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案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台湾》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一部分----行在台湾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到第一部分----行在台湾。我们将了解到台湾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环境特征。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大家参照学案上的地图,自己找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并在地图中标记出来。
(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重点点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问题法
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音频等。
教学过程
诗歌欣赏
教师 :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一个地方,不仅是因为它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丰饶的物产,同样是因为老师心中那一点点的情怀。首先,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来看一看,老师所说的地方到底是哪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明确这些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会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的经济特色,培养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教师:从图中的等温线我们可以得出——台湾的气温南高北低,周高中低。首位度因素的影响,气温分布呈现南高北低。受地形影响,中间海拔高,气温低,台湾气温分布周高中低。而台湾岛东部是山脉迎风坡,西面是背风坡,因而降水东多西少。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mm以上,被称为“中国雨极”。
教师:台湾的气候类型的怎样的?
教师:我看大家都找得还不错,下面有请第一小组同学代表来为大家讲解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

②1995年初,提出现阶段、
的八项主张。
③2000年3月,中国共产党重申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决阻止任何制造的图谋,为完成祖国而努力。
2、台湾政策:(1)政策: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政策,开放赴大陆探亲,并在、交流等方面采取开放措施。
★(2)意义:打破了海峡两岸近年的隔绝状态,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课题: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等。
【学习指导】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台湾问题的形成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A、台湾B、香港C、澳门D、海南
B5、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008年12月15
日,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基本实现
直接“三通”。下列不属于该史实原因的是
A、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初见成效
B、“三通”的基本实现,表明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实现
C、中共采取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
★3、汪辜会谈(九二共识):
(1)背景:①1990年,台湾成立基金会。(海基会)
②1991年,大陆成立关系协会。(海协会)
③1992年,两会就“”达成共识。
(2)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会谈。将写入协议。
(3)意义: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模块二、日益密切的交往(学习导引:阅读课本67-68页填写)
D、海峡两岸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学案】第四节台湾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学习目的:1.看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基本概况,以及台湾岛、彭湖列岛、钓鱼岛的分布。
2.了解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认识到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温故知新: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湾对岸是________省。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3.台湾岛西侧的海峡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海。
4.东部季风区由北向南的气候类型___ ____ _ 、______ __、___ ____。
课程导学:一、位置范围(1)范围:台湾省包括,以及附近的、等许多小岛,面积36000km2,人口2200多万,是我国的大岛在右图中填:台湾省福建省东海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钓鱼岛澎湖列岛台北高雄新竹(2)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的,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部,南部地区位于带。
北部是带(3)地形:西部是中东部是,最高峰是(4)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血缘关系:台湾省居民中,族约占97%,主要是、两省移民的后代。
(5)台湾的少数民族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台湾岛属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等十分丰富,被誉为。
2、台湾有许多美丽的别称,你知道为什么吗?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巩固复习考点1 地理位置和组成1、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台湾省就是台湾岛 B.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C.台湾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D.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2、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区是 ( )A.广东 B.广西 C.海南 D.福建考点2 美丽富饶的宝岛(1)自然环境优越:台湾岛气候:南部地区是气候。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案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学习目标:(一)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并能准确(二)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三)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四)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五)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六)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七)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与难点台湾省的位置和组成,台湾省的地形特点,台湾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台湾省的自然资源种类,台湾省的经济特点,台湾省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教学建议自学思考题:㈠⒈读“台湾地形”图找到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北回归线,说出台湾省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组成。
⒉读课本第一自然段,说出台湾的民族构成。
⒊读“台湾地形”图和“沿北回归线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说出台湾岛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⒋读课本52页“气候与自然资源”部分完成①、读本部分并结合台湾的地理位置分析说出台湾的气候类型及特点②、说出台湾的主要物产(师补充台湾的诸多美称及物产关系)针对性检测:一、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吗?1.台湾省的主体是岛,居民以族为主。
岛内为山地。
2. 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 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为台湾最长的河流。
4.台湾的为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二、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1.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A.稻米B.蔗糖C.樟脑D.海盐2.台湾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东部B.西部C.中部D.北部3.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力、生物等资源严重不足B.多地震、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C.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D.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三、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吗2.读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完成下列要求:①A、B水域及岛域C的名称:A ,B ,C 。
台湾教案初中

台湾教案初中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社会科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社会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1. 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2. 台湾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社会特点。
教学难点:1. 台湾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2. 台湾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社会特点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地图,让学生说出台湾的位置。
2. 提问:你们对台湾有什么了解?台湾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台湾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台湾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台湾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2. 讲解台湾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社会特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播放台湾的经济发展视频,让学生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2. 提问:台湾的经济发展对台湾社会有哪些影响?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台湾的哪些内容?2. 让学生说出台湾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台湾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社会特点。
2. 讲解台湾的文化特色,如美食、民俗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的文化特色,并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
2. 提问:你们认为台湾的文化特色有哪些独特之处?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台湾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 第三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 学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明确学习目标,根据学案知识要点介绍进行课前(看书)自主学习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一、祖国神圣的领土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1、领土组成:台湾省包括________、以及附近的 __________ 、 _______ 等许多小岛。
2、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 ________ 位置,3、读图6、22,自主完成在图上找到下列地理事物并记住其位置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
4、完成P34,活动2,体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对照课本P36,活动1,记住台湾的美称,并说出它们的含义2、对照图6.24、图6.25及图6.22,分析地形、气候因素对台湾森林、农产品分布的影响。
(1)台湾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分布在什么地方?(2)说说这里盛产这些农产品的原因(3)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4)观察图6.26,分析台湾树种丰富的原因三、出口导向型经济1、阅读课文和图6.28,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为主,60年代以后,台湾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型经济。
台湾一学案

