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PPT

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PPT
G S=MPC
10
A D=MSB
0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 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Z
45
S=MSC
30
V
25 U
10
H MPB+MEB=MSB
D=MPB
0
10 12
配置在一种物品或服务或 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 marginal social benefit ,简写 为MSB)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marginal social cost,简写为 MSC )。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20=P
B
C
15=P
E
A
D
10=P
Q=10 0000 Q*=15 000 Q2=20 000钢笔的产量(支) (a)
第四节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 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 济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私 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经济人,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 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供 给的决定表达意愿。
以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
名字命名的均衡假设,有两个假设前提:
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披露自己可以从公 共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且不存在 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 的成本费用的动机。
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的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 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的掌握任何一 种公共物品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 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这时供给双方 都能接受的价格叫做均衡价格,即 市场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 的价格。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的点叫做均衡点。
2.1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2.1.1 外部效应的涵义? 有关外部性的定义较多。
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 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指的是那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 之外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第 2章外部效应理论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纠正
首先需要掌握:需求与供给1. 需 求涵义: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购买者对某种物品愿意购买的量与这种物品各种可能的 价格之间的全部对应关系。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在 一般情况下 是一条负斜 率的曲线, 即从左上向 右下倾斜, 这是需求曲 线的基本特 征。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某厂商的经营活动使其他厂商受 益,如蜂农和果农。
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某厂商的经营活动使其他人或其 他厂商利益受损,如污染。
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某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使其他消费 者受益。
如接种疫苗。
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某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使其他消费 者的利益受损。
如吸烟。
2.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经济活动的某种后果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当 事者不必承担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从正 外部性中得到报酬。
这样,该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 或私人利益与社会成本或社会利益便不一致。
如造 纸厂生产纸张的私人成本包括材料、运输、资本、 劳动、管理等成本。
但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纸张的 成本除了上述所有私人成本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 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即污染 成本。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决策基于私人成 本和私人利益的比较。
? 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的是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屁古税), 庇古指出,如果存在外部经济的 话,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将不是帕 累托最优,这共资源问题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

周莉莎
庄程玲
邹颖
蒋友梦
金珊珊
李婷
王思超
王歆
谢倩
徐诗莹
虞丹
周和和
李宗翰
娄金琛
陆凯强
莫秋伟
尉鹏程
杨忆濛
游桃
张伟
毕融臻
夏懿
黄卉
李诗坤
陈骥翔
陈杰
韩希
华丽叶
蒋时霞
李驭灵
钱晓君
史丹
孙洁梅
陶怡佳
王奕盈
徐珊
杨柳青
袁付婷
袁森楠
张杨舒 仪
赵拔
白烨民
陈日义
顾成林
何楠杰
胡汉标
金冬冬
沈毅存
孙加勒
汤陈达
陶韬杰
王剑远
赵瑞祥
杨振宇
在私人经济活动中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只考虑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收益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高度作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之中
第二章 外部效应
22:05:00
张玉丽
蔡来廷
杜一吕
范薇
葛胜亮
何婷
何晓婷
江佳薇
金梦佳
卢黎珊
忻昉怡
• (4)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人的消费活动对交易双方之外 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成本。如某人养了一只 猫,结果它偷吃了邻居家菜蓝子里的鱼,说明养猫这种消费活动给邻 居带来了额外的成本。
22:05:00
• 2、外部效应的起源
• 为什么会产生外部效应?对此人们有不同 的看法,主要有两种:市场机制论与所有 制论。
22:05:00
• 3、正与负的外部效应 •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 • 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

