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提取与自动化控制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中药提取是一种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提取出来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中药提取的生产过程以及自动化控制的研究。
中药提取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料研磨、提取、浓缩、精制等步骤。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1. 原料研磨:中药一般需要进行研磨处理,使得草药颗粒细小,增加其与溶剂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取效果的提高。
常用的研磨设备包括研磨机和球磨机等。
2. 提取:将研磨后的中药放入提取设备中,加入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
溶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性以及药材的特性等因素。
常用的提取设备有浸提罐、回流提取器等。
提取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浓缩、搅拌等方式进行,以提高提取效果。
3. 浓缩:提取液中溶剂含量较高,需要进行浓缩处理以获得浓缩液。
浓缩可以通过蒸发、真空浓缩等方式进行。
浓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体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浓度。
4. 精制:对浓缩液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杂质,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纯度。
精制过程包括晶体分离、过滤、结晶等。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精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 自动化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根据中药提取的不同步骤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如研磨机、提取设备、浓缩设备等。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
2. 过程参数的控制和监测:在中药提取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和监测一系列的过程参数,如温度、压力、物料流量等。
可以利用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3. 控制策略的优化:中药提取过程中的控制策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在提取过程中,可以根据草药的特性和溶剂的溶解性等因素,调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参数,以提高提取效果。
4. 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药提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收集和记录大量的数据,包括过程参数、操作记录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有用的信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中药提取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中药提取生产过程是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制成中药制品的过程。
目前,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自动化控制方法。
本文将从中药提取生产过程的步骤和自动化控制研究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料的筛选、清洗、研磨、煮制、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
传统方法是由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控制的,每一步都需要操作人员的判断和经验。
这种方法存在人力成本高、操作难度大、操作精度低等问题。
自动化控制研究旨在提高中药提取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品质,并降低成本。
目前,自动化控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中药材的筛选和清洗自动化控制。
传统方法中,筛选和清洗中药材需要操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和操作。
而采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则可以通过感应器和传感器等设备自动检测中药材的质量和干净程度,从而实现中药材的筛选和清洗的自动化。
其次是中药材的研磨自动化控制。
研磨是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的过程,传统方法中多采用人工研磨器具进行操作。
自动化控制方法可以使用研磨机等设备进行自动研磨,并通过控制设备的参数,如研磨时间、研磨速度等来控制研磨的效果。
第三是中药材的煮制自动化控制。
中药材煮制是将中药材加水煮沸的过程,传统方法中需要操作人员调节火候和时间。
自动化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控制火力大小和煮制时间来实现中药材的煮制自动化。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研究可以大大提高中药提取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并降低成本。
