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的变工况

合集下载

汽轮机的变工况

汽轮机的变工况

一、节流调节 G0通过一个或几个同时启闭的调节汽阀,进 1、节流调节:
入到汽轮机第一级。 特点:存在节流损失,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变工况 各级后温度变化较小。 H i H i Ht th ri ri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H t H t H t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相对内效率 ri
G1 当考虑温度修正后 G0
2 01 2 0
P0 G
P2
P4
P6

2 z1 2 z
p p p p
T0 T01


2、变工况前后级组均为临界状态
若级组中某一级始终处于临界状态,这种情况一般是 末级首先达到临界状态,因为末级的设计比焓降是各级中 最大的。
例如级组由三级组成,如图示,假设末级达到临界
第三章 汽轮机的变工况运行
喷嘴的变工况 级的变工况 级组的变工况 调节级的变工况 汽轮机调节方式



当外界负荷变化、 蒸汽参数波动或 转速变化时,均 会引起汽轮机内 热力过程的变化 和零部件受力情 况的变化,从而 影响机组经济性 和安全性。这种 与设计条件不相 符的工况称为变 工况。
第一节 喷管的变工况
第四节 汽轮机调节方式和调节级的变工况
Pel G Htrimg
从运行方式上可分为
定压调节
节流调节 喷管调节
滑压调节
定压运行:在负荷调节过程中,保证主汽阀前蒸汽的参 数不变,靠调节阀的开度调节负荷。 滑压运行:调节汽阀全开或保持一定开度不变,新蒸汽 的压力随负荷变化而变化,温度保持不变。
1、变工况前后级均处于临界状态
Gc1 p Gc p
* 01 * 0 * 01 * 0
T p01 T0 T p0 T01

汽轮机变工况

汽轮机变工况
7
一、级内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1、级内为临界工况 定义:级内喷嘴叶栅或动叶栅两者之一的流速达到或超过临界速度
(1)级内喷嘴达到临界(变工况前后)
Gc1 Gc
p001 p00
T00 T001
p01 p0
T0 不考虑初温变化 T01
(2)级内动叶达到临界(变工况前后)
p
0 01
p
0 0

p 01 p0
Gc1 Gc
第三章 汽轮机的变动工况特性
1
引言
设计工况:汽轮机按一定的热力参数、转速和功率设计,对应
设计参数的工况
(经济工况)
变工况:偏离设计工况的运行工况
1. 外界负荷变化; 2. 季节环境变化,如循环水进口温度变化; 3. 锅炉运行参数的变化,如主汽温度、压力、再热汽温等波动; 4. 汽轮机本体、辅机设备缺陷,如通流部分磨损、结垢、断叶,凝汽器泄漏。
p421 p42
结论:若级组中某一级 始终处于临界状态,则 级组流量与该级组所有 各级级前压力成正比。
即:p 4 1 p 2 1 Gc1p41 T0 p21 To p01 T0
p4 p2
Gc p4 T01 p2 T01 p0 T01
不考虑温度变化 Gc1 p41 p21 p01 Gc p4 p2 p0
p01
0
G1 G
p021 pg21 p02 pg2
p021
1
pg1 p01
2
p01
p02
1
pg p0
2
p0
p0
级组
pg
结论:1)凝汽式汽轮机各级(除最后一、二级外),无论是否发生
临界,其流量均与级前压力成正比。
2)对于最后几级,由于 p 0 , p 01 相对较低,

