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AD-2-0031-A3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5、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xxxx有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编号: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6年2月28日实施日期:2016年3月1日1 目的识别保持和管理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工作环境。
2 适用范围产品的生产环境,设备运行环境及厂区环境以及仓库等环境。
3 职责3.1 安保处负责组织对产品生产的工作环境、厂区环境及仓库环境等进行识别和管理;3.2 研发处负责在产品实现策划时,识别所需的工作环境;负责组织对检化验工作环境进行识别和管理;3.3 负责组织对设备运行环境进行识别和管理;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辖区的工作环境保持。
4 工作程序:4.1工作环境包括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过程设备及其维护(硬件和软件)(见5.7.8);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信息系统);d)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
公司为满足产品符合要求,提供了适用的厂房或相关建筑物、工作场所等,工作环境还包括生产场地、人员作业环境、过程设备及配置必要的通风、照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的设备等。
4.2 工作环境的识别和管理4.2.1 安保处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组织识别和管理作业场所必须的工作环境,对生产现场设施实行定制管理。
定期检查各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保持情况。
4.2.2 研发处负责在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时,识别所需的工作环境;负责识别检验场所所需的工作环境;负责保持试验室的温、湿度、防震和防磁等符合试验规程或校准规程所规定的要求。
4.2.3 负责组织在工程新项目设计时,识别所需的工作环境(包括环境保护设备、人员工作环境设施等),对新建工程项目进行验收时,包括对工作环境满足要求的验收。
负责识别计量设备运行环境和计量校验工作环境,并保持计量校验工作环境。
4.2.4 各单位负责所管辖区内的工作环境进行保持。
4.3安保处不定期对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如实记录检查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处理,执行《安全现场考核细则》。
服务的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服务的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 目的确定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服务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设备,确定并管理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设备和工具、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 职责3.1 工程部负责对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设备进行控制。
3.2 办公室、工程部、服务中心分别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 工作程序4.1 基础设施设备的确定公司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健身娱乐场所等)、服务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如计算机管理网络、通讯设施、水、电、气供应、道路及排污管线等)、支持性设备和工具(如维修用的设备和工具等)。
4.2 根据建设部《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标准》,对于各类服务设施设备的管理应做到:a)各类设施图纸、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良好;b)设施运行正常,有正常的保养、检修制度;c)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d)电梯按规定时间运行;e)消防系统设备完好,可随时启用;4.3 设施设备的提供4.3.1 设施设备的接管、验收:在接管物业设施设备时,由物业工程部负责按设施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资料对接管的设施设备进行验收。
达不到要求者,应通知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设施设备的接管的相关资料由办公室统一汇总整理,档案室存档。
4.3.2 设施设备的采购:各部门根据使用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设施设备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设备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由工程部审核,报经理及集团分管副总裁及总裁批准后,由办公室组织具体实施采购。
4.3.3 采购设施设备的验收a)采购的设施设备,工程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工程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以满足持续提供顾客需求的产品。
2.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软件、设备及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施进行控制;3.2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3行政部——负责对公司内部办公环境进行控制3.4总经理——负责批准设施的配置申请。
4.程序4.1生产和服务设施的识别本公司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活动所需要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工装、工具(包括工、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本公司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活动顺序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健身娱乐场所、车间等)、服务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如计算机管理网络、通讯设施、运输设施、水、电、气供应、道路及排污管线等)、支持性设备和工具(如维修用的设备和工具等)。
对于各类服务设施的管理应做到:a)各类设施图纸、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良好;b)设施运行正常,有正常的保养,检修制度;c)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d)消防系统设备完好,可随时启用;4.2设施设备的提供4.2.1各职能部门根据部门需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设备采购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后,由本公司管理层和采购部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确保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需要。
4.2.2对于外购的新增设施设备,由需求部门对设备的选型进行调查和考察,采购部门协助,在与供货单位洽谈中应对设备的可靠性、先进性、维修性、经济性、维修备品配件、润滑油品、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培训、设备安装和使用维修所需要的技术资料等方面提出要示,由公司管理层决定具体采购实施。
