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动技能迁移教学法
第三节 运动技能的迁移

[主要参考文献]来自①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2 ②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 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谢谢大家
[2]公共要素说;
①发起:20世纪初,桑代克+武德沃斯; ②含义: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的要素, 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要素的共同 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反之,有迁移 现象发生必须有共同的要素存在,两者 不仅关系密切,而且大致成正比。 ③强调客观刺激物间有无共同要素的存 在。
[3]经验类化说;
[作业题]
1、运动技能的迁移 2、各迁移理论对运动技术学习有什么指 导作用? 3、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4、认知结构对技能学习有什么影响? 5、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产生技能迁移?
本单元的总结:
[讨论题] 1、各学习理论联系运动技能学习,并提 出质疑。 2、谈谈你在学习运动技能时的心理过程。 你认为书上的心理系统分析对你当前的 运动技能学习是否有帮助?
[3]运动对运动的迁移
①含义:就是一个运动技术学习向另一个运 动技术学习的迁移问题。 ②实例分析: 徒手操——单杠、双杠; 短跑——足球; 足球——篮球; 武术——体操
3、运动技能迁移的规律:
①动作控制的意识性; ②线索的利用; ③肌肉的协调配合; ④运动程序的作用; ⑤动觉反馈的作用。
1、运动技能的迁移
[1]概念(P154):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 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2]作用:正+负 [3]测量:实验过程;结论
2、运动技能的类型
[1]两侧性迁移 (1)概念:是指身体一侧器官的学习向另一侧 器官的迁移。 (2)部位: ①对称部位:左右手,左右腿; ②同侧部位:右手、脚,左手、脚; ③对角线上部位:左手右脚,右手左脚
论体操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技能迁移原理的运用

论体操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技能迁移原理的运用一、运动技能迁移原理的概念运动技能迁移原理是指通过掌握和训练一种运动技能,能够在其他相关运动或任务中得到运用和提升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学习和练习一种运动技能,能够在其他运动中更快、更准确、更有效地运用该技能。
二、体操教学中的运动技能迁移原理应用在体操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原理被广泛应用,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技能水平和表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方法:1. 类比迁移:将已掌握的技能应用到新的动作中。
例如,运动员已经掌握了平衡木上的平衡动作,教练可以引导运动员将平衡木上的技能迁移到其他装置上,如高低杠或鞍马上。
2. 反身迁移:将一种技能的动作反过来运用到另一种技能中。
例如,运动员已经掌握了正手翻,教练可以引导运动员通过反向动作,学习反手翻的技术要领。
3. 部分迁移:将已掌握的技能的某些部分应用到新的技能中。
例如,运动员已经掌握了杠上的摆动动作,教练可以引导运动员将摆动动作的某些部分运用到其他动作中,以提高技术要求的动作的完成度。
4. 原理迁移:将已掌握的技术原理应用到新的技能中。
例如,运动员已经掌握了单杠上的蹬腿动作,教练可以引导运动员将蹬腿动作的原理应用到其他动作中,以提高技术难度或完善动作的执行。
三、运动技能迁移原理在训练中的应用除了在教学中的应用,运动技能迁移原理也在训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训练方法:1. 变化环境: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使运动员适应不同的条件和要求。
例如,运动员在平地上学习了一种技能,教练可以引导运动员在不同的地形上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适应不同场地和条件的能力。
2. 增加难度: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适应能力。
例如,运动员已经掌握了一个技能的基本要领,教练可以引导运动员通过增加动作难度或要求的方式,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3. 综合训练:将不同的技能组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综合能力和应对能力。
