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民族简史

合集下载

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

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

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的古代迦南地区(现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人的起源起源于亚伯拉罕(Abraham),他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亚伯拉罕与他的儿子以撒(Isaac)和孙子雅各(Jacob,也被称为以色列)居住在迦南地区,并与迦南的当地居民有一定的交往。

雅各的后代最终成为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也被称为以色列的儿子)。

约公元前1250年左右,以色列人在摩西(Moses)的领导下从埃及逃离奴役,并在西奈山上接受了上帝的诫命(十诫)。

随后,他们在摩西和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进入迦南地区,并建立了以色列的王国。

这个以色列的王国在大卫王(King David)和所罗门王(King Solomon)的时代达到了巅峰,但后来由于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王国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北方王国)和犹大王国(南方王国)。

约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征服,而犹大王国在约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国征服,被迫流亡巴比伦。

约公元前539年,波斯王朝的居鲁士大帝征服巴比伦,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然而,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犹太人先后受到了希腊化时期、罗马统治和犹太战争的影响和迫害。

在犹太战争中,犹太人于公元70年被罗马军队征服,第二座圣殿被摧毁,大量犹太人被杀或流亡。

此后,犹太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犹太人群体,逐渐形成犹太教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尽管历经流散和迫害,犹太人保持了自己的独特身份和文化,并于1948年建立了现代以色列国家。

总的来说,犹太人的起源和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充满了荣辱与坎坷,但他们一直致力于保持自己的信仰、文化和独特身份。

以色列的故事从圣经到现实

以色列的故事从圣经到现实

以色列的故事从聖經到现实自古以来,以色列作为一个古老而神圣的地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圣经中的故事,还是在现实世界中的发展,以色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通过前后对比,探讨以色列的故事从圣经中延续到现实中的精彩之处。

一、圣经故事中的以色列在古老的圣经中,以色列一词经常出现,它有时是指以色列民族,有时则指以色列地区。

以色列民族在圣经中被称为上帝的选民,他们的历史充满了战争、奇迹和悲剧。

在圣经中,以色列的故事从亚伯拉罕开始。

传统上,亚伯拉罕被认为是以色列民族的祖先,是上帝与以色列人民建立约定的人。

他的儿子以撒和孙子雅各都在以色列的建立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雅各的十二个儿子成为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他们迁徙到埃及,经历了奴隶生活。

接下来,以色列人民经历了莫西的带领下,从埃及解放出来的壮举。

他们在旷野中漂泊四十年,最终进入了上帝应许给他们的迦南地。

在迦南地,以色列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发生了多次战斗,最终占领了这片土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色列的统治者也逐渐更迭,国家繁荣的时期与衰落的时期交替出现。

以色列的王国分裂成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的犹大王国,最终导致被外敌侵略并被掳至巴比伦。

在圣经的版本中,以色列的历史被详细地记载下来,包括他们的起源、领导者、战争和宗教信仰。

这些故事构成了以色列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信仰基础。

二、现实中的以色列随着历史的演进,以色列的故事并没有终结在圣经中,它延续到了现实中。

在20世纪上半叶,以色列成为了犹太人的国家。

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从那时起,以色列面临了来自周边国家的多次战争和冲突。

以色列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和成就。

不断创新的科技产业、繁荣的经济和先进的军事力量,使以色列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之一。

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以色列的创新力量引人注目,被誉为“创业之国”。

此外,以色列的文化和艺术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以色列的文学、电影和音乐作品赢得了国际奖项,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独特的风貌。

讲以色列的书

讲以色列的书

讲以色列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以色列的书籍推荐:
1. 《以色列简史》- 作者:伊斯拉埃尔·盖韦尔
这本书提供了对以色列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简要介绍。

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以色列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以色列:国家的创世纪》- 作者:西蒙·赫夫兰德
这本书通过描绘以色列建国的历史,帮助读者理解以色列形成的过程、挑战与机遇,以及对中东地区的影响。

3.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马丁·吉尔伯特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包括宗教、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它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耶路撒冷研究作品。

4. 《以色列:一个新历史》- 作者:伊恩·布莱克
这本书探讨了以色列建国以来的历史,并对该国的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进行了分析。