目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成本、设备之间的协调性等。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

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1.引言1.1 概述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中药的制备过程和关键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认识的不断提高,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中药提取工艺是指通过合理的方法,将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
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包括提取方法的选择、提取条件的控制、提取时间的确定等内容。
在传统的中药提取工艺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水提法、酒提法、醇提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中药材。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中药提取工艺也在不断涌现,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这些新技术为中药提取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提取设备是进行中药提取工艺的重要工具。
不同的中药提取方法需要不同的设备来进行操作。
常见的中药提取设备有提取罐、蒸馏设备、过滤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选购和使用对中药提取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中药提取设备也在不断涌现,如超声波提取设备、微波提取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出现提高了中药提取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是中药制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地探索和应用合适的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品质,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和了解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中药提取工艺与设备这一话题进行概述,介绍其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
然后,给出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中药提取工艺和中药提取设备两个方面。
其中,中药提取工艺部分将详细介绍中药提取的原理、流程和常用方法,涉及到传统的水煎法、浸泡法、蒸馏法,以及近年来的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新兴技术。
同时,还会对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中药提取工艺。
中药提取自动化智能控制设计

中药提取自动化智能控制设计摘要:随着我国中药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必须要积极加强现代化规模化建设,而中药提取是中药生产的关键环节,非常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压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药药效发生变化,为此必须要积极针对中药提取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加强提取工艺,通过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软硬件设计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中药自动化提取控制的水平,增强中药自动管理控制效果,真正发挥中药的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药物。
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代化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药提取;自动化;智能控制设计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瑰宝,在当代面临着发展的问题。
通过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既能够提高中药生产的质量与水平,又可以保证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中药的产品竞争实力。
在中药提取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中,还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导致中药提取自动化受到影响。
为此应该积极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对中药提取进行自动控制,确保管理效果达到最佳,增强信息控制的发展优势,提高产品控制现代化的效果。
系统总览:1中药提取相关操作要点在中药提取过程中通过提取罐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初始阶段要针对提取罐的初始参数进行设计。