第三章 汽轮机的变工况讲诉

第三章 汽轮机的变工况讲诉
G01 p01 G0 p0 T0 T01
• 忽略温度的影响
G01 p01 G0 p0
G0 G1 p1 p0
• 可利用调节级后蒸汽压力作为测量蒸汽流量的 信号或机组功率的信号
三、各级组的 p0 G 曲线
1、凝汽式汽轮机非调节级各级组
对于凝汽式级组,可将包括末级在内的各级作为一个级组,该 级组后压力为汽轮机排汽压力 pg,当级数较多时,级组前压力 p0 pg ,这样: pg1 2 级组 pg p0 2
– 调节级后压力增加,但流量不增加。不正常!根据计算公式 得出:a<1 – 通流面积减小:非调节级通流部分堵塞! – 稳定增加:不是机械损坏! – 通流部分结垢→高压效率大为降低→高压缸流通部分结垢!
汽轮机的负荷特性举例
• 3、某机三年运行数据表明,在调节汽门的同一开度(各个调节 汽门开度均是)下,功率是渐渐增加的,三年前后的同一调节气 门开度下的运行数据之差如下:同时,在发现上述问题后,曾进 行实验,证明在各个调节汽门的不同开度下,功率都变大。 功率 调节级后 中间再热后压力 高压缸 压力 效率 +11.0% +11.0% +10.2% -1.8%
① 凝汽式汽轮机 调节级、中间级、末级的情况不同,分别讨论。 a) 中间级(除调节级与末级以外)
G1 p01 p21 p2 p21 G p0 p2 p0 p01

ht1 T01 ht T0
在 T01 T0 ht1 ht
结论:凝汽式汽轮机中间级,流量变化时级的理想比 焓降基本不变。
二、级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流量相等而依次串联的排列的若干级称为级组。 级组的亚临界工况:各级气流速度均小于临界速度 级组的临界工况:级组内至少有一列叶栅的出口流速 达到或超过临界流速

汽轮机的变工况

汽轮机的变工况
5)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给水的压力和流量同时降低,所以与定 压相比,能耗明显降低。
二、缺点:
1)负荷变动时,汽包内压力和温度随着变化,汽包的应力问题 比定压运行严重,成为限制机组负荷变动速度的主要因素 2)机组负荷变动,是靠锅炉调整燃烧和给水进行的,而锅炉是 热惯性大的设备,所以,负荷响应的速度慢 3)低负荷时降低了主蒸汽压力,从而降低了机组的循环热效率
G01 G0
p021
p
2 g1
T0
p02 pg2 T01
G01、P01、T01 、Pg1 变工况下级组流量、初压、初温、背压 G0、P0、T0、Pg1 设计工况下级组流量、初压、初温、背压
若不考虑温度变化(滑压运行):
G01 G0
p021 pg21
p02
p
2 g
1.级组的临界工况
• 某级处于临界状态,或者级后压力很低:
一、与定压运行相比,滑压运行的效益主要表现在: 1)由于压力随负荷降低,蒸汽的比热减小,过热热减小。所以 过热蒸汽温度在较宽的负荷范围内都维持了稳定(例如:在40100%MCR内可维持额定温度); 2)由于汽轮机节流损失小,高压缸排汽温度稳定(亚临界机组, 负荷从100%降低到50%MCR,高缸排汽温度只降低了60度左右, 所以再热气温也容易维持稳定);
变工况
汽轮机的设计值:效率最高
设计工况:经济工况
设计功率:经济功率
运行中参数不可能始终保持设计值→变工况→汽机热力 过程变化(流量、压力、温度、比焓降、效率等)、零 部件受力变化、热应力/热膨胀/热变形情况变化 典型变工况:启动、停机、故障
一、级组的变工况
一、定压运行与滑压运行
定压运行:汽轮机在不同工况运行时,依靠改变调节汽门的开 度来改变级组的功率。而汽轮机前的新奇压力和新汽温度维持 不变。(汽机主调锅炉跟随,汽轮机通过改变调门位置改变电 负荷,锅炉维持主蒸汽压力——炉跟机)