运动技能学的迁移——作业

3.要求学生在每次练习之前默诵要点,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正确 动作的完成。
(这是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协调能力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学生依据动作 要点完成动作时,要求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尤其在完成非优 势侧肢体一侧的练习时更是如此,注意力的增加激发了神经系统兴奋 性的提高,促使更多的肌纤维和运动单位参与工作,从而使肢体间的 协调性得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得到增强,最终促进了学 生平衡能力的提高,)
第4小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动作技能学 都从各自学科的视角出发,对动作技能的定义 进行了阐述。但他们具有以下共性: 1指向目标 2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即动作技能是在 大脑皮层主导下的运动,是有意识参与的,即 是说,我们不能把眨眼之类的反射活动当作动 作技能。 3动作技能需要身体、头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 务目标4动作技能的获得是后天练习的结果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大脑皮层接受各种刺 激而引起条件反射, 指挥身体各部器官协调 用力来完成的。大脑皮层如果经常受到外 界的一种固定刺激, 就会对这种固定刺激形 成固定的条件反射。这就是动力定型。人 体活动的动力定型就是人们的习惯动作或 者是熟练的技能。这种习惯动作或熟练技 能只要一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刺激,
1技术原理 2两者技术 上 3影响成绩 决定因素 4两者主要 技术特征 5两者专项 素质 6主要肌肉 工作群 7神经与心 理过程
周期性(助跑)+非周期(起跳腾空落地) 产生的运动技能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技术阶段组成 读取决人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和角速度 都以速度为核心 对运动员运动素质和专项素质要求很高 都是以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射方式完成爆 发性的退让等长和克制收缩 动作过程具有同步性起节奏结构基本一致
再谈运动技能教学

技 能 ”教 学 的 区别 与联 系
术特 点基 础上 ,形成 创造 性 技术 动 该创造条件 ,教会学生多种 “ 运动 技 作 ,则是技艺。以上 四个层次统称 为 能”,使学生形成多种 “ 运动技能储
“ 运动技能”学 习。因此 , “ 运动技 备”。 “ 运动技能储备”越多 ,学 习 第 一 , “ 动 技 术 ” 与 “ 动 能”学 练实际上包含 了 “ 运 运 运动技术” 新 “ 运动技 能”就越快 ,就必定产生 技 能 ”是 两 个 不 同层 次 。对 某 项 “ 运 学 练 。 运 动 “ 迁 移 ”作 用 。学 生 毕 业后 随 正 总 之 , 无 论 是 “ 动 技 术 ” 还 着 年 龄 不 断 增 长 ,在 不 能 从 事 超 负 运 动技术”的学习是提高某项 “ 运动技 运 能 ”的基础 , “ 运动技能”的形 成和 是 “ 动 技 能” ,学 生 掌 握 的 是某 运 荷 、高质量 、强对抗的激烈运动时 , 动 项 目中 的 “ 动技 术 ”要 领与 方 可以运用 良好 的 “ 运 运动技能储备”重 法 ;运 用 的 是 “ 动 技 能 ” 的 程 序 、 运 新选择运动项 目,更快 、更好地学 会 学 、练 , “ 动 技 能 ” 突 出 反复 多 次 步 骤 、 方法 、手 段 ,最 终 个 人 能 独 立 与 掌握 新 的 “ 动 技 能 ” 。 运 运 形 成 正 确 的 “ 力 定 型 ” 。这 里 特 别 动 持 续练 。要 学 会 某 项 “ 动 技 术 ” , 运 第三 , “ 动 技 能 ” 教 学 顺 序 运 主要 是 通 过 教 师 的 教 和 学 生 的学 练 完 强 调 ,无论 是运 用传 统 的体 育 教 学 法 观 运用是 “ 运动技术”的高一个层次。 第二 , “ 运动 技术 ” 突 出教 、
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大众体育2021年5月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65竞技与训练所谓运动技能迁移,是指某一个体在学习运动知识和培养运动能力的情形中,先前学习并掌握的运动知识和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新的运动知识和能力。
运动技能迁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这几种情况分别会对个体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
