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知识管理流程

合集下载

KM知识管理流程.

KM知识管理流程.

类别说明
专业属性 生命周期
组织属性 产权属性 创建者 创建时间 版本 相关性
认定性
权限 独特性
知识的衡量
Scope 衡量知识的存量是否足够支撑组织的活动,是否存在过多的冗余导致知识的利用效率降低? 知识的需求完全取决于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活动的需求,而不取决于专家和技术。 通过以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活动为导向对现有知识存量的统计和分析,了解现有知识存 量与知识需求之间的差距。 知识的覆盖率 组织的关键职责、关键流程、关键活动、关键设备是否都具有了知识?具有了什么认可级 别的知识?该知识的使用者评价如何? 知识的冗余率 针对某一个管理元素(例如、流程、活动或者设备等)如果存在多个知识,应用者将需要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生命周期
Scope 知识的生命周期过程可以分为,定义、发展、认定、应用、评估、退出,具体内容如下: 定义过程:核心能力需求分析,定义所需的知识。 发展过程:现有知识和文档的收集,补充,规范化。 认定过程:验证、价值评估、规范评估、易用性评估。 应用过程:范围、使用密度、场合、人员、方式、程度、结果。 评估过程:价值、重要性、适用性、易用性、规范化和完整性覆盖率、冗余性、效率、效 果。 退出过程:审定、流程、方式。
服务转换: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价值
Purpose/goal 知识的价值并不在于知识的收集和存储,而在于知识被恰当地应用。
以IT服务管理体系为导向,将关键知识、知识专家与IT服务管理的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活 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支持流程步骤的水平维度上和支持整个流程过程的垂直维度上被组织 起来。
知识与人的关系
独特竞争力知识
将什么知识传递给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
题。 关键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基础技术知识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2008-06-062人分享此文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受到1990年代的资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25种全球最流行的管理工具:目录1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2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3 顾客细分(Customer Segmentation)4 外包(Outsourcing)5 核心能力6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7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8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9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KM)10 使命书和愿景书11 平衡记分卡(The Blanced ScoreCard,BSC)12 作业导向管理13 忠诚度管理14 六西格玛(6σ)15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16 基准管理(benchmarking)17 变革管理计划(Change Management)18 增长战略(Growth Strategies)19 经济附加值增值分析(Economic Value Added,EVA)20 价格优化模型(Price Optimization Models)21 开放市场创新22 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23 情景设定和突发计划(Scenario Planning)24 海外经营25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知识管理的重要性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多可知识管理系统标准解决方案北京联高软件开发X公司2012/11/1目录一、前言 (3)二、技术平台及系统构架 (4)1. 开发语言和环境 (5)2. 构架简单描述 (5)3. 采用的第三方软件及控件 (5)三、系统功能及描述 (6)1. 知识管理部分 (6)(1) 新建、编辑、浏览知识 (6)(2) 知识分类浏览 (9)(3) 知识的全文检索 (11)(4) 知识权限设置 (12)(5) 知识审核 (13)(1) 文件传输 (15)(2) 文件查见 (16)(3) 常用文件预览 (18)(4) 工程文件预览 (20)(5) 文件修改及版本控制 (22)(6) 文件搜索 (23)(7) 回收站 (24)(8) 文件审核 (24)(9) 文件属性 (26)(10) 文件映射 (26)(11) 文件发布 (27)(12) 文件归档 (27)(13) 文件留言 (28)(14) 文件快照 (28)(15) 知识地图 (29)(16) 工作中心 (30)(17) 站内消息和邮件发送 (30)3. 组及用户管理、权限控制部分 (32)(1) 权限分类 (32)(2) 用户的组权限 (32)(3) 文件夹权限 (33)(4) 文件权限 (33)(5) 组管理 (33)(6) 用户管理 (34)(7) 域用户管理 (35)4. 系统管理部分 (35)(1) 文件备份及恢复 (35)(2) 文件操作日志管理 (35)(3) 用户管理 (36)(4) 存储情况 (36)(5) 上传查询 (37)(6) 映射管理 (38)(7) 模板管理 (38)(8) 文件属性 (39)(9) 批量授权 (40)(10) 权限统计 (41)(11) IP访问控制 (41)6. SMTP邮件发送 (43)7. RTX参数设置 (43)四、部署和实施 (45)1. 部署实施: (45)2. 培训: (45)3. 维护 (46)4. 二次开发: (46)五、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 (47)1. 文件集中管理 (47)2. 加密存储 (47)3. 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 (47)4. 多硬盘功能 (48)5. 完整的权限系统 (48)6. UK加密登录 (48)7. 全面的文件操作日志 (48)8. 文件版本管理 (48)9. 防攻击设计 (48)10. 防病毒设计 (48)六、系统且发和大数据量存储设计 (49)七、软件技术创新特点和客户利益 (51)1. 轻量级架构 (51)2. 分组管理模式 (51)3. 海量文档集中存储的云文档技术 (52)4. 高效稳定智能的正文提取技术,以保障精确的全文检索。

