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 当理想不是一套房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群文阅读(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群文阅读(含答案)单元群文阅读写实与荒诞选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被侵占的住宅科塔萨尔我们喜欢这所住宅,因为它不但宽敞和古老(今天,古老的房屋拆下的材料是可以卖大钱的),而且保留着关于我们的先祖、祖父、父母和我们整个童年时代的往事。
我和伊雷内长久地住在这所宅子里,已经习惯。
这简直是发疯,因为这所住宅满可以互不干扰地住下八个人。
我们七点钟起床,打扫房间;十一点左右,我把剩余的房间留给伊雷内整理,自己去厨房做饭。
中午我们吃饭总是准时的;除了几只脏碟要刷外,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
我们一面吃午饭,一面想着这所深沉而寂静的住宅,觉得挺快活。
使房间保持清洁,我们两个人也绰绰有余了。
我们有时甚至认为,正是它不许可我们结婚。
伊雷内没有充分的理由却拒绝了两个求婚者。
至于我,在和玛丽亚·埃斯特尔订婚之前,她就死了。
我们终归有一天将死在这里,游手好闲的粗暴的堂兄弟们将占据这所住宅,并将把它拆毁,好把地皮和砖块卖掉发财。
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自己堂堂正正把它推倒,免得时间过迟。
伊雷内是个生来不肯打扰别人的姑娘。
除了早晨做的事情外,一天中其余的时间她总是坐在卧室的沙发上织衣物。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织这么多。
我总以为妇人们这样织东西,无非是想从中寻到不做别的事情的有力借口。
伊雷内并不是这样。
她织的东西总是有用的:冬天的汗衫,我的袜子,她的披肩和背心。
有时她织好一件背心,然后又立刻把它拆掉。
有一天,我发现樟木衣柜下面一个抽屉装满白色、绿色和浅紫色围巾。
那些围巾带着樟脑味,像在绒线杂品店里那样叠放着,我没有勇气问伊雷内打算怎样处理它们。
伊雷内只喜欢织东西,她手艺娴熟非凡,我常常一连几个钟头望着她那像银白色的刺猬似的手、穿来穿去的织针和地上的一两个线筐。
线团在线筐里不停地跳动着,很是好看。
我怎么能不提到住宅的布局呢。
厨房、挂着葛布兰式壁毯的客厅、书房和三间宽大的卧室,都位于面对罗德里格斯·佩尼亚街的最幽静的部分。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魔鬼(节选)莫泊桑这个农民面对大夫,站在临终女人的床前。
床上的老太婆很平静,她认命了,但神志还清醒,望着两个男人,听他们交谈。
她快要死了,但并不抗争,她已经活到九十二岁了,她的寿数已尽。
七月的阳光,从敞开的门窗投射进来。
田野的气味,也随着灼热的熏风涌进屋里。
大夫提高嗓门说道:“奥诺雷,您不能丢下您母亲一个人,她这种状态,随时都可能过去!”这农民愁眉苦脸,反复说道:“可我还得把麦子收回来,撂在地里的时间太长了。
现在正逢好天气。
你说呢,妈妈?”可是,大夫却火了,跺着脚说道:“你真是个畜生,你给我听着,我不准你这么干,明白吧!如果今天,你非得收回小麦不可,那就请拉佩太太来……”这个农民又高又瘦,动作迟缓,心里正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他既害怕大夫,又酷爱节俭,因而犹豫再三,反复盘算……拉佩太太是个老太婆,专给人熨衣服,还为本村和周围一带人家看守死者或临终的人。
她像头年的苹果,满脸皱纹,而生性狠毒。
奥诺雷•本唐走进她家,见她正在调靛蓝水,好为村里的妇女染细布皱领。
他招呼一声:“嘿!您好,拉佩大妈,一切都如意吧?”大妈朝他转过头去,答道:“还可以吧。
您家呢,都好吧?”“唔!我嘛,倒挺顺心的,可是我母亲,快要不行了。
”“您母亲不行了?”“对,我母亲不行了。
”“您母亲怎么啦?”“她快翻白眼儿了!”她突然以同情的语气问道:“怎么到了这一步了?”“大夫说她挺不过下午。
”“那她肯定就不行了!”奥诺雷还犹豫不决,他想不出要说什么,就干脆开门见山:“您去守护我母亲,一直到咽气,您向我要多少钱?您也清楚,我根本不是有钱的主儿,连一个女佣的工钱都付不起。
正因为这样,我那可怜的母亲太操劳,太累了,才卧床不起。
别看她九十二岁了,干起活儿来还像个十岁的孩子。
她那身子骨,谁也比不了!……”拉佩太太一本正经地解释:“有两种价钱:若是有钱人家,那就白天四十苏,夜晚三法郎(一法郎等于二十苏);其他人家,白天二十苏,夜晚四十苏。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综合测试04小说阅读(多文本)时间:50分钟满分:48分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共4小题,16分)。
文本一:诗人毛姆①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困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
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
所以当我的朋友选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
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②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
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
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
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
