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水画的临摹方法
浅析中国山水画的初始之临摹

现方法及表现能力 , 二要体会其 内在 的精神 , 细心探究其 精髓 。在方法和观念上要相互依托 、 相辅相成, 临摹过程
本身 是观念 形成 的前 期准 备 和物质 积 累 , 观念 的形 成 又 而 作用 在方 式方法 上 , 理 性 上 我 们 可 以作 这 样 的 分析 , 在 但 是 临摹 说 的 彻底 一 些 , 是 走 近 历 史 , 近 前 人 , 近 大 就 走 走 师 , 灿烂 辉 煌 的 中 国 画传 统 , 近 真 正 意 义 的 绘 画 。 走近 走
手 , 规矩 不能 成方 圆是 有道 理 的 。我 的经 验 是 : 无 要泛 看 、 泛 学 , 不要 泛 临 。“ 临天 下 百 家 ” 但 遍 的方 法 不可 取 , 往往
易于贻误 自己。临摹之涉猎泛广 , 难免有深究不深、 不甚 了了和粗率而为 , 最后落得个不识 “ 山面 目” 庐 。齐白石
二 、 养临 摹兴趣 培
人、 大师 , 目的在于运用, 我们 的学习中, 其 在 还要牢牢地 记住宋人刘道醇在 《 圣朝 画评》 中的一句话 “ 师学舍短” ,
也就 是 指 临 摹 学 习 , 须 有所 选 择 , 必 去短 取 长 , 也 要持 但
“ 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 之意。临摹学 习, 还是要从规矩入
中图分类号 :6 2 G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8—6 1 ( 0 0 0 10 7 4 2 1 ) 9—09 0 0 7— 2
画 山水画 , 临摹是 最 基 本 的手 段 , 是 掌握 中 国画 基 也 本要 质 的最 有效 方法 , 学 习 传 统 笔 墨 的 造 型语 言时 , 在 把 它转 化为 自己的创作 语汇 。但 要达 到 这个 目的 , 不是 简 并 单 的临摹 , 而要 到笔 墨 的本 质 中去 深 入 研究 , 求 笔 墨 的 探
中国山水画的临摹技法

中国山水画的临摹技法一、介绍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山水为题材,通过绘画表现出自然风景的美。
临摹中国山水画是学习和研究中国绘画技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山水画的临摹技法,包括线条运用、墨色表现、构图技巧等。
二、线条运用在临摹中国山水画时,线条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良好的线条运用可以增强画作的立体感,并且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物象的形态特征。
下面是一些线条运用的技巧:1. 线条的粗细变化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可以表达物象的远近距离。
临摹中国山水画时,应在远处使用细线条来表现景物的轮廓,而在近处则使用粗线条来突出物体的立体感。
2. 线条的运动与张力线条的运动和张力可以使画面更具生动感和表现力。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时,运用曲线、直线以及变化多样的线条组合,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增强观赏性。
3. 线条的变化和交错适当使用线条的变化和交错可以使画面更具动感。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时,可以通过线条的变化和交错来表现水流的流动、山脉的起伏以及云雾的变化等。
三、墨色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中,墨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墨色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物象的质感、明暗和光影效果。
以下是一些墨色表现的技巧:1. 墨色的浓淡变化墨色的浓淡变化可以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和质感。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时,应通过调节墨色的浓淡来表现不同物体之间的明暗关系,以及山水背后的远近距离感。
2. 墨色的渐变过渡通过墨色的渐变过渡可以表现出物象的光影效果和层次感。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时,应通过在相邻的区域中逐渐混合墨色,使画面过渡自然,增加画作的层次感。
3. 墨色的笔触变化适当变化墨色的笔触可以增加画作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时,可以运用横竖交错、虚实相间、浓淡交融等不同的笔触方式,来表现出物象的纹理和细节。
四、构图技巧合理的构图是临摹中国山水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构图的安排,可以使画面更加均衡、有序,增强画作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以下是一些构图技巧:1. 三分法和九宫格三分法和九宫格是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将画面分为三个或九个等分区域,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序和平衡。