它提供了对以色列国家发展的全面理解。

5. 《起源:以色列的创世纪》- 作者:丹·埃法特
这本书通过对以色列现代历史的讲述,深入研究了该国民族认同、宗教和社会问题,以及与巴勒斯坦冲突相关的政治挑战。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

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 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

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

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

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

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

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

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

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

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

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著居民。

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 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

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

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

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

以色列的古代希伯来王国犹太民族的起源

以色列的古代希伯来王国犹太民族的起源

以色列的古代希伯来王国犹太民族的起源古代以色列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年左右。

据古代文献和考古学研究,犹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

一、起源和早期历史犹太民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希伯来人,他们是古代中东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

根据圣经记载,希伯来人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亚伯拉罕,他是古代的一位父祖式人物。

亚伯拉罕及其后裔定居在迦南地(即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形成了犹太人的先民。

二、出埃及与摩西时代约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被埃及法老奴役,他们领袖摩西带领犹太人民逃离埃及,开始了他们的长征。

犹太人穿过了红海,经过西奈山,在旷野中长时间流浪。

在这个时期,摩西领导下的以色列人接受了上帝颁发的十诫,并开始了他们与上帝的特殊关系。

三、迦南地与希伯来王国约公元前12世纪后期,犹太人进入了迦南地,迦南被他们称为应许之地。

在这个区域,犹太人逐渐形成了犹大部落和以色列部落两大王国。

这两个王国在地缘政治和宗教信仰上有所不同,但都以以色列人为基础。

四、大卫王朝与撒罗满圣殿公元前10世纪,大卫成为以色列国王,并建立了大卫王朝。

他的儿子撒罗满在位时,修建了位于耶路撒冷的圣殿,成为犹太民族的新的宗教中心。

大卫王朝的繁荣时期是犹太国家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五、分裂与异族统治公元前930年,大卫王朝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

这一分裂使得以色列内部陷入动荡不安的境地。

此后,犹太民族历经数个王朝和异族统治,包括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和希腊化时期的犹太赫兹非拉王国。

六、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与流散公元70年,罗马帝国摧毁了耶路撒冷圣殿,结束了犹太民族在迦南地的国家独立。

这一事件被视为犹太民族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犹太人被驱逐,流散到世界各地。

七、现代犹太国家的建立犹太人的流散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19世纪末,由于犹太民族主义的觉醒和锡安主义的兴起,犹太人开始寻求建立自己的国家。

在20世纪,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联合国的支持,以色列国家于1948年宣布成立,标志着犹太民族的复兴和现代国家的诞生。

以色列历史:从希伯来人到建立国家

以色列历史:从希伯来人到建立国家

以色列历史:从希伯来人到建立国家以色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希伯来人。

希伯来人是闪人的一支,他们最初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后来逐渐迁移到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了当地的主体民族。

在这个地区,希伯来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以色列。

本文将从希伯来人的起源开始,讲述以色列的历史。

一、希伯来人的起源和迁移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群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闪族人迁移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这些人的首领是亚伯拉罕,他被认为是以色列民族的始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闪族人逐渐演变成了希伯来人。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以色列。

二、以色列国家的建立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的大卫王时期。

在大卫王的统治下,以色列国家达到了鼎盛时期,耶路撒冷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首都。

然而,到了所罗门王时期,以色列国家开始衰落。

公元前930年左右,以色列分裂成了两个国家:犹太国和以色列国。

犹太国以耶路撒冷为中心,而以色列国则以撒马利亚为中心。

三、以色列国的灭亡和复兴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攻占了以色列国首都撒马利亚,将大部分以色列人赶往了南方。

从此以后,以色列人逐渐衰落,直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时期才逐渐复兴。

公元70年,罗马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摧毁了犹太国和以色列国的大部分建筑和文化遗产。

从此以后,犹太人开始散居在世界各地。

四、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发展19世纪末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兴起。

在英国的帮助下,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许多小社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社区逐渐扩大,到了1948年以色列国正式成立的时候,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成为了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五、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色列成立后,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起了攻击。

