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知识讲义
知识产权知识点

知识产权知识点一、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知识产权的分类1.2.1 版权1.2.2 商标1.2.3 专利1.2.4 民事权1.3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二、版权知识2.1 版权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2.2 版权的取得与保护2.2.1 著作权的取得与保护2.2.2 音像制品的制作与发行 2.3 著作权权利人的权益及其限制2.4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及终止三、商标知识3.1 商标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 3.2 商标的注册与使用3.2.1 商标注册的程序和要求 3.2.2 商标的使用与维权3.3 商标的保护范围和侵权行为3.4 商标的保护期限和终止四、专利知识4.1 专利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 4.2 专利的申请与授权4.2.1 专利申请的程序和要求4.2.2 专利授权和权利4.3 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侵权行为4.4 专利的保护期限和终止五、民事权知识5.1 民事权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5.2 民事权的取得与保护5.2.1 合同权利的取得与保护5.2.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和维权 5.3 民事权的侵权和赔偿5.4 民事权的保护期限和终止六、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6.1 国际著作权保护6.2 国际商标保护6.3 国际专利保护6.4 国际民事权保护附件:相关法律文件和案例注释:1. 知识产权:指由人类智慧创造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2. 版权:著作权法规定的文艺、科技作品的创作权和成果的经济利益所享有的权益。
3. 商标:用来识别特定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名称、字母、数字和图形等。
4. 专利:对于新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创造所授予的独占权。
5. 民事权:个人或法人在民事交往中享有的民事主体权利。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
注释:1. 版权法:保护著作权的法律规定。
2. 商标法:保护商标权益的法律规定。
3. 专利法:保护专利权益的法律规定。
4. 民法:保护民事权益的法律规定。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讲解

04
著作权的基础知识
著作权的定义与分类:作品著作权、著作人身权
著作权的定义
• 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
著作权的分类
• 作品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 权。 • 著作人身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精神 权利,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著作权的归属与转让
商标的申请与注册流程
商标的申请
• 商标申请是指商标申请人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请求授予商标权的活 动。 • 商标申请应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包括商标样本、申请人名称和地址等。
商标的注册
• 商标注册是指国家商标局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授予商标权的过程。 • 商标注册分为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注册公告三个阶段。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诉讼、仲裁、调解等
•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是指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方式和程序。 •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诉讼、仲裁、调解等。
• 诉讼 • 诉讼是指将知识产权纠纷提交给人民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的解决方式。 • 诉讼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
专利的申请与审批流程
专利的申请
• 专利申请是指发明创造者或其利害关系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请求授予 专利权的活动。 • 专利申请应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包括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等。
专利的审批
• 专利审批是指国家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的过程。 • 专利审批分为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授权公告三个阶段。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擅自 使用其知识产权的行为。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包括侵犯专利权、侵犯商标权、侵犯 著作权等。
知识产权讲义(免费)

知识产权讲义(免费).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知识产权: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总论)一、概念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支配其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记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垄断性民事财产权。
(知识产权——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二、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1 知识产权原则上是财产权,只在著作权有所例外。
2 知识产权是支配权和对世权,这一点使得知识产权与物权相同而与债权相区别。
三、特征1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这是知识产权区别于物权的原因所在。
具体而言,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而商标权的客体则是商标。
2 专有性,又称之为垄断性,即同一智力成果或者商业标记上只能有一个知识产权。
例如两个以上的人作出同一种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人以专利权;两个人就同一类产品就相同或相类似的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商标局只能为其中一个人注册而不能为两个人均进行注册。
3 地域性。
地域性的含义有二:其一,知识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这种地域性随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而逐渐消失;其二是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是与地域相联系的。
即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必须明确地域范围,仅授权某些地域范围内行使知识产权,那么被授权人超出此地域范围行使该项知识产权即为侵权行为。
4 时间性。
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了这一时间该知识产权保护的智力成果就进入公共领域由全人类共享,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加以使用。
不过商标权的时间性纯粹是基于管理上的需要而设,商标所有人可以不断地续展。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范围一、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司法考试考的就是狭义上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知识产权仅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知识产权讲义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分类、范围一、知识产权的定义(一)几种方式我国民法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之为智力成果权,该术语最早出现于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是在《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方式:1.列举式这是国内外通常的做法,如传统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或者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
2.下定义这是国内教科书和学者最常用的方式。
具体的定义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如“智力成果说”,以郑成思教授为代表,“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又如刘春田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张玉敏教授则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这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习惯采用的方式,后面在讲到知识产权范围的时候我们将详细介绍。
(二)本教材采用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传统分类: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版权(二)智力成果类与商业标识类该分类将商标权、商号权独立出来,而将专利权著作权等都视为智力成果类的知识产权(三)人身性质类与财产性质类依知识产权是否有财产性内容将其进行分类,前者是知识产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利或精神权利,后者是财产权利或经济权利。
从权利比重来看,财产类的知识产权远远大于人身性质类。
(四)其他分类三、知识产权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揭示知识产权的外延。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助于大家更具体、更感性地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外涵也日益扩大。
知识产权法讲义共235张PPT