根据批号、品名、浸泡物以及溶媒量进行提前处理,对煎煮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液位、次数进行控制,在浸渍阶段,需要针对溶媒进行自动计量,并且与初始设置的参数相比较,快速调整控制系统,同时发送合格的参数给相关操作人员。
投料完毕后,需要自动开启溶媒阀,达到标准质量以后,再次关闭溶酶阀。
在浸渍之后,通过提取上下两部分的蒸汽加热调节,直至升高至煎煮适宜温度,在及时关闭以后加热阀门。
对煎煮的工序进行重要提醒,如果同意则立即开启开关阀将煎煮药液电动至静置储存罐,并且对煎煮罐进行关闭。
在出渣清洗阶段,需要对静置储存罐内部的残渣进行全部清除,等到设备就位以后自动开启开关阀,对罐底进行全面去除。
等清查完毕以后,通过系统发出清洗指令,能够实现自动化清洗,确保整个药物提取流程顺利完成。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中药质量控制是指对中药材和中成药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也是确保中药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质量控制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本文将综述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药质量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药典、行业标准等。
这些标准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2.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毒理学评价、药效学评价等。
通过研究和改进这些评价方法,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中药的质量。
3.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如近年来,光谱技术、质谱技术、色谱技术等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中药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高效性:在中药质量控制中,通过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检测手段的效率,实现对中药的快速、准确的质量控制。
2.个性化: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管理。
根据不同中药的性质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3.自动化:中药质量控制将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分析仪器的数据自动判读中药的质量,实现对中药质量的快速检测和控制。
4.多元化:中药质量控制将不仅仅关注化学成分的含量分析,还会注重对中药中其他有效成分的分析、质量评价和控制。
例如,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保证中药的功效和安全。
综上所述,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是建立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是追求高效性、个性化、自动化和多元化。
这些趋势的实现将使中药质量控制更加科学、准确和可靠,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

中药提取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中药提取是将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过程,通常采用水提取、醇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微波提取等方法。
中药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消耗大,生产周期长,操作环境要求高,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
开展中药提取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对提高中药提取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药提取的生产过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
一、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中药提取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原料预处理、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预处理,即对中药材进行清洗、粉碎等处理,以增加提取效率。
接着是提取过程,采用水提取、醇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方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然后是过滤,将提取液中的固体颗粒等杂质去除。
接下来是浓缩,将提取液中的溶剂蒸发浓缩,得到浓缩液。
最后是干燥,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中药提取物。
在传统的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操作环境要求高,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二是生产周期长,效率低,能耗大;三是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易受原料、工艺等因素影响。
