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血糖控制目标值
空腹血糖
4.4 mmol/L ~7.0 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7.0 mmol/L
——01. ——02. ——03.
血脂控制目标值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低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1 mmol/L,TG<1.7 mmol/L。
药物治疗
3)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选择的降脂药物大体可分为2大类,包括:
➢ 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 抑制剂及其他降脂药(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
➢ 主要降TG的药物,包括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 多项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因此,为了降脂达标,临 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药物。一般推荐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可降低LDL-C水平25%~50%),并根据个体的降脂疗效和耐 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LDL-C不能达标,建议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LDL-C仍不达标,应加用PCSK9抑制 剂。 对血清TG水平增高(≥1.7 mmol/L)的患者,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TG≥2.3 mmol/L者可考虑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 用贝特类或高纯度ω-3脂肪酸。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TG≥5.7 mmol/L),为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应首先考虑使用 主要降低TG的药物。
肾有益的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 ➢ 经足量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不能达标的患者,可开始口服药和注射降糖药(GLP-1RA或胰岛素)的联合
《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0)要点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为常见,且可以逆转的危险因素,也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高血压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高血压患病人群不断增长,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中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或偶然测量时发现。
部分患者忙于工作,疏于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无症状就无需治疗。
即便是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也往往难于长期坚持。
导致在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下。
1 流行病学来自国外和中国的研究表明,从高血压前期(血压120~139/80~89mmHg)到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逐渐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
我国中青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均亟待改善。
2 病理生理特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增加,但大动脉弹性多无明显异常。
交感神经系统(SNS)激活是中青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对于中青年高血压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3 临床特征(1)症状不典型:除部分因头晕、头痛或其他症状就诊发现高血压外,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症状。
(2)轻度高血压居多:(3)以舒张压升高为主:(4)合并超重/肥胖及代谢异常比例高:(5)家庭自测血压比例低:(6)治疗依从性差、血压控制率低:4 诊断与评估尽管中青年高血压多为原发性,但在确立诊断前仍需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血压的正确测量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是启动治疗的重要依据。
4.1 血压测量准确的血压测量是诊断中青年高血压的前提和基础。
4.2 总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为轻度(1级)高血压。
相对于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程短、在发病初期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HMOD)轻、并发症少,心血管病风险多处于低、中危水平。
然而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伴发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的比例逐渐增加,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有所上升。
2021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修订版)

2021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修订版)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测算人数为2.7亿。
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临床表现多样,为统一高血压急症的定义、诊断和治疗标准,规范临床诊治,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决定启动《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的修订工作。
共识旨在帮助从事急诊医疗工作的医师对这类急症患者做出适当的评估与治疗,对高血压急症建立合理的综合处理模式以及制定不同受损器官的降压策略。
急诊高血压主要涵盖以下2个概念: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
1.发病机制各种高血压急症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某些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均与一些共同机制有关。
2.临床表现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因临床类型不同而异,但共同的临床特征是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同时出现明显的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和视力模糊等靶器官急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3.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评估可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指标评估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1) 影响短期预后的脏器受损的表现:肺水肿、胸痛、抽搐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2) 基础血压值:通过了了解基础血压可以反映血压急性升高的程度,以评估对脏器损害存在的风险;(3)急性血压升高的速度和持续时间:血压缓慢升高和/或持续时间短的严重性较小,反之则较为严重。
