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玄《马钧传》第二课时导学提纲
马钧传课件

技术高超的人 应对的话 奇妙的事 作模具,名作动 形 作 名
古今异义
过着玩乐的生活
一种专门顾问性质的 官
2.为博士,居贫
思考探究一: 众人对马钧的发明创造的态度如何? 思考探究二: 你觉得马钧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思考探究三: 马钧身上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第七段(上)
有裴子者,上国 之士也,精通见 理,闻而哂之。 于是他就反驳马先生,先生说 乃难先生,先生 不赢他没法应对。裴先生自以 口屈不能对,裴 为击中对方要害,说个不停。 子自以为难得其 要,言之不已。 傅先生对裴先生说:‚您的长 傅子谓裴子曰: 处是会讲话,短处是没有高超 “子所长者言也, 的技艺。马先生的长处是有高 所短者巧也。马 超的技艺,短处是不会讲话。 氏所长者巧也, 所短者言也。
第四段:马钧制成翻车(龙骨水 车),“其功百倍于常”。
翻车
龙骨水车
第五段(上)
其后有人上百戏者, 后来有人进献一套杂技模型, 能设而不能动也。 只能摆设却不能活动。
帝以问先生:“可 皇帝拿(这件事)问先生: 动否?”对曰: ‚(你)能(使它们)动起 “可动。” 来吗?‛回答说:‚可以活 帝曰:“其巧可益 动。‛ 否?”对曰:“可 皇帝说:‚技术可以改进 益。”受诏作之。 吗?‛回答说:‚可以改 以大木雕构,使其 进。‛他就接受皇命制作了。 形若轮,平地施之, 他用大木头雕刻构造,使它 潜以水发焉。
《马钧传》教学设计

《马钧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知识。
2.从马钧革新和发明的事例中,理解马钧身上刻苦钻研的实践精神。
教学重点:1.文言字词的正确运用。
2.正确认识传主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联系当今社会,深刻地理解马钧的实践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传说远古时期,黄帝在与蚩尤作战时遇到大雾,黄帝的部落虽然英勇善战,却也无法取胜。
为此,黄帝特意制造了一辆指南车,利用它来识别方向,终于打败了九黎部落,生擒了蚩尤,为统一华夏涤讪了基础。
又传说3000年前,远方的越裳氏(在今越南)派使臣到周朝,迷失了回去的路线,周公遂制造指南车相赠,以作为指向工具。
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因未能见到实物,这个迷一直蒙盖了两千年,到三国时期才被解开。
)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解开这个迷团的人。
二、推进新课:1、简介作者:傅玄(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东南)人,晋初年著名的思想家。
曹魏末年,曾任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
西晋王朝建立后封子爵,历任御史中丞和司棣校尉等职。
主要著作有《傅子》等。
东汉末年以后,由于战乱频繁和赋役繁重,迫使大批人口离散、逃亡,严重削弱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傅玄为了巩固西晋封建统治,极力主张安抚流民,扩大人民就业机会。
他的主张,在当时尽管很难办到,但他的这一见解是积极的。
为了发展农业,巩固封建生产关系,傅玄针对当时的情况,还主张把多余的封建官吏和商贾百工转向农耕,增加农业人口。
他说:“为政之要,计人而置官,分人而授事,……计天下文武之官足为副贰者使学,其余皆归之于农。
若百工商贾有长者,亦皆归之于农。
”主张增加农业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在傅玄以前已不乏其人,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敢于要求裁减冗散官吏去务农,则是少见的。
2、简介《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
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马钧传导学案粤教版优质教案

