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18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ernterspiratorytractinefctions,RRTI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2007年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诊断理解为“临床概念”;将“诊断参考标准”修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
[1][定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内収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一、病因:多与护理不当、人托幼机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
对鼻咽部慢性病灶,必要时请耳鼻咽喉科协助诊断。
由于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系病毒感染,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2. 注意营养和饮食习惯以及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3.护理恰当;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5. 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剂。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反复气管支气管炎一、病因: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
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収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2.注意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収性痉挛性喉炎等鉴别;3.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定,合理应用抗生素;4. 对症治疗同反复肺炎。
反复肺炎:对于反复肺炎,除必须考虑何种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认真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基础病变。
1、免疫缺陷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2、先天性疾病(气道、肺及血管、心脏畸形)?3、纤毛运动障碍(原収与继収)?4、管腔内阻塞或管外压迫?5、反复吸入?(一)病因:(1)原収性免疫缺陷病:原収性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収性免疫缺陷病等。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

即可消失,并可继续服用。
3.2 卡介苗素 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用法和用量:肌注,每次0.5~1mg,7~15天1次, 10次为1疗程。
不良反应:可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肌肉痛等不适症状。
3.3 必思添 克雷白氏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
用法和用量:口服,2mg/d,连8天,停服3周(第1个月);1mg/d,连8天,停服3周(第2个月);1mg/d,连8天,停药(第3个月),3个月为1疗程。
不良反应:偶有一些消化道症状。
3.4 核酪用法和用量: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2ml,每周2次,4~6周改为每周1次,2~3个月为1疗程。
口服,每次10ml,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有效者可改为1次/周,继续用2~3个月。
不良反应:极少,偶有口干、皮疹和过敏反应。
3.5 干扰素(Interferon) 促进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用法和用量:肌注,一次100万u~1000万u,每日1次,5~10天为1疗程。
不良反应:较轻,个别有发热、肌痛、关节痛、少见有白细胞、血小板少、精神异常,一旦有不良反应应停药或减少剂量。
3.6 微量元素 对微量元素锌、铁、镁等缺乏的患儿,积极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卢 志 卢克俭100053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 复感儿 ,临床特点为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据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统计,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量的65%,其中复感儿占33%左右,是儿科常见病。
本病大约95%以上为病毒感染,据目前所知,呼吸道感染病毒大约有130个型别,而且变异快,人体免疫力不能持久,因此抗病毒疫苗不能有效的防止再感染的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它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
本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仅见于感冒、咳嗽、痰饮、咳喘等证中,没有统一的理论与辨证治疗的规律,现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对该病的中医临床辨证作简略的探讨,以期找出治疗规律,提高疗效。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对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因素、环境因素
方法较多。目前主要依赖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对于 及营养因素应尽量去除,要积极、系统地治疗全身疾病。提倡 急性感染期的 RRTI是有效的,但不能有效预防感染的复 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以适应外界环境。要提供平衡膳食,
发,且反复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细菌耐药,这严重危害儿童 改变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患儿定期检测微量元素 ,及
是雾化吸入治疗 ,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可使患儿呼吸道感染 迁延期和恢复期)进行辨证用药。还有内治法,如健脾益肺
次数明显减少。用法:肌肉注射 100万 U,隔日1次,5 d为 1 法、疏肝健脾法、益气活血法、清补并举法、固卫祛痰法;外治
个疗程。雾化 100万U加入 15 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隔 法,如推拿穴位、拔罐和穴位注射等。另外,一些专方、中成药
(12):946—948.
E4J 覃蔚 .口服 细 菌 溶 解 产 物 对 支 气 管 哮 喘 合 并 反 复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双 盲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J].中 华 儿 科 杂 志 ,
2次口服,每周连服 2~3 d,3个月为 1个疗程。 近年 出现 的左 旋咪 唑涂布剂 L7],通过局部 皮肤 给药 ,透
IJ,JL生理病理特点、体质特征、遗传及其他先天 因素是 呼吸道局部 slgA水平,能有效减少 RRTI儿童呼吸道感染
发病的主要原因,如身体虚弱、正气亏损的小儿发病率高;父 次数。用法:早餐前和临睡前各 7滴,治疗 4周,间歇 2周,再
母体质虚弱、妊娠时患病次数多、早产、双胎等肾虚型4,JL易 治疗 2周 。
2004,l8(12):79—81.
E73 孙 凌 昕 ,刘 兴 国 ,赵 艳 梅 ,等.左 旋 咪 唑 涂 布 剂 辅 治 小 儿反 复 呼 吸道 感 染 及 哮 喘 67例 临 床 分 析 【J].}l缶床 儿
《健脾益肺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健脾益肺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一、引言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为气之主,因此,通过健脾益肺法来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健脾益肺法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肺法进行治疗。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生活质量等指标,评估健脾益肺法的临床效果。
三、研究结果1. 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在接受健脾益肺法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且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2. 复发率: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实验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健脾益肺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
3.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食欲改善,体重增加,精神状态良好。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健脾益肺法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肺气得以充养。
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往往存在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肺气不足,易感外邪。
因此,通过健脾益肺法来调整患儿的脾胃功能,提高肺气,从而达到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还可结合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措施,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健脾益肺法在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食欲、体重和精神状态。
五、结论综上所述,健脾益肺法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通过调整患儿的脾胃功能,提高肺气,达到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收稿日期:2008-09-10作者简介:王力宁(1963-),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小儿肺系疾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虞舜,倪光夏,赵霞,李燕宁,艾军(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 p irat orytract infecti ons,RRTI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3诊断3.1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见表1。
表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2 732~5 622~14 522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d 以上;②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④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3.2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4辨证4.1肺脾气虚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食少纳呆,口不渴,多汗,动则易汗,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4.2营卫失调证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
4.3脾肾两虚证反复外感,面色萎黄或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鸡胸龟背,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发育落后,喘促乏力,气短,动则喘甚,少气懒言,多汗易汗,食少纳呆,大便溏烂,或五更泄泻,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冬病夏治”之“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