SJ公共经济学02

SJ公共经济学02

进一步讨论:现代纠正方式
独立经营时:
化工厂的MCC = 2QC, 60 = 2QC, 最优产量为QC= 30,利润πC=900; 养渔场的MCF =2QF +QC,42=2QF +QC, 最优产量为QF =6,利润πF =36
进一步讨论:现代纠正方式
合并经营时: 2 2 QC QF + QCQF, 公司的总成本为TC = + 则有MCC=2QC+QF = 60;MCF =2QF +QC = 42。 解以上方程组,得QC = 26,QF = 8,公司总利润 =948。
第 二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外 部 性
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性的内在化
第一节
外部性的涵义与分类
1.涵义 Externalities:亦称外部效应,是指当个人 或厂商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但没有得到 补偿或给予支付的情况。或是指一个经济主 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 外部效果,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主体却没有为 此付出代价或因此而获得补偿。是经济行为 主体的个体经济行为的外在影响,表现为私 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 不一致。
2.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与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调整私人边际收益 W=MEB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作用归纳
1.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 2.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 并降低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 至社会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
3.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
进一步讨论:现代纠正方式
◆企业运作方式 企业运作方式是基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如果能够 通过某种方式使厂商承担(享有)外部性所带来的额外损失 (收益),那么,厂商就会调整原有决策,改善资源配置。 假设某化工厂和养渔场都属竞争行业,化工产品价格 PC = 60,鱼的价格PF = 42,化工厂和养渔场的成本函数 2 2 分别为TCC = QC ,TCF = QF + QCQF。试分析两厂商独立 经营及合并经营时的经营结果。

公共部门经济学3 第二讲 外部性

公共部门经济学3 第二讲 外部性

u u
A

A
X1, X 2 , X3 ,, X m ,Y1
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者某一厂商的生 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或 者厂商)的控制之下,外部性就存在。




外部性的关键在于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而又没有相 应的补偿 外部性可以归结为经济活动中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 外部性问题的存在,说明了市场机制的可能失效,从 这个意义上言,外部性与市场是相对立的 不是所有的对交易双方的第三者所带来的影响都可以 被称为外部性,那些对第三者所造成的可以通过价格 或者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影响,就不是公共经济学所 讨论的外部性 外部性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经济学先预设了一个 “市场”,而在市场之外的就可能是“外部性”


Scitovsky, Tibor, “Two Concepts of External Econom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4, 62(2): 143151.外部性的分类(来源);技术外部性与金钱 外部性,后者不属于真正的外部性,后者的逻辑 困境与隐含的前提 Dahlman, Carl J., “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9, 22(1): 141-162. 交易 费用的种类(数学意义上的)与外部性的真正来 源;帕累托最优与外部性之间的逻辑困境,隐含 比较的基准与价值判断;具体政策,庇古路径与 科斯路径,含义与优劣




背景:养牛者,种植者,牛会造成谷物损失100 第一规则:养牛者有权利,所以只能种植者忍受 损失,或者自己筑篱笆(花费50),所以种植 者最后似乎会选择筑篱笆,以减少损失50 第二规则:种植者有权利,所以养牛者需赔偿损 失,或者自己筑篱笆(花费75),所以养牛者 最后似乎会选择筑篱笆,以减少损失25 所以对社会言,有效的选择似乎是第一规则,但 事实未必如此,不管是第一规则还是第二规则, 最后都可能达到减少损失50的结果

3外部性理论-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3外部性理论-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第2章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研究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它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或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外部性理论是对这一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对市场在生产领域的有效性做出的否定,是公共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本章从外部性理论的历史沿革出发,在对外部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对资源配置所产生的影响,并从私人和公共两个角度给出了纠正外部性的一些方法。

2.1概述2.1.1 外部性理论的历史沿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性现象逐渐被意识到,外部经济的概念也被提出,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了对外部性现象的关注。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西奇威克(Sidgwick)从一个典型的灯塔问题出发,指出了外部性现象的存在。

他假设,某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建造灯塔,那么灯塔自然也会为其他人服务,但其他人并未为这项所获服务付费,即周围人免费享受了灯塔所提供的服务而并未对此付出成本。

1920年,庇古(Pigou)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外部性问题[4]。

他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应用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

庇古指出,当某一经济活动的边际私人净产值小于边际社会净产值时,该活动会给社会带来有利影响,具有“边际社会收益”;反之,具有“边际社会成本”。

庇古将“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经济两种情况。

同时指出,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庇古还提出了采用修正性税收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庇古税”。

庇古对外部性产生的原因、类型、影响及其解决方案等都展开了探讨,形成了静态的、技术的外部性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系。

2.1.2外部性的基本概念⑴外部性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很多经济主体的行为都会对其他人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

