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赋码系统V40--企业版用户手册
(3.1)生产线赋码和实施介绍-1

重点关注售后服务
选择系统集成商的注意事项
选择系统集成商的注意事项
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公开了生产线赋码关联系统及出入库核注核 销设备的接口标准。 销设备的接口标准。 药品生产企业或者系统集成商都可以按照此公开的接口标准进行 系统开发、实施及测试工作。 系统开发、实施及测试工作。 药监局、中信二十一世纪公司不指定任何系统集成商, 药监局、中信二十一世纪公司不指定任何系统集成商,不作任何 资质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自行选择系统集成商。 资质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自行选择系统集成商。 药品生产企业在赋码关联系统及核注核销系统实施完毕后, 药品生产企业在赋码关联系统及核注核销系统实施完毕后,需要 登录药监网测试平台,进行数据接口的正确性测试。 登录药监网测试平台,进行数据接口的正确性测试。 联调测试正确, 联调测试正确,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将开通生产企业数字证书的 正式使用权限。 正式使用权限。
测试内容
根据测试申请, 根据测试申请,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在线给出测试要求 打印测试要求
测试准备
安装生产企业客户端 维护测试数据,申请监管码 维护测试数据,
测试数据
基础信息导入企业赋码关联系统及核注核销系统 生成测试数据及测试报告
测试数据及测试报告提交
登陆地址下的接口测试,提交测试数据及 下的接口测试, 登陆地址 下的接口测试 测试报告 通过测试的药品生产企业的数字证书开通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正 式平台权限
生产线赋码关联系统集成商; 生产线赋码关联系统集成商; 手持终端系统集成商; 手持终端系统集成商;
生产线赋码关联系统集成商
为企业提供符合监管网接口要求的生产线赋码关联方案及系统; 为企业提供符合监管网接口要求的生产线赋码关联方案及系统;
手持终端系统集成商
曙光天阔A440-G用户手册V1.0

曙光天阔 A440 服务器用 手册 阔 0-G 服 用户手使用前,请仔 使 仔细阅读本说 说明书并妥善 善保管,以备 备将来使用声明本手册的用途在于帮助您正确地使用曙光服务器产品(以下称“本产品”), 在安装和第一次使用本产品前,请您务必先仔细阅读随机配送的所有资料, 特别是本手册中所提及的注意事项。
这会有助于您更好和安全地使用本产品。
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日后参阅。
本手册的描述并不代表对本产品规格和软、硬件配置的任何说明。
有关本产 品的实际规格和配置,请查阅相关协议、装箱单、产品规格配置描述文件, 或向产品的销售商咨询。
如您不正确地或未按本手册的指示和要求安装、使用或保管本产品,或让非 曙光授权的技术人员修理、变更本产品,曙光将不对由此导致的损害承担任 何责任。
本手册中所提供照片、图形、图表和插图,仅用于解释和说明目的,可能与 实际产品有些差别,另外,产品实际规格和配置可能会根据需要不时变更, 因此与本手册内容有所不同。
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本手册中所提及的非曙光网站信息,是为了方便起见而提供,此类网站中的 信息不是曙光产品资料的一部分,也不是曙光服务的一部分,曙光对这些网 站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不做任何保证。
使用此类网站带来的风险将由您 自行承担。
本手册不用于表明曙光对其产品和服务做了任何保证,无论是明示的还是默 示的,包括(但不限于)本手册中推荐使用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适销性和 适合某特定用途的保证。
对本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保证和保修承诺,应按可适 用的协议或产品标准保修服务条款和条件执行。
在法律法规的最大允许范围 内,曙光对于您的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发生的任何损害(包括,但不限于 直接或间接的个人损害、商业利润的损失、业务中断、商业信息的遗失或任 何其他损失),不负任何赔偿责任。
对于您在本产品之外使用本产品随机提供的软件,或在本产品上使用非随机 软件或经曙光认证推荐使用的专用软件之外的其他软件,曙光对其可靠性不 做任何保证。
赋码系统企业端操作规程下

赋码系统企业端操作规程下6.FM赋码管理系统生产后管理:6.1包装关系管理:本功能实现在非生产状态下(生产任务暂停或者结束状态)对关联关系的手工维护。
包括移除关联关系,创立关联关系和替换码。
实现取消上级关系,取消所有关系,手工创立零箱、拼箱、散装,以及监管码的替换。
经过扫入父级监管码和子级监管码验证实际包装与系统建立的包装关系是否一致。
6.1.1移除监管码关联关系6.1.1.2取消上级关系:在监管码输入框中输入一个有上级监管码的监管码,单击“取消上级关系”按钮,如图:(如果没有对应的上级监管码系统会有相应的提示)。
