判断】“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 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
联 (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系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
高表现
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
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金华八中政治
.
8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
区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 别 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 的问题。
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
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 它问题的回答。
【思考】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金华八中政治
.
13
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1、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金华八中政治
.
11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有无 同一性
《
金华八中政治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
12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联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系 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 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 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判断】“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 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
2018届哲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PPT课件

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答案】B【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 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 法论,故B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考点】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2021
16
练习3:
答案 C解析 世界的本原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 是本原的问题,“盘古开天”的神话认为思维决 定存在,故C符合要求。A、B、D都探讨的是意 识能动性的问题,不符合要求。
2021
25
2010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 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 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 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这一改动反映了
②形成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 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不是人人都有。
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 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有完整的体系。
联 ①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系 ②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③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都有
[解析]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 问,②③正确。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 科学之分,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C
2021
5
(2015广东卷)33.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 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 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 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 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 法论,故B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考点】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2021
16
练习3:
答案 C解析 世界的本原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 是本原的问题,“盘古开天”的神话认为思维决 定存在,故C符合要求。A、B、D都探讨的是意 识能动性的问题,不符合要求。
2021
25
2010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 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 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 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这一改动反映了
②形成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 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不是人人都有。
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 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有完整的体系。
联 ①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系 ②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③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都有
[解析]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 问,②③正确。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 科学之分,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C
2021
5
(2015广东卷)33.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 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 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 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哲学复习课件PPT

•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 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 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
• (2019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 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 础上的,故A正确。
• 一、哲学的功能
•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 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
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正确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研
哲学把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 具体科学的研
究
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 究对象则是整
范
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一切领域的一 个世界中的某
区围
般知识,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一领域、某一
别和
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各种具 方面或某一事
对
体知识共性的抽象与概括
主 表现 感觉、经验、心灵等)是唯一实在。
义 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上帝、神仙、天命、
理、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其一
其二 (从属)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辨证法
形而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是怎么样(世界的状态)的
•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 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 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
• (2019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 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 础上的,故A正确。
• 一、哲学的功能
•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 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
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正确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研
哲学把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 具体科学的研
究
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 究对象则是整
范
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一切领域的一 个世界中的某
区围
般知识,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一领域、某一
别和
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各种具 方面或某一事
对
体知识共性的抽象与概括
主 表现 感觉、经验、心灵等)是唯一实在。
义 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上帝、神仙、天命、
理、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其一
其二 (从属)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辨证法
形而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是怎么样(世界的状态)的
复习课件:哲学 第一单元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真题7(2007,江苏)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 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D
4、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柏拉图:理念论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生活中的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
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手相、星座、生肖、 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真题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 心外无物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理在气先 D 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案:C
典例9,“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 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 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 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 1、历史条件 2、基本特征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
子是世界的本原。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 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 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 取得进展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真题7(2007,江苏)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 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D
4、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柏拉图:理念论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生活中的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
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手相、星座、生肖、 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真题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 心外无物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理在气先 D 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案:C
典例9,“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 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 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 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 1、历史条件 2、基本特征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
子是世界的本原。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 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 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 取得进展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专题复习课件

,贝克莱 等
义
表现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
1、观点 2、代表者 一切神论者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A、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 物质力量。
6、哲学的作用: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E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
• (2)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 误的。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 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 (3)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 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误区:哲学史上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 四军对垒
•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既可以看到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斗争,也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 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是辩证唯物 主义的观点。
•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能说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误区:可知论都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 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思维与存在具 有同一性,也就是说,他们都属于可知论。只不过,唯物 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绝 大部分的唯心主义都属于可知论者,只有少部分的唯心主 义者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义
表现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
1、观点 2、代表者 一切神论者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A、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 物质力量。
6、哲学的作用: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E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
• (2)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 误的。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 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 (3)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 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误区:哲学史上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 四军对垒
•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既可以看到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斗争,也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 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是辩证唯物 主义的观点。
•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能说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误区:可知论都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 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思维与存在具 有同一性,也就是说,他们都属于可知论。只不过,唯物 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绝 大部分的唯心主义都属于可知论者,只有少部分的唯心主 义者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复习(上课)

