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验——动物的新陈代谢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1.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陈代谢是生物与环境问的物质交换过程B.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间能量交换过程C.新陈代谢过程是先进行同化作用后进行异化作用D.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2.下列对酶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A.酶是生物催化剂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某些RNA也是酶D.酶活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强3.在37℃、pH=6.8时,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13做催化剂强得多,这说明酶()A.具有专一性B.具有高效性C.具有多样性D.需要适宜条件4.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淀粉水解B.脂肪水解C. ATP水解D.葡萄糖水解5.根尖细胞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最活跃的是()A.根冠细胞B.分生区细胞C.伸长区细胞D.成熟区表皮细胞6.下列物质的运动依靠渗透作用的是()A.空气进入肺泡B.水分进入根细胞C.细菌被白细胞吞噬D.红墨水在清水中散开7.与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关系最密切的生理活动是()A.光合作用B.渗透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8.已枯黄的叶片中Mg的含量比绿叶中的少,这说明Mg在植物体内()A.呈离子状态B.是不稳定化合物C.是稳定化合物D.是不可再利用的9.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进行的部位是()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叶绿体类囊体膜D.叶绿体基质10.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氧和酶B.C02和H20C.氢和ATPD.氧和ADP 11.暗反应中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是()A.还原性氢B.ATPC.三碳化合物D.五碳化合物12.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中不可能有()A.氧B.脂肪和蛋白质C.葡萄糖D.酒精和丙酮酸13.有氧呼吸中,形成ATP最多的时候是()A.形成C02时B.形成[H」时C.形成H20时D.形成丙酮酸时14.生物的发酵是指()A.高等生物的有氧呼吸B.微生物的有氧呼吸C.高等生物的无氧呼吸。

动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能力训练

动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能力训练

动物的新陈代谢专题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1分,31 —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人和动物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A •消化道内B •肾脏内C •细胞内D •内环境答案:C2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 •细胞将不能吸收氨基酸B •淋巴循环受阻C.不能消化脂肪 D •组织葡萄糖浓度升高答案:B3 •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胖,我们要少吃油腻的食物B. 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C. 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D. 为了轻松减肥,最好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类较少的水果、蔬菜答案:D4 •脂肪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不属于其致病原因的是()A .脂肪摄入量过高B .脂蛋白摄入量不足C.脂蛋白合成受阻 D •磷脂合成受阻答案:B5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质物质在人体内共有的代谢途径()A •合成大分子有机物B •氧化分解释放能量C.在体内储存起来 D •转变成其它有机物答案:C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 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实质是相同的答案:C7 .下列细胞中含有线粒体的是()A、人成熟的红细胞B、蛔虫细胞C、乳酸菌细胞D、酵母菌细胞答案:D&当饮食中缺碘时,人的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

那么,当人体在轻度缺氧环境下长期生活时,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会增加B. 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会增加C. 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会增加D. 线粒体中酶的含量会减少答案:D9•使人吸入有放射性的1802,检验其体内代谢物质,首先可以从下列哪项中找到18O2 ()A .丙酮酸B .二氧化碳C.三磷酸腺苷 D .尿液和汗液答案:D10 •下列关于糖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B •生长激素与人体糖代谢无关C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糖类物质的分解代谢D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加速血糖合成糖元 答案:B11.在剧烈运动时,肌肉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 ATP 增加不是很多。

动物的新陈代谢(一)

动物的新陈代谢(一)

C)
D. 氨基
(3). 下列小肠的结构特点, 不是与其吸收功能相适 应的特点是( B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小肠内有肠腺, 能分泌消化液 C.小肠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为绒毛 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水螅 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
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水螅 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
消 化 腔
思考:
细胞外消化比 细胞内消化有什么 优越性?
细 胞 外 消 化
人 的 消 化 系 统
消 化 系 统 的 组 成
分泌唾液(淀粉酶)
胃腺(内消化腺)
胃液 (胃蛋白酶)
返回
返回
肝脏
不含消化酶 可乳化脂肪
胆汁
高中生物多媒体
动物的新陈代谢(一)
清远市第一中学
谭健强
一 动物新陈代谢的显著特点
太阳
绿色植物是样获得 各种营养物质的?
光合作用
二氧 化碳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 收水分和无机盐(无 机营养),通过叶片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 机营养。
土壤
植物体内 的有机物
土壤中的水 和无机盐
动物是怎样获得各种营养物质的?
<练习>
1. 下列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什么? 红细胞( 血浆 ) 肝细胞( 组织液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血浆、组织液 ) 2. 选择填空完成内环境的图解 A.血液 1 2 3 B.组织液 C.血浆 1.C 2.B 3.D D.淋巴
3.选择题:
(1). 对糖类\脂类\蛋白质三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 是( C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B. 氨基酸 D.肠液 (2). 将胃液和血清蛋白混合得到的产物主要是( A.简单的蛋白质 C. 多肽

