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总复习讲义: 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总复习 10.8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

高考数学总复习 10.8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

P(B)=P( B1 ·B3+B1·B2·B3 +B1·B2 ) =P( B1 ·B3)+P(B1·B2·B3 )+P(B1·B2 ) =P( B1 )·P(B3)+P(B1)·P(B2)·P( B3 )+P(B1)·P( B2 ) =14+18+14 =58.
率是P(B|A)=12.
[答案] C
解析:记事件A为“第一次取到黑球”,事件B为“第二次取到白 球”,则P(A)=25,P(AB)=25×34=130.∴P(B|A)=PPAAB=34.
反思总结 条件概率的求法 (1)利用定义,分别求 P(A)和 P(AB),得 P(B|A)=PPAAB.这是通用的 求条件概率的方法; (2)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n(A), 再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 B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即 n(AB),得 P(B|A)=nnAAB.
1.把一枚硬币连续抛两次,记“第一次出现正面”为事件A,
“第二次出现正面”为事件B,则P(B|A)等于( )
1
1
1
1
A.2
B.4
C.6
D.8
解析:∵P(AB)=12×12=14,P(A)=21.
1 ∴P(B|A)=PPAAB=41=12.
2
答案:A
2.在100件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现从中不放回地取两
回地抽取两次,则在第一次取到白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白球的概
率是( )
3
3
1
3
A.5
B.4
C.2
D.10
[解析] 记事件A为“第一次取到白球”,事件B为“第二次取到
白球”,则事件AB为“两次都取到白球”,依题意知P(A)=
3 5

高三一轮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高三一轮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2)求甲投球两次,至少命中1次的概率;
解析:(2)方法一:由题设和(1)知,P(A)=12,P( A )=12。 故甲投球两次至少命中1次的概率为1-P( A ·A )=34。 方法二:由题设和(1)知, P(A)=12,P( A )=12。 故甲投球两次至少命中1次的概率为 C12P(A)P( A )+P(A)P(A)=34。
(1)求乙投球的命中率p;
解析:(1)方法一:设“甲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A,“乙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B。 由题意得(1-P(B))2=(1-p)2=116, 解得p=34或p=54(舍去),所以乙投球的命中率为34。 方法二:设“甲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A,“乙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B。由题意得: P( B )P( B )=116, 于是P( B )=14或P( B )=-14(舍去), 故p=1-P( B )=34。 所以乙投球的命中率为34。
(2)设这4名考生中选做第22题的学生个数为ξ,求ξ的概率分布列。
解析:(2)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0,1,2,3,4,
且ξ~B4,21
则P(ξ=k)=Ck421k1-124-k=Ck4124(k=0,1,2,3,4)。故变量ξ的分布列为:
ξ0 123 4
P
1 16
1 4
3 8
1 4
1 16
►名师点拨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已知二项分布,求二项分布列。可判断离散型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 再由二项分布列公式求概率,列出分布列。 (2)已知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求某种情况下概率。依据题设及互斥事件弄清 该情况下所含的所有事项,再结合二项分布公式即可求解。
111 1 A.2 B.4 C.6 D.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第十一章 第8讲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第十一章  第8讲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第8讲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基础知识整合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2.事件的相互独立(1)设A,B为两个事件,如果P(AB)=□05P(A)·P(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2)如果事件A与B相互独立,那么□06A与□07B,□08A与□09B,□10 A与□11B也都相互独立.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即若用A i(i=1,2,…,n)表示第i次试验结果,则P(A1A2A3…A n)=□12P(A1)P(A2)P(A3)…P(A n).(2)二项分布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X=k)=□13C k n p k(1-p)n-k(k=0,1,2,…,n),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B(n,p),并称p为成功概率.1.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为A ∪B . 2.A ,B 都发生的事件为AB . 3.A ,B 都不发生的事件为A -B -.4.A ,B 恰有一个发生的事件为(A B -)∪(A -B ).5.A ,B 至多一个发生的事件为(A B )∪(A B )∪(A B ).1.甲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75,乙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23,当两人同时射击同一目标时,该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 )A.12 B .1 C.1112 D.56 答案 C解析 1-13×14=1112,选C.2.由0,1组成的三位编号中,若用A 表示“第二位数字为0的事件”,用B 表示“第一位数字为0的事件”,则P (A |B )=( )A.12B.14C.16D.18 答案 A解析 因为第一位数字可为0或1,所以第一位数字为0的概率P (B )=12,第一位数字为0且第二位数字也是0,即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12×12=14,所以P (A |B )=P (AB )P (B )=1412=12.3.(2019·吉林通化模拟)若ξ~B ⎝ ⎛⎭⎪⎫10,12,则P (ξ≥2)等于( )A.10131024B.111024C.501512D.507512 答案 A 解析P (ξ≥2)=1-P (ξ=0)-P (ξ=1)=1-C 010⎝ ⎛⎭⎪⎫1210-C 110⎝ ⎛⎭⎪⎫1210=10131024.4.(2019·广东汕头模拟)甲、乙两人参加“社会主义价值观”知识竞赛,甲、乙两人能荣获一等奖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甲、乙两人是否获得一等奖相互独立,则这两个人中恰有一人获得一等奖的概率为( )A.34B.23C.57D.512 答案 D解析 根据题意,恰有一人获得一等奖就是甲获奖乙没获奖或甲没获奖乙获奖,则所求概率是23×⎝ ⎛⎭⎪⎫1-34+34×⎝ ⎛⎭⎪⎫1-23=512.故选D.5.(2019·福建厦门模拟)袋中装有2个红球,3个黄球,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球,则3次中恰有2次抽到黄球的概率是( )A.25B.35C.18125D.54125 答案 D解析 袋中装有2个红球,3个黄球,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球,每次取到黄球的概率P 1=35,∴3次中恰有2次抽到黄球的概率是P =C 23⎝ ⎛⎭⎪⎫352⎝ ⎛⎭⎪⎫1-35=54125.6.袋中有红、黄、蓝球各1个,从中有放回地每次任取1个,直到取到红球为止,则第4次首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 )A.980B.881C.382D.827 答案 B解析 前3次都取不到红球的概率为⎝ ⎛⎭⎪⎫233,第4次首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13,4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 ⎛⎭⎪⎫233×13=881.核心考向突破考向一 条件概率例1 (1)(2019·大庆模拟)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 =“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 =“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 (B |A )=( )A.18B.14C.25D.12答案 B解析P(A)=C23+C22C25=25,P(B)=C22C25=110,又A⊇B,则P(AB)=P(B)=110,所以P(B|A)=P(AB)P(A)=P(B)P(A)=14.(2)(2019·江西南昌模拟)口袋中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2个,白球3个,黄球1个,甲从中不放回地逐一取球,已知第一次取得红球,则第二次取得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3 5解析口袋中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2个,白球3个,黄球1个,甲从中不放回地逐一取球,设事件A表示“第一次取得红球”,事件B表示“第二次取得白球”,则P(A)=26=13,P(AB)=26×35=15,∴第一次取得红球后,第二次取得白球的概率为P(B|A)=P(AB)P(A)=1513=35.