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概述_英汉互译课件

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 ●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 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 样。(泰特勒,1790)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 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 (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 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转换成本族语或另一种语言)。
•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20
第一章:翻译概述——翻译的定义
(5) 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6) 来自请别人修改或校正。16
导学——参考书
参考书:
1.《英汉互译实用教程》,郭著章、李庆生 编著,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 编著,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年。
3.《英汉翻译概要》,靳梅林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 社,1998年。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译者素养:
➢译者的素质: 外语素质 语言敏感度 心理素质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2. 研究译作范本
从中摸索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对比不同译本的处理和效果。
•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20
第一章:翻译概述——翻译的定义
(5) 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6) 来自请别人修改或校正。16
导学——参考书
参考书:
1.《英汉互译实用教程》,郭著章、李庆生 编著,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 编著,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年。
3.《英汉翻译概要》,靳梅林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 社,1998年。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译者素养:
➢译者的素质: 外语素质 语言敏感度 心理素质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2. 研究译作范本
从中摸索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对比不同译本的处理和效果。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全解

针对翻译研究中对等理论的薄弱环节,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于上 世纪70年代后期而生,它是以目的论( Skopostheory) 为核心的 强调文本和翻译功能的一种翻译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 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 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 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 者的反应进行 。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 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
早期理论:
主要围绕对等概念展开,她认为翻译追求的对等应该是语 篇层面的对等,而非词、句的对等,所以主张将翻译策略 和语言功能、语篇类型以及文章体裁结合起来考察。作为 长期从事翻译培训的教师,莱斯的功能研究法起初是为了 使译本评估系统化,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 从原文和译文二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在论文《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一文中,莱 斯在语篇类型学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翻译过程的步骤,以 及语篇类型和体裁对翻译交际中出现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她把 翻译过程分为 分析阶段要明确原文的功能类型(text type)和文本体裁 (text variety),然后进行文本外部语言分析。 重述阶段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 功能决定一般翻译方法,体裁语言和篇章结构。文章还提议建 立翻译类型学。
后期理论:
在自身翻译实践的启发下,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 真正的对等,在有些情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 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导者。
• 莱斯反对莱比锡学派学者卡德含混的语篇概念,她 借鉴了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篇类 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并指出 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可能同时 具备几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能否传 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因素。 •同时,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境 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 而改变。
翻译理论——功能理论

The translation method employed depends on far more than just text type. The translator’s own role and purpose, as well as socio-cultural pressure, also affect the kind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What is translation: purpose-driven, outcome-oriented human interaction and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s 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 involving intercultural transfer 翻译行为理论把翻译看做事有目的所驱动、以结
言内、言外的指导标准来评价译文的充分性
1. 言内标准(intralinguistic
criteria):语义、词汇、语法和风格上 的特点;
2. 言外标准(extralinguistic
criteria):情景、主题、时间、地点、 接受者、发出者及“情感暗示”(幽默、 讽刺和情感等)
Although interrel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criteria vary according to text type
电视机说明书 新闻 鲁迅 《狂人日记》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 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 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 人”!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 目的论3条次生原 则 连贯原则 忠实原则 充分原则
• “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或也叫“连贯 原则”(coherence rule) 指的是译文与译文接收者之 间的关系,即译文必须能够 被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译文 接收者所理解和接纳;
• “篇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 “称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指的是译文与原文之 间的关系,即翻译不是无 本之木。这里的“忠实” 近似为国传统议论,所不 同的是其在翻译中的地位。
译文作则是译者在目的和特定 接收者制作的一个文本。在这 个理论框架下,所谓翻译的“目 的”,自然就是译文的目的. 后来在翻译行为的目的性与委 托性中,费美尔对目的论又进行 了充分的阐释.他认为翻译除目 的性以外,另一个重要的特性就 是委托性,即:一个人从事翻译, 要么出于自己的意愿,要么出于 别人的意愿,无论哪种情形,他的 行为都是为了完成一项委托。
•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 “目的”。 • 翻译目的论 (skopostheories)是将 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 的理论 •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 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 翻译行为的目的。 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 来指译文的目的。
•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 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 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 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 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 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 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 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 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 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 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目的论3条次生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充分原则?篇内连贯intratextualcoherence或也叫连贯原则coherencerule指的是译文与译文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即译文必须能够被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译文接收者所理解和接纳
功能翻译翻译目的论简介课件

