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之叹

合集下载

嵇康的诗文代表作

嵇康的诗文代表作

嵇康的诗文代表作嵇康(1724-1805),字放之,号康居士,清代文学家,书法家,书画爱好者,楷书鼻祖之一,被誉为“楷书十大宗师”之一。

他以“嵇氏楷书”闻名于世,曾多次受清朝授予官职,还为文学作品《礼记》、《中庸》、《诗经》、《楚辞》等作了精美的插图。

嵇康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既是文学家,也是书法家,更是书画艺术的爱好者。

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但有几篇文章也很有名,其中最著名的诗文代表作有《登鹳雀楼》、《赠汪伦》、《题西林壁》、《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登鹳雀楼》,是嵇康在九嶷山上山顶上所作,写的是自己登上鹳雀楼,欣赏秋景的情况,写出的是一种舒缓的心情,对秋景的赞美,对美景的惊叹。

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嵇康在登上鹳雀楼时的感叹,也是他对美景的惊叹。

接着,嵇康把欣赏秋景的心情写了出来:“野蔌萋萋,碧涧清泱泱。

游人参差,双双翼如烟。

”这里描述的是秋景,野蔌清新,碧涧清澈,一派宁静的美景,游人来来往往,双双翼犹如烟雾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嵇康赞美秋景:“秋风萧瑟,白云悠悠。

石壁萧索,依旧秋叶红。

”秋风萧瑟,白云悠悠,萧索的石壁,依旧满目秋叶红,又是一派宁静的美景。

最后,嵇康用自己的心情,把登鹳雀楼的情景写了出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碧云愁不成。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色深。

”这里描写的是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玉笛隐隐飞声,将思乡之情散入碧云,让人感到沉郁,欲语泪先流,听闻双溪春色深,令人更加思乡。

《登鹳雀楼》,是嵇康的代表作,也是他对美景的欣赏,对思乡之情的抒写,写出深深的感悟和情怀。

他的诗文,把一种宁静的心情,抒发得恰到好处,写出一种深沉的感悟和思乡之情,深得人心。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橙子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1 / 11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关于嵇康的作文初中集锦

关于嵇康的作文初中集锦

关于嵇康的作文初中集锦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的一个缩影,嵇康走在最前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嵇康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嵇康的作文1有这么一个人,他出身有才之家,同时身负才华,他生活在放旷不羁的时代,血脉里也流淌着放旷不羁的性格。

他爱打铁,打出了自己生命的高度,打出了雅量,更打出了魏晋的绝代风华。

他,便是嵇康。

你听,在山上的竹林中,传来了他打铁的声音,也传来了阮籍的歌声。

他做了曹魏的女婿,身世显赫,官至中散大夫,他却不愿出仕,而归居竹林,与山涛、阮籍等人为友,打铁放歌,开创玄学新风,成为了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王戎来见,呼他不应,继续光着膀子打铁,王戎走到他面前,他方才不慌不忙地招待。

这种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便是被传唱的雅量。

他招待过王戎,继续打铁,他已与这竹林融为一体,与自然化为一物。

你看,在刑场上,刽子手的尖刀已经雪亮地摆在他面前,而在他脸上只有淡然,看不一点儿忧伤。

他因得罪权贵而被判死刑,他不后悔,因为他活出了自己生命的高度,活出了意义。

行刑前,他吩咐左右拿来琴,他用手指熟练而从容地拨动琴弦,弹奏出了千古绝唱《广陵散》,一曲终了,人皆垂泪。

刽子手的尖刀终于落在他的脖颈上,他没有惊慌,反而更加从容,他没有带着那把铁锤,但他以自己生命为锤,打出了生命的火花,更打出了魏晋名士的风华。

魏晋名士身上的洒脱放达,正是当今之社会需要的。

人们思前顾后,活得十分劳累,却不曾设想像嵇康一样洒脱放达,又会是怎样呢?也许这在当今社会很可笑,但真的皈依自然,与花草树木为邻、鸟兽鱼虫为伴,将会其乐无穷。

让我们脱下红尘闹市华美的外衣,活出自我、活出人的天性,洒脱自然、放旷不羁,去感受魏晋的美、去触摸纯净的心。

嵇康打铁,打出了自己生命的火花,打出了生命的高度,打出了自己的雅量,更用生命打出了魏晋的绝代风华。

“晋代衣冠成古丘”,魏晋虽已被历史的黄沙掩埋,但魏晋的绝代风华却值得被千古传唱,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于嵇康的作文2说真的,与嵇康对话真的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临难不辱真名士尤物俗物本兄弟嵇喜历史上那点儿有限的知名度,都是月亮跟着太阳走,借了弟弟嵇康的光了。

