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萤石浮选的因素
萤石的选矿方法

萤石的选矿方法1、萤石的选矿方法我国萤石矿山的选矿方法有手选、重力(跳汰机)选矿和浮游选矿等。
(1)手选、重选手选主要用于萤石与脉石界限十分清楚、废石容易剔除、各种不同品级的矿石易于肉眼鉴别的萤石矿,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选矿方法。
重力(跳汰机)选矿主要选别矿石品位较高、粒径在6~20mm的粒子矿。
重力选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显著等优点。
(2)萤石浮选萤石浮选主要的问题是与石英,方解石和重晶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
1) 含硫化矿的萤石矿一般先用黄药类捕收剂将硫化矿浮出,必要时用硫化钠活化,然后再加脂肪酸得萤石,有时在萤石浮选作业中,加少量的氰化物抑制残余的硫化矿,以保证萤石精矿的质量。
2) 含重晶石方解石的萤石矿一般先用油酸作捕收剂,浮出萤石,加少量的铝盐可以活化萤石。
加糊精可以抑制重晶石和方解石,而活化萤石。
在用量少的时候,水玻璃也有类似作用。
用烤胶来抑制方解石和重晶石的研究证明,对于含有较多的方解石、石灰岩、白云岩等比较复杂的萤石,抑制脉石矿物用烤胶,木质素磺酸盐,效果也很好。
3) 萤石与石英的分选用脂肪酸做捕收剂,用水玻璃做脉石抑制剂、浮选萤石、用碳酸钠调整矿浆pH为8~9。
水玻璃的用量要控制好,少量时对萤石有活化作用,过量萤石也会被抑制。
为了少用水玻璃,又能增强对石英类脉石的抑制,常常添加多价重金属阳离子(Al3+,Fe2+)及明矾、硫酸铝等;加入Cr3+,Zn2+离子也有效果,这些离子不仅对石英,而且对方解石也有抑制作用。
此外,为了获得优质低硅的萤石精矿,还必须控制磨矿细度及浮选矿浆浓度(精选作业的矿浆浓度应低)、温度、药剂组合与用量。
4) 萤石和重晶石的分选一般常用将萤石和重晶石混浮,然后进行分离,混浮用油酸做捕收剂,水玻璃做抑制剂。
混合精矿的分离,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1) 用糊精或丹宁同铁盐抑制重晶石,而用油酸浮萤石。
2) 用烃基硫酸脂浮选重晶石,而将萤石精矿留在槽中。
研究结果表明,萤石和重晶石的分离,先浮萤石或先浮重晶石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萤石重晶石浮选工艺

萤石重晶石浮选工艺
萤石重晶石浮选工艺取决于矿石性质,例如是单一萤石矿还是伴(共)生萤石矿。
一般来说,单一萤石矿的选矿工艺一般采用粗选-扫选,再以5~6次精选;而伴(共)生萤石矿的浮选一般是先选多金属矿,然后再选萤石。
在浮选时,调整剂一般使用碳酸钠,水玻璃则作为抑制剂,最佳浮选温度为30-35度。
对于酸级萤石精粉,因其要求品位较高,浮选流程一般会设计多道精选流程,如最少不低于3次精选,有些工艺则采用了6次精选,这样可以得到萤石精矿品位保证在97%以上。
对于萤石与重晶石共生矿的处理,一种常见的工艺流程是先混合浮选得到重晶石-萤石混合粗精矿,然后再进行两种矿物的分离。
在分离浮选中,通常会用淀粉、栲胶、木质素磺酸钠等有机抑制剂或组合抑制剂来抑制重晶石,采用混合捕收剂进行捕收。
另外,对于重晶石型萤石矿,也有采用混合浮选然后分离的工艺流程;而对于嵌布粒度较粗或单体解离度较高的萤石矿,可以采用重介质分选等重力分选方法。
总的来说,根据不同的矿石性质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萤石重晶石浮选工艺流程和方法。
萤石浮选油酸用量

