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初中语言对话描写教案

初中语言对话描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话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够运用对话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评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对话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对话描写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1. 对话描写的具体操作和实践2. 对人物思想和情感的准确表达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话描写的范文和案例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漫画或者一个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对话描写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对话描写的理解和经验。
二、讲解对话描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对话的基本结构,包括对话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2. 教师讲解对话的特点,包括对话的语言、表情、动作等。
三、对话描写技巧和方法的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对话描写的技巧,包括观察、体验、表达等。
2. 教师讲解对话描写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综合描写等。
四、对话描写的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或者情境,学生分组进行对话描写实践。
2.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五、对话描写的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话描写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
2.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话描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对话描写的实践过程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对话描写的作品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的一部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可以组织对话描写比赛或者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对话描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评价能力。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教学设计对话式

教学设计对话式引言: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设计中,对话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常见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从对话式教学的定义、优点以及具体教学设计的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话式教学的定义对话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交流和沟通。
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通过互相提问、回答、互相解答问题等方式,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对话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
二、对话式教学的优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话式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话式教学可以提供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出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话式教学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4. 促进师生互动:对话式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 促进合作学习:对话式教学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对话式教学的具体设计步骤1. 设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有明确的方向。
2. 设计对话情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情境感的对话,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对话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活动的顺序和进度。
4. 编写对话材料:编写学生角色扮演用的对话材料,确保对话材料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
5. 创设教学环境:为对话式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安心、舒适地参与到对话中。
6. 指导学生对话: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能够通过阅读对话描写来了解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信息。
3.能够运用对话描写的技巧,写出生动、具体的对话场景。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对话描写的作用与技巧。
2.能够分析对话描写对整个文学作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
2.对话描写的常用技巧与表现形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一篇文章中,为什么会有对话描写?对话描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2. 输入教师讲解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段对话描写,并回答相关问题:对话描写中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如何帮助读者了解人物?4. 总结总结对话描写的作用与技巧,强化学生对于对话描写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前一课时所学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对话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2. 深化分析一篇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描写,让学生通过对对话描写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变化等信息。
3. 创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创作,通过模仿对话描写的形式,完成一段对话描写,并展示给全班。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提高对对话描写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对话描写的作用,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描写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朋友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短对话三篇教学设计

短对话三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学会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短语和句子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内容回答和提出问题。
-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教学内容
第一篇对话:问候与介绍
目标语言
- 问候语:你好、早上好、晚上好、再见等。
- 自我介绍:我叫...,我是...,很高兴认识你等。
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句子。
2. 教师与学生进行模拟对话演练,学生可以互相问候和介绍自己。
第二篇对话:购物
目标语言
- 购物短语: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我想买...,多少钱?等。
- 问问题:这个多少钱?你们还有其他颜色吗?等。
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学生介绍购物场景中常用的短语和句子。
2. 教师和学生进行模拟对话演练,学生可以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购物对话。
第三篇对话:约会
目标语言
- 邀请: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你有空吗?
- 回答邀请:好的,我可以;抱歉,我有事等。
教学活动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约会场景中常用的句子和短语。
2. 教师和学生进行模拟对话演练,学生可以互相邀请和回答约会邀请。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 观察学生在对话中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 评估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内容回答和提出问题。
- 与学生进行小组或个别面谈,了解他们对对话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 《实用英语口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看图写一段对话教学设计

