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

合集下载

从美国大选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

从美国大选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

从美国大选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首先,美国大选体现了选民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在美国,所有合法公民都有权利参加选举,无论种族、性别、宗教或社会经济地位。

这种公平和平等的选举制度可以使人们感到他们的声音被尊重和重视。

这种普选制度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其次,美国大选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制衡机制。

美国采用的三权分立制度确保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总统是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而国会是立法部门的代表,最高法院则扮演着司法权力的角色。

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政府的权力不会被滥用,避免了权力集中和专制主义的产生。

此外,美国大选突显了媒体的重要作用。

在美国,媒体在选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报道候选人的政策和批评他们的行为,向选民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和观点。

透明度和公开性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媒体的自由和独立确保了选民有权了解有关候选人和政策的真相,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然而,美国大选也揭示了一些民主制度的挑战和弱点。

首先,美国大选的制度存在着选举制度不公平的问题。

一人一票的原则虽然在理论上是平等的,但是由于选区划分和选举制度的不同,有可能导致一些选民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由于资金的不应用和政治广告的泛滥,钱财也可能对选举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美国大选也暴露出选民政治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尽管美国有广泛的选民基础,但是选民注册率和投票率都相对较低。

这表明很多公民对政治过程不感兴趣或不相信他们的声音能够真正影响政策制定。

这种政治疏离感可能使民主制度失去其合法性和可取性。

最后,美国大选的结果反映了民意的多元性和分裂性。

由于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人们对政策和价值观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偏好。

这种多元性和分裂性常常使政府难以做出决策和推动议程。

尤其是在紧急时刻,政治的分化可能导致延误和阻碍。

综上所述,美国大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西方民主制度的机会。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弱点,西方的民主制度仍然是一个能够给予人民政治自由和参与的重要框架。

美国大选演讲稿大学生

美国大选演讲稿大学生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美国大选这一重大话题。

首先,我要感谢你们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发表演讲。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虽然我并非美国人,但我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以及中美关系都抱有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美国大选的看法。

一、美国大选的背景美国大选是民主制度的体现,每隔四年,美国民众将选举出新的总统。

近年来,美国大选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政治极化加剧,两大政党之间的分歧日益明显;二是选举过程复杂,涉及众多环节。

在此背景下,美国大选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二、美国大选的重要性1. 影响美国内政外交政策美国总统是美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对国家内政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美国大选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影响国际局势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对全球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大选结果将直接影响国际政治格局,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3. 影响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美国大选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中美关系的走向,对我国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美国大选的竞争态势1. 民主党候选人民主党候选人通常代表美国的中产阶级、弱势群体和少数族裔。

在当前美国政治环境下,民主党候选人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2. 共和党候选人共和党候选人通常代表美国的商业精英、中上层社会和农村地区。

在当前美国政治环境下,共和党候选人主张减少政府干预,推动经济自由化。

3. 第三党候选人近年来,第三党候选人逐渐崭露头角,如自由党、绿党等。

这些政党在政治立场、政策主张上与两大党存在较大差异,成为美国政治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我对美国大选的看法1. 关注公平公正美国大选作为民主制度的体现,应确保公平公正。

在此过程中,各方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选举结果真实有效。

2. 倡导理性讨论美国大选过程中,各方应保持理性,避免人身攻击、造谣传谣等不良行为。

浅谈美国政治体制

浅谈美国政治体制

浅谈美国政治体制当今世界美国已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个历史仅有200多年的移民国家能够有如此成就,绝不是偶然的。

与其政治体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当前政治体制运行的主要依据是1787年的《联邦宪法》,其基本精神是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法治、有限政府和联邦集权,这是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困境之后的务实选择。

1.产生背景自独立战争起到1781年间,美国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当时虽有大陆会议领导协调着各地的独立运动,但其仅是非常时期的革命机构,而非常态政治下的政府,所以独立战争后美国迫切需要制定政府组织法,组建统一的中央政府。

由于之前对英王专制下的暴政仍记忆犹新,人们不愿再度置于专制统治之下,而联邦党人所拥护的中央集权给人的印象是企图在北美大陆恢复此种制度,所以人们倾向于赋予中央以极小的权力。

