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气压强的实验
有关大气压强的实验

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铁桶实验证明 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有重 力且能流动。
知识点二:
大气压的值:
1、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了大气压的值。
2、大气压的值是:
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13×105 Pa=1标准大气压
3、如果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
支持水的高度为10.336米。
课后作业:
自制书上173页简易水气压计观察 天气变化,高度变化对大气压的影 响。
谢 谢!
小练兵:
一、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 我们感觉不到?
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已实 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在太空行走 的宇航员为什么要穿充气的宇航服 呢?
答案:
一、人体内也有空气,体内外的 气压相等,所以大气压这么大,我 们感觉不到。
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已实现了 载人航天的梦想,在太空行走的宇 航员穿充气的宇航服才能使身体内 外的气压相等。
Hale Waihona Puke 二、我们生活在大气中,身边利用 大气压强的例子比比皆是,你能举 出一些例子吗?
答案:
身边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1.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 才容易倒出来
2.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3.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药液 进入注射器 4.在罐头瓶中灌满水,用纸盖 住瓶口,再倒置,水不流出!
三、有一个魔术叫“魔杯吞 蛋”,就是把一个瓶口略小于鸡蛋 的瓶子用热水烫一下,鸡蛋就慢慢 地被瓶子吞进去了。你能说出它的 道理么?
知识点三:
1、大气压强的变化: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海拔 3000米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 减小100帕。
大气压强还受天气、季节、体积 变化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第七讲大气压强---班课讲义

1.大气压强的测定2.大气压强的特点和应用3.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的关系一、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二、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三、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四、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大气压强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五、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六、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七、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八、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九、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间的关系:内容: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应用:飞机升力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典题导入】【亮点题】例1: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B.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例2: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例3: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a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___________.水沸腾时看到瓶口周围有大量的"白气",在"白气"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和__ ____.(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 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小试牛刀】A档(巩固专练)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________。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解

初⼆物理⼤⽓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解⼤⽓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证明⼤⽓压强存在的实验1.简单实验:(1)塑料吸盘:把塑料吸盘中的空⽓排出⼀部分,塑料吸盘内外压强不等,塑料吸盘就能吸在光滑墙壁上。
如果塑料吸盘戳个⼩孔,空⽓通过⼩孔,进⼊塑料吸盘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吸盘便不能贴在光滑墙⾯上。
(2)悬空塑料管⾥的⽔:塑料管装满⽔,⽤硬纸⽚盖住管⼝倒置,塑料管中的⽔不会流出来。
如果把塑料管的上⽅和⼤⽓相通,上、下压强相等,⽔就不能留在管中。
(3)⽤吸管吸饮料:如果把杯⼝密封,空⽓不能进⼊杯内,便⽆法不断的吸到饮料。
⼤⽓压的作⽤使饮料进⼊⼝中。
2.⼤⽓压的存在:以上实验说明⼤⽓压强确实存在,历史上证明⼤⽓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在⼤⽓内部的各个位置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压强,简称⼤⽓压。
要点诠释:空⽓和液体⼀样,具有流动性,所以⼤⽓内部向各个⽅向都有压强。
要点⼆、⼤⽓压的测量(⾼清课堂《⼤⽓压强与流体压强》)1.托⾥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在长约1m 、⼀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银,⽤⼿指堵住,然后倒插在⽔银槽中。
放开⼿指,管内⽔银⾯下降到⼀定⾼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银⾯⾼度差约760mm 。
(2)实验是将⼤⽓压强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进⾏测量的。
如图所⽰,在管内外⽔银⾯交界处设想有⼀假想的液⽚,由于⽔银柱静⽌,液体受到管内⽔银柱产⽣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压相等,也就是⼤⽓压⽀持了管内⼤约760mm ⾼的⽔银柱,⼤⽓压强跟760mm ⾼的⽔银柱产⽣的压强相等。
通常把这样⼤⼩的压强叫做标准⼤⽓压,⽤0P 表⽰。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450 1.36109.8/0.76 1.0110P P gh N kg m a ρ==≈?。
(3)在托⾥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是真空,管内⽔银柱的⾼度只随外界⼤⽓压的变化⽽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关,只与⽔银柱的竖直⾼度有关。
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两个有趣实验