工作环境条件要求的控制程序2

1目的产品形成过程中,为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对进入洁净区的过程设备、所建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的人员等进行控制,确保洁净区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生产区(含洁净区)管理制度》的制订。
3.2 工程部负责生产设备、器具的采购。
并负责生产设备管理及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测量装置的管理。
3.4 生产部负责工艺纪律的检查及工作环境的管理。
3.5 品保部负责生产环境监测和监视。
3.6生产部负责设施及工作环境的管理、策划、确认。
3.7生产部负责本部设施的维护保养及进入洁净区人员的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各项工艺卫生管理规定的实施。
3.8车间主任负责洁净区消毒管理,组织操作人员做好洁净区的环境、器具等清洁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4程序4.1在产品实现中人员的控制4.1.1洁净区的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无传染病、皮肤病、结核病等疾病,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对在洁净区工作人员的体格检查,符合健康规定方可进入洁净区工作。
办公室负责将所有体检表收入健康档案。
4.1.2洁净服应的选材、质地应按《工作服装管理制度》执行。
4.1.3洁净区操作人员的进出必须按《人员进出一般生产区及洁净区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4.1.4进入洁净区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洁净作业、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4.1.5对来访和临时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公司指定人员批准及陪同下方可进入现场。
4.1.6洁净区操作人员工作服的管理,按“洁净服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4.2物料的控制4.2.1进入洁净区的器具须经过清洗、消毒,方可使用。
4.2.2物流的控制:物料进入洁净区,必须在脱外包装室脱去外包装,由传递窗/门进入洁净区,物料进出流程按《物料进出一般生产区及洁净区管理制度》执行。
4.3 清场的控制清场按《清场管理制度》执行。
4.4工作服控制按《洁净服管理制度》执行。
4.5洁净区设备、工具的清洁、消毒及器具的控制按《生产设备、容器具、工具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5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5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是一种通过对工作场所条件进行管理和调节,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舒适度的系统。
在现代企业中,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下面将介绍5种常见的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员工工作效率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员工的工作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应包括温度控制。
通过安装空调、供暖设备等,可以确保工作场所的温度适宜,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空气质量管理良好的空气质量是保持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可以通过安装空气净化器、调节通风系统等方式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感。
3.噪音控制过高的噪音是干扰员工工作的一种主要因素。
噪音可以来自机器设备的运转声、同事之间的交流声等。
为了减少噪音对员工工作的干扰,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应包括噪音控制措施,例如通过隔音材料、噪音屏障等来降低噪音水平,保持工作环境的安静。
4.光照管理光照的合理管理对员工的视觉舒适度和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应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同时配备合适的照明设备,以便在夜间或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光照,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5.设备调节不同的员工对于工作设备的设置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应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提供可调节的工作设备,例如可调节高度的办公桌、可调节角度的显示器等,以满足员工对于工作设备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为了实施以上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企业可以进行以下步骤:1.进行环境评估:了解工作场所的温度、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光照等情况,分析员工对工作环境问题的反馈和需求。
2.制定控制措施: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例如安装空调、净化器、调节噪音等措施。
3.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相应的设备安装和调节。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频次
统计方法
反馈
备注
环境检查得 分
见XX/WI-6.4-01
制造部
月/次
汇总
公布
附件:
工作环境管理流程简图
对设备、工装和计量器具,在进行定置策划时 应充分考虑生产的有效性、效率、员工操作的安全 性与舒适性等因素。
产品定置应规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辅 料、过程产品、产品的具体位置,在对产品进行定 置时应充分考虑生产现场的物流和安全等因素。
根据策划结果绘制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
应根据每位操作员工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充分 考虑其工作经验与相应的资格等因素,策划每位操 作员工的疋位和疋责、环境工作内容、具体要求与 范围。
车间主管 仓管员
4.5环境参数的控制
应按产品的要求,制定环境参数的控制要求, 并对其进行监视与测量,按规定作记录,以确保环 境参数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产品的控制计划
XX/F-6.4-01-01-0
环境参数检查表
制造部 质量部
4.6检查
根据工作环境评价准则,组织对各生产车间和 仓库进行工作环境与安全隐患的检查,检查结果应 作记录,每月至少一次,检查完后应及时汇总和评 价检查结果并公布。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XX机械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XX/QP-6.4-01
2016-3-10
2016-3-20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A/2
1
确保工作环境整洁、有序并符合产品生产的要求。
2
适用于影响产品符合性的生产和贮存的工作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过程负责:制造部
3Hale Waihona Puke 无44.1
责任
工作内容
2024年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3篇)