虽然以色列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但是他们也失去了大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以色列概况

以色列概况

以色列概况中文名称:以色列概况外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to Israel国名:以色列国the state of Israel独立日:5月14日(1948)国庆日:5月14日(1948)国旗:旗地为白色,上下各有一道蓝色宽带。

白蓝两色来自犹太教徒祈祷时用的披肩。

旗地白色部分中间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

国徽:为长方形盾徽,盾面呈蓝色,其中有一个七杈烛台,据说为耶路撒冷圣殿中点燃祭坛的物件。

烛台以橄榄枝装饰,象征犹太人渴望和平。

烛台下用希伯来文写着“以色列国”。

国歌:《希望之歌》。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

北部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地中海。

南连亚喀巴湾。

面积1.49万平方公里,目前以色列占领着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阿拉伯区和戈兰高地,实际控制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

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一般海拔600—1000米。

北加利利高原上的梅隆山海拔1208米。

东部与约旦交界处向南延伸至亚喀巴湾的地区为大裂谷区,低于海平面392米。

主要河流为约旦河。

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夏季23℃—34℃,冬季10℃—17℃。

年降雨量220—920毫米。

人口:据以色列统计局1998年9月统计以色列人口为598万多。

其中犹太人475万,占79.4%;阿拉伯人(包括穆斯林和基督徒)101万,占16.9%。

其余22万为德鲁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希伯莱语为国语,与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犹太教为国教,居民中约85%信奉犹太教,13%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耶路撒冷(jerusalem);人口:57.8万。

建国初期,首都设在特拉维夫(tel aviv),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未得到普遍承认。

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它的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维夫。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6个区,30个分区,31个市,115个地方委员会,49个地区委员会。

以色列是犹太人国家吗

以色列是犹太人国家吗

以色列是犹太人国家吗以色列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国家,其国土面积虽小,但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在许多人看来,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国家,因为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情感。

然而,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以色列的国土也有着其他宗教和民族的存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以色列是否真的可以被称为犹太人国家。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以色列的历史。

以色列在公元前约1300年成为犹太人的国家,当时的以色列是由犹太人建立的,并且在几个世纪里一直是犹太人的家园。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以色列的国土被不同的帝国统治过,包括波斯、希腊、罗马和奥斯曼帝国。

在这些统治者的统治下,以色列的犹太人口逐渐减少,但仍然有一部分犹太人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在20世纪初,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犹太人开始向以色列迁徙,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在1948年,以色列正式宣布独立,成为了一个犹太人国家。

然而,这一宣言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巴勒斯坦人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建立表示强烈的反对,并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尽管以色列宣称自己是一个犹太人国家,但实际上,以色列的国土上还有其他宗教和民族的存在。

例如,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口占据了国土的约20%,他们是以色列公民,但却常常面临着社会和政治上的歧视。

此外,以色列还有一部分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信仰者,他们也是以色列的公民,但却并不是犹太人。

在宗教上,以色列也并非完全是犹太人的国家。

除了犹太教之外,以色列还有着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这些宗教信仰者也在以色列生活和工作。

因此,以色列在宗教上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犹太人国家。

然而,尽管以色列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犹太人国家,但它却是犹太人的国家。

以色列的宪法规定,以色列是一个“犹太民主国家”,它承认犹太教的特殊地位,并且以色列的国旗、国歌和其他国家象征也都与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以色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多数民族的国家,犹太人在以色列拥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舊約導讀4以色列民族簡史香港教友總會慕道函授課程香港西灣河大石街一號(2560 3800)前言上一課介紹了舊約時代以前,古代中東的歷史背景;這些地區和民族的盛衰興旺,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以色列民族的發展。