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③“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
④“神采不凡。
”⑤“你有他的照片吗?”⑥“有就好了。
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
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⑦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最新-2018高考语文 智慧阅读第三辑 暂且把理想放一放

暂且把理想放一放上大学的时候,我的理想是毕业后做个跟文字有关的记者或编辑。
大学毕业那年,我怀揣着自己发表的不少文章,在报社和杂志社之间奔波着,希望寻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上大学期间,我就成为了一家报社的学生记者,经常给这家报纸写些稿子,在杂志上也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还获过奖,自己以为有应聘上记者或编辑的优势。
可是,现实情况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
奔波了一个多月,还没有被一家单位接收,我很是恼火,觉得自己真是一无是处。
我冷静地想了想,不如我去常发表文章的那家报社看看吧,兴许还有希望。
于是,我满怀希望地去了那家报社。
我让这家报社的一位领导看了看我发表的文章和获奖证书,想依此来证实我有能力,又向他陈述了我的理想。
这位领导说:“年轻人有理想是很好的,虽然你发表了不少文章也获过奖很有文字基础,但是搞新闻工作并不是能写就做得了的。
文学写作和新闻报道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现在报业之间竞争很大,我们不是强势媒体,我们报社用人是用一上来就能胜任工作的。
再说,刚大学毕业的你没什么社会实践经验……”没等他说完我就知道又没戏了。
迷茫中的我去学校向指导我们就业的王老师求助。
听了我的陈述后,王老师对我说:“不如先把你的理想放一放,生存是第一位的,先就业后择业吧。
从低处就,向高处走。
在工作中锻炼一下自己。
只要你不放弃理想,以后会有机遇的。
”“可我心里不甘。
”我很是沮丧。
“让你暂且放一放理想,不是让你把理想丢弃啊。
有时,好的机遇其实比能力重要。
再说,你是否能胜任你理想的工作还不好说。
先找个工作,好好干,等待机遇吧。
有句名言说,机遇只青睐有准备头脑的人。
只要你在工作的同时,不放弃理想,总会有机会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的。
”王老师殷切地对我说。
告别王老师后,仔细地咀嚼着王老师的话,我觉得王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我暂且放一放当记者或编辑的想法,决定先找份工作干,等以后再慢慢实现自己的理想吧。
两个星期后,我找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
最新-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宋诗杂文精选《示儿》陆游素材 精品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元:通“原”,原本。
3.但:只。
九州:指中国。
同:统一。
4.王师:指宋朝军队。
北定:北方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的沦陷区。
5.家祭:祭祀祖先。
6.乃翁:你的父亲,陆游自指。
[评析]
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
可是理想再一次破灭,直到陆游去世,他也没有盼到北伐的胜利。
嘉定二年(1218)年底(按公历算已是次年元月),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留下了一首《示儿》。
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2022高考语文答案(全国1卷)

2022高考语文答案(全国1卷)2022高考在6月9号下午结束。
高考结束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各科的答案了。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2022高考全国1卷语文答案,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2高考语文答案(新高考全国1卷)含真题真题试卷● 2021高考语文答案(全国1卷含真题题目)2020高考语文答案(全国1卷)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
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
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一、培根铸魂,彰显立德树人导向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
全国Ⅲ卷实用类阅读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等都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2.关注人类未来,拓展国际视野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名家阅读:茅盾专练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名家阅读:茅盾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风景谈茅盾①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叮当,叮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叮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②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