萤石浮选油酸用量萤石浮选是一种常用的矿石选矿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油酸与矿石表面的矿物粒子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表面变为亲油性,从而与油酸形成浮选泡沫,实现矿石的分离和提取。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石,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常用于制取氟化氢、氟化铝和氟碳化合物等工业产品。
本文将围绕萤石浮选油酸用量这一话题展开详细阐述。
萤石浮选油酸用量是影响浮选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
油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地与萤石表面的矿物粒子发生反应。
在萤石浮选过程中,油酸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浮选泡沫的生成和矿石的浮选效果。
合理控制油酸用量可以提高萤石的浮选率和品位,达到经济、高效、环保的选矿目标。
萤石浮选油酸用量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要考虑矿石的性质和矿石中的杂质成分。
萤石矿石中常含有石英、方解石、铁矿石等杂质,这些杂质对浮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矿石中杂质的含量和性质,可以确定适当的油酸用量,以提高浮选的效果。
其次,要考虑浮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条件。
不同的浮选设备对油酸的用量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艺参数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考虑浮选药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浮选泡沫的稳定性和流速等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确定萤石浮选油酸用量的方法主要有试验研究和经验总结两种途径。
试验研究是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来确定最佳的油酸用量。
通过改变油酸用量,观察浮选效果的变化,找到最佳的用量范围。
经验总结是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来总结出一些经验数据和操作规律。
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矿石的性质和浮选设备的要求,可以初步确定油酸的用量范围,然后通过试验验证和调整,最终确定合适的用量。
在萤石浮选过程中,油酸用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浮选效果,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
过量的油酸用量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造成浪费和污染。
因此,要在保证浮选效果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油酸的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萤石浮选油酸用量是影响浮选效果的重要参数,合理确定油酸的用量可以提高浮选的效果,达到经济、高效、环保的选矿目标。
萤石矿浮选技术

萤石矿浮选技术一、概述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
由于萤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复杂,其浮选技术也相对复杂。
本文将介绍萤石矿浮选技术的原理、流程及其应用。
二、原理萤石的主要成分为氟化钙(CaF2),常见伴生物有硅酸盐、碳酸盐等。
浮选是利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吸附性差异,通过药剂作用使其产生吸附性差异,在气液界面上形成泡沫,从而实现分离和富集目标矿物的一种方法。
萤石浮选主要依靠药剂作用和机械振荡来实现。
通常采用脂肪族胺类或羧酸类药剂作为捕收剂,促进氟化钙与泡沫颗粒结合;同时加入活性碳等助剂,增加泡沫强度和稳定性。
三、流程1. 磨矿:将原料经过粉碎后进行湿式球磨或者干式磨矿,使其颗粒度达到要求。
2. 药剂添加:将药剂加入磨机中与原料混合,使其充分接触。
3. 粗选:采用机械振荡或气力输送等方式,将泡沫颗粒与含矿物的水浆混合,在气液界面上形成泡沫,然后利用不同的吸附性质分离出含有萤石的泡沫浮渣。
4. 精选:对于未被分离出来的萤石进行再次浮选,提高其品位和回收率。
5. 脱水:将浮选产物进行脱水处理,使其达到所需含量和水分要求。
四、应用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浮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萤石的品位和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浪费。
因此,萤石浮选技术在相关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五、结论萤石浮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浮选技术,其原理和流程相对复杂。
通过药剂作用和机械振荡等方式,可以实现萤石的分离和富集。
该技术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关于萤石选矿厂浮选流程改造与实践

浅谈关于萤石选矿厂浮选流程改造与实践引言:一、浮选流程简介萤石的主要矿物组成是氟化钙,其选矿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就是浮选。
浮选是利用溶液中气泡的附着作用,使有机矿物粉末(或砂浆)悬浮于溶液中而被回收的一种矿物选矿方法。
一般而言,萤石的浮选流程主要包括破碎、磨矿、浸矿、浮选、精矿浓缩等环节。
而浮选工艺中主要包括矿石磨矿、药剂配制、气体供应、浮选槽、搅拌机等设备。
二、浮选流程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萤石浮选流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浮选工艺的设备老化,技术陈旧。
2. 浮选产出率不高,浮选选别不够彻底,从而影响了精矿的品位。
3. 药剂消耗大,成本高,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4. 浮选过程中的操作维护不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传统的浮选流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与实践。
三、浮选流程的改造与实践1. 技术改造:采用新型的浮选设备或对原有设备进行升级换代,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的需求。
选择具有良好浮选效果和高处理能力的浮选机械,提高浮选槽的分选效果和浮选选别效果。
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2. 工艺改造:对浮选药剂进行合理配比,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并尽可能采用环保型的浮选药剂。
针对浮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进行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浮选流程的了解和控制能力,从而减少浮选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 自动化控制: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浮选流程进行全面监控和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通过上述改造与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浮选流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践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1. 产出率提高:经过改造后的浮选工艺,产出率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产品质量提升:改造后的浮选流程,产品的品位得到了明显提升,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矿浆温度、水质对浮选的影响