6.1.1.3注意:6.1.1.3.1取消上级关联关系后,父级电子监管码状态变为已打印;任务号、箱号、父级电子监管码都被清空,已经建立的关联关系全部恢复到原始状态。
6.1.1.3.2整包装的情况下,子码取消上级关系后,父码的状态变为零箱。
当最后一个子码取消上级关系后,父码的状态变为未使用。
6.1.1.3.3散装的电子监管码取消上级后,电子监管码状态变为未使用,可是包装状态不变,仍为散装。
6.1.1.3.4 2级码取消上级关系后,这个2级码的状态变为未使用,可是它的子码的父码并不清空,需要继续对1级码取消上级关系。
6.1.1.3.5父码为散装时,子码不能取消上级关系,只能取消所有关系。
6.1.1.4取消所有关系:在监管码输入框中输入一个监管码,单击“取消所有关系”按钮(如果没有对应的监管码系统会有相应的提示)。
6.1.1.5输入一个码取消所有关系,则清空与这个码相关的所有包装关系。
取消所有关系后,原1级码的状态变为1级已打印,未包装。
6.1.1.6‘解除关系是否初始级别和状态’的复选框。
如果选择,那么在取消所有关系之后,该监管码关联的所有码级别都更新为1级未使用。
如果不选择,那么不更新码的级别,2级还是2级,3级还是3级。
码状态变为已打印。
6.1.1.7输入码为大箱码,大箱码码状态变为未打印,1、2级码的要进行从新扫描,大箱码会自动生成。
赋码机操作使用规程

操作规程生产部赋码机操作使用规程文件编码:版本号:目录一、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内容 (1)四、附件 (6)五、变更历史 (7)一、目的规范生产部赋码机设备操作,确保运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一般区包装车间赋码机器设备的常规操作。
三、内容1.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操作人员由车间进行岗位操作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2.操作规程2.1.开机前的检查与准备2.1.1.确认各线路是否连接紧密。
2.1.2.确认传送带电机运转正常。
2.1.3.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1.4.检查电眼是否固定紧密,位置正确。
2.1.5.确认打印机与箱体之间距离是否合适,调节打印机挡板及前方框架得当。
2.1.6.检查设备位置是否正常。
a.前后距离是否能达到不卡箱体。
b.检查传送带转角与箱体大小之间角度是否正常,调节传送带挡板。
c.检查(赋码打印机测速转轮)位置及转动有无停顿摩擦力是否正常d.检查封箱机赋码机是否成一线。
2.1.7打开电脑打开VisionPro (R) QuickBuild面板,插入模板,设定双面采集点击中的完成后如下图所示:更改下名称以便区分,在CogJob1上点击右键(左手适用者请在控制面板里自行设定),重命名,完成后如下图所示:1.初始化相机设置双击Image Source设置设定如下:2.添加采集数据点击中的完成如下图所示:添加相应工具完成如下图所示:设置对应设置连线图并且重命名,完成如下图所示:完成后点击中的。
设置照片中心定点双击CogAcqFifoTool1设置完成如下图:双击CogPMAlignTool1,打开如下图所示3.添加识别监管码区域:将菜单切换至区域并选择区域为CogRectangle,在右图中将图放大,将图中蓝色框架拖至监管码区域,并预留相应空间完成如图所示:4.设置为触发模式将硬件自动改为手动,点击观察摄像,调节镜头位置,光圈。
设置好后由手动改为硬件自动。
智慧工厂生产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智慧工厂生产管理系统操作指南第1章系统概述与登录 (5)1.1 系统简介 (5)1.2 登录与退出 (5)第2章工厂布局与设备管理 (5)2.1 工厂布局展示 (5)2.2 设备信息管理 (5)2.3 设备监控与维护 (5)第3章生产计划管理 (5)3.1 生产计划制定 (5)3.2 生产计划调整 (5)3.3 生产计划查询 (5)第4章物料与库存管理 (5)4.1 物料信息管理 (5)4.2 库存查询与预警 (5)4.3 物料出入库操作 (5)第5章生产线与工艺管理 (5)5.1 生产线配置 (5)5.2 工艺流程制定 (5)5.3 生产线监控与调度 (5)第6章质量管理 (5)6.1 质量检验标准设定 (6)6.2 质量检验操作 (6)6.3 质量问题追溯与处理 (6)第7章人员与权限管理 (6)7.1 员工信息管理 (6)7.2 角色与权限设置 (6)7.3 操作日志查询 (6)第8章生产数据统计与分析 (6)8.1 生产数据采集 (6)8.2 生产数据分析 (6)8.3 生产报告 (6)第9章设备维护与维修管理 (6)9.1 设备保养计划 (6)9.2 设备维修申请与审批 (6)9.3 设备维护记录查询 (6)第10章安全生产管理 (6)10.1 安全生产标准设定 (6)10.2 安全生产培训 (6)10.3 安全处理与记录 (6)第11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6)11.1 数据备份策略 (6)11.3 数据恢复操作 (6)第12章系统设置与维护 (6)12.1 系统参数设置 (6)12.2 系统更新与升级 (6)12.3 系统使用帮助与反馈 (6)第1章系统概述与登录 (6)1.1 系统简介 (6)1.2 登录与退出 (7)第2章工厂布局与设备管理 (7)2.1 工厂布局展示 (7)2.1.1 布局依据 (8)2.1.2 布局原则 (8)2.2 设备信息管理 (8)2.2.1 设备信息管理内容 (8)2.2.2 设备信息管理方法 (8)2.3 设备监控与维护 (9)2.3.1 设备监控 (9)2.3.2 设备维护 (9)第3章生产计划管理 (9)3.1 生产计划制定 (9)3.1.1 收集生产相关信息 (9)3.1.2 确定生产计划目标 (9)3.1.3 制定生产计划 (10)3.2 生产计划调整 (10)3.2.1 监控生产进度 (10)3.2.2 识别问题 (10)3.2.3 分析原因 (10)3.2.4 制定调整方案 (10)3.3 生产计划查询 (10)3.3.1 生产计划报表 (11)3.3.2 生产计划数据库 (11)3.3.3 生产计划信息系统 (11)第4章物料与库存管理 (11)4.1 物料信息管理 (11)4.1.1 物料编码 (11)4.1.2 物料分类 (11)4.1.3 物料属性 (11)4.1.4 物料库存设置 (11)4.2 库存查询与预警 (11)4.2.1 库存查询 (11)4.2.2 库存预警 (12)4.3 物料出入库操作 (12)4.3.1 物料入库 (12)4.3.3 物料盘点 (12)第5章生产线与工艺管理 (12)5.1 生产线配置 (12)5.1.1 给料系统 (12)5.1.2 预处理设备 (13)5.1.3 加工设备 (13)5.1.4 质量检测设备 (13)5.1.5 储存和输送系统 (13)5.2 工艺流程制定 (13)5.2.1 工艺流程设计 (13)5.2.2 工艺参数优化 (13)5.3 生产线监控与调度 (13)5.3.1 生产线监控 (13)5.3.2 生产线调度 (14)第6章质量管理 (14)6.1 质量检验标准设定 (14)6.2 质量检验操作 (14)6.3 质量问题追溯与处理 (15)第7章人员与权限管理 (15)7.1 员工信息管理 (15)7.1.1 员工基本信息维护 (15)7.1.2 员工信息查询 (15)7.1.3 员工信息删除与恢复 (15)7.2 角色与权限设置 (16)7.2.1 角色管理 (16)7.2.2 权限分配 (16)7.2.3 权限控制 (16)7.3 操作日志查询 (16)7.3.1 日志记录 (16)7.3.2 日志查询 (16)7.3.3 日志分析 (16)第8章生产数据统计与分析 (17)8.1 生产数据采集 (17)8.1.1 数据采集原则 (17)8.1.2 数据采集方法 (17)8.1.3 数据采集内容 (17)8.2 生产数据分析 (17)8.2.1 数据预处理 (17)8.2.2 数据分析方法 (17)8.2.3 数据分析应用 (17)8.3 生产报告 (18)8.3.1 报告结构 (18)8.3.2 报告内容 (18)第9章设备维护与维修管理 (18)9.1 设备保养计划 (18)9.1.1 设备保养计划内容 (18)9.1.2 设备保养计划制定原则 (19)9.1.3 设备保养计划实施方法 (19)9.2 设备维修申请与审批 (19)9.2.1 设备维修申请 (19)9.2.2 设备维修审批 (19)9.2.3 设备维修注意事项 (19)9.3 设备维护记录查询 (20)9.3.1 设备维护记录查询方式 (20)9.3.2 设备维护记录查询内容 (20)第10章安全生产管理 (20)10.1 安全生产标准设定 (20)10.1.1 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20)10.1.2 参考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 (20)10.1.3 设定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20)10.1.4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0)10.1.5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1)10.2 安全生产培训 (21)10.2.1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 (21)10.2.2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21)10.2.3 安全应急预案培训 (21)10.2.4 安全生产意识培训 (21)10.3 安全处理与记录 (21)10.3.1 安全报告 (21)10.3.2 安全调查 (21)10.3.3 安全处理 (21)10.3.4 安全记录 (21)10.3.5 安全分析 (21)第11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21)11.1 数据备份策略 (21)11.1.1 备份类型 (22)11.1.2 备份介质 (22)11.1.3 备份频率 (22)11.2 数据备份操作 (22)11.2.1 制定备份计划 (22)11.2.2 选择备份软件 (22)11.2.3 执行备份操作 (23)11.3 数据恢复操作 (23)11.3.1 恢复策略 (23)11.3.2 恢复操作 (23)11.3.3 检查恢复结果 (23)第12章系统设置与维护 (23)12.1 系统参数设置 (23)12.1.1 基本设置 (23)12.1.2 网络设置 (23)12.1.3 显示设置 (24)12.1.4 声音设置 (24)12.2 系统更新与升级 (24)12.2.1 检查更新 (24)12.2.2 和安装更新 (24)12.3 系统使用帮助与反馈 (24)12.3.1 使用帮助 (25)12.3.2 