触类旁通条件概率的求法(1)定义法:先求P(A)和P(AB),再由P(B|A)=P(AB)P(A)求P(B|A).即时训练 1.某个电路开关闭合后会出现红灯或绿灯闪烁,已知开关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概率为12,两次闭合后都出现红灯的概率为15,则在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条件下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概率为()A.110 B.15 C.25 D.12答案 C解析设“开关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A,“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B ,则由题意可得P (A )=12,P (AB )=15,则在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条件下第二次闭合出现红灯的概率是P (B |A )=P (AB )P (A )=1512=25.故选C.2.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9,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0.8,在这批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0.72解析 设种子发芽为事件A ,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AB (发芽,又成活为幼苗),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P (B |A )=0.8,P (A )=0.9, 由P (B |A )=P (AB )P (A ),得P (AB )=P (B |A )·P (A )=0.9×0.8=0.72. 故这粒种子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0.72. 考向二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例2 (2017·天津高考)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3个十字路口,设各路口信号灯工作相互独立,且在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12,13,14.(1)记X 表示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遇到红灯的个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若有2辆车独立地从甲地到乙地,求这2辆车共遇到1个红灯的概率. 解 (1)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P (X =0)=⎝ ⎛⎭⎪⎫1-12×⎝ ⎛⎭⎪⎫1-13×⎝ ⎛⎭⎪⎫1-14=14,P (X =1)=12×⎝ ⎛⎭⎪⎫1-13×⎝ ⎛⎭⎪⎫1-14+⎝ ⎛⎭⎪⎫1-12×13×⎝ ⎛⎭⎪⎫1-14+⎝ ⎛⎭⎪⎫1-12×⎝ ⎛⎭⎪⎫1-13×14=1124,P (X =2)=⎝ ⎛⎭⎪⎫1-12×13×14+12×⎝ ⎛⎭⎪⎫1-13×14+12×13×⎝ ⎛⎭⎪⎫1-14=14,P (X =3)=12×13×14=124.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0×14+1×1124+2×14+3×124=1312.(2)设Y表示第一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Z表示第二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Y+Z=1)=P(Y=0,Z=1)+P(Y=1,Z=0)=P(Y=0)P(Z=1)+P(Y=1)P(Z=0)=14×1124+1124×14=1148.所以这2辆车共遇到1个红灯的概率为11 48.触类旁通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1)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他们各自发生的概率之积;(2)当正面计算较复杂或难以入手时,可从其对立事件入手计算.即时训练 3.某乒乓球俱乐部派甲、乙、丙三名运动员参加某运动会的单打资格选拔赛,本次选拔赛只有出线和未出线两种情况.规定一名运动员出线记1分,未出线记0分.假设甲、乙、丙出线的概率分别为23,34,35,他们出线与未出线是相互独立的.(1)求在这次选拔赛中,这三名运动员至少有一名出线的概率;(2)记在这次选拔赛中,甲、乙、丙三名运动员的得分之和为随机变量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ξ).解(1)记“甲出线”为事件A,“乙出线”为事件B,“丙出线”为事件C,“甲、乙、丙至少有一名出线”为事件D,则P(D)=1-P(A-B-C-)=1-13×14×25=2930.(2)由题意可得,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则P(ξ=0)=P(A-B-C-)=13×14×25=130;P(ξ=1)=P(A B-C-)+P(A-B C-)+P(A-B-C)=23×14×25+13×34×25+13×14×35=13 60;P(ξ=2)=P(AB C-)+P(A B-C)+P(A-BC)=23×34×25+23×14×35+13×34×35=920;P(ξ=3)=P(ABC)=23×34×35=310.所以ξ的分布列为E(ξ)=0×130+1×1360+2×920+3×310=12160.考向三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例3(2019·重庆模拟)为了应对新疆暴力恐怖活动,重庆市警方从武警训练基地挑选反恐警察,从体能、射击、反应三项指标进行检测,如果这三项中至少有两项通过即可入选.假定某基地有4名武警战士(分别记为A,B,C,D)拟参加挑选,且每人能通过体能、射击、反应的概率分别为23,23,12.这三项测试能否通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1)求A能够入选的概率;(2)规定:按入选人数得训练经费,每入选1人,则相应的训练基地得到5000元的训练经费,求该基地得到训练经费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期望精确到个位).解(1)设A通过体能、射击、反应分别记为事件M,N,P,则A能够入选包含以下几个互斥事件:MN P-,M N-P,M-NP,MNP,∴P(A)=P(MN P-)+P(M N-P)+P(M-NP)+P(MNP)=23×23×12+23×13×12+13×23×12+23×23×12=1218=23.(2)记ξ表示该训练基地入选人数,则得到的训练经费为η=5000ξ,又ξ的可能取值为0,1,2,3,4,∴P (ξ=0)=C 04⎝ ⎛⎭⎪⎫230⎝ ⎛⎭⎪⎫134=181, P (ξ=1)=C 14⎝ ⎛⎭⎪⎫231⎝ ⎛⎭⎪⎫133=881, P (ξ=2)=C 24⎝ ⎛⎭⎪⎫232⎝ ⎛⎭⎪⎫132=2481=827, P (ξ=3)=C 34⎝ ⎛⎭⎪⎫233⎝ ⎛⎭⎪⎫131=3281,P (ξ=4)=C 44⎝ ⎛⎭⎪⎫234⎝ ⎛⎭⎪⎫130=1681. ∴ξ的分布列为触类旁通求解独立重复试验概率时应注意的问题(1)概率模型是否满足公式P n (k )=C k n p k (1-p )n -k的三个条件:①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p ;②n 次试验不仅是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重复试验,而且各次试验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③该公式表示n 次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了k 次的概率.(2)独立重复试验是相互独立事件的特例(概率公式也是如此),就像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例一样,只要有“恰好”字样的题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计算更简单,就像有“至少”或“至多”等字样的题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更简单一样.即时训练 4.某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背诵比赛,随机抽取一首,背诵正确加10分,背诵错误减10分,且背诵结果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其中某班级学生背诵正确的概率p =23,记该班级完成n 首背诵后的总得分为S n .(1)求S 6=20且S i ≥0(i =1,2,3)的概率; (2)记ξ=|S 5|,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解 (1)当S 6=20时,即背诵6首后,正确的有4首,错误的有2首. 由S i ≥0(i =1,2,3)可知,若第一首和第二首背诵正确,则其余4首可任意背诵正确2首;若第一首背诵正确,第二首背诵错误,第三首背诵正确,则其余3首可任意背诵正确2首.则所求的概率P =⎝ ⎛⎭⎪⎫232×C 24⎝ ⎛⎭⎪⎫232×⎝ ⎛⎭⎪⎫132+23×13×23×C 23⎝ ⎛⎭⎪⎫232×13=1681. (2)由题意知ξ=|S 5|的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0,30,50,又p =23, ∴P (ξ=10)=C 35⎝ ⎛⎭⎪⎫233×⎝ ⎛⎭⎪⎫132+C 25⎝ ⎛⎭⎪⎫232×⎝ ⎛⎭⎪⎫133=4081, P (ξ=30)=C 45⎝ ⎛⎭⎪⎫234×⎝ ⎛⎭⎪⎫131+C 15⎝ ⎛⎭⎪⎫231×⎝ ⎛⎭⎪⎫134=3081, P (ξ=50)=C 55⎝ ⎛⎭⎪⎫235×⎝ ⎛⎭⎪⎫130+C 05⎝ ⎛⎭⎪⎫230×⎝ ⎛⎭⎪⎫135=1181, ∴ξ的分布列为∴E (ξ)=10×4081+30×3081+50×1181=185081.。

知识讲解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知识讲解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知识讲解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理)(提高)(共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学习目标】1.理解n 次独立重复试验模型及二项分布.2.能利用n 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n 次独立重复试验每次试验只考虑两种可能结果A 与A ,并且事件A 发生的概率相同。

