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秋碱对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烟碱受体在镇痛方面的研究进展

合位,而对Ⅸ7同型体,可能有五个乙酰胆碱的位点。从这一 点考虑,与a21Ma7异型体相比,a7同型体可能是更敏感的 受体激动剂[131。此外,并非所有a4132异型体可以预料到有
类似的药理作用,这取决于亚基的确切比例。例如,由于数目 和结合位点结构的不同,(3)a4(2)132异型体和(2)ct4(3)132
作用陶。
异型体的功能不同。而且,a5亚基的取代可以进一步大大改
变通道的特性。 2.2烟碱受体在镇痛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于尼古丁可能有镇痛活性的最初研究可以追述到
1932年w。然而直到蛙生物碱蛙皮素(epibatidine)的发现才确
定了a4132在疼痛调节方面具有激动剂的作用㈣。尼古丁作
炯碱受体家族成为药物研发的焦点距今近20年,尽管 许多化合物进入i临床,但只有一种化合物varenicline(一种胞 嘧啶衍生物)被证实可作为尼古丁替代治疗。许多其他潜在 的令人振奋的化合物还在积极探索中,这些激动剂具有完全 或者部分的激动作用。因此,通过进一步筛选以N型AChR a4132亚型作为靶点的镇痛药物,将会促进更高选择性化合 物的合成,从而提高镇痛效能。
novel
drug妇理蛳.J
Phannacol Exp Ther,2000,292:461-467.
f17]Breining SR,Mamrov AA,Mifler SH.Neuronal
choline
Ann receptor
nlc枷nic
acetfl—
modulators:recent
advance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综述・
烟碱受体在镇痛方面的研究进展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佘守章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180)佘守章手术后创伤不可避免地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和疼痛。
疼痛应激一般持续几天到几个星期,可能会造成呼吸、循环、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等出现一系列紊乱或失调,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
阻断手术后的疼痛反射弧,确保外科治疗病人围术期舒适无痛苦,抑制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维持器官功能正常极为重要[1]。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技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Sechzer和Scott提出以来[2]。
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医学的紧密结合以及病人对术后镇痛要求的提高,微电脑PCA泵不断得到完善,九十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PCA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文献显示静脉途径PCA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率只能达到33%~51%,而PCA期间导致用药过量的病例亦时有报道。
其原因在于镇痛药物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极大,手术后的不同时间段病人的疼痛强度也相差很大,静脉PCA较容易引起镇痛不足或药物过量。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技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药输注速率的变化,达到临床需要调节麻醉、镇痛深度目的。
自控-靶控(PCA-TCI)镇痛新技术是将患者自控和靶控输注有机结合的创新技术,PCA-TCI 能使病人体内镇痛药物迅速达到设定的血药浓度,病人可通过PCA对血药浓度自如调控,最大限度地符合按需法则和给药个体化规律。
本文介绍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及患者自控-靶控舒芬太尼镇痛新技术研究进展。
一患者自控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Sechzer和Scott为解决术后疼痛和分娩疼痛的难题而提出的一种镇痛技术[2]。
芬太尼家族知识PPT课件

临床应用
因瑞芬太尼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在临床中需要短暂加深 镇痛时很适用;
尤其是那些需要快速苏醒的手术,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 TCI可以提供良好的条件。
理想阿片类药物
快速滴定 有效防止伤害性刺激的不良反应 需要较小的补充剂量 对心血管功能无抑制 允许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满意的自主呼吸 并具有一定的,无明显副作用的术后残留镇痛作用
排泄
• 90%的代谢产物从粪便中排泄 • 10%代谢产物+原形药从尿中排泄
规格
2ml:0.1mg
10ml:0.5mg
芬太尼的特点
镇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用量小 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与给药途径相关 对呼吸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小,常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临床应用
临床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特别适合心血管手术麻醉 是目前最常用的麻醉镇痛药(麻醉中、术后镇痛、癌痛) 局麻镇痛 ICU镇痛
禁忌症
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对本品特别敏感的病人以及重症 肌无力病人禁用。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 帕吉林等)合用。