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两个有趣实验1.喷泉实验在讲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和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我们可以做一些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小实验。
其中喷泉实验就是一例。
1)仪器的装置 如图1-1所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外壳比较厚实的饮料瓶;(2)喷水管:用废签字笔芯去掉其笔尖金属部分并清洗干净;(3)出水管:废签字笔外笔杆、饮料吸管或橡胶管;(4)储水槽:用废饮料瓶盛水,作为供水的水源;(5)接水槽:用废饮料瓶接出水管流出的水,也可直接把出水口与下水道相通。
2)制作方法将饮料瓶盖取下用钻头或电烙铁钻出或烙出与笔杆和笔芯大小相同的孔后用AB胶或环氧树脂粘牢即可。
注意不能漏气!3)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当水沿出水管3流出时,封闭在饮料瓶1中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管外大气压强大于管中空气的压强,所以水能从喷嘴2喷出。
喷射的水柱高度由储水槽4与接水槽5水平面间的高度差来决定。
水柱喷射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设大气压强为p 0,签字笔喷管中的空气压强为p ,接水槽到储水槽的高度差为H ,储水槽液面到饮料瓶中液面的高度差为s ,喷射水柱高度为h 。
则储水槽液面的压强应满足: p gh gs p ++=ρρ0接水槽液面的压强也应满足: p gs gH p ++=ρρ0由以上两式可得H =h,即水柱高度等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高度差,由于水图 1-1图 1-2与管之间有粘滞阻力,因而实际上h <H 。
该实验不仅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也是利用大气压的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2、另一个有趣的实验1.装置 如图1-3所示,用一根直径约2.0cm 左右的长有机玻璃管(或玻璃管),将端部打磨平整后,一端用有机玻璃片滴入少许三氯甲烷粘结封口,另找一个直径稍小于有机玻璃管的小瓶或有机玻璃管同样封闭端面,使大管内径与小管外经之差在1mm 左右(以小瓶、小管能在大管内自由移动为宜)。
2.实验现象 实验时先在外管内灌满水,将小瓶(小管)插入外管后再倒转成图1-3所示垂直向下形式,此时可看见管内水徐徐流下,小瓶不但不会落下,反而会渐渐上升,一直到管的顶部为止。
有关大气压强的几个趣味小实验

有关大气压强的几个趣味小实验1、自动喝水的杯子【实验目的】观察封闭容器中的燃烧使容器中气压变小。
【实验内容与现象】取一个浅盘子,一个玻璃杯,一张不大的薄纸和火柴。
把盘子放到桌上,盘内装入少量水。
将纸点燃并迅速塞入玻璃杯内,再马上将杯口向下倒扣在盘中(图)。
随着火灭烟生,杯子像一个干渴得冒烟的喉咙,把盘内的水“喝”得一干二净,而且进入杯内的水不会再流出来。
如果把一枚硬币事先放入盘内的水底,那么,此时你可以不湿手指地将它取出来。
当然,扣杯子时注意杯口不能把这个硬币罩住。
注意,放入盘内的水不能太多,否则这个杯子可能喝不完盘内的水。
2、水在倒置烧杯里上升【实验目的】观察倒置空杯里水的上升,学习气压或大气压。
【实验步骤】参看图(1)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约110毫升的色水,并将它们放到三角加热台上。
(2)对大烧杯加热,同时将一小烧杯倒置于大烧杯中。
(3)使杯中的水至少沸腾一分钟,注意观察气泡的走向与小烧杯是否倾斜翻倒。
(4)把两个烧杯一起移走,并将火盖灭。
(5)在烧杯冷却过程中,观察两烧杯中水的运动。
【现象解释】在水煮沸的过程中,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汽。
在倒置的烧杯中生成的水蒸汽占据了烧杯中的空气的位置。
水沸腾的时间越长,生成的水蒸汽越多。
冷却的过程是蒸汽冷凝的过程。
蒸汽又冷却变成水时,小烧杯内部的压强减小。
所以小烧杯外部的水被外部较高的大气压推进倒置的小烧杯中。
为缩短实验时间,可用一些冷水滴在小烧杯上,使小烧杯中的水上升。
加热时间足够长,水可以完全充满小烧杯。
3、利用自行车气筒测量大气压强【实验目的】用气筒近似测定大气压强。
【实验内容与要求】取一个自行车打气筒,先把打气筒的活塞完全推到底部,然后把气筒的出气口涂上厚油脂使它被密封。
在气筒的手柄中心处固定一个挂钩,利用它可以吊挂重物。
拿住打气筒的筒壁,使气筒倒置。
逐渐增加挂钩上所挂重物的重量,记下打气筒的活塞开始慢慢匀速下落时所挂重物的重量G。
测量打气筒气管的内径,计算出打气筒活塞端部的面积S。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知识集结知识元大气压强特点知识讲解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存在实验:(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小实验有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压扁铁桶实验。
4.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760mmHg=76cmHg=1.013×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或者实验操作中有气泡进入,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g取9.8N/kg)。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5.标准大气压:把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即1.01×105Pa的大气压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英文简写atm)。
(1)1atm=760mmHg=76cmHg=1.01×105Pa(2)2atm=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例题精讲大气压应用知识讲解6.大气压强的应用(1)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的实验原理而制成,用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气压计的种类有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
其用途是: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可测高度大约每升高12米,水银柱约降低1毫米,因此可测山的高度及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高度。
大气压实验