汽轮机的变工况

汽轮机的变工况

级和级组的变工况
级和级组中流量与压力的变化规律
工况变动时,级前、后压力和流量的变化关系
级在超临界工况下工作时
G1 01 G 0 0
若级在变工况前后均为临界状态(不论喷嘴或动叶达到临界 状态)下工作时,则通过这一级的流量只与级前的蒸汽参数 有关,而与级后的压力无关。且通过该级的流量与级前压力 成正比。
Je3B3242(80) 汽轮机调速级处的蒸汽温度与负荷无关。(×)
Sc-. cn
结语
谢谢大家!
根据这个原理,在汽轮机运行中就可以利 用调节级汽室压力和各抽汽口压力,来监 视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工作情况和了解级组 带负荷情况,故把这些压力称为监视段压 力。
变工况时流量与各级焓降的变化规律
汽轮机级的理想焓降只与级前、后的压力比及 级前蒸汽的绝对温度有关。在工况变化不大时, 级前蒸汽温度变化也不大,可略去不计,则级 的理想焓降变化只取决于级前后压力比的变化。
凝汽式汽轮机的变工况
节流调节汽轮机的变工况
节流调节是全部蒸汽都经过一个或几个同 时启、闭的调节汽阀,然后流向第一级喷 嘴。这种配汽方式主要是改变调节汽阀的 开度对蒸汽进行节流,以改变进汽压力, 使有用焓降发生变化,并相应改变蒸汽流 量,来调整汽轮机功率的。
节流调节的凝汽式汽轮机,在工况变动 时,因第一级流通面积不随进汽量的变 化而变化,因而其变工况特性和中间级 完全相同,即第一级级前压力与流量成 正比,焓降、反动度、速比和效率等在 变工况时近于保持不变,只有最末级的 焓降随着工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结论:不论是凝汽式汽轮机还是背压式汽轮机,
如果变工况前、后均为临界状态,则各中间级的 焓降几乎不变,故其效率也不变。
变工况前、后级组在亚临界状态时

汽轮机变工况

汽轮机变工况

第三章第三章汽轮机的变工况chapter 3 The changing condition of Steam turbine设计工况:运行时各种参数都保持设计值。

变工况:偏离设计值的工况。

经济功率:汽轮机在设计条件下所发出的功率。

额定功率:汽轮机长期运行所能连续发出的最大功率。

研究目的:不同工况下热力过程,蒸汽流量、蒸汽参数的变化,不同调节方式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一节喷嘴的变工况The changing condition of a nozzle分析:喷嘴前后参数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一、渐缩喷嘴的变工况The changing condition of a contracting nozzle试验:调整喷嘴前后阀门,改变初压和背压,测取流量的变化。

(一)(一)初压P*0不变而背压P1变化(1)(1)εn=1,P1= P*0,G=0,a-b,d(2)(2)0<εn<εcr,G<G cr,a-b1-c1,1(3)(3)εn=εcr,G=G cr,a-b2-c2,e(4)(4)ε1d<εn<εcr,G=G cr,a-b3-c3,3(5)(5)εn=ε1d,G=G cr,a-c4,4(6)(6)εn<ε1d,G=G cr,a-c4-c5,5列椭圆方程:(二)(二)流量网图改变p*0可得出一系列曲线,即流量网图横坐标:ε1= p1/p*0m;纵坐标:βm=G/G 0m;参变量:ε0= p*01 /p*0mp*0m、G*0m:分别为初压最大值和与之相应的临界流量的最大值。

例1:已知:p0 =9MPa ,p01 =7.2MPa,p1 =6.3MPa,p11 =4.5MPa求:流量的变化。

解:取=9Mpa原工况:ε0= p0 /p0m =1,ε1=p1 /p0m=0.7查出:βm =G/G0m=0.94新工况:ε01= p01 /p0m =0.8,ε11=p11 /p0m=0.5查出:βm1 =0.78则:例2:已知:p0 =1MPa ,p01 =0.9MPa,p1 =0.7 MPa,p11 =0.8Mpa,t0 =320℃,t01 =305℃求:流量的变化。