N第三节矿浆温度矿浆温度在浮选过程中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浮选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节矿浆温度条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药剂的性质,有些药剂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二是有些特殊的工艺,要求提高矿浆温度以达到分选矿物的目的。
一、硫化矿加温浮选在非硫化矿浮选实践中,使用某些难溶的、且其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捕收剂(如脂肪酸和脂肪胺类)时,提高矿浆温度可以使他们的溶解度和捕收力增加,常能大幅度降低药耗和提高回收率。
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萤石时,浮选技术指标与矿浆温度密切相关。
试验表明,在矿浆温度范围内,矿浆温度对萤石浮选将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
油酸用量与矿浆温度有如下函数关系:y=1110-27x式中y———油酸用量,g/t;x———矿浆温度,℃。
欲得到相同的选矿指标(精矿品位89.36%±1.04%,回收率96%±1.3%),当矿浆温度为5℃时,油酸用量需高达1000克/吨,在温度为35℃时,油酸用量仅需250克/吨。
此外,白钨粗精矿精选的“彼德罗夫法”,就是在高温的浓矿浆中,利用水玻璃的选择解吸作用,提高白钨与方解石、萤石分选的工艺。
二、硫化矿加温浮选用黄药类捕收剂浮选多金属硫化矿时,将混合精矿加温至一定的温度,可以促使矿物表面捕收剂的解吸,强化抑制作用,解决了多金属混合精矿在常温下难以分选的问题。
加温浮选的实质系利用各种硫化矿表面氧化速度的差异、扩大待分选矿物可浮性差别。
目前采用的硫化矿加温浮选有如下各类方法。
1.铜-铅混合精矿的加温浮选分离(1)矿浆直接加温法;(2)SO2-矿浆加温法;(3)亚硫酸-蒸气加温法;(4)硫酸-矿浆加温法。
2.铜-钼混合精矿的加温浮选分离(1)硫化钠-蒸气加温法;(2)石灰-蒸气加温法;(3)氰化物加温法;(4)组合用药-矿浆加温法。
上述工艺中,矿浆加温的作用主要加强选择性解吸铜矿物表面的捕收剂,并促进抑制剂对铜矿物的抑制作用。
新型组合抑制剂对萤石浮选的影响

76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新型组合抑制剂对萤石浮选的影响侯 玮,江 峰(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 要:试验矿样取自某选矿厂的反浮泡沫,萤石含量为53.6%,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石、重晶石为主,属于难选矿。
为了强化对石英、白云石等矿物的抑制作用,实现萤石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开展了新型组合抑制剂与常规药剂的一系列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①新型组合抑制剂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脉石矿物,而且对矿浆有很好的分散作用。
②采用新型组合抑制剂较常规的抑制剂水玻璃、酸化水玻璃,获得的萤石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分选效果显著。
关键词:抑制剂;组合药剂;萤石 中图分类号:T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3-0076-2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侯玮,女,生于1988年,汉族,山西浑源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选矿工艺及药剂研究。
试验矿样取自某选矿厂的反浮泡沫,萤石含量为54%,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石、重晶石为主,属于难选矿。
由于萤石嵌布粒度细、且与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白云石、重晶石等脉石矿物存在大量的连生体,要想获得高品位的萤石精矿必须细磨才能达到单体解离。
但细磨又会导致萤石与脉石矿物絮团,所以采用高效的抑制剂对萤石浮选至关重要。
鉴于药剂的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药剂组合使用的效果往往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好,所以试验采用组合抑制剂进行了萤石的浮选。
1 矿石性质试验所用矿样取自某选矿厂的反浮泡沫,试样经自然干燥、混匀、缩分后装袋做为试验用样。
试样的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试样的多元素分析结果 %元素TFe FeO SFe Nb 2O 5CaF 2REO P F S 含量 4.00 2.90 3.600.07953.60 2.63 1.1530.36 2.59元素Na 2O CaO MgO MnO Al 2O 3TiO 2BaO K 2O SiO 2含量0.2213.423.081.300.250.315.840.143.40表2 试样的矿物组成分析结果 %铁矿物萤石白云石重晶石霓石、闪石石英其它4.065.516.58.02.51.52.0通过表1和表2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试样中萤石品位为53.60%,占矿物总量的65.5%。
矿浆温度、水质对浮选的影响

