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车架纵梁滚压成形线浅析

合集下载

某车型纵梁的成型工艺特点及分析

某车型纵梁的成型工艺特点及分析

某车型纵梁的成型工艺特点及分析节能、安全、环保是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主题。

汽车追求轻量化、低油耗成为主要的开发方向。

目前,在不提高料厚的前提下,来提高冲压件使用钢板的强度成为车身制造轻量化的主要途径。

故导致车身冲压件高强度钢板的采用在汽车车身零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我公司在某车型开发中,共有95种冲压件采用了不同级别的高强度钢板,是公司有史以来应用高钢板较多的车型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对下车身四种纵梁类件的冲压工艺的了解,来概述其成形特点。

标签:高强度钢板;成形工艺;纵梁1 概述由于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比普通钢板高得多,导致成形难度大,制件质量不易得到保障。

在现生产中易出现拉伤、开裂、侧壁有弧度、及制件回弹大等质量缺陷。

在现生产中,通过几种梁类件的冲压工艺的综合对比,来简析其解决质量缺陷所确认的可靠方案。

2 制件分析2.1 中纵梁2.1.1 制件简介:图1所示为某车型的中纵梁冲压件,该制件材料为SPH780,料厚2.6mm。

从材料上分析,为典型的高强度厚钢板。

从形状上分析,该制件周边与下车身零件搭接配合面很多,制件试压后,发现回弹量较大,直接影响整个下车身分总成的焊接质量。

现场分析:制件“S”形成型,压料面起伏较大,板料流动性不易控制。

加之典型的“U”字型结构,回弹难以控制。

通过AUTOFORM分析,发现制件侧壁回弹量最大达到5mm之多,拉延件开口间隙不均且扭曲。

2.1.2 冲压件工艺确定中纵梁制件制造需要四道工序加工完成。

一序:落料;二序:一次成形;三序:二次成形;四序:侧冲孔、冲孔。

2.1.3 整改方案的确定针对拉延侧壁太陡峭,易拉出弧面,且拉伸后回弹不好控制,可能制件会卡凹模。

成形方案:对于回弹的控制,通过调整翻边镶块角度解决。

因板料强度高且为厚板料(大于等于1.2mm的板料),整个型面都需要高硬度镶块拼合。

采取成型,工序较短,但“S”型状,制件皱趋势大,可靠性不高。

首次提樣匹配后,制件整体间隙不良。

卡车纵梁自动化生产工艺分析

卡车纵梁自动化生产工艺分析
图1 意大 ̄ I J ST AM滚 压 机

l 79
滚压 成形 后对 纵梁进 行检 测 ,根据滚 压 工序卡 对不 同型 号 纵 梁 主 要 进 行长 度 、翼 面高 度 、翼 面 角度 的检 测 ,每 批 卷 料 只 需 检测 前 四 件 后 两件 , 中间 部分 抽 检
1 门。 即 可 。检 测 合 格 的纵 梁 ,利 用地 面 机 械 化传 输 系 统运 送 至 通 过 式打 标 机 进 行打 标 ,形 成 永 久 性标 识 。
浪形 ( 见 图4) ,影 响加工精度 。纵 梁一般在端部 进行切
割 ,不 同型号 纵梁切割方式也 不尽相 同。
( a) 抛丸处理前
( b) 抛丸处理后
图5 抛 丸前 后 板 材 表 面 情 况 对 比

抛 丸后板 材经 起重 机运 至折 弯机进 行 折弯 ,折 弯机 为国产设备 ,如 图6 所 示 根据 型号将板材 折弯成相 应角 度 与腹 面落 差后 运至板 材缓 存 区 ,对折 弯后板 材进 行折 弯角度 与腹 面落差检 测以保证折 弯质 量