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地做n 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

要点诠释: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一定要抓住四点: ①每次试验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②每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A 与A ,即某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 ③每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 ④各次试验之间相互独立。

总之,独立重复试验,是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地进行的一种试验,在这种试验中,每一次的试验结果只有两种,即某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并且任何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要点二、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1.定义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1)k k n kn n P k C p p -=-(k=0,1,2,…,n ). 令0k =得,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没有发生的.....概率为...00(0)(1)(1)n nn n P C p p p =-=-令k n =得,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全部发生的概率为........0()(1)n n n n n P n C p p p =-=。

要点诠释:1. 在公式中,n 是独立重复试验的次数,p 是一次试验中某事件A 发生的概率,k 是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的次数,只有弄清公式中n ,p ,k 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公式.2. 独立重复试验是相互独立事件的特例,就像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例一样,只是有“恰好”字样的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计算更方便.要点三、n 次独立重复试验常见实例:1.反复抛掷一枚均匀硬币2.已知产品率的抽样3.有放回的抽样4.射手射击目标命中率已知的若干次射击 要点诠释:抽样问题中的独立重复试验模型:①从产品中有放回地抽样是独立事件,可按独立重复试验来处理; ②从小数量的产品中无放回地抽样不是独立事件,只能用等可能事件计算;③从大批量的产品中无放回地抽样,每次得到某种事件的概率是不一样的,但由于差别太小,相当于是独立事件,所以一般情况下仍按独立重复试验来处理。

n次独立重复试验和二项分布

n次独立重复试验和二项分布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归纳·知识整合]
条件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的性质
设A、B为两个事件,且
(1)0≤P(B|A)≤1
P(A)>0,称P(B|A)=
PAB PA
(2)如果B和C是两个互
为在事件A发生条件下,事 斥事件,则P(B∪C|A)
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 P(B|A)+P(C|A)
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定义:设A、B为两个事件,如果P(AB)=P(A)·P(B), 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 (2)性质: ①若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P(B|A)= P(B) ,P(A|B)= P(A),P(AB)= P(A)P(B) . ②如果事件A与B相互独立,那么 A与 B , A 与B , A 与 B 也相互独立.
P2=P(A·B·C )+P(A·B ·C)+P( A ·B·C)+P(A·B·C)
=110×110×25+110×190×35+190×110×35+110×110×35=55090.
—————
————————————
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1)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直接求解;
∴X的分布列为:
X4
3
2
1
0
P 0.2401 0.4116 0.2646 0.0756 0.0081
—————
————————————
二项分布满足的条件
(1)每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
(2)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3)每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
(4)随机变量是这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
(1)从5道题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的事件数为 n(Ω)=A25=20;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A)=A13×A14=12; 于是P(A)=nnΩA=2102=35.

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1.8条件概率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1.8条件概率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11.8 条件概率、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考纲展示►1.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2.理解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考点1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 (1)定义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P (A )>0,称P (B |A )=P ABP A为在事件A 发生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2)性质①0≤P (B |A )≤1;②如果B 和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 (B ∪C |A )=P (B |A )+P (C |A ).条件概率的性质.(1)有界性:0≤P (B |A )≤1.( )(2)可加性:如果B 和C 为互斥事件,则P ((B ∪C )|A )=P (B |A )+P (C |A ).( )[典题1] (1)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 :“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 :“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 (B |A )=( )A.18B.14C.25D.12(2)1号箱中有2个白球和4个红球,2号箱中有5个白球和3个红球,现随机地从1号箱中取出一球放入2号箱,然后从2号箱随机取出一球,则两次都取到红球的概率是( )A.1127B.1124C.827D.924[点石成金] 条件概率的两种求解方法 (1)定义法:先求P (A )和P (AB ),再由P (B |A )=P ABP A求P (B |A ).(2)基本事件法: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 (A ),再求事件A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 (AB ),得P (B |A )=n ABn A.考点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1)定义:设A ,B 为两个事件,如果P (AB )=________,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 (2)性质: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P (B |A )=________,P (A |B )=________.[典题2] 为了分流地铁高峰的压力,某市发改委通过听众会,决定实施低峰优惠票价制度.不超过22千米的地铁票价如下表:的概率分别为14,13,甲、乙乘车超过6千米且不超过12千米的概率分别为12,13.(1)求甲、乙两人所付乘车费用不相同的概率;(2)设甲、乙两人所付乘车费用之和为随机变量ξ,求ξ的分布列.[点石成金] 1.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直接求解;2.正面计算较繁或难以入手时,可从其对立事件入手计算.在一块耕地上种植一种作物,每季种植成本为 1 000元,此作物的市场价格和这块地上的产量均具有随机性,且互不影响,其具体情况如下表:(1)设X(2)若在这块地上连续3季种植此作物,求这3季中至少有2季的利润不少于2 000元的概率.考点3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教材习题改编]某人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反的概率都是12,构造数列{a n },使得a n=⎩⎪⎨⎪⎧第n 次出现正面,-第n 次出现反面, 记S n =a 1+a 2+…+a n (n ∈N *),则S 4=2的概率为________.(2)[教材习题改编]小王通过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是13,他连续测试3次,那么其中恰有1次获得通过的概率是________.二项分布:P (X =k )=C k n p k(1-p )n -k(k =0,1,2,…,n ).设随机变量X ~B ⎝ ⎛⎭⎪⎫6,12,则P (X =3)的值是________.