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畸形的症与治
少儿脊柱侧凸诊断详述

少儿脊柱侧凸诊断详述*导读:少儿脊柱侧凸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1.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infantile idiopathic scoliosis)是在3岁内发现的一种结构性脊柱畸形。
在欧洲,此型相对常见,而在美国,此型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不到1%。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家长及儿科医生对此应严密观察。
因为早期的治疗会影响预后,所以应尽早治疗。
特点:1954年,James首先将婴儿型脊柱侧凸作为一个独特的整体来认识,发现其自然病程存在两种情况,并据此分为两型:自限型和进展型。
大量研究证实,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特点如下:(1)一般男婴多见,通常侧弯凸向左侧。
(2)侧弯一般位于胸段和胸腰段。
(3)多数侧弯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展。
(4)自限性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占所有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85%。
(5)双胸弯易进展并发展为严重畸形,右侧胸弯的女性患者通常也预后不良,并且常常伴发畸形(扁头畸形、蝙蝠耳畸形、先天性斜颈以及进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2.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juvenile idiopathic scoliosis)是4~10岁之间发现的脊柱侧凸畸形,它占特发性脊柱侧凸的12%~21%,病因不明。
特点:相对于婴儿型和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而言,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特点是在脊柱生长相对静止期进展。
学者们对它的侧凸类型及自然史所知甚少,仅仅通过发现畸形的年龄而不是通过症状、体征等来诊断,因而如何诊断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已成为讨论焦点。
被诊断为少儿型的患者很可能是晚期发病的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或早期发病的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被人为地以年龄诊断为少儿型。
少儿型多见于女孩,女与男比例大约为2~4∶1。
3~6岁儿童中,女与男比例大约为1∶1;而在6~10岁年龄段中,女与男大约为8∶1,这一数值与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基本相同。
百度百科腰椎病

腰椎病腰椎病医学上所讲的腰椎病,涵盖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退行性病变、风湿或类风湿性腰痛、腰椎结核、风寒湿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湿热性腰痛、肾虚性腰痛”等疾患。
•查看精彩图册西医学名:腰椎病中医学名:腰椎病所属科室:外科 - 神经外科发病部位:腰部主要症状:涨痛麻木,麻木主要病因:姿势不对,年龄增长多发群体:中年人,老年人传染性:无传染性是否进入医保:是目录定义护理1.日常护理2.饮食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展开编辑本段定义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较大;棘突板状水平伸向后方,相邻棘突间间隙宽,可作腰椎穿刺用,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 人体有五个腰椎,每一个腰椎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附件组成。
椎板内缘成弓形,椎弓与椎腰椎体后缘围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内有脊髓和神经通过,两个椎体之间的联合部分就是椎间盘。
它是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组成。
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它是一种富含水分、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
在髓核的周围是纤维环,一层层的纤维环把两个椎体连接在一起,并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
医学上所讲的腰椎病,涵盖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退行性病变、风湿或类风湿性腰痛、腰椎结核、风寒湿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湿热性腰痛、肾虚性腰痛、颈椎病”等疾患。
编辑本段症状常见症状腰椎病的典型症状是腰痛及腿部放射性疼痛。
但由于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椎管管径、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病患者有此症状。
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2)下肢放射痛:80%患者出现此症,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
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
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
对脊柱畸形愈合和椎体畸形愈合的认识

