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合集下载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之比较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之比较
东 汉 后 期 外 戚 专 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宦 官 专 权 之 比 较
许 红 婴
( 漳州市第八中学, 福建 漳州 外 戚 宦 官 轮 流 专 权 局 面 的 出现 , 是 东 汉 后 期 外 戚 与 宦 官 利 用 皇帝 作 为 工 具 进 行 斗 争 的产 物 。 皇帝 小 时 , 大 权 掌 握 在 监 护 人 母 亲及 其 娘 家 一 方 组 成 的外 戚 手 中 , 皇 帝 长 大后 , 要夺 回 大 权 只 能靠 身边 的宦 官 , 于 是 宦 官 乘 机 专权 。 二 者 比 较 , 宦 官 专 权 危 害更 大 。 宦 官制 度 产 生 于 周 朝 , 周 王建 立 庞 大 的后 妃 制度 , 为 防 止 数 目众 多 的妻 子 红 杏 出墙 , 把 她们 关 在 后 宫 与世 隔绝 , 但 王 宫 工 作 不 能 完全 由女 人 承 担 , 因 而想 出一 种 残 忍 的 办法 , 即由阉 割 的男 人 承 担 。 称宦官。这一制度延续三千年 , 直 到 清 朝 灭 亡 止 。所 以 ,宦 官 制 是 奴 隶 主残 余 和 封 建 专 制 主 义 相 结 合 的产 物 。宦 官 的来 源 : ( 1 ) 罪犯子弟 ( 一般罪犯1 6 岁以上处死 , 1 6 岁 以下 男 子 罚 为 官 奴 , 女子罚 为官婢 , 如赵高原是 赵国贵族 , 因 为父 亲犯罪才 沦为宦官 ) ; ( 2 ) 被迫 卖身 ( 家贫) ; ( 3 ) 被 拐卖 ; ( 4 ) 少 数 民族 地 方 被 征 服 的 子 弟 ; ( 5 ) 无 赖 流氓 ( 明朝魏忠贤 ) 。 因为 他 们 都 出 自社 会 下 层 , 谈 不上文化、 道德 、 修 养 和 情操 , 人 宫 后 不 仅 失 去人 身 自由 , 而且失去生育机能 。 被 视 为 社 会 最 下 层 而受到歧视 , 一 般士大夫 均不愿 与他们 为伍 。 所 以 心 理 畸 形、 变态 。 一 旦 依 靠 皇 帝 掌 权之 后 。 便 出现 两 种 心 理 : 一 是 暴 发 3 6 3 0 0 0 )

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中国古代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

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

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

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东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一、共同点:1.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东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

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2.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

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3.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

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二、不同之处:1.起因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

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

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

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③明朝的宦官专权则是由于制度的原因,皇帝的权力由于宰相被废除而大大的加强,随之而来的是皇帝要处理的事务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皇帝身边就必须有人来帮助他,而宦官则是最好的人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人教版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人教版
由此,东汉中后期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却也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有
①宦官②诸侯③豪强地主④外戚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该童谣反映的是
A.西汉后期正直的大臣在朝廷中遭到排挤
B.王莽改制导致不聊生
C.光武帝整顿吏治前官场黑暗
D.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下的黑暗统治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因此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有外戚与宦官,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D。学科.网
2.【答案】D
(2018年天津模拟)观察下表,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1岁
14岁
9岁
A.诸侯争霸激烈B.中央集权强化
C.民族交融加强D.外戚宦官执政
D
东汉中后期主要的几位皇帝,继位时年纪大都十几岁,年纪较小。处理朝政的能力较弱,这时候往往太后还在世,太后不可或缺的需要干预朝政,扶持娘家人,依靠自己的兄弟子侄,甚至是父亲叔伯。时间一长,外戚便大权独揽。学科*网

期末复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期末复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3个核心知识精讲+5个高频考法剖析+8个易错易混归纳】核心知识一:光武中兴1.西汉的灭亡: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新”,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的建立(1)时间:公元25年(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3)都城:洛阳。

3.光武中兴(1)出现原因: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2)光武中兴: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核心知识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政权中后期政治的突出特点)1.出现的根本原因:君主专制制度2.影响: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核心知识三:黄巾起义1.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朽,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不断蔓延。