[典题3] [2019·湖南长沙模拟]博彩公司对2019年NBA 总决赛做了大胆地预测和分析,预测西部冠军是老辣的马刺队,东部冠军是拥有詹姆斯的年轻的骑士队,总决赛采取7场4胜制,每场必须分出胜负,场与场之间的结果互不影响,只要有一队获胜4场就结束比赛.前4场,马刺队胜利的概率为12,第5,6场马刺队因为平均年龄大,体能下降厉害,所以胜利的概率降为25,第7场,马刺队因为有多次打第7场的经验,所以胜利的概率为35.(1)分别求马刺队以4∶0,4∶1,4∶2,4∶3胜利的概率及总决赛马刺队获得冠军的概率; (2)随机变量X 为分出总冠军时比赛的场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点石成金] 利用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可以简化求概率的过程,但需要注意检查该概率模型是否满足公式P (X =k )=C k n p k(1-p )n -k的三个条件:(1)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p ;(2)n 次试验不仅是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重复试验,而且各次试验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3)该公式表示n 次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了k 次的概率.某市为了调查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在高三年级的实施情况,从本市某校高三男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的男生进行投掷实心铅球(重3 kg)测试,成绩在6.9米以上的为合格.把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成绩在[9.9,11.4)的频数是4.(1)求这次铅球测试成绩合格的人数;(2)若从今年该市高中毕业男生中随机抽取两名,记ξ表示两人中成绩不合格的人数,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求ξ的分布列.[方法技巧] 1.古典概型中,A 发生的条件下B 发生的条件概率公式为P (B |A )=P ABP A=n AB n A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P (B |A )=n ABn A是一种重要的求条件概率的方法.2.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关键有二:其一是独立性,即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与不发生二者必居其一;其二是重复性,即试验是独立重复地进行了n次.3.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可看作是C k n个互斥事件的和,其中每一个事件都可看作是k个A事件与n-k个A事件同时发生,只是发生的次序不同,其发生的概率都是p k(1-p)n-k.因此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C k n p k(1-p)n-k.[易错防范] 1.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互不影响,计算公式为P(AB)=P(A)P(B).互斥事件是指在同一试验中,两个事件不会同时发生,计算公式为P(A∪B)=P(A)+P(B).2.运用公式P(AB)=P(A)P(B)时一定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只有当事件A,B相互独立时,公式才成立.真题演练集训1.[2018·重庆模拟]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0.648 B.0.432C.0.36 D.0.3122.[2018·天津模拟]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A.0.8 B.0.75C.0.6 D.0.45课外拓展阅读误用“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是两类重要的概率分布模型,这两种分布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应用时应注意各自的适用条件和情境,以免混用出错.[典例1] 某农场计划种植某种新作物,为此对这种作物的两个品种(分别称为品种甲和品种乙)进行田间试验.现在在总共8小块地中,随机选4小块地种植品种甲,另外4小块地种植品种乙.种植完成后若随机选出4块地,其中种植品种甲的小块地的数目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思路分析]判断分布的类型→确定X的取值及其概率→列出分布列并求数学期望易错提示本题容易错误地得到X 服从二项分布,每块地种植甲的概率为12,故X ~B (4,0.5).错误的根源在于每块地种植甲或乙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无论怎么种植都要保证8块地中有4块种植甲,4块种植乙,事实上X 应服从超几何分布.如果将题目改为:在8块地中,每块地要么种植甲,要么种植乙,那么在选出的4块地中种植甲的数目为X ,则这时X ~B (4,0.5)(这时这8块地种植的方法总数为28,会出现所有地都种植一种作物的情况,而题目要求4块地种植甲,4块地种植乙,其方法总数为C 48).[典例2] 某高校设计了一个实验学科的实验考查方案:考生从6道备选题中一次性随机抽取3题,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全部实验操作.规定:至少正确完成其中2题的便可提交通过.已知6道备选题中考生甲有4道题能正确完成,2道题不能完成;考生乙每题正确完成的概率都是23,且每题正确完成与否互不影响.(1)分别写出甲、乙两考生正确完成题数的概率分布列,并计算数学期望;(2)试从两位考生正确完成题数的数学期望及至少正确完成2题的概率分析比较两位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易错提示本题容易错误地得到甲、乙两考生正确完成的题数均服从二项分布,实际上题目中已知甲、乙两考生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全部实验操作,甲考生正确完成的题数服从超几何分布,乙考生正确完成的题数服从二项分布.。

高三数学精品课件: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高三数学精品课件: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2设.“(2从0191·南号昌箱月取考到)红已球知”1 为号事箱件中有A,2“个从白2球号和箱4取个到红红球球、”2
号为箱事中件有B.5 个白球和 3 个红球,现随机从 1 号箱中取出一球
放红由球入题的意2 概号,率箱P(是,A)然(=后C2+4从)4=2 号23,箱P中(B随|A机)=取38出+ +一11=球49,,则两次都取到
为正面向上},则事件 C={两枚向
上的面为一正一反}的概率为
(B )
A.14
B.12
3
3
C.4
D.8
P(A)=P(B)=12,P( A ) =P( B )=12. 则 P(C)=P(A B + A B) = P(A)P( B ) + P( A )P(B) =12×12+12×12=12,故选 B.
[主干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分类·深度剖析] 课时作业
A.13,25
B.23,25
C.23,35
D.12,35
P(A|B)=PPABB=00..1128

23 ,
P(B|A) =
PAB PA
=00.1.22=35.
[主干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分类·深度剖析]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主干知识·自主梳理] 重温教材 自查自纠
小题诊断
3.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0.9,出 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 0.8,在这批 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 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 __0_._7_2___.
[主干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分类·深度剖析]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核心考点——合作探究)
甲、乙、丙 3 位大学生同时应聘某个用人单位的职位, 3 人能被选中的概率分别为25,34,13,且各自能否被选中互不影 响. (1)求 3 人同时被选中的概率; (2)求 3 人中至少有 1 人被选中的概率.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10章 第8讲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10章 第8讲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第10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分布列
第8讲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1.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 2.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块一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必备知识]
考点 1 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条件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的性质
一般地,设 称 P(B|A)=
(2)[2015·湖南模拟]如图,EFGH 是以 O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的内接正方形.将一颗豆子随机地扔到 该圆内,用 A 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正方形 EFGH 内”,B 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扇形 OHE(阴影部分)内”, 则
2 ①P(A)=____π____;
1 ②P(B|A)=___4_____.
