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六味地黄汤、生脉散、金匮肾气汤、真武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糖尿病肾病;②辨证属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阳虚水泛证型;③排除其他微血管病变;④糖尿病病史6-10年;⑤同意本组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泌尿心痛感染;②继发性高血压。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嘱调整生活、行为方式,通畅心情,发展爱好。

对照组给予开博通25mg,一日2-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肝肾阴虚型:尿频量多,有泡沫,味甜,伴头昏耳鸣,腰酸膝软,遗精多梦,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肝肾,益阴精。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干地黄20g、山萸肉6g、泽泻15g、知母10g、丝瓜络6g、淮山药20g、白茯苓15g、红花6g、杜仲10g。

气阴两虚:尿有泡沫、味甜,伴口渴喜饮,腰酸疲乏,或晨起面浮,傍晚跗肿,舌红苔薄,脉象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固肾摄精。

方药:生脉散加减:西洋参5g、麦冬10g、五味子12g、杜仲12g、丹参12g、益母草15g。

阴阳两虚:小便频数,夜尿增多,夜尿量多于日尿,尿有泡沫,面浮肢肿无华,伴腰膝酸软,口舌干燥,舌暗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育阴扶阳,固涩肾精。

方药:金匮肾气汤加减:淡附子6g、淮山药30g、白茯苓30g、炒萸肉6g、煨益智仁6g、肉桂3g、熟地15g、泽泻30g、丹皮10g。

阳虚水泛: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

伴头晕腰酸,心悸气促,尿量减少,或肠鸣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疗效论文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疗效论文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入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分别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24h的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肌酐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肌酐指标均显著降低,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研究症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控制疾病的恶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疗效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最重要死亡原因,其所致的死亡人数占糖尿病患者死亡总数的60%以上[1]。

目前西医尚缺乏完全阻断dn病情进展的有效手段[2],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疗的原则,对我院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并且排除其他疾患所致的肾脏病变的患者共72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5-16年不等。

1.2 方法1.2.1 分型辩证治疗采用中医辨证论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三型:1.2.1.1 气阴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微量蛋白尿期。

患者常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尿浊且甜,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消瘦乏力,脉细数,精神不振等。

其中阴虚以肾阴亏虚为主,气虚以脾气虚为主。

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药用生黄芪、太子参、山药、木瓜、山萸肉、生地、枸杞子、白术、黄精等,瘀血甚者加丹参、川芎,视物不清者加石斛。

1.2.1.2 脾肾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肾病临床期,即持续蛋白尿期。

患者常出现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四肢浮肿,纳少便溏,面色萎黄,尿少而浊,腰膝酸软或腰痛,舌黯淡胖大有齿痕,脉沉而涩。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3 疗 效 评定

吸道 内分 泌 物增  ̄ J [ 1 [ 3 1 。 又 由于 年幼 体 弱 , 气道 狭 窄 , 缺 乏有 效 的 咳
黏 稠 的 分 泌 物不 易 咳 出 , 加 重 呼 吸 道梗 阻症 状 , 极 易 导 痊愈 : 体 温 正常 、 咳嗽 、 咳 痰症 状 消 失 , 肺部 罗音 消失 , x线 嗽 功能 , 雾 化 的作用 主 要是 稀 释 干燥 的 痰 液 , 有 胸 片病 变 完 全 吸收 , 无并发症 ; 好转 : 体温正常、 咳嗽、 咳痰 症 状 致 肺部 的感 染 经久 不愈 。 但 由于婴 幼儿 咳嗽 反射 弱 , 痰 液 不 易 排 减轻 , 肺 部 湿性 罗 音 明 显 减少 , x线 胸 片 病 变完 全 吸收 , 无并 发 利 于痰 液 的吸 收和 排 出 , 吸 痰 的 目的清 理 呼 吸道 , 改 善肺 泡 及 通 气 功 能 , 纠 正 低 氧 血 症, x线 胸 片病 变 明显 吸 收 ; 无效 : 经 治 疗仍 持 续 发 热 、 咳嗽 、 咳 出 , 最 终改 善组 织 缺氧 。 雾化 机 的选 择 也是 雾 化是 否 有很 好 的 效 痰无 减 轻 , 肺部 湿 性 罗音 无 明显 减少 或 加重 , x线 胸 片病 变 无 好 症 ,
有 效率 , 治疗 效果好 。
关键 词 : 中西 医结合 ; 糖尿 病 肾病 ; 疗效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1 5 — 0 0 8 2 — 0 2
中图分类 号 : R 2 5 6 文献 标识码 : B
并 进行 糖 尿 病 相关 教 育 , 嘱其 进 行 适 当 运 动 , 给 予 优 质 低 蛋 糖 尿 病 肾病 属 于糖 尿 病 的 常见 并发 症 , 是 糖 尿病 的严重 并 验 , 根据 血糖 波 动情 况 , 给 予 口服 药 或胰 岛素 控 制血 发症 , 发 生率 达 2 0 %~ 4 0 %, 其 发展 呈 进展 性 , 可 引 起慢 性 肾 功能 白糖 尿病 饮 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3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33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33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作者:谢铭君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33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达总有效人数较单用西药组增多27.27%,P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糖尿病肾病作为目前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较高,预后情况较差,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残疾,严重时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