动物新陈代谢类型的练习

动物新陈代谢类型的练习

动物新陈代谢类型的练习1、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这主要是指()A、细胞成分的更新B、细胞个体的更新C、生物个体的更新D、生物种族的更新2、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其或能的方式是()A.还原氨B.氧化氨C.还原亚硝酸D.还原硝酸3、在白蚁硝化道里分解纤维素的鞭毛虫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A.自养需氧型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D.异养厌氧型4、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吸入氧气的体积和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3:5,这说明瓶内有()A.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

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

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在于()A、是否产生丙酮酸B、有机物分解是否彻底C、是否产生能量D、是否有酶的参与6、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的葡萄糖可形成CO2()A、2.5AmolB、8AmolC、6AmolD、3Amol7、在最适宜的光照、土壤、温度等条件下,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可适当增加()A、空气中的含氧量B、空气中的含氮量C、土壤中的含水量D、空气中CO2的含量8、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具有的现象是()A、分解葡萄糖B、随时都能进行C、产生ATPD、在线粒体中进行9、参与有氧呼吸的氧用18O标记,结果发现含有18O的物质是()A、H2OB、CO2C、丙酮酸D、乳酸10、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细胞均可进行B、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需要酶参与反应D、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进行11、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四种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仍能存活的是()A.硝化细菌B.乳酸菌C.白菜D.蘑菇12、铁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FeSO4氧化为Fe2(SO4)3,并利用这一过程所放出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

铁细菌的这一新陈代谢类型属于: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13、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A.合成代谢B.分解代谢C.新陈代谢D.物质代谢14、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仍然能够生存的是A、乳酸菌B、白菜C、蚯蚓D、蘑菇二、简答题:1、把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进行观察。

专题九 动物的新陈代谢

专题九 动物的新陈代谢

专题九动物的新陈代谢动物的新陈代谢[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6·金华]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

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B)A.番茄、黄瓜B.米饭、土豆C.牛肉、鸡蛋D.色拉油、花生2.[2016·茂名]下面关于人体血管和血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血液流经肺时,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C.动脉血管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去D.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2016·张家界]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心脏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A)A.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B.①和②之间含有瓣膜,防止血液从②流向①图Z9-1C .③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D .①和④、②和③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4.如图所示,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

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A ) A .甲B .乙C .丙D .丁5.[2016·上城区一模]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相关部门迅速进行搜救工作,对其中一些现象的操作或解释合理的是 ( A ) A .救援时,有位A 型血伤员需要输血,输入少量AB 型血会出现凝集反应B .长时间未摄入水分的伤员,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会减小C .被掩埋的伤员可能因为肺内气压变小而逐渐窒息D .对有严重细菌感染的伤员可以适当采用动脉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6.[2015·娄底]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精子的器官和受精的场所分别是 ( B )A .卵巢和输精管B .睾丸和输卵管C .睾丸和子宫D .附睾和输卵管【解析】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精选05动物的新陈代谢

精选05动物的新陈代谢

2020年浙江优秀中考模拟题精选05 动物的新陈代谢一、单选题1.(2020·宁波模拟)下列各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水沸腾过程中水温的变化B.乙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C.丙图表示正常人体肾小管内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D.丁图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化学变化关系【答案】B【解析】A、水在沸腾前温度会升高,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种子萌发过程中,在长出幼叶之前,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含量减少;长出幼叶之后,会进行光合作用,一开始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仍旧减少,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含量会逐渐增加,故B正确。

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但重吸收的物质不包括尿素,所以原尿和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是基本保持一致的,故C错误。

D、硫酸和硫酸镁中的硫酸根离子与氢氧化钡中的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其,而硫酸钡是一种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所以该反应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为:B2.(2020·余杭模拟)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