4.急诊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急诊高血压治疗的原则是以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区分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根据病情评估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急诊高血压处理流程5.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①基本原则在遇到血压显著升高的患者时,首先并不是盲目给予降压处理,而是要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评估,查找引起患者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和诱因,评估患者是否有靶器官损害、损害的部位以及程度。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我国心血管和高血压领域专家联合编写了这部《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该共识对高血压精准化诊疗的定义、精准化诊断、精准化治疗及精准化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介绍了实施高血压精准化治疗新技术及研究进展。
精准医疗模式是指整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与疾病本质,系统优化人类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原理和实践,以高效、安全、经济的健康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健康医疗服务范式。
1、高血压精准化诊断1.1血压的精准测量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基石,不精准的设备和测量方法会对后续的治疗和评估产生重大的影响。
血压的测量包括中心动脉血压和外周动脉血压测量,而外周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又分为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测量。
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测量(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和家庭血压测量(home bloodpressure measurement,HBPM)。
目前诊室血压(office blood pressure,OBP)仍是高血压指南中诊断高血压、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无人值守的诊室血压测量(unattended 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接近家庭血压,已经在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interventiontrial,SPRINT)中得到应用。
1.2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是具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继发性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
因此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鉴别是高血压诊断评估和治疗的重要内容。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对象: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是高血压精准化筛查的第一步,如询问患者病程,特殊嗜好及睡眠状况等。
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小结
1、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 2、高血压危象的评估 3、降压治疗关注三个重点:基 础血压值;急性血压升高的速度 和持续时间;影响短期预后的脏 器受损的表现。 4、血压控制目标 5、特殊人群的对待
Company
LOGO
术前血压 应控制在 180/110 mmHg以下
去除诱因 不应急于 药物降压 加强动脉 血压监测
五、特殊 人群高血 压处理
1、儿童高血压急症
最初的8~12小时,降低计划 降压的25% 第二个8~12小时,再降低25% 在随后的24小时,逐渐降至正 常水平
2、老年人高血压急症
收缩压目标为降至 150mmHg以下 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 降低 80岁以上的患者降压治 疗的效果尚待评估
1。JNC VII
降压方法疗
药物选择
乌拉地尔 硝酸甘油
拉贝洛尔 艾司洛尔 硝普钠 钙离子 拮抗剂
用药原则
选择合适
缓慢减量
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
周围α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作用机制
中枢作用 脑干 外周作用
乌拉地尔 刺激中枢 5羟色胺(HT)
1A
受体
5HT1A 受体
5-羟色胺能神经元 放电频率
准确测量血压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依病情选择 必要时
靶器官损害程 度
评估有无继 发性高血压等
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评估
1 2 3
基 础 血 压 值
急性血压 升高的速 度和持续 时间
影响短期 预后的脏 器受损的 表现
三、治 疗
治疗基本原则
血压控制 节奏和目 标
及时准确 评估病情 风险
急性期的 后续管理
1、急性主动脉夹层
保证脏器足 够灌注,收缩 压降至100~ 120mmHg (理想血压 100mmHg) 心率 60~80 次/min
急诊高血压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学习资料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目录-前言-定义-2-临床表现-病情评估-5-治疗原则-6-相关疾病的治疗-特殊人群的处理一、前言-多发病-·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测算人数为2.7亿2010年1.6亿。
-1%~2%的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急症。
-危害大-·发急,预后差。
-·急性期病死率达6.9%。
-部分严重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2个月内病死率达50%。
-2010年共识基础上启动《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的修订工作。
目录-前言-定义-2-临床表现-病情评估-5-治疗原则-6-相关疾病的治疗-特殊人群的处理二、定义-高血压急症-1、定义:血压短时间内严重升高[通常收缩压SBP>180mmHg和(或)舒张-压DBP>120mm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损。
-2、特别指出:以下情况也属于高血压急症范畴-①SBP≥220mmHg和(或)DBP≥140mmHg,无论有无症状:-②血压升高不显著的高血压急患者:妊娠期妇女、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特别是儿童;-③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急性脑卒中者,即使血压-仅为中度升高(就诊时未达到1 0/120mmHg,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二、定义-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说明:1、靶器官损害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关键。
-2、血压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患者的危重度。
-3、在判断是否属于高血压急症时,血压升高的速率与幅度比其绝对值更为重要。