VS
商标权的限制
商标权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合理使 用、先用权、权利用尽等原则。此外,商 标注册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滥 用商标权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 益。
商标权的注册与保护
商标权的注册
商标注册是取得商标权的法定程序,申请人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商标局对申请注册的商标进 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注册并颁发商标注册证。
知识产权法讲义 共235张PPT
目录
• 知识产权法概述 • 著作权法律制度 • 专利权法律制度 • 商标权法律制度 •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01
CATALOGUE
知识产权法概述
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03
04
定义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 造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专有性
办理。
先申请原则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 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
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专利权的申请与授权
• 优先权原则: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 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 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专利权的申请与授权
• 专利授权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 新颖性: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家知识产
权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 实用性: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04
CATALOGUE
第1章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法》PPT课件

知识产权”包括的权利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 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科学发现 工业品外观设计 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号和标记 制止不正当竞争 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基于智力活动而产生
的一切其他权利
1.1.3 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空间效力的有限性 知识产权保护期的有限性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 知识产权产生的法定性
《伯尔尼公约》所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包括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一切作品,不论其表现形 式和表达方式如何。
1.1.5 知识产权(续)
改进分类
创造性知识产权 标记性知识产权 经验性知识产权
1.2 知识产权法及其调整对象
1.2.1 知识产权法 1.2.2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1.2.3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1.2.2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因智慧创作物的归属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取得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归属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因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1.2.3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同时包涵有某些公法 的内容
知识产权法是国内法,同时包涵有涉外法 的内容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实体法,同时包涵有程序法 的内容
1.3 知识产权法的演进史程
1.3.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史程 1.3.2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史程
1.3.1 知识产权
萌芽阶段(大约在13—14世纪) 初创时期(大约在15—17世纪) 发展时期(大约在18—19世纪) 国际化时期(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90
1967年7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订的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以及根 据这个公约成立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缩写为“WIPO”)是“知识产权”概念得 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正式标记。在我国,最 早使用“知识产权”概念的法律,是1987 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通则》。该法第五 章第三节即为“知识产权”,与“财产所 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权利”、 “债权”和“人身权”并列为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法讲义整理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讲义整理(第一章)一、知识产权总论摘要:知识与财产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的特征和性质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第一节:知识与财产从字面来看“知识产权”指“对知识的产权”,而“产权”指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权,因此“知识产权”表面上可被理解为“对知识的财产权”。
换言之,知识是一种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财产。
以这种方式去理解“知识产权”的结果,任何知识都成了法律上的财产。
那么,是否任何知识都是法律上的财产呢?或者有哪些形态的知识才是法律上的财产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法律上的“财产”长期以来指有形财产。
波斯纳等学者认为:法律上的财产必须符合三方面的条件:一因稀缺而具有价值。
二能够归属于某一特定主体拥有,该主体能够排除他人的共享和干涉。
三可以以一定价格让渡给他人。
显然,据这三条件,有体物最容易成为法律上的财产。
发明创造和文艺作品在古代是不是法律上的财产呢?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例,它显然具有巨大的价值。
但指南针在当时能够被称为法律上的财产吗?那么在古代社会,由于不能对发明创造成果进行排他性控制,智力成果不具备成为法律上财产的条件,更谈不上所谓的财产权了。
作品在古代也是如此。
作品创作完成之后,一旦流传出去就会被广泛传抄。
作者对此也是无力控制的。
发明创造、文艺作品等由信息构成的成果究竟是如何最终成为法律所承认并保护的财产的呢?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在17世纪发明了一种灌溉机。
他向当时的威尼斯国王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陛下,我发明了一种只用很简单的方法和很少的费用,而使用非常方便的扬水灌溉机械,仅用一匹马的力量,即可使二十个管口不断地向外喷水。
我费了很大力气,花了很大代价才完成了它。
因此像这样的发明,如果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财产,是不能被容忍的。
所以恳求您除我和我的子孙或从我的后代手中获得这种权利的人以外,在四十年内或在规定的期间内,不允许任何人制造和使用我所发明的新机械,即使是制造了,也不准使用。
第七讲 知识产权法讲义资料

