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金属压铸机课程设计 (2)
压铸机浇铸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压铸机浇铸机械手PLC 控制系统设计赵献丹,张良栋,赵虎(四川理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1引言压力铸造是实现少切削、无切削生产毛坯的铸造技术,其先进的工艺技术特点使其在生产中可以获得很高的生产效率和优质的铸造毛坯,从而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精度,获得良好的外观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在压铸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粉尘和有害气体,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在浇铸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金属液的爆炸、飞溅而威胁人身安全。
用机械手代替人工浇铸,不但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避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危害。
2浇铸机械手的工作流程浇铸机械手主要由手臂、倾倒机构、浇包、倾倒油缸、回转油缸及升降油缸等组成,如图1所示。
浇铸机械手的初始位置是浇包停在保温炉坩埚金属液液面的上方,探针A 接触金属液,等待浇铸。
机械手的一个工作循环如下:(1)压铸机慢速合模,发出信号,升降油缸活动作,浇包下降;(2)探针B 接触金属液面,发出信号,升降油缸活塞停止,浇包停止下降,并延时,等待金属液装满;(3)浇包上升;(4)碰到手臂上升限位开关SQ3,这时浇包底面超过保温炉坩埚的最高点,上升结束,手臂慢速正转(由纸面向里旋转);(5)碰到快速正转限位开关SQ9,手臂变为快速正转,碰到慢速正转限位开关SQ10,变为慢速正转;(6)碰到正转限位开关SQ1,正转停止,压铸机模具合严,发出信号,倾倒油缸动作,浇包翻转倒料,并延时,倒料结束,倾倒油缸复位,完成浇铸;(7)手臂反转;(8)碰到反转限位开关SQ2,反转结束,升降油缸动作,浇包下降,探针A 接触金属液面,升降油缸动作停止,浇包停在金属液面上的一定距离处,准备第二次动作循环。
3浇铸机械手液压系统机械手的液压系统如图2所示,机械手手臂的升降是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双作用升降油缸来实现的,1DT 得电,压力油进入升降油缸的左腔,回油经调速阀流回油箱,手臂下降;2DT 得电,压力油进入升降油缸的右腔,回油经调速阀流回油箱,手臂上升;当线圈失电时,电磁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油缸不动作,手臂停止。
基于 PLC 的压铸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 PLC 的压铸机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压铸机系统建模以及其控制原理,对 PLC 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同时对该系统进行相关的调试工作,有效促进压铸机的高效工作。
关键词:压铸机;控制系统;PLC;抗干扰1 压铸机系统控制原理分析如图 1 所示为压铸机工作示意图。
该系统控制原理相对简单,由液压系统完成驱动,实现开/ 关模、射入、冷却、洗模等工作流程。
2.4控制系统的梯形图设计为了强化压铸机 PLC 控制系统的灵活应用性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半自动以及手动操作。
为了实现三种功能,采取二级程序,即主程序、子程序 2 个级别系统,由主程序来搭配不同子程序,便于实现三种功能的有效实现和灵活转换。
如图 4、图 5 所示,是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梯形图。
主程序要能够对子程序进行控制,其中公用子程序及自动子程序可以按照压铸的流程来实现控制工作。
结语压铸机应用先进的 PLC 技术,能够实现压铸系统的灵活控制,通过设计控制系统,实现压铸机的全自动、半自动以及手动操作三种功能,同时利用西门子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调试,结果表明 PLC 系统安全可靠,能够实现压铸机智能控制。
参考文献[1]张华伟 . 高效节能的大型压铸机关键技术研究 [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2]王红霞,袁赵辉 . 我国挤压铸造设备研发的现状及前景 [J]. 热加工工艺,2014,43(21):8-11.[3]刘星平 .PLC 原理及工程应用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4]万里,林海,何伟,等 . 压铸用高真空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0,30(7):633-635.。
