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进展: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疾病
两种不同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 组研究 选择 笔者所 在医 院近年来 治疗 的
陈元鸿 等 报道 。H 感染 采用快 速尿素 酶试 验联合 c一 素 p 尿
呼吸试验 , 两项试验同时为 阴性者确诊为 H p根除 。 、 莫西林 联合 克拉 霉 阿 素联合治疗 , 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
( 0 0 ) P< . 5 。
联合 C一 素呼吸试验确诊为 Hp 染 , 尿 感 入选前 4周 内未进行 过 相关 治疗 。随机分为 观察组 13例 和对 照组 6 0 2例 。观察 组 : 男 6 9例 , 女性 3 ; 4例 年龄 2 6 5~ 2岁 , 平均 ( 72±1. ) ; 4. 7 4 岁 对照组 : 男3 2例 , 3 女 0例 , 年龄 2 6—6 4岁 , 均 ( 8 341. ) 。两 组 平 4 . -5 8 岁 性别 比 、 疾病严重程度 及 嗜烟酒及 疼痛评 分情 况无 明显差 异性 ,
选择 途 径 。
[ ] 玉莲. 3王 浅析急性 出血性结膜 炎的 常规 护理. 中国医学创新 ,
2 1 , (4 :3— 4 00 7 2 ) 8 8 .
【 收稿 日 期】 2 1 — 9 0 01 0 — 9
两 种 不 同方 案在 幽 门螺杆 菌 感 染伴 消化 性 溃疡 治 疗 中的疗 效 对 比
1 资料 与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
采用 S S 50软 件进 行统计 学分 析 , P S1 . 计数
资料采用 卡方 ( ) 验 , 间均 值之 间 的 比较 采 用配 对 t 验 检 组 检 ( 正态分布时使用 )0=00 。 非 ,【 . 5
《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ppt课件

四、手术或介入治疗
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 并发症的疾病,手术治疗常常是疾病治疗的 根本办法或最终途径。
常用介入治疗:
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AE(肝动脉栓塞化疗) 非静脉曲张出血血管介入治疗 布卡综合征血管支架置入术
疾病的诊断(病名) 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轻、中、重) 疾病的分期(早/晚期、急性/慢性) 明确基础病变或病因
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多为消化系统 症状,但许多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伴随消化 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易漏 诊或误诊。因此诊断和鉴别诊断为消化系统疾 病学习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和难点。
二、药物治疗
1.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根除HP、病毒 性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等
2.对症治疗
针对消化道症状的治疗,如腹痛、恶心、 腹泻等。
常用药物:抑酸剂、镇痛药、止吐药、止 泻药、抗胆碱能药物。
三、经内镜治疗
近年来,内镜下治疗发展迅速,在消化道 疾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大进步 。
进展和展望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进展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里 程碑,使不断复发的溃疡成为可治愈的疾病, 甚至对胃癌发病率的降低都有可期望的价值。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开展有望使乙肝所致肝硬 化和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下降。
肝移植的开展是肝硬化成为可治愈的疾病。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CT 主要用于实体脏器检查,对肝、胆、 脾、胰腺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任建丽【摘要】More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H. pylori infection day by day. It is reported that except for gastritis,peptic ulcer and gastric cancer,H. pylori infection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rbidity of multisystem disease, such as iron-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hood,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he blood rheologic change of woman,osteoporosis,functional dyspepsia,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olecystolithiasis, oral disease, gynecologic disease, dermatologic disease, diabetes mellitus etc..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 pylori infection and other diseases.%幽门螺杆菌感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除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外,Hp还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如儿童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血液流变学变化、骨质疏松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癌、胆结石、口腔疾病、妇产科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该文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其他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7【总页数】3页(P1253-1255)【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感染【作者】任建丽【作者单位】德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一种弯曲状、螺旋形或S形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微需氧。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及消化道疾病相关性研究

文章编号:1006-3110(2008)04-1069-02口腔幽门螺杆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及消化道疾病相关性研究李友云,黄 安,程燕飞,韩晓东摘要: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 P)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AU)与消化性溃疡(PU)的影响,并探讨其关联及意义。