反馈问题 (25)第1章系统概述与登录1.1 系统简介1.2 登录与退出第2章工厂布局与设备管理2.1 工厂布局展示2.2 设备信息管理2.3 设备监控与维护第3章生产计划管理3.1 生产计划制定3.2 生产计划调整3.3 生产计划查询第4章物料与库存管理4.1 物料信息管理4.2 库存查询与预警4.3 物料出入库操作第5章生产线与工艺管理5.1 生产线配置5.2 工艺流程制定5.3 生产线监控与调度第6章质量管理6.1 质量检验标准设定6.2 质量检验操作6.3 质量问题追溯与处理第7章人员与权限管理7.1 员工信息管理7.2 角色与权限设置7.3 操作日志查询第8章生产数据统计与分析8.1 生产数据采集8.2 生产数据分析8.3 生产报告第9章设备维护与维修管理9.1 设备保养计划9.2 设备维修申请与审批9.3 设备维护记录查询第10章安全生产管理10.1 安全生产标准设定10.2 安全生产培训10.3 安全处理与记录第11章数据备份与恢复11.1 数据备份策略11.2 数据备份操作11.3 数据恢复操作第12章系统设置与维护12.1 系统参数设置12.2 系统更新与升级12.3 系统使用帮助与反馈第1章系统概述与登录1.1 系统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本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V140生产企业申报系统操作说明--XXXX0309

V140生产企业申报系统操作说明--XXXX0309操作讲明(仅供参考)免抵退申报系统升级背景及安装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V14.0版本升级背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关于《出口物资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治理方法》有关咨询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关于公布《出口物资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治理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0号《关于出口企业申报出口物资退(免)税提供收汇资料有关咨询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5号《关于出口物资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有关咨询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 014年第11号关于公布《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治理方法》的公告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号关于公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治理方法》,及相应业务需求,税务总局对现行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升级调整。
此次升级涉及到的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出口物资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治理方法》有关咨询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出口物资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治理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0号《关于出口企业申报出口物资退(免)税提供收汇资料有关咨询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5号《关于出口物资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有关咨询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11号《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治理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号《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治理方法》的公告。