目录-前言-定义-2-临床表现-病情评估-5-治疗原则-6-相关疾病的治疗-特殊人群的处理三、临床表现-共同特征:-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伴随症状:-明显的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急-视力模糊三、临床表现-靶器官损害表现-表1-高血压急症患者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高血压急定-脑梗死:失语,面舌雍,偏身感觉障碍,肢偏痱,意-识障碍,癫南样发-脑出血:头痛,喷射性区吐,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急性脑卒中-碍、偏瘫、失语,动态起病,带进行性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恶心、区吐,颜背部-痛,意识章碍,抽搐,偏撞,失语,脑膜刺微症〔包括-颈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急性心力哀竭-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查体可见肺-部国音、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奔马律等-急性冠状-急性胸痛、胸闷:放射性肩背痛、咽部紧缩感、频躁-出汗、心悸,心电图ECG有缺血表:心即肌梗死患-动脉综合征-者可出现心肌损伤标记物阳性-急性主动脉夹层撕裂样胸痛,波及血管范围不同可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伴有周围脉搏的消失,可出少尿、无尿-急性发作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意职障碍(意识摸-高血压脑病-樹、嗜睡、甚至昏迷,常见进展性视网膜病变-孕妇在妊娠20周到分嬈后第一周之血压升高、-子痫前期-和子痫-蛋白尿或水肿,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脚、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子痫患者发生抽搐甚至昏迷三、临床表现----非靶器官损害表现-表2高血压亚急症患者非靶器官损害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症状、体征-植物神经功能-面色苍白、颇躁不安、多汗、心悸手足震颠和尿频;-失调症状-心率增快,可>110次/mim-其他-部分症状如鼻衄以及单纯头昏、头痛等可能仅是血-压升高而并不伴有一过性或永久性脏器意性受损目录-前言-定义-2-临床表现-病情评估-5-治疗原则-6-相关疾病的治疗-特殊人群的处理。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高血压急症相关定义高血压急症是一组以短时间内血压严重升高(通常收缩压>180和/或舒张压>120mmHg),并伴有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HMOD),或器官原有功能受损进行性加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2019ESC高血压指南用血压的突然、快速升高及所导致的自我调节机制失调定义高血压急症。
共识认为,ESC定义比使用特定的血压阈值进行定义要更加准确。
共识还强调,如果收缩压≥220和/或舒张压≥140mmHg,无论患者有无症状都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此外,目前推荐只用高血压急症来区别需要立即治疗的情况,而不建议用"高血压亚急症"和"高血压危象/急诊高血压"表述。
高血压急症的诱因有哪些?高血压急症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与患者未坚持服用降压药等诱因密切相关。
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常见诱因有:①停用降压药或未按医嘱服用降压药(最常见原因):②服用影响降压药代谢的药物(非雷体抗炎药、类固醇、免疫抑制J剂、抗血管生成治疗、胃黏膜保护剂等):③服用拟交感毒性药品(可卡因、麦角酸二乙酰胺、安非他命):④严重外伤、手术;⑤急、慢性疼痛;⑥急性感染:⑦急性尿潴留:⑧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惊恐发作:⑨对伴随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控制不佳。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病因:①肾血管疾病;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③肾实质疾病;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⑤药物或酒精诱发。
继发性高血压主要与以下药物相关:♦抗抑郁药,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非懒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貂含钠抗酸剂;。
注意力缺陷障碍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裁减充血剂(含有苯肾上腺素或伪麻黄碱);♦食欲抑制剂;。
草药补充剂;-全身皮质类固醇;♦盐皮质激素;0雌激素、雄激素和口服避孕药:0免疫抑制剂:。
慢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撤毒品;&尼古丁;瞰含酒精饮料:。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年)

Page 6
高血压急症危害严重,通常需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以阻止靶器官进一步损害
CN/EB/1801/0015
高血压急症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靶器官损害 急性脑卒中
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脑梗死:失语,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 脑出血:头痛,喷射性呕吐,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动态起病,常进行性加重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背部疼痛,意识障碍,抽搐,偏瘫,失语,脑膜刺激症(包 括颈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SBP>160mmHg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随BP增加,出血风险增加
高的SBP标准差(SBP-SD)和连续变化(SBP-SV) 是大动脉瘤SAH控制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
Page 24 1. Ohkuma H, et al.Stroke. 2001 May;32(5):1176-80. 2.Lin QS et al.Medicine (Baltimore). 2016 Mar;95(11):e3028. 3.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13
高血压脑病 急性发作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常见进展性视网膜病变
子痫前期和子痫 孕妇在妊娠20周到分娩后第一周之间血压升高、蛋白尿或水肿,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不
适、恶心等症状,子痫患者发生抽搐甚至昏迷。
Page 7
CN/EB/1801/0015
高血压亚急症的临床表现
在急诊科处理病人中遇到的需要思考的问 题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有血压升高的患者,是否需要 降压治疗:①降压治疗理论上能减轻进一步的血管损 害和脑水肿,防止新鲜梗死区转化为出血病变。②降 压治疗有可能损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灌 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前言
2
定义
3
临 床 表现
4
临床 评估
5
治疗
6
常见急诊高血压管理
7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8
总结
四、临床评 估
临床评估包括以下三方面 确定血压水平及危险因素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的临床情况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心
脏扩大等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起病的胸痛、胸闷 有典型的缺血表现 心肌损害标志物阳性。 急性主动脉夹层 无心电图改变的撕裂样胸痛 伴有周围脉搏的消失 进行性肾功能不全 少尿、无尿、蛋白尿、管型 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停止降压治疗(较大剂量中枢降压药) 急性尿潴留 急慢性疼痛 嗜铬细胞瘤 肾功能不全 服用拟交感毒性药品(可卡因,麦角酸二乙酰胺,安非
他命) 惊恐发作 服用限制降压治疗效果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
类药物)
体格检查
准确测量血压 仔细检查心血管系统、眼底和神经系统,关键在于了解靶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倡导撰写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目录
1
前言
2
定义
3
临 床 表现
4
临床 评估
5
治疗
6
常见急诊高血压管理
7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8
总结
二、定 义
高血压危象( , )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高血压急症 指血压严重升高(>) 伴发进行性靶器官损害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 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胸痛、心脏杂音 双肺啰音
喘憋、奔马律 双肺啰音
尿少浮肿
头晕、头痛、视物模糊
心电图动态
缺血改变
+
-
心肌酶谱动态升 + 高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CS?