舊約四十六卷書的內容,就是記述了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事蹟。

不過,以色列的歷史和一般國家的歷史卻有些出入,因為天父要藉著以民的生活歷史,來啟示給人類祂的救恩計劃。

這個啟示的過程,是一條漫長的路,經過一千九百多年的時間,由亞巴郎(以色列民的祖先)直到耶穌來臨的日子中,天父一步一步的實踐和啟示祂的計劃。

救恩史和以色列民的歷史是並進的。

天主透過這個民族所發生的事件和人物,來告訴我們祂的愛、祂的計劃、以及祂對人的期望。

為了幫助我們對救恩史有一個連貫的概念,這一裏先來介紹一下舊約各書中所包含的內容,和它的代表人物。

以下我們把救恩史的內容,分為七個時期來介紹。

(一)許諾時期從亞巴郎(公元前1850年)到梅瑟(公元前1250年)。

這時期的事蹟,記載在梅瑟五書中的創世紀內,包括了以下的主題:(1)創造天地(第一至十一章)。

主要說明天主可是孙宙萬物的創造者。

(2)亞巴郎的蒙召。

從亞巴郎的蒙召事件上,我們見到天主的救恩計劃,具體地在人間實現出來。

以後是亞巴郎的努力回應和對主信賴的行動。

(3)依撒格。

亞巴郎晚年時生了依撒格,使他繼承父親的產業。

創世紀中對依撒格的事蹟,沒有很詳細的記錄。

(4)雅各伯奪取長子祝福。

依撒格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厄撒烏和小兒雅各伯。

雅各伯以詭計奪得長子的祝福,而成為天主救恩計劃中的承繼人。

(5)若瑟在埃及。

雅各伯有十二個兒子,若瑟是他最疼愛的一個。

由於兄長們的嫉 ,把若瑟賣到埃及去。

由於埃及王賞識若瑟的為人,於是若瑟便在那裡成家立室,後來更把父親和兄弟們接到埃及定居。

因此,雅各伯的後裔(即亞巴郎的後裔),便留居埃及,直到梅瑟時代才返回祖家。

從上面的簡述中,我們知道,這階段的重點落在亞巴郎和天主間的盟誓上,這是救恩史實踐的第一步,天主和人類開始盟誓上的承諾,而這承諾一直代代延傳,至新約基督降生救贖時,就完滿地實踐出來。

(二)出谷時期這一階段是自梅瑟到若蘇厄間的事蹟。

時間約介於公元前1250至1200間。

這是以色列人逃離埃及,在外流蕩的時期。

雅各伯的後裔,也就是以色列民,因為雅各伯曾改名叫以色列,他們在哥笙過了近二百年的安定生活。

當時,埃及人稱他們為希伯來人(Hebrews),這字有僑民的意思。

後來,埃及發生了政變,埃及法郎辣默色斯二世(Ramesses II)在位五十年間,大興土木。

以色列人被迫做苦工,過著奴隸一般的生活。

就在這段日子中,他們找到自己共同的根,他們不再願意寄人籬下;他們團結起來逃出埃及。

梅瑟和若蘇厄是此時期的重要人物,是他們從天主手中領命,帶領以色列人到達福地的。

在「出谷」的事件中,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以色列民從埃及的奴隸生活中獲得釋放;另一是天主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民訂立盟約。

(三)民長時期梅瑟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還未到達目的地,梅瑟便去世了。

之後,便由若蘇厄領導他們,來到約旦河邊,天主幫助他過了河,進入客納罕的地方;期間亦經過許多艱苦的歲月,最後才佔取了這地方。

在征服了福地後,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便各據一方,各自有自己的土地、傳統及組織。

不過,在遇上困難時,他們便會組織起來,同心抗敵,但始終沒有一個中央政府組織,他們唯一共有的標記,便是會幕和約櫃,這是以色列人的信仰標記。

民長時期是指若蘇厄死後至撒烏耳為王期間的事,時為公元前1200至1030年。

所謂民長,不是人民推選出來,也不是世襲的領袖。

他們在以色列人遇到困難時,感受到自己有一特別使命,要站起來為人民服務,渡過難關。

故可以說,他們是些志願軍。

民長紀中記錄了十二個民長的事蹟,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基德紅和三松,而撒慕爾先知更被稱為最後一個民長。