对脊柱畸形愈合和椎体畸形愈合的认识作者:陈朝宝瞿怀奇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年第07期脊柱(包括椎体及其附件)骨折在交通事故伤中较普遍,其中一些符合《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标准的明确条款的比较容易认定,但也存在脊柱骨折后在条款中没有明确规定或者界定模糊的情况。
例如“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这一条款对脊柱或者椎体畸形愈合没有明确的定论,在法医临床操作实践中,难以鉴别和定义,对司法鉴定人实际操作存在难度,也增加了理赔索赔难度。
本文就脊柱及椎体畸形愈合谈一下自己的浅薄见解。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标准对脊柱损伤分别规定了脊柱畸形愈合和椎体畸形愈合两个概念,但无论是相关资料还是各种关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资料,均没有对何为脊柱畸形、何为椎体畸形作出阐述,因此在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中,导致鉴定人对相关标准出现理解不一、鉴定意见不一的混乱状态。
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复习并结合案例,对上述问题谈些管见,不足之处望同道指正。
一、案例分析茅XX,女,1971年8月26日出生,汉族,农民。
2011年12月7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当日到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腰背部肿胀、压痛,以腰2为著,双下肢无麻木,足背动脉搏动强,其他未见异常。
经拍片检查后诊断为腰2椎体骨折,予以保守治疗。
出院后一年多时间内均以腰部活动功能障碍、腰疼不断在门诊对症治疗。
2011年12月8日腰椎CT片和MR片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前缘有碎骨片稍分离,椎体内水肿,椎体上终板连续性多处中断,椎体压缩约1/4。
2012年9月19日宁波市某医院腰椎正侧位片示腰2椎体呈楔形改变,椎体矢状径较腰1椎体增大,腰1/2椎间隙明显变窄,腰1椎体与腰2椎体成角15度畸形。
2012年10月12日活体检验见茅XX腰背部仍存在压痛,腰部活动功能部分受限,被动活动度为:前屈75度,后伸25度,左旋30度,右旋30度,左侧屈10度,右侧屈10度(正常值分别为:90度,30度,30度,30度,20度~30度,20度~30度)。
脊柱畸形

根据病因分类 一.结构性脊柱侧凸 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一.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idiopathic)
(1) 幼儿型(0~3岁)(2)儿童型(4~9岁)(3)青少年型 (10~16岁)
2.神经肌肉性 (1)神经源型 (2)肌源型 3.先天性 4.神经纤维瘤病 5.间质形成障碍
6.风湿性疾病 7.外伤性 8.脊柱外瘢痕挛缩
(1)脓胸后(2)烧伤后
9.骨软骨营养不良 10.骨感染 11.代谢性疾患
(1)佝偻病(2)成骨不全(3)高胱氨酸尿症
12.腰骶部异常 13.肿瘤
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1.姿势性侧凸 2.癔症性侧凸 3.神经根刺激性侧凸
Milwaukee支具
又称颈胸腰骶支具。适用于治疗颈胸段和 胸段侧凸。
胸腰骶支具 胸腰骶支具适用于
胸腰段和其以下水 平的侧凸
年长峡部骨质硬化,血供减少,间盘退变
间盘退变需跨节段固定 MRI有助间盘诊断
手术适应证
无或有症状,青少年>50% 进行性滑脱者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畸形和明显
步态异常者 下肢出现神经症状或马尾综合症
手术方法
椎板切除减压 峡部直接修复植骨内固定 脊柱融合 复位内固定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还有不少患者合并有脊髓异常其中脊髓纵裂,脊 髓栓系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因此对于先天性脊柱 侧凸患者应全面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对于先天性
脊柱侧凸最重要的是判断侧凸的进展,但有时初 诊时很难作出决定。例如某些混合型畸形的患者 因为同时存在多种畸形,包括半椎体,骨桥畸形 不同的部位可能抵消了相互之间的作用而使脊柱 达到平衡,进展可能性小。这样需要密切随访, 对畸形进展的潜力作出及时而正确的评估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均年 龄 l. 。 凸 C b 2 2岁 侧 ob角 平 均 8 .。2 o 10 )后 凸 平 均 6 。4  ̄ 15 ) 切 除 的 半 椎 体 最 高 r , 低 S 。 46 (8 5 。 , 8 (7- 2 。 。 乃 最 l 对 合 并 有 前 凸 、 椎 体 凸 向腹 侧 的 2例 患 者 采 用 前 路 半 椎 体 切 除 、 体 间植 骨 融 合 固定 术 ; 于 单 纯 的 半 椎 半 椎 对 体 、 偿 弯 无 结 构 性 弯 曲 的 9例 患 者 行 后 路 经 椎 弓根 半 椎 体 切 除 、 节 段 椎 弓根 螺 钉 固定 术 ; 于 半 椎 体 同时 代 短 对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脊 柱脊髓杂志 20 0 8年第 1 8卷第 3期 C i s o ra pn n hn eJunlo i ad印 e fS e
C r ,0 8 V11 , o3 od 2 0 , o.8 N .
l 9l
半椎体畸形手术治疗