大气压实验大气压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观察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大气压力对物体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大气压力原理的理解。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测量大气压力的方法;3.观察大气压力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材料1.水平放置的玻璃管;2.水银柱;3.水银盘;4.塑料管。
实验步骤1.将玻璃管放置在水银盘上,保证水银柱处于竖直状态;2.填充玻璃管和水银盘之间的空气;3.用塑料管轻轻吹气入口,观察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的变化;4.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和大气压力值。
实验原理大气压力是由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的压力造成的,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力来表示。
在大气压力实验中,我们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测量大气压力,因为水银的密度较大,可以更明显地观察到压力变化。
当通过塑料管向玻璃管中吹气时,气压增加,导致水银柱的高度下降;相反,气压降低时,水银柱的高度会上升。
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我们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力的数值。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曲线。
通常来说,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压力逐渐减小,这也是我们在登山时感受到耳朵堵塞的原因之一。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大气压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大气压力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大气压力对物体的影响,这对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提升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4.3大气压强

(3)实验三: )实验三:
挤出皮碗中的空气→碗内空气减少 碗内气压减小 挤出皮碗中的空气 碗内空气减少→碗内气压减小 碗内空气减少 碗内气压减小→P外大气> P内气压→皮碗很难拉开。 皮碗很难拉开。 皮碗很难拉开 (4)吸饮料: )吸饮料:
挤掉管内空气→降低内部气压→ 饮料被大气压挤向嘴里。 挤掉管内空气→降低内部气压→P外大气> P内气压 →饮料被大气压挤向嘴里。
九年级物理课件
5、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 、托里拆利实验中, (
A 外界大气压强 B 外界大气压强玻璃管的粗细 C 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 D 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九年级物理课件
)
6、用塑料管吸瓶内果汁时,是由于( 、用塑料管吸瓶内果汁时,是由于(
A、人体内部对果汁产生吸引力。 、人体内部对果汁产生吸引力。
九年级物理课件
六、计算题
例题:游泳池最深处为 米,池底所受的压强为多少标准 例题 游泳池最深处为5米 池底所受的压强为多少标准 游泳池最深处为 大气压? 大气压 解答: 解答 P=P0+ρ水gh =1.01×105帕+103千克 米3×10牛/千克×5米 × 千克/米 千克× 米 牛 千克 =1.51×105帕 × ≈1.5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
九年级物理课件
6.6 大气压强
猜想、 猜想、实验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气压到底存在吗?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气压到底存在吗? 1.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 1.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放进塑料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 饮料瓶中,并迅速地用手捂住瓶口, 饮料瓶中,并迅速地用手捂住瓶口,会怎 观察发生的现象. 样?观察发生的现象. 2.广口瓶中装满水,把硬纸片盖上去, 2.广口瓶中装满水,把硬纸片盖上去,倒 广口瓶中装满水 置过来,纸片会掉下来嘛 观察并思考. 会掉下来嘛? 置过来,纸片会掉下来嘛?观察并思考. 3.大试管中装满水, 3.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插入并倒 大试管中装满水 置过来,会怎样? 置过来,会怎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家庭使用的茶壶盖上都有 一个小孔,是为了使壶内外的气压 相等,使水能流出。若把小孔堵住, 水流出一些后,壶内气压将小于外 界大气压强,使水不能流出。
课后作业:
自制书上173页简易水气压计观察 天气变化,高度变化对大气压的影 响。
谢 谢!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十四单元第三课
《大气压强》
通化市第九中学 秦晓宁
知识点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铁桶实验证明 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有重 力且能流动。
知识点二:
大气压的值:
1、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了大气压的值。
2、大气压的值是:
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13×105 Pa=1标准大气压
知识梳理:
大气压 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大气压的值 大气压强的变化 大气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量 大气压强的利用
小练兵:
一、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 我们感觉不到?
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已实 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在太空行走 的宇航员为什么要穿充气的宇航服 呢?
答案:
一、人体内也有空气,体内外的 气压相等,所以大气压这么大,我 们感觉不到。
三、有一个魔术叫“魔杯吞 蛋”,就是把一个瓶口略小于鸡蛋 的瓶子用热水烫一下,鸡蛋就慢慢 地被瓶子吞进去了。你能说出它的 道理么?
答案:热水烫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 大气压强,鸡蛋在外面大气压强的 作用下慢慢的进入瓶中。
四、家庭使用的茶壶盖上为什么 都有一个小孔呢?如果把小孔堵住, 你猜想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
支持水的高度为10.336米。
知识点三:
1、大气压强的变化: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海拔 3000米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 减小100帕。
大气压强还受天气、季节、体积 变化的影响。
2、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
知识点三:
大气压强的应用:
空气吸盘、针筒、拔火罐、离心泵、 活塞式抽水机、吸管等。
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已实现了 载人航天的梦想,在太空行走的宇 航员穿充气的宇航服才能使身体内 外的气压相等。
二、我们生活在大气中,身边利用 大气压强的例子比比皆是,你能举 出一些例子吗?
答案:
身边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1.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 才容易倒出来
2.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3.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药液 进入注射器 4.在罐头瓶中灌满水,用纸盖 住瓶口,再倒置,水不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