在小学体育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懂得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运动技能迁移相关教学。
1 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表现形式1.1 语言训练和技能迁移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语言训练是指教师通过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语言进行技能迁移教学[1]。
教师可以在教学训练开始前,与学生共同约定某种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通过传输语言信号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和实行力;在教学训练结束后,教师对本节课语言训练内容进行总结。
由此可见,通过进行科学的语言训练有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新的运动技能。
1.2 技能之间的迁移技能之间的迁移指的是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运动技能之间的转化作用。
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各项技能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的,想要实现不同技能之间的迁移就需要掌握不同技能之间的共通关系和关键要领。
技能之间的迁移有助于学生快速领会体育知识并转化成体育技能。
例如,学生在学习跑步要领后,通过技能之间的迁移有利于学生跑步技能的掌握。
1.3 两侧迁移所谓两侧迁移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受训练人在一侧肢体学会某种运动技能后,对另一侧肢体学会并掌握这项运动技能具有积极影响。
不同运动中受训练人的优势方向有所不同,但都会对另一方向起到迁移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训练中,教师通过教授两侧迁移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某项运动的效果与成效。
2 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2.1 掌握运动技能迁移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规律小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同,都需要理论教学作为支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教师的教学才算有成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要点。
运动技能迁移视野下体育教学的思考

2 01 3年 ( 第 3卷 )第 2 4期
运动技能迁移 视野下体育教学 的思考
邓 文 雅 ( 西 南大学体 育学院 重庆 4 0 0 7 1 5 )
摘 要: 运 动技 能迁 移规律 在教 学领域 发挥 着重要作 用。 运 动技 能的 相互迁移和 干扰客 观存在 , 它在 体育教 学和运 动训 练中具有 重要的 指导 意义 。 合 理安排 体 育教 育专 业课程 内容 , 在掌握 迁移规律 及 原理的基 础上 , 为实现新 一轮体 育教 育专业本科课 程方 案的培养 目标颇
因此 , 在 体 育 教学 管 理 中在应 充 分 考 虑 这 些 的。 倘 若 已掌 握 的 运 动技 能 和 刚 习 得 的 运 动 技 能 在 动 作 的 结 构 和 术 迁 移 效 果 十分 明显 。
顺序上具有相似 的地方 , 已有 的 动 作 技 能 动 力 定 型 便 能 迅 速地 被 提取 , 通 过 大 脑 皮 层 的 指挥 , 利 用 原 有 知 识和 技 能 使 身 体 各 部 分 迅
胜任学校体育教 育、 教学 、 训练和竞赛 工作 , 并 能 从 事 学校 体 育 科 学研究 、 学 校 体 育 管 理 及 社会 体 育 指 导 等 工 作 的 复合 型体 育 教 育
人才 。 " [ 1 J 在 运 动 技 能迁 移 视 野 下 , 如 何 在 体 育 教 育 专 业 中更 好 地
整体战术运用上较相似。 因此安排专业课程时 , 将 体 操 和 田径 、 篮
2 . 1 . 2某项 目基 本动 作 可 作 为后 续项 目的 辅 助 , 两 种项 目安 排
运 动 技 能 迁 移规 律 , 即“ 已经 形 成 的 技 能 对新 技 能 形 成 产 生 的 球 和 手 球 安 排 相 似 或 相 近 , 比较合理。 和 态 度等 都 会 对 新 知 识 的 形 成 产 生 影 响 。 运 动技 能 的 迁 移 规 律 亦 应 遵 循 先 后 顺 序 如短跑和跳远 。 短 跑 踝 关 节 后 蹬 动 作 可 在 较 大 程 度 上 作 为 跳 极影 响 , 能 促 进 新 技 能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现 象 叫技 能 的 迁 移 、 叫 正 迁 远 之 起 跳一 腾 空 动 作 的 辅 助 动 作 , 若 将 田 径 里 的 短 跑 安 排 在 跳 远
体育教学训练运动技能迁移的应用