于是,就有了双方妥协而成的1781年的美国《邦联条例》。

2.历史发展《邦联条例》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美国人对联邦制的理解。

其基本精神是:美利坚合众国不是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其主权基础也不是合众国的人民;并且邦联政府缺乏征税权、商业管理权、统一的行政权,以及统一的司法机关。

自从邦联政府建立时起,其就面临着来自外交、财政、贸易,以及内政方面的种种压力,而1786年8-12月的谢斯起义更是给新生的美国发出了一个紧急的信号:如果不建立一个有效的、威权性的高于各州的政治机制,各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阻碍,基于此,各州的精英们坐到一起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于是就有了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

1787年9月17日,制宪大会举行《联邦宪法》签署仪式。

3.主要架构首先,《联邦宪法》明确地把立法权交给联邦国会,不再提各州主权、自由和独立高于一切;并且给了联邦很大的权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而不是“友谊的国家联盟”;国会也变为两院制。

其次,《联邦宪法》把行政权授予美国总统,并对总统的权力作出明确的规定:总统是行政首长,经参议院同意有任命高级官吏和缔约之权,还享有对国会法律的否决权。

美国大选和政治制度探讨

美国大选和政治制度探讨

美国大选和政治制度探讨自1776年美国独立以来,美国的政治制度一直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和令人钦佩的。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政治体制是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等三权分立组成的复杂制度。

在这个政治体制之下,美国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则是一个最终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

在美国大选中,两个主要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进行争夺,选举目的是确定国家的领袖,即美国总统。

大选时间通常是在11月第一周的星期二,由选举人团按照所属州内的人口比例选举。

然而,美国大选的运作方式和选民对其的感受在近年来变得更加复杂和政治化。

很多选民担心,大选过程中存在着操纵和舞弊,导致选举结果不可信和不公正。

这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美国政治制度,评估其是否足够强大、公正和保护选民权益。

当然,美国的政治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且在实践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例如,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可能会受到政治干扰,给普通民众造成信任难题。

另外,美国的选举制度也容易让一方获得最终胜利却失去人民的信任。

但尽管如此,美国的政治制度还是为全世界的政治实践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

它通过三权分立以及选民的普选权,致力于保护公民的利益和权益,这是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并且,美国在政治制度上的不断探索和进化,也一直在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政治实践。

总之,美国大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关键的政治事件,它的运作方式和选民参与度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系统至关重要。

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一直在改变和进化中,因此,只有坚持不断革新和改进,并在所有制度级别上保持公平和公正,才能让美国的政治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此外,美国大选向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其结果也会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美国的政策和经济体系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美国大选不仅仅是美国国内的事件,也是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充满争议和分歧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美国大选和政治制度。

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论文范文

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论文范文

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论文范文美国大选就像一个竞技场,而参选人的政治顾问们就像是勇猛的角斗士。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美国大选政治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美国大选政治论文范文篇一《从美国大选看美式民主的虚伪性》摘要:2008年有黑人血统的民主党人奥巴马(Barrack·H·Obama)当选美国总统,对这一事件的象征意义可谓众说纷呈。

有人认为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没了,“美国梦”真的实现了,更有甚者说这是美国文化的胜利;也有人说是美国共和党执政八年负资产太多以及金融危机的产物,是选民希冀民主党能作出改变的选择。

通常认为,以美国选举文化为代表的美国政治制度即美式民主。

今天的美利坚帝国对其美式民主深以为傲,把高政治附加值和高文化附加值的美式民主作为精神“军火”贩往全球。

但是,美式民主果真如此完美、适用全球吗?答案当然当然是否定的。

一、金钱政治美国宪法规定凡出生在美国、年满35周岁并在美国居住满14年的美国公民都有参加总统选举的权利。

而事实上,任谁都无法否认,无论美国人如何吹嘘和推销他们的民主,每一位总统的当选都必须建立在雄厚的资金实力之上。

30多年来,美国总统选举耗资逐届膨胀,广大选民对此强烈不满,以2008年的美国大选为例,在美国深陷次贷危机泥沼的背景下,总统候选人的竞选经费却刷新多项历史纪录:在从2007年开始的整个选举周期中,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筹得的竞选经费高达15亿美元,是上届选举的2倍,是2000年选举的3倍;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筹得6.2亿美元,创下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个人筹款纪录。