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金属压铸的工艺流程及模具设计的技术要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金属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开展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金属压铸工艺(1)金属材料的性能及选择(2)铸造合金的化学成分及特性(3)金属压铸工艺流程(4)金属压铸模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5)金属铸件质量控制2.模具设计(1)金属压铸模具的类型及选择(2)模具结构设计(3)模具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工艺(4)模具表面处理技术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及选择方法,了解铸造合金的化学成分及特性。
(2)能够熟练掌握金属压铸工艺流程及金属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3)具备金属铸件质量控制的能力。
(4)理解金属压铸模具的类型及选择方法,学会模具结构设计和表面处理技术。
四、授课方式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授课方式。
通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金属压铸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考勤、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六、参考教材(1)陈传辉. 金属压铸[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2)王俊杰. 模具设计实用教程[M]. 科学出版社, 2018.七、实验内容1.金属压铸实验选定一种金属材料进行金属压铸实验,实验要求包括从材料的性能到铸件的加工制作等全过程。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铸件质量控制。
2.模具制作实验通过对金属压铸模具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学习,设计并制作一款金属压铸模具。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
八、课程总结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金属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通过掌握与实践,学生可以开展相关工程实践,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
在不断实践中,精益求精,为我们创造更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效益。
黄鸿杰金属压铸机.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课题名称金属压铸机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测控技术班级1301学号201301200113姓名黄鸿杰指导老师刘星平,赖指南,谭梅,沈细群2016年6月17日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金属压铸机控制系统设计姓名黄鸿杰专业测控技术班级1301 学号13指导老师赖指南课程设计时间2016年6月6日~2016年6月17日(第15~16周)教研室意见同意开题。
审核人:汪超林国汉一.任务及要求设计任务:以PLC为核心,设计一个金属压铸机控制系统,为此要求完成以下设计任务:1.根据金属压铸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2.配置电器元件,选择PLC型号。
3.绘制金属压铸机控制系统的PLC I/O接线图。
设计梯形图程序,列出指令程序清单。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要求1.一般要求:(1)所选控制方案应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能够满足金属压铸机的工艺过程要求,并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2)所绘制的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4728-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87《电气制图》和GB715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的有关规定。
(3)所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内容详实。
2.具体要求:(1)对工作方式的控制要求①连续工作方式:在金属压铸机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按下启动按钮时,要求金属压铸机能够自动地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地工作下去,直至实际循环的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并返回到初始状态时才自动停止。