体育教学训练运动技能迁移的应用摘要:学生在新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会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此现象被人们称之为技能迁移,充分运用积极影响,可以有效的增强教学成效,让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新动作,让教学与训练实现最优效益。
关键词:技能迁移;迁移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一、运动技能迁移的概念运动技能迁移是在学习运动技能期间,学生原先已掌握的技能在一定意义上也许会对新技术的形成产生影响,也就是迁移,其可进一步划分成正、负迁移,其中前者是已掌握的技术会对新技术的学习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正迁移,其是自身学习获得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掌握带来了正面推动作用。
诸如,排球当中的扣球和羽毛球当中的扣杀动作,其在发力的次序和动作结构上几乎相同,均属于鞭打动作,因此,已具备羽毛球基础的学生在排球扣球动作的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更为轻松。
(二)负迁移,其是指已会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诸如在篮球运动中,选手可将传球停留在手里几秒之后再传出,但是在排球运动当中,传球需要借助下肢蹬地的力量,配合手臂发力,在接触到球的瞬间把其传出,如果学习者已有篮球经验,在学习排球传球过程中便很容易发生持球问题。
(三)零迁移,其是已掌握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学习没有形成丝毫影响。
二、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的研究现状何慧[1]借助比较分析法,由不同维度入手对武术套路和男子自由体操之间展开对比研究,由此得知,二者在动作结构上拥有同样的因素,诸如平衡、翻腾等。
由选手选材角度来说,二者对选手有着类似的体型要求。
由制胜因素角度来说,二者对选手的柔韧性、力量等身心素质有着基本上相同的标准,这意味着二者在教和学上可借鉴对方的动作方法,促使选手对动作学习效率更高。
唐梦巍[2]针对排球和羽毛球二者间的相似因素展开了探究,由此可知,二者在扣杀球技术、鞭打动作中运用到的肌肉群以及完成扣杀动作应当拥有的素质这三个方面基本上相同。
第三节 运动技能的迁移

5、操作练习
请将下面的运动项目按“避免干扰,促 进迁移”的原则重新安排顺序。 [1]篮球 排球 手球 足球 [2] 羽毛球 跳高 跳远 铅球 [3] 铁饼 技巧 武术 乒乓球
[小结]
[1]运动技能的迁移、类型 [2]运动技能迁移的规律 [3]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 [4] 运动技能迁移的理论
4、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
[1]学习的程度与迁移量的关系; (1)条件:充分的学习是产生有效迁移的一个有力 条件。 (2)练习过程: ①练习先快后慢:如短跑、跳远; ②练习进步先慢后快:如游泳; ③练习进步的高原现象:如乒乓球; ④练习进步的时起时伏: 健美操,武术套路。
[2]运动技能与难易程度与迁移
①发起:贾德; ②含义: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 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境到另一情景的迁 移是可以完成的。 ③强调主体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概括。
[4]关系理论;
①基础:格式塔理论的主张; ②要素:有机体在迁移中是对新情境中 的关系作出反应,而不是对共同要素作 出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 ③强调主体对觉察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 化的能力
第四章
第三节 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一般理论(重点) [2]掌握运动技能的分析理论(难点) [3]会分析运动技能迁移的影响主因素 [4]自述运动技能迁移的学习经验
[内容回顾]
①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 ②形成运动表象 ③掌握动作概念 ④运动技能形成的主体因素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①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2 ②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 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运 动 技 能 的学 习与 掌 握 。 响 到另 一 种 运 动 技 能 的掌 握 , 可 起 到 间 接 影 响 的 作 用 。 但
相 互 迁 移 的 现 象 和 规 律 以 及在 体 育 教 学 中 的运 用 作 些 初 步
