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
药理学中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药理学中一系列受体(肾上腺素受体α1、α2,β1、β2?、β3?,胆碱受体M1、M2、M3……;N1(NN)、N2(NM)),被激动时,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哪些收缩哪些舒张,一直没有没搞清楚,也一直没贯通的去总结过,困惑了我五年,问过同学问过度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 ? ??现在纵览各受体,突然发现了一点大体的规律,有少数特殊的不符合这个规律,有些地方有点另类或牵强,能方便记忆才是王道!把兴奋性质的,如收缩、收缩增强、自律性增高、心率加快、传导加快、瞳孔开大肌收缩所致的散瞳,瞳孔括约肌收缩所致的缩瞳,统一归为收缩把其它相反性质的,如舒张、松弛、收缩减弱、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传导减慢?,统一归为舒张那么有如下规律:激动??β(β1、β2)、M2?的效应为舒张但激动??β(β1、β2)对心脏、括约肌(胃)为收缩激动其它受体:?α(α1、α2)、M(M、M1、M3)、N2的效应均为收缩??但激动α对胃肠运动和张力为减弱,激动M3对除瞳孔括约肌外的胃肠、膀胱括约肌为舒张?α1、β、M、N1均为增加分泌但α1对体内腺体(支气管、肠)的作用为抑制分泌α1、β2、β3对肝脏各项代谢均为增加代谢肾上腺素受体?、胆碱受体M 在心脏和胃肠处的效应相反更精简的话就一句话了:激动??β、M2?舒张,其它的为收缩,激动各受体均为增加分泌与代谢。
(但有红色的那些例外,要注意)PS:α?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心脏等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肾小球旁系细胞β?2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骨骼肌、肝脏M受体主要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心脏、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瞳孔括约肌、各种腺体N1(N N)受体分布于神经节、肾上腺髓质N2(N M)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多巴胺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肠血管平滑肌肾上腺受体、M胆碱受体均为G蛋白偶联型受体N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典型药物:M激动-毛果芸香碱N激动-烟碱M、N激动-卡巴胆碱抗胆碱酯酶-溴新斯的明、有机磷酸酯类M 拮抗-阿托品N1 拮抗-美卡拉明N2 拮抗-筒箭毒碱、琥珀胆碱胆碱酯酶复活-氯解磷定α、β?激动-肾上腺素?α?激动-去甲肾上腺素β?激动-异丙肾上腺素α1?激动-去氧肾上腺素α2?激动-可乐定β1?激动-多巴酚丁胺β2?激动-沙丁胺醇α、β?拮抗-拉贝洛尔α?拮抗-酚妥拉明(短效)、酚苄明(长效)β?拮抗-普萘洛尔?α1?拮抗-哌唑嗪α2?拮抗-育享宾β1?拮抗-阿替洛尔β2?拮抗-布他沙明间接激动-麻黄碱其他机制-利舍平(利血平)(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心、脑及其他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达到抗高血压、减慢心率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融会发散:关于肾上腺素的细节在皮肤、肾脏、胃肠道的血管平滑肌(大多数血管)上α受体占优势,骨骼肌、肝的血管上β2受体占优势,小剂量肾上腺素以兴奋β2为主,引起血骨骼肌、肝的血管舒张(降压),大剂量时对α受体作用明显,引起大多数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大(升压),由此可以得出,如果同时使用α受体阻断药,因为α受体阻断药选择性地阻断了与血管收缩有关的α受体,留下与血管舒张有关的β受体;所以能激动α、β?受体的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被取消,而血管舒张作用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由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此乃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氯丙嗪,酚妥拉明有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5-羟色胺2C受体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5-羟色胺2C受体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汪也微;张晨【摘要】随着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者近年来开始将关注点投向治疗精神分裂的新靶点——5-羟色胺2C受体(5-HT2C受体).一方面,有研究表明激动5-HT2C受体具有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作用,推测其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另一方面,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对5-HT2C受体的拮抗作用是其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反之激动5-HT2C受体则可能具有降低体质量的效应.