因此,要求临床工作者能够对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早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以阻碍此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及其家属减轻经济负担。

以往临床上常以西药作为治疗手段,但临床效果一般,现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2],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33例。

单用西药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在51~69岁,平均年龄为(59.4±2.8)岁,病程在7~10年,平均病程为(8.5±0.4)年。

中西医结合组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在53~71岁,平均年龄为(62.3±2.6)岁,病程在6~9年,平均病程为(8.2±0.7)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单用西药组的治疗方案为:每日给予患者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92),10mg/次,1次/d,并以1个月为1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方剂中包括:各15g的黄芪、赤芍、益母草、淮山药以及熟地黄,各10g的五味子、玄参、丹皮、葛根、山茱萸以及菟丝子[3]。

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主要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本院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效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40%,是高血糖状态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或通过改变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损害肾功能,其发展呈进展性,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多属“消渴、水肿、尿浊”范畴,其治疗方法包括: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治疗。

本文对洛阳中和医院治疗的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和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53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7岁,合并有高血压43例,合并血脂异常30例;对照组53例,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53~70岁,平均年龄 62岁,合并高血压40例,合并血脂异常3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合并疾病和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教育,并检测空腹血糖及尿常规化验。

治疗组根据血糖及尿蛋白波动情况,采用常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或配合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保护肾功能,血压控制在120/70 mm hg。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30 g,人参10 g,葛根15 g,麦冬15 g,当归18 g,山药20 g,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给予辨证治疗肺热津伤者加用天花粉15克、黄连10克、生地黄20克、乌梅15克;胃热炽盛者加用生石膏20~30 g,知母15~20 g,黄连6~15 g,栀子9~15 g,糯米20~30 g,甘草6 g;肾阴亏虚者加用熟地黄20 g,山萸肉12 g,茯苓15~20 g,五味子12~15 g;阴阳两虚者加用制附子3~5 g,肉桂12~15 g;1剂/d,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两周为一疗效,总共2~3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化验指标[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疗效观察

】3 1 对 照组 在糖 尿病教 育 、 .. 合理饮 食 、 当运 动基础 上 , 适 口服 降糖药 或胰 岛素控制血糖 , 加用 血管 紧张素 Ⅱ受体拮 抗剂或/ 和 血管 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保 护 肾功 能 , 同时加 用其他 降压药 , 或
血管并发症 之一 。笔 者所 在 科从 中 医辨证 论 治 的角 度 出发 , 对 6 0例糖尿病 肾病 患者 , 根据 不 同 中 医分 型 , 出不 同的 治疗 方 提 案, 取得 较好 的效果 , 现总结如下 。
改 变。( ) 2 临床诊断 : 有糖 尿病病史 , 生于病程 较长 ( ① 多发 常在
6~1 以上 ) 且未能得到有效控 制 的糖 尿病患 者 ; 眼底 可发 0年 , ② 现微血 管瘤 ; 尿 白蛋 白排 泄率 ( A R) 续 在 >2 0 ③ UE 持 0 a rn i ( ) 0 / 4h , 者常规 2 或 30mg2 ) 或 4h尿蛋 白定量 >05g 蛋 白电泳 . , 显示 : 蛋 白升高 , 、 球蛋 白正常 ;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注 : R dt 经 ii检验 ,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 比较 , O 0 p< .5
中外 医学研 究
21 0 1年 1 1月 第 9卷
第3 2期
C I E EA D F R IN M DC LR S A C H N S N O E G E IA E E R H
临床特点 , 但一般 肾小球滤过率 降低 , 常伴有高血压 , 晚期 可出现
肾功能衰竭 ; 肾活检组织检查有助 于诊 断。 ⑤
13 治疗方法 .
两组 治疗结果 比较 , 详见表 1 和表 2 。 表 1 两组治疗后疗效 比较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以肾小球损伤为特征,最终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病在肾”的观念和“阴虚阳亢”的辨证论治。

根据中医的观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本身的气血不足、肾虚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标是调整气血、益肾壮阴,同时结合糖尿病的全身调理,以达到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效果。

1.中医药物调理(1)中药汤剂:利用中药的温补肾阳、滋养肾阴的作用,调理体内阴阳失衡的情况。

如使用六味地黄丸、肾宝片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患者的症状会有所改善,肾功能指标也会有所减轻。

(2)中草药颗粒:通过中草药的活血化瘀、利尿排毒的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水肿、肾小球炎症等症状。

如使用金钱草、黄芪等草药颗粒,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状况。

2.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选择适当的穴位,如足三里、肾俞等,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循环,缓解尿频、尿量过多等症状。