汽轮机的变工况课件

汽轮机的变工况课件
分类
按照变化原因可分为负荷变工况和非负荷变工况;按照 变化程度可分为稳态变工况和动态变工况。
影响因素
01 外部负荷变化
电网负荷变化、发电机故障等导致汽轮机负荷发 生变化。
02 内部因素变化
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叶片磨损、调节系统失灵 等导致汽轮机性能发生变化。
03 运行参数变化
蒸汽参数、冷却水温度、真空度等运行参数的变 化也会影响汽轮机的运行状态。
汽轮机稳态工况分析
稳态工况特点
01 负荷稳定
在稳态工况下,汽轮机的负荷保持相对稳定,变 化范围较小。
02 参数恒定
汽轮机的进汽参数(如压力、温度等)和排汽参 数在稳态工况下保持恒定,不随时间变化。
03 转速不变
稳态工况下,汽轮机的转速保持恒定,不出现明 显的波动。
性能指标评价
热效率
评价汽轮机在稳态工况下 的热效率,反映其能量转 换效率。
研究意 义
01
提高汽轮机运行效率
通过对变工况的研究,可以优化汽轮机的运行方式,提高汽轮机的运行
效率和经济性。
02 03
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汽轮机是电网中的重要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对变工况的研究,可以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电网的稳 定运行。
延长汽轮机使用寿命
通过对变工况的研究,可以了解汽轮机在变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和损伤机 理,提出相应的维护和检修策略,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负荷调节过程
调节方式
包括节流调节、喷嘴调节和滑压调节等,根据机组负荷变化选择合适的调节方式,保持汽轮机 稳定运行。
调节系统
包括调速系统、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等,需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调节系统动作准确可靠。

汽轮机原理 第五章 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

汽轮机原理 第五章 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
0 0 0 01
k 1 k
0 p0 p 0 0 p01 p01
第一节 喷嘴的变工况特性
近似认为
T00 T0 ,有 0 T01 T01
Gc1 p01 Gc p0
忽略温度变化则有:
T0 T01
Gc1 p01 Gc p0
结论:喷嘴的临界流量正比于初压或滞止初压,反比于喷嘴前热力 学温度的平方根或滞止热力学温度的平方根。
第二节 级与级组的变工况特性 1.2 动叶为临界 如级变工况前后喷嘴均为亚临界,动叶均为临界,则仿照喷嘴的变 工况公式,以动叶的相对热力参数带入,得到变工况前后动叶临界流量 的比值:
0 G c1 p11 0 Gc p1
T10 p11 0 T11 p1
T1 T11
略去温度影响,得
0 G c1 p11 p11 0 Gc p1 p1
第一节 喷嘴的变工况特性
虚线BO, 虽然对于渐缩喷嘴没有实际 意义,但对于缩放喷嘴是有实际意义的。 CBO曲线上各点,表示蒸汽初参数、物性 和喷嘴出口面积给定时,不同背压时,各 缩放喷嘴的设计工况点。 喷嘴入口蒸汽参数不变,背压越低, 喷嘴的膨胀度f=An/Ac就会越大,出口截面 积An维持不变,喷嘴喉部截面Ac也就越小。 当P1→0时,f→∞, Ac →0,Gc→0。

n
2 k
n
k 1 k

2
以椭圆公式代替精确公式计算流量比的误差(‰)
压比 误差 0.600 -0.35 0.700 -2.26 0.750 -3.34 0.800 -4.36 0.850 -5.96 0.875 -6.64 0.900 -7.56 0.925 -7.99 0.950 -8.66 0.975 -9.33 0.985 -9.60 0.990 -11.2 1.00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Gcr1 p01 * Gcr p0
二、缩放喷管的变工况 设计背压p1:保持蒸汽在斜切部分不膨胀 的最低背压。 特征背压p1a:喷嘴喉部保持临界状态的 最高背压。 极限背压p1d:在斜切部分膨胀达到极限 时对应的压力。
膨胀度
图3-5 速度系数随压力比的变化曲线
第二节
级与级组的变工况
亚临界工况下,按弗留格尔公式计算。末级p0
沿双曲线变化。
倒数第三级之前的各级pg1<<p01 ,pz <<p0
2 p01 p z21 T0 G1 G p02 p z2 T01
=
p z1 2 p 1 ( ) p01 T0 p z 2 T01 2 p0 1 ( ) p0
1 m1 1 m