No 第六章 知识产权法原Im 理 age
学习要求
Image 1、 知识产权的特征;
2、专利法的基本制度; 3、商标法的基本制度;
No
4、 著作权法的基本制度。
中国知识产权网
Image
No Image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No
No
Image
一、无形财产权的社会意义
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对生产者、消费者和整
Ⅰ.受让人
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
Image A. 形式: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 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
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 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B. 主体限制: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
No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由国务院对外
请权归属;对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完 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可对 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
No
No (1)职务发明
Image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
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本
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Ⅰ.申请权的归属与申请权人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
劳动者及智力成果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Image 2、特征
(1)国家确认性; (2)专有性; (3)地域性;
No
(4)时间性;例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
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5)人身权、财产权的双重性。
Image
No Image
知识产权分类示意图 No
Image 个社会都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11
发明
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种。 1产品发明是关于新产品或新物质的发明。 2方法发明是为解决某特定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手段和步
骤的发明。 3改进发明是对已有的产品发明或方法发明所作出的实
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
12
实用新型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 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7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
标识作用的设计。
15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发明:新颖性、创造性和适用 性。
外观设计:新颖性、实用性、 富于美感、不得与他人在申请 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 冲突。
16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
申请专创造人就 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是否提出申请专 利的权利。
18
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即专利权的 原始主体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 作出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单位(包 括法人和其他组织)由于不是精神上 的存在,因此本身无法作出发明。
(二)职务发明申请权的归属——原则 上归单位
19
1 职务发明的类型。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 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 创造。具体包括: (1)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 三种情况:
14
不可申请专利权的对象
依据我国《专利法》第5条和第25条的规定,下列对象不授予专 利权: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违反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 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遗传资源——新专利法增加的内容)
科学发现。例如,牛顿的力学定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支配其智力成果或商业标 记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垄断性民事财产权。
(知识产权——支配权 绝对权 对世权)
5
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及特征
法律性质
知识产权原则上是财产权,只在著作权有所例外。
知识产权是支配权和对世权,这一点使得知识产权与物 权相同而与债权相区别。
特征
专有性
客体
时间性
8
著作权
概念:著作权过去又称作版权。版权最初的含义是 COPYRIGHT(版和权),也就是复制权。
特征
客体是作品
自动产生无须国家的授权 程序
内容上同时具备财产权和人身权 两种权利
9
著作权的客体
一、作品的概念
(独创性——独立完成没有抄袭别人,类似无所谓) (某种有形形式复制——能够固定在载体上) 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
大会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才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不包括 违反了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委规章在内。例如专门或者主 要是宣传色情和暴力的作品、煽动分裂国家等犯罪行为的作品 等等,即为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而不受法律保护的作品。
2.属于下列由著作权法明确排除的作品。 10
二、专利权
概念: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 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独占实施权。
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二、作品的构成要件
(一)作品的积极要件,即必须具备的要件 1.作品必须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 2.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3.作品必须能够以有形的形式加以复制。 (二)作品的消极要件,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注意只能是违反由全国人民代表
专利申请权是指专利已经申请国家知识 产权局受理后,发明人就是否继续申请、转 让等专利的权利。
17
申请专利的权利、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 的关系
专利权的原始取得是通过行使专利申 请权经专利主管机关批准授权后取得 的。
民事主体获得专利权的途径除了行使 专利申请权而原始取得外,还可以基 于专利权的转让和继承等方式继受取 得。
地域性
6
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知识产权仅包 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合称 为工业产权。
广义上的知识产权(略)
7
知识产权的立法
国内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权法。 国际公约: 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 2.《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 3.《世界版权公约》 4.《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5.《专利合作公约》(简称PCT) 6. TRIPs协议
就不能获得专利权,尽管其对社会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已经获
得专利权的发明。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注意进行智力活动的工具、设
备、装置等产品则可以授予专利权。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注意用以诊断或治疗疾病的仪
器和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
动物和植物品种。注意培育和生产动植物的方法可以授
予专利权。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用新型只 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也不能 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第二,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 要求不太高,而实用性较强。
13
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指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也就是工业品的式 样。它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观设计不是 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 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 必须富有美感; 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
大家好
1
知识产权知识讲义
2
目录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二、知识产权的狭义组成 三、案例讲解 四、知识产权贯标工作 五、公司方针、目标和任务
3
知识产权的组成
发明专利、商标以 及工业品外观设计 等方面组成的工业
产权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以及文学、音乐、戏 剧等方面作品组成的
版权
知识 产权
4
知识产权的概念
①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②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 作出的发明创造。
③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 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 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0
(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 成的发明创造。 2 归属。除了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 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 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外,申请专利的 权利和专利权均归单位。 3 发明人的权利。 (1)表明自己是发明人的权利。 (2)接受报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