的 研 究 和 探 讨 , 同行 们 参 考 。 供 2 运 动技 能 迁移 产 生 的原 因及 分 类 2 1 运 动技 能 发生 迁 移 和 干 扰 的 基 本 原 因 是 不 同 的 ,技 能 . 是有 共 的 因 素 。如果 两 种技 能在 刺 激 和反 应 方 面 有 相 同或 相 似 的 地 方 , 人 的 能 力 和 心理 特 点 就 有 共 同 的要 求 。 根据 对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3期
V0 . 0 1. No. 2 3
龙 岩 师专 学报
J u n l o L n y n T a h r C l g o r a f o g a e c e s ol e e
20 0 2年 6月
J n ,2 0 ue 02
谈 运 动 技 链 迁 鹤 教 学 法
瞧 番
摘 要 : 运动 技 能 间 相 互 迁 移 的现 象和 规 律 进 行 研 究 和探 讨 , 便 正 确 运 用 运 动 技 能 迁移 的 积 极 影 响 , 免 运 动 就 以 避
技 能 迁 移 产 生 的 消极 影 响 , 高 教 学质 量 , 进 体 育 教 学 效 果 提 促 关键 词 : 育 教 学 ; 动技 能 ; 体 运 迁移 ; 学 效 果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 84 7 G 0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8 1 (0 20 0 6 — l 10 7 X 2 0 )3— 0 1 0
任 务 的重 要 环 节 因此 在 教 学 前 期 准备 阶段 中 ,教 师 要 认 真
仔 细 分析 、 研教 材 , 定 教 学 计 划 , 实 际 出 发 , 分 考 虑 钻 制 从 充 教 材之 间 的 关 系 ,根 据 教 材 之 问 可 能 出现 的 运 动 技 能 迁 移 的
条 件 反 射 泛 化 的 原 理 ,相 似 刺 激 可 引 起 相 同的 反 应 ,就 可 以
造 成 相 互 迁 移 ,如 会 骑 自行 车 的人 ,就 比较 容 易学 会 驾驶 摩
托 车 ;学 会 单 杠 前 上 动 作 之 后 ,就 较 容 易掌 握 双 杠 屈 伸上 动 作 。除 共 同 因素 外 , 果 在 刺 激 物 和 反 应 方 面 有 不 同 的 成 分 , 如
对 人 的 能 力 和心 理 特 点 又 有 不 同 的 要求 ,就 可 能 发 生 相 互 “ 迁 移 ” 如 骑 惯 自行 车 的人 , 初 骑 三 轮 车 的 时 候 , 负 , 在 由于 身
2 2 2 间 接 迁 移 是 指 掌 握 一 种运 动 技 能 ,虽 然不 能 直 接 影 . . 3 运 动 技 能 迁 移 在 体 育 教 学 中的 运 用 3 1 根 据 运 动 技 能 迁 移 规 律 , 理 安 排 教 材 . 合 体 育 教 学 计 划 是 保 证 体 育 教 学 有 目 的 、有 计 划 实 现 教 学
的质 量 。
要 花 很 大 力 气 才 能 纠 正 这 种 动 作 。体 育 教学 中碰 到 的这 种情
况 ,就 是 说 学 生 掌 握 了某 一 种 运 动 技 能 后 ,会 影 响 另 一 种运 动 技 能 的 形 成 。在 各项 运 动 中 都有 很 多 基本 环 节 相 同 的 动作 或 附 属 细 节 相 同 的 动 作 , 练 习 中运 动 技 能 彼此 问会 产生 相 在 互影 响 , 种 现 象 叫运 动 技 能 迁 移 , 影 响 有 好 的 方 面 , 有 这 其 也 不 利 的 方 面 ,在 运 动 实 践 中应 注 意 消 除 不 良影 响 ,善 于利 用 良好影 响 ,以加 速 运 动技 能 的形 成 。本 文 就 运 动 技 能 间这 种
1 前 言
f 正迁移 r 直接迁移
体 育 教学 中 ,学 生 在 学 习 新 技 术 动 作 时 ,常 常 会 遇 到 这 种情 况 , 学 生 在 学 习 短 跑 技 术 后 , 练 习急 行 跳 远 时 , 利 如 再 有 于助 跑 技 术 的掌 握 , 是 由于 学 生 跳 远 助 跑 技 术 可 以利 用 短 这 跑 途 中跑 技 术 ,只 需 在 原有 短 跑 途 中 跑 技 术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改进 提 高 就 行 了 。但 有 些 技 术 动作 则 不 然 , 体 操 教 学 时 , 如 要 求 脚 背 要 绷 直 , 俯 卧式 跳 高 时 , 求 摆 动 腿 脚 尖 要 往 上 钩 , 而 要 脚尖 绷 直 对 俯 卧式 跳 高 的摆 动 腿 和 转髋 动 作是 不 利 的 , 往 往
迁1 L迁 移 间移 l 接
…
【 负迁移 r 直接迁移
L 接 迁 移 间
正迁 移 是 指 运 动 技 能 可 以促 进 新 的运 动 技 能形 成 ,同时
学 习 几 种运 动 技 能 时 可 以彼 此 促 进 ,新 的运 动 技 能 的 形 成 有 助于 原有 运 动 技 能 的 巩 固和 完 善 。教 会 前 一 个动 作 可 为 后 一 个 动作 打 下 基 础 ,学 好 后 一 个 动 作 可 以巩 固提 高 前 一 个动 作
负迁 移是 指 原 有 的运 动技 能妨 碍 新 的运 动技 能形 成 , 新
形 成 的运 动 技 能 会 破 坏 原 有 的运 动技 能 ,同时 形 成 几 种 运 动 技 能 时 彼此 妨 碍 。 2 2 1 直 接 迁 移 是 指 掌 握 一 种运 动 技 能 , 能直 接 影 响 到 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