解析 该题为几何概型,圆的半径为 1,正方形的边长为 2,∴圆的面积为 π,正方形面积为 2,扇形
面积为π4. 21
故 P(A)=2π,P(B)=14,P(B|A)=PPAAB=π2·4=41. π
考向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例 2 [2015·福建高考]某银行规定,一张银行卡若在一天内出现 3 次密码尝试错误,该银行卡将被锁 定.小王到该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忘记了银行卡的密码,但可以确认该银行卡的正确密码是他常用的 6 个密码之一,小王决定从中不重复地随机选择 1 个进行尝试.若密码正确,则结束尝试;否则继续尝试, 直至该银行卡被锁定. (1)求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概率; (2)设当天小王用该银行卡尝试密码的次数为 X,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 (1)设“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事件为 A,则 P(A)=65×54×43=21. (2)依题意得,X 所有可能的取值是 1,2,3. 又 P(X=1)=16,P(X=2)=65×51=61,P(X=3)=56×45×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n 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1)条件概率的定义: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 (B |A )来表示,其公式为P (B |A )=P (AB )P (A )(P (A )>0).(2)条件概率的性质 ①非负性:0≤P (B |A )≤1;②可加性:如果B 和C 是两个互斥事件, 则P (B ∪C |A )=P (B |A )+P (C |A ). 2.相互独立事件(1)对于事件A ,B ,若事件A 的发生与事件B 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事件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2)若P (AB )=P (A )P (B ),则A 与B 相互独立.(3)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4)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P (B |A )=P (B ), P (AB )=P (B |A )P (A )=P (A )P (B ).(5)一般地,如果事件A 1,A 2,…,A n (n >2,n ∈N *)相互独立,那么这n 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 (A 1A 2…A n )=P (A 1)P (A 2)·…·P (A n ).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相同点:二者都是描述两个事件间的关系;(2)不同点:互斥事件强调两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即P (AB )=0,相互独立事件则强调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 独立重复试验的条件:①每次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②各次试验是相互独立的;③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即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2)二项分布:一般地,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 发生的次数为X ,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则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P (X =k )=C k n p k (1-p )n -k ,k =0,1,2,…,n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并称p 为成功概率.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要看两点:,(1)是否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2)随机变量是否为某事件在这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的次数.[小题查验基础]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P (B |A )表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P (AB )表示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一定有P (AB )=P (A )P (B ).( )(2)相互独立事件就是互斥事件.( )(3)二项分布是一个概率分布列,是一个用公式P (X =k )=C k n p k (1-p )n -k,k =0,1,2,…,n 表示的概率分布列,它表示了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次数的概率分布.( )答案:(1)× (2)× (3)√ 二、选填题1.打靶时甲每打10次,可中靶8次;乙每打10次,可中靶7次.若两人同时射击一个目标,则它们都中靶的概率是( )A.35 B.34 C.1225D.1425解析:选D 由题意知甲中靶的概率为45,乙中靶的概率为710,两人打靶相互独立,同时中靶的概率P =45×710=1425.2.设随机变量X ~B ⎝⎛⎭⎫6,12,则P (X =3)=( ) A.516 B.316 C.58D.38解析:选A 因为X ~B ⎝⎛⎭⎫6,12,由二项分布可得, P (X =3)=C 36⎝⎛⎭⎫123·⎝⎛⎭⎫1-123=516.3.根据历年气象统计资料,宜都三月份吹东风的概率为310,下雨的概率为1130,既吹东风又下雨的概率为830,则在吹东风的条件下下雨的概率为( )A.911B.89C.25D.811解析:选B 设事件A 表示宜都三月份吹东风,事件B 表示三月份下雨,根据条件概率计算公式可得在吹东风的条件下下雨的概率P (B |A )=830310=89.4.甲、乙两人独立地对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命中率分别为0.6和0.5,现已知目标被击中,则它是被甲击中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设目标被击中为事件B ,目标被甲击中为事件A ,则由P (B )=0.6×0.5+0.4×0.5+0.6×0.5=0.8,得P (A |B )=P (AB )P (B )=P (A )P (B )=0.60.8=0.75.答案:0.755.位于坐标原点的一个质点P 按下述规则移动:质点每次移动一个单位,移动的方向为向上或向右,并且向上、向右移动的概率都是12.质点P 移动五次后位于点(2,3)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因为质点移动五次后位于点(2,3),所以质点P 必须向右移动2次,向上移动3次.故其概率为C 35⎝⎛⎭⎫123·⎝⎛⎭⎫122=C 35⎝⎛⎭⎫125=516. 答案:516考点一 条件概率[师生共研过关][典例精析](1)(2019·合肥模拟)将三颗骰子各掷一次,记事件A 为“三个点数都不同”,B 为“至少出现一个6点”,则条件概率P (A |B )=__________,P (B |A )=________.(2)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 =“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 =“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 (B |A )=________.[解析] (1)P (A |B )的含义是在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概率,即在“至少出现一个6点”的条件下,“三个点数都不相同”的概率,因为“至少出现一个6点”有6×6×6-5×5×5=91种情况,“至少出现一个6点,且三个点数都不相同”共有C 13×5×4=60种情况,所以P (A |B )=6091.P (B |A )的含义是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即在“三个点数都不相同”的条件下,“至少出现一个6点”的概率,因为“三个点数都不同”有6×5×4=120种情况,所以P (B |A )=12.(2)P (A )=C 23+C 22C 25=410=25,P (AB )=C 22C 25=110,由条件概率公式,得P (B |A )=P (AB )P (A )=11025=14. [答案] (1)6091 12 (2)14[解题技法]条件概率的3种求法[过关训练]1.