至; 中孔机 上 料 线 ,经红 外 识 别 纵 梁标 号 后 反 馈至 主控 制 系 统 ,由主 控 制 系统 给 出冲 孔机 打 孔 位 置 并进 行; 中 孔 ,; 中孔 后 由人 工 对卷 料 成 形 首 末纵 梁 ; 中孔 数量 进行
检 测
图3 等离子切割机
图4 切 割 面
( 3) 抛丸 、折弯与压合
卡车纵梁 自动化生产工艺分析
机械 第 儿设 汁研究院 仃限 公 - d
纵 梁生产工 艺水平是 影响卡 车产 品质量 的重要 因素 对 国内某卡 车纵 梁滚 压车 间 自动化 生产情 况进 行 了详细 介绍 ,阐述 了卡 车纵 梁 自动化 生产 工艺及滚 压 、冲孔 、等 离子切 割 、抛 丸 、折 弯 、压合 等工 序戍形 方法与精度控 制 ,对 国 内相关行 业提 高纵 梁生产效率 ,提升 纵梁产品 质量水平起到 了一定的指 导作 用

卡车纵梁冲压成形回弹控制

卡车纵梁冲压成形回弹控制

卡车纵梁冲压成形回弹控制摘要:冲压成形的回弹问题是卡车纵梁制造精度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

在冲压成形期间金属板材能一起具有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当冲压载荷被卸掉的时候,弹性变形恢复,几何变形发生改变,纵梁的几何精度会受到影响。

通过对厚金属板材的特点与它的回弹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卡车纵梁冲压成形的时候对回弹进行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卡车纵梁;冲压成形;回弹控制前言:是卡车的重要零件就包括纵梁,在整机性能中,卡车的制造精度起到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

导致纵梁缺陷的因素有不合理的模具结构、冲压工艺等等。

纵梁成形归于厚板冲压技术领域,纵梁制件归于U 形件。

回弹会导致纵梁的加工尺寸和设计尺寸要求是不满足的。

是有意通过对回弹量进行控制从而使纵梁的制造精度得到保证,最终实现提高卡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1 冲压成形件的回弹现象从本质上看,由于受力板料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消失后,板料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情况就是回弹。

(1)回弹就是板料在冲压成形之后,仅仅存在于内外缘表层组织之中的塑性变形状态,然而位于板料中心处的组织依然是保持弹性变形状态,所以当去掉外部压力之后,板料就会发生弹性恢复。

(2)金属板材冲压成形的时候包含弹性与塑性变形,也就是让材料组织全部进入塑性状态,也会有弹性变形消失存在的现象,同样也会产生回弹的现象[1]。

2 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影响金属材料发生弹性变形有不少原因,所以在冲压成形期间对回弹量有着影响也是有许多原因,它的主要原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材料的机械性能。

工件的回弹性能是由材料的机械性能决定的,回弹量和屈服强度σ和弹性模量E分别成正比和反比关系,即σ/E 越大回弹也就越大。

2)相对弯曲半径。

当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时候,相对弯曲半径大的时候回弹也是大的。

3)弯曲角。

当冲压成形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一定的时候,弯曲角越大则参加变形的区域也就随着越大,弹性变形的总量也就变大,回弹量也随着变大[2]。

4)弯曲件的形状。

辊压成形技术在商用车车身生产的应用

辊压成形技术在商用车车身生产的应用

交通部JT/T 1178.1-2018《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将UN ECE R29-03全部试验内容纳入法规体系,2019年5月执行,法规升级,驾驶室需要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以满足法规要求。

国六排放、四阶段油耗、国内油价高位的运行与商用车总重限制等国家法规政策也将直接推动商用车轻量化发展。

一般来说,汽车重量每减少10%,燃油消耗量将降低8%左右,并降低5%~6%的排放,如果车辆自重降低0.8吨就可以多装货物0.8吨,按照每年行驶20万公里、每公里平均运价0.28元计算,一辆轻量化重卡一年可比载重量相同的普通车型增加收入5万~6万元。

如何实现重型卡车的轻量化改进、提高用户收益并提升驾驶室强度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那么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提升就成了一个实施途径,辊压工艺以其特有的渐变成形原理及对高强钢的适应性成为了我们对驾驶室生产工艺提升的一个重要工艺手段。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辊压成形技术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商用车生产中也引入了辊压成形技术,包括重卡纵梁、下防护等结构件的辊压成形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乘用车车身钣金件的辊压成形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商用车车身辊压技术开展及应用起步较晚。

