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④从“静观”到“震惊”

静观与震惊(名词解释)

静观:在哲学上指的是一种沉思默想或凝视状态,带有理性的特征,主体与对象保持着某种距离,主体处于在一种平静的、沉思的状态。——叙事电影

震惊:即刻的、短暂的动感状态,就像子弹瞬间穿射的效果。在震惊状态中,主体与对象的距离不是消失了,而是降低到最小限度。——奇观电影

⑤从趋近图像到为图像所困

在视觉技术的生产历程上,古典主义时代,生产图像需要画家长期丰富的积累,生产时效漫长,所以图像很有限;而当代由于各种新媒介的帮助,制作图像、获得图像和传播图像非常优先,所以图像广为泛滥,因此以前是趋近图像,现在是为图像所困。

4.中国古典哲学的经典问题:言象意的关系

5.电视观众的三种解码类型——霍尔

①主导性解码:这种解码中观众完全认可了文本的符号,接纳了信息发送者所要传达或生产的意义。

②协调性解码:也可称之为“妥协性或协商性”解码,在这种解码实践中,接受者只是部分地接纳了文本的意义,而不时地以某种方式拒斥或修改了文本,添加了某些新的理解和意义。

③对抗性解码:它与第三种解码正好相反,拒绝文本的主导性或霸权性意义,形成了解码者的自己的某种对抗性的立场和评价。

6.消费文化的概念(名词解释)

消费社会所塑造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的文化,这种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7.视觉消费(名词解释)

在消费社会中通过视觉展开的种种消费活动,各类商品或服务形象是这一活动的媒介,这些形象借助于各种大众媒体来运作,由此构成了消费者与商品或服务的形象之间复杂交互关系。

【本雅明从波德莱尔的笔下发现了“闲逛者”——用眼睛打量周围的环境,却游离于这个环境】

8.体验消费

视觉消费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体验性消费,消费过程中商品或服务重要的不只是在生理上和物理上对消费者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满足。视觉消费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快感的满足,一种自我认同确认的满足感,一种社会意义实现的满足感。

9.炫耀性消费

1899年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超出了生存的基本需要的消费均属于有闲阶级,而超越了实用目的之外的消费属于炫耀性消费

10.生产偶像:是那些“给予型”的人物,从思想家到科学家,从政治家到企业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和观念。

11消费偶像:他们是活动于体育节和娱乐界的各种名角,从体育明星到电影明星等他们往往是“索取型”的角色,他们并没有为观众提供什么新思想和新观念,他们呈现在公众面前往往是其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

12.法国境界国际代表人物居伊·德波

其著作《景观社会》被誉为“当代西方的资本论”。

13.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论述)128

在传统社会的生活形态中,由于生产力低下,所提供的商品也较为贫乏,也由于文化上和宗教上的种种观念影响,存在着许多节俭和禁欲的传统。这些禁欲或节俭的伦理观,从观念到行为都限制了消费,形成了某种节俭的生活方式及其意识形态。

较之于传统社会节俭的生活伦理,消费社会的到来催生了崭新的伦理观(如消费合理,消费幸福)。这种意识形态其实和诗学文化的逻辑或本性是相一致的,或者说它就是视觉文化在当代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西方新教禁欲主义转向消费享乐主义

14.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费瑟斯通认为,当代消费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第二是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第三是指“充斥于当代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这种审美化是以追求视觉快感为主旨的。

较早提出:德国哲学家威尔什

15.视觉现代化:

首先是指我们视觉方式或手段的现代化,其次是指视觉体制或知识的现代化,最后还意味着我们视觉理念的现代化。

16.模仿复制虚拟——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对应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伦、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论、波德里亚的虚拟论(模仿和仿像),对应的三大发明为镜子摄影电脑

17.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人类传播的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口传媒介文化阶段、印刷文化媒介阶段、电子媒介文化阶段

或称为口传文化、读写文化和电子文化

文化主因分别是有声语言,文字,图像。

18.“图像拜物教”

本质上就是对图像所具有的虚幻魔力的崇拜,这种崇拜乃是夸大了图像功能并把它加以“魅化”的后果。

19.时尚的界定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它的基本含义是时装,广义上说,是视觉消费活动,是一种现代性行为,它以流行的形式出现,并不断循环更替,它隐含了社会区隔功能,并有着内在矛盾结构的符号和表意功能。

【最早: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20.叙事蒙太奇包括:

①线性蒙太奇②倒叙蒙太奇③交替蒙太奇④平行蒙太奇

21.奇观电影(名词解释)

①劳拉·穆尔维在1970年代发表的一篇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明确地指出了当代电影中揣进的“奇观”现象。

