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小量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得分: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操作前准备20 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3.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6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扣2分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5.用物准备:清洁治疗盘内放止血钳、石蜡油、弯盘、棉签、卫生纸、橡胶单和垫巾、输液架、水温计、便盆、必要时备屏风,灌肠液及液量遵医嘱,药液温度:39~41℃5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3不核对扣3分,核对不全一处扣1分流程60 分2.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配合,关闭门窗、遮挡患者3未告知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3.根据病情及病变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常用侧卧位),将裤腿退至膝部,臀下垫橡胶中单和垫巾,弯盘置于臀边。
盖好盖被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4.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液面与肛门距离40~60cm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5.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出管内气体,用血管钳夹紧管子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6.分开臀部,露出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10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7.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松开血管钳,使溶液缓慢流入8 不用手固定肛管扣2分8.观察液面下降情况,询问患者感觉,安慰患者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9.药液注入完毕,夹闭肛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内,擦净肛门,协助患者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min后再排便。
不便下床者,给予便器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10.询问和观察患者反应,告知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物,致谢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11.洗手 1 未洗手扣1分12.记录,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正确记录灌肠结果2 不记录或记录不准确扣2分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操作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整理使用后物品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后评价15 分2.正确指导患者:(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暂停操作,避免意外的发生5未指导扣5分,指导不全一处扣2分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2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沟通无效扣2分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操作原则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回答问题5 分目的:(1)为手术、分娩或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灌肠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3、操作步骤:
1)查对医嘱,准备用物。
3
2)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定患者。
10
3)洗手,戴口罩。
2
4)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查对。
2
5)在诊疗室配置适宜灌肠液。
2
6)松开床盖被、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
部移至床沿。
5
7)垫诊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
2
8)戴手套,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门40~60cm,再次查对患者。
6
9)润滑肛管前端7~10cm连接灌肠筒,排净橡胶管及肛管内空气。
6
10)根据要求置入肛管,指导患者作深呼吸,置入适宜长度后固定肛
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6
11)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撤下弯盘
放于诊疗车下层。
6
12)灌肠完成,嘱患者平卧,忍耐10~2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
灌肠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安全地为患者实施不一样诊疗需要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胃胀气;降温;为诊疗检验及手术做准备。
5
二、评定患者
1、问询、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目标、取得患者配合。
三、实施关键点
65
1、仪表:符合要求。
3
2、操作用物:诊疗盘、灌肠筒1套、肛管2根、卵圆钳、弯盘、润滑剂、棉签、卫生纸、一次性诊疗巾、水温计、量杯、(大小各1个)、手套1双;灌肠溶液:0.1%~0.2%肥皂溶液或生理盐水。另备:输液架、屏风,必需时备便盆、便盆巾。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量体温。
小儿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小儿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
速度。
2、嘱患儿及家长尽量保留药液数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
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患儿、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
2、肠道疾病患儿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
3、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
4、保留灌肠时,肛管宜细,插入稍深,速度宜慢,量宜少,防止气体进入肠道。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 分。
(3)灌肠管内有气泡扣2 分,有大量气泡扣 5 分。
评分标准
(4)插入灌肠管动作粗暴扣 2 分。
(5)关心、体贴患儿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 分。
(6)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
中医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评分标准

观察
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2
拔管
待药液滴完时关紧调节器,拔出肛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15
操作后
整理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臀部小枕可1小时以后再撤去。观察病人反应。
10
15练
操作熟练,轻巧。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科室姓名
检查时间:年月日
6
体位舒适合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6
操作流程
灌肠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30-40cm。
3
35
灌肠
体位正确,臀部抬高10cm,臀下垫橡胶单、治疗巾,臀旁置弯盘。
5
润滑肛管,排尽空气(方法正确,不湿衣单、地面)排气后关紧。插管手法正确,动作轻,肛管插入深度适宜(15-20cm)。
5
液面距肛门高度适宜(≤30cm,或缓慢灌入)。注入温开水5-10ml冲管
中药灌肠法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作前准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包,弯盘,水温计,石蜡油,橡胶单,治疗巾,输液架,按医嘱准备中药汤剂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保留灌肠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
5分
(4)排气、夹管。
5分
2.插管:显露肛门,插管15-20cm。
10分
3.灌肠:(1)缓慢注入药液。
10分
(2)注入温开水。
10分Βιβλιοθήκη 4.拔管。4分5.安置病人,终末处理,记录。
6分
注意事项
(5分)
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病人,排便失禁者不宜作保留灌肠。
1分