N第三节矿浆温度矿浆温度在浮选过程中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浮选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节矿浆温度条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药剂的性质,有些药剂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二是有些特殊的工艺,要求提高矿浆温度以达到分选矿物的目的。
一、硫化矿加温浮选在非硫化矿浮选实践中,使用某些难溶的、且其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捕收剂(如脂肪酸和脂肪胺类)时,提高矿浆温度可以使他们的溶解度和捕收力增加,常能大幅度降低药耗和提高回收率。
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萤石时,浮选技术指标与矿浆温度密切相关。
试验表明,在矿浆温度范围内,矿浆温度对萤石浮选将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
油酸用量与矿浆温度有如下函数关系:y=1110-27x式中y———油酸用量,g/t;x———矿浆温度,℃。
欲得到相同的选矿指标(精矿品位89.36%±1.04%,回收率96%±1.3%),当矿浆温度为5℃时,油酸用量需高达1000克/吨,在温度为35℃时,油酸用量仅需250克/吨。
此外,白钨粗精矿精选的“彼德罗夫法”,就是在高温的浓矿浆中,利用水玻璃的选择解吸作用,提高白钨与方解石、萤石分选的工艺。
二、硫化矿加温浮选用黄药类捕收剂浮选多金属硫化矿时,将混合精矿加温至一定的温度,可以促使矿物表面捕收剂的解吸,强化抑制作用,解决了多金属混合精矿在常温下难以分选的问题。
加温浮选的实质系利用各种硫化矿表面氧化速度的差异、扩大待分选矿物可浮性差别。
目前采用的硫化矿加温浮选有如下各类方法。
1.铜-铅混合精矿的加温浮选分离(1)矿浆直接加温法;(2)SO2-矿浆加温法;(3)亚硫酸-蒸气加温法;(4)硫酸-矿浆加温法。
2.铜-钼混合精矿的加温浮选分离(1)硫化钠-蒸气加温法;(2)石灰-蒸气加温法;(3)氰化物加温法;(4)组合用药-矿浆加温法。
上述工艺中,矿浆加温的作用主要加强选择性解吸铜矿物表面的捕收剂,并促进抑制剂对铜矿物的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影响萤石浮选的因素
1)矿浆的pH 值矿浆的pH 值对萤石的浮选有很大的影响,当用油酸做捕收剂时,pH 值为8~11 时,可浮性较好,可达到80~90%的回收率; pH 值为6 时,可浮性也较好。
对于不同类型的萤石矿,其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受到pH 值影响也较大,进而
影响选别效果,例如当用油酸做捕收剂时,pH 值为8~9.5 时,萤石和方解石的可浮性均较好。
2)矿浆的温度
萤石通常用羧酸类捕收剂浮选。
由于羧酸凝固点高,因此矿浆温度对浮选过
程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羧酸在矿浆中溶解度增加,易
于分散,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捕收性能。
生产中使用油酸一般加热到30 ℃。
3)浮选粒度
粗粒级萤石,浮选选择性高,品位高而回收率低;
中等粒级萤石,浮选则品位和回收率都高;
细粒级萤石,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低。
4)水的质量
萤石用油酸捕收时,由于水中有Ca2+和Mg2+离子存在,有研究表明,
Mg2+存在会严重的干扰萤石的浮选,显著降低浮选效果,故浮选萤石用水需
要预先软化。
加碳酸钠软化水。
5)浮选药剂
①捕收剂
捕收剂除油酸外,作为萤石的捕收剂可用烃基硫酸脂,烷基磺化琥珀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