奇观电影(名词解释):

所谓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响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视觉效果,以此理念所创作的电影呗称之为奇观电影。

②奇观电影有以下几种奇观: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场面奇观。

22.苏珊·桑塔格的代表作《论摄影》

23.老照片:

过去拍摄的那些关于公共事件或个人生活的鲜为人知或从未公开的照片,它不同于历史文献和教科书中常见的历史镜头,是一些以往未曾公开或见过的照片;也不同于纯然个人珍藏用于个人观赏的私人照片,虽然也许涉及个人的私生活,但却作为公开的影像资料出版发行。

24.“封面女郎”这个短语最初出现在1915年的美国《哈泼周刊》上(填空)。

从封面女郎的类型学角度看,具有吸引力的往往是一些“消费偶像”,诸如当红明星、歌星、主持人、模特等。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表意概念:青春、健康、美丽、性感,这些人往往是她们所在领域的成功者,说明了女性及其身体影像的高度商品化处境。(简答)

25.为什么说现代旅游是由一系列现代性进程和特征催生的?(简答)

现代社会是一个工业化的社会,其必然结果之一就是都市化,大量人口密集地居住在城市的有限空间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形式。

①齐美尔认为这就是一种大都市的生活方式,其特征在于理性原则对生活各个层面的控制,个性化的生活受到了限制,感性的生活受到了压抑。尤其是货币经济的成熟,使得一切趋于同一化,失去了富有个性化的色彩。

②马克思·韦伯形象地把这种现代性生活称之为“铁笼”,个体需要某种通过像审美或性爱一类活动来超越“铁笼”的压抑性生活。

人类产生一种冲破“铁笼”的冲动,而旅游的两个重要的现代性特性:

其一是偏离,就是说旅游通过环境和空间的变化,使得个体从原有的生活链环或“连续性”中暂时摆脱出来,获得了某种新东西。

其二,这种新东西在相当程度上来说,是某种类似于审美化的感性体验,是对理性原则的暂时逃避,因此现代旅游是由一系列现代性进程和特征催生的。

26.旅游者的凝视:

约翰·泰勒区别三种旅游者类型

①旅行家(浪漫的旅游凝视)——某种静观性的对周围世界的欣赏

②旅游者——收集各种表面的浏览印象

③游玩者——投以一瞥(集体的旅游凝视)

27.身体为什么会成为热门话题?

①首先,身体是我们最直接又最具体地物质性存在,是我们交往、劳动、闲暇甚至思考的载体;

②其次,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身体从来就是被暴力压制和催残的对象。

③在启蒙话语、科学话语、医学话语、艺术话语,甚至日常生活话语中,身体往往是一个被加以监视、控

制、遮蔽的对象和刻意回避话题。在当代视觉文化中,身体不但是一个种种理论思考的对象,而且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视觉符号;

④总之,身体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晚期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的出现,消费社会的到来,哲

学上对身心二元论批判,美学上对身体的确证,都把身体问题推至理论思考的前沿。

28.驯顺的身体

它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被改造的主体。福柯注意到,自古典时代以来,人体已经被当做权利的对象和目标,通过操纵、改造和规训,使身体服从和配合。

这就形成了某种控制人体的权利机制,某种“政治解剖学”或“权力力学”。

29.女性三维比例图(P332):(论述)

最外面的白线是古希腊的米洛的维纳斯的体形(古典美偶像)三维比例37—26—38;中间的咖啡线是现代法国性感影星碧姬·巴泽的体形(传统形体的曲线美)三维比例36—22—36;最里面的黑线是超级名模翠姬(现代骨感美)三维比例是30·5—24—33.

审美标准与社会功能的定位相关、社会身体定位

30.圣奥兰的转世(论述):通过一系列痛苦的手术,去揭示那些历史上形成的、深刻影响人们的关于身体的种

种规范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因着这些桂发已经濡化为人们理所当然的文化,内化为人皆有之的爱美之心,很少有人去质疑他们的意识形态霸权。

奥兰通过这种令人震惊的行为,撕开覆盖在身体美的种种规范和标准上的压迫性质。

清楚地转打出某种女性主义的批判意旨,颠覆历史上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种种关于女性的身体美的标准和规范,它要揭示的是这些标准所造成的对身体的暴力,对女性身体的暴力。显然,身体作为一个文化问题,不只是性别的不平等和对女性的压制,还包括了更加复杂的意涵。