本品禁用于对本品不耐受的病人。
芬太尼家族
阿片类药物概述 镇痛作用机制 芬太尼家族概述 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的药效学特点
镇痛作用强 镇痛作用比芬太尼强5-10倍 镇痛作用时间比芬太尼长2倍
芬太尼家族
麻静市场部 医学组
芬太尼家族
阿片类药物概述 镇痛作用机制 芬太尼家族概述 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1840年,英国为维护 其在我国的鸦片贸易 利益,发动了鸦片战 争,以坚船利炮轰开 了闭关锁国的满清的 大门,揭开了近百年 的中华民族的耻辱的 历史。
鸦片≠阿片≠吗啡
鸦片一词来源于opos,希腊语中“汁”的意思,是从罂粟中提 炼出来的。
24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耿志宇

阿片的麻醉性能
评价阿片效能的经典模式:对吸入麻醉 剂MAC的影响 有封顶效应 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 尼=1:12:1/16:1.2。
术中知晓
发生率1%,特殊情况如产科、创伤、心脏手术 可高达7~43%。 诱因:浅麻醉、无术前药、超短效静脉诱导药、 过量应用肌松剂、困难插管、ASA IV-V、肥胖、 产科、高海拔地区。 监测:1临床指征--体动和自主神经功能(咳嗽、 吞咽、睁眼等),体动的发生往往先于知晓。 2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 相关(阿片类药除外),听觉诱发电位。
表2.阿片受体的效应
ò Ì Ô ´ ð ¡ ¡ ð ¡ ð ¡ ð ¡ ð ë Í ¹ ü ¡ ð ð ¡ ¡ ð ¡ ð Ã É Ï Á § ¸ Ð Ð ¨ ¬ ¨ ê ° ô Ì ¾ ½ È Æ Ï ¡ ð ¿ ì È ¨ Ï ¾ ³ ê ¡ ð ò ² Ô ½ ¿ ì Ï ¾ ¡ ð ¿ ì Ï ¾
Del È ã § Ã Á Ì Naltrin 123 + Õ Å Ñ Õ §ç É º í Ò Ó » ¸ ¯ ò ´ » Ê Ô Ì
butorphan naloxone 123 + Õ Å Ñ Õ §ç É º ¾ £ ¸ ¯ ò ´ ¢ ï ò » Ê Ô Ì ¡ ¿ Ã ® Ç ë ü Õ Å Æ ¶ ¹ Í Ñ Õ
¥ Ë ¥ É ¥ Ã ¥ Ñ
¡ ¡ ð
¡ ð ¡ ¡ ð
细胞学机制
阿片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 (包括adr、m、GABA、somatostatin受 体等),opioid结合细胞表面受体→G蛋 白激活→K+通道↑Ca+通道↓,腺苷酸环 化酶CA/CAMP和IP3↑→细胞内Ca+↑
酚酞尼与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观察

酚酞尼与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观察[摘要] 目的进一步验证酚酞尼与异丙酚配伍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
方法选择在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患者300例分实验组150例,应用酚酞尼静注0.05mg,异丙酚100mg配伍:对照组150例宫颈注射利多卡因5ml,观察止痛效果。
结果实验组镇痛100%,对照组有效率86.67%。
结论酚酞尼与异丙酚配伍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无痛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酚酞尼;异丙酚;人工流产术起利用异丙酚静注镇痛后行无痛人流,为了进一步解除患者的疼痛,改用酚酞尼与异丙酚配伍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5月-2006年11月门诊诊断为早孕、要求中止妊娠的患者300例,年龄17-46岁,体重在40-70kg,停经38-70d;均无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无药物过敏史及感染史;分为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
1.2方法实验组:术前禁食4h,在外明及阴道常规消毒后铺单,由麻醉师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取酚酞尼0.05mg+5%葡萄糖配成2ml静注后立即静注异丙酚100mg+5%葡萄糖,配成20ml,观察病人情况,待病人安静入睡后开始手术操作,术中保持静脉通道,呼吸通畅及吸氧至手术结束。
对照组:在外阴及阴道常规消毒后铺单,用2%利多卡因5ml宫颈注射,2min后施术。
1.3 加强观察观察项目:①术前术后血压、心率、呼吸变化;②术中镇痛及宫颈松弛效果;③手术时间;④术后出血及不良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根据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2.1术前术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术前术后血压及心率呼吸两组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
2.2术中镇痛及宫颈松弛效果①两组中镇痛效果:显效:为无任何疼痛,安静全身放松;有效:术中感到轻微腹痛可忍受,肢体轻微扭动;无效:疼痛难忍,四肢紧张,烦躁,高声喊叫。
②宫颈松弛情况比较:显效:顺利通过6号扩宫器;有效:需用4-5号扩宫器逐渐扩至7号;无效:仅放人探针不能放人扩张器。
麻醉药理学课件芬太尼类镇痛药

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特性
药代动力学参数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浆蛋白结合率(%)
93
84
α1- 酸性蛋白结合率(%)
84
分布容积 (L/Kg)
药代动力学 瑞芬太尼
舒半 衰期
3min
30min
50-55min >100min
非器官依赖性 代谢
是
否
否
否
非特异性酯酶 代谢
是
否
否
否
三、 芬太尼家族镇痛作用
药物
效能 最低有效血浆浓
(ng/ml)
吗啡
1
20
芬太尼 100
0.2
舒芬太尼 1000
0.02
瑞芬太尼 134
0.2
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更好 1. min)
12.