(四)君主政體時期△撒烏耳民長時期之後便是君主時期。

當時以色列人希望能有一位世上的君王來統治他們,便跑去向撒慕爾請求立王。

撒慕爾徵得上主首肯,便立了撒烏耳為以色列人民的首任君王。

撒烏耳為王初期,還算不錯,可惜後來便一意孤行,多次與天主發生衝突,後來天主要撒慕爾廢了他,另立達味為王,而撒烏耳則自殺而死。

△達味撒烏耳的死代表以色列民族一個時代的結束。

達味時期是以色列民族的一個轉捩點。

達味上場,統一了以色列民,建立了一個中央政府來統馭全體,並以耶路撒冷為首都。

達味屬於猶太支派,是葉瑟的後裔,他精明能幹,建立了一個井井有條的王國,使達味成為以色列民族中的一個偉大君王。

可惜,在達味晚年期間,他亦做了一些糊塗事,他貪戀屬下的妻子而害死屬下,幸而,他亦知錯悔改,做了補贖。

當時,有一位先知叫納堂的,到達味前提醒他,指出他的不是之處,而達味毅然接納勸諫,懺悔己罪,日後成了一位聖王。

△撒羅滿撒羅滿是達味的兒子。

達味死後,他繼承了王位,撒羅滿在任期間,國家經濟富裕,加上他有過人的智慧,所以是個精明的君王。

他在位時完成達味的志願,建造了一座宏偉的聖殿,人稱之為「撒羅滿聖殿」。

撒羅滿晚年時,亦如父親般犯了錯,他敬拜邪神。

當他到達光輝政治的盡頭時,人民對他不滿,宗教信仰上又遇到危機。

他的去世帶來以色列民的混亂。

(五)南北分裂時期君主政體到了撒羅滿死後,國家發生分裂,北方以色列國比較強大,共有十個支派,由厄弗辣因支派的雅洛貝罕領導;南方是本雅明和猶大兩支派組成,稱為猶大國,由勒哈貝罕領導。

實行君主政制時,以耶路撒冷為中心,人民習慣到耶路撒冷朝聖,奉獻祭祀,表示他們承認達味王朝。

如今,政治分家後,他們也要在北國保持宗教上的獨立,所以雅洛貝罕便鑄造金竹來代表天主,另立神像。

△北國以色列(公元前931-721年)北國共有十個支派,其政治、經濟和人口都比南方強。

但是,政治上卻動盪不已,在短短的二百一十年中,共經歷了十個朝代,十九個君王,起初也沒有一個固定的首都。

宗教方面,最突出的是先知的興起。

其實,以色列的歷史中,一直都有先知的出現,而此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厄里亞、厄里叟、米該亞、亞毛斯和歐瑟亞五人。

至於一些比較著名的君王有:敖默黎王(OMRI),公元前885-874年,他是北國的第六個皇帝。

阿哈布王(AHAB),公元前874-853年。

耶胡王(JEHU),公元前841-814年。

雅洛貝罕二世(JEROBOAM II),公元前783-743年,北國是在他手中被亞述所亡的。

△南國猶大(公前931-583年)南北分裂,雖然北國較強,佔著優勢;但南國的優點是穩定,人民生活貧富懸殊不大。

此外,當亞述吞併北國時,南國便大為警惕,立即向亞述納貢。

當時是阿哈次王(AHAZ)、希則克雅王(HEZEKIAH)、默納舍王(MANASSEH)和亞孟王(AMON),時間約在公元前735-638年間。

到公元前640年間,約史雅王為王時,曾經一度振奮圖強。

當時亞述為敵,但亦願與它合作來對付巴比倫,於是派兵前往亞述。

埃及的軍隊要途經巴力斯坦,才可到達亞述,約史雅便出兵阻止埃及軍隊,戰爭中約史雅死去,由其無能的兒子約雅金繼位,結果被埃及國所控制,終於在公元前598年時,巴比倫王拿步高包圍了耶路撒冷,不久約雅金便去世,兒子約雅律(又名耶苛尼雅)登基,不到數月,便向巴比倫投降。