该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就5-HT2C受体的抗精神病效应和与之相关的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进行阐述.【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38)007【总页数】4页(P801-804)【关键词】5-羟色胺2C受体;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基因多态性;戊卡色林【作者】汪也微;张晨【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生化研究室,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生化研究室,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以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1]。
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起效,但易导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并且可能加重阴性症状。
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研发焦点集中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受体系统[2]。
近年来,5-HT2C受体被广泛关注。
本文就5-HT2C受体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5-HT2C受体5-HT2C受体是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重要一员。
既往的研究[3-5]表明5-HT2C受体信号通路是通过Gq/11蛋白激活相应的下游细胞内效应分子,比如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而PLC的活性取决于磷酸肌醇和(或)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失眠药物的分类

二、平衡
人体内与睡眠和觉醒有关的物质: 1.促睡眠物质有:γ-氨基丁酸、褪黑素等; 2.促觉醒物质有:组胺、5-羟色胺、食欲素等。
三、药物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有: 1.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艾司咪唑(苯二氮䓬类),唑吡坦、 佐匹克隆、扎来普隆(非苯二氮䓬类); 2.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片、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 3.组胺H1-受体拮抗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具有催眠作 用的抗抑郁药); 4.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等。
2、主要药物: 短效品种有三唑仑(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不推荐用于失 眠的治疗)、咪哒唑仑等;中效品种有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 长效品种有氯硝西泮、地西泮等 阿普唑仑:半衰期为12-15小时,具有抗焦虑作用,对焦虑性失 眠效果好。 艾司唑仑:半衰期为10-24小时,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觉醒。 地西泮:半衰期为20-70小时,效价较低,对于早醒和惊醒后难 以再入睡较有效。
褪黑素缓释片等。 雷美尔通:对于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的失眠患者安全有效,由于没 有药物依赖性,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已被FDA批准用于长期失 眠的药物治疗。 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因此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 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3、其他: 褪黑素主要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
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没有依赖性,不会产生戒断症状。 褪黑素有首过效应,口服褪黑素后,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只有
少量起作用,而且褪黑素的半衰期较短(约40分钟),维持时间 较短。
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半衰期较长,对褪黑素受体的亲和 力大于褪黑素,可用于失眠的治疗。
三、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

三、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1. 5-HT在外周与中枢的分布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 ,5-HT) 是1947 年由Rapport 首次在人血浆中发现并命名。
若干年后,Brodie发现利血平可耗竭内源性5-HT,由此提出5-HT可能与NA相同,为中枢的递质。
然而,直到Falck荧光测定技术的应用,才明确了儿茶酚胺的递质功能,同时也揭示了5-HT神经元的胞体定位及向间脑和端脑的纤维投射。
体内的5-HT有90%存在于消化道,绝大部分分布在粘膜的肠嗜铬细胞中,少量存在于肌间丛。