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88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王法亮(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本文主要谈了学习中国山水画的阶段与创作方法,点明了临摹、写生与创作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山水画;临摹;写生;创作意境一、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必走之路临摹是我们学习好中国山水画的必走之路,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临摹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只有掌握了传统经典山水画的技法,才能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内在。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作品之前,我们要对画家生平等一系列资料进行大体的了解,然后要以一种认真且耐心的态度投入到作品的精神世界中去,用眼睛、用手、心灵去感悟、理解,也去感受他们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还有笔墨、造型之间是如何经营与处理的。
在这里我们要学习前辈们所流传下来的成就,那就是他们的作品。
谈到临摹的作品,我们要适当选择每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且最为杰出的名家名作,这样才能在临摹中学习到传统的精髓。
有很多名家之作可以临摹研究,如巨然的《层岩丛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瓒的《容膝斋》、沈周的《庐山高图》等。
二、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本源对景写生、抒情造境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山水画创作的本源。
第一阶段的临摹已经对山水画的笔墨表现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掌握,写生则是锻炼与培养我们在大自然中对景对物的观察能力,同时又能把观察到的结合造型与笔墨作于画面之中。
‘师造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到自然山水中去,面对自然感受体验客观存在。
把大自然中看到的景物写到画面上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经营去组织的,画面的构图和虚实变化,以及对笔墨处理也都要经过个人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在大自然中写生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俯察品类之盛,一切思绪都在高度敏感之中,无论你在画面中是在勾、皴、擦、点、染都是你当时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对笔墨的真实理解,这一刻可能不是准确的、完美的,但却是宝贵的、有价值的,也许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会受到当时某一情景或画面的启发而成为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学习山水画起步阶段临摹的几点问题——兴趣临摹范本方法

歧途 的。二要 “ 由近及远 ”根据 自己的喜爱 、 , 先学 近代某一家的 作品。 自己喜爱则 易有兴趣 , 时代相 近则易接受。如果能从师学
习, 有老师 当面指点就更好 了。在笔 墨技 法上 , 到一 些门径以 摸
应对中国历代名家山水 画作一番认真的研究 ,研究他们 的艺术
道路 , 研究他们 的独到贡献 , 吸收一切可能吸收 的好 的东西 。不 然心里没底 , 底气不足 。不知道古人 的短长 , 怎么谈超越古人 、 扬 长避 短?好 比说 , 我们要通过古代 山水 画的封锁 线 , 却不知道历
由简 到繁 , 序渐进 , 循 先临一些 构图简单 的 , 有了经验 后再 临复 杂的。对 临时也可将一幅画分解开来 , 专画某一部分 , 先 如树 、 山 石 , 峰峦 等 , 或 然后合为全幅 。在临本选择上 : 一要 “ 先工后写 ” ,
必须从笔 墨工整 的画迹 开始临 , 山 、 的结 构 , 把 石 材木 的穿插弄 清楚 , 老老实实地学会各种笔法 、 墨法 , 打下扎实 的基础。切不可 好高骛远 , 一开 始就学写意 山水 , 求所谓笔 墨情趣 , 追 那会 误人
画 。 如果 有 几 十 幅 名 画烂 熟 于胸 中 , 么进 行 创 作 时 就 能熟 练 地 那
史上有几员大将 , 靠什么本事扼守要津 , 哪能通得过?下面从 山
水 临摹阶段的几个 问题 出发 。
一
、
临摹 的 兴 趣
这 是 个 比较 主 要 的 问题 。很 多人 在 临 摹 一 段 时 间 以后 就 索
意临是临摹与创作 良好 的衔接 。创作乃 至创新是必须 建立 在对传统绘画经典深层 次的把握 与理解 的基础 之上的 ,通 过不 断地临摹 、 会 , 能较好 地实施意 临 , 到承接传统 , 体 才 达 并恰 当地 过渡 、 演变 , 最终 形成个人 的创 作风格。
浅谈山水画的临摹

一、临摹前的准备工作笔、墨、纸、砚是山水画临摹前需要准备的基本物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这个道理。
笔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
墨就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现在多用墨汁。
宣纸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砚根据材质可分为玉砚、银砚、铜砚、石砚、漆砚等,其中石砚是最普遍、最实用的一种砚。