更符合现代麻醉技术
4
0.
一般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病人无顾忌,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时,病人对REM的呼吸抑制作用更加敏感,如果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浆游离
REM增加,也容易加重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的比率小, 2. Non朣pecific
恶心、呕吐、 瘙痒等发生率低
α1- 酸性蛋白结合率(%) 84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
哌替啶的600~1100倍
盐酸瑞芬太尼是芬太尼家族新一代的超短效麻醉镇 REM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没有体内蓄积和术后残余作用,适合于老年病人麻醉。
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激活脑干部位疼痛上行传导抑制通路
µ 痛药,为 硬膜外注射镇痛推荐剂量:
两种药物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及对血清SOD、CAT、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论 著•两种药物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及对血清SOD 、CAT 、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7PJ232)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院级课题(2019YJ17)作者简介:何玲,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术后镇痛研究。
△ 通信作者,E-mail :1151941061@cic 1. com.本文引用格式:何玲,李秀泽,李军,等.两种药物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及对血清SOD. CAT.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国际检验医学杂志,021 ,2(2) 151-154.何玲,李秀泽,李 军,张永洪,黄雪梅,杜娟△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四川绵阳621000摘 要:目的 比较纳布啡、舒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手术室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
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式进行镇痛,观 察组给予纳布啡,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通过镇静评分(Ramsay 评分)量表及 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采集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检测血清SOD. CAT 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3h 的Ramsa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6、9、12、24、36 h 的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术后1、3 h ,患者的 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9、12、24、36 h,观察组患者的 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 对照组(P <0.05)。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14、CD25 T 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一叶萩碱作为GABA受体的拮抗剂

一叶萩碱作为GABA受体的拮抗剂2篇一叶萩碱作为GABA受体的拮抗剂(1/2)一叶萩碱是一种有效的GABA受体的拮抗剂,它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GABA(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够通过与GABA受体结合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GABA受体通常被分为两个主要类型:GABA_A受体和GABA_B受体。
GABA_A受体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膜上,而GABA_B受体主要存在于神经末梢。
一叶萩碱通过与GABA_A受体结合并拮抗其活性,影响了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功能。
GABA_A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受体,它通过允许氯离子通行来发挥其调节作用。
在正常条件下,GABA通过与GABA_A受体结合,使受体通道打开,氯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导致细胞的抑制性活动。
一叶萩碱作为GABA_A受体的拮抗剂,能够竞争性地结合在GABA受体上,阻止GABA的结合,并抑制氯离子通道的打开,从而减少GABA的抑制作用。
这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产生兴奋性行为。
一叶萩碱的拮抗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增强神经元的活动,促进学习和记忆的形成。
研究表明,一叶萩碱能够影响突触可塑性,改变神经元之间的通信方式,从而增强认知功能。
此外,一叶萩碱还可通过影响神经元膜的极化状态,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改变神经传递的方式。
另一方面,一叶萩碱的拮抗作用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由于一叶萩碱增强了神经元的兴奋性,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兴奋性副作用,如焦虑、不安、失眠等。
此外,一叶萩碱还可能干扰正常的神经传导,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因此,一叶萩碱的使用需要仔细评估其益处和风险,必须由医生进行监督和控制。
总的来说,一叶萩碱作为GABA受体的拮抗剂,在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和复杂的神经传递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种药物的拮抗性质使其具有潜在的益处,如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学习记忆,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一叶萩碱作为治疗药物时,必须谨慎评估其风险和益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叶秋碱对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及其
机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王来,付海啸,刘欢欢,倪玮玮,郭济东,武静茹
【摘要】目的研究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与GABAA受体的关系,探讨芬太尼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昆明种小鼠(雌性36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n=9):生理盐水组、一叶秋碱组(10 mg/kg)、芬太尼组(0.3 mg/kg)、一叶秋碱(10 mg/kg)+芬太尼(0.3 mg/kg)组。