在此工作方式下,能对金属压铸机进行预停和紧急停②单周工作方式:在金属压铸机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按下启动按钮时,要求金属压铸机能够自动地完成一个循环的工作。
当金属压铸机完成一个循环的工作并返回到初始状态时能自动停止。
在此工作方式下,能对金属压铸机进行紧急停止操作。
③ 单机手动工作方式:要求能对金属压铸机的模板、射入活塞、冷却水电磁阀、喷嘴和洗模液电磁阀的动作进行手动操作。
基于PLC的金属压铸机控制系统设计

② 三 段变 速打料 的无 级变 速调 节 射 出活 塞打料 的整个 行 程分 为 三段 ,第一 段按 系统设 定 的工 艺 参 数调 节 比例 阀的 流 量 和压 力 ,压 射 速 度 为 V , 。
当 活 塞 位 移 量 为 。 ,P C 自 动 调 用 第 二 组 流 量 和 压 力 给 时 L
" 外 ,系 统 还 | r_. 子程 序 , 手 动 按 钮 设 存 HMI 殳 『动 界 面 i , 川 于 箭 洲 试 干 维 护 , 【 以 控 制 执 行 阀 的 步 动 f i ¨ 1 『 作 序 f ,停 止按 钮 按 下后 , f i 会 马 j停 止 当 前 操 作 , 二
构¨ 1 _ I 一
圈 I 控 制系坑蛆成框图
收 稿 目; :2 0 0 0 9 o4 2 2 }
维普资讯
自动 化
核心 控 制器 采』 菱 F 2 6 MR基本 单 元 ,扩展 f j X N一 4
l F N 8 D 模 拟 输 入 模 块 、 l F N一 D 模 拟 输 出 块 X2 一 A 块 X2 4 A 模 块 、 l块 F 2 l 高 速 计 数 模 块 。 F 2 系 列 P C 具 X N— HC XN L 有 超 高 速 运 算 速 度 , 基 本 指 令 仅 为 00 } , 应 用 指 令 为 .8 s x
油 泵 电 机 为 3 k 三 相 鼠 笼 式 交 流 异 步 电 动 机 , 采 用 0W
定值 ,通 过 比例插 装 阀控 制放 油 速度 ,实 现第 二压 射 速度 V ,当位 移量 到达 L 时再 自动 变速 为 V 。程 序运 行 时将相 应 的 工艺参 数 移至 当前的工 作缓 冲 区作 为给 定值 ,整 个过 程 采 用 了给定 值与 实测 流 量 、压力 的反馈 量 构 成 的一 闭环
plc压铸机课程设计

plc压铸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压铸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压铸机的工作流程及各个部分的协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PLC编程基础知识,运用PLC对压铸机进行简单的编程与控制。
3. 学生能够了解压铸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PLC压铸机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PLC压铸机控制系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PL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对自动化设备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沟通与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压铸机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PLC压铸机原理及结构:介绍PLC压铸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其功能,使学生了解压铸机的基本组成。
- 教材章节:第1章 PLC压铸机概述- 内容列举:压铸机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功能及应用场景2. PLC编程基础:讲解PLC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编程语言、指令系统、编程软件的使用等。
- 教材章节:第2章 PLC编程技术- 内容列举:编程语言(LD、IL、FBD等)、指令系统、编程软件操作3. PLC压铸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PLC压铸机控制系统。
- 教材章节:第3章 PLC压铸机控制系统设计- 内容列举: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实例分析4. PLC压铸机编程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编写、调试PLC程序,并应用于实际压铸机控制。
- 教材章节:第4章 PLC程序设计与调试- 内容列举:编程技巧、调试方法、故障排查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PLC压铸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与调试。
PLC金属压铸机课程设计_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定义:PLC金属压铸机是一种采用PLC控制技术的金属压铸设备,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 特点: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 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如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机械零件等。