目的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动态性,但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把握原文意 图并实现动态转换是一大挑战。
语言多样性
全球语言的多样性给目的论的实践带 来挑战,不同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表 达方式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目的论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随着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等 学科的不断发展,目的论将进一 步融入相关学科理论,丰富和发
目的论认为翻译时应保留原文本
的主要功能,如信息传递、表达
03
情感或说服读者等。
适应性选择
04 目的论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 的和文本功能进行适应性选择, 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02
功能翻译翻译目的论的原则
目的原 则
目的原则是功能翻译翻译 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它强 调翻译应以实现预期目的 为首要任务。
详细描述
在广告文本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采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表达方式,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以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并激发其购买欲 望。同时,译者还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词汇和表
达方式。
案例二:法律文本翻译的准确性分析
总结词
法律文本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需要 确保原文的含义在目标语言中得到准确 传达。
总结词
准确传达信息
详细描述
法律文本的翻译应以准确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强 调语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确保法律条款的准确理解和执行。Leabharlann 旅游文本的翻 译总结词
传递文化信息
详细描述
旅游文本的翻译应以传递文化信息为主要目的,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强调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介绍, 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旅游目的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PPT课件

独一无二的刊物, 拥有广泛的固定读者。 上至商界巨擘,政界名流。下至一般乘客,平民
百姓。 覆盖中国所有航线,广告投入少,收效显著。
一起奔向中国市场的广阔天地
-
16
CAAC INFLIGHT MAGAZINE CHINASKIES THE FIRST
INFLIGHT MAGAZINE IN CHINA
Official speech
expressive
Sermon Electoral speech advertisemen
Operativ7e
费米尔的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
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思
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
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
Circulated in all major airlines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lights in China
Over 40 million passengers in 1994 60,000 seats
200,000 copies, every 2 months audited circulation
-
23
On june 15-16, 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Forum was held at TJ Hotel. The forum was jointly sponsored by Tianjin municipal gov.,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 and the Cyber Century Forum. Present at the forum were officials and reserchers from China’s central govt. and Tianjin Municipality.
百姓。 覆盖中国所有航线,广告投入少,收效显著。
一起奔向中国市场的广阔天地
-
16
CAAC INFLIGHT MAGAZINE CHINASKIES THE FIRST
INFLIGHT MAGAZINE IN CHINA
Official speech
expressive
Sermon Electoral speech advertisemen
Operativ7e
费米尔的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
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思
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
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
Circulated in all major airlines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lights in China
Over 40 million passengers in 1994 60,000 seats
200,000 copies, every 2 months audited circulation
-
23
On june 15-16, 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Forum was held at TJ Hotel. The forum was jointly sponsored by Tianjin municipal gov.,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 and the Cyber Century Forum. Present at the forum were officials and reserchers from China’s central govt. and Tianjin Municipality.
翻译理论 第四章PPT