可是没有完。
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新疆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一模考试汇编:小说阅读

新疆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一模考试汇编:小说阅读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走以后张天翼何太太①忽然回到了娘家,脸色很难看。
一个人回来的。
只带了一只精致的小提箱。
其余照道理要带的都没带。
譬如听差、奶妈、孩子等等。
“回来了?怎么,一个人么?你一个人——不要照应就……”“我要离婚!”老太爷只把嘴唇哆嗦着。
真糟糕:他才辞了那差使没有几天!他在县衙门里吃了二十几年公事饭,历任的县长都没换掉他。
去年女儿嫁给了那何伯峻,他才苦出了头:大儿子有了个好差使,带着媳妇孙儿女去吃饭。
老二老三也能升了学。
女儿女婿还要接他们两老到上海去享福哩。
老太爷瞅了老太太一眼,把那双没光彩的眼睛又回到女儿的脸上,老半天他才似乎鼓起了勇气,全身的劲都给聚到嘴里,声音可轻轻的:“为什么呢,为什么你要……”“我要离,就是!”那个粗暴地抢白着,“我再也不能跟伯峻呆下去!——他简直恶化,腐化,……自私自利……国家社会上的罪人……”“小夫妻吵嘴是常事。
怎么……唉,你离了婚,叫我跟你爸怎么办呢……”他们的女儿跳起来顿着脚。
“烦死了!什么小夫妻小夫妻的,真是!我跟你们说不明白:我只要告诉七叔……你们都不懂!”她只相信七叔,于是老太爷似乎有点伤心自己的攀不上,小声儿叹了一口气,肚子里说:“他们是新派人,唉!”那位姑太太可一直等到七叔来了她才开话匣子。
七叔是老太爷的堂房弟弟。
才三十几岁,并且是在县里顶爱出风头的一个中学里当国文教员的。
★她打有知识的时候起——就一直跟着七叔的路线走:他叫她知道女人是个“人”,他叫她放眼去看这世界到底有多么大,他叫她用她的脑筋。
还有呢——何伯峻也是七叔介绍给她的。
现在她要脱开伯峻的这理由——当然也只有七叔懂得。
七叔比前两个月胖了些,对她像逗孩子玩似的:“怎么,闲得没事做了就闹离婚玩么?”“七叔你告诉我的:他有救中国的大志,他要振兴实业,一回国他就开了那个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理想不是一套房
李响是“毕租客”,与买房相比,他觉得租房的好处更多:不仅不用首付,甚至房子一不小心塌了,也与自己无关,至多沾一身灰而已。
租房不踏实、没安全感?对他而言,这种顾虑也是多余的。
一次性付清买下的房子就是你的?你从你家墙上敲下一块砖头试试;月供的房子是你的?你连续半年付不起按揭,银行房贷科的人比黄世仁还凶……当然,李响并非跟房子有仇,他只是觉得,影响人生幸福感的因素很多,“衣食住行”一样都不能少。
政府为了拉动GDP、地产商为了利益,过分渲染了房子的重要性,将成功与房子挂钩,将爱情与房子挂钩……
涨薪引发的烦恼
走出大学校门32个月的李响上个月刚刚涨了薪水,税后4000元。
在广州,甚至在中国,这个数字都不算低。
然而,这次加薪却引发了李响的各种烦恼。
公司将业务部从芳村的花地大道搬迁到珠江新城的一座甲级写字楼里。
办公面积比原先缩小了一半,而且靠近广州大道这一侧,噪音很大。
但珠江新城是广州CBD,对公司而言,进驻意味着实力,对展现企业形象有好处。
半年前刚听说公司要搬迁的消息时,李响还有点小虚荣,每个城市的CBD都是财富和美女最集中的地方,就连穿梭其间的快递员和送外卖的都格外活跃。
3个月前,公司确定了搬迁日期并提醒员工考虑换租房子时,李响才开始有点不安。
毕业后,李响一直租住在离公司一站远的芳村花园。
两居室的房子,加水费、电费、燃气费、宽带费、物管费,李响和合租的同事人均分摊不超过700元。
他一直住得很舒坦,甚至从来没考虑过搬家。
他想,以后上班虽然距离远了点,但好歹有地铁,先坐一号线再转乘五号线,就算高峰期,一个小时也足够了。
然而,一个星期不到李响就濒临崩溃了。
上下班高峰期,地铁上的拥挤程度丝毫不亚于春运。
由于天天如此,无论媒体还是民众,都没觉得不正常。
有好几次,斯文、瘦弱,还戴近视眼镜的李响根本挤不上去。
后来他学到了窍门,就是用类似跳远的动作,先退后几步,助跑,再一头冲进人群中,最后连滚带爬地被朝一个方向前进的人流夹带进了车厢。
有一次,他的眼镜掉在地上,他本能地弯腰去捡时,拖到地上的挎包又被人踩踏,里面有他刚买不到3天的iPad。
要不是身边有好心人及时拉他一把,他会倒在地上,头会被人踩扁。
一整天,李响的情绪都无比低落,这虽然是一次非常偶然的小事件,但他觉得自尊受到极大伤害,这哪是上班,这是在逃难啊!晚上,他开始留意珠江新城附近的房源。
在珠江新城的版图上,曾经容纳无数白领的旧猎德村没有了。
附近的冼村、一路之隔的杨箕村都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城中村相继被改造后,城市漂亮了,村民的财富飙升了,唯一受伤的,就是租客。
住得更差、更远或更贵,这是留给他们的3个选项。
李响后来听从同事建议,去五羊新城碰碰运气。
然而,他稍微看得顺眼的房子,月租至少2500元。
房子是个神奇的筐
对买房,李响一直保持着与年龄不相称的谨慎,他觉得,一旦买房整个人生会被套牢。
他很推崇网上流传的那个段子:半平方米,你可以去日韩或新马泰一游;一平方米,你可以游遍欧洲;半个卫生间,你可以游遍非洲、美洲;一个卫生间,你可以走遍全世界。
等你游遍全世界,你的世界观也许就变了,房子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然而,女朋友李洁却不这么看。
她时常反问李响,万一旅游回来后,世界观没变,钱却没了,那岂不是更悲剧?