工作原理
压铸机主要由压铸模、压铸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压铸模用于过程 压铸过程包括熔化、压铸、冷却和脱模等步骤 PLC金属压铸机通过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检验方法:目测 、测量、试验等
检验结果记录与 分析:记录检验 结果,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05
PLC金属压铸机安全保护系统设计
安全保护系统的基本要求
安全保护系统 应具备紧急停 止功能,确保 设备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立即
停止运行。
安全保护系统 应具备故障报 警功能,当设 备出现故障时 能够及时发出
传感器:用于检 测金属压铸机的
状态和参数
执行器:用于执 行PLC控制器的
指令
通信模块:用于 PLC控制器与其
他设备的通信
显示器:用于显 示金属压铸机的 运行状态和参数
电源模块:为 PLC控制器和其 他硬件提供电源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软件架构: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 和扩展
编程语言:C++、Java等
功能模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 块、人机界面模块等
安全继电器:控制设备在安全状态 下运行
安全联锁装置:确保设备在安全状 态下运行
安全报警装置:在设备出现异常时 发出报警信号
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安全保护系统的重要性:确保生 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可靠 性、灵敏性、可维护性
基于PLC的金属压铸机自动控制系统

第2周优化,确定控制系统,完成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6)洗模:模板左移到位,开模确认限位开关SQ2闭合,喷嘴下移电磁阀YV2、喷嘴液电磁阀YV3:均通电,喷嘴下移并喷洗模液。
(7)复位:喷嘴下移到位,喷嘴下移来自位开关SQ6闭合,喷嘴上移电磁阀通电,喷嘴上升回到原位。
2.控制要求
(1 )周期操作:按下启动按钮,压铸一个工件,即经过关模、射出、冷却、开模、洗模、复位一个循环周期后,等待下一次启动信号来,再压铸一个工件。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20年秋季学期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方向
班级
题目名称
基于PLC的金属压铸机自动控制系统
一、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
1.设计概述:
压铸机的动作由液压游缸推动,执行元件为电磁阀。其工艺流程如下:
(1)原位:模板在开模确认位置,开模确认限位开关SQ2闭合;洗模嘴.上升归位喷嘴归位限位开关SQ5闭合。
(2)自动连续操作:按下启动按钮,自动循环作业,连续压铸工件,直至停止
按钮按下,才停止作业。
(3)单步操作:按下一个单步操作按钮,实现一步操作。
二、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
1、本设计达到的性能指标;
2、设计方案的选择;
3、写出各部分设计过程、工作原理、元器件选择;
4、绘制电路图(手绘2号图纸);
三、设计进度:
(2)关模:有启动信号按下后,关模电磁阀YVo通电,模板右移。
(3)射出:当模板右移到位,关模确认限位开关SQ3闭合,射出电磁阀YV5通电,射出活塞向左移,将金属射进模。
(4)冷却:射出活塞自动归位,射出确认限位开关SQ5闭合,冷却水电磁阀YV4通电,利用冷却水成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金属压铸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0904班姓名麻文继学号20090102040921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2012年6月15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金属压铸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0904班姓名麻文继学号2009010204021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审批黄峰、汪超、刘星平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年6月4日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6月15日PLC是应用最广的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自动控制装置。
本设计以西门子公司的S7-200PLC为基础,设计出一个简易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
设计的第1章主要是对PLC和金属压铸机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2章的内容就是对三种控制方案(继电器控制、微机控制、PLC控制)做简单的介绍和的对比,进而得出最优方案。