临床观察发现,针灸治疗对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3.中药外治中药外治是指将中药以外用的方式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中。

以中草药熨贴、中药泡脚等方法,可以通过皮肤经络吸收中药有效成分,起到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这种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对于缓解肾病症状、改善体质有一定的效果。

二、临床效果观察结果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具体效果如下:1.改善肾脏指标:通过中医治疗,患者的尿常规、肾功能指标等会有所改善。

例如尿蛋白减少、肌酐下降等。

2.缓解症状:患者的症状如尿频、尿量过多、水肿等会明显缓解或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3.延缓病情进展:中医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减少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我 院2 0 年 1 月至 2 0 年 1 月 ,采用 中医辨 证施 治 04 1 07 1
泽泻 1 大腹 皮 1 桂枝 1 黄芪5 干 姜6g 0g 5g 0g 0g
木香 1 。3 阴 亏虚 : 用 六 味 地 黄 丸 加减 : 0g f1 3肾 方 生地 黄 1 淮 山 2 茯 苓 1 白术 1 泽 泻 1 5g 0g 5g 0g 0g
计 学 处理 。 据分 析 , 用 检验 ,< .1 示差 异有 数 采 2 P OO表 统 计 学意 义 。 量 资料 行 方差分 析 及t 验 。 计 检
3 疗 效观 察
31 疗 效标 准 .
本证 型 。
2 服 , 0d 1 程 。 次 6 为 疗
1 一般 资料 . 2
6 例 糖 尿 病 肾 病 患 者 均 来 自我 院 0
24 统计 学方 法 .
应用 S S 1.统计 软件 包 进行统 PS 1 5
门诊 和住 院病人 , 将其 随机分 为2 , 组 治疗 组3 例 , 0 男 1例 , 1例 ; 龄4 — 0 ; 8 女 2 年 0 7 岁 病程 5 3 年 ; 并 高 血 —0 合 压 1例 , 0 合并 视 网膜病 变 1例 。 照组3 例 , 1例 , 5 对 0 男 7 女 1例 ; 龄3 — 0 ; 程 5 3 年 ; 并 高 血 压 1 3 年 57岁 病 —0 合 1
维普资讯
第 1卷 第 8 4 期
Vo .4 11 No 8 .





20 0 8年 8月
Au u t 08 g s. 20
Cud n o r a fTrd t n l h n s Me iie a d P ama y ii g J u n l o a i o a C i ee i dcn n h r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门诊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从治疗前1.77 g/24 h左右下降到0.85 g/24 h左右,显效32例,总有效率89.6%;对照组从治疗前1.77 g/24 h左右下降到1.57 g/24 h左右,显效9例,总有效率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 mg)和ⅳ期(24 h尿蛋白定量>0.5 g),即是早期dn和临床dn,排除肝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等引起的尿蛋白增多。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2~76岁,病程2~11年;治疗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3~78岁,病程3~12年,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及治疗前指标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西药控制血糖,以患者的血糖水平使用一定剂量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胶囊,口服80 mg/d,伴高血脂者,给予其他汀类降脂药。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以黄芪、山药各15 g、五味子10 g、枸杞20 g、甘草3 g、熟地20 g、玉米须30 g、川穹10 g、沙苑子15 g、丹参20 g 为基本方,畏寒者加肉桂、乌药,有淤血迹象者加桃仁、红花,
水肿者加茯苓、车前子,水煎口服, 1剂/d分三次服用。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四个疗程之后,对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等指标进行测定,以结果分析来判定疗效。

1. 3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治疗慢性肾炎的有关内容[2],制定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dn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60%;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 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及症体无改善, 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30%。

1. 4 统计学方法通过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四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等指标进行测定,对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中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从治疗前1.77 g/24 h左右下降到0.85 g/24 h左右,对照组从治疗前1.77 g/24 h左右下降到1.57 g/24 h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0),其具体的统计结果见下表1。

根据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治疗组显效32例,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显效9例,总有效率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目前的相关资料表明,它还是成人慢性肾脏功能衰竭病因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3]。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在研究过程中,已知的危险因素有肾血液动力异常、糖化终产物形成以及遗传因素,其中肾血液动力学异常又被认为可能是使动因素[4],目前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时,采用的多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以及患者饮食等。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水肿、虚劳范畴,主要病机是肾阴亏虚,病变涉及肺、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治疗的关键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中药处方中黄芪益气健脾,五味子、枸杞滋阴补肾,玉米须增强利尿,沙苑子温阳补肾,山药降压降糖,丹参有活血化瘀作用,甘草调和诸药。

经过本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观察,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6%,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一的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海东,徐旭东.糖尿病肾病患者胃肠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1):64-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56-168.
[3] 王海英.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研究进展.
医学信息, 2012,(2):373-374.
[4] 贾艳艳,张永良.血清膀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
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3):161-162,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