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合理用药的论文

关于合理用药的论文

合理用药的论文关于合理用药的论文摘要:临床上合理用药是我国医药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也是避免药源性病症的关键环节,是保证病人可以用药安全、保证医院提供医疗质量的关键。

临床上的不合理用药则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现象。

本文先是分析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和危害,然后讲解了临床合理用药的重大意义,最后分析了临床合理用药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临床;合理用药;心得体会世界卫生部门在85年制定了基本药物的含义,基本药物就是可以满足人们日常保健需要的药品,它们还可以被科学合理的使用。

在医院临床上,治疗病人疾病以及预防人们疾病的药物具有双面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如果合理科学的使用就会保护人们的健康。

下面先讲一讲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和危害。

1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和危害虽然我国卫生部门在很早就有了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在宏观方面对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推动,但从我国临床的用药情况以及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推行情况来看,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还没有达到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在我国医院临床方面的表现有:药性的配伍不合理、新药品的结果类型匹配不合理、药物联合作用,会发生理化性质上的变化,造成处方匹配不合理、药物用量与药物用法不同造成的药物效果不同、病例探讨不及时等。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耽误了病人的疾病治疗,临床不合理用药妨碍了病人的治疗效果,使病人得不到合理科学医治,甚至会造成病人的病情恶化;二是浪费了医院有限的、宝贵的医药资源,使医院资源得不到恰当应用;三是合并药物出现反应,由于药物间不同的蛋白结合率,在进行药物搭配使用时会产生一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降低药物疗效,病人服用后甚至会出现不良的反应。

一些药品生产者和药品经营者只想到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顾药物搭配间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误导或者引导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药物不合理合并使用,造成不良的后果。

2临床合理用药的重大意义我国的医药技术不断高速发展,临床药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这就加大了临床合理用药的难度。

合理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合理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合理用药论文参考文献1. 引言合理用药是指通过科学的标准和规范,使药物在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途径下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合理用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相关论文的参考文献,对合理用药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2. 参考文献选取为了保证论文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本文选择了多篇在合理用药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文献进行引用和分析。

下面列出了一些参考文献的基本信息:•陈建民,李泽朝,林美贞. 合理用药的定义. 中国药房,2017, 28(3): 267-271.•王昭明,张国强,杨淮. 合理用药的实践方法.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8, 30(2): 188-191.•郭华,杨洁,李宏伟. 合理用药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46(3): 208-213.•张文,李丽萍,王云. 合理用药的健康风险评估. 临床内科杂志,2020, 42(5): 451-455.3. 论文总结3.1 合理用药的定义陈建民等(2017)在他们的论文中对合理用药进行了定义。

他们指出,合理用药是指在诊断准确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剂量选择和给药途径,使药物在病人体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这一定义强调了合理用药的目标是同时达到治疗效果最佳化和不良反应最小化。

3.2 合理用药的实践方法王昭明等(2018)提出了一种实践方法来指导合理用药的实施。

他们首先强调了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因素。

其次,他们提出了合理的药物选择原则,以确保选择的药物能够最有效地治疗特定疾病。

最后,他们强调了对药物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定期复查和调整。

3.3 合理用药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郭华等(2019)通过对合理用药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发现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2
摘要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本文通过对常见 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从而提出了减少不良反 应,如何合理用药及合理用药的意义。 关键词:不良反应 危害 减少 合理用药
3
第一章 服药对人的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应该没几个人去反对这个说法。虽然如此,药物在保持人们健 康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毕竟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要治愈它中有通 过医治,并服用药物或者借助药物的治疗。但是治愈前提是正确认识疾病,并用正确的方 式治疗。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不然的话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药物对人的身 体是很大的作用。
9
总结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与保健方面,药品 使用的透明化发展,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人们越发注意避免 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给患者使用合理的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态度, 正确的服用药物。
4.4 给药方法不当
临床用药,有严格规定,违规操作,会增加副作用。据郑玲等报道,某心衰患者,护士 未严格执行医嘱,将应该静脉点滴的维生素 C7g 未稀释直接静脉输入,5min 后,患者局部 剧烈疼痛,静脉沿线明显红肿、压痛,经硫酸镁湿敷了 3d 后红肿始退,但血管仍呈条索 状硬化。
8
第五章 合理用药
4
第二章 合理饮食搭配
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衰 老。
适当饮水。正常的成年人每口应饮水 2000 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 老化。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即可消除身体疲劳,也是使皮肤保持健美的一位良药。
少喝酒,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干燥,粗糙,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产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我院西医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分析-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我院西医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分析-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我院西医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分析-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我院开展以来,我们作为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通过点评发现处方的合理性仍有待提高。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并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我们对医院2014 年1 月-6 月随机抽取的1 800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医院2014 年1 月-6 月门诊处方中每个月随机抽取300 张处方,共计1 800 张。