方法 PU组60例,RAU组60例,PU和RAU组60例,收集三组的胃粘膜和唾液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 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口腔与胃HP进行比较。
结果 PU和RA U组检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 U组、RA 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HP可能参与了RAU的形成,或者是导致RA U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其具体的作用目前还缺少证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口腔溃疡;消化道疾病;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81 5 文献标识码:ARelationship Between Oral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Diseases of Digestive Tract LI You-yun,H UANG An,CHENG Yan-f ei,et al.(Department o f Stomatolo 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510120,Guangdong)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H elicobacter pylori(HP)on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R AU)and peptic ulcer(PU), and to reveal its relevance and significance. Method Gastric and saliva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of PU group(n=60), R AU group(n=60),and PU and R AU group(n=60)were detected for oral and gastric HP with polym erase chai n reacti on.Results The pos i ti ve rate of PU and R AU group was signi 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U group and RAU group,there showed signi ficant difference am ong the groups(P<0.05). Conclusions H P may be involved in the form ation of R AU,or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leads to the repeated attack RAU,i ts specific role i s still a lack of evidence yet to be further substantiated by re-search.Key words: H elicobacter pylori;Oral ulcer;Digestive di s eas es;CorrelationRA U是一种口腔粘膜病,RAU和PU同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病因不清,导致治疗后复发率很高。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论述题及答案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论述题及答案1. 简述慢性胃炎的诊断?2. 女性,32岁,反复少量呕血一天入院,既往体建,无肝病史胃病史,体查:生命体征正常,腹平,上腹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
经急诊胃镜检发出胃窦部及体部粘膜普遍充血,有多处粘膜糜烂,并可见多处出血点或出血斑。
问题:(1)本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是什么?(2)简述其治疗原则?3. 30岁男性患者,间歇性上腹疼痛不适3年余,饥饿时疼痛明显,有时午睡痛醒,无明显反酸、嗳气。
间隙性发作,每次发作大维1周左右,腹痛剧烈进可因进食面缓解,病程中曾有解黑便史,门诊钡餐检查无特殊发现,大便隐血试验强阳性,胃液分析基础泌酸量(BAO)及夜间泌量(NAO)明显升高。
问题:(1)初步诊断考虑什么?(2)主要与哪些疾病鉴别?(3)哪项检查有确诊意义?4. 诊断溃疡病时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其鉴别要点是什么?5. 胃溃疡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不同?6. 试述溃疡病并发大出血的治疗原则?7. 为什么抗胆碱能药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宜用于胃溃疡治疗?8. 简述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的治疗措施?9. 简述消化性溃疡的手术治疗指征?10. 常用制酸药有哪些,简述其特点和副作用?11. 有什么证据证明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的发病有关?12. 哪些溃疡病症状不典型?其临床特点为何?13. 溃疡病发生的基本原理论述中的粘膜损害因是指些什么?14. 试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的不同点?15. 男性25岁,间歇上腹痛5年,伴暧气,反酸,腹痛多在餐后三小时发生,少量进食稍可缓解,近半月来疼痛加重,常现夜间疼痛,有时恶心呕吐,体查: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
问题:(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2)为确定诊断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16. 简述溃疡病上腹痛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17. 试述制酸剂治疗溃疡病的作用及其注意点?18. 患者女性,34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纳差半年余,半年来感上腹部饱胀,隐隐作痛,胃纳差,就诊前二月开始明显消瘦,体重下降6公斤,经门诊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无反酸嗳气,无呕血黑便,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体征,X线钡餐检查未发现异常。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
病因:
胞骨架重排的肌动蛋白等相关。 (3)尿素酶:尿素酶除了对Hp本身起
保护作用外,还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害。 一是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的直接细胞毒 作用;二是尿素酶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及中 性粒细胞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等炎症介质。