KM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

KM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

KM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1. 背景介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已被广泛认可为企业在获取和应用知识方面的重要手段。

KM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识别、获取、组织、存储和共享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KM策略。

本文将介绍KM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在知识管理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取得长期的成功。

2. 策略一:建立知识共享文化知识共享文化是KM成功的基石。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平台和工具,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以下是一些建立知识共享文化的步骤:•建立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文化:企业领导层应强调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提供知识共享平台和工具:为员工提供易于使用的知识共享平台,例如内部社交网络、在线协作工具等。

•奖励和认可知识共享行为:通过奖励和认可知识共享的员工,激励其他人积极投入知识共享活动。

3. 策略二:建立知识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流程是KM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立知识管理流程的步骤:•知识获取与分享:组织应该建立机制,以识别和获取关键知识,并确保其有效地在组织内部分享。

•知识组织与分类:将获取到的知识进行组织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搜索和使用。

•知识存储与保护:采用适当的知识存储和保护措施,确保知识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知识应用与转化: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并促进知识的转化,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4. 策略三:培养知识管理人才知识管理人才是KM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应该重视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支持知识管理工作。

以下是一些培养知识管理人才的建议:•建立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知识管理培训计划,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技能。

•设立专职知识管理角色:组织可以设立专职的知识管理岗位,负责知识管理相关的工作。

KM知识管理流程

KM知识管理流程

KM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指企业或组织对知识的有效获取、整理、利用和传输过程。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知识管理被认为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是一个完整的KM知识管理流程的介绍。

3.知识存储:整理好的知识需要存储在合适的地方,以便于后续的利用。

知识存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文件、数据库、云存储等。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知识存储方式,保证知识的安全和易于访问。

4.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知识的共享。

企业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文化,激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可以通过内部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方式,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5.知识传输:知识传输是指把知识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以便于使用。

这可以是通过培训、会议、指导和编写操作手册等方式来完成。

知识的传输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目标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6.知识应用: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业务场景中,为企业创造价值。

知识的应用可以是帮助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流程等。

企业需要确保知识的有效应用,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7.知识更新:知识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企业需要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并及时对知识进行更新。

可以通过关注行业动态、培训和学习等方式,保持知识的更新和提升。

8.知识评估:知识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评估,以便于了解知识管理的效果和价值。

企业可以设立评估指标和绩效考核体系,评估知识管理的成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9.知识保护: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

可以通过制定保密政策、管理权限、加强信息安全等方式,保护知识的安全和机密性。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KM知识管理流程的介绍,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员工的绩效水平。

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与方法研究

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与方法研究

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与方法研究企业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指企业将其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积累和传递的各种内部知识、经验、技能等加以有效的、系统化的管理和应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创造附加价值。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的流程化和共享。

为此,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流程和方法,以确保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利用。

本文将就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展开探讨。

一、知识管理的流程1.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包括:(1)外部知识获取:包括对市场、客户、竞争对手等外部环境的调研分析,收集其他企业、组织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

(2)内部知识获取:包括整理、分类和存储企业内部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

企业可通过建立知识库、专家库、技术用户网络等形式来实现内部知识的获取。

2.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指企业通过各种研究和实践活动,从现有知识中创造新的知识或解决新问题。