・综述・半椎体畸形手术治疗林芳琪张保焜徐建广摘要半椎体畸形由先天性脊柱发育不全所致,是造成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最常见原因。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关节细胞发育或生长方向异常均会引起半椎体畸形。
随着个体生长发育,大多数半椎体会产生楔形畸形,而这一畸形会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在脊柱生长过程中进一步加重,对脊柱外观及生理功能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半椎体畸形自然预后较差,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矫正半椎体畸形的主流治疗方式为早期进行有效的截骨术。
该文就半椎体畸形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半椎体畸形;截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全椎体切除;脊柱去松质骨截骨DOI:10.3969/j.issn.1673-7083.2021.01.004半椎体畸形由遗传和致畸因素引起,通常会引起脊柱不对称生长,进而导致畸形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脊柱侧弯E。
半椎体畸形发生及进展程度与其节段、畸形类型及所在位置相关。
半椎体畸形的自然进展难以预估,预后往往较差,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畸形。
Furdock等2对305例半椎体畸形患者进行分析,发现54%患有心脏畸形,39%发生泌尿生殖系统异常,43%出现脊柱内畸形。
如果患者同时合并肋骨异常,则脊柱内畸形发生率要高于单纯半椎体畸形患者3。
半椎体畸形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预防和控制畸形进展,因为一旦畸形开始发生,将持续到生长期结束,进而导致严重僵硬且难以治疗的畸形。
然而,对于骨骼发育未成熟的半椎体畸形患儿,保守治疗(如牵引、支具治疗等)的效果仍存在争议⑷。
目前及时的手术干预是半椎体畸形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策略,选择适当的截骨术对半椎体畸形患者脊柱稳定至关重要。
半椎体畸形手术目的不仅是为了改善外在形象,而且是为了获得矢状位和冠状位平衡,从而防止畸形进展,并尽可能减轻相关症状。
1截骨术传统的截骨术如Smith-Petersen截骨术(SPO)以脊柱后柱截骨为主,主要针对脊柱矢状面畸形,对前柱截骨较少,矫形效果相对有限5。
半椎体畸形的诊治

半椎体 畸形 的诊治
· 综 述 ·
张亮 陈统一
摘 要 半椎 体 畸 形 是 造 成 先 天性 脊 柱 侧 弯 的 重要 原 因之 一 。 脊 柱 侧 弯会 随 着 患 儿 的 生 长发 育 进 行 性加 重 。需要 尽 早 诊 治 。 治 疗优 先考 虑 手 术 ,手 术 方式 取 决 于 患 儿 年 龄 和 脊 柱 侧 弯程 度 。 对 轻 中度 脊 柱 侧 弯 患儿 ,原 位 融 合 比较 适 宜 ,但 应 警惕 曲轴 现 象 的发 生 ,前 后 路 联 合 植 骨 融 合 可 避 免 之 。 凸侧 半 骨 骺 固 定 术 受到 年 龄 和 半椎 体 畸 形 类 型 的一 定 限制 ,且 自发 矫 形 的 程 度 难 以预 测 。 半椎 体切 除是 目前 最 常 用的 手术方式 ,尤其适 用于 中重度脊柱侧 弯患儿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 切除 已成为主要 的入路 选择 ,单纯后路 切 除也 越 来越 受到 青 睐 。 重 建性 截 骨和 内 固定 术 作 为 补救 性 手 术 。需 谨慎 应 用 。 非 融合 器械 矫 形 在 阻止 脊 柱侧 弯进 展 的 同时 可 维持 脊 柱 和胸 廓 发 育 。近 年 日益 受 到 临床 医师 的 关 注 ,但 长 期 效 果 尚 不 明 确 ,有 待 进 一 步研 究 。
半椎体畸形患儿处于青春期 (11-19岁)生长发育 高 峰时 ,畸形发展最为迅速 ,需要密切观察 。McMaster等[3 认为半椎体畸形患儿每年脊柱侧弯 的进展程度为 2。45。, 脊柱畸形 的发展 因椎体 病变 不 同而 不尽 相 同:单侧 未分
作 者 单位 :200032 上海 , 复旦 大学 附属 中 山医 院骨 科
先天性椎体畸形怎样治疗?