2.爆发:184年,张角等领导的起义爆发,起义者头裹黄巾,称黄巾起义。

3.特点:经过精心策划,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4.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5.结果和影响:虽被残酷镇压,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光武中兴”这一局面的内涵、名称的相关知识。

近A.诸侯强大威胁到中央1.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和东汉初期的“光武中兴”,都是封建社会的“治世”。

2.“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3.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通常主要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比较安定等。

4.刘秀是东汉光武帝,刘彻是西汉汉武帝。

5.东汉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

《东汉的兴亡》练习题

《东汉的兴亡》练习题
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黑暗统治,渴望反抗的情绪。
(2)材料二讲述了黄巾军起义得到了天下人的响 应,这场起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到天下 人的响应? 性质: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 义。原因: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 ,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 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 延。
(3)黄巾军起义的结果如何?这次起义有何影响 ? 失败。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 其一蹶不振。
三、黄巾起义 5.原因 (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 ,时局动荡不安 腐败 流离失所 ,社会上大批贫民 。 自然灾害 频繁发生。 (2) 6.起义爆发 (1)时间: 184 年。 (2)领导者: 张角 。 (3)性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 。 农民大起义 7.结果:黄巾军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8.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 的 东汉 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表明了一个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在哪 一朝代?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东汉。 (2)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什么危害?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9.东汉初年,东汉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出现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 C 接关系( ) A.刘邦 B.刘彻 B C.刘秀 D.刘 备 10.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 )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A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11.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 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于黄巾军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 A.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 B.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响应 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A 13.下面关于黄巾军起义的原因,说法正 确的有( ) ①统治者“改制”失败 ②外戚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③王莽夺权引发社会动荡 ④自然灾害频 发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外戚宦官专政

外戚宦官专政

外戚宦官专政外戚宦官专政外戚、宦官之争是东汉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造成东汉迅速由盛入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章帝死后,和帝继位(88-105),从和帝至灵帝(167-189),即在东汉后期的大约一百年间,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相互倾轧,使朝政陷入极端黑暗、混乱之中。

自和帝起,东汉有十个皇帝均系冲龄即位、短命而死。

每次幼主登基,多由太后临朝听政。

太后必然要重用自己的家族,造成外戚专权。

通常是由太后的父兄担任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同时掌握了军权和尚书台的监察、行政权。

外戚专政,削弱了皇权。

君主一旦成人,要掌握实权,就必然寻求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

因在外戚当政下,朝臣多被其控制,皇帝只能依靠身边最亲近的宦官来剪除外戚。

于是,宦官在支持皇帝反对外戚的斗争中,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便发展为一种政治势力,形成宦官专政的局面。

不久,皇帝死了,新的幼主即位,又是太后临朝、外戚专政、排斥宦官,然后是宦官剪除外戚、取代外戚专政,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东汉后期就是在这种戚宦相互倾轧、交替专权的局势下度过的。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东汉的外戚和宦官,可用「虎」、「狼」二字。

外戚是虎,宦官是狼。

东汉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甚至是「虎狼同往并进」,一起把东汉政权撕成碎片。

外戚宦官专政,是东汉后期特殊政治事件,对当时的朝野震动颇大。

大凡每个封建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崩坏,皇帝昏庸无能,这就为外戚、宦官操纵朝政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东汉末年的外戚宦官专政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典型说明。

外戚与宦官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立政权后,为防大权旁落,对外戚的防范极严。

所以,刘汉政权机制运转还属正常。

章帝死后,其子继位为和帝时,年仅11岁,难以视政,只好由其母亲窦太后临朝听政。

母后听政,必然要倚重其娘家亲属以为辅助,其兄弟窦宪等掌握实权,由此开始了外戚专政的局面。

但是渐渐年长的和帝开始对其舅父窦宪等不满起来,于是,宦官郑众等趁机为和帝谋划,将窦宪党羽一举收捕,夺回政权,郑众等宦官因此得以封侯升官,宦官开始得势,这也是宦官与外戚的第一次交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自定义类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自定义类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某同学在整理某一课笔记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 秦朝B. 新朝C. 东汉D. 西汉2.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历史上称为()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3.东汉光武帝在分封功臣爵邑(爵位与城邑)时,阴乡侯阴识虽有军功,然以贵人阴丽华之兄身处外戚,竟不得增邑。

