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版 第1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1-7)章知识点

大家好,我是叶老师。
大家工作都很忙吧,不过,再忙也一定要记得忙里偷闲地抓紧时间看书哦!下面的资料是我给大家归纳的政治学概论(1-7)章的知识点,应该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定要认真看认真记哦!有付出才有回报,别指望着不劳而获哦!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好运!祝福你们的叶老师。
还有请尊重老师的劳动,本资料不要外传!政治学概论(1-7)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含义政治的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的城邦,即城市国家。
(2012、2013单)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里,认为政治主要指的是国家的活动。
(2010单)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统治。
古往今来对政治含义的解释主要分两种观点:(一)非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即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1、非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即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代表性的观点有5种:(09多)(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即伦理或道德政治观(2010名)。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德国的康德、黑格尔。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美国的拉斯韦尔、德国的韦伯。
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在他的代表作《君主论》中指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08、2010、2011单,09、2013多)(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09单)。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813

? 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概念:戴维?伊斯顿——权威 性价值分配说。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理解)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 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本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 治的根本问题。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 (或政治权力)问题。
③政治理想是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古希腊时期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 柏拉图(前427~前347),主要著作有《理想国》,被视为西方政 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亚里士多德(前 384~前322),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 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在总结希腊 158个城邦国家 治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写下了《政治学》,提出了“人 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命题,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形式,是奴隶主阶级 、封建阶级掌握政治权力的时代。
在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以孔 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商鞅、韩非为 代表的法家。
儒家政治思想
儒家是指中国古代以孔孟为师,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的学派,主张以仁义道德治国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孔 子和孟子。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
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为国以礼,即礼治。 为政以德,即“德治”。“以德行仁”。
法家政治思想
政治学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际政治:是国家、国际组织及其他政治行为主体,在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将政治看做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解释:▲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揭示的政治现象的范围:▲时间范围▲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这就要求在研究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来揭示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各种国家形态更替和政权组织形式变化的规律;研究国家活动和职能及其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研究国家制定政策,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其它各种政治关系和问题的方式、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与其相关科学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交叉就出现新政治阶级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边缘学科。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自从人类创造出哲学以来,它就与政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政治学概论考试重点

政治学概论-- 冷雨天only第一章绪论1。
政治的含义:狭义而言,政治是国家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
广义而言,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
2.政治学的含义: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及其价值分配、公共事务以及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这个貌似不对,回来就忘了)第二章权力1.权力的含义: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支配性社会关系.2.权力,权威和暴力的关系:首先看权力和权威的关系,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求服从和支配性质.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权威不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威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通常)不可变更的.而权力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他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更的.权威的服从不靠武力,而权力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再看权力和暴力,首先二者都具有强制性;第一,权力是对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而暴力则是以摧毁社会关系为目的;第二,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关系,需要依赖于权威,而暴力则与权威无关.第三,权力是稳定持久的,最终会形成一定的秩序.暴力是即时的打击,不会形成秩序.3.权力的资源:人格财富组织武力象征知识4.政治权力的含义:一定区域范围内国家统治机关垄断的公共权力.5.政治权力的特征: 一,政治权利具有公共性. 二:政治权力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 三: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征.6.政治权力的类型(构成)包括: 意识形态权力军事权力法律权力行政权力. 体系分为:礼治法治人治三类.7.统治的基础是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利益。
(需要->生产->社会关系->利益)8.合法性的基本类型包括:传统型法理型魅力型(待补充)(6个的上课没记) 9.合法化的手段包括:一。
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二。
诉诸意识形态三。
诉诸社会政策(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
(仅了解)10.意识形态的功能:经济{维护,批判,引导,认知}政治{便于交易;遵守规则;提高效率;鼓励创新;维护秩序}补充名词解释:(仅了解)合法性: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1、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②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解释(政治的实质和含义):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政治学的研究范围: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②中国政治;③比较政治;④公共政策;⑤行政管理;⑥国际政治。
5、边缘科学: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