超越女性主义的视角,从更加广阔的文化与社会的语境,深入到社会空间里身体如何进行交往和塑造的这一核心问题

31.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写于1936年的书《讲故事的人》《机械复制时代的抒情诗人》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发展研究① 陈勤学何治国② 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分院江西南昌330201 [内容提要]中国的传统视觉元素汇集了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寓意丰富,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替代它。它不应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而应随着历史的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其图形寓意和文化精神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的不竭之源。 [关键词]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解读文化精神应用发展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是一片广袤的田园,其演变历经数千年的历程,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了无数美丽的华章。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积极因素融合了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解读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是指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本内涵、融合了其他各种不同思想为基础的文字和图形体系,它强调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有代表性的视觉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源远流长,其内涵也可谓是博大精深,这是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的。它大体可分为三类:(1)、可观的表演艺术:如舞蹈、戏剧、各种民俗表演等;(2)、可观的绘画艺术:如国画、装饰纹样、书法、民间剪纸、年画、脸谱等;(3)、传统建筑、传统雕塑和民间工艺品。这些典型的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综合的结果,渗透着中国人的哲理和智慧。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作为形式艺术同样也是人类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大体由以下三类变化而来: (一)图腾演变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一部分是由古代图腾演变而来的。古人对图腾的崇拜是缘于对影响人类生存的许多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生理现象不理解,认为有种超①本文系项目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饰品包装中的创新应用》(课题编 号:YG2011082)阶段性成果之一 ②陈勤学,男,汉族,湖南怀化,江西服装学院艺术分院,讲师,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平面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何治国,男,四川平昌,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分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浅谈视觉文化与传统审美文化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3752651.html, 浅谈视觉文化与传统审美文化的融合 作者:耿兆辉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6期 摘要:美术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隶属于人类文化大系。在现今视觉文化时代,传统审美文化如何变化以应对,本文通过分析视觉文化的性质、影响度等,来阐释传统审美文化在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提升。指出传统审美文化要与现代视觉文化有机融合,在与视觉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激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传统审美文化;视觉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76-01 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艺术形式本身并非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而是人民介入生活的一种方式,旨在消除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将人全面的融入其中。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人们不是在创造当代生活环境形的成,特别是电子视像媒介技术环境的形成,以往建立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传统审美文化表现为物质形态,而视觉文化则是由信息技术构成的非物质形态。前者强调人和自然世界之间的身体体验关系,而后者则强调人对世界的对象直观,以人为主、以世界为对象,不同于以人与自然、身心统一与现实世界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当代视觉文化突出技术性和工具性,把承担传统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基础放弃,结果使审美活动从“成一种教化助人伦”演变成了一种满足人类欲念的工具。 传统的审美世界一旦被视为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化世界,就丧失了它现实存在的本体性。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现代视觉文化以一种形式上的强烈视觉张力来吸引大众眼球,如各种色彩庞杂的装饰图片、各色精心设计的包装和炫目惹眼的广告招贴等等,均呈现出一种“艳俗”的倾向,已经成为“大众的、廉价的、短暂的、消费的、诙谐的、有风趣的”,极近于波普艺术的“艺术”。在这种大众追求的感性直接刺激的行为方式中,中国传统审美趣味正逐渐消失,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强大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失落了。 一、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中的独特性 艺术文化是人类文化观念表述的一种方式。从审美态度讲,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丑,以审美态度加之自己内心的“度量衡”来“观”此世界,那么世界就出现了美丑,这种行为“观”,可视为一种审美的需求和自我肯定。这种“观”是一种积极审美感受,由积淀着理性内容的审美感受经过知觉、想象而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对象的美,达到“神与物游之境界”。美学是认识体验性学