企业可通过技术研发、创新实验室、专家交流等途径来促进知识创造。

3.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是指企业将内部知识传播和共享以增强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

企业可通过内部邮件、知识共享平台、培训和分享会议等途径来实现知识的分享。

4.知识应用知识应用是指企业迅速将有效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中,尤其是在决策和行动层面。

企业可通过 IT 系统整合、工作流程设计等手段提高知识应用效率。

二、知识管理的方法1.建立知识管理团队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士来负责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业务经验和深入的业务洞察力。

知识管理团队负责制定知识管理计划、推动知识管理流程和方法、培训和指导相关人员等。

2.建立知识库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知识库,并对知识进行合理分级和分类,以方便各级员工的查找和使用。

知识库可以分为技术知识库、经验知识库、案例知识库等多个不同的部分。

知识库建设需要注意对知识的质量把控、内容更新、知识的权限划分、知识的归档以及知识的保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步骤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步骤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步骤2004-05-20在企业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步骤分类:•管理咨询—albertxu@08:17案例:在一个工厂中,一名员工需要去维修一个已经安装了10多年下水管道,管道是生铁的。

员工在去的路上,一直在犹豫,管道运行这么多年,锈迹斑斑,螺钉一定很难拧开,可是出乎员工的意料,很轻松就拧了下来。

这才发现螺钉的螺纹上有一层机油保护。

员工这才想起当时施工的老师傅。

...结论:实施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拧螺钉的技术,更重要是将拧螺钉时“上机油”的经验管理起来。

对企业而言层次要比这个案例复杂和深入的多。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的流传自古有之,从很早时期的师傅带徒弟,到工业社会的合作化生产,以至到目前的数字化经济。

尤其是近年,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无不重视人的重要性。

因为在这些过程中,人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而存在。

有价值的经验、方案和技巧,都保留在员工的大脑中,为企业发挥着作用。

当员工离开企业时,同时存放在员工大脑中的知识也离开了企业。

企业不得不重新培养新人,将他培养成一个有知识的员工,但并不长久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尤其的IT等高科技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一直是企业心中永远的痛。

...企业认识到: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实体。

应该将企业作为公司的知识载体而不是员工的大脑。

将这些知识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利用起来,达到企业知识创新的目的。

就是我们认为的知识管理的目标。

...那么知识管理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价值体现;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追求。

...第一步,通过知识管理将公司内部的信息积累,保存起来。

这是企业内开展后续知识管理战略的基础。

比如一个企业的档案管理体系,将公司内有价值的文件归档。

比如企业的信息系统,将企业的业务数据保存下来。

这些都为未来的企业进行决策和判断提供了事实基础。

KM知识管理世界著名企业如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KM知识管理世界著名企业如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KM知识管理世界著名企业如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许多世界著名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知识管理的价值,并积极建立起了知识管理体系。

本文将以一些世界著名企业为例,探讨它们是如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

一、谷歌(Google)作为全球科技巨头,谷歌一直以知识管理而闻名。

谷歌的知识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库建设:谷歌通过内部知识库的搭建,将员工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

这个知识库包括技术文档、操作手册、最佳实践等,能够帮助员工更快地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2. 内部沟通平台:谷歌拥有多种内部沟通平台,如Gmail、Google Chat等,员工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交流和分享知识。

此外,谷歌还有内部社交网络Google+,员工可以在上面创建专业圈子,共享专业知识和经验。

3. 数据分析与挖掘:谷歌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将海量数据和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并促进创新和改进。

二、微软(Microsoft)作为全球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微软在知识管理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做法。

1. 知识分享平台:微软建立了一个名为“内部技术网(TechNet)”的知识分享平台,员工可以在上面发布技术文章、参与讨论、分享实践经验等。

这个平台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贡献。

2. 培训和学习支持:微软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和学习资源,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

包括在线课程、技术大会、研讨会等。

微软还推出了自主学习平台“Microsoft Virtual Academy”,为员工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

3. 社区与合作:微软鼓励员工参与各种专业社区和合作项目,与同行专家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