课题:《马钧传》导教案(二)编写者:严镇萍胡放宇谭曜岐审查人:黄金鹏【学习目标】.掌握文言词句知识。
.研究人物遭受与时代和环境的关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阅读马钧传(段-结尾),解决生字词的读音,逐字逐句疏导文意,圈出文言知识点。
(2)用分钟达成“预习及自我检测”部分。
、然而试冉、季以政,试游、夏以学矣。
翻译注意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此美玉因此见诬为石,荆和因此抱璞而哭之也。
状语后置等)、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
、闻贤不试以事。
【课前预习案】【预习及自我检测】【自主学习指导】、巧不利于世【课内研究案】【研究指导】(一)解说以下句中的词语:、贤人详细备物..、夫怜悯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可以免也。
......、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悬言物理,不可以够言尽也....、于是安乡侯悟.、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后之君子,其鉴.之哉、近汉世张平子,不可以过.也、平子虽为侍中,俱不典工官...、虽贤人之明尽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品德颜渊之伦是也..、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此美玉因此见诬为石,荆和因此抱璞而哭之也。
.....、良可恨也..联合说明和工具书研读一、指出以下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天下之名巧也依据词语间的语法、此轮扁之对关系来剖析定位、此二异也、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不如试之易效也、后来有人上百戏者、其巧可益否、以机鼓轮、使首尾电至、后之君子,其鉴之哉、荆和因此抱璞而哭之也二、解说以下句子中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 少而游豫. 天下之名巧也. 为博士,居贫. 贤人详细备物. 夫怜悯者相妒. 同事者相害. 中人所不可以免. 必以考试为衡石. 悬言物理,不可以够言尽也. 缘縆、倒立,进出自在. 游、夏犹然 , 况自此而降者乎?. 良可恨也(二)翻译以下句子:三、指出以下句式特色、不自知其为巧也、未之思耳,夫何之有?、乃皆易以十二、不以事、取人不以一揆、写一首歌、写一段(任一种),与大家分享的理解。
语文选修第15课《马钧传》精品课件

栏 目
链
益”等就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征。其次写裴子时用 接
“哂”“难”“言之不已”就刻画出他好空言,不重实践的特点。
4.拓展探究 (1)马钧为什么能成为“天下之名巧”?
提示:马钧天资聪颖,这是他成为“天下之名巧”的原因之一。
栏
马钧有创新、实践的勇气和魄力。高堂隆和秦朗说古代没有指南 目
链
车,而马钧为了证明古代有便去制作。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马钧 接 被赞勇气可嘉。
更人更.出(ɡēnɡ)
缘 (ɡēnɡ)
以子所长.(chánɡ) 二子哂.之曰(shěn)
乃难.先生(nàn)
栏 目
链
况自此而降.者乎(jiànɡ) 接
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línɡ pì)
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xiāo)
2.古今异义
(1)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古义:痛惜;今义:令人憎恨。
栏 目
能及创新实践的勇气。
链 接
(2)对比技巧。
裴子的口若悬河和马钧的“口屈”形成对比;公输般、墨翟的
“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和马钧的“巧无益于世”形成对比。
(3)描写角度。
当谈及古代的指南车时,马钧说:“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
也。”
当皇帝问百戏模型能否改进时,马钧用“可动”“可益”来回
栏
答。
目
链
栏
判当时好说空话、不重视实践的社会风气。
目
链
接
(3)从众人的态度和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马钧的革新和 发明在当时得不到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重玄学和谈玄论道,导致了
一股不注重实际而空谈的社会风气。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多数轻视科 栏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马钧传课件

⑥[京师]指魏晋的都城洛阳。
⑦ [翻车]就是现在还在一些农村地方使用 的龙骨水车。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
⑧[诸葛亮连弩]诸葛亮出兵伐魏时,曾使 用的一种连发射远器,一下子就可以连发几十 枝箭。
⑨[石不能连属而至]石块不能连续发射。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众人知 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 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 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 不果试也。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 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 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 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 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吗先 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 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裴子者, 裴秀。安乡侯者,曹羲也。武乡侯者,曹爽也。
课文分析及翻译
【补充注释】 ①[轮扁之对]《庄子•天道篇》记述:一个制造
轮子的工人轮扁对齐桓公说,古人的书只是一些 糟粕,真正奇妙的地方,是语言所难于表达的。
②[不可以言言]不能用语言表达。前一个“言” 字,是名词,指“语言”;后一个“言”字,是 动词,指“表达”。
③[钧者器之模]“钧”是陶器的模型。 ④[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衡”是用来确定物 体轻重的。 ⑤[轻重无准而莫不模]轻重没有准确定出,就 想作一切的模型。
马钧发明的 翻车和指南车
课文分析及翻译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 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 言知乎?
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有名的技术高深的人。 少年时代,他过着玩乐的生活,自己也不知道是 个技术高深的人。在这个时候,他没有向人谈及 技能问题,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傅玄《马钧传》第二课时导学提纲

