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方根教案

合集下载

平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3篇

平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3篇

平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3篇平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平方根》教学设计PPT课件导学案教案课题: 10.1 平方根〔1〕教学目的 1.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2.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3.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严密联络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才能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知识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情境导入同学们,20xx年10月15日,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多媒体同时出示“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的画面〕.那么,你们知道宇宙飞船分开地球进人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是在什么范围吗?这时它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米/秒〕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米/秒〕.、的大小满足 .怎样求、呢?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请看下面的问题.“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顶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此内容有感染力,使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这里的计算实际上是幂和乘方的指数求底数的问题,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以前没有见过,由此引出了本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大体思路.提出问题感知新知多媒体展示教科书第160页的问题〔问题略〕,然后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考虑并交流解法〕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练习:教科书第160页的填表.练习:教科书第160页的填表.这个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这与学生以前学过的正方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的过程互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这种互逆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平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平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平方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性质,会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算术平方根,那么什么是平方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根。

2.自主探究(1)写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4,9,16。

(2)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1:我发现,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生2:我还发现,0的平方根是0,而负数没有平方根。

3.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49(2)0.01(3)0.25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1:对于(1)49,我们可以直接写出它的平方根为±7。

生2:对于(2)0.01,我们可以先求出它的算术平方根,再写出它的平方根为±0.1。

生3:对于(3)0.25,我们同样可以先求出它的算术平方根,再写出它的平方根为±0.5。

生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生2:0的平方根是0。

生3:负数没有平方根。

5.练习巩固师: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题,巩固平方根的知识。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①64②0.04③1(2)判断题:①9的平方根是3。

()②0的平方根是0。

()③负数有平方根。

()6.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方根,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生2:我会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了。

生3:我对平方根有了更深的理解。

7.作业布置(1)教材P20习题1、2。

(2)预习下一节内容:立方根。

四、课后反思重难点补充:1.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平方,比如2的平方是4,那么你们能告诉我,哪个数的平方是4吗?生:2的平方是4。

七年级数学下《平方根》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方根》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方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平方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他们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正方形的面积,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8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方根的概念。

同时,强调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3.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平方根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探究活动可以包括求一些数的平方根、比较不同数的平方根的大小等。

4.应用实践: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求一些实际问题中的平方根等。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与提升:总结平方根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通过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同时,注重实例教学,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PPT演示、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

同时,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精选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精选教案

《平方根》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及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表示.2、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3、理解正数、负数、零的平方根的有关性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其表示.难点:正确理解平方根的有关性质.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2一个面积为 50m 的正方形展览厅,它的边长是多少?一个容积为 0.125 立方米的正方体木箱,它的棱长应是多少?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00,这个数是多少?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即幂)的值,求底数的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行乘方运算的逆运算,也就是要进行开方运算.这一章里,我们要学习数的开方和实数的初步知识.二、复习: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学习了五种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 其中,加、减互逆;乘、除互逆;那么,乘方有逆运算吗?三、新课1.平方根的概念请计算:( 1)一个数的平方是9,那么这个数是什么数?(因为 32 =9,( -3 )2=9,所以这个数是3 或 -3. )(2)一个数的平方是4,那么这个数是什么数?2524 ,22或-(因为224 ,所以这个数是2. )52552555(练习后,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关于平方根的定义.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这个数就叫做 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 就是说,如果 x2 =a(a≥0),那么 x 叫做 a 的平方根 .上面, 3 与-3 都是 9的平方根 . 2与-2都是 4的平方根 . 5525注意分清对象, x2a(a≥), a 是x 的平方; x 是 a 的平方根.练习:( 1)100 的平方根是什么数?(2)1的平方根是什么数?( 3)0 的平100方根是什么数?( 4) -100 有平方根吗?(通过上面的练习,再让学生总结平方根的一些性质)2、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 本身 .负数没有平方根 .3、平方根的表示一个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2a来表示, a 叫做被开方数, 2 叫做根指数,正数 a 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2a”表示 . 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可以记作“2a”.这里,符号“2”读作“二次根号”,2a读作“二次根号a”,根指数是2时,通过常将这个 2 省略不写,如2a记作 a ,读作“根号a”;2 a 记作 a ,读作“正负根号 a” .注意: 1、区别正数正的平方根和负的平方根的表示.2、被开方数 a 非负 . 若 a< 0,a无意义 .想一想:如果x 1 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是什么?4、开平方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我们看到 3 与-3 的平方是 9, 9 的平方根是 3 与-3. 就是说,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 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1)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2)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平方根 .例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81;(2)16;(3) 21;(4)0.49. 254注意: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例如,81 的平方根是81 ,81 只是其中的一个正根,不要漏掉一个 . (格式见课本)例 2: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出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要说明理由.2-2(1)-64 ;(2)0;(3)(-4);(4)10 .四、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0 的平方根是 0.(2) 1 的平方根是 1.(3) -1 的平方根是 -1.(4)( 1)2的平方根是 -1.(5)±3的平方根是 9.(6) 4 的平方根是 2.(7)-2 是 4 的平方根 .(8)52的平方根是± 5.2、填空:( 1)若x2(0.7)2,则x =.(2)(11) 2的负的平方根是.( 3) 0.25 的平方根可以表示为.( 4) 7 的平方根可以表示为.(5)1是1的,1是1的. 24423、想一想:( 1)为什么 ( 4) 2 4 ? 4 2 4 是否成立?(2)- a 有没有平方根, a 2呢?五、小结: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而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2、a,a, a 这三种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的区别.六、作业:。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方根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方根教案