二、山水画临本及技法1.山水画临本邵大箴在《李可染艺术的当代意义》一文中说:“对学习传统中国画的人来说,临摹是重要的,而且应该从临摹入手,因为只有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才能培养起对传统中国画独特美学品格和艺术语言的认识。
”初学者应该从较简单的山水画临本入手,可以从《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庐山高图》《东庄图》等作品开始临摹。
2.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山水画的技法一般可分为勾、皴、擦、染、点几类。
勾,顾名思义就是用较细的毛笔把物体的总轮廓线用墨线表现出来,经过勾勒,事物可以明显看出大小、轮廓、远近等;皴指用淡干墨侧笔作画以显示山石纹理和阴阳面,皴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擦,用笔应干且碎,以中锋在画面中从上而下,让笔头能够散开并且体现出力度,还要显示出虚、松的笔法;染主要是用淡墨渲染所画的物体,一般的过程是用水把画面全部打湿,或者只把所画的物体打湿,趁着画面未干染淡墨,或者用淡墨渲染后再用清水进行相应的衔接;点的方法也比较多,如竖点、斜点、横点、圆点、尖点等。
三、山水画的临摹1.临准备好一切后就可以临摹了。
首先要品画、读画,看看这幅画的构图、意境。
临摹一般有对临、描摹、背临等方式。
2.练习程序临摹的第一个阶段需要先找一些相对简单的画稿进行临摹,可以参考《陆俨少课徒山水画稿》《中国美术学院临摹范本?明清山水扇面精选》《中国美术学院临摹范本?吴门画派扇面精选》等范本进行临摹。
初学者在临摹中可以对画面中的山石、树木、云、水进行逐一临摹,等逐渐熟练再开始一部分、一部分转移临摹。
第二个阶段就是画面的整体临摹阶段。
初学者可以将画面分割为几个部分,按照各部分的大小顺序进行临摹,在临摹过程中需要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体会画面中的笔意、气韵、风格等表现。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方法1、文房四宝笔:大、中、小狼毫毛笔各一支备用,一定要选硬毫的笔毛。
破笔一支,将笔毛打散成散毛状,或刮成扁锋,不要刮成尖头。
秃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剪去一半长度,只留一个秃头,秃头要平整。
刀笔一支,用刀片将中狼毫笔毛削成象手术刀一样备用。
钝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尖剪去一点备用。
锥笔一支,将笔毛削成锥状备用,如商家能制作些异形笔更佳。
(图9)图9墨:墨分五色,是指焦墨、干墨、浓墨、淡墨、湿墨,用这五种浓度不同的墨可代替色彩表现不同的层次感,焦墨浓度相当于用墨锭作画,干墨相当于不加水的墨汁,这二种不常用,山水多用浓、淡、湿墨。
在墨汁中加入一至五倍清水为浓墨,五至十倍清水为淡墨,十至二十倍清水为湿墨。
纸:熟宣不浸染,常用于工笔山水画,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大多也用于写意山水画,初学用熟宣易成。
生宣易浸染,常用于写意画,因浸染不易控制掌握初学难度较大。
此外,不同的纸画法亦不同,熟宣通常按勾、皴、点、染的步骤,将染墨染色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熟宣作画笔触显得生硬毛刺,最后通过三矾九染,可消除毛刺,使画面柔美滋润。
生宣可按勾、染、皴、点的顺序,先染后画,这是因为,生宣易浸,如画好再染,往往墨色会浸到画面外去,这叫跑墨,跑墨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染后再皴再点,可根据浸染的程度进行修正,才能保证画面整洁美观。
此外,生宣画写意采用枯笔简约干画法为好,此种画法勾、皴、点而少染或不染,远山也用勾画法或飞白法,少用塗染法。
由于塗染法不太好掌控,易使画面浸花,所以初学者少用为宜。
即便是使用塗染法,也应注意塗染面积不应过大,且应快准,落笔即成,忌讳反复塗抹,并及时用电吹风将边缘吹干,現在有一种半生宣画山水较理想。
砚:可多备几个碟用于配色配墨。
画山水配色配墨与人物、花鸟画有些区别,人物、花鸟画多是干画法,很少渲染,而山水画因渲染用墨用色量较大,应一次多调些墨色,保证渲染时整幅画的墨色统一。
国画山水常用笔法

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它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自然山水的壮丽和意境。
以下是一些国画山水常用的笔法:
1. 点染法:点染法是用点状或小块的笔触表现景物的方法,通过点的大小、间距和浓淡来描绘山川、水面、树木等细节,形成自然的纹理和层次感。
2. 勾勒法:勾勒法是通过轻重粗细的线条描绘山川轮廓,突出山峰、山脊、山谷等的形态。
勾勒法在表达山水的线条和结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拓印法:拓印法是使用毛笔斜描,以笔尖的一小部分点在纸上,形成渐变和层次感。
这种方法可以表现远近、高低、轻重等变化。
4. 泼墨法:泼墨法是将墨汁或淡墨施加到纸上,形成随机的斑点和纹理,通过控制泼墨的力度和方向,表现山川的自然纹理和氛围。
5. 淡墨重彩法:淡墨重彩法是通过先用淡墨勾勒主要轮廓,然后再使用浓墨进行涂抹、点染或晕染,以强化山川的轮廓和阴影,增添层次感。
6. 水墨渲染法:水墨渲染法是运用水墨的渐变和晕染效果,通过湿笔湿墨、湿画湿擦的技法,表现出山水的远近和空灵感。
7. 贴白法:贴白法是在已上色的画面中贴上白纸,然后在白纸上重新勾勒或点染,形成明亮而突出的效果,用以表现阳光照射下的光影。
这些笔法常常结合运用,通过变化的线条、深浅的墨色、以及空灵的构图,形成具有中国山水画特色的作品。
在学习国画山水时,不仅需要掌握这些笔法,还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独特的艺术感觉。
山水画临摹的技巧与方法!