《马钧传》中提到了哪些马钧的 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在当时有何 重要意义?
问题三
通过阅读《马钧传》,你认为马 钧的成功因素有哪些?他的经历 对你有何启示?
小组讨论
分小组探讨马钧的发明创造对当 时社会及后世的影响,以及马钧
的性格特点对其成就的作用。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体会
02
01
03
我从《马钧传》中学到了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意境营造
通过描绘马钧的工作环境和成果展示,营造出一种崇尚技艺、尊重工匠的社会 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古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03
知识拓展:古代科技文化
古代科技发展历程概述
01
02
03
04
原始社会时期
石器、火的使用,初步形成原 始技术和手工艺。
奴隶社会时期
青铜器制造、农业、畜牧业、 纺织业等得到发展。
在《马钧传》中,傅玄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等,以突出 马钧的才华和个性特点。
《马钧传》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
文中通过比喻手法,将马钧的技艺比作“天下之名 巧”,形象地表现了其高超的技艺水平。
排比
在描写马钧制作机械的过程时,傅玄运用了排比手法, 使得文章气势磅礴,富有节奏感。
夸张
为了突出马钧的非凡才能,傅玄在文中运用了夸张手 法,将其描绘成一位具有神奇力量的传奇人物。
傅玄的著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傅子》一书,共 三十余篇,十多万言。另外,还有《周易注》、 《周易大衍论》、《太玄经注》、《太玄经解》、 《二言》、《拟四愁诗》四首、《叙连珠》及百 余首诗赋。
傅玄幼年随父逃难河南,专心经学,开始撰写 《傅子》等书,后虽显贵,而著述不废。
傅玄在政治上主张德威并举,在经济上提出“安 民省事”的富国之道,在文学上乐府诗体,文辞 优美,格调高雅,是西晋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钧传知识点

1、天下之名巧也
技术高超的人
2、此轮扁之对 3、此二异也
对话 奇妙的事
形容词用作 名词
4、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 造出模具
5、不如试之易效也 6、其后有人上百戏者 7、其巧可益否
见效;证明 献上,进贡 改进
名词用作 动词
8、以机鼓轮 9、使首尾电至
转动 像闪电一样
名词用作状语
10、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以……为鉴(教训)意动用法
译 文8-2
尽管圣人的明智能普遍认识事物,但如要选 用人材,就一定要先考验(试验)。这样就 用政事考验冉有、季路,用文学考验子游、 子夏。子游、子夏等尚且如此,何况不如他 们的人呢!为什么这样?凭空而谈事物的道 理,不可能一讲用言语讲得很清楚,在事情 上实践时,讲不清楚的地方,一试验就容易 得到证明了。现在像马先生所要制作的,是 国家精密的器械,军事上重要的战具,化费 十寻的木材,用去两个人的劳力,不需多少 时间,就可知道是错是对。
22.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 精微
23、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25、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他在内心不同意,嘴上 又说不过您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26、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离题很远
……的原因
24有、所夫不巧解者而,难天之下不之已微,事其也,27.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
相击刺,必已远矣
用来……的东西
机巧之类,是天下极微妙 28、不言而诚心先达
考察试验
9.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
事物的道理 可以用
10.缘縆、倒立,出入 自在
转动 灵活
11.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等而下之的人
12.良可恨也
可惜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不自知其为巧也 2、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3、乃皆易以十二蹑 4、闻贤不试以事 5、取人不以一揆 6、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7、其功百倍于常 8、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9、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 10、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11、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12、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13、裴子者,裴秀。 14、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马钧传》导学案学生版教学文案