6、亚里士多德——西方社会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主要著作:《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
7、马吉雅维里——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主要著作:《君主论》。
8、《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是: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②《宣言》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③《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和主要观点,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④《宣言》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⑤《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将其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的学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
②视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其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的学者有:凯尔逊。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及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活动的学者:马基雅维里(他的著作《君主论》)、俾斯麦、拉斯韦尔、马克斯·韦伯。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学者有:孙中山、麦肯齐。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的学者有:戴维·伊斯顿(他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简答):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综上所述,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①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②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单选):①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②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的学者及其著作(多选):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中国古代政治学:①(多选)先秦时代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城邦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一个波里综合土地、人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其“邦”或“国”之意,演变为“城邦”之称,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2.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
在古罗马共和国被理解为“人民的共同事务”它不是在某一个领域的人的偶然聚合而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西塞罗指出疆土、人民、权利统治并不足以构成共和国共和国之所以是共和国其首要理由就是统治的正义性。
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就构成罗马政治的核心。
共和政体使不同阶级愿意以法律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党派私利服从于城邦利益。
3.政治哲学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
政治哲学在研究政治问题时所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谈到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
4.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
广义政治科学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
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研究层次。
狭义政治科学政治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理分析等;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本来面目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用无法用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5.行为主义革命二战结束后沉寂已久的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一些政治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关政治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战后十几年中这些反思与创新逐渐会继成了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内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为主义革命”。
这场变革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理论的模式将一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入政治研究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重新认识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建立起一整套独特的政治概念的逻辑体系。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第一张绪论政治学的研究目的: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的可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政治概念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区分两个层次。
首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以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其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规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内涵。
依据对象这一内涵,可以推导出政治学研究的外延,即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学的基本对象——国家政权——而形成理论体系,并非试图涵盖政治学研究的全部范围,因此,它的作用在于为政治学相关领域和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学理论都要以某种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滞亡。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 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 最根本的东西,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 对象。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 哲学里包含政治学,政治学里体现哲学,总的来说一切现象学说都可 以用哲学来解释的
• 哲学在学问中起到统帅的作用;政治则在社会中起到统帅的作用,并 以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统帅着大自然。一个 在思想领域,一个在现实领域,两者各自为帅。但是,两者有相互渗 透,相互作用的趋势。当一种哲学思想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时候,哲 学对现实必然产生较明显的作用。当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思想被人们普 遍接受的时候,必然给政治介入思想提供了方便。为了很方便地达到 一定的政治目的,政治家总喜欢在众多哲学思想中选取一套哲学理论。 因为政治家明白,思想控制比武力控制更有效。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3)权力政治观 P3 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 了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观点。政治就 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
— 马基雅维利
政治是当权者运筹帏幄的活动。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2)法律政治观
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 执法的过程。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 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 设置的。
凯尔逊:国家是国内法律所创造的社团。
国家作为一个“法人”是这个社团的人格化,或是 构成这个社团的国家法律秩序的人格化。在这里凯尔逊 把国家说成是一种法律现象,实质上是把整治界定位一 种法律现象。
“公路大王”:张荣坤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现年38岁的张荣坤出生於江苏苏州,金融学硕士毕 业,为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 • “上海市慈善总会的名誉副会长” • “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 • “上海公关协会名誉副会长” •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 • “上海市政协委员” • “全国政协委员”