1.2 点评方法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的附录《处方评价表》的要求填报,评价内容包括每张处方日期、患者年龄、药品品种数、是否为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是否为注射剂处方、临床诊断、是否合理等12 项,逐张处方登记,录入电脑统计分析。

判断处方合理性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等,并结合本院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分析,其中任一项不规范即判定为不合理处方。

2 结果2.1 基本指标统计结果处方基本指标见表1。

2.2 不合理处方统计结果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1],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在1800 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44 张,不合格率为19.11%。

其中,不规范处方152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4.19% ; 用药不适宜149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3.31% ; 超常处方43 张,占不合格处方12.5%。

见表2 ~表4。

3 讨论3.1 处方分析由表1 可见,医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用药品种数为2.26 种,抗菌药使用率平均为31%,注射剂使用率平均为28.83%,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为34. 41% ,药品通用名称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100% 。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卫生部规定的20%[2]。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 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  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药学毕业论文引言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在儿童医学中,合理用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儿童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不完善,以及药物代谢、药动学等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给儿童用药带来了许多挑战。

因此,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儿童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引起广大家长和医务人员对儿童用药的重视,提高儿童用药质量和安全性。

一、儿童用药现状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存在如下问题:1. 儿童用药种类局限性。

与成人相比,儿童用药种类有限,很多成人用药药物在儿童中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

2. 儿童用药剂量缺乏统一标准。

儿童剂量是成人剂量的一定比例,但这个比例一般难以确定,不同医生、不同医院对儿童用药剂量的推荐不一致,给儿童产生了不必要的风险。

3. 儿童用药依从性不佳。

儿童难以理解药物的作用和意义,容易出现错服或漏服的情况,降低了治疗效果。

4. 儿童用药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多。

儿童药代动力学与成人存在差异,药物代谢能力弱,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药物过量或药物积累,从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上述问题导致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较低,需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儿童用药质量。

二、儿童用药原则合理用药需要根据药物的临床特征和不同人群的生理特征和疾病特点来制定药物使用方案,儿童合理用药也是如此。

儿童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药要慎重。

特别是超过3个月大、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应减少使用药物,尽可能采取非药物治疗或低剂量、短疗程的药物治疗。

2. 药品应选择安全有效。

儿童用药应选择经过正规授权上市并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有效的药品,药品剂量应符合儿童生理规律。

不宜使用漂浮于市场上的“神奇”药品或保健品。

如果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能满足需求,应首选非处方药。

3. 药品的剂量应准确。

药品的剂量依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情况、有无其他疾病、肝肾功能等生理特征制定,精确计算剂量用药。

药学论文范文

药学论文范文

药学论文范文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核心工作,是世界药学发展的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药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药学论文范文一:中药中医药学论文1合理用药基本原理1.1现代合理用药原理从实际临床工作中可知,用药过程实际上包括了:诊断、开处方、包装调配、分发给患者以及患者遵医嘱服用药品的过程。

简而言之,合理用药就是要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

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合理用药内涵有明确规定,包括:①药品使用与患者疾病相吻合;②符合药品使用指征;③除药品疗效外,合理药品使用还应该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④服用方法、剂量要正确;⑤要确保不良反应小,患者无所使用药品禁忌症;⑥医嘱内容情况明确,患者遵医嘱情况良好。

