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知识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根据儿童生理特点、药物代谢、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效果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和监测儿童药物的过程。
合理用药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发生。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与成人截然不同的身体特征和药物代谢情况。
在儿童用药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考虑儿童机体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的代谢功能和排泄功能相对较弱。
对于儿童的用药应该量身定制,根据儿童体重、年龄和疾病程度等因素适当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法。
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因为他们的药物代谢和耐受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外界的刺激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也比成人更加敏感。
合理使用药物需要考虑到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些成人常用的药物在儿童中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者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需要进行药物监测和评估。
儿童用药后的药物浓度和效果的监测对于调整用药剂量和疗效评估至关重要。
一些药物在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药物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充分分析患儿病情、药物特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生理、生化、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用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药物费用最优化的目的。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保证儿童的安全性:儿童的器官发育不成熟、代谢水平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避免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2、提高治疗效果:儿童的病理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3、节约医疗资源:以合理用药为基础,能够避免因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过度的治疗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浪费医疗资源。
1、选择药物: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体重、年龄、生长发育水平、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慎用具有一定毒性和不确定药物安全性的药物,尤其是新型药物。
2、正确计算剂量: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水平、代谢能力、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的毒性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药物能够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剂量,防止药物超剂量使用和药物滥用。
3、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应根据儿童年龄、体重、消化吸收能力、肝、肾功能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口腔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等已成熟的途径,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效起始时间等影响给药途径选择的因素。
4、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程度和药物的药效特点等因素,掌握合适的使用时间,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把合理用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遵循药物治疗规范,严格把握治疗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坚持长期观察疗效并及时监测不良反应,以确保儿科临床用药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
《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家长监护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确保 孩子按时、按量、按要求用药, 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和病情
变化。
药品管理
家长应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孩子 误食或滥用药物,同时注意药品
过期和损坏的处理。
与医生沟通
家长应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了 解孩子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积极
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龄、体重等因素,评估 药品剂量是否安全,避免过量或不足 。
药品有效性的评估
药品适应症有效性
评估药品是否能够有效治疗儿童的疾病,以及治疗效果的持续时 间和稳定性。
药品使用方法有效性
评估药品的使用方法是否简单易行,方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操作。
药品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评估药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是否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使用
总结词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 药性。
详细描述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如果不必要地使用或 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力。因 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确保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并在医 生的指导下使用。
疼痛和发热
总结词
疼痛和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药物治疗应针对病因。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儿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发生药 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 应。
注意过敏反应
了解儿童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 敏药物,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并就医。
02
儿童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感冒和流感
总结词
感冒和流感是儿童常见的疾病,药物治疗需谨慎。
详细描述
感冒和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等,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如使 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但需注意,不推荐给儿童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一、引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小病小痛,此时药物的使用就成为家长们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然而,药物不同于其他生活用品,儿童用药存在着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家长需要更加谨慎。
本文就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剖析。
二、合理用药首先,家长们需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药物并非“神奇的魔棒”,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用药治疗,有些疾病甚至是不需要用药就可以治愈的。
另外,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家长应该了解疾病的类型和程度,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三、避免误服其次,家长们需要注意避免误服。
孩子往往比成人更加活泼好动,有时会将药物当成玩具来玩耍,于是误食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