申报系统安装安装流程:1.系统自动解压安装,如图:2.显现安装画面,点“下一步”按钮,如图:3.显示正在进行安装的信息,如图:4.系统提示选择安装路径,点击“下一步”按钮,如图:5.安装程序提示选择文件夹,建议选用系统默认文件夹,点击“下一步”连续,如图:6.现在系统提示选择功能选项,建议选择默认选项,如图:7.按照提示点击“下一步”连续安装,提示安装成功,点击“完成”退出,如图:注意事项:安装路径中不能含有空格,建议先将杀毒软件等防护系统关闭,以免造成系统无法完整安装;双击运行安装软件,安装路径建议为系统默认路径“出口退税电子化治理系统”;NET版本申报系统初次安装之前,要求电脑运行环境包含net.framewo rk.4.0及以上版本;硬件要求(最低):中央处理器:至少Pentium 1 GHz以上,内存:1 GB RAM 以上;最小可用系统磁盘空间:x86 –850 MB以上;x64 – 2 GB以上;必备组件:电脑上必须已安装以下组件后才可安装Framework4.0Windows Installer 3.1 或更高版本Internet Explorer 5.01 或更高版本免抵退申报系统的进入申报系统安装好后,在windows桌面上找到快捷方式:“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14.0”并双击运行,如图:运行后弹出登录界面,登录默认用户名为小写sa ,密码为空,点击“确认”按钮,如图:登录后即可进入“登记企业信息”界面,在此界面配置“企业代码”、“纳税人识不号”和“企业名称”的信息,或者通过“企业信息导入”按钮,选择备份数据来导入企业信息。
赋码系统-企业端操作规程(上)

赋码系统-企业端操作规程(上)一、目的:保证赋码系统设备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规范操作,确保设备产出符合规定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赋码系统设备操作。
三、责任者:电子监管主管:车间主任:QA检查员:1准备:1.1检查赋码系统的各部件连接完好。
1.2接通电源,开启赋码码系统的打印机和电脑,进入桌面上的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如图:1.3点击“登录”进入赋码管理系统,如图:码”点击“登录”,进入赋码管理系统,如图:2. FM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维护:2.1产品管理2.1.1增加产品操作2.1.1.1在产品列表区,单击“增加产品”按钮,依次填入每项信息。
产品编码:给增加产品的一个编号;产品名称:生产药品的名称;子类编码:这个产品属于哪个类别,给它的一个编号;剂型:如片剂、瓶等;制剂规格:如10mg、30mg;批文号:如国药准字H63020015;包装规格:如10T*2板;计量单位:如盒装;使用状态:现在使用或停用;创建人:默认为当前登录人不能修改;创建时间:默认为当前登录时间,不能修改)2.1.1.2单击“保存”按钮,系统会自动保存新添加的项到数据库中,同时在产品列表中显示出来。
2.1.1.3注意:2.1.1.3.1创建人系统自动默认为登录人(不需要用户自己填写),创建时间为下拉选择项(时间控件)状态为下拉项可以选择(默认为使用),2.1.1.3.2不要填写相同的产品编码和子类编码,否则系统会提示“该产品已存在,请修改产品编码和子类编码。
2.1.2.导入产品信息操作2.1.2.1在产品列表区,单击“导入产品”按钮,2.1.2.2点击“浏览”,查找到“产品信息”所在位置,如图:2.1.2.3点击“导入”即可完成,如图:2.2打印模板管理2.2.1单击“添加”按钮,依次填入编码、名称。
添加操作2.2.2单击“保存”按钮,弹出保存成功对话框。
2.2.3单击“编辑模板”按钮,会弹出如下的一个程序,通过它设置标签的打印格式,调整格式和绑定数据库字段等。
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操作手册_完整

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操作手册_完整模具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操作手册专业的软件系统开发服务商目录基本功能操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业务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订单录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送货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退货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送货单作废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送货单作废查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销售折让单.....。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端软件配置与管理
一、基础信息模块
1.1渠道链管理
简介:该模块主要是增加销售区域和本区域内的经销商,在生产计划管理中会选择该模块中的内容,在生产任务中调用生产计划管理,生产后可以追溯到产品的经销商。
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渠道链管理中增加信息:增加销售区域,并增加相应的经销商信息,为生产计划管理操作做准备。
②.生产计划管理:在生产计划中选择经销商。
③.增加生产任务时选择关联的生产计划。
这样,生产任务就通过生产计划与经销商关联。
初始状态图:
●增加下级区域操作
第一步:单击命令行上的“增加下级区域”按钮,依次填入如下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