这种社区和合作形式有助于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水平。

三、苹果(Apple)苹果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科技企业之一,其知识管理体系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 退出过程:审定、流程、方式。
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和流通记录的工具,而是需要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IT服务管理的 整体机制。
知识的生命周期
Scope
一个知识的生命周期: 已定义待发展的知识:已定义的知识需求,但尚未成型。 已物化但未认定的知识:已具有了知识文档,且有具体的关联,但尚未被专家和负责人认
属性 编码 知识名称 内容 描述 关键词 类别
类别说明
专业属性 生命周期
组织属性 产权属性
创建者 创建时间 版本 相关性
认定性
权限 独特性
描述
可以是文档、视频、音频等。 简单描述。 利用关键词进行描述,关键词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操作类:预案、操作手册和帮助、实例和帮助、技术说明书。 输出要求:制度、规范、政策和目标。 知识的类别有助于在冗余的时候帮助人员判断对知识的使用,如下: 事实知识-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 原理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 技能知识-知道怎么样做的知识(Know-How) 人为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 用户自定义分类。 已定义待发展的知识:已定义的知识需求,但尚未成型。 已物化但未认定的知识:已具有了知识文档,且有具体的关联,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的沉淀和 传播转化为组
织的能力
独特竞争力知识 关键知识
基础技术知识
数据/信息/知识
Purpose/goal
信息产生于数据的关联(数据以及关联存储在CMDB里),知识是信息的关联,但知识比数 据和信息更贴近行动。 数据:数据是有关事件的一些离散的、互不关联的客观事实和数字。缺乏关联性和目的性,
起重要作用的资源或流程/活动; • 可能成为IT服务质量瓶颈的资源或
流程/活动; • 可能是多非关键IT服务,角色,多
机构\部门交叉的,也就是影响面 较大的资源或流程/活动; • 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源或流程/活动;
知识的属性
Scope
知识的要素可以描述一个 特定的知识:内容、专业 属性、组织属性、产权属 性、创建者、创建时间、 版本属性、相关性、确定 性、权限、独特性。
但尚未被专家和负责人认定。 已认定的知识:已经具有文档和具体的关联,且已被专家和负
责人认定。 已过期的归档知识:经过评审被裁定为过了适用期和适用范围
的知识。
谁的知识产权,我觉得应该是选择企业还是个人,然后文本的方式 填写。 主要创建者,辅助创建者。
是否可以让用户自己做大版本升级或小版本升级的选择。 与组织什么职责、流程、活动的相关、与其他知识、人、设备、服 务(服务是核心所以我认为应当是继承过来的)的关联。 是否被组织认定。
阅读、修改、归档。 本企业独自使用还是本行业都在用。
知识的衡量
Scope
衡量知识的存量是否足够支撑组织的活动,是否存在过多的冗余导致知识的利用效率降低? 知识的需求完全取决于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活动的需求,而不取决于专家和技术。 通过以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活动为导向对现有知识存量的统计和分析,了解现有知识存 量与知识需求之间的差距。 知识的覆盖率 组织的关键职责、关键流程、关键活动、关键设备是否都具有了知识?具有了什么认可级 别的知识?该知识的使用者评价如何? 知识的冗余率 针对某一个管理元素(例如、流程、活动或者设备等)如果存在多个知识,应用者将需要 花费相当的时间确定所需的内容。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对于那些最需要帮助的较少经验 的人员来说这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
关键知识的定义
Scope
通过服务设计生命周期: • 定义关键IT服务; • 定义关键流程; • 定义关键活动; • 定义关键资源; • 将知识变成管理元素; • 与其他元素具有关联关系。
关键知识的定义
Scope
关键资源或流程/活动的标准是: • 完成核心IT服务所必须依赖的,必
不可少的资源或流程/活动; • 对核心IT服务的质量、效益或效果
知识的地图的模式
Scope
地图的模式 传统模式:知识的不同属性(例如、部 门属性、领域属性、创建者属性、流程 属性等)对知识进行分类。 业务模式:按照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 活动进行呈现(也就是按照CMDB呈现, 但要注意权限问题),另外建议,在处 理一个流程的活动时,能够随时看到该 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活动的知识。