(2019·石家庄摸底)某种电路开关闭合后会出现红灯或绿灯闪烁,已知开关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概率为12,两次闭合后都出现红灯的概率为15,则开关在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条件下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设“开关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A ,“开关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B ,则“开关两次闭合后都出现红灯”为事件AB ,“开关在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条件下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B |A ,由题意得P (B |A )=P (AB )P (A )=25. 答案:252.现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共5道题,若不放回地一次抽取2道题,则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法一: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 ,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B ,则P (B |A )=P (AB )P (A )=3×2A 2535=12.法二: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还有2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故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12.答案:1 2考点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师生共研过关][典例精析](1)设每个工作日甲、乙、丙、丁4人需使用某种设备的概率分别为0.6,0.5,0.5,0.4,各人是否需使用设备相互独立,则同一工作日至少3人需使用设备的概率为________.(2)某次知识竞赛规则如下:在主办方预设的5个问题中,选手若能连续正确回答出两个问题,即停止答题,晋级下一轮.假设某选手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都是0.8,且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相互独立,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1)设甲、乙、丙、丁需使用设备分别为事件A,B,C,D,则P(A)=0.6,P(B)=P(C)=0.5,P(D)=0.4,恰好3人使用设备的概率P1=P(A BCD+A B CD+AB C D+ABC D)=(1-0.6)×0.5×0.5×0.4+0.6×(1-0.5)×0.5×0.4+0.6×0.5×(1-0.5)×0.4+0.6×0.5×0.5×(1-0.4)=0.25,4人使用设备的概率P2=0.6×0.5×0.5×0.4=0.06,故所求概率P=0.25+0.06=0.31.(2)依题意,该选手第2个问题回答错误,第3,4个问题均回答正确,第1个问题回答正误均有可能,则所求概率P=1×0.2×0.82=0.128.[答案](1)0.31(2)0.128[变式发散]1.(变设问)保持本例(2)条件不变,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5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该选手第3个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第4,5个问题均回答正确,第1,2个问题回答均错误或有且只有1个错误,则所求概率P=0.23×0.82+2×0.2×0.8×0.2×0.82=0.005 12+0.040 96=0.046 08.答案:0.046 082.(变设问)保持本例(2)条件不变,则该选手回答了5个问题(5个问题必须全部回答)就结束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设答对的事件为A,可分第3个回答正确与错误两类,若第3个回答正确,则有A A A A或A A A A两类情况,其概率为:0.8×0.2×0.8×0.2+0.2×0.2×0.8×0.2=0.025 6+0.006 4=0.032.若该选手第3个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第1,2个问题回答均错误或有且只有1个错误,则所求概率P=0.23+2×0.2×0.8×0.2=0.008+0.064=0.072.所以所求概率为0.032+0.072=0.104.答案:0.104[解题技法]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求复杂事件概率的解题思路 (1)将待求复杂事件转化为几个彼此互斥简单事件的和.(2)将彼此互斥简单事件中的简单事件,转化为几个已知(易求)概率的相互独立事件的积事件.(3)代入概率的积公式求解.[过关训练]1.在高三的某次模拟考试中,对于数学选修4系列的考查中,甲同学选做《不等式选讲》的概率为13,乙同学选做《不等式选讲》的概率为14,假定二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那么这次模拟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至少有1人选做《不等式选讲》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记高三的某次模拟考试中“甲同学不选做《不等式选讲》”为事件A ,“乙同学不选做《不等式选讲》”为事件B ,且A ,B 相互独立.依题意,P (A )=1-13=23,P (B )=1-14=34,所以P (AB )=P (A )·P (B )=23×34=12.又因为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选做《不等式选讲》的对立事件为甲、乙二人都不选做《不等式选讲》,所以所求概率为1-P (AB )=1-12=12.答案:122.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3个十字路口,设各路口信号灯工作相互独立,且在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12,13,14.(1)设X 表示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遇到红灯的个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 (2)若有2辆车独立地从甲地到乙地,求这2辆车共遇到1个红灯的概率. 解:(1)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则P (X =0)=⎝⎛⎭⎫1-12×⎝⎛⎭⎫1-13×⎝⎛⎭⎫1-14=14, P (X =1)=12×⎝⎛⎭⎫1-13×⎝⎛⎭⎫1-14+⎝⎛⎭⎫1-12×13×⎝⎛⎭⎫1-14+⎝⎛⎭⎫1-12×⎝⎛⎭⎫1-13×14=1124, P (X =2)=⎝⎛⎭⎫1-12×13×14+12×⎝⎛⎭⎫1-13×14+12×13×⎝⎛⎭⎫1-14=14, P (X =3)=12×13×14=124.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2)设Y 表示第一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Z 表示第二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Y +Z =1)=P (Y =0,Z =1)+P (Y =1,Z =0) =P (Y =0)P (Z =1)+P (Y =1)P (Z =0) =14×1124+1124×14 =1148. 所以这2辆车共遇到1个红灯的概率为1148.考点三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师生共研过关][典例精析]九节虾的真身是虎斑虾,虾身上有一深一浅的横向纹路,煮熟后有明显的九节白色花纹,肉味鲜美.某酒店购进一批九节虾,并随机抽取了40只统计质量,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1)若购进这批九节虾35 000 g ,且同一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试估计这批九节虾的数量(所得结果保留整数);(2)以频率估计概率,若在本次购买的九节虾中随机挑选4只,记质量在[5,25)间的九节虾的数量为X ,求X 的分布列.[解] (1)由表中数据可以估计每只九节虾的质量为140×(4×10+12×20+11×30+8×40+5×50)=29.5(g),因为35 000÷29.5≈1 186(只), 所以这批九节虾的数量约为1 186只.