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部赵树理的作品
赵树理的作品

赵树理的作品《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等。
1、《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是现代小说家赵树理写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
小说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两个落后农民和小二黑、小芹两个年轻进步农民的形象,通过这两对思想观念截然相反的农民的对照。
揭示了当时农村中旧习俗的封建残余势力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以及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性。
同时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重大变化。
小说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语言通俗,富于地方色彩,开创了中国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2、《李家庄的变迁》《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编著,描写李家庄激烈尖锐的阶级大搏斗。
主人公铁锁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
他是李家庄的外来户,一个勤劳、忠厚、憨直的贫苦农民。
他安分过日,却遭到地主李如珍、小喜、春喜等人的欺压迫害,以致破产,为养家糊口去太原做工,又受到军阀欺凌。
在共产党员小常的帮助下,他提高了觉悟,团结群众,与地主展开正面斗争,并在斗争中逐渐成长,后来参加了八路军,走向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通过铁锁的个人生活的线索寓于整个李家庄的变化之中,将抗日战争作为大背景,叙述了农民与地主的斗争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
3、《三里湾》《三里湾》,赵树理著长篇小说,成于1955年(乙未年)。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
华北解放区模范村三里湾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秋收、整党、扩社、开渠……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新气象,但由此也引发了有关于两条道路、两种思想、两种生活方式的种种矛盾,三里湾在发生着巨变。
4、《李有才板话》《李有才板话》是现代作家赵树理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1943年发表。
小说主要内容为: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
赵树理 作品及人物介绍

◆小说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 唱的传统,在情节发展中,在矛盾斗争 中,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小二黑和小芹 的形象塑造,就是通过两条矛盾线索来 展现的。一条是与金旺、兴旺兄弟为代 表的封建恶霸势力的斗争。另一条是与 二诸葛、三仙姑为代表的封建落后意识 的斗争。在小说中,两条线索交错进行, 前一条矛盾线索为副线,后一条矛盾线 索为主线。
◆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写于延安,发 表1945年5月15日《解放日报》副刊。这 篇小说标志着孙犁短篇创作的成熟,体 现了孙犁小说的几个鲜明的特点: ◇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显示时代风貌。 ◇善于凭藉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 ◇写实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回顾: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面貌
◆一、‚新旧文学的冲突与承传‛; ◆二、‚中外文学的碰撞与交融‛; ◆三、‚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对个性好人性的追求及对自身的剖 析‛。
◆《小二黑结婚》的成功首先是具有民族化的艺 术特色。郭沫若说赵树理‚脱尽‘五四’以来 欧化的新文学的臭味‛,‚创造了新的通俗文 体‛。周扬也赞誉他的作品‚具有新颖独创的 大众风格‛。 ◆在人物塑造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其 目的是让农民看得懂,看得习惯。 ◆在情节结构安排方面,作品尽量适应农民的欣 赏习惯,情节连贯,曲折生动,小说是一个首 尾一气相联的大故事,而这个大故事又包括了 许多小故事,整体彼此呼应、互相勾连。 ◆语言方面成功地运用了人民群众口头用语,准 确鲜明,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烈。
第二节 孙犁的小说
◆在解放区短篇小说园地中, 孙犁是赵树理之外最重要的作 家。与赵树理以现实主义精神着重表现农 民心理思想改造的艰难历程不同,孙犁 的小说着重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 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 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
赵树理研究综述

赵树理研究综述1.赵树理生平资料赵树理生平见于韩玉峰著《赵树理生平与创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二月版183页),马烽著《忆赵树理同志》(光明日报,1978年10月版),郜忠武著《赵树理的生平与创作》(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版第二期),《赵树理》(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18页)。
史纪言《赵树理生平纪略》(中国当代作家传略下,第344页)。
2.赵树理作品集赵树理的作品集有工人出版社,山西大学合编《赵树理文集 1-3卷共三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336页);赵树理著《赵树理全集全四册》(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初版),该全集收入赵树理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作品400余篇。
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最近几年收集到的,尤为珍贵。
3.研究概述赵树理以小说闻名,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
其中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赵树理专集(上,下)》(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1979年版上281页、下573页);黄修已《赵树理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367页);白春香《赵树理小说叙事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5版,第384页);《赵树理研究资料汇编》(山东师院中文系编,1960年版,156页);贾崇柏著《赵树理语言艺术风格》(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194页);期刊有矛盾《论赵树理的小说》(新华日报,1946年12月版);罗谦怡《赵树理创作思想初探》(吉林大学报,1982年5期,山西文学1982年11期)等。
对于赵树理的小说、本人的研究还有很多他的小说很有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很大。
参考文献[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2] 《二十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下编》[M][3] 《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中华大典》[G].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山药蛋派》赵树理(精)