没有特定意义,仅描述了所发生事件的部分事实,是产生信息的基本材料。数据实例:工 单、容量监测数据、可用性监测数据、资产单。 信息:信息具有相关性和目的性的数据的集合。信息是通常存储在半结构化内容中,如文 档、电子邮件与多媒体。 知识:知识是结构性、体系化的信息组合,知识产生于信息,比信息更贴近行动。
定。 已认定的知识:已经具有文档和具体的关联,且已被专家和负责人认定。 已过期的归档知识:经过评审被裁定为过了适用期和适用范围的知识。
知识的识别
Scope
知识可能是海量的,不能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海量知识的管理中。因此必须把有限的 精力投入到对组织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上。
流程的有效执行需要相关知识进行支持,因此,建立流程\活动\关键资源与其所需的知识的明 确、直接、有效的联系是知识管理与流程执行有机融合的关键。
直接支持知识和间接支持知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例如知识A对于某一关键资源是直接知识,但对于 一个IT服务是间接支持知识。
关键知识的统计和分类:独特性
Scope
行业知识:本行业都应具备的知识。例如、 操作手册。
独特知识:对本组织有重要意义的知识。 例如、预案。
Hale Waihona Puke 关键知识的统计和分类:应用
Scope
服务转换: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价值
Purpose/goal 知识的价值并不在于知识的收集和存储,而在于知识被恰当地应用。
以IT服务管理体系为导向,将关键知识、知识专家与IT服务管理的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活 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支持流程步骤的水平维度上和支持整个流程过程的垂直维度上被组织 起来。
知识与人的关系
知识管理
Objective
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管理过程。
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管理过 程:由知识的形成、知识的确认、知识的传 递、知识的应用到应用后的评估、评估后的 发展,形成了一个闭环发展的过程。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生命周期
Scope
知识的生命周期过程可以分为,定义、发展、认定、应用、评估、退出,具体内容如下: 定义过程:核心能力需求分析,定义所需的知识。 发展过程:现有知识和文档的收集,补充,规范化。 认定过程:验证、价值评估、规范评估、易用性评估。 应用过程:范围、使用密度、场合、人员、方式、程度、结果。 评估过程:价值、重要性、适用性、易用性、规范化和完整性覆盖率、冗余性、效率、效
知识的地图和专家地图
Scope
地图是知识的表示层,是便于人们应用知识的工具,应具有搜索、展现等功能。 知识地图:呈现已定义、已物化、已认定的显性知识。 专家地图:既要关注显性知识的沉淀,也要关注隐性知识的有效利用。大部分对企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的隐性知识都隐藏在知识专家的头脑中,因此实施知识管理还需要编绘专家 地图以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共享。 专家库里的人员不见得一定是来自组织内部,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也可以成为本组织的专 家。
Purpose/goal
首先知识的载体是人,是人把自己的隐性 知识变为属于组织的显性知识,再通过知 识转换传递(Knowledge Transfer)把 属于组织的显性知识变为个人的隐性知识, 所以这个知识是从谁那里贡献出来成为显 性知识的,谁应该将什么知识贡献,应当 将什么知识传递给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 题。
关键知识的统计和分类:增值
Scope
知识的增值 增值知识:可以将组织在行业中进行差异化区分
的能力,增值知识直接和产品特征或功能相关。 直接支持知识:直接支持组织流程\活动或关键
资源的知识,组织可能是知识的产出者,也是使 用者,例如、数据库的构建人员,参与了业务数 据库的设计、编码和部署及测试,那么他就要用 到此类相关知识。 间接支持知识:常常是一些一般性基础设施的知 识。
战略性知识:长期价值的知识,例如、运维 的目标和策略。 战术性知识:短期定位的知识,例如、IRP预 案。 支持性知识:例如、基础设施的操作手册。
知识的评估
Scope
知识的评估的传统方式可以是:引用率、点击率、下载率、用户评分。 但知识的价值或生命力并不简单的取决于以上信息,因为一些重大决策的,避免重大风险 的知识尽管应用场所少,但对组织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