家长应该将药品放置在儿童难以触及的地方,并给孩子讲解药品的危害性,避免误服。
四、准确计量药物的使用量也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的年龄和体重的儿童需要使用不同的药量,同时药品的规格也有所不同,使用错误的药量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家长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准确计量药品。
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疾病,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儿童的生理机能较为脆弱,药物的副作用对他们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有必要可以提前咨询医生,并在用药期间及时观察儿童身体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六、不滥用药物药物并非“万能药”,滥用药物不仅会降低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儿童的安全性风险。
因此,家长不应该滥用药物,尽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次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七、结语儿童用药是家长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正确的用药方法可以使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在家长选择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合理性、避免误服、准确计量、关注副作用和不滥用药物等问题,让孩子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演讲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儿童用药安全。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然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用药安全问题是每一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儿童用药安全知识。
一、儿童用药的重要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因此,儿童用药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用药不当致死的儿童高达数千人。
因此,关注儿童用药安全,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1. 合理用药:在为儿童用药时,应遵循“能不用则不用,能少用则少用,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2. 对症下药:根据儿童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
3. 剂量适宜: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4. 安全用药: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身体造成损害的药物。
5. 个体化用药:每个儿童对药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因此,用药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三、儿童常见用药误区1. 抗生素滥用:很多家长认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实际上,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无效。
2. 药物过量:为了追求快速见效,有些家长会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导致儿童出现药物中毒。
3. 药物混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快康复,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药物依赖: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听话,会给孩子使用含有镇静剂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
四、如何确保儿童用药安全1. 家长学习用药知识:家长应主动学习儿童用药知识,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2.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给儿童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包括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等生长阶段。
与成人的药动学相比,新生儿药物分布容积较大肝代谢和肾排泄药物的能力较差;儿童的药效学特点与成人基本相似,但由于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异,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也有例外,有时不仅表现为量的差异,甚至可能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说有其自身的药效学特点。
(一)、儿童对药物的特殊反应性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不仅在药动学方面与成人有很大差异,而且可能引起不同用药后果,出现某些婴幼儿期特殊反应。
如对某些药物敏感:吗啡易引起呼吸抑制;利尿剂易产生缺钠缺钾;铁剂易引起呕吐;氯丙嗪易引起肠梗阻。
再如,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药物可使血中胆红素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尤其是已存在的黄疸,要特别注意所用药物是否加重黄疸危险。
(二)、影响儿童用药的因素1.母亲用药与新生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用药对新生儿产生影响,多种药物可通过孕妇用药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
当然,也可通过母体用药来防治新生儿疾患。
(三)、儿童合理用药1、给药剂量的计算儿童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很多,包括按体重、体表面积、年龄等方法计算,目前多采用前二者。
应注意,在婴幼儿时期对某些药物的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按体重计算有较大差别,尤其在新生儿时期差异更大。
因此,按体表面积计算药量不适于新生儿及小婴儿。
(1)、根据体重计算:每次或每日剂量=儿童体重×药量/kg(成人,每次或每日);6个月内的儿童体重=月龄×0.6+3kg;7~12个月内的儿童体重=月龄×0.5+3kg;1岁以上儿童体重=年龄×2+8kg;(2)、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科学性强,适用于成人即各年龄的儿童。
体表面积(㎡)=0.035×体重(kg)+0.1,适于30kg以下者;对体重超过30kg者,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计算;成人可按1.72㎡计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成人体表面积)。
孩子用药基本常识

孩子用药基本常识一、孩子用药的原则在给孩子用药时,家长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对症治疗确保选用的药物是针对孩子的症状和年龄段的。
2. 严格控制剂量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建议,准确控制用药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 注重药物安全注意药品的保存方法,避免暴露在孩子易够到的地方,同时注意观察孩子对药物的反应。
二、常见的儿童用药形式1. 口服药口服液和颗粒是给孩子最常用的用药形式,更容易服用。
2. 鼻鼾器用于治疗鼻塞、鼻炎等鼻腔疾病,需儿童医生指导正确使用。
3. 外用药例如涂抹在皮肤上的药膏,用于治疗皮肤病等。
三、常见的儿童用药禁忌1. 水银类药物水银类药物对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害,应避免使用。
2. 啶类药物啶类药物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具有抑制作用,应谨慎使用。
3. 镁盐类药物过量使用镁盐类药物可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应根据医嘱使用。
四、常见的儿童常备药品1. 首选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于发热或轻度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咳嗽药含巴豆四烯酸的止咳药可缓解孩子的咳嗽症状。
3. 贴敷药贴敷药可以用于解除孩子因受凉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
五、孩子用药的注意事项1.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给孩子用药之前,务必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和副作用。
2. 不随意更换药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品,不要随意更换或增减药物剂量。
3. 注意孩子的用药反应注意观察孩子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异样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求助。