李洁是广州人,她爱李响,爱他送的白色iPhone4S,爱他的“越狱”技术,但更爱听妈妈的话。
妈妈反复告诉她,有房子的男人未必合适,但没房子的男人一定不合适,女孩子既要矜持又要坚持。
起初,李响搬出专家的话回应。
他没想到,未来岳母的思辨能力与专家比毫不逊色:“专家说的话你也信?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跟一个男人租房过日子吗?”李响有时候觉得,女人是天底下最有智慧的生物。
就拿买房这件事,说不定就是这对母女合作的双簧。
女朋友很无辜,表示自己并不物质,但说服不了妈妈;岳母坚持原则不动摇,却一个劲地表示,这是对女儿负责。
也许这都是爱,谁也说不清楚。
恋爱时,女朋友经常和李响开玩笑,“爱我,就请我吃沙县小吃”;如今,她什么都没有说,却将要求写在脸上。
她不同意李响将月薪的一半用于租房,而是建议他趁房价有点松动时买房,还要买离中心区域近的,这样上班方便,以后有了孩子,周边的教育资源也跟得上。
“毕租客”李响的未来
李响现有存款2.4万元,信用卡待还款2400元。
他在网上找到一套在五羊新城的60
平方米的二手房,每平方米1.8万元。
如果20年按揭,首付4成。
这套二手房总计需要支付56.2万元利息。
首付43.2万元,月供5043元。
在数字面前,现实是苍白的。
房子成了横亘在李响和李洁之间的沟壑。
当然,这条沟壑同样横亘在很多年轻人面前。
“刚毕业的愁租房,准备结婚的愁新房,有好单位的愁分房,制片人愁票房,富人愁二房,坏人愁班房……”大家都在为房忙。
住房问题成了当下中国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没有哪个民族,会像我们今天这样被住房牢牢绑架,无数人为住房忧虑,中国的阶层划分,甚至可以简单地用所拥有的房产面积作为依据。
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梦想是围绕拥有一套住房而展开的,甚至在选择伴侣时,有无住房也会成为一个极重要的标准。
对于这种现象,似乎没有人感到奇怪。
当住房成为年轻一代价值观的核心,民族的未来在哪里?当然,讨论当下的住房问题,严肃且无解。
但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要租房,成为毕业生租客,甚至毕生都是租客。
当不得不接受“毕租客”身份时,他们在不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如何生活得更好?
资料链接
不同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住房购买能力比较。
据英国大学毕业生招聘者协会的数据,2010年英国大学生平均年薪为2.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4.8万元)。
据美国房地产网络调查公司发布的世界十大高房价城市排行榜显示,英国伦敦的平均房价为1928美元/平方英尺,约合人民币13万元/平方米。
据美国全国大学与雇主协会的数据,2010年美国大学生平均年薪为48660美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
据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居住面积250平方米、距离华盛顿市区30分钟车程左右的独栋房屋市价为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平方米。
翰威特印度工资事务专家尼廷·塞蒂指出,印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约为45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49万元),据中国经济网关于金砖四国首都房价的数据,印度新德里的平均房价为6.5万卢比/平方米(约合人民币7939元/平方米)。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2010年日本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为23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据台湾房屋企业集团亚洲房市风险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亚洲八大国际城市的房价调查,日本东京的平均房价约合人民币11.4万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