图1 辊压工艺流程示意图辊压技术应用现状不同于乘用车驾驶室结构,商用车驾驶室呈现方形笼式结构,后围、顶盖、侧围都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完成驾驶室的安全保护强度支撑,如驾驶室后围应能承受最大允许装载质量每1000kg施加1.96kN的静载荷。

此静载荷应通过置于车架上的不小于整个后围的刚性壁障施加在至少车架以上的驾驶室后围上,刚性壁障应垂直于车辆的纵向中心轴线,且平行于中心轴线移动。

目前乘用车行业车身辊压技术应用开展较早,相对成熟,如车身结构件:车身AB柱、底板梁、顶盖梁、加强管件、座椅滑轨、门槛、侧围等。

乘用车辊压技术应用示意图如图2所示。

材料强度普遍达到1200~1600MPa,车身辊压技术均已得到批量采用,如通用、日产、捷豹路虎、福特、丰田、奇瑞、特斯拉、FCA、本田、一汽大众、雷诺、上汽大众、吉利、比亚迪、麦格纳等知名汽车厂商。

车架内外纵梁一体成形模具设计与应用

车架内外纵梁一体成形模具设计与应用

车架内外纵梁一体成形模具设计与应用车架内外纵梁一体成形模具设计与应用文/徐迎强、汤敏、刘程、张国兵·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纵梁是卡车车架的骨架部分,传统生产流程为内外纵梁各自成形后装配铆接,存在工装开发成本高、铆焊装配困难及需要削减纵梁的抗弯强度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内外纵梁一体成形工艺设计及结构设计的特点,并将制造加工出的模具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中。

纵梁是卡车车架的骨架部分,纵梁长度一般为5~10m不等,从其断面来看汽车车架纵梁是典形的U形件,包括内纵梁和外纵梁零件。

一般传统成形工艺,汽车车架纵梁内外板是各自落料冲孔,各自成形,模具开发成本高,成形后考虑精度存在差异,容易造成纵梁内外板装配孔位置不吻合,导致铆焊装配困难,且内外板形面因不吻合导致装配间隙大,装配间隙大会削减纵梁的抗弯强度。

内外纵梁一体成形是在一副模具中完成内外纵梁的成形,主要工艺流程包括:①首先将车架纵梁内、外板各自落好料,预留塞焊孔位;②将各自落好的车架纵梁内、外板料按照装配的位置塞焊在一起,并打磨处理;③将焊接在一起的车架纵梁内、外板放入纵梁成形模里成形。

本工艺避免了纵梁内外板各自成形孔位置不对位造成装配困难的问题,并且装配间隙也很小,提高纵梁的抗弯强度,减少成形模具投资成本并降低生产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零件工艺性分析图1 内外纵梁零件图(A 外梁、B内梁)图1为内外纵梁零件图,零件材料都为B510L (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为510~630MPa,延伸率≥24%),内纵梁厚度为3.0mm,外纵梁厚度为5.0mm,外观尺寸为5722mm(内梁为5007mm)×170mm×131mm,台阶落差为50mm,内纵梁内外R角为3mm及6mm,外纵梁内外R角为5mm及10mm。

该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生产节拍(≥3.5SPM)、张口度(0~2mm)、上下翼面不齐度(±1mm)、扭曲度(3mm)、翘曲度(4mm)、台阶落差(±2mm)及面品(在全长范围内,上下翼面及腹面不得有起皱、拉毛、暗伤和裂纹等缺陷)。