前提条件: 亚临界工况下比容变化较小;
近似计算中,对上式近似假定: (1)工况变动时,反动级的反动度基本不变,冲
动级的速比变化不大时,反动度的变化较小, (2)亚临界级的较大
m m1 m 0 p2
p0
p 较大, 0 p2 较小,
忽略大根号内分子、分母的第二项。
四、压力与流量关系式的应用
1. 应用条件
1) 通汽面积不变;
若因结垢或腐蚀等使变工况下通汽面积有了改 变,应进行修正。即:
Gc1 p 01 Gc p0 T0 T01
G1 G
2 2 p01 p g1 2 2 p0 p g
T0 T01
A1 a A
——面积变化之比。
对于调节级,只有当第一调节汽门开大或关小
§3.1 喷嘴的变工况特性 分析:喷嘴前后参数与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激波:缩放喷嘴背压逐渐高于设计值时,将先 再喷嘴出口处,后在喷嘴段渐放段内产生冲波,超 音速汽流经过冲波,流速大大降低,损失很大,
一、渐缩喷嘴
图3-2 渐缩喷嘴流量与出口压力的关系曲线
n cr 1 cr
(4)工况变化前后级组均未达到临界状态。
弗留格尔公式的应用
(1)监视汽轮机通流部分运行是否正常
(2)可推算出不同流量下各级级前压力, 求得各级的压差、焓降,从而确定相应的功率、 效率及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当然也可由压力推 算出通过级组的流量。
三、各级组的p0-G的关系曲线 1.凝汽式汽轮机非调节级各级组 一般末级在临界工况下工作,级前压力与流量 成正比关系。
均未达到临界状态时,级组的流量与级组前后压力
平方差的平方根成正比。 • 初压不变,椭圆方程; • 背压不变,双曲线方程。 • 级数越多,临界压力越接近于零,应用弗留 格尔公式误差越小。
弗留格尔公式的应用条件
(1)在同一工况下,通过级组中各级的流量
应相同。
(2)在不同工况下,级组中各级的通流面积 应保持不变 (3)严格地讲,弗留格尔公式只适用于具有 无穷多级数的级组。
G1 1 G
* * p 01 0 * * p 0 01
* G1 1 p 01 * G p0
T0* * T01
* * * * p0 0 p01 01
* T0* T01
* G1 1 p01 * G p0
Gcr1 p Gcr p
* 01 * 0
T T
* 0 * 01

k n1 2 k
2
n1
0 01
n n
0 0
n1 n
0 Gc1 p 01 0 Gc p0
T0 T01
忽略温度的变化,则
0 Gc1 p01 p01 0 Gc p0 p0
结论:只要级在临界状态下工作,不论临界 状态是发生在喷嘴中还是发生在动叶中,通过该
级的流量均与级前压力成正比,而与级后压力无
OB与OA重合,各条曲线变为中变工况下的
曲线,列椭圆方程,两式相比得:
G1 G
p p
2 01 2 0
2 g1 2 g
p p
T0 T01
不考虑温度变化,则
G1 G
2 2 p01 p g1 2 2 p0 p g
弗留格尔公式。它表明:当工况变化前后级组
而其他调节汽门均关闭时,通汽面积才不变,才可
把调节级包括在级组内。 当调节级不包括在级组内时,也不能对调节级 单独应用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式进行计算。 2) 级组内各级流量相同(包括回热抽汽); 对于有大量抽汽及调节抽汽式汽轮机抽汽口两 侧都必须分作两个级组。
3) 流过级组内各级的蒸汽应是一股均质流。
汽压力基本不变, p0-G为双曲线关系。
**
总结:
对于喷嘴调节的凝汽式汽轮机,当流量(功率)变化 时,其焓降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调节级和末级; 当流量增加时,调节级焓降减小,末级焓降增加,各 中间级焓降近乎不变;
当流量减小时,调节级焓降增大,末级焓降减小,各
中间级焓降近乎不变; 对于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级和末级的焓降都要随流量G 而变化。
G G 1 cr