如何提高中药提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自动化控制研究为了提高中药提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需要开展自动化控制研究,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对中药提取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优化。
自动化控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程监测与控制通过对中药提取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对中药提取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设计,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优化掏能力的提高。
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和工艺控制软件,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优化运行。
3.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时监测生产过程的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生产领域的探讨

工 业 技 术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生产领域 的探讨
张, 广 东 东莞 3 2 5 5 2 3 )
摘 要: 针 对 中药提 取 生 产过 程 中应 用 自动 化技 术 , 采 用动 态 多级 逆 流提 取 、 多效 浓 缩 和 真 空低 温连 续干 燥 等新 型 高效 节 能单 元 工 艺装 备 对 中药提 取 生 产设 备 进行 改造 , 实现 中 药提 取 生产 操作 过 程 及 关键 质 量技 术 参 数 和 工 艺条 件 全程 在 线监 控 , 达 到 产 品保 障质 量 、 实现能 源成 本 下 降的 目的。 文章 就 中 药提取 生 产线 自动化 改造 中的相 关问题 进 行探 讨 。 关键 词 : 中 药提 取 ; 浓缩; 动 态提 取 ; 自动 控 制 系统 ; 验证 1中药提取工艺 牛 寺 . 程序 语言一 般采 用控制 设备 ( 西 门子 、 欧姆 龙等 ) 供 应商 提供 的编 l _ 1中药提 取必 须符合药 品生产法规 要求 程/ 组态语 言 , 主要有 : L D 形 图语 言) 、 F B ( 功能块 图) 、 s F c 顷序功能 图) 、 在提取工 业生产过 程 中, 按 照国家药 品生产相关 规范要求 , 药品 的 s r ( 结 构化文本 语言) 和c + + 、 V B等专用编 程语言 。选 择编 程软件 时 , 应 生产必须符合 G MP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要求 , 生产过程必须按照 根据不 同情况 , 进行合理 选择多种语言 。 规定生产处 方生产 , 按照规 定的工艺规程 进行制造 。即中药提 取生产须 3 - 2上位机 组态软件 的选择 按规定 的配方 ( 产 品及原辅 材料组 分 ) 、 生 产一定量 的 中药提取 物 , 按所 在 用上 位机 十 下 位机 构造 控 制 系统 时 , 上 位机 ( 操作 员 站 、 工 程 师 需生产设备及生产操作条件( 加热、 搅拌、 沉淀、 过滤等) 进行生产。 站) 组态 软件可 选择硬 件厂商提供 的软件 , 也 可选择通用 组态软 件 。选 1 - 2中药 提取 过程是 整个 中成药 品生产 过程 中能源 消耗最 大的环 择 时 , 不 仅要看 其常用组态 功能是 否完整 , 还要 了解其 是否可提 供的 如 节 。中药提取 过程 中大 量消耗蒸 汽 、 饮用水 用于药物 蒸煮 , 浓缩 过程 中 下可选软件包: B A T C H ( :  ̄ 控制) 、 s P c Q c ( 在线或离线统计过程控制) 、 真空消耗 电力能源等 。 E R P 管理 信息系统接 口等。 1 . 3中药成分含量测定准确性 , 由于中药成分较为复杂, 提取过程 3 _ 3软件功能及结构设 计 的控 制对含量具有一 定的影响 。 般 包含如 下 内容 : 实时生 产管理 , 操作顺 序控制 , 泵, 电机 的逻辑 2 中药提取 自动控制 系统 及设备 控制 , 温度、 压力等模拟量的连续调节控制, 过程连锁, 安全连锁, 过程 I , 2 . 1 控制 系统构成 0 。实时生产管理功能, 在上位机实现 , 其它功能在控制器实现, 在需要 中药提取 生产设 备 主要 为 动态提取 罐 , 过 滤装 置 、 双效 浓缩 器 , 乙 进行过程重组的应用中, 操作顺序控制应在服务器上实现。 软件设计一 醇 计量罐 、 真空带式干燥 机等装备 , 内容包 括 : 般遵循结构化设计 原则 。 整个生产线 控制软件应层 级设计 , 分成生产 线 D C S中控 系统 、 数 据库 等 ; 现代 化 的中 央控制 平 台( 可扩充 性 、 高 单元 、 设 备单元 、 模 块与操作单 元三个层 次。 展示性) ; 自动化仪器仪表系统; 生产设备视频监控系统 ; 成分在线检测 4控 制点设 置和 自 动 化仪表 、 阀门 的选择 系统 ; 制造 过程能源在 线统计系统 。 4 . 1控制点的设置 D C S 控 制系统软件操 作平 台采用 WI N D O WS 2 0 0 0 ,应用 程序 为全 控制方式 的选 择和控制 点 的设 置 , 一般 由生产 工艺人 员提 出条件 , 中文操作界面, 人机界面友好 , 操作方便 、 安全。具有数据文字显示 、 实 自控和设 备人员联 合设计 , 设计 时应基 于工艺处方 、 设备、 仪 器仪表 、 阀 时趋势 显示 、 棒形 图显 示 、 工艺 流程 动态 画面显 示 , 操 作人 员可 随时 了 门等因素综合考 虑 。 解提取罐 、 储罐、 浓缩罐等的运行状态和各种监控参数。使中药生产的 4 . 2 自动化仪表 、 阀门的选型 工 艺操作 和参数 得到科 学 的 、 有效 的 、 严 格 的监测 和控制 , 保证 生产 过 选型基本原则应采用可靠 、 稳定 、 符合 G M P 要求。 仪表选择尽量选 程平 稳性 和可控性 ,保证产 品的稳定 和均一 ,实 现 中药 生产过程智 能 用卫生型。中药生产各种罐的底部经常有一些胶质 、 鞣质 、 黏质 , 应尽量 化、 检测 自动化 。 避免采用静压式和电缆式液位计,尤其是缆式液位其与药品接触的材 2 . 2 自动控制操 作功能 质不能提供 验证 , 保证 其不发生 药液变 化 , 流量计 的选 择应该 根据药 液 2 . 2 . 1动态 提取工段 特l 生 分别选 择不同形式 。 