此次选举亦创下美国总统选举耗资之最,选举花费总额高达24亿美元之多。

二、传媒操控竞选活动将大量的资源花在电视广告上。

广告有很多用处。

它们可以被用来提高候选人的知名度或者改善候选人的形象;它们可以着眼于竞选议题,并将目标锁定为选民中的某个群体;它们可以被用来吸引媒体的注意;它们也可以被用来攻击候选人的对手。

美国大选制度的深度分析

美国大选制度的深度分析

美国大选制度的深度分析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

到底谁会成功当选?是民主党的希拉里?还是共和党的特朗普?其实,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看美国大选大多会陷入“雾里看花”,这也是因为我们对美国的选举制度不够了解。

现在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美国总统由全国选民投票选举,但并非选民直选产生,而是实行选举人制。

选民投票产生的是代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38名选举人。

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至少270张)即可获胜。

了解美国的选举人制,需要追根溯源,然后方能知其梗概。

一、历史由来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美国最初13州,有12个州派出代表,参与制定美国宪法。

在三权分立的原则下,制宪会议决定联邦立法机构即国会,设立参议院和众议院,但是对于各州议员的人数分配,大州和小州严重分歧,相持不下。

当时大州和小州的数量不相上下,可是大州和小州的人口相比有天壤之别。

(现在亦是如此。

)大州主张按人口比例分配各州议员数,认为这样才是公平的;而小州担心这样一来,小州的议员数在国会微乎其微,小州利益会容易让大州吃掉,所以坚决主张大小州议员数必须相同,甚至以退出联邦相威胁。

在这关键时刻,康涅狄格州代表谢尔曼提出了一个方案:众议院人数照大州的办法,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参议院人数则照小州的办法,各州一律两人。

这一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争论,最终为联邦宪法所确认。

从而也达成大小州之间最重要的妥协,避免了联邦的分裂,被号称“伟大的妥协”。

制宪会议在确定总统选举方法时,决定采用间接选举方式:由各州选派代表来选总统。

各州代表人数的分配,采用了同样的妥协方式,干脆代表人数和各州在参众两院的议员总数相等。

同时,出于三权分立原则,规定已经担任官员的人,不得再出任大选举团。

其时,为何决定间接选举方式产生总统呢?当年制宪会议的代表达成的协议认为: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果对全国选票进行集中统一计算,那么,有可能会导致美国总统选举成本太大。

因此,他们为了降低选举的成本,创造性地设计了选举人制度。

从2000年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

从2000年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

从2000年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07政教班张淮这次大选是在现任美国总统和戈尔之间竞争,在此之前戈尔已经赢得19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总共262张选票,而布什也有29个州的246张选票在手。

但是据我们所知要想入住白宫最少要有270张选举人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还是只有一个州的选票没有得出——佛罗里达州,这个州还有25张选举人票,因此,不论戈尔和布什,只要在佛州取胜,谁就算拿到了进入白宫的金钥匙。

其中佛罗里达州的计票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双方的竞选人团都拿出自己的杀手锏,而这个州的选票在而与我咋的下几易其主,但是不管其中的经过怎么样,那不是我研究的重点,我只说最终是经过法院根据佛罗里达州的法律判决把这关键的25张选举人票给了布什,从而这美国选举上的百年的奇观也最终落幕,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就是不管是谁入住了白宫都讲是不可避免的成为美国现代历史上的最弱的一个总统。

经过这样的选票战,律师战,我们就可能是会很迷惑这个美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怎么这样的在中国看起来是比较简单的到美国会成为这样麻烦的一件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的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其中也几个是其中的“三权分立”、联邦制。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

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

在当代,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

对于这种制度,西方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非常推崇,认为只有实行三权分立,才是民主和法治的标志;不实行这种制度,就是专制。

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制度的权力交接与演变

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制度的权力交接与演变

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制度的权力交接与演变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民主制度被广泛应用,其中美国总统选举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既是权力的交接过程,也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文将探讨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制度的权力交接与演变。