公共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

公共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

附图1 市场均衡: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返回
2、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小结: 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 (1)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外部边际成本。 (2)产品供给高于资源有效配置时的产量水平,导致
产量过剩.
13
3、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图2:民众可得益的疫苗接种服务


、 效 45
MPC+MEC=MSC G S=MPC
B
10
A
MPC:私人边际成本 MSC:社会边际成本 MEC:外部边际成本 MSB:私人边际收益(假定 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私人最佳产量:A点 社会最佳产量:B点
D=MSB
意味着:如果政府不干预,
则私人造纸业主将过度生产,
从而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 优配置。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Q
P
价 格
效 益
成 本 ︹ 美 元 ︺
0
Q 纸张的产量(万吨)
8
图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造纸业为例
P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美 元


0
S=MPC A
D=MSB ︽
Q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9
图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造纸业为例
P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美 元


0
MPC+MEC=MSC
G
B
10
A
S=MPC
D=MSB ︽︽
4.5Biblioteka Q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公共经济学-外部性浅析

公共经济学-外部性浅析

摘要外部性是影响人们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理论,在一定的情况下,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

在公共管理中,通过外部性分析,公共管理者干预市场,积极引导、管理公共事务,调控社会主体行为,从而保证社会经济健康运转。

本文疫苗普及为例,论述公共管理者实施疫苗相关政策的必要性、人民接种疫苗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原理和相应结果,基于疫苗的公共产品属性,得出其正的外部性在积极的公共政策下能够产生正的社会收益,疫苗研发和相关政策的合理实施并作为公共产品提供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外部性、疫苗、收益、公共物品和服务一引言1.1外部性定义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由布坎南、斯塔布尔宾在《外部效应》一文中提出,即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发生了影响,而其又未参与该项交易的任何决策时,便存在外部效应。

简单来说,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些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它主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的现象,更具体一些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效应指对交易双方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性指的是对交易双方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反映的成本费用。

1.2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外部性我们这里基于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范畴,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探讨外部性,公共物品或服务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具有完全不同的三种特性:(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即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

(2)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会妨碍或减少其他人或群体对这种产品同时享用,即新增加的消费人数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3)收益的非排他性,即无法将另一些人或群体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是因为实现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或者是由于实现排他的成本过高。