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周勤 摘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被传承和发展下来,如今人们的吃穿住用都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元素”味道,“中国传统元素”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骨髓里。如何认识传统中国元素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意蕴,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元素视觉传达设计运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年来,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的双手,不仅创造了曾经领先世界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居于世界前列的古代精神文明。经过这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被传承和发展下来,如今人们的吃穿住用都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元素”味道,“中国传统元素”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骨髓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正在逐渐增强。 一、中国传统元素 中国传统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如: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剪纸、木版年画等,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熠熠生辉。如何认识传统中国元素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意蕴,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在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的东方色彩,而且能更好地起到国际传播及交流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在许多设计师都将注意力转向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将民族意识与设计意识相结合,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心理的延续与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民族审美特征的强化。视觉传达设计师张小平说:“在设计实践中把握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种使命。” 二、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简称为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由于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的,因此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它起着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桥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 视觉文化并非一个新问题。因为自从有了摄影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后,西方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1936年,本雅明曾分别写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讲故事的人》两篇论文,在前一篇文章中他指出摄影、电影出现的意义,于是光晕的消失、震惊体验、展示价值等等便成为解读新型的视觉艺术的重要范畴; 他又在后一篇文章中认为,对讲故事和小说构成冲击乃至破坏的力量来自于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报道和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艺术面对的陌生力量,但它更具威胁;而且它也给小说带来了危机”。 面对新视觉艺术和旧文学样式,本雅明总会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或许在以下表白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有人曾说:‘将来的文盲并非不懂阅读与写作的人,而是不懂摄影的人。’但是一名摄影者若不能解读自己的照片,岂不是比文盲更不如?对图片的说明与描绘会不会变成摄影最重要的部分呢?” 本雅明并未用过“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概念,但他实际上开启了人们在视觉文化的问题框架之内思考文学与视觉艺术之关系的先河。此后,西方一些学者均不同程度地触及过这一问题。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他曾关注过“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问题。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Béla Balázs)虽然并未对视觉文化做过充分论证,但他却享有这一概念的发明权。而此概念经过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等人的阐释之后,既被人们广泛接受,也受到了学界的青睐。 早在1970年代,丹尼尔·贝尔就已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乡村和住宅空间开始让位于旅游,让位于速度的刺激(由铁路产生的),让位于散步场所、海滨与广场的快乐,以及在雷诺阿、马奈、修拉和其它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画家作品中出色地描绘过的日常生活类似经验。”与此同时,西方学者也开始使用与视觉文化相类似的表达,以指认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比如,在波兹曼(Neil Postman)那里,印刷文化背景下的“阐释年代”消逝后,紧随其后的是“娱乐业时代”;米歇尔(W. J. T. Mitchell)则干脆把它叫做“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以此对应西方哲学界广泛谈论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此外还有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仿像”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电信时代”说,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软件启动硬件的时代”说等等。这些说法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示意图。 中国的情况 在国内学界,虽然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早在1981年便已出现,而现在能查到的第一篇全面介绍视觉文化的文章亦发表于1988年,但到目前为止,视觉文化真正进入研究者视野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与其丈夫钟键夫为推出“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便硬造出一个“读图时代”的词予以宣传。现在看来,这个硬造之词不仅成为此套丛书成功的出版营销策略,而且在短时间内风靡文化界与学术界,并成为“视觉文化”之说的中国式表达。由于此概念首先诞生于出版界,后来者在使用中又让其涵义延伸于电子、数字媒体生产出的视觉艺术产品,所以,这一概念也暗示出纸质、电子和数字媒体全面向图像时代位移的信息。世纪之交以来,视觉文化的译介与研究也日渐增多。比如,随着《文化研究》第3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视觉文化研究”专题的集中介绍,随着《视

什么是视觉文化-

什么是视觉文化? Visualcultureisnowapartofoureverydaylife.Thisessayarguesthatvisualcul tureconcernsvariousvisualeventsinwhichtheconsumer,equippedbymodernhig htechnologies,searchesforinformation,meaningaswellaspleasure.Theautho rpointsoutthatpostmodernismisbynatureavisualculture.Visualcultureresu ltsinthevisualizationofreality, thatis,everythinginlifebecomesth eimage.Thisvisualizingofrealitymakesthemodernperiodentirelydifferentf romtheancientandmedievaltimes.Moreimportantly,theauthorseesvisualcult ureaspoliticalandideologicalstrategiesratherthanamereacademicdiscipli ne.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了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有时这种仿真生活比真实的东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时则更糟。1997年,美国国会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当大众娱乐节目的人物埃伦出现在电视上时,却有四千二百万人在观看。另一方面,军方长期以来热衷将虚拟现实作为训练场所,并在海湾战争时不惜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视觉文化,它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可以想见,这种新的视觉存在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橥了这一研究的需要。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所谓视觉技术,我是指任何形式设计精巧的玩意儿,它们或