第3章主要本系统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PLC外部电路设计。
第4章是金属压铸机电气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是根据硬件电路和的工作原理先设计出顺序功能图,进而设计出系统的梯形图。
第5章讲的是程序调试过程,主要是程序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在本设计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懒指南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各位同学的一些帮忙,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为设计者本人水平有限,设计过程中难免会有些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概述 (1)1.1 PLC简介 (1)1.2金属压铸机概述 (2)第2章控制方案论证 (4)2.1继电器控制方案 (4)2.2微机控制方案 (4)2.3 方案的对比及选择PLC控制方案的原因 (5)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7)3.1 电器元件清单 (7)3.2 PLC控制面板 (8)3.3 PLC的I/O接线图I (9)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4.1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原理 (9)4.2控制系统的工作循环图和顺序功能图 (11)4.3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程序 (13)第5章控制系统调试 (18)5.1 控制系统的调试过程 (18)结束语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第1章概述1.1 PLC简介PLC在现在制造系统中有了很大范围的应用。
在工业应用中,梯形图对PLC发展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
一般来说,plc包括了微处理器,而梯形图是在一个扫描周期中按顺序的在微处理器中执行的。
基于这个解决法,在扫描周期plc的执行速度被限制于程序的长短和微处理器扫描的速度。
为了克服可编程硬件的缺点,根据的他的硬件结构重构和顺序执行的优点许多研究者关注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Miyazawa和Ikeshita在1999年研发一个非常粗糙方式的把图形的图形语言转换成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的程序描述。
Chen 和Patyra设计了一个整个系统直接从最初的系统建立一个控制器的vhdl模型。
Abdel-Hamid和Kuusilinna研发了一种把有限状态转换成硬件描述语言的运算法则。
Adamski有效地在成产控制中选择网络模型代替梯形图语言。
那些研究表明可重构的硬件有简化程序,节省容量和本钱,而FPGA的顺序执行可以提高PLC可执行性。
在FPGA设计中顺序执行的存在不仅在组合逻辑运算中还是在组合逻辑运行中存在。
第一种情况,在组合逻辑中,只有一个输出,所有的组合逻辑在电路中都影响所涉及的输出。
运算可以以电气速度被运行。
第二个方面,在多种组合逻辑中,所有的组合逻辑运行中,在一个平面的方式中设计的每个输出都在电路中存在。
所以他们以顺序方式出现。
对第一种情况来说,在VHDL中这就是很简单了。
在这篇论文中顺序执行被提到特别针对第二种情况。
另外,时下的研究处在一个高低不平阶段,仅仅是通过实例转换把PLC 语言装换成VHDL语言。
再者,大部分方法都是针对获得硬件描述语言或者从原系统要求中获得的门阵列中的电阻晶体管逻辑的。
制造系统中大部分PLC 程序都是用梯形图语言编写的。
利用存在的梯形图语言是当前的PLC 系统运行新的PLC 设计的基础。
1.2 金属压铸机概况及控制要求金属压铸机工作示意图如图25所示,压铸机的动作由液压油缸驱动,执行元件为电磁阀,其工艺流程如下:SQ4SQ3SQ2SQ1SQ5SQ6冷却水电磁阀YV4射入活塞左射入活塞金属熔炉关模电磁阀YV0开模电磁阀YV1喷嘴下移电磁阀YV5喷嘴上移电磁阀YV6洗模液电磁阀YV7洗模液喷嘴射入活塞右移电磁阀YV2移电磁阀YV3图1 金属压铸机工作示意图(1) 原位:模板在开模位置,模板左限位开关SQ1闭合;射入活塞已右移位,活塞右限位开关SQ3闭合;喷嘴已上移至原位,喷嘴上位限位开关SQ5闭合。
(2) 关模:当按下启动按钮SB1时,关模电磁阀YV0通电,模板右移。
当模板右移至关模位置时, 模板右限位开关SQ2闭合,关模电磁阀YV0断电,模板停止右移。
(3) 射入:当模板关闭后,射入活塞左移电磁阀YV2通电,射入活塞向左移动,将金属液射入模内。
当射入活塞左移至终点位置时,活塞左限位开关SQ4闭合,射入活塞左移电磁阀YV2断电,射入活塞停止左移。
(4) 活塞返回与冷却:当射入活塞向左移至终点位置时,射入活塞右移电磁阀YV3通电,射入活塞右移。
当右移至原位时,活塞右限位开关SQ3闭合,射入活塞右移电磁阀YV3断电,射入活塞停止右移。
在射入活塞开始右移的同时,冷却水电磁阀YV4通电,使冷却水流过模具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以期迅速冷却模具中的高温液态金属,使其固化成型。
