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论著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4.029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刘睿,宋冬云,崔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风湿科,江苏徐州221004[摘要]目的探讨阿达木单抗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4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RA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24例,基于对照组予以阿达木单抗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水平、关节压痛与肿胀数、疼痛评分、关节活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 vs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

治疗后,观察组CRP、ESR水平分别为(10.05±1.22)mg/L、(21.03±3.84)mm/h,低于对照组的(17.21±2.05)mg/L、(26.62±4.33)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4、4.732,P< 0.05)。

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分别为(3.95±0.89)、(4.52±1.36)个,低于对照组的(9.58±2.31)、(8.97±2.4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2、7.756,P<0.05)。

观察组VAS评分、DAS28评分为(2.35±0.48)分、(2.30±0.28)分,低于对照组的(4.10±1.11)分、(3.87±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9、15.237,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3% vs 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抗体药物研究的新发展与应用

抗体药物研究的新发展与应用

抗体药物研究的新发展与应用近年来,抗体药物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抗体药物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优点,在治疗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抗体药物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制备的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抗体,可靶向特定的分子或细胞,发挥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目前,抗体药物已成为继小分子化学药物后的新型治疗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抗体药物在制备、设计和应用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1. 制备传统抗体药物通常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但这种方法存在免疫原性和批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因此,现在有许多技术用于制备重组抗体。

例如,在人工合成基因的前提下,通过真核细胞或细菌的表达系统生产单克隆抗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药物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高度一致性。

2. 设计近年来,许多新的设计策略被应用于抗体药物的研究中,例如:多价抗体、小型抗体片段(例如单链抗体和Fab片段)、抗体药物联合疗法等。

与传统的全长重组抗体相比,这些新型抗体药物具有更好的渗透性,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也更容易通过肝脏等器官。

3. 应用抗体药物在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成功。

例如,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利妥昔单抗可以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肽双靶向技术开发出的GYY4137激动剂是用来治疗心衰,为一种完全自身产生的细胞信号转导物质。

二、抗体药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 肿瘤治疗当前,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迄今已经上市的靶向HER2的治疗药物Herceptin已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媒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也已经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逐渐被引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领域。

例如,靶向TNF-α的药物瑞典制剂目前已经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3. 传染病某些新型病毒疫苗的研发成为抗体药物应用的新领域。

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治疗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治疗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治疗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丧失。

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调节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的关系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

免疫系统的失调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如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以及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关节滑膜的炎症和增生,破坏关节软骨和骨组织。

免疫调节治疗的目标就是通过干预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减轻炎症,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

二、传统免疫调节治疗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 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然而,NSAIDs 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DMARDs 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等。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抗风湿作用。

DMARDs 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关节损伤,但起效较慢,需要长期使用。

三、生物制剂类免疫调节治疗药物1、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α抑制剂)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TNFα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等,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TNFα的活性,迅速减轻炎症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2、白细胞介素-6 抑制剂(IL-6 抑制剂)IL-6 也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IL-6 抑制剂如托珠单抗,通过阻断IL-6 信号通路,有效地控制炎症,对TNFα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能有效。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运用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运用