(2)由表中数据知,任意挑选1只九节虾,质量在[5,25)间的概率p =4+1240=25,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则P (X =0)=⎝⎛⎭⎫354=81625,P (X =1)=C 14×25×⎝⎛⎭⎫353=216625, P (X =2)=C 24×⎝⎛⎭⎫252×⎝⎛⎭⎫352=216625,P (X =3)=C 34×⎝⎛⎭⎫253×35=96625, P (X =4)=⎝⎛⎭⎫254=16625. 所以X 的分布列为[解题技法]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问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1)在求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时,首先要确定好n 和k 的值,再准确利用公式求概率.(2)在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求二项分布的有关问题时,关键是理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确定二项分布的试验次数n 和变量的概率,求得概率.[过关训练]1.甲、乙两名运动员练习定点投球,已知在该点每次投篮甲命中的概率是0.8,乙命中的概率是0.9,每人投两次,则甲、乙都恰好命中一次的概率为( )A.0.32B.0.18C.0.50D.0.057 6解析:选D 甲命中一次的概率为C 12×0.8×(1-0.8)=0.32,乙命中一次的概率为C 12×0.9×(1-0.9)=0.18,他们投篮命中与否相互独立,所以甲、乙都恰好命中一次的概率为P =0.32×0.18=0.057 6.2.一款击鼓小游戏的规则如下:每盘游戏都需击鼓三次,每次击鼓要么出现一次音乐,要么不出现音乐;每盘游戏击鼓三次后,出现一次音乐获得10分,出现两次音乐获得20分,出现三次音乐获得100分,没有出现音乐则扣除200分(即获得-200分).设每次击鼓出现音乐的概率为12,且各次击鼓出现音乐相互独立.(1)设每盘游戏获得的分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 (2)玩三盘游戏,至少有一盘出现音乐的概率为多少? 解:(1)X 可能的取值为10,20,100,-200. 根据题意,有P (X =10)=C 13×⎝⎛⎭⎫121×⎝⎛⎭⎫1-122=38, P (X =20)=C 23×⎝⎛⎭⎫122×⎝⎛⎭⎫1-121=38,P (X =100)=⎝⎛⎭⎫123=18, P (X =-200)=⎝⎛⎭⎫1-123=18. 所以X 的分布列为(2)设“第i 盘游戏没有出现音乐”为事件A i (i =1,2,3),则P (A 1)=P (A 2)=P (A 3)=P (X =-200)=18.所以“三盘游戏中至少有一盘出现音乐”的概率为 1-P (A 1A 2A 3)=1-⎝⎛⎭⎫183=1-1512=511512. 因此,玩三盘游戏,至少有一盘出现音乐的概率为511512.[课时跟踪检测]一、题点全面练1.如果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相等,则有3个小孩的家庭中女孩多于男孩的概率为( )A.23 B.12 C.34D.14解析:选B 设女孩个数为X ,女孩多于男孩的概率为P (X ≥2)=P (X =2)+P (X =3)=C 23×⎝⎛⎭⎫122×12+C 33×⎝⎛⎭⎫123=3×18+18=12. 2.(2018·广西三市第一次联考)某机械研究所对新研发的某批次机械元件进行寿命追踪调查,随机抽查的200个机械元件情况如下:寿命在30天以上的概率为( )A.1316B.2764C.2532D.2732解析:选D 由表可知元件使用寿命在30天以上的频率为150200=34,则所求概率为C 23⎝⎛⎭⎫342×14+⎝⎛⎭⎫343=2732. 3.(2019·武汉调研)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到4个景点旅游,每人只去一个景点,设事件A 为“4个人去的景点不相同”,事件B 为“小赵独自去一个景点”,则P (A |B )=( )A.29B.13C.49D.59解析:选A 小赵独自去一个景点共有4×3×3×3=108种情况,即n (B )=108,4个人去的景点不同的情况有A 44=4×3×2×1=24种,即n (AB )=24,∴P (A |B )=n (AB )n (B )=24108=29. 4.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76,90,84,86,81,87,86,82,85,83 乙组:82,84,85,89,79,80,91,89,79,74现从这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将“抽出的学生为甲组学生”记为事件A ;“抽出的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记为事件B ,则P (AB ),P (A |B )的值分别是( )A.14,59 B.14,49 C.15,59D.15,49解析:选A 由题意知,P (AB )=1020×510=14,根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得P (A |B )=P (AB )P (B )=14920=59. 5.在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三个面标0,两个面标1,一个面标2,将这个小正方体连续抛掷两次,若向上的数字的乘积为偶数,则该乘积为非零偶数的概率为( )A.14B.89C.116D.532解析:选D 两次数字乘积为偶数,可先考虑其反面——只需两次均出现1向上,故两次数字乘积为偶数的概率为1-⎝⎛⎭⎫262=89;若乘积非零且为偶数,需连续两次抛掷小正方体的情况为(1,2)或(2,1)或(2,2),概率为13×16×2+16×16=536.故所求条件概率为53689=532.6.设由0,1组成的三位编号中,若用A 表示“第二位数字为0的事件”,用B 表示“第一位数字为0的事件”,则P (A |B )=________.解析:因为第一位数字可为0或1,所以第一位数字为0的概率P (B )=12,第一位数字为0且第二位数字也是0,即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12×12=14,所以P (A |B )=P (AB )P (B )=1412=12.答案:127.事件A ,B ,C 相互独立,如果P (AB )=16,P (B C )=18,P (AB C )=18,则P (B )=________,P (A B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P (A )·P (B )=16, ①P (B )·P (C )=18, ②P (A )·P (B )·P (C )=18, ③由③÷①得P (C )=34,所以P (C )=1-P (C )=1-34=14.将P (C )=14代入②得P (B )=12,所以P (B )=1-P (B )=12,由①可得P (A )=13,所以P (A B )=P (A )·P (B )=23×12=13.答案:12 138.某大厦的一部电梯从底层出发后只能在第17,18,19,20层停靠,若该电梯在底层有5个乘客,且每位乘客在这四层的每一层下电梯的概率为14,用ξ表示5位乘客在第20层下电梯的人数,则P (ξ=4)=________.解析:考查一位乘客是否在第20层下电梯为一次试验,这是5次独立重复试验,故ξ~B ⎝⎛⎭⎫5,14,即有P (ξ=k )=C k 5⎝⎛⎭⎫14k ×⎝⎛⎭⎫345-k ,k =0,1,2,3,4,5.故P (ξ=4)=C 45⎝⎛⎭⎫144×⎝⎛⎭⎫341=151 024. 答案:151 0249.挑选空军飞行员可以说是“万里挑一”,要想通过需要过五关:目测、初检、复检、文考(文化考试)、政审.若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都顺利通过了前两关,根据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能通过复检关的概率分别是0.5,0.6,0.75,能通过文考关的概率分别是0.6,0.5,0.4,由于他们平时表现较好,都能通过政审关,若后三关之间通过与否没有影响.(1)求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恰好有一人通过复检的概率; (2)设只要通过后三关就可以被录取,求录取人数X 的分布列.解:(1)设A ,B ,C 分别表示事件“甲、乙、丙通过复检”,则所求概率P =P (A B C )+P (A B C )+P (A B C )=0.5×(1-0.6)×(1-0.75)+(1-0.5)×0.6×(1-0.75)+(1-0.5)×(1-0.6)×0.75=0.275.(2)甲被录取的概率为P 甲=0.5×0.6=0.3, 同理P 乙=0.6×0.5=0.3,P 丙=0.75×0.4=0.3.∴甲、乙、丙每位同学被录取的概率均为0.3,故可看成是独立重复试验,即X ~B (3,0.3),X 的可能取值为0,1,2,3,其中P (X =k )=C k 3(0.3)k·(1-0.3)3-k ,k =0,1,2,3. 故P (X =0)=C 03×0.30×(1-0.3)3=0.343, P (X =1)=C 13×0.3×(1-0.3)2=0.441, P (X =2)=C 23×0.32×(1-0.3)=0.189, P (X =3)=C 33×0.33=0.027,故X 的分布列为10.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23和34.