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

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秋季腹泻是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中。

轮状病毒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容易引起传染性腹泻疾病。

轮状病毒感染对小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秋季轮状病毒感染高发,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不便和困扰。

目前,对于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尚存在一定的挑战。

对轮状病毒的检验方法和临床诊疗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及时精准地诊断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能够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缓解患儿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本文旨在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策略,总结诊疗经验,展望未来诊疗的发展方向,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提高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诊疗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诊疗分析,旨在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和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降低儿童腹泻病例中因轮状病毒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患儿和家庭的不良影响。

通过对现有的检验方法和诊疗策略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得出诊疗经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展望,以进一步提高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儿童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患病情况分析在秋季,小儿腹泻是常见的疾病,其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之一。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易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中的地方传播。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轮状病毒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小儿腹泻病例的30%-50%。

在发病季节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多集中在2岁以下。

患病儿童的家庭成员及幼儿园、托儿所等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也容易受到传染。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腹痛等,有时还会出现脱水、血性便等严重症状。

临床上可通过轮状病毒的检测来明确诊断,提高准确率和早期治疗,缩短病程。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患儿腹泻的临床检验学分析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患儿腹泻的临床检验学分析

171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32期·医学检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患儿腹泻的临床检验学分析尚丛珊,吕清巧,杨丹(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0 引言轮状病毒通常在小儿急性胃肠炎中被检测到,该物质会导致患儿机体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发生紊乱,进而影响患儿身体健康。

而轮状病毒诱发婴幼儿发生腹泻或急性腹泻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如下:轮状病毒侵犯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时,患儿小肠的柱状上皮细胞也会随着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此时诱发肠道出现相应的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大量水分积聚于患儿肠腔部位,最终临床表现而水样腹泻[1-2]。

对患儿是否存在轮状病毒感染进行准确判断,不仅关系到临床用药治疗合理性问题,更是直接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与生命安全。

在本研究中,为了探讨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具体价值,笔者特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诊断检查及治疗的1000份急性腹泻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笔者现将具体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诊断检查及治疗的1000份急性腹泻患儿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呕吐、脱水、发热临床症状,且经临床血液检查分析后可知其细胞总数基本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有所增高。

1000例急性腹泻患儿中,620例男,380例女;年龄在4个月至6间,其中,<6个月患儿152例、6个月至2岁患儿720例、2-6岁患儿128例,平均(2.76±0.44)岁;病程在1-7天,平均(3.45±1.07)天。

1.2 研究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所采用试剂盒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快速检测本院1000份患儿粪便样品,快速检测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

即采取适量的患儿粪便样品,将其放入装有稀释液的采便器内,当样品完全溶解后,直接采用测试卡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10-20分钟内可知晓检测结果。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摘要】急性腹泻在儿童中常见,轮状病毒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诊断方法。

结果显示,急性腹泻患儿常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

治疗策略上,针对不同病因选择不同处理方法。

研究认为,临床特征与轮状病毒感染存在相关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未来可加强疫苗预防和早期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但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有限、访视时间较短等,应加强深入研究和完善方法。

【关键词】急性腹泻患儿, 临床特征, 轮状病毒检出情况, 影响因素, 临床诊断方法, 治疗策略, 相关性分析, 应用前景, 研究不足,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腹泻在儿童中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更加普遍。

急性腹泻给患儿带来了身体不适和痛苦,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轮状病毒是导致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病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急性腹泻患儿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旨在进一步了解急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通过分析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轮状病毒的检出情况,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提高病例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还可以为预防急性腹泻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急性腹泻的发病率,减少对患儿及家庭的负面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增进对急性腹泻及轮状病毒感染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轮状病毒的检出情况。

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发病年龄和季节分布。

急性
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到5岁的儿童中,尤其是2岁以下的幼儿。

其次是腹泻的症状表现。

患儿经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和发热等症状。

腹泻的性质通常为稀便、黏稠或水样便,并伴有腹胀和肠鸣音增高等表现。

有些患儿可能伴有腹泻后的贫血和消瘦。

此外,部分患
儿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上呼吸道感染、呼吸急促和皮疹等。

最后是临床检查的结果。


儿在临床检查中可能出现脱水、体重下降、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等情况。

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通过对患儿粪便进行分析,可以检测到
轮状病毒的存在。

根据病毒的抗原类型分为A、B、C型,其中A型是主要的病原体。

病毒
的分离和鉴定通常通过电镜观察病毒颗粒或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病毒抗原来确认。

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在冬春季节最为常见,而B型和C型感染则较少见。

此外,轮状病毒感
染还可能引起病毒性脑炎和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总结起来,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病年龄和季节分布、腹泻的症状表现以及
临床检查结果等。

轮状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在急性腹泻患儿中的检出率较高。

因此,在儿童急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中,及时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和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急性腹泻是指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迅速进展的一种腹泻表现。

儿童是急性腹泻的高发人群,其中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本文通过对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关系和相关影响。