1.2中医药理论下中药用药原理中医治病救人主要依赖与中药的使用。

因此,中药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炮制、配伍、煎服、制剂来减毒增效。

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以减轻患者经济及身体负担,两全其美。

1.2.1药性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药性理论主要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几个方面,是中药合理使用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循药品药性,才能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1.2.2中药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配伍理论主要是指:组方的应用要严格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尽量避免无逻辑药物配伍,或者滥用某些药物的情况出现。

1.2.3七情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所谓七情配伍理论是指药品使用中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是指药品的使用要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强药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会增加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以甄别。

1.2.4将辨证论治理论应用于中药合理使用中中药使用最基本前提是,需对症用药,只有给合适病症使用合理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临床作用。

而所谓辩证论治理论是指: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再根据证侯临床表现而拟订治法,是中医药最基础理论之一。

合理用药论文安全用药论文

合理用药论文安全用药论文

合理用药论文安全用药论文:浅论医院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职能和作用[摘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有1/7因病死亡的患者不是死于自身所患的疾病,而是死于用药不合理。

面临如此现状,作为医院药师,职责要求我们要顺应药师职能的转变和药学工作的转型,积极主动地学习药物相关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运用药学专长,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应尽之责。

[关键词] 药师; 合理用药;职能和作用[中图分类号] R192.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44-011 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1.1 滥用抗生素在临床上,选用药物不当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最为严重,这是全球都非常关注而令人担忧的问题。

临床医师忽视抗生素的用药指导原则和指针,在没有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情况下,试验性选用抗生素,常见一种抗菌药物用几天,疗效不好就换其它的抗菌药物,整个治疗过程一个患者可换三至四种或更多的抗菌药物,既耽误了治疗,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增加了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1.2 盲目用药临床医师不熟悉药物或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我们常见医师们轻率地给孕妇选用洛美沙星、给小儿静脉滴注诺氟沙星,这两个药物均属喹诺酮类药,在未成年动物实验中可影响骨骼发育。

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未成年儿童禁止使用该类药物。

又如,医师在同一张处方上,开具同一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说明医师缺乏对药物的了解导致开具处方的不规范性和用药的盲目性。

1.3 超剂量用药例1:一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医生为其开具如下处方:5%GS500ml+Vc2g+Vk140mg+西味替丁0.8g静滴。

根据说明书要求:维生素K1的正确用量为每次10mg,一天不能超过20mg。

例2:一名83岁老人术后预防感染用药,选用头孢他啶,每次4gq12h,一天的总剂量高达8g,而该药正常用量对一些重度感染每次2gq8h,每天最大量为6g,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应减少至正常用量的2/3~1/2,每日剂量应不超过3g。

药学合理用药论文

药学合理用药论文

药学合理用药论文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合理用药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合理用药论文篇1浅谈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摘要]目的:通过药学服务工作,顾客买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

方法:提高药学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严格掌握药品知识,对于各种病人因人而异,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

结果:药学人员懂得药学服务的重要性,顾客得到药学人员的关怀后,消除心理压力,病情容易得到好转和恢复。

要了解不同药品的性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等等,并能合理用药。

结论: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密切相关。

药学人员及各界人士要多多看一些医学书刊,努力钻研医学知识,不耻下问,这样才能不滥用药、合理用药,使整个社会安定,人民用药才会安全、有效、有保障。

[关键词]药学服务;合理用药;社会安定;人民健康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因此,应该尽快转变不良状况,改善医患关系,为患者营造一份温馨的氛围,消除他们部分紧张和忧虑,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治疗。

我是一名药师,经营药品批发销售,经常接触很多新老药及病人,如何使用和药学服务问题,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1、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建立互信认知药学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注重态度和关怀,要求药学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关心病人的心理、行为、环境、经济、生活方式、职业等影响药物治疗的各种社会因素。

目的是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药物,达到身心全面康复,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随着“三医”医疗、医学、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药品监督体制的健全和完善。

药学服务对许多药学是一项新的问题,职责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进行全方面的人员培训,硬件上给予一定的配套建设。