当时,外戚授官,也以九卿为限。

材料说明光武帝时期()A. 重用宦官B. 控制外戚C. 宦官专权D. 外戚专权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 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 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 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5.据统计,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时,全国人口只有西汉盛时的1/5,约1000多万人。

公元57年,刘秀去世时,全国人口增长到2100多万。

这段材料可以佐证()A. 七国之乱B. “文景之治”C. 光武中兴D. 八王之乱6.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A. 诸侯势力的兴起B. 少数民族的内迁C.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7.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

下列选项与其无关的是()A. 州牧势力的膨胀B. 农民起义的打击C. 王莽施政的危害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如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陶院落模型,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汉当时何种社会现象A. 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情形B. 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C. 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气息D. 贵族奢侈腐化的生活风气9.京都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专政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专政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专政光武帝建立东汉后,“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朝廷机构中设尚书台,总揽行政权柄,丞相(大司徒)一职变成徒具其名的空衔。

尚书权重职卑,权力更高度地集中于皇帝,这就为外戚、宦官扩展势力,干预朝政提供了条件。

外戚专权多是凭借充任侍中,以至大将军录尚书事等内朝官职而得逞的。

侍中有权审察尚书奏事,能够和尚书一样秉持朝政。

当然,根本上还在于有临朝的母后,而外戚以皇帝的外家操纵皇权。

东汉时,宫廷内官全部由宦官充任,“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①,宦官成了皇帝身边唯一依赖的对象。

出入禁中的中常侍,“掌侍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给事”,黄门侍郎则“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而小黄门又是掌“受尚书事”②。

这样,宦官便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操纵或干预尚书政务。

由于承担此等职务的宦官,较之尚书更处于宫廷内层,更接近皇帝,且便于接近临朝的母后,加以皇帝又往往依靠他们消除外戚势力,因此,他们更能控制皇权。

当时人朱穆痛陈宦官专权的问题与危害时,指出:“案汉故事,中常侍参选士人。

建武以后,乃悉用宦者。

自延平(殇帝年号)以来,浸益贵盛,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

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恬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

”①东汉末,太子多年幼即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便接触大臣,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这就为外戚窃取大权造成了机会。

外戚自恃亲贵,骄横擅权,无视幼主,朝中大臣均仰承其鼻息行事。

正如仲长统所指出那样,他们“亲其党类,用其私人,内充京师,外布列郡,颠倒贤愚,贸易选举。

”②他们为所欲为,简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及至皇帝成年懂事,不甘外戚胁持,为了把大权夺回到自己手中,就结纳在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

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可是,皇帝死后,宦官身份卑贱不能辅政,立新皇帝后,接着又有新的外戚上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多万 2100多万 5300多万
探究:
户籍人口呈什么趋势?这种趋势说明了 什么?
光武帝初年,全国户籍人口有1000多万,到公元 57年统计,已达到2100万,又经明帝、章帝,到了和 帝17年(105年)时,户籍人数达到5300多万,耕地 面积达730多万顷,人口已接近西汉盛世水平(5090
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即位 年龄和平均寿命。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4岁
9岁 36岁 34岁 14岁
当小皇帝逐渐长大后, 最想摆脱谁?最能依靠 谁?
献帝 9岁 54岁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外戚、宦官交替 专权的恶性循环局面?
把持朝政
立 建立者:刘秀(汉光十武三帝)年,谥号光武,庙
光都武帝城:刘洛秀阳 号世祖。
时 间
人物
背景
西 汉 经济凋 汉 高 敝,吸
措施
1.把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 2.减轻赋税田租,十五税一
休 养
初 年
祖 刘 邦
取秦朝 灭亡教