浅谈美术与音乐的相互渗透关系

浅谈音乐与美术的关系 通过两个月的音乐欣赏课程,使我学习和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每每在欣赏着动人优美的旋律时,我的心情都很放松,身心得到净化,音乐给予我很大的精神享受。 我是学美术专业的,对音乐也有着很大的爱好,对于音乐和美术的关系,我有一些理解和看法。 (一)音乐作品是给人听的,但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却可以让听众在优美的旋律中看到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唤醒那业已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回忆,引起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绘画是给人看的,一幅神形兼备的美术作品却可以让人们仿佛听见些什么,人们在美术家所渲染的意境中,领略到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调子,这种富有诗意的调子轻轻地扣动人们的心扉,引起人们的美感,而久久不肯离去。像我们在李可染的山水画中依稀可闻其山泉汩汩之声;看了徐悲鸿的奔马图仿佛听见骏马自远而近的“铁骑突出刀枪鸣”的音响;凡是看过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的人,都不会忘怀那长征途中的小红军为悠扬的笛声所陶醉的神情。难想象一个对音乐毫无感受的人,能创作出这样好的美术作品来。 著名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是非常热爱音乐艺术的,而且深切地体验到这两种艺术之间的微妙的血缘关系。他经常把在音乐中得到的启发和灵感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恰当运用音乐艺术,使在创作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谐活动,更好的提高作画水平。选择一些适合的轻松愉快的音乐,得以感染,在音乐声中想象,在无形中受以启发,画起来更有劲,有利于技能表现和创造性发挥。 (二)我们在上音乐欣赏是老师给我们放了不少著名乐曲,像在听《二泉映月》的时候,使我感受到了“墨点无多泪点多”的伤感之情,引起思维上的通觉。我可以通过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前,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人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束缚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逐步进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像列宾在评论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时,十分精辟地阐发了美术与音乐的关系。他说:“伦勃朗的画始终带有空气的透明的影子,像是美妙的管弦乐,它的和弦的声音在画的全部后景上颤动着。” 正如列宾所说的那样,当我们在欣赏伦勃朗的作品的时候,总感到如一群矫捷柔美的芭蕾舞演员在灿烂的阳光下舞蹈一样。使人感到变化无穷,感人肺腑,这不正是我们在贝多芬、德彪西等音乐大师作品中感受到的吗?那和谐而多变的旋律、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不是和我们在美术作品中所感受的美感有许多共同之处吗? 在谈到美术与音乐的亲族关系时,使我不禁想到黑格尔在《美学》中一段言简意赅的话:“音乐和绘画都有密切的亲族关系,部分地由于在这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的比重,现在的艺术教学,在材料处理方面,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美术与音乐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它们都受到共同的艺术规律的制约,因此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任何一位从事某一种艺术专业的人,都应该注意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样才能把艺术探索的步伐渗透到事物本质的深处去,在艺术的教育大海洋里触类旁通,相得益彰,取精用弘,以最好的艺术成就贡献给一代代学子。 (三)以20世纪著名的抽象主义大师保罗·克利为例,他的一生更完美地诠释了音乐与美术的关系。 20世纪是一个多变的世纪,在艺术史上也不例外,产生了很多的艺术流派,也产生了很多具有影响的艺术家,但是个性突出,风格明显的艺术家就不多了,而保罗·克利却是一个例外。“不要去想所要描绘的形态,只要去想它的形成。”这是保罗·克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 —以戏曲为例 论文关键词:戏曲艺术视觉文化视觉化媒介时代文化建设艺术创作 论文摘要:戏曲的表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觉系统,今天戏曲在视觉媒介的作用下被日益地视觉化和影像化,影响到了戏曲形态的呈现和观众看戏方式的变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观众的戏曲审美。 视觉文化是在媒介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解读模式,但是“将‘视觉’等同于‘图像’,从而和‘语言’相区别有可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其实,视觉文化有别于印刷文化,不在于“图像”取代了“文本”,而在于我们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并不是只有电视、电影、摄影、网络、广告我们才能纳人到视觉文化的研究之中,而其实一切视觉的东西都可以纳人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内,视觉人类学早已证明,“其实,人类早就‘进入过’读图时代了。”而国际视觉文化协会主席马焰教授也说“视觉世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维世界,它处在永恒的流变之中。……如果文化和社会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那么,中国这条正在从沉睡中觉醒的巨龙,正是追溯丰富的视觉文化之源的最好所在。”所以,突破视觉文化研究的局限,在中国背景下,在中国文化视域之内,需要对视觉文化进行新的更新和发展。“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网络视听等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而不同视觉媒体构筑了一个大的视觉“场”,这个视觉“场”显然对人们的生活

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中国独特视觉符号的戏曲,从文化形态上来看,有别于印刷文化,作为综合的视听艺术在现时代发生着“视觉化”的转向;从戏曲传播的媒介形态角度来看,其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戏曲媒介文化系统,不同的视觉媒介形态构成不同的戏曲视觉“场”,并对戏曲观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在这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中,观众不停的穿越“场域”,调整戏曲的视觉欣赏状态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戏曲审美,这为我们观察视觉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以及观看的“视觉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这种可能也许会成为我们丰富视觉文化理论的新的资源,正如周宪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视觉资源,因此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对这些传统资源的吸纳和改造必然造就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发展出一些独特的视觉文化理论来”。 把戏曲媒介研究和视觉文化相结合起来,不是凭空而想的,是因为戏曲作为综合艺术本身对戏曲视觉的重视,同时戏曲在和不同的视觉媒介结合的过程中,其视觉性被进一步的强调和放大,戏曲被“媒介化”的过程,就是戏曲被进一步的“视觉化”过程,“戏曲从可以只听到非看不可,是戏曲从舞台到荧屏的一个重大飞跃。”这个过程一方面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戏曲媒介形态,但同时这个过程也影响到戏曲本身的美学特质,更影响到戏曲观众的审美感知。 一、戏曲视觉 戏曲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同时也是有着强韧生命力的艺术。戏曲作