已知丙的血型为图示血型,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那么乙的血型是()A. B. C. D.【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丙的红细胞存在B抗原,所以丙的血型是B型血;丙的红细胞能够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甲是A型或O型血,而甲的红细胞又能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故甲是A型血,乙是O型血;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故答案为:D。

3.(2020·杭州模拟)图示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肾静脉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答案】A【解析】A、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的含量会下降;故A错误;B、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回到左心房,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低,所以一定不是左心房;故B正确;C、血液经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氧气浓度最低,所以C一定不是右心室;故C正确;D、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从小肠吸收的,所以AB可能是小肠;故D正确;故答案为:A。

中考科学复习(浙江地区)练习 专题十 动物的新陈代谢

中考科学复习(浙江地区)练习 专题十 动物的新陈代谢

专题十动物的新陈代谢1.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是(B)A.胃B.咽C.口腔D.鼻腔2.下列不是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特点的是(A)A.小肠位于人体腹腔中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C.小肠很长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组成C.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D.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4.如图为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若b为全身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B.若b为肾单位毛细血管,则c内流动脉血,血液中尿素增多C.若b为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营养物质增多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氧减少5.(2016,德州)下列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D)A.巨人症和佝偻病B.白化病和糖尿病C.坏血病和脚气病D.侏儒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6. (2015,杭州)右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B)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7.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揭开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并荣获诺贝尔生物学与化学奖。

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B)实验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甲切除胰腺出现糖尿乙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不出现糖尿丙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不出现糖尿A.由甲、丙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由甲、乙实验可知:胰腺由胰岛和外分泌腺组成C.由乙、丙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8.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主要依赖于(B)A.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B.性激素的调节作用C.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D.各种激素的综合调节作用9.近来,“狗患”问题日益突出,据某市卫生局统计,该市2016年1~2月犬致伤1853人。

动物的新陈代谢.

动物的新陈代谢.

葡萄糖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肽酶 氨基酸
胰蛋白酶
胆汁
脂肪
脂肪微粒
乳化作用
胰脂肪酶 肠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从上可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 糖类的代谢
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氧化分解CO2+H2O+能量
主动运输 血糖
吸收
胰岛素
肝糖元
胰高血糖素
合成 肌糖元
脂肪、某
转变
些氨基酸等
(4) 蛋白质代谢
2、ATP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A – P ~ P ~ P (2)功能:直接的能量来源
自养型 同化作用 异养型
需氧型 异化作用
厌氧型
应用:蔬菜水果在保鲜时要在低氧的条件下抑 制需氧型微生物生长;污水处理时要经常通气, 使需氧型微生物正常生长,分解污染物等。
四、能量代谢
1、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
储存:合成有机物 释放:有机物分解 转移:能量放在ATP或磷酸肌酸 利用:ATP水解
氨基酸
合成 各种组织蛋白质,以及酶和激素等
氨基转换
形成新的氨基酸 转变
含氮部分:氨基
尿素
脱氨基
氧化分解
不含氮部分
CO2+H2O+能量
合成 糖类 脂肪
为什么空腹喝牛奶不好?
(5)脂类代谢
胆汁
脂肪
脂肪微粒
乳化作用
胰脂肪酶 肠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吸收 合成
脂肪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氧化分解CO2+H2O+能量 甘油、脂肪酸 转变
糖元等
2、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验——动物新陈代谢和新陈代谢概述(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2题)2.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A.H2OB.[H]C.PD.Pi(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3.脂肪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不属于其致病原因的是()A.脂肪摄入量过高B.脂蛋白摄入量不足C.脂蛋白合成受阻D.磷脂合成受阻(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4.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A.全部为主动运输B.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C.全部为扩散作用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4题)5.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A.甲种氨基酸是必需氧某酸B.甲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C.乙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D.乙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6.下列结构中不分泌消化酶的是()①食道②胃③肝脏④胰腺⑤小肠⑥大肠A.②④⑤B. ①③⑥C. ③④⑤D. ①②⑥(2004高考上海卷第17题)7.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2004高考上海卷第20题)8.一学生在15分钟内相继进行四次俯卧撑。