欣赏视频
《赵树理》第1集 - 搜狐视频 《赵树理》第2集 - 搜狐视频
《赵树理》第3集 - 搜狐视频
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 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 作思想的代表作品。 故事梗概: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了,可是遭到了多 方的反对。最后小二黑和小芹借着自由之风之先河, 有了大团圆结局——结婚!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信手拈来的调恺笔调,于诙谐中 见真、善、美。由于时代的因素,大家都只看到这本 书批判农村的封建和土霸权势力和宣扬普及婚姻自由, 人人平等的教化作用。
赵树理——我啥时候能在见见我那些农民朋友,
我想念我那些农民朋友嘞
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坚持 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 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 形象;同时,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 道路,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农民的阅读心 理、欣赏习惯相一致。这种创作追求使他 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 气息,又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短篇小说——《孟祥英翻身》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实行 妇女解放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本地区乡村妇女的 社会地位,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孟祥英翻身》 记录了孟祥英从平凡到英雄,从受气的媳妇到成 为抗日时期妇女运动的一面旗帜的历程,比较真 实地反映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社会化 的过程,歌颂了我们党在根据地进行解放妇女这 一带有全民性质的社会变革的伟大成就。
文学作品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三里湾》
《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 动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赵树理小说创作 中的代表作。它围绕三里湾农业社秋收, 扩社,整社,开渠等工作,精心描写了马 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 复杂的矛盾纠葛,借此揭示出农业合作化 运动的历史意义和这场变革在农村所引品的深度,艺术是作品 的成功的灵魂。赵树理小说的思 想与艺 术成就是巨大的,特别是在40年代。然而 在赵树理的研究的道路是我们确实走了不 少弯路,但是到了今天,人们对赵树理的 研究从一个更广阔的视域、丰富的角度去 反思赵树理现象,以期在研究赵树理的领 域上有更大的突破。
赵树理及其小说

