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案教学设计
6.2平年、闰年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6.2 平年、闰年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教案,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6.2节——平年、闰年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页的内容,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学会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理解平年、闰年对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2. 学会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3. 了解平年、闰年对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闰年,以及闰年对时间计算和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年份卡片、日历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一个月有多少天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会使用PPT,详细讲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我还会结合年份卡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3. 练习: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日历,找出一周内的平年和闰年,并让他们尝试解释自己的答案。
4. 应用:我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平年、闰年对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如,为什么农民伯伯在闰年会多种一些庄稼?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平年和闰年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七、作业设计1. 2016年;2. 2017年;3. 2018年;4. 2019年;5. 2020年。
答案:1. 闰年;2. 平年;3. 平年;4. 平年;5. 闰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他们对这个问题是否感兴趣。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评价
释疑
(示)
明确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都是闰年。
判断下面是平年还是闰年(2009,1932,1983,1900)追问学生的判断依据。
总结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七第2—5题
教学后记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告诉学生明年1月1日是星期几。
(2)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制作月历。
(3)展示制作结果。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
如果这一年是整百的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果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般就是平年。
4、张华今年5月份满10岁,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小组内一个同学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另一个同学是前天过得生日,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1)分组学习。
(2)先完成第一问。
(3)猜一猜,第二问中两个同学的生日是哪一天。
(4)再根据小组中每个人提供的线索,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哪一天。
四、思维训练
用下表制作今年1月份的月历。
(11)想一想:为什么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为什么整百年的时候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呢?
讲述补充资料。
(12)出示华罗庚、陈景润、毛泽东、邓小平等名人、伟人图片及出生年月,请同学们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1)先指名学生回答:平年1年有多少天?1星期有几天?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认识平年和闰年8-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认识平年和闰年8人教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认识平年和闰年8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认识平年和闰年。
我们将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来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特点以及如何区分它们。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区分平年和闰年。
3. 学生能够运用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闰年多出的一天为什么会分布在2月29日。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区分平年和闰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卡片。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日期,例如2019年和2020年,然后请大家观察这两个年份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发现2020年比2019年多出一天。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 讲解:我会通过挂图和卡片来讲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我会解释平年有365天,而闰年有366天。
闰年多出的一天会分布在2月29日。
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3. 实践: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年份,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判断这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学生可以通过查看日历来找到这个年份的2月有多少天。
六、板书设计1. 平年:365天2. 闰年:366天3. 判断方法:普通年份除以4,如果能整除,就是闰年;如果能整除,就是平年。
七、作业设计a. 2000年b. 2015年c. 2024年2. 作业答案:a. 2000年是闰年,因为2000能整除400。
b. 2015年是平年,因为2015不能整除4。
c. 2024年是闰年,因为2024能整除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思考是否清晰地解释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个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年份的平闰特性,拓展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平年和闰年的认识》教案

《平年和闰年的认识》教案《平年和闰年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感受平年和闰年有规律的时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认识平年、闰年及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4.初步建立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自主发现普通年份和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普通年份和闰年判断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居住的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
你知道这365天是怎样分布的吗?每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而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边叙述边出示相应的月份和天数的表格)师板书:平年闰年2.师:为了区分不同的年份,我们可以把365天的年份称为平年,366天的年份称为闰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年和闰年。
(板书课题:平年和闰年的认识)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1.认识平年和闰年。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吗?老师告诉你们2000年是闰年。
(课件演示:2000年的二月份从第一列移到最后面一列。
)为什么把2000年叫做闰年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2)出示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要点。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闰年的判断方法。
(板书:判断方法)(5)师:我们已经知道了2000年是闰年,那么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为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
(板书: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但这是基本规律,还有特殊的年份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和发现。
那么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板书: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看屏幕上的内容说一说。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平年和闰年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平年和闰年](https://img.taocdn.com/s3/m/fdc7d2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4.png)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2.经历寻找闰年出现的规律和探究平年、闰年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年、闰年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谁还记得?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师:你们掌握得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年、月、日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年、闰年师:大月、小月的天数是固定的,我们可以用口诀来记忆。
可是2月看起来比较特别。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年份中2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月的天数一样吗?课件出示:预设:不一样。
2023年2月有28天,2024年2月有29天。
师讲解: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
师:你们知道平年全年有多少天?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吗?预设: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预设:因为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所以平年全年有7×31+4×30+28=365(天),闰年全年有7×31+4×30+29=366(天)。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2.探究2月的规律师:2月很特殊,但2月的天数也有一定的规律,看一看到底有什么规律?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集体交流。
学生都能圈出闰年。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我发现2月有28天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多,2月有29天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少。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平年与闰年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平年与闰年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平年和闰年的区别;2.掌握计算闰年的方法;3.了解二月份的天数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平年和闰年的区别;2.教学难点:计算闰年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由近及远,了解闰年的来历。