从肠粘膜进入血液中的5-HT主要被血小板摄取,还有一部分5-HT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中。
中枢内5-HT的分布:(如上图所示)B1和B2细胞群主要位于延髓尾侧部中缝苍白核及中缝隐核;B3群细胞大多位于中缝大核;B4群位于第Ⅳ脑室底部,前庭神经核和展神经核的背部;B5群主要位于脑桥中缝核;B6群位于被盖背核的背内侧区,第Ⅳ脑室底头侧部,紧邻中线的细胞群;B7群数量最大,位于中缝背核及内侧纵束的背内侧和腹内侧部分;B8群位于中央上核;B9群主要位于脑内侧丘系及周围的细胞体。
上述可见,B1---B3群位于延髓,B4---B6群主要分布在脑桥,而B7---B9群位于中脑。
此外,5-HT能神经元也存在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周围,例如,黑质致密部、下丘脑背内侧核、最后区、蓝斑核尾侧部均可见5-HT阳性神经元。
5-HT能神经纤维走向与肾上腺素能纤维走向大致相似,也分上行核下行两部分。
中枢尾侧端5-HT能神经元发出纤维主要投射至脊髓,而近头侧的5-HT能神经元投到前脑和间脑。
脑和脊髓几乎每一区域都接受5-HT能神经纤维的投射。
⒉ 5-HT的合成在5-HT的合成过程中,色氨酸的供应和TPH是限速因素。
TPH只存在与5-HT能神经元,而且含量较少,活性较低,因此是合成5-HT的限速酶。
5-HT6受体拮抗剂参与学习记忆过程的机制

迷宫试验中的记忆维持。如 Hirst 等〔4〕发现 SB-399885 可以改 善成年大鼠甚至年老大鼠在水迷宫的维持阶段记忆和新奇事 物探索试验的表现,但却不作用于空间记忆的获得阶段。Marcos 等〔5〕2010 年也同样发现 SB-271046 可以提高大鼠水迷宫记 忆的维持阶段,对记忆获得阶段的几乎无影响。还可增强在自 主成形实验中的记忆巩固〔6〕,增强在 Y 迷宫的记忆〔7〕,可改善 被动回避实验的记忆维持,如 Marcos 等〔8〕在大鼠被动回避试 验中,采用 SB-271046 和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发现对记忆 的维持具有累加效应,并且显著性地逆转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
5 HT6 受体拮抗剂参与学习记忆过程的机制
黄明珠 黄华品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关键词〕 5-HT6 受体拮抗剂; 神经递质; 学习记忆; Morris 水迷宫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11-2437-0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11. 115
通讯作者: 黄华品( 1964-) ,男,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
第一作者: 黄明珠( 1985-) ,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癫痫电生理学研究。
缺陷。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它们在新奇事物识别实验中对记忆 巩固的增强作用,如 Fonce 等〔9〕2008 年在大鼠新奇事物识别试 验中,发现 5-HT6 受体拮抗剂 PRX-07034 在大鼠社会隔离恐惧 模型中可恢复损害的记忆,该模型行为改变与精神分裂症病人 的核心症状一致。Arnt 等〔10〕发现在新奇事物探索试验中,LuAE58054( 一种新的 5-HT6 受体拮抗剂) 可以因逆转亚慢性给 药苯环 利 定 phencyclidine 引 起 大 鼠 认 知 损 害。然 而,Fonce 等〔9〕,Kendall 等〔11〕发现一些 5-HT6 受体激动剂也可以改善学 习记忆。因此,5-HT6 受体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确切作用还有 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5-羟色胺综合征诊疗步骤

5-羟色胺中毒的严重程度
根据所需医疗干预,可将 5-羟色胺毒性反应划分为 3 种严重程度。 轻度毒性
• 5-羟色胺能特征可能与患者有关,也可能无关。 此类特征包括反射亢进 (在服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的患者中普遍存在)、 可诱发的阵挛、震颤、肌阵挛性抽搐和发汗,有时还会出现更多非特异 性症状,例如头痛或出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 苯乙肼,反苯环丙胺(不可逆) • 吗氯贝胺 • 利奈唑胺 • 亚甲基蓝(亚甲蓝)
5-羟色胺释放药物 • 芬氟拉明 • 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哌甲酯,苯丁胺 • 合成兴奋剂 - 摇头丸,“浴盐”(卡西酮,苯乙胺)
其他 •锂 • 色氨酸 • 丁螺环酮 • 拉莫三嗪
诊断步骤
5-羟色胺中毒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很少需要诊断检测。 中毒时常出现临 床三联征(神经肌肉兴奋、自主神经反应和精神状态改变),同时有 5-羟色胺 能药物暴露史。确定 5-羟色胺的中毒程度(轻度、中度或重度)非常重要,因 为这能指导治疗。5-羟色胺中毒已有若干临床诊断标准,但目前推荐使用的是 Hunter 5-羟色胺毒性标准 (HSTC)。
体格检查