《马钧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
2、了解傅玄、裴松之注《三国志》、课文的写作背景。
3、梳理课文,了解马钧有哪些发明创造。
【知识链接】傅玄(217-218),字休奕,泥阳(今山西耀县东南)人,三国魏末到晋初时的思想家。
曾撰写《傅子》一书,现已失传。
裴松之注《三国志》:毛主席对裴松之注《三国志》的评价:“李贤贤于颜师古(唐代为《后汉书》作注之人)甚远,确然无疑。
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有些近于李贤,而长篇大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爱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此之谓欤?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豪巨眼,不其然乎?”《马钧传》就选自裴松之注《三国志-杜夔传》的注文。
马钧:《马钧传》所记述的马钧,是三国时魏国人,我国古代有名的科学家。
他善于发明创造和革新机械,和那些只会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豪门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
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时写道:“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
”【写作背景】马钧为一代巧匠,创意和手艺都高人一等,但却一直得不到重用。
傅玄借此文来表达对贤人怀才不遇的遗憾和感慨。
“悬言物理”而不接触实际,正是玄学的显著特征;以神、以言取人,而不以事、以功取人。
文中与傅玄争论的“后进领袖”裴秀,对傅玄奔走相告置若罔闻的权贵曹爽,都是赞同玄学的浮华一派。
傅玄与他们有着思想上的分歧。
【学习过程】一、预习,积累文言字词(一)看清字形,给加点字的字词注音。
1、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2、更.入更出()3、二子哂.之曰()4、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縆.、倒立()5、乃难.先生()6、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7、中.之则堕.()()8、况自此而降.者乎()(二)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见课下注释)1、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2、天下之名巧也3、乃皆易以十二蹑4、又焉可以言校也5、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6、其巧可益否7、乃难先生8、言之不已9、悬言物理10、心乖于内,口屈于外11、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12、有以事取之者13、德行颜渊之伦是也14、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15、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16、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玄《马钧传》第二课时导学提纲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文言重点字词句,了解文言传记的写作特点。
2、了解马钧的人生经历及主要成就,学习传主的努力钻研、缜密巧思、积极实干的精神,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类似于现在的评传)。
3、理解马钧身上刻苦钻研的实践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提高翻译文言能力。
2、养成重视实践、不尚空谈的学习生活习惯。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马钧,天下莫不服其巧,堪称一代机械大师,然而他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虽然他曾作过给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挠和蔑视,技巧一直未得到顺利发展的机会。
尽管文学家傅玄曾几次在魏国贵族安乡侯曹义、武安侯曹爽那里推荐他,也还是没有受到重视。
封建社会里当权者说空话,不重视科技实践。
尤其是魏晋时代,改朝换代频繁,社会上清谈成风,崇尚“玄学”,当权者“不涉世务”,对科技事业很不重视。
因此,对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史书上连一个完整的传记也没有。
幸亏南朝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摘引了一些我国古代机械大师马钧的故事,才让我们知道一些古代卓越的科学家发明成就。
傅玄的讲求实际、注重实效,是难能可贵的。
马钧对人类的贡献,虽然没有被封建贵族所重视,但他的发明创造却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几千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
二、深入学习
(一)思考:马钧在当时得不到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传记中的马钧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传记中还有哪些人?对马钧的发明创造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1
高二语文第页
(二)请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2、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
3、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三)请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句,认真看翻译,领悟这些句子的意思。
三、迁移运用
(一)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不自知其为巧也。
2、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3、乃皆易以十二蹑。
4、闻贤不试以事。
5、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
6、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7、其功百倍于常。
8、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9、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
10、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11、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12、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13、裴子者,裴秀。
1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他说(自己)制作的可以让功效提高五倍
2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裴先生自以为击中对方要害,不停地滔滔议论
3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
4不言而诚心先达
不需要语言,但诚意已先表达出来5以变辩是非
善于随机应变,明辨是非
6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把运用试验就很容易验证的事情看得很难,却轻易的用冷言冷语来压抑那些有出众才能的人
7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
用呆板不变的办法来应付无穷无尽的事物
高二语文第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