某车型纵梁的成型工艺特点及分析

某车型纵梁的成型工艺特点及分析
2 . 1 I { I 纵 梁
2 . 1 . 1制 件 简 介 : 罔 I 所示 为某 乍 型 的 中纵 梁 冲压 件 , 该制 件 材 料为 S P H 7 8 0 . 料厚 2 . 6 m m 、 从 材 料上 分 析 , 为典 型的 高强 度 厚 钢板
图 下车身零件擀接配合面很 多. 制 件 试压 后 , 发 现 问 弹量 较 大 . 直 接 影 响 整 个下 车 身分 总 成 的 焊接 质 量 现场分析: 制件 … S’ 形成型。 雁 料 面起 伏较 大 , 板料 流 动性 不 易 控 制、 加 之典 型的 “ u ” 字 结构 , 弹难 以 控 制 。通过 A U T O F O R M 分 析, 发现 制 件 侧壁 同弹 量最 大 达 剑 5 I l l I l l 之 多, 托 延件 开 口『 u J 隙 不均
工 业技 术
2 0 1 7 年 第 3 期I 科技创新与应用
某 车型 纵 梁 的成 型工 艺特 点及 分析
赵 云杰 刘 丹
( 华晨汽车集 团控股有限公司 冲压工 艺处, 辽宁 沈阳 l l 0 0 0 0 )
摘 要: 节能、 安全 、 环 保 是 当今 世 界 汽 车发 展 的主 题 汽车 追 求轻 量 化 、 低 油耗 成 为主要 的 开 发 方 向 目前 , 在 不提 高料 厚 的前提 下, 来提 高 冲 压件 使 用铜 板 的 强度 成 为车 身制 造 轻 量化 的 主要 途 径 故 导 致 车 身冲 压 件 高强 度铜 板 的 采 用 在汽 车车 身零件 中的 应 用越 来越 多 我公 司在某车型开发 中, 共有 9 5种冲压件采用了不 同级 别的高强度钢板 , 是公 司有史以来应用高铜板较 多的车 型 之 一 一在 实际 生 产 中 , 通 过 对 下车 身 四 种纵 梁类件 的 ; 中压 工 艺的 了 解 , 来概 述 其成 形 特 点 关键词: 高 强度 钢 板 ; 成形工艺; 纵 梁

载货汽车纵梁新型冲压生产线

载货汽车纵梁新型冲压生产线
精 度 ,缩 短辊 形 换 产调 整 时 间 ,具 有较 高 的生 产 效 率 ( 0 / n ≥2 剪料头 单元 .
上 料 单 元 由上 料 车 体 、升 降料 架 和 液 压传 动 系
在 生 产 工 艺装 备 方面 的 重 大技 术 进 步 主要 有 : 用 辊 压成 形 直截 面 梁 ;用 三 面 冲孔 机 冲裁 直梁 腹 面
设 置6 立辊 架 ,在 平辊 架 内设 置 3 组 组立 辊 架 。 辊 子模 具 分 上辊 模 和 下辊 模 ,分 别装 在 平辊 架
架 、立 辊架 、辊 子模 具 、校 直 机 、减 速 箱 、万 向联
方式 不 能 满足 使 用要 求 ,这 种 情 况 下可 选择 开 式辊
压成 形 方式 。
轴节 、减速 机 和直 流 调速 电动 机组 成 。其 中 ,整 体
机座 为全 钢 焊接 ,有 足够 的 刚 度和 安 装表 面 ,保 证 平 辊架 、立 辊架 和 校直 机 在 上面 的 精 确定 位 。平 辊 闭式构 架 由一对 左 右对 称 的牌 坊 、上 下两 副 平行 的
和 模具 ,分 序进 行落 料 、冲孔 和 成形 。 近 年 来 ,载货 汽 车纵 梁 在 材 料性 能 、截面 形 状 及 专 用生 产 线方 面 有 许 多新 的进 展 。欧洲 现行 纵 梁
板 厚 为5~8 m,屈服 强 度 为5 0~7 0 a r 0 0 MPa ,薄 板
取 高 强 度 ,厚板 取 弱 强 度 。载 货汽 车纵 梁 的趋 势 是 板 材 增厚 、高 强 、高韧 ,截 面要 求加 宽 、加高 ,车 架 梁 由双 层变单 层 ,而车 架 载能 不 变或 者 提 高 ,前 提 是要 降低 车重 和 成 本 。欧 洲现 行 以直 截 面梁 取 代