+
必要时行CAG
明确诊断
超声心动室壁
+
运动异常
+
-
主动脉增宽
增强CT主 动脉夹层
+
继续监测心肌酶、心 - 电图变化重新评估有
无ACS
-
主动脉夹层
亚急症
心电图动态缺血改变
尿常规异常
目录
1
前言
2
定义
3
临 床 表现
4
临床 评估
5
治疗
6
常见急诊高血压管理
7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8
总结
五、治疗 基本原则
及时准确评估病情风险 血压控制节奏和目标 高血压急症的最终目标是减少脏器功能受损 高血压亚急症的初始治疗应在休息并观察的
前提下,逐渐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以期将 血压逐渐控制。 急性期的后续管理 去除可纠正原因或诱因 定期评估靶器官,避免靶器官进行性损害
“中国急诊高血压管 理专家共识”
前 言——第一个共识
多发病 年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 亿 约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约为百万患者年
危害大 发病急,预后差 严重的高血压急症患者个月内死亡率达 是疾病致残的首位疾病 临床表现多种类型 缺乏统一的高血压急症的分级、综合处理标准
肝酶进行性
神经系统查体异常
升高
-
-
心肌酶谱动 态升高
BNP升高、胸片 心影扩大肺水肿
-
- 超声心动图EF↓
+
-
心功能不全
寻找其他原因: 肺栓塞、哮喘等
-+
-
-
+
+
寻找其他 原因:心
功能不全、 低蛋 白等
高血压 肾损害
实验性降压 治疗后是否
有症状
-
亚急症? 监测除外TIA
+
-
神经系统 影像学检查
+
脑卒中
节的能力比基础血压升高程度意义更大。 急性血压升高的速度和持续时间:血压缓慢升高和或持续时间短的严
重性较小,反之则较为严重。 影响短期预后的脏器受损的表现:肺水肿、胸痛、视觉敏感度下降、
抽搐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才
图 急诊高血压风险评估临床思路
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
有无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
表 高血压患者非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心悸、手足震颤和尿频。心率增快,
可>次。 其他 部分症状如鼻衄以及单纯头昏、头痛等可能仅是血压升高而并不
伴有一过性或永久性脏器的急性受损。
说明: 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者,即使血压仅为中度
器官损害程度 测量双侧上臂血压警惕主动脉夹层 眼底镜检查对于鉴别高血压急症及高血压亚急症 心血管方面检查应侧重于有无心力衰竭的存在,如颈静脉
怒张、双肺底湿啰音、第二心音亢进或舒张期奔马律等; 神经系统检查应评估意识状态、有无脑膜刺激征、视野改
变及局部病理体征等 评估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情况 测量患者平卧及站立血压评估有无容量不足
目的: 鉴别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病史
高血压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情况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评估有无潜在的靶器官损伤 胸痛(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 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主动脉夹层) 呼吸困难(肺水肿或充血性心衰) 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或意识改变(高血压性脑病)
表 血压异常升高常见原因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心电图和血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 依病情选择 胸片 心肌损伤标记物 脑钠肽(或) 血气分析 必要时 超声心动图 、
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评估
针对高血压计征危险程度的评估主要注意以下三各方面: 基础血压值:脏器的(受损)耐受性取决于自动调节的能力,自动调
头痛
200
眩晕
180
160
烦躁
140
恶心呕吐
120 100
心悸
80 60
气急
40 20
视力模糊
0
三、临床表现
1
表 高血压急症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
脑卒中 颅内高压症候群 脑膜刺激征 定位症状体征 高血压脑病 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 有些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先兆子痫和子痫 妊高征基础 头痛、头晕、视物模糊 眼底改变 眼底检查出现视乳头水肿 视网膜出血和渗出
说明: 靶器官损害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关键 血压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患者的危重程度 在判断是否属于高血压急症时,血压升高的幅度比其绝对值更为重要。
目录
1
前言
2
定义
3
临 床 表现
4
临床 评估
5
治疗
6
常见急诊高血压管理
7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8
总结
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
收缩压
舒张压
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