根据药 液特性 以及各种 阀门的特点 、 流体 曲线 实现功 能 : 药品 的批 次控制 ; 纯 化水量 , 有 机溶剂 的计 量和控 制 ; 浸 来选 择 阀门型号 。 泡、 升温 、 保温煎煮温度 、 压力控制 ; 浸泡、 保温煎煮时间控制 ; 提取双向 用于 药液 、 水、 酒 精等 介质管 道 的开关 阀采用气 动卫 生球 阀 , 重 点 循 环控 制 ; 药渣 乙醇 回收控 制 ; 提取 罐底 出渣 锁 、 出渣 门开启装 置 的联 物料流动性 、 粘 眭、 含 固量对 阀门的影 响 , 采 购阀 门前 , 可先提 供物 料特 锁与保 护 ; 模糊 出料控 制 ; 提 取罐 的 自 动 清洗 ; 贮液 罐贮 存时 间 自动 记 性个 阀门供 应商 ,避免在 日 后 运行过 程中 阀门故 障对 系统正常运 行 的 录; 断气 、 断水 、 断电实 时系 统安 全保 护 ; 生产 过程 报表 、 实时报 表及 曲 影响 。流 量 、 液位 、 压力 等变送器选 择应该 考虑容 易清洁和 可耐高 温消 线、 历史 报表及 曲线 、 报警 、 手 自动转换等 功能 。 毒; 阀门及控制器件应符合国家有关防爆要求。 2 . 2 . 2提取 工艺控制保 护 4 . 3控制 系统 方案评估 与验 证 从设备 和人 身安全 考虑 , 系统设计 时还应 考虑到 安全保护措 施 , 通 目前 国内对 中药制造业 提取浓缩 干燥 成套设 备 自 动 化改造 的研究 过控制 系统 对提取过程进 行有效 的保 护。 仍属初级 阶段 。国内制药企 业应用 中药提取 自动化改造 有较多成 功案 2 - 2 - 3双效 浓缩工段 例, 但也有 因工 艺 、 选 型等原 因造成改造 不尽人意 , 因此 , 中药提取 控制 常见 的外循 环浓缩 包括 单效 , 双效, 三效 浓缩 , 但基 本 的控制方 案 系统 的方案应对 其先进性 、 完整性 、 可靠 性 、 可维 护性 、 开 放性 、 经 济性 、 致 。浓缩过程主要 包括进料 , 浓缩及 出料 、 酒精 回收等四部分 , 在该工 售后服务 等进行全 面评 估。 艺过程控制 中我们把药液 的进料量 、 浓缩温 度 、 真空度 、 密度 、 及时消泡 、 中药提取自动控制系统建成后 ,应根据药品 G M P法规的要求 , 进 自动 回收醇 等为主要控制 目标 。 行 计算机 系统验 证 , 应对 系统设计确认 、 安装确认 、 运 行确认 、 性能 确认 , 实现 功能 : 药 品的批次控制 ; 浓缩器 温度 、 液位 、 真 空度的检 测与控 确保 系统符 合药品生产质 量要求 。 制; 浓缩 器夹 套压力 控制 ; 浓 缩器 泡沫 控制 , 解决 中药提 取液 在减 压和 当今 能源压力 巨大 、 国家提倡节约型社会 。自动控制技术 应用于 高 加热状 态下容易 发泡 的问题 ; 浓缩终 点判断及 出料控 制 ; 冷凝水受 液罐 效节 能单元 装备 , 在 提高 药材利 用率 、 减 少溶 剂用 量 、 缩 短生 产时 间等 自动排 液 ; 夹套冷凝 水排放 控制 ; e  ̄- 0 循环水 控制 ; 真空开 关控制 ; 浓缩 方面优 势显著 , 大大地降低 了能耗 和生产成本 。这些有 益效果 , 将 有 助 器的 自动清洗 ; 生产过程报 表 、 实 时报表及 曲线 、 历史 报表及 曲线 、 报警 、 于制 药装备研 究人员对设 备节能减 排关键 技术 进行 深入研究 ,提高 我 手 自动转换 等功能 。 国制药装 备 的整体技术 水平和 国际竞 争力 。 2 . 2 . 4浸膏干燥工段 参考文献 实现 与 D C S 系统 的通讯 和监 控 , 能够实现 本地控制 和 D C S 系统 的 【 1 庆阁 , 唐 晓彬 , 高斌 等冲 药提 取数 字化控 制 系统m冲 国仪 器仪表 , 远程监 控的有机 融合 。真空带式干 燥工段 的本地控制 是通过 现场西 门 2 0 1 0 , 2 2 8 �
中药的中药现代制药技术

中药的中药现代制药技术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药制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和现代化。
本文将对中药现代制药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究中药制药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
一、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背景在过去,中药生产制作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手工制作和简单的炮制方法。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药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药现代制药技术应运而生,旨在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现代人对中药的需求。
二、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主要特点1. 自动化生产:现代中药制药技术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实现了中药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确保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精准炮制: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往往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技艺,难以实现精准控制。
现代中药炮制技术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精准的温度、湿度和时间控制,确保中药成分的稳定性和活性。
3. 提取纯化:中药复方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和杂质,传统提取方法往往难以分离和纯化。
现代中药提取技术采用了分离和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并去除杂质,提高中药的纯度和活性。
4. 新型药剂技术:传统中药剂型主要是颗粒剂、丸剂和口服液,存在使用不便、贮藏不便等问题。
现代中药制剂技术引入了新型中药剂型,如口腔贴剂、软胶囊、注射剂等,方便患者使用和储存,提高药效和吸收速度。