3.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徭役 4.战争逃亡的人回家,恢复田产
生 息
东 汉 初 年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 间生活和地方风貌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中兴天下
仁心待人 天下归心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即位 年龄
寿命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1岁
新闻播报—奢华的古墓
2016年4月,官 方公布:南昌海昏 侯墓已出土珍贵 文物2万余件, 包括…金饼285 枚、马蹄金48枚、 麟趾金25枚、金 板20块,黄金总 重量超过80公斤。 文物展现了高级 贵族奢华的生活。
政思材治考料状:说况明:西政汉后治期腐的败政,治大状兴况徭如役何赋?百税姓
生活状况怎样?
社会状况西:汉 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公元前 202年
文汉 景武 之盛 治世
元成哀平 帝帝帝帝
材料1:“大兴徭役,重增赋敛, 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 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西汉

公元前 202年
文汉 景武 之盛 治世
元成哀平子 9 帝帝帝帝婴 年
外 戚 王 莽 篡 汉
想一想: 什么叫“外戚”?
一般情况下,皇帝年 幼时,太后会怎么做? 外戚会怎么做?

材料2:“王莽末,天下旱

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
—《后汉书•光武帝传》
物价腾贵,米价由汉文帝时 的每石数10钱涨至2000钱。
西汉


爆发绿林、
元 前
赤眉农民起义
2 0
公 元
2
2

3
历新代朝君灭主亡收,藏王他莽的头颅,年并被用后巫来法历镇代住皇,室
帝 材料4:
刘 (光武中兴时)马放牧,邑门不
秀 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
——《后汉书 光武帝记》
他在说什么?
击鼓说唱俑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高56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 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 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 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 夸张,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 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 表。
宦官 得宠
夺回君权
诛杀
外戚
皇帝
母后临朝
早逝
幼主 继位
君权旁落
外戚 专权
皇帝 长大
依靠宦官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歌谣:“直 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当时的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 官员遭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 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读 图 学 史:
历史信息?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陶制东汉庄园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城堡模型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材料5: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人祸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地居主然阶令级人争在权面夺利食,中遭下殃毒是,老毒百死姓。了外他戚。、宦官
――地主—阶—级《中中国最历腐史朽七的年势级力上册交》替专权100余年,
天灾 ((材元永料人 正 广 起嘉兴6大民值义:元 二老被这。年年百逼 时))姓向 ,京蝗再死 东师 灾亡 汉也的后无旱 为法边期。 害活缘灾任 ,荒下城 五连去、 谷年,梁 不,18国 登真4年是饥,爆雪,人发上民无了加黄相宿霜巾食储,。。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万)这个人口数字和后来的盛唐时期不相上下。总之,
经过光武帝的精心治理,将王莽末年社会残破的情景 转变为安定繁荣局面。
西汉

东汉
文 景
汉 武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光 武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天下出现兴盛局面
汉 材料3:
光 (东汉初)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后汉书 光武帝记》
一所方收面藏告,诫直朝到臣公宗元亲29谋5年逆晋者惠的帝罪时恶,下洛场阳,武另库
一遭方大面火也,希遂望被朝焚中毁太。平。
一、光武中兴
西汉
新汉光武帝刘东秀汉(前6—
公元前 202年
95723)25,汉景帝后裔。新 年朝年王年莽末年,起兵反对
东 汉 的 建
时背间景::123公...西农元王汉民2莽5后年建 起期王力百重汉义新朝莽挽万新朝政推代,狂之恢中翻汉昆澜众复兴王及腐阳,,汉之莽改败之战统室主政制战胜一政。权失,王天权在败光寻下,位武等,为三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应民心;
兴 3、要善于调整政策;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220年,曹丕废 汉献帝,东汉灭亡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 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这是极为难 得的……中国的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与 国家统一的发展和巩固是有密切关系的。
汉 光 武 帝 刘 秀
经济凋 1.九次下令释放奴婢

敝,吸 取新朝
23..减合轻并农郡民县负,担裁、减三官十员税一、减轻刑术法
灭亡教 4.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治
训 5.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社会矛盾国
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稳定社会的措施?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东汉初 57年
(光武帝去世时)
105年
阅读这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你觉得百姓会怎么做?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三、黄巾起义
原因:
创立组织: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影响:
原因: 时间: 领导人: 创立组织: 结果: 影响:
千古你兴从亡多东少汉事的?兴悠悠亡。中不吸尽取长到江滚哪滚些流。 历—史—经南宋验辛和弃疾教训?
1、成由简、败由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