卡车车架纵梁滚压成形线浅析

卡车车架纵梁滚压成形线浅析

卡车车架纵梁滚压成形线浅析崔有山【摘要】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卡车车架尤其是车架纵梁表现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为实现卡车车架纵梁制造的高效率、高精度,卡车车架U形等截面纵梁采用滚压制造工艺.本文通过对滚压工艺可加工零件形状、设备结构形式、产品转换时设备调整方便性、生产效率、加工产品的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卡车车架纵梁的形状特点,总结各种滚压设备结构的优点和不足,合理选择卡车车架纵梁滚压成形设备.【期刊名称】《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年(卷),期】2015(050)003【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机械制造;卡车车架纵梁;滚压成形;设备选型【作者】崔有山【作者单位】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厂,吉林长春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5.4卡车车架零件材料主要使用金属钢板,厚度多为3mm~8mm;轻型卡车车架纵梁厚度为5mm~6mm,横梁、连接板和支架钢板厚度3mm~5mm;中重型卡车车架纵梁厚度为7mm~8mm,加强板、横梁、连接板及支架厚度为5mm~8mm。

卡车车架结构如图1 所示。

随着卡车市场的细分,国内卡车大多分为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和微型卡车,卡车的两大主要总成为车身和底盘,卡车底盘中车架是整车的骨架,车架的主要零件有纵梁、横梁、连接板、各种支架,各种零件采用螺栓联接、铆接或焊接装配成车架总成。

图1 卡车车架结构轻型卡车和微型卡车车架多采用弯曲纵梁;中、重型卡车纵梁多为直线型纵梁,纵梁分为变截面和等截面,腹面又分为有落差和无落差。

图2 是中重型卡车典型车架纵梁形状示意图。

卡车车架纵梁的质量控制要素主要有纵梁槽宽尺寸、腹面平面度、腹面直线度、纵梁的扭曲、翼面的直线度和腹面落差尺寸。

以上各要素如图3 所示。

1 纵梁制造工艺纵梁制造工艺主要分为冲压工艺和滚压工艺,冲压工艺最初全部采用大型压力机、落料冲孔模具、成形模具冲压实现;后来由于纵梁产品变化越来越快,从设计到投产时间通常只有半个月左右或更短的时间,而且每种产品产量低,通常年产量不足100 辆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Ba i l i e E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o l l e g e , L a z h o u C i t y Un i v e r s i t y ,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 Ga n s u C h i n a )
进 入 滚 线 的 卷 料 处 于 平 直 状 态 。 滚 成 肜 线 各 组 滚 子 南 电 动 机 驱 动 , 对 于机 架 、 滚 子 隙 等 随 滚 压 线 形 式 不 同 , 采 用 的 驱 动 形 式 不 同, 对于 F { 动调 节 的滚压 线采 用 电动机 驱 动 , 人 I : 调 的滚 线 则需 要 人] 一 通 过 螺 纹 机 构 、增 减 调 整 垫
EQUl PMENT
料 孔 的 对 正 ,采 用 紧 导 引 装 置 防 止 卷 料 包 装 带 剪
断 时将料 头 引入校 平 机构 。
转 换 的次 数 、 产 品 的尺寸 精度 要求 等 。
年 生 产规模 J ' C, 产 品 尺 寸 精 度 要 求 高 的 前 提 下
校 平 机 构 通 常 巾 多 组 滚 子 组 成 ,卷 料 引 入 校 平 机 构后 经过 多组 滚子 不断 运行 , 消 除卷 料弯 曲 , 保证
架纵 梁制 造 的高效 率 、 高精度 , 卡 车 车 架 u 形 等 截 面 纵 梁 采 用 滚 压 制 造 工 艺 。本 文 通 过 对 滚 压 工 艺 可 加 工 零
件形 状 、 设备 结 构形 式 、 产 品转 换 时 设 备 调 整 方 便 性 、 生产 效 率 、 加工 产 品 的质 量保 证 等方 面进 行 对 比分 析 ,
Abs t r a c t : Ai mi n g a t t he pr o b l e m o f s o me b l i nd n e s s i n de t e r mi n i n g wo r k p i e c e c u r v a t u r e r a di us b y a s c e r t a i ni ng
卡 车 车 架 纵 梁 滚 压 成 形 线 浅 析
崔 有 山
( 一汽 解放 汽 车有 限公 司 卡 车厂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1 1 )
摘要: 由于用 户 需求 的多样 化 , 卡 车 车架尤 其是 车 架纵 梁表 现为 多品种 、 小批 量 生产特 点 。 为 实 现 卡 车 车
『 訇 1 卡车车架结 构
随 着 卡 车 市 场 的 细 分 , 国 内 卡 车 大 多 分 为 重 型 卡车 、 中 型卡 车 、 轻 型 卡 车 和微 型 卡 车 , 卡 车 的两 大 主 要 总 成 为 车 身 和 底 盘 , 卡 车 底 盘 中 车 架 是 整 车 的 骨架 , 车架 的主要 零件 有纵 梁 、 横梁 、 连 接板 、 各 种 支 架 , 各种零 件 采用 螺栓 联接 、 铆 接或 焊接 装 配成 车架
总 成
轻 型 卡 车 和 微 型 卡 车 车 架 多 采 用 弯 曲纵 梁 ; 中 、 重_ 型 卡 车 纵 梁 多 为 直 线 型 纵 梁 ,纵 梁 分 为 变 截 面 和
等截 面 , 腹 面又分 为有 落差 和无 落 差 。 图 2是 中 重 型 卡 车典型 车架 纵梁 形 状示 意 图 。
卡 车车架 纵 梁 的质量控 制 要素 主要 有 纵 梁槽 宽 尺寸、 腹 面平 面度 、 腹 面直 线度 、 纵 梁 的扭 曲 、 翼 面 的
直 线 度 和 腹 面 落 差 尺 寸 。 以 七各 要 素 如 图 3所 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1 4 作者简介 : 崔 有 山( 1 9 7 0 一 ) , 男, 高 级 工 程 师