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每人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也没有影响.(1)求甲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2)求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 (3)假设每人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终止其射击.问: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的概率为多少?解:(1)记“甲连续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1,则事件A 1的对立事件A 1为“甲连续射击4次,全部击中目标”.由题意知,射击4次相当于做4次独立重复试验.故P (A 1)=C 44⎝⎛⎭⎫234=1681. 所以P (A 1)=1-P (A 1)=1-1681=6581. 所以甲连续射击4次,至少有一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为6581. (2)记“甲射击4次,恰好有2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 2,“乙射击4次,恰好有3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 2,则P (A 2)=C 24×⎝⎛⎭⎫232×⎝⎛⎭⎫1-232=827, P (B 2)=C 34⎝⎛⎭⎫343×⎝⎛⎭⎫1-341=2764. 由于甲、乙射击相互独立, 故P (A 2B 2)=P (A 2)P (B 2)=827×2764=18. 所以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有2次击中目标且乙恰有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18.(3)记“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为事件A 3,“乙第i 次射击未击中”为事件D i (i =1,2,3,4,5),则A 3=D 5D 4D 3(D 2D 1∪D 2D 1∪D 2D 1),且P (D i )=14.由于各事件相互独立,故 P (A 3)=P (D 5)P (D 4)P (D 3)P (D2D 1+D 2D 1+D 2D 1)=14×14×34×⎝⎛⎭⎫1-14×14=451 024.所以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的概率为451 024.二、专项培优练(一)易错专练——不丢怨枉分1.箱子里有5个黑球,4个白球,每次随机取出一个球,若取出黑球,则放回箱中,重新取球;若取出白球,则停止取球,那么在第4次取球之后停止的概率为( )A.C 35C 14C 45B.⎝⎛⎭⎫593×49C.35×14 D.C 14×⎝⎛⎭⎫593×49解析:选B 由题意知,第四次取球后停止是当且仅当前三次取的球是黑球,第四次取的球是白球的情况,此事件发生的概率为⎝⎛⎭⎫593×49.2.已知盒中装有3只螺口灯泡与7只卡口灯泡,这些灯泡的外形都相同且灯口向下放着,现需要一只卡口灯泡,电工师傅每次从中任取一只并不放回,则在他第1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的概率为( )A.310 B.29 C.78D.79解析:选D 设事件A 为“第1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事件B 为“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则P (A )=310,P (AB )=310×79=730.则所求概率为P (B |A )=P (AB )P (A )=730310=79.3.为了防止受到核污染的产品影响我国民众的身体健康,要求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两轮核辐射检测,只有两轮都合格才能进行销售,否则不能销售.已知某产品第一轮检测不合格的概率为16,第二轮检测不合格的概率为110,两轮检测是否合格相互没有影响.若产品可以销售,则每件产品获利40元;若产品不能销售,则每件产品亏损80元.已知一箱中有4件产品,记一箱产品获利X 元,则P (X ≥-80)=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该产品能销售的概率为⎝⎛⎭⎫1-16⎝⎛⎭⎫1-110=34.易知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320,-200,-80,40,160,设ξ表示一箱产品中可以销售的件数,则ξ~B ⎝⎛⎭⎫4,34,所以P (ξ=k )=C k 4⎝⎛⎭⎫34k ⎝⎛⎭⎫144-k , 所以P (X =-80)=P (ξ=2)=C 24⎝⎛⎭⎫342⎝⎛⎭⎫142=27128, P (X =40)=P (ξ=3)=C 34⎝⎛⎭⎫343⎝⎛⎭⎫141=2764, P (X =160)=P (ξ=4)=C 44⎝⎛⎭⎫344⎝⎛⎭⎫140=81256, 故P (X ≥-80)=P (X =-80)+P (X =40)+P (X =160)=243256.答案:243256(二)交汇专练——融会巧迁移4.[与统计交汇]从某市的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同学的体重进行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估计从该市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体重超过60 kg 的概率; (2)假设该市高一学生的体重X 服从正态分布N (57,σ2).①利用(1)的结论估计该高一某个学生体重介于54~57 kg 之间的概率;②从该市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记体重介于54~57 kg 之间的人数为Y ,利用(1)的结论,求Y 的分布列.解:(1)这400名学生中,体重超过60 kg 的频率为(0.04+0.01)×5=14,由此估计从该市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体重超过60 kg 的概率为14.(2)①∵X ~N (57,σ2), 由(1)知P (X >60)=14,∴P (X <54)=14,∴P (54<X <60)=1-2×14=12,∴P (54<X <57)=12×12=14,即高一某个学生体重介于54~57 kg 之间的概率为14.②∵该市高一学生总体很大,∴从该市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可以视为独立重复试验, 其中体重介于54~57 kg 之间的人数Y ~B ⎝⎛⎭⎫3,14, 其中P (Y =i )=C i 3⎝⎛⎭⎫14i ⎝⎛⎭⎫343-i,i =0,1,2,3. ∴Y 的分布列为5.[与最值交汇]为了适当疏导电价矛盾,保障电力供应,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某省于2018年推出了省内居民阶梯电价的计算标准:以一个年度为计费周期、月度滚动使用,第一阶梯电量:年用电量2 160度以下(含2 160度),执行第一档电价0.565 3元/度;第二阶梯电量:年用电量2 161至4 200度(含4 200度),执行第二档电价0.615 3元/度;第三阶梯电量:年用电量4 200度以上,执行第三档电价0.865 3元/度.某市的电力部门从本市的用电户中随机抽取10户,统计其同一年度的用电情况,列表如下表:(2)现要在这10户家庭中任意选取4户,对其用电情况作进一步分析,求取到第二阶梯电量的户数的分布列;(3)以表中抽到的10户作为样本估计全市的居民用电情况,现从全市居民用电户中随机地抽取10户,若抽到k 户用电量为第一阶梯的可能性最大,求k 的值.解:(1)因为第二档电价比第一档电价多0.05元/度,第三档电价比第一档电价多0.3元/度,编号为10的用电户一年的用电量是4 600度,则该户本年度应交电费为4 600×0.565 3+(4 200-2 160)×0.05+(4 600-4 200)×0.3=2 822.38(元).(2)由题表可知,10户中位于第二阶梯电量的有4户,设取到第二阶梯电量的用户数为ξ,则ξ可取0,1,2,3,4.P (ξ=0)=C 04C 46C 410=114,P (ξ=1)=C 14C 36C 410=821,P (ξ=2)=C 24C 26C 410=37,P (ξ=3)=C 34C 16C 410=435,P (ξ=4)=C 44C 06C 410=1210,故ξ的分布列为(3)由题意可知从全市中抽取10户,用电量为第一阶梯的户数满足X ~B ⎝⎛⎭⎫10,25,可知P (X =k )=C k 10⎝⎛⎭⎫25k ·⎝⎛⎭⎫3510-k (k =0,1,2,3,…,10). 由⎩⎨⎧C k 10⎝⎛⎭⎫25k ⎝⎛⎭⎫3510-k ≥C k +110⎝⎛⎭⎫25k +1⎝⎛⎭⎫359-k ,Ck 10⎝⎛⎭⎫25k ⎝⎛⎭⎫3510-k ≥C k -110⎝⎛⎭⎫25k -1⎝⎛⎭⎫3511-k,解得175≤k ≤225.又k ∈N *,所以当k =4时概率最大,故k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