但 是在治疗期 的 R A患者 中灵敏度却 很高【 3 ] , 现在 只作 为辅助 指标 , 所 以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 的困难 , 因此 , 早 期诊 断 R A 非 常重要 。有 文献报 道 , 在R A疾 病早期检测到抗环瓜氨 酸肽 抗体, 并 对患者早期联合应 用改善病情药 物治疗 , 或 许可 以延
师 确诊 、 符合 美 国风 湿病 学会 ( A C R) 1 9 8 7年标 准…的类 风 湿 性 关 节炎 患 者 8 5例 , 其中R A早期 4 8例 , 治疗 期 3 7例 ; 男 5 0例 , 女3 5 例, 年龄 1 9 岁 5 岁, 平均年龄 4 2岁。 1 . 2 标本 的采 集和保存 早 期和治疗期 的类 风湿 性关节 炎患者 均于 0 8 : o 0空腹采 集静 脉血 3 mL ,离心 机分离 血清 , 0 — 5℃的血 清可保 存 4 8 h ,如果不 能及 时检测 可置 一 2 O℃保
【 关键 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 湿
因子 检 测
类风湿性关 节炎(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i t s , R A) 是一种病 因到 目
前还 不是很清楚 的的慢性炎症 性全身性疾 病 , 是 以慢性 、 对称
性、 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 为主要 临床 表现的 自身免疫性
说 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见表 1 。
表 1 早期 R A和治疗期 R A患者抗 CCP抗体和 RF的 阳性 检 测 结 果 例 ( %)
R . F采 用免疫 比浊法定量检测。结果
抗 C CP抗体在 4 8 例早
期 RA患者 中, 检测 阳性率为 7 9 . 1 7 %, 远 高于 RF的 2 7 . 0 8 %; 抗 CC P抗 体 在 治 疗期 的 3 7例 R A 惠者 中 ,检 测 阳 性 率 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治疗与关节保护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治疗与关节保护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治疗与关节保护
$number {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 免疫治疗 • 关节保护
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 导致关节炎症和破坏。
症状
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可伴有 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随着病 情发展,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 能丧失。
2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减轻关节负担。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关节周围肌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和疼痛。
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
通过关节镜技术,对关节进行清理和修复,减轻炎症和疼痛。
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受损的关节,可以通过置换人工关节来恢复关节功能。
滑膜切除术
通过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减轻炎症和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和信心。
THANKS
以缓解关节炎症状。
免疫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调节 免疫功能的基因导入到患者体内,
以控制炎症反应。
免疫细胞因子治疗
利用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 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治疗
目的。
03 关节保护
物理治 疗
1 3
物理疗法
如热疗、冷疗、电刺激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改善 关节功能。
运动疗法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 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 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免 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和自身抗体,攻击关节滑膜和软骨组 织,导致关节炎症和破坏。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药物干预研究近况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药物干预研究近况
风 湿病 与关节炎 2 0 1 4年 3月
第3 卷 第 3期 R h e u ma t i s m a n d Ar t h r i t i s Ma r c h 2 0 1 4 V o 1 . 3 No _ 3
- 3一


述 ・
抗环瓜氨 酸肽抗体在 类风湿 关节炎患者 中的表达 及其药物 干预研 究近 况
性 较 高 ,R A早 期 可 用 以上 方法 诊 断 卜 。因此 ,
可 引起 多种并发症 ,如神经 系统疾 病 、心 包炎 、 淋 巴腺炎等 。发病早期若 不及 时就医或不规范用
药 ,则 可 发 展 成 为 不 可逆 的 关 节 软 骨 破 坏 ,造 成 关节 永 久性 的 畸形 ,因此 ,早 期诊 断 、早期 治疗 对
检测 抗 原 ,在维 持 C C P 1 高特 异性 的基 础 上又 增加 了检 测 灵 敏 度 ¨ ,是 目前 公 认 的检 测 抗 C C P抗
局部关节损伤发展至侵蚀性关节炎的几率 明显高于
抗C C P抗 体 阴性 患者 。 J 。 抗 C C P抗 体 是 骨 侵蚀 破 坏 的独 立 风 险 预测 因 子 。抗 C C P抗 体 阳性 提示 患者 易 出现 或 已出现 骨
氨基酸残基组成 、含瓜氨酸的环状合成肽 ( C C P) 为抗原 ,用 E L I S A方 法检测 R A血清 的抗体 ,发
现此 抗体 对 R A具 有很 高 的特 异性 和敏 感性 ,可用
于R A 的诊断 ,并 以此建立起第一代线性瓜氨酸多
肽 ( C C P I 多肽 )。在后期 的实验 中,通过在特定
葛 瑶 ,刘 健 ,张皖 东 ,汪 元 ,孙 明
【 摘 要】 抗C C P 抗体以其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疾病早期即出现的特点被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早