一、权力交接的背景与流程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权力交接是明确规定的程序。

首先,选举胜利者在选举结果揭晓后,开始进行过渡期的准备工作。

这个过渡期的时间通常从选举日到新总统就职的前一天。

过渡期内,当选总统会组建过渡团队,对政策议程进行规划以及与政府机构进行接触,以确保平稳的政权移交。

然后,在新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前总统与新总统正式完成权力的交接。

这个仪式象征着一届总统的结束以及另一届总统的开始。

这是一个庄重而庄重的场合,以示国家政权的平稳过渡。

二、无缝的权力交接民主制度的一大优势就是实现了总统的无缝交接。

无论选举结果如何,美国政府都能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种平稳的权力交接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稳定,同时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执行力。

三、权力交接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总统大选的民主制度在权力交接方面发生了一些演变。

例如,过渡期的时间已经逐渐延长,以便新总统能够更好地了解政府机构,并与之进行合作。

这有助于确保新政府的顺利上任。

另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对权力交接产生了影响。

今天,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选举胜利者可以更快地与过渡团队进行沟通,并更好地准备过渡工作。

此外,权力交接的要素逐渐扩展,不仅涉及政府机构的交接,还涉及到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交接。

这些演变确保了权力的顺利过渡,同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民主制度下的权力交接的意义民主制度下的权力交接是一个国家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权力交接可以保证国家政权的连续性,避免政治真空和权力真空的出现。

这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

其次,权力交接是一个政府的合法程序,为新总统的上台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课程前言王鲁湘:2012年的美国大选将于11月6日举行,仅剩两周时间,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在经过了三轮的电视辩论之后,在最近的民调中间支持率不相上下,选情处于一种胶着状态,美国媒体的报道也口径不一。

总统选举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中间的重头戏,也是美国国家运转的核心内容,美国的政治制度又是西方民主制度中间重要的一种,那么该如何去看美国的大选?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又是如何形成的?2012年总统大选又将如何影响美国的政治走向?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教授,来为我们阐述以上的问题,以帮助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美国的大选及其政治制度的运行。

欢迎梅仁毅教授。

解说: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美关系史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1982年至1983年作为富布赖特访问学者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学习,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美国政治、国际关系,主要作品有,主编《美国研究读本》、《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六册等。

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9年荣获北京市名师奖。

王鲁湘:梅教授您好,欢迎做客世纪大讲堂。

现在的这个美国的总统选举正在可以说是选情尤酣,这个罗姆尼和奥巴马有点不相上下,我们假设就是您是一个美国人或者说就是说您作为一个对美国的政治运行制度特别关切的一个中国专家,如果要您来投一票的话,这两个候选人您倾向于投谁一票。

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我是个中国人,不是个美国人,一般地说我把自己定位是我来观察。

王鲁湘:观察员。

梅仁毅:我来分析,但是如果一定说要我投个票的话,我觉得我是会不参加投票,因为我觉得俩差不多。

王鲁湘:差不多,其实在美国选举中间反正有很多的人是弃权不参加的。

梅仁毅:对。

因为你投谁你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我还不如不投。

王鲁湘:保持一种中立状态,观察员的身份吧。

梅仁毅:对,就是这个。

王鲁湘:那么这些年美国的总统每一届的大选都会拿中国的话题来说事,这一次又是不例外,那么在第三轮辩论中间的话,中国问题直接作为一个问题就被涉及进去了,两个候选人都会就中国的问题要发表一些自己的政见,那么您觉得这个中国话题为什么会在美国的总统大选中间占的位置会越来越重呢?梅仁毅:我觉得这跟中国的在国际关系,在国际的上的地位有关系,也跟美国的经济状况有关系,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这时开始的,在本世纪初或者是上世纪末,当克林顿攻击老布什的时候,他就是攻击老布什对中国太软了,到他儿子(小布什)再攻击克林顿的时候,又是说他对中国太软了,所以今天这俩人都说,一个说我不软,一个说你太软了,实际上也就是重复了这个东西。