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腹泻表现,患儿呈水样或黏液样大便,并伴有腹胀、腹痛等不适感。

其次是发病急骤,通常在数小时内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

再次是病程短暂,多数患儿在1-2天内自行缓解。

急性腹泻患儿常伴有发热、体力不适等全身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轮状病毒是造成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对于急性腹泻患儿的感染率较高。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呈现肠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等,严重者还可导致中等度脱水。

轮状病毒检测主要通过PCR、ELISA 等方法进行,可以对急性腹泻患儿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

研究发现,急性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有些研究甚至显示超过50%的急性腹泻患儿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

轮状病毒感染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秋冬季节。

研究还表明,轮状病毒感染与患儿年龄、免疫状态、婴儿喂养方式等因素相关。

轮状病毒感染对急性腹泻患儿的影响较为明显。

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患儿腹泻和呕吐症状的加重和延长。

而轻型病例常可在数天内自行缓解,重型病例则需及时进行脱水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胃肠炎等并发症,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心肌炎、肺炎等疾病。

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腹泻症状、急性起病、短暂病程以及全身症状等。

轮状病毒是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季节性。

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腹泻症状的加重和延长,还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针对轮状病毒感染,及时进行准确的检测和治疗对于急性腹泻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粪便。

对免疫胶体金技术确诊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其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 1426例腹泻儿童中,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420例,占29.45%。

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2-36月龄婴幼儿,占96.91%。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为高发期。

由轮状病毒腹泻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1.1%,呼吸系统并发症所占比例最高。

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最明显的特点是年龄性和季节性,患者主要是3岁以下婴幼儿,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期,应针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采取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腹泻是儿科常见流行性疾病,发病人群主要是3岁以下婴幼儿。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1],发病季节集中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全球因轮状病毒感染致死率在0.3%左右。

我院采用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可迅速检测出腹泻原因,从而有效的进行临床治疗[2]。

本文回顾性分析统计我院2005年1月-2012年5月治疗的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12年5月本院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诊断标准为:免疫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腹泻儿童大便。

其中其中轮状病毒感染阳性患者有420例,220例男性,200例女性,月龄6-36月,平均月龄23个月。

1.2 方法1.2.1 样品收集采集腹泻症状出现后1-3天的婴幼儿粪便。

1.2.2 检测方法两个检测方法,首先是样本特征观察表现为大便呈稀糊样或蛋花样。

其次是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检测为阳性。

1.2.3 统计学分析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临床资料,设计病例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新生儿腹泻诊断、临床症状(发热、呕吐、腹泻时间)、治疗方式和给药方式、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急性腹泻是指腹泻突然发生,持续时间不超过14天的症状。

对于儿童来说,急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

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本文将针对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轮状病毒检出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

一、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1. 症状表现急性腹泻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秘、腹部胀气、腹痛等症状。

其大便呈水样、稀薄,并可能夹杂有脓血。

部分患儿伴有发热、消化不良、厌食、呕吐等症状。

在严重的病例中,患儿可能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2. 临床体征患儿常出现腹部胀满、酸臭厌食、脱水、皮肤弹性差等体征。

严重脱水的患儿可能表现为嗜睡、眼底干涸、尿少甚至无尿等症状。

儿童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恶心、头昏、乏力等。

3. 发病原因急性腹泻患儿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性原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非感染性原因(如药物过敏、食物中毒)等。

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二、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1. 轮状病毒的特点轮状病毒是一种造成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尤其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为常见。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口-粪传播途径传播,感染后表现为急性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造成医院和社区的暑疫传播。

2. 轮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嵌合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荧光抗体法等。

RT-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轮状病毒的检测中。

3. 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通过对急性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可以更准确地明确病原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项关于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可能有所不同。

据了解,近年来轮状病毒感染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且感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特征及轮状病毒检出情况分析急性腹泻是指胃肠道疾病引起的病程短暂,伴有腹泻症状的一类常见疾病。

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本文将对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轮状病毒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

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一天排泄三次或以上,并且大便质地变稀。

呕吐是常见的伴随症状,有时呕吐病情比腹泻严重。

腹痛多为肚脐周围或全腹,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

患儿还可出现发热、厌食、不适等全身症状。

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原体之一,特别是婴幼儿中较为普遍。

通过对患儿大便标本的实验室检测,可以获得轮状病毒的检出情况。

目前常用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包括PCR、ELISA、免疫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轮状病毒的存在,有助于指导患儿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非轮状病毒感染的急性腹泻有一些区别。

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周,而非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轮状病毒感染还常伴有呕吐症状,而非轮状病毒感染一般较少呕吐。

轮状病毒感染还常伴有发热,而非轮状病毒感染发热的比例较低。

对于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针对腹泻和呕吐症状,可以给予口服补液和口服藻类离子换液剂等治疗,以防止脱水的发生。

对于其他症状,如发热和腹痛,可以给予相应的退热药和止痛药。

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为了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措施,如勤洗手、饮食卫生等。