丹徒实小赵西教学目标:1、通过导入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复习并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同时会用两种句式描述任务,正确使用提示语。
2、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写、愿意写。
教学重点:根据语境、人物对象写一段通顺的对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情境,写出比较丰富的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和赵老师一起上课吗?——喜欢1.引导刚刚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对话,谁能复述一下,说了什么?(板书:说什么)【出示句子】赵老师说:“______”同学们齐声说:“______”二、学习例文同学们,像这样,我一句你一句就叫对话,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看图写一段对话。
1.读题,解题:从题目上看首先要干什么?(看图)【出示】这幅图中(谁)和(谁)`在说(一件什么事)。
2.初读例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这篇例文读一读。
(1)指名用上面句式说一说例文的主要内容。
(2)他是用什么方式来把这件事情和道理说清楚的呢?(对话)(3)展示交流:这篇短文写得最多的是人物对话。
你们愿意分角色朗读陆孝娟和妈妈的精彩对话吗?(指名同学分角色朗读陆孝娟和妈妈的对话。
)3.再读例文,明确方法。
通过人物对话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
所以我们要善于倾听,就会发现好多可写的素材。
师: 那怎么就写好对话了呢?我们再来看例文。
交流:在写人物对话时,从形式上看,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什么?生:一个人说的话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师:对,那么像这样写对话分段有什么好处呢?(板书:段落清晰)生:(交流)清晰明白再看,作者写人物对话的提示语也有特点。
(板书:提示语)(1)谁来说说什么叫提示语呢?(人物对话中交代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这叫提示语。
)(2)举例:(指课件)比如说:“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主要让学生掌握对话的基本技巧,学会在文中恰当的位置运用对话,以及如何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文和富有启发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运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对话描写基础,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对话的基本格式和技巧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仍存在对话单调、生硬,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话描写的基本技巧,学会在文中恰当的位置运用对话,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进行对话描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用心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对话描写的基本技巧,学会在文中恰当的位置运用对话,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使对话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对话描写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进行对话描写练习。
3.小组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课堂问答、日常对话等,引发学生对对话描写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把对话写具体》教学设计

求每天的 1 3记都要写具体 , 每篇不得少 洋洋和灰太郎》 。 于2 0 0 字。 可他就是写不具体 。 这不 , 这
篇1 3记 又得 重 写 。
2 . 出示 灯 片( 一) :
1 . , j 、 结导 入 : 要想把 对话写 具体 、
这时, 妈妈说 : “ 小新 , 快 到 楼 下 小 写生 动 ,离 不 开 对生 活 的观 察 和感 受 、 超 市 帮 妈 买包 盐去 。 ”
四、 影视 练 习
、
故事导入
1 . 师: 我 认 识 一 个 叫小 新 的 孩 子 , 跟 你们 一 样 , 也 渎四 年 级 。 这几天 , 他 很
1 . 出示 灯 片 ( 二) :
今天 , 放学 回家 。妈妈在厨房做 晚
我来 到客厅津津有 味地看起 了《 喜 苦恼 。 让 他 苦 恼 的是 他 的 1 3记 。 老 师 要 饭 ,
瞄 : 这样写 1 3记 , “ 妈妈” 和“ 我”
妈妈说 : “ 一 天到晚 , 就知道看 《 喜
都成哑 巴了。 原来老师的评语意思是让 羊羊和灰太郎》 !你不去是吧 !那 星期 小新把 “ 妈妈” 和 自己的对话 , 写 出来 , 六, 海慧公 园甭去 了 , 你那 自行车也别 就具体 了。
2 . 请一位 同学 渎一遍 。
3 . 老 师 为什 么 不 满 意 ?
抓住人物对话写具体 , 是把作文写具体 对话 , 写 出来 , 内容就具体 了, 字数就多
的重 要 方 法 ; 2 . 把 人物对话写具体 , 要 了。 小新按 同学们的提醒 , 进行 了重写 , 注 意提 示 语 的形 式 , 要 注 意 抓 住 人 物 的 把 那 天 和 妈 妈 的对 话 原 原 本 本 给 记 下
对话教学设计(共7篇)