文本类型表达型信息型呼吁型语言功能表达情感表达事物与事感召接受者语言特点美学逻辑对话文本焦点侧重形式侧重内容侧重感召作译文目的表现其形式表达其内容诱出所期望的反应翻译方法仿效忠实用简朴的白话文按要求做到简洁明了编译等效jacobsonsdefinitionthreefunctionsexplaineach1theaestheticfunctionlanguagedesignedsensesfirstlythroughitsactualimaginedsoundsecondlythroughitsmetaphors
The core of the informative texts i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ontent, while the author’s language takes the second place. Therefore, when we ar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informative text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authenticity first”. When we translate, we can not regard the author’s language as the standard, but the reader’s language level, and strive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fluent and easy to be understood, we
writer and the readership, and the second is that the texts must be written in a language that is immediately comprehendible to the readership. So, when we ar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vocative text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that “reader first”. The translator can make the full of the advantages of target language, and be free from the original texts,
The core of the informative texts i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ontent, while the author’s language takes the second place. Therefore, when we ar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informative text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authenticity first”. When we translate, we can not regard the author’s language as the standard, but the reader’s language level, and strive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fluent and easy to be understood, we
writer and the readership, and the second is that the texts must be written in a language that is immediately comprehendible to the readership. So, when we ar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vocative text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that “reader first”. The translator can make the full of the advantages of target language, and be free from the original tex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4
《翻译行 为—理论 和方法》
Translational
action(翻 译行为理 论)
翻译视作受目的 驱使,以结果为 导向的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作用, 用翻译行为来代 替翻译
Translation Time Works
theorists
Opinions
Remarks
Hans J.
Vermeer (汉 斯·费米尔)
核心理论——目的论
• 在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
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 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因此,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情境中为某种目的和目 标受众而产生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对 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 • 弗米尔认为翻译除目的性外,另一个重要的特 性就是委托性,一个人从事翻译,要么出于自己 的意愿,要么出于他人的意愿,无论哪种情形, 他都是在完成一种委托。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contents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献综述 核心理论——目的论简介 功能翻译理论在各类翻译领域的应用 对功能翻译理论的评价
结语及参考文献
Translation Time
theorists
Works
Opinions
Remarks
Katharina Rei ss(凯瑟林 娜·赖斯)
text type;
《翻译批 language 1971 评的可能 function
性与限度》 (功能主 义翻译批 评理论)
把文本功能范畴 引入翻译批评, 将语言功能、语 篇类型和翻译策 略相联系
Justa Holz-Ma nttari(贾斯 塔·赫兹·曼塔 利)
More detailed text-analysis models which continued the functionalist tradition in the 1990s (功能加忠诚理论)
丰富了费米尔 的目的论,也 弥补了目的论 的不足
国内研究现状
陈玉龙,王晓燕在《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4 期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综述》 中,对5年间(2005~2009)刊登在国内期刊上的有 关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文章进行检索统计。
文章居多,而侧重于文学类翻译的文章较少。有很多研究依然停留在 表面,研究不系统、不集中,有些文章只是简单地介绍翻译目的论以 及探讨翻译目的论的具体应用,不少论文仍然是在进行重复性的工作。
核心理论——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核心概念即翻译过程 中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行为理论”,行为理论认为 任何行为都是有其目的的,目的是人类行为的属 性,因此翻译作为一种行为,其方法和策略也取 决于目的。翻译的“目的”即是译文的目的。
1978
突破了对等论
的限制,对原
《普通翻 译理论 框架》
Skopos theory centered on
the purpose of the TT(目的 论)
文在翻译中的 地位提出新的 概念,将翻译 研究的视线从
源语转移到译
入语
Christiane
Nord(克里 斯蒂安·诺德)
1997
《目的性 行为— 析功能 翻译理 论》
• 白芝(Cyril Birch)译: How can this heart, mere wisp of straw, give thanks
for light by loving parents shed?
• 汪榕培译: How can I e’er requite My parents for their caressing light!
• “目的原则” (skopos rule)指的是译文与“翻译 指令”之间的关系,即:如果译文与翻译的目的 不同于原文的目的,译文必须满足翻译指令的要 求。
目的论的三原则
在这个系统中,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原 则,而连贯原则又从属于目的原则。
在文学翻译的应用
例1.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牡丹亭》)
图3:有关翻译目的论的文章类型比例图
38%
20% 5%
37%
研究性文章文学 性
文学类应用性文 章
非文学类应用性 文章
评价性文章
结果分析
1.研究内容单一 从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近年来有关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
我国的研究文章数量不断增多,但多是在翻译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非文 学类翻译策略研究方面。功能主义目的论在翻译批评、翻译理论和翻 译教学中的研究相对缺乏。
图1:有关翻译目的论的论文总数
120
100
80
60
论文数量
40
2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图2:期刊上有关翻译目的论的论文分类比例
90%
82%
80%
70%
60%
50%
40%
30%
20%
7%
8%
10%
0% 翻译批评 翻译理论 翻2%的翻译策略的研究论文中,有关非文学类的研 究占80%,有关文学类的只占2%。
目的论的三原则
• “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又叫“篇际连贯” (inter-textual coherence),指的是译文与原文之间 的关系,即翻译不是无本之木。
• “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也叫“篇内连贯” (intratextual coherence) ,指的是译文与译文接 收者之间的关系,即译文必须能够被目的语文化 背景下的译文接收者所理解和接纳。
在文学翻译的应用
• 例2.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必须砍 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 (《牡丹亭》)
• 白芝译: Drilling the wall for light, hair tied to beam in fear of drowsing, I wrest from nature excellence in letters and soon the ax of jade to prove its worth must fell the cassia high in the moon's toad palace.
2.研究范围狭窄 从研究范围看,国内研究多数是在对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几个重
要原则和概念的引证上,而忽略了弗米尔对源文本在翻译中的地位、 文学翻译、翻译对功能翻译目的论理论渊源的探讨和追踪。有关这方 面的缺陷的确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深思。
3.研究类型比例失衡 评介性质的文章多,研究性质的文章较少;针对应用文翻译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