因此,做好药学服务,不仅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除了不断学习外,还应当掌握一些药物治疗方面及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克服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
关键词:药物,药物两重性,药物滥用,改进措施
摘要:从药物的定义谈起,讲述了药物的两重性带来的影响,药物滥用的现象和危害及如何预防不合理用药的一些改进措施。

药品是指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药物用得合适,能够治疗疾病;用得不当,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危害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在全世界的死亡病例中,有1/3是由于用药不当致死的。

药物的作用都是一分为二的,正如所有事物的一分为二的特性。

用药之后既可产生防治疾病的有益作用。

亦会产生与防治疾病无关、甚至对机体有毒性的作用,前者称为治疗作用,后者则称为不良反应。

那么治疗作用又分为两种,一是预防作用,即利用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

二是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是药物的主要作用。

一般分为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疾病症状但并不能消除体内的治病因素。

这种治疗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但能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对因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治病因素。

治疗疾病时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同样重要,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合理应用。

相反的,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根据我国的情况推算,全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用药不合理造成的。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相依存的,不可能单独存在,而在很多情况下是副作用比治疗作用还多,影响面还大。

尤其是现在社会中一些药物的滥用更加加重了由药物导致人体疾病的可能性。

对于药物的滥用,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抗菌药物的滥用很多人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由于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因此造成抗菌药物滥用。

根据药学专家分析,人们在对抗菌药物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认为抗菌药物越贵越好,治病越有效。

其实每种抗菌药物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

二是随意滥用。

最典型的就是许多人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不抗病毒,如果乱用抗菌药物,只会增大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三是不按医嘱服药。

一些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便随心所欲。

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四是认为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把几
种抗菌药物一起服用。

结果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高。

2、维生素的滥用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人体对其需要甚微,但它们能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如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例如维生素 D 对钙、磷代谢和小儿骨骼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加钙、磷对骨的供应,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主要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及手足抽搐症的防治,但长期大量使用就会引起低热、烦躁哭闹、惊厥、厌食、体重下降、肝脏肿大、肾脏损害、骨骼硬化等病症,比佝偻病危害更大。

3、解热镇痛药的滥用由于解热镇痛药中多数是非处方药,人们可以不经过医生处方而直接从药店买来应用,因此滥用现象比较普遍。

近年来,解热镇痛药对肾损害病例的报道,多为长期大量滥用所致,称为解热镇痛药肾炎,故应遵医嘱使用,不宜自行随意服用。

4、中药的滥用从们以为使用中药比西药安全。

这实际上是错误的。

中药相对地说比西药的毒副作用要小些,但中药内也有剧毒药,如服用不当,一样会引起不良反应。

5、药物联合应用上的滥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

我们平时自己可能注意的很少,很多种药物混合使用。

但药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药物联用后往往并不是各起作用互不影响,而是在药理或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可能引起种种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联用的药物愈多,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愈大。

药物的滥用不合理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
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么怎样才算是合理用药呢?WHO与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共同制定了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即: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用药对象适宜;调配无误;剂量、用法、疗程妥当;患者依从性良好[2]。

合理用药主要包含4个基本要素: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

3]。

那我们该去应用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关乎我们生命的大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2个大方面来说:
进一步完善合理用药政策制定《促进合理用药管理办法》近年来,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合理用药的法规和条例,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是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其可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使合理用药有章可循
合理用药的全程控制加强对公众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公众进行基本用药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预防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医院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主要阵地,应该设立负责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专门机构,健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并在其指导下制定医院用药指导原则和用药处方规范,开展用药调查工作,加强药品信息的交流和用药监督。

药师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可以更好地实施安全、有效、适当的用药方针[3]。

参考文献贾桂英;郭延符。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及管理策略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7月第10卷7期.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
表现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真正做到合理用药[2]朱学慧,颜久兴,田慧敏.合理用药应向深层次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1(1):53~54. [3]肖平田.临床合理用药指南[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黄荣海.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现代医院,2004,(12):25.
[3]王青,兰奋,肖爱丽.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干预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1: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