人能够能 作 动地改造 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控制作用
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六课 第一框 含义
人的认 识从何 而来
实践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
来源 动力 唯一标准 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第六课 第二框 真理是 客观的 在 实 践 中 追 求 和 发 展 真 理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 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 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 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2、马克思说,“如果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 是强调( ) A 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8、”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第三课 第一框
真 正 的 哲 学 都 是 自 己 时 代 的 精 神 上 的 精 华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 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 代的精华,因为它反映…把 握…总结和概括… 1、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 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社会变革的先 导 2、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 追求美好的未来。 3、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 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哲学的基 本问题
是 什 么
内容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着目标努力,带着梦想飞翔
★ 最重要的是激情!!
第一单元:哲学常识概述 生 活 与 哲 学
辩证唯物论(第 四、第五课)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唯物辩证法(第 辩证唯物主义 三单元)
(第二、三单元)
辩证唯物认识论 (第六课) 社会历史观(第 十一课) 人生价值观(第 十二课)
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单元)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
方法论
指是导人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原则和根 本方法
联系
(1)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 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 方法论的世界观 (2)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 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法论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 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本单元主干知识必背
1.哲学是什么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成为基本问题的根据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 8.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比较(基本观点、进步性、 局限性) 9.区分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10.哲学与时代精神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哲学以世界观 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 哲学
区别
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 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对具体科学进行概 括和升华,从中抽 象出的最一般的本 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 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产 生: 阶级基础、自然科学、理论来源
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基本特征: 毛泽东思想
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邓、“三”、科) 参考《同步解析与测评》 P1
【复习重难点】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本单元“关系”归纳】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5.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6.比较唯物主义三种形态、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 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说,是系统 化,理论化 的 世界观 哲学家研究的成 果,是自觉形成 的,不是人人都 有的
形成特点联系是散的,朴素的是理论化,理论 化的
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复习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产生和含义 基本问题 社会实践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思维与存在 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 (三种形态) 唯心主义 (两种表现)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
学
(两个方面:本原问题与同一性问题)
真正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 学
(辩证唯物主义
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 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A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 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 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 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③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进步性: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 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益。它是 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 最重要的是激情!!
第一单元:哲学常识概述 生 活 与 哲 学
辩证唯物论(第 四、第五课)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唯物辩证法(第 辩证唯物主义 三单元)
(第二、三单元)
辩证唯物认识论 (第六课) 社会历史观(第 十一课) 人生价值观(第 十二课)
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单元)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
方法论
指是导人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原则和根 本方法
联系
(1)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 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 方法论的世界观 (2)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 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法论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 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本单元主干知识必背
1.哲学是什么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成为基本问题的根据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 8.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比较(基本观点、进步性、 局限性) 9.区分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10.哲学与时代精神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哲学以世界观 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 哲学
区别
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 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对具体科学进行概 括和升华,从中抽 象出的最一般的本 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 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产 生: 阶级基础、自然科学、理论来源
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基本特征: 毛泽东思想
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邓、“三”、科) 参考《同步解析与测评》 P1
【复习重难点】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本单元“关系”归纳】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5.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6.比较唯物主义三种形态、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 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说,是系统 化,理论化 的 世界观 哲学家研究的成 果,是自觉形成 的,不是人人都 有的
形成特点联系是散的,朴素的是理论化,理论 化的
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复习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产生和含义 基本问题 社会实践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思维与存在 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 (三种形态) 唯心主义 (两种表现)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
学
(两个方面:本原问题与同一性问题)
真正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 学
(辩证唯物主义
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 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A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 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 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 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③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进步性: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 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益。它是 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