对话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编对话》教学设计口语交际《编对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编对话》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十版块中的口语交际内容。
它要求学生弄明白什么是对话,找出课文中的对话,然后以“编生活中的对话”“编故事中的对话”“看图要象对话”为主线,层层深入,展开要象,说一说。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生活,懂得对话来源于生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要象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在表白的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对话,并和思要品德教育联系在一起,确立学生的道德意识。
设计理念: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自主和谐的表白氛围,激发学生的表白欲望,启发学生大胆要象,合理编对话。
从而带动学生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以生活为载体挖掘素材的能力。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说情楚对话的内容,表演好不同角色。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仔细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设计思路一、互动对话,激趣导入拿出几只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纸鹤,每只纸鹤嘴里叼着一次纸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回答出纸条上的问题,就能得到一直纸鹤。
明确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是对话。
一、回首课文,找出对话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对话。
找到对话的同学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读出对话。
在读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二、创设情境,多向对话1、生活中的对话举例说说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谁和谁发生过什么样的对话。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编一编、演一演。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从声音、语速语调、对话内容等方面随机进行评价、指导,总结对话方法,提出对话时的基本要求,直到学生的对话内容合理丰富为止。
2、故事中的对话课件出示一动画片,动画片中人物的一局部对话声音擦去。
根据动画内容要象一下,片中人物可能发生了怎样的对话。
学生组内交流,畅所欲言。
在此过程中,学生仔细倾听同学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描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些对话的方法,使学生能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人物对话。
2、掌握写对话时提示语的运用,标点的运用,知道写对话要分段写。
3、培养学生要留心观察生活,观察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实例,引导发现
大屏幕出示:(节选自《“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快到八点钟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
他需要鼓励。
”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冲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1、生自读。
2、指名一个学生读。
3、读了这个小故事,你发现了什么呢?比如在内容上,在写作方法上。
预设:生1 我发现人物的语言写的很多。
生2 主要写的是巴迪的母亲和父亲的对话。
4、对(板书:对话)。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有人就会有话,所以我们要写好人物的对话。
很多事情的发展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对话写完了,事情也就结束了。
今天我们就练习写人物的对话。
5、看大屏幕,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在写作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1:提示语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间,有的还省略了提示语。
师: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提示语呢?
(接着上面的话说,一看就知道是谁说的话,就可以省掉提示语。
)生2:一个人说的话就是一个自然段。
师:对话分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一是清晰,二是读者眼睛不疲劳。
建议大家在写对话时分段。
6、再读读对话,仔细看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说”的后面标点有什么变化?
预设: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是逗号;提示语在最后则是句号。
人物说的话都是用引号引起来。
师:你们的发现对我们写好对话有很大帮助。
写对话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特别是引号,不要瞻前顾后。
二、听写对话。
师:下面听写两句对话,可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哟。
请准备好。
1、听写。
叶老师关切地说:“今天这么冷,你们穿暖和了吗?”
“穿暖和了。
”同学们齐声回答。
2、互改。
师:写完后,同桌相互看看,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是不是分段了。
生交流评议。
三、静听录音,想想情景。
1、听一段对话录音。
要求:听一听,这段话中有几个人?想象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说这段话的。
如果加上开头,加上结尾把它写下来就是一件小事。
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哎,你挤着我啦,你!
男:怎么,来劲啦,是吧?
老人: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2、师:会听就是会学习。
谁能说说对话内容?
生交流听到的内容。
这段话中有几个人?(姑娘、小伙子、老爷爷;女士、男青年、老人)
他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说这段话的?
(下班了,公交车上;快过年了,售票大厅;快过年了,超市里;周末,美大店庆等)
3、师:想象三个人说话的时间、地点,再想象他们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如果记下来就是一篇作文。
请大家展开想象,把这件事写下来,看谁能用上不同的提示语;看谁会想象,把这件事写完整,写清楚;看谁写得快。
注意写对话要分段。
生练写,教师巡视。
4、师:写完的检查一下,看看对话分段了吗?提示语写得怎么样,标点符号点没点?有错别字吗?有就改过来。
学生自改。
同桌交流。
5、班级交流。
生读习作,师点评打分,已高分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