浅谈视觉文化视野下的高校美术鉴赏教育

浅谈视觉文化视野下的高校美术鉴赏教育 摘要:美术鉴赏使人们对人类文明史和人类发明创造的智慧进一步认识、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懂得艺术的人都能够成为鉴赏家,因为鉴赏需要的是不断地学习,接受再教育,但是在当前视觉文化的冲击下,美术鉴赏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那么美术鉴赏教育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的挑战,本人就视觉文化对高等美术鉴赏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视觉文化视野下高等美术鉴赏走出困境的途径,希望能引起对高等美术鉴赏感兴趣者的拜读。 关键词:视觉文化;美术鉴赏;教育 一、高校美术鉴赏教育面临的社会背景 当前,中国的教育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素质教育,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那么,美术教育借此机会,也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设了课程,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美术鉴赏研究机构越累越多,那么美术鉴赏教育也就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视觉文化的美术教育是美国艺术教育界在“视觉文化”理论研究背景下,近年来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现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审

美观和审美价值,。面对视觉文化冲击,美术鉴赏教学将如如何适应这个环境,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二、视觉文化对美术鉴赏教育的影响 (一)人们对美术鉴赏教育在视觉意义发生了变化导致了误读 随着读图时代及消费文化的到来,观看的方式、场所以及手段都发生了转变,数字图像的出现改变了原本与摹本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对艺术追随者对读图时代及消费文化的到来的敬畏感的消失,展示性与消费性成为图像存在的主要价值。这种娱乐性和消费性使审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大众得到了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的审美体验,充分享受着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误读,审美感悟不仅仅是达到大众娱乐和消费的目的,而是通过艺术鉴赏体悟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意义,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所以当下我们的美术鉴赏教学必须导入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审美准则,用以防范视觉“浅阅读”所造成审美趣味的走低。 (二)美术鉴赏教育在视觉文化多元化中受到的冲击 现代媒介技术所带来的视觉读图时代,已经导致了新的艺术形态的崛起和传统艺术形态的更新。各种网络教学模式的兴起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严重冲击了传统课堂的师生教学模式.颠覆了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可以

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图像霸权

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图像霸权 一、图像霸权概念及发展 “霸权”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用 简单的话来说明,霸权即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或者支配权。图像霸 权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图片和影像影响逐渐取代文字成为人们接收信 息的主要方式,并主导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纵观人类文明的发 展史,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传播让异时异地 传播成为了可能,大大提升了传播的广度和范围。早期的语言传播是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心记脑存、口耳相传实现的,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受 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能保证信息在传播中不被扭曲变形、重组 和丢失。文字的出现使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文字不仅克服了声音语 言的转瞬即逝性,长久保存信息;还打破声音语言传播的距离限制, 使信息能传递到千里之外,扩展了人类交流及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 的发明使人类文明的传承不再依赖那些经口耳相传且极易遭到扭曲、 变形的神话传说,有了可以考证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所以文字的发明 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可谓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 传播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标志着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而且在传播时间的持续和空间的拓展上完成了对语言传播的超越。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电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电机、电话、电灯的发明 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以及20世纪初电视的发明将人类的传播进程推进了一大步,人类获取信息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电视及电影中的图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人类进入了依靠网络获取 信息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升,而人们 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原来阅读文字之后进行思考理 解转变为现在更乐于观看图片和图像这样一种现状。图像在人类越来 越注重视觉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字成为了图像的 附属,图像的霸主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渐建立。文字在印刷时代的 传播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信息时代得到了改变。