Hale Waihona Puke 内科学疾病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
病因:
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胃肠黏膜。黏膜损伤 后,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是:慢性胃 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 生→癌变。最近研究提示根除Hp后可以阻 止这一过程的发展。
内科学疾病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
症状及病史:
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_幽门螺杆菌感染有 什么症状
内科学疾病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
症状及病史:
在湿度>90%、微需氧条件(5%O2,7%CO2, 80%N2和7%H2)、37℃培养3~5天后观察结 果并作鉴定。
2.尿素酶依赖性试验 此试验是鉴于 Hp能产生活性很强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 生氨和二氧化碳,前者依据pH的改变,后 者依据放射性核素(13C或14C)标记的二氧 化碳呼出
内科学疾病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
症状及病史:
效果也较好,临床中常用。 4.血清学检查 Hp感染后诱发全身免
内科学疾病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
症状及病史:
化生,胃化生和Hp感染是发生DU的先决条 件。目前认为根除Hp是治愈和防止溃疡复 发的关键。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一般认 为与Hp阳性慢性胃炎相关,根除Hp治疗可 使77%~83%胃MALT淋巴瘤消退。因而,提 倡对其作积极的Hp根除治疗。长期Hp感染 者胃腺癌的发病率增高,并认为与Cag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 】 消化性溃疡 ; 幽f]螺杆 菌; 感染率
消 化 性 溃 疡 (peptic ulcer)是 指 发 生 在 胃 和 十 二 指 肠 的 溃 活习惯 、药物以及 Hp感染 等 。以上数 据研 究表 明消化性 溃 疡
疡 ,发 病 因 素 常 常 与 遗传 、Hp感 染 、饮 食 、药 物 等 多 种 因 素 有 关 。 Hp感染率 比正常人群 明显高 ,差 异有显著性 。Hp借 助细菌学 、
因 素 。
因素 ,尿 素酶 水 解 尿 素 ,产 生 NH4 ,直 接 导 致 胃黏 膜 电位 差 降
1 资 料 与 方法
低和上皮细胞 损伤。NH4 扰乱 了胃黏膜 的离子转 运 ,引起 H+
1.1 一 般 资 料 研 究对 象来 源 于 2007~2008年 来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消 化 科 就 诊 的 患 者 人 群 。依 据 胃镜 的 诊 断 结 果 分 为 A、B两 组 ,A组 31例 ,其 中男 l7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8岁,胃镜检查
中外 医 学 研 究 2010年 12月 第 8卷 第 30期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床 . 研 究 叠| 。 | 。≯ 。。| -≯ 。 薯ll :__ 。。 _ ≯ 一 参蔓 |。 -ll
总 之 ,存 下 睑 内 翻倒 睫 的手 术治 疗 中 ,只 有根 据 病 变 的不 同 原冈及睑内翻倒睫 的严重程度 决定手术方 式 ,对 于单 纯眼轮 匝 肌痉挛所致 的内翻倒 睫采用单纯 皮肤 眼轮匝肌部 分切 除术 ,即 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对 于眼轮 匝肌痉挛 合并眼 睑组织 的老年性 退行性 改变引起者可采用眼轮 匝肌切除合并眼轮匝肌重叠缩短 术 。 眼轮 匝肌 重 叠 缩 短 术 简 单 易 行 ,复 发 率 低 。通 过 本 组 病 例 比较 表 明 ,眼 轮 匝 肌重 叠 缩 短 术 是 矫 治 下 睑 内 翻 的 一 种 疗 效 确 切 的手 术 方 法 ,长 效 优 于单 纯 皮 肤 眼 轮 匝肌 切 除 术 ,前 两 种 术 式 均 优 于 睑缘 间切 开 术 。
内科学消化系统第七版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属常见病。
在我国,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恶性肿瘤病死率排名中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近年大肠癌、胰腺癌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近年来可能由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治疗方法的普及而致复发率降低等原因,就诊人数有所减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在我国一直相当普遍。
酒精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硬化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而近年在我国亦渐见增多。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
以往在我国并未引起重视的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胃肠病,近年来已引起我国消化病学界的高度重视。
炎症性肠病以往属西方国家常见病,在我国少见,而近年来在我国报道不断增加。
近年调查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常见慢性肝病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尽管影像学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病史、症状、体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依然十分重要,在全面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影像学及有关特殊检查,以求既能尽快作出正确的诊断,又能减少各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负担并节省医疗资源。
(一)病史与症状病史采集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少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症状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乃至作出临床诊断;也有不少疾病虽有明显症状却不伴有明显体征。
病史采集要掌握消化系统疾病问诊的要领,务求细致,因为不少症状发生在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中,但同一症状在不同疾病往往有其不同的特点,腹痛便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针对主要症状,要尽可能了解其诱因、起病情况、发病经过(急性还是慢性、间歇还是持续等)、用药的反应等,要详细了解其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加剧和缓解的规律,以及所伴随的其他症状等。
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籍贯、职业、经济状况、精神状态、饮食及生活习惯、烟酒嗜好、接触史以及家族史等对诊断亦有相当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寄生宿主