赵 树 理 的 小 说
五、山药蛋派(山药蛋是山西对于马铃 薯的俗称) 以著名作家赵树理为代表,还包括马 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长期生 活在山西农村的作家。在50年代后期, 他们结成了一个作家群体,作品以当地 的农村生活为创作的主要内容,具有新 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 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广大读 者的喜爱。这是一个具有突出地域特点 的创作流派,史称“山药蛋派”或“山 西派”、“火花派”。(注:《火花》 是五十至六十年代山西的文艺刊物。)
三、《李有才板话》
赵 树 理 的 小 说
1、内容
描写阎家山农民与地主阎恒
元及其爪牙之间围绕着村政权
的改造和减租减息而展开的斗 争。此小说得到更高评价,被 誉为“解放区文艺代表之作”。 被指定为整风学习、减租减息
和土改运动的干部必读材料。
2、小说主要有三类人物:
赵 树 理 的 小 说
主人公李有才;地主阎恒元和他的 亲族爪牙;“小”字辈人物。
3、人物 非常鲜明的六个人的三组人物: 小二黑、小芹是根据地新生民主力量的代表。 二诸葛、三仙姑是当时农村封建意识的体现者。 金旺、兴旺兄弟俩是当时混进乡村政权里的坏 分子。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成就 首先,作品表现了新的生活和主题。 其次,塑造了解放区农村的新人形象。 第三,“评书体”的小说样式。 第四,作品的语言通俗化。
四、赵树理小说创作的贡献
赵 树 理 的 小 说
1、以新生活和新主题开创了现代文学
的新局面。小说反映根解放区农村的
巨大历史性变化。为新文学小说人物
系列增添了翻身农民的新形象。
赵 树 理 的 小 说
2、在艺术的通俗化、大众化方面为中 国现代小说提供了艺术经验。小说汲 取传统和民间艺术中有生命力的因素, 融合新小说的长处,形成雅俗共赏的 评书体小说样式。 3、在语言上,他把北方农民的口语融 汇在人物对话和叙述过程中,通俗而 不庸俗,口语化而又有艺40年代开始,他的小说和文 学观就一直是评论界言说的对象。 40年代后期,他被作为实践毛泽 东文艺思想的“方向”而获得很 高的赞誉。建国前他的小说《邪 不压正》引起争论。《三里湾》 在50年代也受到批评。此后直至 文革,对他的评价褒褒贬贬,时 起时伏。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 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作品被关 注。
演示文稿赵树理作品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打卦歌》是公开发表的第 一篇作品,写出了《铁牛的复职》《金字》《盘龙 峪》等小说
1937——1955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
在这一期间内,赵树理积极投身抗日工作, 在山西从事各种文化工作,编报纸副刊,写出了 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 说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小二黑结婚》。 (在解放区农村引起了一场真正的轰动,赵树理 因此而一举成名。)
演示文稿赵树理作品
(优选)赵树理作品
(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
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以其巨大的文 学成就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铁笔”、“圣 手”,也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创作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 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 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 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 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 的保守思想摄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 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 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 但最终他们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李有才板话》
主要内容:
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 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 誉。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同他们进行智斗, 并取得胜利。
B.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 三仙姑。
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 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 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 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二诸 葛迷信思想很重。三仙姑好吃懒 做,用迷信唬弄人,装神弄鬼骗 取钱财;包办婚姻,给小芹找了 旧军官;心理“变态”,讲究不 合时宜的穿戴打扮,对小二黑和 小芹表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 和感情。在作品的结尾,三仙姑 改变了打扮撤去了香案,二诸葛 也收起了八卦。
文学考研赵树理专题复习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人。
主要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其作品主要表现土地革命中的解放区生活,表现农民的形象,表现农村的矛盾,以及农民当家作主的必然性。
他成功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格,先出真正为农民所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小说具有显著的民间文化特征:讲究叙述的故事性,大故事套小故事环环相扣的特色;既地方化的而又经历过提炼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质朴,流畅而又平易;幽默风趣的风格。
成功地确立了评书体的小说样式。
作品:20年代到四十年代:《李有才板话》,《地板》,《李家庄的变迁》,《福贵》,《邪不压正》,《孟祥英翻身》,《传家宝》50年代以后作品:短篇小说《登记》、《求雨》、《“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张来兴》、《互作鉴定》,长篇小说《三里湾》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李家庄的变迁》考点要求:《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1)了解赵树理小说的创作在解放区文艺界受重视的情况,以及赵树理获此殊荣的原因。
了解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和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及作家自身的局限。
2)掌握赵树理在五六十年代所作出的努力和他受到的褒贬毁誉,以及人们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
3)掌握"文革"后赵树理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P366)知识点: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1)“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
周扬当年关于赵树理是“新人”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
赵树理第一篇为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赵树理第一篇为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创作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李家庄的变迁,这是赵树理创作的第一篇的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了》。
《李家庄的变迁(上下)(精)》通过山西农村李家庄的木匠张铁锁的遭遇,反映出抗日战争前后李家庄的不同面貌。
上册写抗战前张铁锁一家在农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欺压,痛苦不堪。
当时的军阀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鱼肉百姓,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张铁锁一家遇到地主权贵欺压,有理无处伸张,最后连他爷爷和他爹苦了两辈子买下的十五亩地也被村长李如珍等人霸占去了。
张铁锁只能离乡背井,四处外出打工,饥寒不保,在外乡意外遇到仇人小喜,为了有口饭吃,委曲求全在他手下干活。
因时局动荡,小喜的四十八师留守处也解散了,铁锁只能又回到老家。
下册写铁锁回家后,正逢“牺牲救国同盟会”特派员到李家庄来发动群众参加抗战,铁锁认出特派员正是自己在外打工时碰到的小常,异常亲热。
从此在小常的带领下,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牺盟会的各项工作,实行减租减息,成立了自卫队,建立抗日根据地。
而以李如珍为首的地主阶级不甘失败,负隅顽抗,最后与日本人勾结,充当汉奸,彻底走上与人民为敌的道路。
最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来到村里建立抗日根据地,公审了汉奸,推翻了封建军阀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打垮了日本侵略者,人民当家做主,向自由幸福的道路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五部赵树理的作品
以下是五部赵树理的作品:
《小二黑结婚》:讲述了一段关于乡村中两位年轻人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故事。
通过描绘两人的恋情和家庭的反对,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传统观念和习俗。
《李有才板话》:这部作品以板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农村中贫苦农民李有才的故事。
通过李有才与其他农民的互动,揭示了农村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斗争。
《李家庄的变迁》:这部小说以李家庄为背景,描绘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变革。
通过讲述李家庄的兴衰史,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历史变革和人民的生活变迁。
《福贵》:这是一部以福贵为主人公的小说,讲述了福贵一家在贫困中挣扎求生的故事。
通过福贵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不公。
《锻炼锻炼》:这部小说以两位农村妇女——吃不饱和大能人为主题,通过对她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中的人性和社会现象。
以上作品都是赵树理的代表作,它们以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展现了赵树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