美术和音乐的关系

美术和音乐的联系 在艺术发展史上,各艺术门类之间也既有其独立性与区别,有其相互联系和融洽。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显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它很难对客观现实实行再现和描述,但是却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而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和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人类直观地反映现实和掌握世界的唯一艺术手段,具有造型性与静止性。表面看来,音乐与美术好象并无多大关系,而实际上,因为音乐很难对现实实行再现和描述,但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而美术又恰好充当了音乐从单纯的音响到情感抒发这个飞跃的纽带和桥梁。我们通过对音乐、音响的听觉、想象而获得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进而引发出相对应的情感与情绪,这时候,几乎人的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使音乐真正成为“音乐”,而不再是仅仅由旋律、节奏等机械组合出来的音响。所以,我们也把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亦即听众由音响想象和联想出来的内容称为音乐中的非音乐性内容。那么为什么人能从音响的听觉联想到各种视觉形象与画面呢?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各艺术门类之间本来就存有着相互联系相互融通的关系,有些现在作为独立门类的艺术原本就是结合在一块的。例如,在原始艺术中,音乐、舞蹈、诗歌就是三者同源的。在艺术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门类之间都在互相融合、互相吸收,甚至重新结合,比如说电影这个艺术形式就综合了摄影、戏剧、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分分合合,是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基因”。随着历史与艺术本身的持续发展,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更加多元化了。郭声健先生在他的《艺术教育论》一书中也谈到:“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仅仅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如果我们从某一艺术形式的角度去审视其他各种艺术形式,我们将不难发现,其他艺术形式都或多或少具有该艺术形式的表现特征。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很多相通之处。”这就为音乐与美术的融通提供了前提。 现代心理学也为各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通感这个心理现象使艺术之间的综合成为必要和可能。朱智贤在他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通感的:“通感,亦称联觉。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指彼此联系、相互感应的心理现象……各个感官之所以不是孤立的,因为它们都受大脑的统一控制。而且在各个感官中,视、听起着主导作用,并与其他感官相沟通,引起了共鸣。总来说之,通感是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多层次的,有的偏重感官直观,以景取胜;有的偏重情感态度,以情取胜;有的情景交融,或情趣隽永,或哲理深邃。因人而异。”于是,当我们听到穆奈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时,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位趾高气扬的富人和一位胆小心虚的穷人的形象。这便是通感带来的效应,它使听觉艺术音乐与视觉艺术美术如此紧密与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把握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对我们学习音乐,表演音乐与教学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没有审美的音乐就不是有价值的音乐,在声乐或器乐作品的表演中,如果仅仅注意技法的娴熟和旋律的流畅,而没有注意情感的表达的话,这便仅仅“炫技”,音乐也不能称为音乐,仅仅一副空壳的音响罢了。所以,在音乐表演中,我们需要的是有内涵、有审美表现力的音乐。于是,把握音乐与美术的关系,根据音乐来想象和联想,置身于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中来抒发情感不失为一个好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能够通过给学生欣赏绘画作品来教授一些与绘画作品直接相关的音乐,如《朴茨茅斯的一角》等,这样不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习积极性。而如果遇到一些并非与绘画作品直接相关的音乐作品,我们还能够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他们新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把音乐和美术融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众所周知,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整体性的艺术教育,其直接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那么学科综合便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了。而音乐与美术这两种中小学生最容易接受,最为熟悉的两种艺术形式的融通教学便能够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音乐课上使用美术来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要走入两门学科生硬拼凑的误区,不要用一种艺术形式来翻译另一种艺术形式,这些误区都会使我们音乐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视觉文化传播特色研究分析论文

视觉文化传播特色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但未必在质量上)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影视符号的生 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视觉文化产业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 费尔巴哈曾说“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人类早就有了视觉(Visual)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的: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符号环境。而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没有符号的处理、创造、交流,就没有文化的生存和变化。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的学理研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而视觉文化进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则在90年代后才引起了某些关注。在这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W·J·T·米歇尔的见解值得注意:“视觉转向发生在英美哲学中,向前可以追溯至查尔斯·皮而斯的符号学,向后到尼尔森·古德曼的‘艺术语言学’,两者都探讨作为非语言符号系统赖以立基的惯例与代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是以语言乃意义之示范这一假定作为开端的。”今天,视觉文化研究不但被哲学、文艺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关注,而且正开始被传播学界的学者关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事。这不但意味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而且还可能孕育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某些突破。 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当然,我们考察视觉文化和

经典创想分享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及其分类

我国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和关注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尤其在近些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保护和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许多机构也开始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进行系统的发掘、征集、保护和整理。自觉强化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使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有利于传统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繁荣与发展。 一、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及其分类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个少数民族在为满足其自身物质需求所进行的生产劳动以及为满足其精神需求所进行的文化艺术创造中,被本民族所认同(即通过视觉所能感知并在心里所能接受的)且体现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切形象符号。我国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简单地说就是华夏各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并体现共同心理特征、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的可视形象、符号以及风俗习惯等。“包括外部形式、内部精神以及文化本源。外部形式指的是用以表达这种元素的载体的外表形态。内部精神指的是其外部形式及载体外表形态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含义。文化本源指