但是克林顿在他骂完了中国以后,当了总统以后,到了他离任前他是全力以赴地使得中国得到了正常的贸易地位在美国,这解决了一大问题,那么小布什呢,尽管美国国内很多人反对,但是他举家来参加了奥运会,所以这个他在竞选当中的你骂我,我骂你的这个状况,跟你最后要执行什么政策这俩东西并不是一码事儿。

王鲁湘:就过去的历届的总统选举我们都看出来是这么样。

梅仁毅:对。

王鲁湘:就是选战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拿中国问题来显示自己的强硬,但一旦执政以后,他要从一个现实主义的角度,从美国的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处理中美两国的关系。

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对。

因为特别是当你中国越来越重要的时候,美国的一个总统不可能不考虑美国的国家利益,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去追求其他的东西,这是不太现实的。

王鲁湘:不太现实的。

那么您多年的观察觉得这个共和党和民主党对于中国的态度,包括中美关系它们有本质的差异吗?这两个党。

梅仁毅:我觉得没太本质的差异。

王鲁湘:没有啊。

梅仁毅:没有太本质差异。

但是双方的影响的方面,因为他的选民的基础不一样,所以会有所区别,比如说共和党,那么在执政的时候,它的那些大的企业,就希望它能够跟中国关系更好一点。

王鲁湘:对。

梅仁毅:它能够挣钱,而民主党它要靠工会,那么工会就要提出来就是现在的,你把工作岗位都输出去了,美国工人失业了,它就要为这个东西要起点这方面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是有所区别,但是它的大的东西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王鲁湘:那么在美国总统选举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我们现在大家能够看到的就是电视辩论,是不是一定要有辩论?梅仁毅:这是好像是慢慢地发展到现在,就是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东西,因为最早的时候是1960年,肯尼迪跟尼克松的辩论,那么这是第一次的电视上的辩论,那么这个时候它是起了一点作用,就是说尼克松在电视上显得非常的紧张,而肯尼迪哪一种少壮派的这种,英俊的这个形象吸引了一部分选民。

所以我觉得辩论本身说是对政策上,选民来根据你的政策来判断,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的,而是看你这个人,你在那种场合你镇静不镇静,你能不能控制住情绪,你能不能自如,能不能吸引人,这一些东西。

王鲁湘:有点儿像对一个演员的评价了。

梅仁毅:有一点儿这个东西。

王鲁湘:有点儿这味道。

梅仁毅:英文就是用Charisma(魅力),就是你那种,能有这种吸引人的这种。

王鲁湘:魅力。

梅仁毅:力量。

王鲁湘:这是叫魅力,魅力。

梅仁毅:这个会影响一部分选民的这个判断。

王鲁湘:但是这个判断其实还是不足以真正影响到最后的这个选举结果。

王鲁湘:左右这个还不是这个。

王鲁湘:所以一场辩论以后谁的民调又上来一点儿,谁的民调下来,那个其实不需要特别在意它。

梅仁毅:不用太在意,不用太在意。

因为在任的总统他追求连任的时候,他必然处于一种比较被动。

王鲁湘:比较被动,对。

梅仁毅:因为。

王鲁湘:他是个靶子。

梅仁毅:他是个靶子,对方用不着担心,因为我没做任何东西,所以我可以骂你,攻你攻得一塌糊涂,没关系。

王鲁湘:罗姆尼是矛,奥巴马是盾。

梅仁毅:对。

所以它第一次辩论奥巴马比较被动,就是把的,我觉得是他的战略决策上,他的那些顾问们给他出的注意,出了一个馊主意,就是他要做成很绅士派的样子,我不攻你,那么你是在任总统你就挨攻,挨攻你又应付不了这个攻击的这个东西,你就很被动。

王鲁湘:很被动了。

王鲁湘:那么我们看到在美国的总统选战中间,两方都会提出一些其实很,可能是言过其辞的一些政策主张,包括做很多像空头支票那样的许诺,但是这也是严肃的政治选举,这种面对选民的这种公开承诺你执政以后,很多其实是一个空头支票,难道不追究责任吗?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责任是不会有人去追究的,因为法律上没有这个规定,但是有的东西它可以不管,有的东西它是要做的,比如说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的时候说,我要撤出伊拉克,他撤了,那么这种地方他就可以说,你看我实践了我的诺言,但是他又有很多东西他没有实践,他上任以后,第一个总统令是关掉关塔那摩监狱,但是到今天关塔那摩监狱也没关掉,所以这个东西,但是也不会有人去追究这个,你的法律则陈,他因为不承担一个法律责任。