先天性椎体畸形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先天性椎体畸形的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椎体畸形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先天性椎体畸形应该吃什么药。
*先天性椎体畸形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非手术疗法 Milwaukee支具可以防止长段柔软性侧凸的发展,而对短段且僵硬者效果较差。
拍摄牵引状态下及自然状态下X线片,可测出脊柱弯曲柔软度。
穿支具期间应记录原始弯及代偿弯的角度,以便监测其发展情况。
如支具固定期间,弯曲度明显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弯曲度超过50 者,最好不采用支具固定。
2.手术治疗根据脊柱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脊柱侧凸的进展速度、畸形的部位及病原菌的年龄而决定术式。
(1)脊柱原位后融合术适应于脊柱畸形轻至中度、外形尚可,畸形发展不快者,尤其单侧未分节者适合做此类手术。
手术时机宜在5岁前,有利于控制畸形的发展。
可采用自体髂骨作为骨源,融合范围包括上、下两个正常椎体。
(2)单侧椎体骨骺固定术对椎体凸侧的前方和后方进行融合,阻止其过度生长,使脊柱凹侧继续生长,达到矫形目的。
但对有过度后凸者不宜做这类手术。
(3)脊柱侧凸的矫正及融合适合于脊柱畸形严重者。
术前需行脊柱牵引,防止术中脊柱突然被拉长而发生脊髓操作内固定矫形方法可选用Harrington棒Luque棒。
(4)半椎体切除术适应于骶椎连接部位所引起的脊柱倾斜和失代偿。
提倡早期手术,以免发生继发骨性变化。
切除半椎体后,用压缩棒进行固定。
如合并有不仍髓分叉或神经闭合不全,则有先行凸侧腰、骶1椎体之间半侧融合术。
(5)脊柱截骨适应于年龄较大或者青春期的患者,其椎体单侧未分节、病变部位僵硬、严重成角侧凸。
如脊柱岫侧有肋骨融合术中应将其切除,通过脊柱前入路行楔形截骨及融合术,这一手术难度较大,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脊柱状晶矫形医师来完成。
因手术引起脊髓损伤危险较大,术前应向病人及家长交代清楚。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先天性椎体畸形怎么治疗,先天性椎体畸形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先天性椎体畸形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先天性椎体畸形”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体畸形的症与治
*导读: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即通过X 线,MRI或手术证实的特定的先天性椎体异常而引起的脊柱侧凸。
……
根据畸形的类型对脊柱侧凸进行分型主要分为形成障碍,
分节不良和混合畸形。
形成障碍最典型的例子即半椎体;典型的
分节不良为骨桥即两个或多个椎体一侧或双侧的骨性连接;混合
型即同一患者同时具有以上2种畸形。
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会并发许多其他畸形其中发生比例最
高的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异常,如单肾,双输尿管交叉肾异位,尿路梗阻等等。
除此之外还往往伴有许多其他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Spregel’s畸形, Klippell Feil畸形 ,Goldenhar综合症全
骶骨或半骶骨发育不全,肛门闭锁等。
还有不少患者合并有脊髓异常其中脊髓纵裂,脊髓栓系综合症是最常见的。
因此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应全面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对于先天性脊柱侧
凸最重要的是判断侧凸的进展,但有时初诊时很难作出决定例如某些混合型畸形的患者因为同时存在多种畸形,包括半椎体,骨桥畸形不同的部位可能抵消了相互之间的作用而使脊柱达到平衡,进展可能性小。
这样需要密切随访,对畸形进展的潜力作出及时而正确的评估。
影响先天性侧凸治疗的因素很多,如患者年龄、性别、畸形
部位,侧凸程度、节段长短、畸形类型、可屈性及进展性等均有重要意义。
医生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手段。
治疗
蝴蝶椎和半椎体畸形本身不需要治疗,但如果这种先天性畸形引起了明显的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那就应该认真对待了!
先天性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侧凸称为先天性脊柱侧凸,多发展迅速,而且侧凸畸形比较僵硬,应该早期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