纵 梁制 造2 1 2 艺
S t ud y o n c a l c u l a t i o n mo de l o f p r o c e s s di s p l a c e me nt f o r s i de r o l l e r s i n f o u r - - r o l l
p l a t e be nd i n g ma c hi ne
CHE N De d a o , YANG J i n , AN Hu p i n g  ̄
( 1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L a n z h o u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 G a n s u C h i n a ;
卡 车 车架 零 件 材 料 主 要 使 用 金 属 钢 板 , 厚 度 多 为 3 mm~ 8 mm; 轻 型 卡 车车架 纵 梁 厚度 为 5 am~ r 6 am, r 横
梁 、 连接 板 和 支架 钢板 厚 度 3 am~ r 5 mm ; 中 重 型 卡 车 车架 纵 梁厚 度 为 7 am~ r 8 am , r 加强板 、 横梁 、 连 接 板 及 支架厚度 为 5 am~ r 8 mm。 卡 车 车 架 结 构 如 图 1所 示 。
结合卡 车车架纵 梁的形状特 点 , 总 结 各 种 滚 压 设 备 结 构 的 优 点 和 不足 , 合理选 择卡 车车架纵 梁滚压成形 设备 。
关键 词 : 机 械制 造 ; 卡 车车架 纵 梁 ; 滚 压成 形 ; 设 备 选 型
中图分 类号 : T G3 3 5 . 4 文献标 识 码 : B DOI : 1 0 . 1 6 3 1 6 / i . i s s n . 1 6 7 2 - 01 2 1 . 2 01 5 . 0 3 . 0 1 3
年生产规模jc产品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前提下校平机构通常巾多组滚子组成卷料引入校平或者w生产规模不大时每条线的零件数量单一时机构后经过多组滚子不断运行消除卷料弯曲保证由于品种转换不多滚压成形线可采用人j调整结进入滚线的卷料处于平直状态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0 1 21 ( 2 0 1 5 ) 0 3 — 0 0 4 8 — 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