的是这种元素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受的中国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少数民族数千年以来在他们自身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和形成的。这些色彩、样式以及风俗习惯,往往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在人们的审美习惯中成为传统并流传下来。它不仅是本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而且通常也具有识别该民族特征的文化标示作用。在视觉艺术中,色彩和图形样式往往是最先抓住人们视线的,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的这些不同的视觉元素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可以以此来区分各民族之间的视觉差异。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通过各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特有的形态来识别其民族特征。就像西北回族的白小帽、黑坎肩,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囊坑、麦西来普、热瓦普,具有新月标志的伊斯兰清真寺,哈萨克族的毡房、奶茶,蒙古族的马头琴、蒙古包,藏族的转经筒、酥油茶、布达拉宫等,都是本民族的标示形象。说到馕,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新疆维吾尔族,说到蒙古包自然而然想到蒙古族,说到转经筒自然想到藏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的视觉元素实际成为各民族的形象代码,是我们通过视觉感受来认知该民族特征的文化要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各少数民族的视觉元素成为艺术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更是创作富有民族意味艺术设计作品的根基。 一般来讲,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有三大类: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形符号。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其本身也是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符号的设计是将概念性的语言转换为可视的视觉性语言的一个途径,是将设计内容的文字语言给予形象化、条理化,并建立起整套的视觉形象化符号。”通过文字不仅能很好地传递、传承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含义,而其在表述内涵的同时也通过其自身的外在形式表现视觉的审美意义,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的能效。 文字在设计中的适度和创新应用对于丰富设计本身,拓展其应用元素,增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一)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一) 【内容提要】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标志着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本文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问题,从“看的方式”的变化去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透过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转变,剖析了构成“图像时代”之要素的视觉文化的性质的功能,从而把握其内在的文化逻辑。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视觉性更突出地是一个当代问题。所谓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这类说法,标志着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然而,历史地看,视觉文化又不是当代所独有的,可以说它古已有之。因此,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文化问题,就有必要考察视觉文化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转变,透过这一转变,我们便可把握到当代视觉文化内在的“文化逻辑”。 视觉范式的转变 我以为,考察视觉文化的不同历史形态,就是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用伯格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看的方式”(waysofseeing),亦即我们如何去看并如何理解所看之物的方式。他写道:“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有意去看的东西。有意去看乃是一种选择行为。其结果是我们所见之物带入了我们的目力所及的范围。”(注:JohnBerger,Ways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p.8.)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选择行为呢?伯格的解释是:“我们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知的东西或我们所信仰的东西的影响。”(注:JohnBerger,WaysofSeeing(NewYork:Penguin,1972),p.8.)这也就是说,人怎么观看和看到什么实际上是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不存在纯然透明的、天真的和无选择的眼光。如果我们把这个结论与布尔迪厄的一个看法联系起来,便会看到其中的奥秘。布尔迪厄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化都会创造出特定的关于艺术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支配着人们看待艺术品甚至艺术家的看法。他指出: 艺术品及价值的生产者不是艺术家,而是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信仰的空间通过生产对艺术家创造能力的信仰,来生产作为偶像的艺术品的价值。因为艺术品要作为有价值的象征物存在,只有被人熟悉或得到承认,也就是在社会意义上被有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公众作为艺术品加以制度化,审美素养和能力对于了解和认可艺术品是必不可少的,作品科学不仅以作品的物质生产而且以作品价值也就是对作品价值信仰的生产为目标。(注: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这里,布尔迪厄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艺术品的价值并不单纯地在于它自身,而在于关于艺术品的价值或信仰的生产。因此,对这种价值或信仰的分析才是艺术科学的关键所在。同理,如果把这个原理运用到视觉文化的历史考察中来,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时代的眼光实际上受制于种种关于看的价值或信仰,这些正是伯格“我们所知的东西和我们所信仰的东西”的本义所在。 更进一步,这种带有特定时代和文化的眼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呢?贡布里希从画家的角度深刻地阐述出来。他认为,“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注: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画家总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眼光来看世界,在中国画家那里,梅兰竹菊有独特的人格意义,所谓“四君子”也;这种眼光在西方画家那里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贡布里希认为这是一种“图式”,制约着画家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即便是同一处风景,不同的画家也会画出不同的景观,因为他们总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假如说画家的眼光还有点神秘难解的话,那么,用库恩的科学哲学的术语来说明便很简单了。库恩认为,科学理论的变革与发展实际上是所谓的“范式”的变化。在他看来,“范式一词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的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注: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第158页。)。这就是说,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往往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