但一点好光没沾着,反成了衬托弟弟英伟的参照物。

嵇康跟吕安是老铁,“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鳯’字而去。

喜不觉,犹以为欣。

故作‘鳯字’,凡鸟也。

”此即“凡鸟”一典的来历。

其实说嵇喜凡鸟可以,指他俗的一面,但他绝非笨鸟。

许慎《说文》:“鳯,神鸟也。

从鸟,凡声。

”拆开即“凡鸟”。

这点小把戏,嵇秀才能看不出来吗,还“犹以为欣”,纯属埋汰人呢。

凡鸟,主要是肉眼凡胎的凡,就是俗。

张九龄有“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确乎是个俗的典型,堪称俗的女王。

嵇喜的俗,也就是薛宝钗劝贾宝玉的“读书仕进,经时济世”。

而宝玉的佛心,基本与吕安及竹林七贤同道。

《晋书?阮籍传》讲:“籍又能为青自眼。

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

”阮籍的绝活是“啸”,跟今天牧马人的呼哨相类,再一个技术就是青白眼了。

鲁迅说他青眼能装得出,白眼却做不来。

白眼大概要全然不见眸子的,须练习很久方可做得。

他的朋友范爱农深谙此术,鲁迅说他:“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青眼就是“垂青”的意思,黄庭坚诗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为美酒横。

”木心有篇文章叫《眸子青青》,不看内容,一看题目就诱人。

竹林七贤的时代,雅俗是青白分明的,嵇康阮籍是疾俗愤世的代表,阮喝酒都挑人的,王戎刚入他们圈子时,阮也跟对嵇喜差不多,白眼视之,骂他“俗物败兴”。

后来,王受到阮的青睐,王来串门,阮只剩两斗酒,时刘公荣在座,阮说“王戎咱两喝咱两的,没刘的分儿。

”他就这样“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也就怨不得“礼法之士,嫉之若仇”了。

八年级 广陵散

八年级 广陵散
近代琴学家杨时百,在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 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刺韩王曲》。
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 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 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 散》,倍受人们关注。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 籍,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 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谢 谢
嵇康深受感动,向老者学习弹奏这首乐曲。 当嵇康因拒绝为魏国大将钟会弹琴,而被强加罪名,判
处死刑。临刑前,怀着悲愤的心情最后一次弹奏《广陵 散》后嵇康仰天长叹:“我死不足惜,只可惜《广陵散》 从此失传矣权编 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 “刺韩”、“冲冠”、“发怒”、“报剑” 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 《广陵散》与《聂政刺侠累》看作是异名同 曲。
广陵散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灿烂的音乐文化,流传着许 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广陵散
三国时期,魏国名士嵇康热爱弹琴,远近闻名。 嵇康在华阳亭听到一位老者演奏《广陵散》。老者向嵇
康讲述《广陵散》的故事:战国末年,韩国的韩哀侯昏 庸无道,侠客聂政为报父仇,智闯朝廷刺杀了韩哀侯后, 自杀身亡。
广陵散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 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 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 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 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散》在清代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 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 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 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 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 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 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 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 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 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 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 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二人同醉的友谊典故

二人同醉的友谊典故

二人同醉的友谊典故
二人同醉的友谊典故有:
1. 竹林醉酒: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与阮籍二人经常一起喝酒,纵酒放浪,当时的人们称之为“竹林之游”,并且称赞他们:“达则逍遥公卿,穷则放浪形骸,物情以之惋叹,士友以之嗟呀”。

2. 刘关张桃园结义:在长期的乱世之中,两人情投意合,以兄弟相称,并且“桃花源”结义共谋大事。

后来一直共同打拼天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

此外,还有兰亭集序和杜康的故事等。

这些典故体现了古人珍视的友谊,以及同甘共苦、同醉的豪情壮志。

关于嵇康的小古文

关于嵇康的小古文

关于嵇康的小古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嵇康,字子木,生于东汉末期,是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蜚声中外的风流才子。

他出生在名门望族,从小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和才情。

他的文章激扬风格,雄辩慷慨,充满了激情和豪情,深受人们喜爱。

嵇康博学多才,涉猎广泛,擅长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体,被誉为东汉末年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在政治上也有不俗的才能,他历任官职多次,以清廉正直著称,被誉为“清修雅正。