用热板法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痛阈。
结果一叶秋碱提高芬太尼的痛阈(P<0.05)。
结论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与GABAA受体部分相关。
【关键词】芬太尼;一叶秋碱;镇痛;热板法
芬太尼为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100~180倍、哌替啶的550~1000倍[1],并具有毒性低、对循环影响轻、时效短(15~30 min)、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术后镇
痛技术的广泛普及,为取得良好的围术期镇痛和镇静效应,术前应用地西泮等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作为镇静药物,以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进行术后镇痛的患者越来越多。
然而,临床研究发现,以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为麻醉前用药的患者,术后镇痛所需要的吗啡剂量增加,提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可能拮抗吗啡的镇痛效应,并对此联合用药的方法提出质疑[2-3]。
后经王斌等[4]进一步研究证实地西泮可拮抗芬太尼的镇痛效应,并提出其机制可能与其激动苯二氮艹卓受体后增强γ- 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有关。
研究表明GABAA受体与阿片类μ受体分布具有相关性[5]。
以上两者均提示芬太尼的镇痛效应可能与GABAA受体有关[2-5]。
鉴于目前国内对芬太尼激动阿片受体的机制研究较多,而其镇痛作用与GABAA受体是否相关,笔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本实验拟观察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与GABAA 受体的关系,探讨芬太尼镇痛作用的非阿片受体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清洁级昆明种雌性小鼠36只,体重18~25 g,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品和仪器枸橼酸芬太尼(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生产),一叶秋碱(江苏宜兴前进制药厂生产),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所需浓度。
HH-42型快速恒温显水箱(购自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00202)。
1.3 动物分组及处理将36只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n=9):生理盐水组(A组)、一叶秋碱(10 mg/kg)组(B组)、芬太尼(0.3
mg/kg)组(C组)、一叶秋碱(10 mg/kg)+芬太尼(0.3 mg/kg)组(D组)。
用热板法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
实验时,A组、B组、C组按照上述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5 ml/10 g)、一叶秋碱或芬太尼,D组在腹腔注射芬太尼(0.3 mg/kg) 5 min前先腹腔注射一叶秋碱(10 mg/kg)。
1.4 实验方法用热板法[6]测定各组小鼠的HPPT。
逐一将小鼠置于恒温水浴箱〔(55±0.5)℃〕,记录从其足部接触热板到开始舔后足的时间作为该小鼠的基础痛阈,剔除30 s内不舔后足、5 s内即舔后足或迅速跳跃者。
记录给药后5、10、20、30和45 min时小鼠的HPPT,超过60 s者立即取出小鼠,以防足部烫伤,痛阈计为60 s。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表示,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A组、B组小鼠用药前后痛阈无明显变化。
C 组于用药后5 min、10 min时痛阈提高,且5 min时达高峰(P<0.01)。
D组小鼠痛阈于用药后5~30 min提高(P<0.05或P<0.01)。
在用药后5~30 min均可见D组小鼠痛阈较C组小鼠痛阈延长(P <0.05)。
表1 一叶秋碱对芬太尼镇痛作用的影响
3 讨论
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分为GABAA、GABAB、GABAC 3型。
已经证实,很多临床使用的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都作用于GABAA受体,GABAA受体在脊髓和脊髓上水平的大量分布为其作用提供了作用靶点。
在预实验中发现,单独给予一叶秋碱4、8、10 mg/kg,小鼠的痛阈无明显变化,说明其本身无镇痛作用。
而芬太尼为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以提高小鼠的痛阈,且与GABAA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一叶秋碱合用后,小鼠痛阈较单独使用芬太尼组明显提高,提示一叶秋碱可增强芬太尼的镇痛效应。
此结果支持王斌等[4]关于地西泮拮抗芬太尼的镇痛效应的机制可能与其激动苯二氮艹卓受体后增强GABA的作用有关的推论。
芬太尼的镇痛机制主要与其激活中枢阿片受体后启动痛觉下行调制系统有关,而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效应同样参与调控中枢痛觉下行调制系统,二者在分布上同样具有相关性[5]。
激活脊髓GABAA受体可减弱阿片类药物的抗伤害作用[7]。
一叶秋碱作为GABAA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可减弱或阻断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效应,从而增强芬太尼的镇痛效应。
仅仅阻断GABAA受体对小鼠痛阈无影响,而阻断GABAA受体后芬太尼的镇痛效应明显增强,推测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与GABAA受体部分相关。
其具体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等.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5:222-223.
[2]Gear RW, Miaskowski C, Levine JD, et al. Benzodiazepine mediated antagonism of opioid analgesia [J]. Pain,1997,71(1):25-29.
[3]Daghero AM, Bradley EL Jr, Kissin I. Midazolam antagonizes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morphine in rats [J]. Anesth Analg,1987,66(6):944-947.
[4]王斌,仲崇波,李军,等.地西泮拮抗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实验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22(5):409.
[5]高蓉,李云庆,施际武,等.大鼠中枢运动核团内谷氨酸受体、GABAA受体、甘氨酸受体和阿片Λ受体的定位分布[J].解剖学报,1999,30(2):124.
[6]O′Boyle CJ, MacFie J, Mitchell CJ, et al. Microbiology of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 humans [J]. Gut,1998,42(1):29-35. [7]Depaulis A, Morgan MM, Liebeskind JC. GABAergic modulation of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morphine microinjected in the ventral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s of the rat [J]. J Brain Res,1987,436(1):2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