课题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 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课题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会用算术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探究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了解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课题6.1平方根(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 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平方根;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教学重点】了解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 弄懂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课题6.2 立方根【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3.通过探讨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 可以将求负数的立方根转化为求正数的立方根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立方根的求法。

课题6.3实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与实数的分类;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课题6.3实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2.掌握实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3.通过建立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范围里也成立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在这种数的扩充中所体现的一致性,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中仍适用的这种扩充【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中仍适用的这种扩充。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方根教案..docx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方根教案..docx

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主备人:张剑峰课题 6.1 平方根 (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集体智慧【活动方案】个性调整情境引入: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2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活动一认识算术平方根1.探索: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 16、 36、4,25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 3、 4、 6、2,接下5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即 x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

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主备人:张剑峰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 a ”或“二次很号 a ”, a 叫做被开方数。

活动二 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例 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⑴ 100⑵ 49⑶ 1 7⑷ 0.0001⑸ 0649解:⑴因为 102 100, 所以 100 的算术平方根是 10,即 10010 ;⑵因为 ( 7)249 ,所以49的算术平方根是 7 ,8 64 648 即49 764 ;8⑶因为 1716 ,( 4 )2 16 ,所以 1 7的算术平方根9 9 3 9 9是 4 ,即 17164 ;3 99 3⑷因为 0.012 0.0001,所以 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 0.01 ,即 0.0001 0.01;⑸因为 020 ,所以 0 的算术平方根是 0 ,即 0 0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方根运算(1)》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方根运算(1)》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方根运算(1)》优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并学会平方根的运算方法。

2. 理解平方根运算与平方运算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平方根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性质。

4. 能够运用平方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 平方根的运算方法。

3. 平方根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起学生对平方根运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介绍和讲解(10分钟)向学生简要地介绍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让他们理解平方根的含义以及平方根与平方运算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和练(15分钟)以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操作和求解平方根运算,通过练提高学生熟练运用平方根运算的能力。

4. 知识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平方根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性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应用(15分钟)让学生应用平方根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归纳与展望(5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和作业。

2. 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3.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导入、介绍讲解、案例分析和练习、知识总结、拓展应用、归纳与展望等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灵活运用,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1《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1《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1《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算术平方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及其求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并能够应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整数、分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讨论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

2.难点:算术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4.练习巩固: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性质、求法及应用等内容。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算术平方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4.板书:准备黑板,用于书写重要概念和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平方根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忆一下,平方根的概念是什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求平方根的方法?”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介绍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平方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算数平方根概念与性质,能及时通过开开方运算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理解平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能力目标:通过对平方根概念及性质的探究,渗透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算数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算数平方根的求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自己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4/25,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2/5,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他们有共同点吗?他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1)算数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

(2)算数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的算数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或者“二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数平方数:
(1)100 (2)49/64 (3)0.0001 (4)0
解:(1)因为102=100,所以100的算数平方根是10,即√100=10;
(2)因为(7/8)2=49/64,所以49/64的算数平方根是7/8,即√49/64=7/8;(3)因为(0.01)2=0.0001,所以0.0001的算数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
(4)因为(0)2=0,所以0的算数平方根是0,即√0=0;
注:①根据算数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数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
③0的算数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数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数平方根吗?
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有1个,0的算数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数平方根。

即: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数平方根,如果x=√a有意义,那么a≥0,x≥0
注:a≥0且√a≥0这一点对于初学者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不要太强求,可以再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

例2:下列各式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25;√0.81;√49/81;√(-11)2;√62
分析:此题本质还是求几个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

解:√25=5
√0.81=0.9
√(-11)2=11
√62=6
例3、求下列各数的算数平方根
①32;②42;③(-10)2;④1/106
找学生演板,注意步骤
例4、81的算数平方根是()
√81的算数平方根是()
算数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算数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
(4)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地1,3,4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