结语孩子用药需要家长谨慎对待,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合理选用药品,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简述小儿的用药原则

简述小儿的用药原则
小儿用药原则是指在给予儿童药物治疗时应注意的一些原则和考虑因素。
以下是小儿用药的一般原则:
1. 安全性优先: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他们的身体机能和代谢过程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选择药物时,应尽量选用经过临床试验、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2. 适当剂量:儿童的药物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儿童的剂量会相对于成人来说较低,因此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计算和使用药物。
3. 给药途径选择:给药途径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选择。
儿童通常更难以接受口服药物,可以考虑使用其他途径如滴鼻、注射等。
4. 耐受性监测: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5. 合理用药时间:药物的给予时间也要考虑孩子的日常作息和饮食情况,避免对其正常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6. 家长配合治疗:家长在小儿用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并及时向医生反映儿童的用药情况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则仅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方案还需根据医生的判断和建议来确定。
儿童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擅
自使用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14
➢ 新药、贵药、进口药
❖ 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 性资料有限。
❖ 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关键要对症。 ❖ 进口药一般由于原创方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好。
但价格较高。
整理课件
15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 用药量适宜
原则
❖ 专用药剂安全性好
整理课件
17
➢ 专用药剂安全好
非儿童专用药
儿童专用药
问题
特色
1.很苦有怪味不易喂食 2.不易掌握吃进的药量 3.磨粉药品易变质 4.药物在磨粉器里相互污染 5.无法从外观再次确认药品 的种类及量
1.依小孩需求选择适合剂型, 如液剂糖浆、颗粒咀嚼
2.附专用的量具喂药器 3.不苦好喂药 4.剂量好掌握 5.标示完整清楚,可确
❖ 药袋标示很重要
整理课件
16
➢ 用药量适宜
❖ 主动提醒医生,仔细确认小孩的年龄、体重、身高。 ❖ 小孩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
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败,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 确。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使用。 ❖ 精确好用的量具、喂药器,应先确认药量刻度,并 正确量取,小孩才能吃进适当的药量。
5.童年期/书-学龄期
女:7-11/12 男:7-13/14
6.青春期/少年期
整理课件
3
儿童生理特点
❖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 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
❖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 对药物的敏感度高于成人。 ❖ 儿童病情较急,病情变化快。
整理课件
4
儿童用药特点
❖ 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 ❖ 儿童用药的依从性 ❖ 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有别于成人
❖ 根据儿童特点,正确选择给药途径
❖ 儿童禁用或慎用的化学药物
整理课件
20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药品的正确存储
整理课件
21
➢ 密闭
❖ 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 ❖ 避免药物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变质。 ❖ 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
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 ❖ 冰箱不是最佳的储药场所。
认药品正确性
整理课件
18
➢ 药袋标示很重要
注意药袋上的姓名 药品总笔数及药品数量 用法用量 (第一次拿药或有新开立的药品) 药袋标示—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 一般的用药指示 药品的保存方式
以上若有疑问或不清整理楚课件时,请立即询问药师19
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
注意事项
❖ 熟悉儿童特点,不滥用药物
❖ 严格把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 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 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 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
整理课件
7
➢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 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 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
❖ 婴幼儿腹泻不宜过早使用止泻剂,以免使肠道毒 素吸收增加,而加重全身中毒症状。
整理课件
8
➢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 在便秘时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多吃些水果、蔬菜、 B族维生素、蜂蜜等,不宜轻易使用缓泻剂,更不 能使用峻泻剂,否则会导致腹泻,影响婴幼儿健 康。
❖ 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对婴幼儿能引起呼吸抑 制等中毒现象,不宜使用。
整理课件
9
➢ 童年期用药特点
❖ 随着体内内分泌的改变,其发育速度加快,第二性 征开始出现,进入青春发育早期,因此对影响神经、 骨骼发育和内分泌的药物特别敏感。
❖ 光照特别是日光中紫外线会加快药品的分解和破 坏药物有效成分。
❖ 避光方法:将药品放在棕色瓶内或能够避光的纸 盒、容器内。需避光的药品一般在出厂时都具有 避光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要随便更换包装或撕毁药品外面的 包装纸。
整理课件
24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2
➢ 低温
❖ 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 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 10~30℃。
❖ 需要冷藏保存的药物多是蛋白生物制品和活菌制 剂,如胰岛素、培菲康等。
❖ 须冷藏的药品应放于冷藏室,独立包装并与食物 分开,避免拿错或被小朋友接触到。
整理课件
23
➢ 避光
❖ 喹诺酮类(哺乳动物的骨关节,负重关节的软骨 组织损伤)
整理课件
12
➢ 解热镇痛药物
❖ 吡唑酮类复方剂(再生障碍性贫血、紫斑癫) ❖ 阿司匹林制剂(粘膜糜烂、急性脑部疾病)
整理课件
13
➢ 营养及保健药
❖ 微量元素锌(损害巨噬细胞,杀灭真菌-脓疮病) ❖ 类激素成分的营养品。 ❖ 维生素过度使用,易引起中毒,或无效治疗。 ❖ 免疫球蛋白及各种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 ❖ 鱼肝油、维生素D制剂(周身不适、头疼、骨关节压疼、
❖ 如长期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可造成中枢神经及智力 的损害;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 影响儿童的生长。
整理课件
10
儿童用药常见问题
❖ 滥用抗菌药物 ❖ 滥用解热镇痛药物 ❖ 滥用营养及保健药 ❖ 盲目相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整理课件
11
➢ 抗菌药物
❖ 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肾毒性、 耳聋)
儿童安全用药
整理课件
1
内容概述
❖ 儿童生理特点
❖ 儿童用药特点
❖ 儿童用药常见问题
❖ 儿童安全用药指导规范
整理课件
2
儿科用药对象:按解剖生理特点分期
1. 新生儿期:
出生以后28天内
2.婴儿期:<1岁
3. 幼 儿 前 期 / 书 - 幼 儿 期 : 1-3岁
4. 幼 儿 期 / 书 - 学 龄 前 期 : 3-6岁
整理课件
5
➢ 胎儿期用药特点
❖ 胎儿不能成为直接的用药者,但很多药物能够通 过胎盘屏障,由于大部分药物自身的性质和胎儿 生理及代谢功能不健全等诸多因素,致使胎儿中 毒或致畸。
❖ “反应停”事件,减少妊娠期用药,杜绝滥用。
整理课件
6
➢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 小孩正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其 生理特点是体格生长显著加快,各器官功能渐趋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