2024年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2024年,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人类社会正在向着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方向迈进。
在这个背景下,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升级。
首先,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通过将传感器、互联设备等技术应用于基础设施管理中,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比如,在能源管理方面,通过智能化控制程序可以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测、调节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其次,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也正在向着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在办公环境中应用智能传感器、智能灯光、智能空调等设备,可以实现对工作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节,为员工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比如,在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方面,通过智能化控制程序可以实现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洁度和新鲜度,确保员工的健康和舒适。
总之,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在2024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将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2024年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2)1、目的确定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服务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确定并管理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2、范围适用于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设施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引用标准GB/T19001-xx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4、职责4.1管理处负责对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4.2绿化班、保洁班、保安队、维修班等作业组分别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5、控制程序5.1基础设施的确定公司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健身娱乐场所、机房等)、服务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如计算机管理网络、通讯设施、水、电、气供应、电梯系统、供暖系统、道路及排污管线等)、支持性设备和工具(如维修用的设备和工具、车辆等)。
胶印厂 印刷厂 质量体系文件-QP-0031-工作环境温湿度管理控制程序

5.3.2.2 对于坐着不动的员工提供防护保暖设施:护腿、手套等。
5.3.2.3 调整工作节奏,每工作一小时休息十分钟,让员工充分活动身体。
5.3.3 当工作环境温度高于安全温度标准时(车间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
5.3.3.1 对生产车间房顶采取喷水、风扇等等措施进行降温,仓库和办公室开启空调和风扇等降温设备。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作环境(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的温湿度控制。
3.定义
无
4. 职责
4.1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温湿度仪器资源和设施。
4.2部门部长负责具体措施的实施。
4.3人事部门负责相应防护物品的购置。
4.4其它部门协助相关工作。
4.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温湿度的记录、及温湿度仪器的维护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本生产区域生产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5.4当湿度超出范围与有异常时,需立即采取转移所有产品,移放到恒温房进行控制温湿度,防止产品受潮、发霉,品质病变。
5.5各部门根据部门人数申报所需防护措施用品的数量,及时采购Leabharlann 关防护措施用品。6.相关记录
6.1 温/湿度记录表
4.6 当有温湿度出现异常时,首先要告诉相关负责人员,及时给予跟进处理。
5. 程序
5.1 由各部门负责每天检查工作环境的室内温度,并记录到《温/湿度记录表》中。
5.2 工作环境安全温/湿度标准:
5.2.1生产车间:温度16-30℃湿度 61-86%
5.2.2仓库:温度4-29℃湿度39-84%
5.2.3 办公室:温度4-31℃湿度 61-88%
管理程序文件
标题:工作环境温湿度管理控制程序(第A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4工/模/治具之整理,依《模具、治具管理作業程序》(JMFR-2-0001)執行。
5.2整頓:
5.2.1要用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地擺放整齊,明確地標示。
5.2.2各部門對各自負責的責任區需指定人員進行定期掃除、清理。
5.6由品保部會同稽核小組制定“稽核小組作業標準書”(JQAD-3-0061),依次陸續增列刪補內容後發行。
5.7監察及量測:
依糾正預防措施程序處理(JQAD-2-0010)
6.0相關文件:
6.1不合格品管制程序(JQAD-2-0008)
6.2模具、治具管理作業程序(JMFR-2-0001)
6.3稽核小組作業標準書(JQAD-3-0061)
5.3清掃、清潔:
5.3.1對整理、整頓出的臟污進行清除,使職場內無垃圾、沒有臟污的存在。
5.3.2各部門對各自負責的責任區需指定人員進行定期掃除、清理。
5.3.3組裝桌下、機台旁邊需維護清潔,不得堆置任何私人物品。
5.3.4通道上不得有污油、污水以保持乾燥整潔的空間。
5.3.5為維持5s的意識、保持清潔的工作環境需制訂稽核方法。
5.4素養:
5.4.1各部門要持續推動前4s至習慣化。
5.4.2為貫徹全員參與公司需對新進人員進行5s的教育訓練,同時要制定相關規
則。
5.4.3確實遵守作業標準與規範,養成自主管理的習慣。
5.5環境及勞工安全:
本公司各單位執行工作時,應注意對環境及勞工安全影響,必須遵照法律法規要求,且必要時應建立相關工作指導書及宣導方式,使員工了解及遵守。
版本說明文件編號QAD-2-0015改為PAO-2-0001.
2.對5.1.1和5.6修改後重新申請發行.
A3修訂
1.將原A2版文件編號JPAO-2-0001改為JQAD-2-0031.
2.新增環境及勞工安全衛生內容
提
案
審
查
核
准
1.0目的:
1.1為確立工廠環境整潔、以維護廠區之環境要求及維護勞工安全並持之以恆,特訂定本管制程序。
6.4糾正預防措施程序(JQAD-2-0010)
7.0參考表單:
7.1異常預防矯正措施單(JQAD-4-0011)
8.0流程圖: (略)
3.3督導責任:各單位主管負責該單位責任區域之督導。
4.0名詞定義:
4.1 5S:整理(SEIRE)整頓(SEITION)清掃(SEISO)清洁(SEIKESU)
素養(SHITSUKE)。
5.0作業程序:
5.1整理:
5.1.1首先需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別基準,不要用的清掉。
5.1.2不要的廢棄物品需作妥善處理。
1.2為配合推動ISO9001-2000、ISO14001& OHSAS18001的順利實施和運作,籍稽核小組對5S、環境及勞工安全的稽核活動以提升本公司整個管理體系,特制定本辦法。
2.0範圍:
2.1凡本公司各單位作業區均屬之。
3.0權責部門:
3.1作業區域:由使用單位負責。
3.2公共廠區:公共廠區由總管理處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