• 本章教学任务是概括介绍政治基本概念、政治学学科的 理论框架,以及学习政治学的意义和方法,以便于更好地 掌握各章具体内容。
•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政治有一个基本了解、把 握政治学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主要特征,正确地领会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观。
• 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一般了解什么是政治学,以及如何 研究政治学,为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2015版
主编:王惠岩 周光辉 代码:0312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第八章 国家与民族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九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及其更替
第十章 政治团体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第十一章政治文化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第六章 国家形式
孙中山(1866-1925年)中 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 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他对政治 下的定义,是中国人对政治的 现代理解。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5)政策政治观 P4
把政治解•析为围绕政府制定和 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 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 活动”。
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概念: 戴维•伊斯顿——政治是-----为 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价值分 配说。 他在1953年《政治体系》一书 首先对政治作出了界定。
我国古代,政治的核心含义是统治,是指治国平天下 的活动,即依据特定的伦理道德原则管理社会、治理国家。
可以把所有对政治的解释分为 两大类:
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和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是什么? ——例1:上海社保基金案
•被媒体称为上海历史上最大的腐败案 •导致几十位高级干部落马 •中纪委专案组常驻上海深入调查
(二)政治学的学科体系
根据内容:基本理论 政治思想 政治制度 公共行政 国际政治
根据功能: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根据层次: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 根据对象:静态研究 动态研究 根据范围:广义政治学 狭义政治学 根据区域:国别研究 跨国研究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P7
1、政治学基础理论。是政治学的基础和核心。 2、中国政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祝均一:
7月17日,由中纪委的有关办 案人员到上海,宣布祝均一及 另一位掌控社会保障基金的处 长被双规。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8月11日接 受祝均一辞去全国人大代表职 务,还免去祝均一的上海市劳 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
祝均一涉嫌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主要案情是,擅自 动用掌管的社保基金逾三十亿元人民币,拨给民营 企业家张荣坤,张荣坤用社保基金的款项收购高速 公路。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2002年3月,张荣坤以32.07亿元 收购「上海路桥发展」99.35%的 股权,获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 收费经营权。当时共有三家企业 参与竞标,只有福禧是民企。而 此时,福禧投资刚刚在上海注册 成立,很多人没听说过张荣坤, 但因此次收购,几乎在一夜间, 使张荣坤三个字传遍了上海滩。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上海社保基金案解读
——从政治学的视角
用“国家资本”制造“亿万超级富翁”? ——上海社保基金腐败案将“亿万超级富翁”暴富
的秘密彻底地暴露了出来。
张荣坤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钱?又从哪儿弄来那么多的钱?谁 都不知道,只是在上海社会基金腐败案发之后,人们才知道 他的钱是从国家银行贷款贷来的:60%左右来自银行的贷款, 30%左右来自上海市的社保基金,10%左右则来自对于上海电 气的重组投资。在一些地方一些“亿万超级富翁”这是这样 被“国家资本”轻而易举地制造出来了!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2003年至2004年,福禧投资先後收购苏嘉杭高速公路30年收费经 营权的20%股权,至2005年6月底,张投资参与管理的公路里程已 达200公里,在高速公路领域的投资超过100亿元,张荣坤被人称之 为「公路大王」;同时福禧投资还触及了金融保险业。2004年张荣 坤进入机械制造行业,投资上海电气,拥有8.15%的股份,是上海 电气的第二大股东也是上海电气的非执行董事。
政治与道德没有明确分野 , 强调贤人治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政治观的历史演变P2
有道社会 (孔子)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王道社会 (孟子)
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
以仁处世,以礼治国,以德主政
中国传统政治观:
人治训导,统治教化
西方传统政治观:
关于城邦的事务
Polis(城邦)—State(国家)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根据福禧投资的财务资料,对外总投资高达百亿,而福禧投资的主 要资金来源之一是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但是从福禧投资所 做的审计报告来看,2003至2005年这三年里,沸点投资分别向福 禧投资注入9.5亿元、20亿元和9亿元。但非常蹊跷的是,沸点投资 并未因此获得更多的福禧投资股权,张荣坤的账目让一般人无法看 懂。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Fra bibliotek不法奸商
空
神秘的关系网
腐败共同体
手 套
白
狼
难以撼动的权力背景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一) 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 (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学者对政治的理解)
(1).道德(伦理)政治观
以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 者归纳为伦理道德。政治的目的追求是道德,
董仲舒(前179-前 104)西汉哲学家,他在儒 学基础上,杂以阴阳五说, 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 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封建神学思想体系。
托马斯·阿奎那 (1225—1274年)西 欧中世纪著名神家、 政治思想家和经院哲 学集大成者。他的神 学思想被称为托马斯 主义。
黑格尔
(1770- 1831年) 德国哲学 家,创立 了欧洲哲 学史上最 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 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 证法。他认为思维和存 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 对精神是独立的主体, 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和基 础。
陈良宇: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委员 上海市委书记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2006年9月24日,因涉及上 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 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 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 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 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 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 违纪问题,由中纪委对其问 题立案调查,免去其上海市 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 员、中央委员职务。
第十二章政治发展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重点章节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 第八章 国家政权与民族问题 • 第九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 第十一章 政治发展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0321 政治学概论题型
• 1、单项选择(20分) • 2、 多项选择(20分) • 3、名词解释(10-14分) • 4、简单题(20-26分) • 5、论述题(20-26分)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概论》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观P5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理解)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本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 性是政治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