5. 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药行业的难题,现代中药制药技术引入了先进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三、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定制: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人体状况监测技术的发展,未来中药制药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生理状况,定制适合的中药处方和剂型,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药提取与自动化控制
如何使传统中医药与世界医药接轨是我国中药产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从传统中药的特点来看,中药的提取与精制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药提取就是“存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也是中药制药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中药提取一般是水煎法,煮沸2次,煎煮温度高、时间长、耗能大、浪费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药动态提取技术是较好的选择。
1中药动态提取的特点
所谓中药动态提取,就是将所需提取的药材先处理成约O.5~1.0cm大小,放入预热水中浸润30min,在95~98℃搅拌提取1h,离心过滤、压渣、合并滤液,浓缩。
这种动态提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①药材规格小,提取充分,提取时间缩短(仅为传统提取工艺的44%),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在动态状况下,提取物料受热均匀,罐内物料温度一致,整个提取过程保持恒定温度,提高了药液质量。
③药液经过多级分离,获得高品质的提取液,为后续浓缩、醇沉、干燥创造了良好条件。
④药渣经过离心机压榨(液一固),药渣内含水量小于15%,比多功能提取罐多得药液15%~20%(多功能罐含水量约30%~35%),因此,能提高收膏率。
⑤因为不用对药材进行煮沸处理,仅能耗就节约50%以上。
⑥整条生产线的物料采用管道化真空抽料方式,可避免物料在管道的粘滞,符合GMP要求。
⑦工艺先进,整个过程全自动控制。
⑧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水提取、醇提取、多次提取、芳香油提取等。
2动态提取生产线的配置
一般来说,全自动控制动态提取生产线的主要设备有:水预热器1台,动态提取罐2台,提取液高位罐1台,下出料离心机1台,过滤器1台,储罐1台,超速离心机1台,中间储罐1台,双效浓缩器2台,浓缩储罐1台,清洗热水罐1台。
3动态提取自动化的优点
动态提取技术的优点很多,对中药产业现代化来说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因为中药提取自动化控制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优点:①增加产量,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②提高质量,能减少人为的误差;③降低成本,提高原料、能源和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不合格品;④确保安全,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⑤增加柔性,使生产线具有更好的操作环境。
4动态提取工艺的检测控制点布置方案
4.1动态水提取工序
水预热器温度控制,配热电阻、蒸气开关阀;真空投料控制,配真空气动开关阀、药材气动开关阀;提取罐加水控制,配电磁流量计、加水气动开关阀;提取罐恒温定时控制,配电阻、蒸气调节阀;提取罐夹套压力检测报警,配压力变送器;提取罐变频控制,配变频器;提取罐出料控制,配出料气动开关阀、压缩空气气动开关阀、音叉料位计和蒸馏药液气动开关阀。
4.2固体分离工序
离心机进液控制,配液位变送器、液压控制阀、排渣气动开关阀;
过滤器液位控制,配音叉料位计、压缩空气气动开关阀、排渣气动开关阀、出料气动开关阀。
4.3双效浓缩工序
浓缩液贮罐检测报警,配液位变送器;一效蒸发器液相温度检测配热电阻;一效蒸气压力配力变送器、蒸气调节阀;一效蒸发器压力配压力变送器:一效进药液流量控制配电磁流量计;一效蒸发器液位检测配雷达液位计;二效蒸发器液相温度检测配热电阻;二效蒸气压力控制配压力变送器,气动调节阀;二效蒸发器压力检测配压力变送器;二效蒸发器液位检测配雷达液位计、气动液位调节阀;二效药液密度检测,配在现密度计。
5讨论
中药动态提取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化提取技术,它既不改变传统中药提取的原有特点,同时保证了提取的中药有效组分群基本不变。
动态提取节能、得膏率提高、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因此,很好的解决了中药制药技术中关键的提取工艺的现代化问题,是中药提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如今,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进行了尝试,包括江西江中药业、山东绿叶制药等率先将全自动控制的动态提取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效果很好。
中药动态提取既然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
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材都适合动态提取技术,如一些富含淀粉等易糊化的中药材就不适用。
另外,由于传统的中药提取都是采用水煎煮法,其提取温度、时间与动态提取不同,因此,在将传统提取工艺改为动态提取
时,应对其有效组分群进行同等性试验,以消除可能因提取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质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