王鲁湘:下面我们热烈欢迎梅教授为我们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

大家欢迎。

解说: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现任总统奥巴马努力谋求连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向奥巴马发起有力竞争,作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影响大选的关键是什么?《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正在播出。

一、美国的选举制度梅仁毅:美国大选是大家都关心的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美国是这么一个超级大国,那么美国的大选应该说分成两种,一个是四年一次的,按偶数年来进行的这个总统大选,就是这一次选举,比如说2012年、2008年、2004年、2000年,这都是双数,那么在这个年份里的选举它是一要选总统,二要选出三分之一的参议院的参议员,三要选出全部的众议员。

这是大选的一个内容。

还有一个中期选举,就是过两年以后又有一次选举,比如说2014年就有一次选举,2008年奥巴马选完了以后,2010年就有一次中期选举,那么中期选举主要是选国会议员,也就是说在第一次选了三分之一的参议员,这次再选三分之一,再换三分之一,但是众议院呢?就又要全部换,就是全部重选,再选一次,那么所以美国的这个选举制度对总统来说它相对的稳定,四年,我当选了,而且宪法的修正案规定他是只能两任,那么最后我再追求一次连任,八年。

但是从议员来讲,他就每隔两年就选举一次,特别是众议员,它每隔两年就有一次选举。

所以他整天想的是我怎么连任,我怎么让我的这个选区的选民能够高兴一点,能够下次还选我,他更关心的是这个东西,所以他很多的政策主张跟他谋求连任,来满足他的这个选区的选民的这个需求是很有关系,举一个例子来讲,在美国国内有很多的军事基地,那么它的军事基地就带动了这个附近这一代的经济的发展,因为商业要有,它那些随军的人员要吃要喝要工作,它这个就发展起来,所以当美国决定要砍掉一部分军事基地的时候,要紧缩的时候,谁都反对。

因为涉及到我这个选区就要受罪,所以它就困难,这就是跟它的选举制度有关系。

二、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一)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条件那么美国的总统的选举制度有下面的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注意和考虑。

一个什么人可以竞选总统,宪法这个有明确的规定,美国的宪法有明确规定,第一,他必须是美国出生,也就是说比如说基辛格,他就不能竞选美国总统,因为他不是在美国出生,他是在德国,所以他就不能竞选美国总统,所以他最多能做到国务卿,做到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但是他不可能当总统或者副总统。

第二,35岁以上,第三必须在美国居住了14年,这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几条规定。

所以你们如果关注一下你就会发现,从2008到今年,奥巴马当选以后,不断地有人提出奥巴马是不是美国出生的,因为他就是希望从这个最根本的这一点上来否定你的合法性,所以老要他的出生证明等等等等东西,就是围绕着这点来进行。

所以一是什么样的人可以。

(二)美国总统选举的具体过程1、预选第二呢,就是选举年前那一年,比如说这次选举,那么就是在去年开始,你有意选举的人参加初选,就是参加你这个党,竞选你这个党的总统候选人,那么你就开始表态了,就开始活动了,像美国这次如果在任的总统谋求连任,这个在传统上讲,它这个党就不需要再有这种选举的东西,因为很自然,没有别人会出来跟在任的总统去竞选去,但是另外一个党,在野党它就会出现,你像这次是共和党,共和党就开头是12个人表明要参选,最后这8个人就斗来斗去,由于两种原因。

一个原因是个人的原因,就是你像那个,原来的那个非洲裔的候选人凯恩,本来是一个有一点希望的人,但是人家就说他婚外情等等这些问题,就把他给打掉了。

另外一种就是你经济上,就是筹资不够,就是没有那么多人给你捐献,这个比如说原来驻中国的大使洪博培,他也是要参选,但是他筹不到那么多的钱,因为美国现在竞选花费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