下图表示每次俯卧撑数,对这一结果合理的解释是()A.肝脏贮藏的糖元不足B.糖类转化为酒精C.供氧不足,乳酸积累D.肌肉组织中CO2过剩(2004高考上海卷第30题)9.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的是()①可在体内储存②在体内可相互转化③分解后能释放能量④能生成水、CO2和尿素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2003年上海第20题)10.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许多肥胖患者,“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存积过多,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油腻食物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消化吸收的可溶性糖C.脂肪可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加脂肪的消耗D.为了轻松减肥,可通过媒体寻找不运动、不忌口的快速瘦身药(2005年广州二模题)1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酶、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D.酶、载体、抗体(2004年启东一模题)12. 关于物质代谢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脂肪也可转变为糖元B.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都可由糖类转变而来C. 动物的物质代谢的场所主要在细胞内D. 氨基酸的不含氮部分能转变成糖类、脂肪(2005广州一模题)13. 下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①过程只能获得必需氨基酸,不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B. ④过程是氨基转换作用,能够增加氨基酸种类,不能增加氨基酸数量,但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C. ⑤和⑥过程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形成D. ②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③过程需消耗能量(2005年长春一模题)14.下图表示酶、激素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丙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能产生丙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乙C.能产生乙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丙D.物质乙都是由专门的器官产生的(2004年南京三模题)15. 下列有关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健康成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是平衡的B. 在一个健康人的尿液中尿素的含量较高,说明其食物结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 丙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不能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D.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必须转变成尿素才能排出体外(2005年郑州二模题)16.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

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A. 呼吸作用B. 转氨基作用C. 脱氨基作用D. 氧化作用(2005启东中学一模题)17. 如果要验证ATP能否使一离体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现象,不符合试验要求的应是()A. 待肌肉本身ATP消耗后再进行B. 可滴加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实验C. 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后滴加A TP溶液D. 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后滴加A TP溶液的顺序可以颠倒(2005黄冈中学一模题)18. 由于天气寒冷,同学们将门窗紧闭,在这密闭的教室里,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引起这些现象的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A. 低血糖使脑细胞葡萄糖供应不足B.脑部缺氧C. 线粒体不能产生足量的ATPD. 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2005杭州中学一模题)19.下列关于动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动物细胞中糖、脂肪、蛋白质均可以被分解提供能量B. 动物肌肉细胞不含无氧呼吸的酶C. 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D. 当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元和肌糖元均可分解为血糖(2005温州中学一模题)20.下列对生物代谢的描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 兔子从25℃的室温中被转移到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将增加B. 脑组织中糖元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氧化供能C. 玉米胚细胞中丙酮酸的继续氧化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D. 原核生物因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2005成都二模题)二.非选择题:(60分)21.(8分)ATP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

植物体内A 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____作用。

ATP中________________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35题)22.(14分)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过程。

某学生将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途径归纳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填出序号)(2)在途径⑦和⑨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和ATP;细胞内,途径⑦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而途径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在途径⒀、⒁中,氨基酸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

(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37题)23.(14分)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人2ml体积分数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13溶液,向B管滴人2滴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

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号试管。

(2005年高考江苏卷第42题)24.(12分) 某人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下图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

据图分析回答:(1)运动开始时,血糖下降是由于血糖大量进入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同时合成________________。

(2)运动过程中,6分钟后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直接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供应。

(3)运动初期,血液中脂肪酸浓度也下降,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6分钟后,随着运动时间的持续,脂肪酸浓度反而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04年广东卷第40题)25.(12分)血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mg/dL。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由于_____________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

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______________,以缓解症状。

(2)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

(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

(高考2005年江苏卷第37题)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是:专一性、高效性、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A BC选项正确。

酶能使生物体中化学反应迅速进行,而酶本身并不发生变化。

答案:B2.解析: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分解产生A DP和Pi,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答案:D3.解析:脂肪来源太多时(如高脂肪、高糖膳食),肝脏就要把多余的脂肪合成为脂蛋白,从肝脏中运出去。

磷脂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如果肝脏功能不好,或者磷脂等的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脂肪不能从肝脏中运出去,造成脂肪肝。

脂蛋白不是从外界摄入的,B选项错误。

答案:B4.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

肺泡内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浓度,进入毛细血管全部通过扩散作用。

答案:C5.解析:在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乙种氨基酸能够在动物体内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所以,一定是非必需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