目前已经有轮状病毒口服疫苗上市,可以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

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

轮状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检出情况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获得。

对于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处理。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措施,同时可以考虑接种轮状病毒口服疫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r r 8 夕o g a u t h o r: H U Ju n,E - ma i l :h j j 6 5 6 2 @1 6 3 . c o n r
Ab s t r a c t : 0h i e c t i v e T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e p i d e mi o l o g i c a l a n d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r o t a v i r u s d i a r r h e a a mo n g
脂肪球和粪便性状与 R V 检 测 阳性 率 的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腹 泻 多 持 续 3 ~4 d ,以 稀 水 样 便 为
主 ,粪 便 中 大 多 具 有 脂 肪 球 。 结 论 RV是 西安 地 区病 毒 性 腹 泻 的 主要 病 原 体 ,< 2岁 婴 幼 儿 是 高 发 人 群 ,
Ce n t e r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h a a n xi Pr o v i n c e Pe o p l e s Ho s pi t a l ,Xi a n,S h a a n xi 7 1 0 0 6 8,C h i n a
中 图分 类 号 :R1 8 1 . 3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 6 6 3 9( 2 0 1 5 )1 0 — 0 7 6 6 — 0 4
Epi d e mi o l o g i c a l a n d c l i ni c a l f e a t ur e s o f r o t a v i r u s
d i a r r he a a mo n g c hi l d r e n i n Xi a n
LI U Ya n g,ZHAO Xi a n g - r o n g,LE I L e i ,Z H ANG Xi a o y a n ,GU0 Ch u n — y a n ,HU J u n
we r e a na l yz e d b y S PSS 21 .0 us i n g e hi — s q ua r e t e s t . Re s u l t s 7 30 s a m pl e s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a nd 2 9 0 we r e f ou nd t O b e R V a nt i ge n po s i t i v e wi t h t h e o ve r a l l po s i t i v e r a t e of 3 9 .7 3 . Th e di f f e r e nc e of p os i t i v e r a t e be t we e n f e — m al e s an d ma l e s wa s no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ni f i c a nt( Y 一 0. 76, P> O .0 5) .The hi ghe s t p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61 . 36
c hi l d r e n i n Xi a n . Me t ho d s St oo l s pe c i m en s we r e c ol l e c t e d f r o m c hi l dr e n wi t h a c ut e d i a r r he a f r o m De c e m be r
2 0 1 1 t O No v e mb e r 2 0 1 2 ,a n d we r e t e s t e d f o r r o t a v i r u s a n t i g e n u s i n g Co l l o i d a l g o l d r a p i d d i a g n o s i s k i t . Th e d a t a
刘杨 , 赵 向绒 ,雷蕾 ,张小艳 心 实 验 室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6 8
摘 要 : 目的 了解 西安 市腹 泻 患 儿 中轮 状 病 毒 ( R V) 感 染 的 流 行 病 学 和 临 床 特 征 。方 法 2 0 1 1年 1 2月 至

7 6 6 ・
中 国预 防 医学 杂 志 2 0 1 5 年 1 O月第 1 6卷 第 1 O期
C h i n P r e v Me d ,O c t 2 0 1 5 ,V o 1 . 1 6 N o . 1 0

论 著 ・
西 安 市 儿 童 轮状 病 毒腹 泻 流行 病 学 和 临床 特 征 分 析
性率为 3 9 . 7 3 ( 2 9 0 / 7 3 0 ) ;R V 检测 阳性率 在性 别 间差 异无 统 计学 意 义 ( . ) f 一 0 . 7 6 ,P> 0 . 0 5 ) ;1 3 ~ 2 4月 龄 R V 阳性 率 最 高 ,达 6 1 . 3 6 % ;流 行 季 节 主 要 集 中在 4月 和 l 0 b1 2月 ;腹 泻 症 状 、腹 泻 天数 、便 检
2 0 1 2年 1 1 月 ,收 集 陕 西 省 人 民 医 院 门 诊 和 住 院 以 呕 吐 或 腹 泻 为 主 要 症 状 的 急 性 腹 泻 儿 童 的 粪 便 样 本
7 3 0例 , 利用胶体金快速诊断试 剂盒对 所有粪便 样本 进行 R V 抗 原 检 测 。采 用 S P S S 2 1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计 数 资 料 使 用 Y 检 验 ,检验 水 准 a 一0 . 0 5 。结果 7 3 0例 腹 泻 患 儿 的 粪 便 样 本 , 其 中 R V 抗 原 检 测 阳
全 年 均 有 发 病 ,以 秋 冬 季 节 居 多 。RV 感染 后 大 多 出 现 腹 泻 ,粪 便 呈 稀 水 样 ,粪 便 可 检 出脂 肪 球 ,应 结 合
R V 流行 特 征 制 定 预 防 控 制 策 略 。
关 键 词 :病毒 感 染 性 腹 泻 ;轮 状 病 毒 ;流 行 病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