南國的先知計有依撒意亞、米該亞、索福尼亞、納鴻、哈巴谷和耶肋米亞。

(六)充軍時期公元前598年,巴比倫王拿步高令猶太人不戰而降,猶大的家族、臣僕及技工人員,都充軍到巴比倫。

當時巴比倫王對待他們的方法不算殘暴,這是第一次充軍。

公元前587年,拿步高第二次攻打耶路撒冷,因當時猶大王是巴比倫王所立的,他卻反抗巴比倫王,故此在第二次充軍時,所擄回的人民,便飽受殘酷的對待。

此時,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完全被燒毀。

到第三次充軍時,猶大國內只剩下最貧窮的農夫,實際上猶太國已完全被毀滅了。

當時在充軍的人中,有厄則克耳先知在內。

巴比倫王善待了他。

他與猶太人定居於革巴爾河附近。

他一邊聯絡這些生活異地的人,一邊培育他們、鼓勵他們。

由於巴比倫的文化和社會結構,均比猶大為高,他們學習了不少巴比倫的文化,和使用他們的亞拉美語,故此,由充軍至耶穌時代,猶太人都慣用亞拉美語而不用希伯來語。

△未來的希望表面看來,猶大是完結了,像北國的十個支派一樣消失了。

但是,充軍卻給猶大國起了積極的作用,使以色列民接觸到更多的文化,因而明白到梅瑟的天主,同時是整個人類的天主。

到了公元前539年,巴比倫王倒台了,波斯國的居魯士是戰勝者,他的溫和政策,釋放所有被擄者回國。

於是以色列人便回國重建家園。

(七)回國、亞歷山大、羅馬△回國後的以色列人要重建家園,第一件事是重建聖殿,成立宗教團體。

在公元前515年聖殿完工。

這是第二所聖殿,第所聖殿是撒羅滿王興建的。

第二所聖殿一直保留到耶穌時代。

黑落德王再把第二所聖殿擴建,直到公元七O年被羅馬毀滅。

△在波斯統治下過了一段安逸的生活後,猶太人又陷於戰亂中。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帝征服了整個中東,將希臘文化帶進猶太人的生活中,漸漸的不大使用希伯來文,只認希臘文。

聖經的「七十賢士譯本」,就是此時期自希伯來文翻譯過來的。

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將軍分裂,把王國分成希臘、埃及和敘利亞三部分。

△當猶太人被埃及統治時,得到很大的自由。

到了公元前198年,敘利亞軍隊擊敗埃及,用暴力強迫人接受希臘文化和宗教,當時猶太人中起了分歧。

以瑪加伯為首的一派,想擺脫埃及王安提約古四世的統治,而借助於新與的羅馬國。

猶大便成了羅馬的保護國。

後來由於內戰發生,其中一派甚至請求羅馬來攻打自己的同胞。

公元前63年,羅馬將軍龐培出兵攻佔了耶路撒冷。

自此,羅馬人正式統治了整個巴力斯坦。

至公元前40年,羅馬委任黑落德為猶大王,黑落德殺死了猶大最後一個王。

如今,巴力斯坦成為羅馬的殖民地。

結語以上短短的簡單介紹,使我們認識到整個以色列民族的歷史進程。

我們發現這個被天主特選的民族,不斷的遭受外族異民的侵襲,在考驗、逃亡中,保存自己的信仰,準備救主的來臨。

參考資料*救恩史示*舊約時代的歷史思高*聖經辭典思高以色列民族簡史習作甲、是非題(請在□內填上 表示是」,或 表示「非」)□(一)天主藉著以色列民族的歷史,給我們啟示祂對人類的愛和救恩的計劃。

□(二)「創世紀」一書,顧名思義,全部內容都是關於天主創造天地的事蹟。

□(三)「出谷紀」的內容,主要是記述埃及人在逃離埃及的事蹟。

□(四)梅瑟和若蘇厄是出谷時期的主要人物。

梅瑟在安抵福地,完成任務後才去世。

□(五)以色列人到達福地後便安定下來。

當時,他們沒有君主制度,在遇到困難時,只有一些志願軍站起來為人民服務。

這些人被稱為民長。

□(六)撒烏耳和達味,都是當時的民長。

□(七)達味和撒羅滿,都是天主所特選的人物,他們二人都得到人民的愛戴和天主的庇佑,故此,從未做過任何相反天主的惡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