RF、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RF、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so o r u ao d a t rtsi te t t difr ntae in t he m t i rh ii n pai n swih un fe e i td
性分别为 8. 0 %和 7 . 抗 C P 6 3 %; C 抗体对 R 6 A的灵敏
度 和 特异性 分 别 为 7 .%和 9 .%。在对 R 1 4 25 A疾 病诊 断 , F 敏 度 大 于 抗 C P 体 , 两 者差 异无 统 计 R 灵 C抗 但 R 差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1。如 果 抗 C P F, P 00 ) C 抗 体与R F联合 检测 , 其灵 敏度 为 9.%, 于单项 检测 29 高 ( < .5 , 其 对 疑 似 R P 00 )尤 A患 者 如能 联 合 检 测 , 但 不 极 大提 高早 期 诊 断率 , 而且 还有 利 于 临床检 测病 情 , 调 整治 疗方 案 , 评估 发展 预 后等 。Mius kl等 研 究 了
atria rset e oo u yJ.r riR e m,0 4, r is pop cv hrs d [ A his hu 2 0 ht: i c tt ] t t
5070 : 9—71 . 5
4 V s e e es , o K,t 1 wt dans ema s H, e H o r 学 意 义 ( > . )而 抗 C P抗 体 的特 异 性 明显 大 于 [ ] i er l C siS V s e a.o igoe h u — P 00 , 5 C
性 炎症 病 变 为 主 要 表 现 , 期 患病 者 可 有 关 节外 表 2 结 长
果 R A组 R 、 C P F 抗 C
. F抗 C 现 , 临床 表现 更加 复 杂 。如不 及 时治疗 , 使 一部 分 患 21 两 组 R 、 C P抗 体 比较

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应 用 于类 风湿 性关 节 炎 临床 诊 断 的 自身 抗 体 。R F是 以 变 性 的 I F g c G、
类 风湿 性关 节 炎是 一种 致畸 性系 统性 自身 免疫 性 疾病 , 要 表现 为 主 关 节肿 痛 , 期发 生 强直 、 晚 畸形 及 功 能 障碍 , 可 引起 多 种并 发 症 , 临 并 是 床 上 常见而 多发 的难 治 性关 节 运 动 性 疾 病 之 一… , 造 成 我 国劳 动 者 是 致 残 的主要 病 因之一 J 。长期 以来 , 大多 以类 风 湿 因子 ( F 作 为 一 个 R) 比较 重 要的 诊断 依据 , 结 合临床 表 现和 X线 的改 变对 类风 湿 性关 节 炎 再 做 出相 应的 诊断 J 过 当前 研究 发现 类 风湿 性 关 节 炎 患者 体 内还 存 。不 在一 些 对类 风湿 性关 节炎 具有 灵敏 性 和特异 性 的抗 体 , 抗 角蛋 白抗 体 如 ( KA 、 环状 瓜 氨酸 肽抗 体 (n — C ) 【 J A )抗 at C P 等 4 。本 实 验通 过对 3 i 2例
光 法检 测 A A, 用速 率散射 比浊 法检 测 R 。结 果 : t—C P A A 与 R K 采 F n ai C 、 K F联合 诊 断类风 湿 性关 节 炎可以 弥补 RF对 类风 湿 性 关 节炎诊 断特异 度 低
的缺点, 减少假 阳性率, 而且在敏感度上也能提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结论 : 抗体检测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诊断率 , 且有利 于疾病的预后判断。 【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 角质蛋白抗体; 抗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ywod 】 h u tdatri; hu ao co;at— eana toi ; n —cccemlnt eteato i Ke rs R ema i r is rem tdf t ni krt nbde at yl i l adppd i de o ht ia r i i s i i t i e i n b s 【 中图分类号】 4 6 R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0 6—15 (00 0 0 2 一O 10 99 2 1 )4— 2 6 1 血清学指标及 x线改变 , 符合此标准的患者常已经出现骨关节破坏 , 丧 失最好的治疗时机。近年的研究认为 , 早期诊断 、 早期积极地给予病情 缓 解 药物 能及 时控 制病 情 , 少 骨关 节 的 破 坏并 改 善预 后 。 R 减 F是最 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27T10:05:38.8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4月总第190期供稿作者:陆瑶刘春亮刘冰冰刘波[导读]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的逐步明确,将会研制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治疗药物。

陆瑶刘春亮刘冰冰刘波
(滁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滁州239000)【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慢性关节炎性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疗效较好。