”由于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对权贵不阿,因此引来了些许的非议和嫉妒。

尤其是在东汉末年乱世时局下,政治斗争激烈,他的清正和宽宏大量被误解为软弱无能,遭受到了一些非议和排挤。

嵇康生性豪爽,志存高远,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存亡有着深切的关注。

他在文章中常常表达对国家兴亡、人民疾苦的关注和担忧,呼吁当时的统治者应该杜绝腐败贪污,加强民生建设,以图国家安定繁荣。

但他的这种言论和建议被一些权贵视为异端,被斥为大逆不道,遭到了打压和迫害。

嵇康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豁达的胸怀。

在遭受迫害和困境时,他仍然保持着人格的尊严和矜持,不向权势屈膝。

他曾经说过:“节义之道,存亡不计;权势终成,自古俯仰。

”这句话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坚守原则的品质。

嵇康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他在文学上却成就卓越,被后人誉为“文学宗师”。

他的诗歌清新婉丽,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感情真挚,充满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他的散文则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怀,文字流畅,思维跳跃,引人深思。

嵇康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一。

嵇康是一位才情横溢、志存高远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风采和豪情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尤为独树一帜,成为后人仰望的楷模。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政治上的坚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他的一生云泥之别,颇有传奇色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想要在风起云涌的时代,依然保持正义和风骨,并不容易,但是嵇康做到了,他就是那个人,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嵇康之叹
五一放假时,儿子提议我读读《养生论》。

我理解儿子的孝心,老爹缠绵病榻,他离家外地读书,心悬我的健康,便想借古人修身养心法让我真能躬身受益。

我答应好吧。

嵇叔夜,即嵇康,他的名著《养生论》,20多年前在省会听魏晋文学大课时,我有接触。

但那时年轻气盛,感兴趣者是他“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飘逸潇洒的琴艺诗文,以及他藐然显贵超然独达卓尔不群的个性,亦即世谓的魏晋风度。

对他的《幽愤诗》《赠秀才从军》《与山巨源绝交书》就很欣赏,而对《养生论》却是烟云过目,一挥而忘。

但这次重新打开《养生论》,一读便入心合意了。

深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生命健康的高级论文。

这嵇叔夜在1700多年前讲的生命与饮食及药、精神与形体、
亲近自然与修身养性和健康、功名权贵与健康长寿等等关系,说理缜密辨证,比喻新鲜雅趣。

嵇康说:善养生者,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这是何等高妙的人生境界。

他提醒世人,名位伤德,厚味害性,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

他欣赏并强调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这些生命观念与主张,就是今天的人看来也如沐惠风,十分中肯和科学,契合前沿意识。

对于缺乏养生居于亚健康或只知拼命劳作的人来说,它简直有醍醐灌顶之妙。

可叹余生也晚,悟也迟,当日初读《养生论》不识金玉,漠视养生,乃至今日贱体风雨飘摇。

健康满京华,伊人独憔悴!
但自悲自叹之余,也为嵇叔夜哀叹。

他写下如此千秋名世的《养生论》,自身却并没有高寿善终,未届
不惑之年做了刀下冤鬼!曾几何时,这位才华横溢的竹林七贤代表人物,任性放诞,拒绝出仕,或柳苑锻铁,或抚琴咏诗,啸傲山泽,自足怀抱。

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树欲静而风不止。

嵇康的朋友山涛(即山巨源),升迁不忘把空出的“部长”位子推荐给好友,他却羞与为伍,一怒之下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伤了官场和气。

再是嵇康口无遮拦,言语峻激,臧否人物。

因侧讽当朝“非汤武,薄孔周”,遭到执政司马氏集团的忌恨。

还有就是自负清高,招致伤人自伤。

一天,朝中的风云人物、年轻有为的钟会慕名专程造访,他竟藐视不理,待人家讪讪离去时他还反讽“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春风得意的钟会当然难咽此辱,遂对朝廷说他是卧龙难养。

终乃遭诬下狱。

虽然临刑时3000太学生挥泪东市为之请愿,也未能奏效。

时年39岁的嵇叔夜,刑场上边弹琴边长叹:“呜呼,时也命也!
从此《广陵散》乃成绝响矣。


可知,天下事知易行难。

贤者也莫能外。

人要健康长寿,又要活得像模像样,还真的是戛戛乎难矣哉!
然而,迎难而上愈挫愈奋追求高难度完美,仍是千古不渝的人生信条。

何况健康长寿无人不羡呢。

设想嵇叔夜,如果及时调整一下人生坐标,人情练达一些,和光同俗一些,即把社会责任与个人天性适当融合一下,再实行他的养生理念,退下来后,坚持“蒸以灵芝,润以醴泉,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那么活个百把岁,当个老寿星,不时在媒体做个活广告,金币滚滚,名播天地,岂不快哉!当然,嵇康就是嵇康,不可如果的。

但他的《养生论》是翻越时空走向未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