应进行自主性症状和精神状态的一般性检查,以及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在初步 检查时,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或意识混乱。 自主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发汗、脸红、瞳孔放大和高热。 心动过速属于非特异 性症状,多见于中度 5-羟色胺中毒,是患者病情改善或恶化的合理监测指标。 血压不是 5-羟色胺中毒的诊断要素,多数情况下血压通常正常或有轻度升高。 发汗和脸红属于非特异性症状,但在所有程度的 5-羟色胺中毒中均可出现。 可能出现瞳孔放大,但此症状在其他中毒症候群(抗胆碱能综合征)的诊断 中,更具诊断意义。体温可能会轻度升高(即>38°C [>100.4°F]),但此 症状无诊断意义,本身也无临床意义。高热(体温>38.5°C [>101.3°F] 或 快速上升)是重度中毒的诊断特征,出现时必须进行紧急治疗。没有出现神经 肌肉特征时,应考虑高热的其他病因。 神经肌肉兴奋的症状包括阵挛、反射亢进、震颤、肌阵挛和张力过高/强直。 阵挛是 5-羟色胺中毒时唯一最常见的诊断性特征。 其严重程度的范围为从诱 发性阵挛(> 3 次)到自发性阵挛,足踝处最易诱发。 上肢和下肢其他肌群也 能发生阵挛,但通常不易诱发。 在更严重情况下,阵挛将持续发生或转为自发 性阵挛,可能难以与张力过高区分。 眼肌阵挛是一个诊断性特征,该症状在其 他临床疾病中很少见。 其临床表现为眼睛快速、均匀地移动,患者眼睛跟随手 指迅速移动到中线时,最易引发眼肌阵挛。 应与眼球震颤加以区分,后者包括 快速和慢速移动。 反射亢进几乎普遍存在于 5-羟色胺中毒和大多数服用 5-羟 色胺能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 通常,下肢症状更明显。 重度中毒情况下, 持续自发阵挛最可能导致张力过高。 通常与高热同时发生,应视为需要立即治 疗的重度中毒的诊断性症状。 中度 5-羟色胺中毒时,患者容易受惊吓(例如突然出现声音或环境突然变 化),但检查时不应引发此症状。
5_羟色胺受体对记忆的调节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 urnal of Capital N orma l U niver sity2009年增刊(Socia l Sciences Edition)基础心理学研究5-羟色胺受体对记忆的调节作用于 平 尹文娟 于 萍摘 要: 5-羟色胺(5-hydrox ytryptam ine,5-H T )是脑内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目前报告有7种受体14种亚型,分别是5-H T 1A ,5-H T 1B ,5-H T 1D ,5-H T 1E ,5-H T 1F ,5-H T 2A ,5-H T 2B ,5-H T 2C ,5-H T 3,5-H T 4,5-H T 5A ,5-H T 5B ,5-H T 6和5-H T 7受体。
早期研究发现5-H T 能系统通过作用于乙酰胆碱能系统而发挥对记忆的调节作用。
随着研究深入,有发现5-H T 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作用不同,出现受体上的功能分化,1-7受体亚型的激动剂、反向激动剂、拮抗剂,以及药物实施阶段的不同都有可能产生对记忆的不同影响。
这为探知记忆本质以及相关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5-H T ;受体;记忆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增刊-0141-05收稿日期:2009-11-02作者简介:于平,山东平度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尹文娟,安徽淮南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于萍,女,山东淄博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北京 100048)一、引言记忆的研究自艾宾浩斯开始,从1885年至今,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到神经科学领域,更在70年代,广泛的开展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可塑性的探索。
从胆碱能到儿茶酚胺能,到5羟色胺能,脑内的神经递质参与记忆的活性规律,在分子水平上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不同记忆系统的生理学机制。
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和新的神经回路的形成被认为是记忆的物质基础。
五羟色胺(5-HT)受体

不过,拟5-HT能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不如拟去甲肾上腺素(NE)能,尽管氟西汀对带状疱疹后疼痛的效果类似5-HT和NE双回收阻断剂阿米替林,但对糖尿病性神经病的疼痛效果则不如NE回收阻断剂去甲丙咪嗪。故对拟5-HT能药物治疗慢性疼痛,不能抱太大希望。
⒍抑制快眼动睡眠:激动5-HT1A受体抑制快眼动睡眠,齐拉西酮强效激动5-HT1A受体,显著抑制快眼动睡眠[2884]。SSRIs拟5-HT能,抑制快眼动睡眠,当SSRIs戒断时,快眼动睡眠代偿性增加,表现为多梦。
⒍预防偏头痛:5-HT收缩大动脉(如颈内、颈外动脉),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偏头痛时5-HT能低下,引起颈内、颈外动脉扩张,故偏头痛发作时感到颞动脉在跳动,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脑缺氧,酸性代谢物积聚,引起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麻痹性扩张,表现为与脉搏相同同节律的跳动,阿米替林、SSRIs、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增加5-HT能,理论上预防偏头痛发作。
⒉激惹和厌食:激动5-HT2C受体引起激惹和厌食, SSRIs增加5-HT浓度,激动5-HT2C受体,引起激惹和厌食。其中厌食在头半年内较明显,能减轻体重;当长期服SSRIs时,厌食效应倾向耐受,体重倾向增加。
⒊抑制射精: Spiess等比较了10例早泄男性(射精<2分钟)和14例对照者(射精>3分钟),用阴茎环状面积和自我报告评定性唤醒,结果发现,当5-HT不足时,激动5-HT2C受体不足,引起射精过速,即早泄,而SSRIs激活5-HT2C受体,延迟射精,治疗早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