抗体药物中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白介素-1 阻断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在未来的新药研究中,能够缓解关节炎症状又不会引起其他感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白介素-1 阻断剂【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12-0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慢性关节炎性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变化为滑膜细胞增生、扩张、充血,血管壁肥厚,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等[1]。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根治疾病,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随着抗风湿药物和RA病理学研究的进展,近几年也出现了一系列疗效佳、副作用少的药物。

抗体药物起源于上世纪末,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抗体分子构成和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 出现了重组抗体药物。

通过深入了解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重组抗体药物可以针对炎性细胞的激活反应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过程,抑制过度的免疫病理学反应。

抗体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疗效较好[2]。

本文将对进十年来已上市的几种抗体药物在治疗类风湿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1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
1.1 Etanercept
Etanercept即重组可溶性TNF 受体融合蛋白( re-combinants TNF-R fusion protein) , 美国惠氏药厂产品,商品名Enbrel 。

Etanercept 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生产,由93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

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和血TNFα结合,阻断TNFα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TNFα 活性[3]。

但是Etanercept 价格昂贵可能导致应用受限制。

1.2 Remicade
Remicade于1999 年11 月在美国FDA 批准与氨甲喋呤联合用于治疗那些氨甲喋呤治疗不彻底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Remicade 对TNFα高度亲和性,可重构原炎症细胞素和抗炎症细胞素之间的平衡。

Remicade 的疗效,已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

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皮疹、咽炎、咳嗽等,目前认为Remicade 不论单独应用或与氨甲喋呤联用均可控制RA 的活动性,与氨甲喋呤联用不但可抑制Remicade 的免疫原性,同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4]。

2白介素-1 阻断剂
2.1 Kineret
Kineret为Amgen 公司的产品,2001 年11 月14日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用于对一种或多种缓解疾病的抗风湿性药物无效的中至重度的成年患者。

在RA 患者中存在过量的白介素-1 ,可引起炎症和关节损伤。

Kineret为首个重组的直接选择性白介素-1 阻断剂,可单用或与TNF 之外的抗风湿性药物联用,抑制RA 引起的炎性疼痛。

Kineret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通常为较轻微的红肿和疼痛。

但在临床试验中存在严重感染的风险[5]。

2.2 托西珠单抗(tocilizumab /RoActemra)
托西珠单抗属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具有新型作用模式, 为白介素- 6受体( IL- 6R )阻滞剂。

2009年1月, 欧盟委员会批准了由中外制药和Roche两公司共同开发的托西珠单抗( tocilizumab /RoActemra), 用于治疗成人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托西珠单抗的安全性也主要与其作用模式有关。

例如, 托西珠单抗会提高感染风险。

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有待今后临床的长期观察托西珠单抗对各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有作用。

合用甲氨蝶呤时, 托西珠单抗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且不论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甲氨蝶呤、其它合成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的治疗[6]。

综上所述,近十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体药物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

TNF 抑制剂以及白介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出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希望,新的抗风湿药将改善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他们的预后。

在未来的新药研究中,能够缓解关节炎症状又不会引起其他感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的逐步明确,将会研制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李瑞宗. 类风湿关节炎之病理表现150 例与免疫组化5 例观察[J]. 中华骨科杂志,1989 ,9 (1) :350 [2]Weinblatt M E, Keystone E C, Furst D E, et al. Long 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alimumab p lus methotrexat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RMADA 4 year extended study. Ann Rheumatic Dis, 2006, 65 (6) : 753~759 [3] Weinblatt M E ,Kremer J M ,Bankhurst A D ,et al. A trial of Etanercept ,a recombin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 : Fcfusion protein , in patients with RA receiving MTX [ J ] .New Eng J Med ,1999 ,340 (4) :253 [4]董怡.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的认识和看法.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0,6,4(3):133-134. [5] Moreland L , Gugliotti R , King K, et al. Results of a phase-I/ II randomized , masked , placebo2controlled trial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11 ( rhIL211) in the treatment of subjec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J ] . A rthritis Res ,2001 ,3 (4) : 247 [6]新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托西珠单抗.上海医药[J].2009,30(8):3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