因此,公共产品往往呈现出外部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科斯定理” –《社会成本问题》,对庇古税的批判:(1)外部效应往往 具有相互性。谁更有权利?(2)交易费用为零时,庇古税 没有必要;(3)在交易费用不为零时,内部化问题要通过 各种政策手段的成本收益比较。
外部性的实质:外部不经济为例
• 右图表示外部不经济导致 的环境问题(上游造纸厂 价格 与下游渔民)
问题:
• 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企业排污,企业该不该赔? • 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企业排污,企业会不会赔? • 赔或不赔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 如果要赔,如何确定企业的赔付金额? • 如果企业可以选择排污后被罚或自行净化污水,
且两种方式支付代价有明显差异,企业会如何决 策? • 如果法律规定允许企业排污,而不给下游养鸭户 任何保护,养鸭户该怎么办?
外部性(EXTERNALITIES)的定义
• 一个行为人的生产或消费对其它行为人的生 产或消费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通过 市场交换发生的,因此它对产生这种影响的 行为人的成本或收益没有影响。
• 此时,市场机制导致 关于环境与健康以及抗争 • 环境污染成为公共第四大关注问题 • 中国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 就在杜老汉为鸭子的突然死亡而难过的时候, 村里又传来了另外6户,养鸭户的3000多只鸭 子,也同时死亡的消息。
鸭子怎么死了?
• 眼看着一年的收入打了水漂,养鸭户们心 急如焚,大家开始四处查找鸭子死亡的原 因。
• 怀柔县庙城镇畜牧兽医站兽医闫孝东: “从外表和内部解剖看,我的初步诊断是 中毒。”
外部性理论发展的三块里程碑
•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 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 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效率的 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
• 庇古税 –《福利经济学》(1920),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 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企业或居民对其他企业或居民的 影响效果。他通过分析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 的背离来阐明外部性。庇古认为征税和补贴可以实现外部 效应内部化。
鸭子怎么死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 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剧毒废液。有了畜 牧兽医站和环境监测站的检查结果,杜老汉就将 养殖厂告上了法庭,认为是养殖场排放的污水, 直接导致了鸭子的死亡,要求赔偿经济损失23450 元。
• 受理此案的怀柔法院经过审理,于2000年7月31日 作出判决:认为被告高两河养殖厂,定期向怀河 排放污染,导致原告的鸭子死亡。而被告又拿不 出证据,证明来鸭子死亡与自己排放的污水无关, 根据环保诉讼中运用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判 定被告对原告鸭子的死亡负有责任,应赔偿原告 经济损失1万3千元。
• 拿到县环境监测站的《水质分析报告》, 杜老汉感到纳闷,自己放了12年鸭子的河 水,怎么突然就碱性超标了呢?
• 大家想到了河对岸的高两河养殖厂,养殖 厂的排污口正对着怀河河套。每隔3、5天 就有大量的污水,通过排污口流入河里。 杜老汉的鸭子就放养在排污口下游的河套 里。
鸭子怎么死了?
• 高两河养殖厂建于1994年,现有生猪存栏 数达到3000多头,每天都会积累下大量的 粪便和冲刷猪舍的污水。
• 养殖厂工作人员:“主要就是在给猪舍消 毒的过程当中,使用了火碱。然后随着猪 舍的清理,这些火碱溶于外排的污水中排 放出去了。”
• 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也叫苛性钠,是 一种可以溶于水,并且具有强烈腐蚀作用 的物质。火碱的腐蚀性质,使得它具有杀 菌消毒的作用,但如果人或动物不小心喝 了这种溶液,就会烧坏肠胃,严重的会导 致死亡。
外部性的分类
– 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 生产外部性与消费外部性
对他人的影响 有益的 有害的
消费
注射疫苗防止传染性 疾病
公园里广播造成的噪 音污染
生产
靠近养蜂场使花易于 授粉
化学工厂泄露污水进 入河流
外部性的例子
• 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
–水果园园主与养蜂场场主
• 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 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
• D表示对纸张的需求曲线 • MCp表示厂家私人生产边
际成本 • MCs表示社会边际成本 • Qs表示社会最优产量 • Qp表示私人最优产量 • 私人最优产量>社会最优
产量,增加环境污染
0
MCS MCP
罚百万
今日说法:鸭子怎么死了?
(2000年10月20日)
• 1999年9月3日,杜老汉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 把关了一夜的700只鸭子,轰到了家门口的怀 河河套里。到了晚上,这些原来活蹦乱跳的鸭 子,竟然连岸都爬不上来了。
• 养鸭户杜少余:“往家轰的时候,就全走不了 了,它的翅膀全扎在下头,腿不会走道。走不 了就往家拎,拎回家它不吃食,不久就死了。”
• 既然鸭子是中毒而死的,那么毒又是从哪 里来的呢?乡亲们想到了天天放养鸭子的 怀河。
• 于是乡亲们请来了怀柔县环保局的同志对 河水的水质进行了检测。监测站站长李山 林:“现场进行的是试纸法的酸碱度检测, 当时检测结果报告里PH值等于9.2。”
鸭子怎么死了?
• 一般说来,PH值在6.5-7之间的液体呈中性, PH值超过7就为碱性,并且具有腐蚀作用。 PH值越高,碱性就越强,腐蚀作用也就越 大。
双学位课程
Double Major
2009年春季
公共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 案例:鸭子怎么死了? • 外部性的定义 • 外部性的分类 • 外部性的例子 • 外部性的理论发展 • 外部性的经济实质 • 外部性的解决思路 • 小知识:科斯定理及其评价和引申 • 案例讨论: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吉林石化被
–工厂绿化对周围居民
–上游化工厂对下游渔业公司
• 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 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
–私人花园对路人
–建筑施工对居民的休息
• 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 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
–居住环境改善增加生产性 –隔壁寝室放声高歌影响自己
投资
休息
• 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
–大声说话影响医生看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