2
2
2
n cr G 1 1 Gcr cr
* * G Gcr 0.648 An p0 / 0
图3-3 渐缩喷嘴流量网图
* * G1 0.648 1 An p01 / 01
G1 p01 T0 p21 T2 pz1 Tz G p0 T01 p2 T21 pz Tz1
G c1 p 01 Gc p0 T0 T01
Gc1 p01 Gc p0
结论:在变工况下,如果级组的最后一级始 终处于临界状态,则通过该级组的流量与级组中所 有各级的级前压力成正比。
式(8)简化为
G1 G
2 2 p 01 p 21 2 2 p0 p 2
T0 T01
不考虑温度变化,
G1 G
2 2 p 01 p 21 2 2 p0 p2
结论:当级内未达到临界状态时,通过级的流
量不仅与级前参数有关,而且还与级后参数有关。
(三)一种工况下级处于临界状态,而在另一 种工况下级处于亚临界状态
调节级多数工况下流过两股初压不同的汽流,
这时,整个调节级不能包括在级组内,其流量也不
能单独的用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式计算。 但调节级的某个喷嘴组和其后的动叶可以看成 许多工况下,调节级都不能包括在级组内,使 级,应用级的压力与流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汽轮机的初参数不能作为已知量参与运算,故级组
第三章 汽轮机的变工况
研究变工况的目的: 在于分析汽轮机变工况下的热力过程; 了解其效率的变化及主要零部件的受力情 况; 以保证在变工况下安全、经济地运行。
设计工况(经济工况):运行时各种参数都保持
设计值。即汽轮机在设计条件下的工况。
变工况:与设计条件不相符的工况。 经济功率:汽轮机在设计条件下所发出的功率。 额定功率:汽轮机长期运行所能连续发出的最大 功率。
节级出现堵塞;

高压缸效率大为下降,说明是高压缸结垢;
故障汽轮机参数变化表(三) 分析原因: • 调节级后压力与流量成正比变化,说明调节级或调节 级前出现故障;


各汽门开度下功率均增加,排除汽门本身故障;
可能调节级通流面积增大,可能情况为: (1)喷嘴腐蚀;(2)叶片损坏;(3)喷嘴弧段漏汽; 后两种情况将引起高压缸效率大大下降,但并未如此,
一、变工况下级前后参数与流量的关系 (一)级在临界工况下工作 1.工况变化前后喷嘴处于临界工况
0 Gc1 p 01 0 Gc p0
T00 p 01 0 p0 T01
T0 T01
若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则
0 Gc1 p01 p01 0 Gc p0 p0
2、级的工况变动前后,喷嘴流速未达到临界 值,而动叶均处于临界状态。与喷嘴一样,采用动 叶的相对热力参数:
节级叶片断落使第一非调节级喷嘴堵塞使调 节级后压力升高,所以以上原因可排除;
调节汽门阀杆断裂将使汽门关闭,开启各
个调节汽门,汽门开大流量并不增大,表明
这一阀门失灵。
故障汽轮机参数变化表(二)
分析原因:
• • • 功率是稳定速率下降的,不是突降; 调节级后压力上升,而流量未增加,说明非调 堵塞稳定增加,不是机械损坏,可能是结垢;
关。
(二)级内为亚临界工况 级内喷嘴和动叶出口汽流速度都小于临界速
度,称该级工况为亚临界工况。
级的喷嘴出口连续方程为:
G1t n An c1t
设 c0 0, 则c1t 2(1 m )ht 上式得: ' 2t 1 G (n An ' 2ht ) 1 m 2t 1t
(1)
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则
0 Gc1 p11 p11 0 Gc p1 p1
若冲动级动叶顶部采用曲径汽封,忽略叶顶漏
汽,认为喷嘴流量等于动叶流量。
由于喷嘴在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均处于亚临界
工况,故斜切部分没有膨胀和偏转,喷嘴出口面积
不变,所以,设计工况和变工况下临界流量的比值
与(1)式相等:
Gc1 p Gc p
2、变工况前后级组未达临界状态
图3.2.1(a),蒸汽流量与初压和背压的实验关
系曲线,与图3.1.3相似。此时级组的流量随背压
的变化关系可近似看做一椭圆曲线。 由于级组中有若干列喷嘴和动叶,故同一初压 下的级组的临界压力 p gc 比喷嘴临界压力
pc 小得
多。
为了简化计算,设级组内级数为无限多,则 级组临界压力 pgc 0 。则图3.2.1(a)中的直线
常从末级算起,把排汽参数作为已知量参与运算。
2. 用于分析运行问题
故障汽轮机参数变化表(一)
分析原因:
压力突降,压力变小可知蒸汽流量变小,
由给水流量变小也可看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