2.肠道抗感染药物以睡前灌入为宜。
1分
3.直肠、乙状结肠病变取左侧或仰卧位;回盲部病变取右侧卧位。
1分
4.灌肠液量要少,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
1分
5.拔管后轻揉肛门,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1分
评价
(15分)
1.剂量准确,达到预期目的。
5分
2.关心病人,注意病人保暖,维护病人隐私。
5分
3.病人理解操作的目的并积极配合操作。
保留灌肠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操作内容
分值
得分
目的(5分)
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5分
评估
(10分)
1.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肠道病变部位、临床诊断、肛周皮肤及黏膜情况。
4分
2.病人的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理解程度,解释操作目的。
3分
3.灌肠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3分
准备
(5分)
1.护士:戴手套。
5分
1分
2.病人:排便,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卧位。
1分
3.环境: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病人。
1分
4.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肛管、血管钳、注洗器、量杯盛灌肠药液(38℃,<200ml)、温开水、弯盘、橡胶单、治疗巾、小枕、卫生纸、石蜡油、棉签。
灌肠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灌肠术(一)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内盛灌肠液(0.1~0.2%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ml,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肛管(20~22号)、血管钳、石蜡油、棉签、卫生纸、手套、一次性垫巾、弯盘、水温计;另备输液架、便器、屏风。
【指导内容】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2.告知患者灌肠的目的,指导其掌握配合方法。
3.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液量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3.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
4.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5.灌肠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气促、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灌肠,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相关知识】灌肠液的量、温度及灌肠后记录方式:(1)成人用量500-1000ml/次;小儿用量200-500ml/次。
(2)一般温度为39~41℃;降温时28~32℃;中暑时为4℃。
(3)灌肠后排便一次记录为1/E。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目的】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中老年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1.软化排便,解除便秘。
2.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小容量灌肠筒一套内盛38℃灌肠液200ml(遵医嘱)、肛管(20~22号)、血管钳、石蜡油、棉签、卫生纸、手套,一次性垫巾。
弯盘、水温计;另备输液架、便器、屏风。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小儿保留灌肠术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核对姓名、床号、性别
向家长交代灌肠术及其注意事项
屏风遮挡
嘱排大便 准备(20)
嘱排尿(昏迷患儿需先行膀胱叩诊后导尿)
检查患儿肛门周围皮肤黏膜
核对用物
准备灌肠药物
体位(5)
仰卧位或侧卧位 臀部抬高 10 cm
定位(5) 确定插入深度(8~12 cm)
抽吸药物,连接肛管
戴手套
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
分开患儿臀部,右手持血管钳夹住肛管前端轻轻插入
用手固定肛管 灌肠(40)
缓慢注入药物
药物注射后夹紧肛管
分离注射器抽取温开水 5~10 ml,从肛管缓慢注入
分离注射器,抬高肛管
观察患儿反应
用卫生纸包裹肛管拔出
拔布,平卧 嘱尽量保持 20~30 分钟后排便
观察用药效果并做记录
整理用物
操作熟练(5)
人文关怀(5)
总分
裁判签名
满分 得分 (分) (分)
1 1 3 5 5 3 1 1 3 2 5 4 4 4 4 4 4 4 4 4 4 2 3 2 2 4 4 3 5 5 100
灌肠评分标准

灌肠评分标准
日期:
操作者:考核老师: Nhomakorabea得分:
项目
标准
评估要点 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况、配合能力、排便情况。(5 分) (10 分) 2. 评估室内温度。(5 分)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60 分) 1. 正确准备灌肠液。常用灌肠液为 0.1%-0.2%肥皂水溶液和生理盐水。成人每
扣分
1. 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脏病等患者禁忌灌肠;直肠、结肠和肛 门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
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 0.9%氯化钠溶液灌肠。(3 分) 2.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卧位: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患 者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3 分) 注意事项 3. 保留灌肠前瞩患者排便,应选择稍细的肛管插入,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 (20 分) 灌入速度宜慢。(3 分) 4. 用液状石蜡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 轻转导管,同时瞩患者深呼吸使腹部放松,降低腹腔压力,使导管缓缓插入。(3 分)
次用量 500-1000ml,小儿 200-500ml。溶液温度一般为 39℃-41℃,降温时用 28℃-32℃,中暑患者用 4℃生理盐水。(10 分) 2. 核对患者信息并解释,取得配合。(5 分)
3. 拉隔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3 分) 4.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垫一次性垫 巾于臀下。(8 分)
5. 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免 造成肠道黏膜损伤。(3 分) 6.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 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处理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灌肠管
1
·松开止血钳
1
·将药液缓慢注入(观察患儿的一般状态及反应)
6
·灌毕,取适量卫生纸放于患儿肛门处,反折灌肠管,迅速拔管
3
·指导家长用手轻轻夹紧患儿两侧臀部,并适当抬高,保留数分钟
5
·整理用物、床单位
2
·宣教
2
·毁形
1
·洗手
1
·脱口罩
1
·记录
2
评价
10
操作方法
·程序正确,动作规范、操作熟练
4
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
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口述)
2
用物
用物齐全,摆放科学、美观
2
护士
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
操作步骤
70
·核对医嘱、处置卡
2
·查灌肠管、注射器,链接(保留灌肠管前段包装)
6
·抽吸药液
2
·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
4
·将枕头竖放,使其厚度略低于便盆高度,下端放一块治疗巾,再放便盆
6
·铺治疗巾于枕头和便盆边(宽边)
2
·用大毛巾包裹患儿双臂后,使其仰卧于枕头上,臀部放在便盆宽边上
6
·盖被保暖
2
·将弯盘放于近患儿身体处
2
·戴手套
2
·取下灌肠管前段包装
2
·用石蜡油棉球润滑灌肠管前段
2
·排气(在注射器尾端保留少量气体)
2
·用止血钳夹紧灌肠管前段
1
·轻轻分开患儿臀部
1
·将灌肠管沿患儿肛门轻轻插入直肠(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小儿小量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技术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素
质
要
求
10
服装
服饰
衣、帽、鞋整洁,符合职业要求
4
仪表
举止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4
语言
态度
语言流畅,态度和蔼,面带微笑
2
操作前准备
10
病人
评估患儿病情、进奶情况、肛周皮肤情况,指导家长灌肠前协助患儿排尿;
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和配合事项,取得家长和患儿的合作
3
操作效果
·查对严格、剂量准确、患儿家长对操作满意
3
操作态度
·态度严谨、和蔼,与患儿和家长沟通良好
2
操作时间
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2
总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