当冷却水电磁阀YV4通电50s时断电,冷却水关闭。
(5) 开模:当射入活塞右移至原位且冷却水已关闭时,开模电磁阀YV1通电,模板左移,工件被自动顶出。
当模板左移至原位时,模板左限位开关SQ1闭合,开模电磁阀YV1断电,模板停止左移。
(6) 洗模:当模板停止左移时,喷嘴下移电磁阀YV5和喷液电磁阀YV7同时通电,喷嘴一边下移,一边向两侧模板喷射洗模液。
当喷嘴下移终点位置时,喷嘴下限位开关SQ6闭合,喷嘴下移电磁阀YV5断电,喷嘴停止下移。
(7) 喷嘴返回并停止喷液:当喷嘴停止下移时,喷嘴上移电磁阀YV6通电,喷嘴上移。
与此同时,喷液电磁阀YV7断电,喷嘴停止喷液。
当喷嘴上移至原位时,喷嘴上限位开关SQ5闭合,喷嘴上移电磁阀YV6断电,喷嘴停止上移。
至此,金属压铸机压铸工件的一个工艺过程结束。
第2章控制方案论证2.1 继电器控制方案在逻辑控制方面,继电器是利用电器件机械触点的串、并联组合成逻辑控制。
采用硬线连接,连线多而复杂,对今后的逻辑修改、增加功能很困难。
在控制速度上,依靠机械触电的吸合动作来完成控制的继电器的控制系统,工作效率低,工作速度慢。
在顺序控制方面,继电器控制是利用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来完成时间上的顺序控制,时间继电器内部的机械结构容易受环境和温度变化的影响,造成定时的精度不高。
在灵活性可扩展性方面,继电器安装后,受电气设备触点数目的有限性和连线复杂等原因的影响,系统在今后的灵活性、扩展性很差。
虽然继电器控制可实现逻辑功能,但不具备计数的功能,另外,继电器控制使用大量的机械触点,触点在开闭时会产生电弧,造成损伤并伴有机械磨损,使用寿命短,运行可靠性差,不易维护。
继电器控制历史长久,有较为成熟和固定的设计方法,易于掌握,尤其适合逻辑控制,但如果是时序、步进性控制和过程控制则或是构成系统较复杂,或难以单独实现需要借助过程仪表等。
这种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差,运行有较多的噪声,外部硬接线为主,不具有良好的柔性,一旦电路结构完成就要相对固定下来,需要更改时会很麻烦。
继电器触点有过载、发热粘连等缺点,维护量较大。
一般用于结构简单,电流量小的场合。
2.2 微机控制方案微机控制,成本比PLC低,逻辑针对性高,所以要在对整个系统非常了解的时候才会使用,智能化比PLC高,专业应用的时候,实现的功能要比PLC多,具有安全性可靠性最高的特点,输入输出信号还可以实现一体化隔离,通讯组态模式最多。
开发周期最长,一旦要有变化修改比较麻烦。
一旦实现自有批量生产,如果不包括软件附加值,成本甚至比继电器控制还要低。
微机最突出的特点是具备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适用于复杂应用和大量数据处理.。
微机系统也具有软硬件结合实现功能的特点,而且目前的微机系统有专业的工用于工业控制环境,其抗干扰能力、运行稳定性等都比最初使用商用机好得多了。
而硬件上,已经有多种基于现有总线形式的功能块可以选用,如数据采集卡、运动控制卡、过程控制卡、智能通信卡等,这些功能块是专业厂家进行专门设计的,让用户可以结合各种通用编程软件如VC++、VB、Delphi以及各种数据库开发软件等即可迅速实现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不过在造价上恐怕是最高的,而其可靠性虽然已经有很大提高能够适应许多工业现场的环境了,但仍然还不足以达到PLC的水平。
另外还通过微机直接控制过元器件,他的功能可谓更加强大。
但是另一方面他体型大,也太笨拙,一般微机也不适合用于工业控制场合,但是工业控制计算机可以。
机最突出的特点是具备计算机的运算才干和存储容量,适用于复杂应用和大量数据处置。
微电路控制,就是单片机控制,这个系统其把PLC模块化的各个部分集中在一起,其主要通过一块电路板实现,空间大大减小,但是由于所有的电路集中在一块板子上,其实现的功能、输入输出的点数受到限制,而且系统的散热性,维护性受到考验,若其中一部分损坏,其只能全部更换。
单片机现在主要用在功能单一的小型系统中,如随小型设备来的控制系统。
2.3 方案的对比及选择PLC控制方案的原因由上可知继电器控制具有:工作效率低,工作速度慢,灵活性,扩展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而且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智能化不强等缺点。
而微机方案虽然智能化程度比较高但其开发周期长,灵活性低,修改特别麻烦而且编程特别复杂难学。
PLC智能化高,逻辑控制可靠度高,具有通讯功能,占体积小,功耗小,PLC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基础上开发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PLC最突出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 编程简单灵活, 适用于大多数工业控制场合.。
.PLC系统是具有柔性的软接线系统,多数情况下通过不算复杂的编程,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控制功能,目前应用也极为广泛,可靠性极高、抗干扰能力强,已经被广泛接受。
现在的PLC可以实现从小到大各种规模的控制系统,并且除了逻辑控制外,还可以方便的通过各种功能模块、通信模块、智能模块、人机界面等实现过程控制、闭环控制、通信、位置/伺服控制、人机交互等,功能极为强大。
PLC系统更改方便,改动程序可以节省大量外围硬接线的改动工作量。
但是目前各种厂家的PLC在硬件软件方面不通用、“各自为政”现象尚难以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