启发学生,通过一些案例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例如:在平年和闰年之间,天数是如何变化的?这个变化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几年一闰的来历是什么?2.引导学生认识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在介绍完闰年的概念后,引导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平年和闰年有什么区别?闰年多几天,闰年是怎么算出来的?3.认识计算闰年的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算闰年的方法。
如何计算出闰年?如果知道一个年份是闰年,如何快速判断下一个闰年的年份?让学生逐步掌握算闰年的方法。
4.了解二月份的天数的变化。
介绍学生平年和闰年二月份的天数变化。
在平年里,二月份有28天;而在闰年里,二月份有29天。
如何把闰年的天数去分别描述一下?5.练习:简单计算闰年的年份和天数。
在掌握了算闰年的方法后,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
让学生快速计算闰年的年份和天数,并进行口算练习。
6.总结回顾。
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帮助其深入了解和认识平年和闰年之间的差异和常用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引导,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认清事物的本质。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并通过实际练习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示范和操作掌握知识。
六、教学评估通过口答、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七、教学建议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于平年和闰年可能还不是很理解,所以教师应当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讲解中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适时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的框架。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平年、闰年教学设计

认识平年、闰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和各季度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08年和2009年的年历卡。
2000-2010年2月的月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 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 谈话:前不久,小明碰到了一个难题,同学们想知道吗?(1)讲述或课件出示:背景出示2009挂历,小明说: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08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
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生日呢,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
可2009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提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小组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拿出2008年和2009年的年历卡,对照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08年的哪一天出生的?(2)反馈: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小结:对,2008年2月的天数和2009年是不同的。
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08年2月29日出生的。
可2009年的2月只有28天,没有29日,所以小明在2009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
(4)讲解: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二月是一个特殊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
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揭示课题:认识平年、闰年)2. 认识平年、闰年。
(1)想一想: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师出示2000年到2010年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以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出示第19页二月和二月的年历卡,让学生观察2月和2月的天数相同吗?2、指出:2月有29天,而2月只有28天。
3、教师:可见2月份是非常特殊的月份。
我们把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
(板书)二、师生探究。
1、出示第19页1997~2月天数的年历卡,让学生说说哪些年份是闰年,哪些年份是平年。
2、如果不知道2月份的天数,怎样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找到了规律就知道了。
3、再仔细观察刚才的年历卡,你发现闰年和平年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揭示: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板书)4、介绍: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方法:用该年的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即为闰年,有余数的即为平年。
如:1994÷4=498……2(平年)1996÷4=499(闰年)指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例如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学生__思考后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三、计算全年天数。
1、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因此平年全年的天数与闰年全年的天数相同吗?2、你会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一年有多少天吗?3、组织交流,师板书: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四、了解季度方面的有关知识。
1、引导学生读第20页第4题的要求,谈谈自己对“季度”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就二十八。
4除年号有余平,整百年号划双0。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连一连。
中国共产党成立2003年10月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1921年7月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8月
(1)课件出示(或小黑板),学生思考,指名完成。
(5)知识链接:课件演示或让学生自由阅读P51你知道吗?
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
(6)推算: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算一下,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往前推算,哪一年是闰年?
3.判断: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993 1990 1996 2010 1900
1999 2008 2800 1983 2004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完成。
(2)反馈: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008年和2009年的年历卡。2000~2010年2月的月历。(或课本P45做一做中月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3.4.2认识平年和闰年
课型
使用教师:
主备人
牛训霞
修改人
陈倩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9页例2及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和各季度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2)提问:你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简便的算法有:
A.31×7=217(7个大月)30×4=120(4个小月)
平年217+120+28=365(天)闰年217+120+29=366(天)
B.平年:30×12+7-2=365(天)闰年:30×12+7-1=366(天)
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3)明确: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1996、2004、2008、2800年都是闰年。
讨论:1900除以4能整除,为什么不是闰年?(利用年历卡或者电脑出示万年历展示)
强调: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
2.谈话:前不久,小明碰到了一个难题,同学们想知道吗?
(1)讲述或课件出示:背景出示2009挂历,小明说: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08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生日呢,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可2009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提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2008年和2009年的年历卡,对照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08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2)反馈: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小结:对,2008年2月的天数和2009年是不同的。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08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09年的2月只有28天,没有29日,所以小明在2009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
(4)讲解: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二月是一个特殊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揭示课题:认识平年、闰年)
2.认识平年、闰年。
(1)想一想: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师出示2000年到2010年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或者利用P45做一做中月历)
A.先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
B.你还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反馈:谁来汇报一下,从2月的天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4)总结: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2)提问:他们所说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3)你还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一些值得纪念的事件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吗?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2)闰年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1)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
4.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1)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因为他是2月29日出生的,每4年才过一次生日。
(2)承接导课问题提问:现在知道小明弟弟的生日问题是怎么回事了吗?
5.完成课本50页4题,51页第6题、第7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带着自己的问题,去看看《十万个为什么》或其它书籍,也可以上网去查一查,把你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听。
(6)今年是2010年,今年二月()天,今年全年有()天.
(7)小良是1999年出生的,到2010年,他是()周岁。
2.课外实践:自制月历,完成51页第5题。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闰年
平年闰年判断法: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空。
(1)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2)闰年全年有()天,平年全年有()天。
(3)1900年的二月有()天。
(4)2000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5)通常4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年份一般都是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