人
主要宿主
试验动物:猫、猴、鼠
圈养动物:羊是主要宿主
羊血清 Hp抗体(+)率 100%(32/32)
羊乳 Hp DNA (+)率 60% (38/63)
羊肉 Hp DNA (+)率 30% (6/20)
羊乳、羊胃液中可培养(+)
昆虫:苍蝇胃肠道中可发现活Hp
M.F.GO. 2002
传播方式
HP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Hp 尿素酶纯化可得到分子量为54-62KD的蛋白 •属于HSP60家族,命名为HSPB及HSPA • HSPB 尿素酶穿膜至细胞外装配
保持尿素酶的稳定性
• HSPA 与尿素酶的活菌表面 •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宿主的 免疫应答) 抗体免疫保护作用 •各菌株之间变异较小(可作为HP疫苗) •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性 • 其序列与
E coli 80%, 衣原体84%,人类HSP同系物75%同源 •HSP和人胃上皮细胞存在共同表位,
产生交叉免疫反应 •抗HSPB抗体可防止严重的胃肠疾病发生
磷脂酶:
Hp产生磷脂酶A-1、A-2和C破坏粘膜细胞表面 富有磷脂的保护层
蛋白酶:
Hp产生的一种胞外蛋白酶可以裂解糖蛋白,使胃 粘膜粘稠度下降
❖人与人的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
发达国家,口-口传播的可能性大 发展中国家,则以粪-口传播为主
医源性传播 胃镜吸引阀、活检孔道及活检钳 可分离出Hp,患者胃镜检查次数越 多,Hp阳性率越高
流行病学 — 感染率
• 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 •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 发展中国家(50-80%)高于发达国家(25-50%)。 • 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 与社会经济状况和卫生条件相关。
乙氧脱氢酶:
Hp可分泌此酶,其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很强的毒 性作用,与蛋白反应形成脂质过氧化物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Hp)1983年Marshall 和Warren 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首次分离出
2005年10月
我国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共识意见的 形成
第一次:1999年,海南会议,提出的“我国对Hp若干 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该共识于2000年发表 第二次: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的“第二次全 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于2004年发表 第三次:2007年,江西庐山,召开的“第三届全国Hp 感染处理共识意见”会议,提出的全国Hp共识意见 2003年来,我国对Hp处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又有新的 认识和新的见解,2000年欧洲Maastricht-2共识报告 以及2005年欧洲Maastricht-3共识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胃Hp感染的自然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 Vol.20 No.7 P.443-445
MALT淋巴瘤的概念
•长期抗原刺激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免疫应答及局部炎症 •免疫反应性淋巴增殖 •由良性到恶性,产生异常可隆而致淋巴瘤 •B细胞来源,低度恶性
Isaacson,1983
NEnglJMed,1994;330:1267-1271
尿素酶多态性
?尿素酶基因核甘酸序列的碱基取代 (基因酶谱差异) ?碱基缺失导致核苷酸序列提前终止 (抗原丢失和变异) ?导致尿素酶活性和抗原性变异 ?尿素酶多态性带来诊断和预防困难
HP的BaBA粘附素
•是HP众多粘附素之一 •粘附于胃上皮细胞 •与HP感染后引起心血管疾病有关
•血管壁内皮细胞中有HP 相关成分沉积 (包括BaBA) •HP感染后BaBA与HP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 •HP菌体崩解后BaBA可能沉积于RBC表面,或与血 管内皮细胞表面Leb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 •血管损伤促进微血栓形成
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发 生率
美国/加拿大 30-40%
拉丁美洲 70-90%
西欧 30-50%
东欧 70-90%
亚洲 70-80%
非洲 70-90%
澳大利亚 20%
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感染率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10 20 30 40 50 60 70
所有的HP感染者均会发展成胃炎-胃窦为主的胃炎或全胃炎 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HP感染者发生胃癌和MALT淋巴瘤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增高了2-6倍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OMGE)临床指南——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病学. 2007;12(1):40-52.
胃内不同酸度与H. pylori感染所致不同疾病相关
80 年龄
H. Pylori is easily diagnosed on Standard Gastric Mucosal Biopsy
Identification of H. Pylori on gastric biopsy i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Warthin-Starry Silver Stain
内容
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HP主要诊断方法 HP根除共识及治疗现状
胃十二指肠疾病
•慢性胃炎
人群中患病率50-70%,大多数无症状。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人群中大约有10%的一生中患过该病。
•胃癌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 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
Hp感染加重GERD Hp可预防GERD
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Hp的致Hp的致病因素病
❖ 尿素酶 ❖ 鞭毛 ❖ 粘附素 ❖ 超氧化物歧化酶 磷脂酶 蛋白酶 ❖ 活性氧 ❖ 热休克蛋白 ❖ 炎症因子/细胞因子 ❖ 细胞毒素
尿素酶
•HP定植 对宿主有直接毒性作用
Foxall 1992
•PCR扩增HP2.4Kb的UreA、 UreB片段 •其产物用HacIII酶切 •各株出现10种酶切图
Owen 1998
•10个国家283株HP有82种图谱
尿素酶导致氨产生使HP能在胃环 境中生存。
氨与a-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酰 胺,阻断三羟酸循环,从而减少 需氧细胞的ATP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