台湾学案第一课时一、读图9.1台湾省和课本第一框题,完成如下问题:①完成课本读图1,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与范围。
②完成课本读图2。
③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④台湾岛与台湾省有何区别?⑤通过课本“阅读”部分,完成课本“思考题”。
二、读课本第二框题和结合图9.2、9.3完成如下问题:①完成课本活动问题1、2、3 。
②台湾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分布在那里?③台湾的气候怎样?夏秋季多什么气象灾害?④台湾的河、湖有什么特点?最大的河、湖分别是什么?(地形、气候考虑)。
台北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为什么?(地形、气候考虑三、填空1.台湾岛与祖国大陆相望的省( ),我国东部最高峰是( ),最长的河()2.台湾最大城市是( ),最大港口是( ),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5.台湾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原因是( )7.属于我国十大旅游景点的是( ),被称为“明珠上的明珠”8.说出台湾的美称( )9.台湾东临( ),南临( ),西隔( )与大陆相望,北临( )10.台湾省包括( ),( ),( )以及附近的一系列岛屿组成11.台湾属于( )气候,每年6—10月常受到( )侵袭12.台湾地形以( )为主,山脉走向为(),形成原因是()选择题:四、选择题1.台湾省的范围包括()A.台湾岛B.澎湖列岛、钓鱼岛C.琉球群岛D.九州岛2.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市是()A.浙江省B.福建省C.广东省D.上海市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台湾东临太平洋B.西隔台湾海峡C.北临黄海D.南临东海4.下列有关台湾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台湾岛约有二分之一的山地B.岛上多火山、地震C.台湾山脉为东西走向D.西部为平原5.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是()A.黄山B.武夷山C.泰山D.玉山6.台湾的气候属于()A.亚热带湿润气候B.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7.影响台湾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地震和台风B.干旱和沙尘暴C.低温和寒潮D.火山活动五、读图题.图中为台湾省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熟知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其重要性
2、理解台湾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的关系
3、会读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交通分布
4、了解台湾的经济特征和人口城市
二、学习过程书上勾画,学案不用写
(一)自主学习一、位置和范围:
1、指图8-24说明: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________,东临太平洋,南临________,西隔___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
以________为主体,还包括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台湾岛是我国大岛。
2、指图说明:台湾海峡,北通,南接,是国际上重要的。
3、提醒学生联系初一知识,说说台湾和台湾海峡为什么是国际上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台湾是西太平洋上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
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由于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不光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
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二)自主学习二、自然地理环境
结合地图8-25,8-26完成下列填空:
1、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山脉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_________纵贯南北,主峰______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2、台湾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3、台湾岛属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温暖湿润。
每年6~10月常受______侵袭。
4、台湾岛河流水流湍急,________资源丰富,____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5、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扁柏等。
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金、铜、硫磺等。
周围海域的______资源也很丰富。
(三)自主学习三、发展中的经济
自读课文,对照填空,划重点。
1、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______、______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________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________、蔬菜与________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2、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_____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______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有______、______、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
3、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环岛建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大的机场是台湾_____国际机场,主要港口有_____、基隆等。
4、台湾省旅游业发达,______群山环抱,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阿里山五奇:
5、分析82页图8-35,说说台湾交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交通路线环绕台湾岛,西部分布密集。
原因是环岛海边分布有平原和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区,是台湾主要的平原和城市、工业分布区。
(四)自主学习四、人口与城市
1、台湾居民以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2、台湾省比较大的城市有_____、_______和台南等。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和中心,也是台湾省的城市。
工商业发达,风景秀
丽。
图8-38为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城市和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台南市是台湾省兴起的城市,旧名赤嵌,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
市内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
基隆市台湾第二大港口。
基隆东南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五)合作探究
1、读课本81页图,
(1)找出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
(2)讨论这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2、读课本79页图8-26,找出最大的河流浊水溪。
根据河流流向,说出台湾岛的地势特点;议一议,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
(六)当堂检测
读台湾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是中国第_____大岛,与台湾最近的省份是甲省,其简称是_____,甲省与
台湾岛之间的水域乙,其名称是__________ 。
台湾岛南临丙海,其名称是_______海。
(2)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 _______,图中①山峰是台湾最高峰,其名称是______,它位于___________山脉。
(3)图中②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_,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该城市的气候类型应是_______。
(4)图中③为台湾最长的河流,其名称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