山水画临摹的技巧与方法!临摹是我们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方法,临摹注重于笔墨技法,是学习国画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学习山水画的人,只有通过临摹,掌握运用笔墨的基本技法,才能运用于写生之中。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临摹的一些技巧方法。
临摹通常有四个内容▼1、对临即面对着别人的画迹或印刷品,按其作品的笔、墨、设色、章法,一丝不苟地照样画下来。
初学者,开始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先临一些构图简单的,有了经验后再临复杂的。
对临时也可将一幅画分解开来,先专画某一部分,如树、山石,或峰峦等,然后合为全幅。
在临本选择上:一要“先工后写”,必须从笔墨工整的画迹开始临,把山、石的结构,材木的穿插弄清楚,老老实实地学会各种笔法、墨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切不可好高骛远,,一开始就学写意山水,追求所谓笔墨情趣,那会误入歧途的。
二要“由近及远”,根据自己的喜爱、先学近代某一家的作品。
自己喜爱则易有兴趣,时代相近则易接受。
如果能从师学习,有老师当面指点就更好了。
在笔墨技法上,摸到一些门径以后,再临摹古代名家的画迹。
三要“由专到博”,切忌朝三暮四,浅尝辄止,以免到头来对哪一家都领会不深。
清代沈宗赛《芥舟学画编》说:“初学时,则必欲求其绝相似,而几可以乱真者为贵。
盖古人见法处,用意处,及极用意而若不经意处,都于临摹时,一一得之干腕下。
”可见要专意于一家,才能学到真本领。
据说张大千临的石涛山水画,连最有名的鉴赏专家也辨别不出,被一些博物馆当作石涛真品收藏起来。
但是学画者,也决不能满足于酷似某家,还需要进千步广泛临摹古今诸名家的作品,只有广泛吸取营养,才能创造出自己的面貌。
张大千临摹石涛可以乱真,但他的创作却不象石涛,正困为他曾经遍临唐、宋各家名画,下过刻苦的功夫,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师。
2.背临比对临的要求更高一步,它要求学画者,认真研究原作,把它的笔墨、章法,一一熟记于心中,然后背着原作进行摹写。
背临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避免面对原作依样画葫芦的毛病,二是可以训练默记的能力,在脑子里储藏丰富的绘画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山水画的临摹方法
传统山水画的临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观察素材:首先需要对素材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包括色调、线条、形状、构图、纹理等方面,掌握其整体和细节,尤其是传统山水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淡墨、干笔、皴法等。
2.研究构图:将素材进行拆解,把握画面的结构和平衡点,划分出主要的构图和组合元素,掌握传统山水画的构图规律和画面呼应,如前后远近、高低起伏、水勾地挂等。
3.素描笔触:根据观察和研究的基础,用铅笔或其他绘画材料进行素描,包括勾线、捕捉轮廓、薄线构建、阴影处理等等,以建立整体形象。
4.涂色:在素描的基础上,再加上颜料进行涂色,传统山水画一般采用淡墨、水墨、彩墨等材料,常用的是渐变的色块、清晰明亮的颜色和颜色的混合运用。
5.润色:彩墨画的点、线、面要求的精细度很高,所以画完后还要进行润色,把色调、线条、形状、构图、纹理进行调整,以达到画的优美之境。
以上是传统山水画临摹的基本步骤,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细致地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绘制出优美的传统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