。
有效 : 支气管哮喘咳 、 、 痰 喘症状减轻 , 发作 次数减少 23 慢性 支 /, 气管炎 的咳、 、 痰 喘症状减轻 , 发作次 数减少 13 反 复感染 , /, 发病
次数每月减少两次或 病程缩 短 5 d 。无效 : 痰 、 咳、 喘症状 和发作
次发病 1 2d者 3 — 9例 , 7d者 3 , 2~ 2例 7d以上 1 ; 9例 诊断急性 支气管炎 7 1例 , 慢性支气管炎 1 。 9例 12 临床主证 . 咳嗽气粗 , 喉燥咽痛 , 咯痰不 爽 , 痰粘稠 或稠黄 ,
两组 总 有 效 率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0 0 ) .5 。详 见
中外 医学研究
| 。 誊 : : 毋 -
21 0 1 1年 2月 第 9卷
第3 6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碧雾謦 0 芬誊 誊誊 謦曩 垮 鬻|
彰囊 蟹谚曩誊 g ≯ j : 蠢秘秘 l
13 1 辨 证分 型 寒 证 : . . 咳嗽气 喘 、 白稀量 多 、 欲不 振 、 痰 食 恶
心、 吐、 欲 恶寒怕冷 、 无汗 、 四肢 不温、 倦怠 、 疲倦 、 大便稀 、 小便清 、 脉沉细 、 、 浮 面色无华 。虚 证 : 咳喘较 重 、 欲差 、 食 中气 不足 、 咳喘 无力、 气短 、 表情淡漠 、 脉细数 、 面色 咣 白。根据证型添加 热性 、 补
13 4 贴敷疗程 ..
从 每年夏 至开 始至末 伏 为止 , 贴敷 时最 好选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
杨菲菲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6(031)022
【摘要】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30%,差异显著(P<0.05)。
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3328-3329)
【作者】杨菲菲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儿科三门峡4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优质护理干预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王学梅; 毛丽霞; 李林霞
2.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J], 杨玉荣;华文山
3.清肺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 [J], 任永魁;王秀兰
4.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J], 郭新雪;叶琛琛;王勤;王敏华;吴佳妮;江明月
5.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疗效分析 [J], 江明月;叶琛琛;王勤;吴佳妮;郭新雪;王敏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杏佛花汤治疗小儿咳嗽118例

桑杏佛花汤治疗小儿咳嗽118例
陈正堂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2007(38)8
【摘要】笔者应用自拟桑杏佛花汤治疗小儿咳嗽11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陈正堂
【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儿科,天台,31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桑杏清肺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桑杏清肺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3.桑杏地龙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
4.桑杏汤合三叶汤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3例临床疗效观察
5.桑杏苏芩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药学2013年第10卷第11期 77
冬病夏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 1 8例
土 微(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常州213003)
关键词:冬病夏治法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3)11—0077—01 ;
4,JL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6个 少1次,或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月~6岁的d',JL,1~3岁幼儿更为常见,若治疗不当,容易发生 2.2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一年,118例中显效72例,有效38
咳喘、水肿、痹证等病证,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 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2%。
康。我科近20年来,采用冬病夏治以背部穴位贴敷治疗,对患 3讨论
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防治,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4,JL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造成屡感
1临床资料 外邪,邪毒久恋,稍愈又作,往复不已之势。d,JL脏腑娇嫩,藩
1.1一般资料:l18例均来自门诊2009年6月~2012年8月的 篱疏松,阴阳二气均较为稚弱,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肺、脾、肾
就诊患儿,其中男性65例,女性53例,其中0~2岁32例,3—5 三脏不足极为关键。故治疗以固本为要,兼补益肺脾,使“正气
岁46例,6~12岁40例。 内存,邪不可干”,从而达到减轻、减少发作的效果。冬病夏治
1.2诊断标准:采用《中医儿科学》中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要点I1l, 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
0~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10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 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素问・四
次以上;3-5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8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 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
感染2次以上;6~12岁sbJL,每年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其中 阳,秋冬养阴”。《素问・脉要精微论》“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
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上呼吸道感染第二次距第一次至少 上,阳气微下”。古人顺应天时养生,预防疾病。三伏天阳气旺
要间隔7天。 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
1.3治疗方法:取穴: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药物:取 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白芥子、玄胡各21g,甘遂、细辛各12g,共研末,加生姜汁调成 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方中白芥子
稠膏状,制成直径2cm的药饼。敷贴方法:取上述穴位,将药饼 性味辛温,入肺经,功效利气豁痰,温胃散寒;甘遂、生姜逐饮;
用胶布固定在指定穴位。每年夏季入伏日起使用,3—5日敷贴 细辛、玄胡性味辛温,功效温肺化饮。经络腧穴对药物的理化
一
次,每年敷贴5次,连续贴3年为一个疗程,药饼贴敷时间 刺激有特殊的敏感性、作用的放大性、整体的调节性口。肺俞、
为2~4岁者1.5-2小时,5-?岁者2—3小时,8~12岁者3~4小 脾俞、肾俞均为肺、脾、肾的背俞穴。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精
时,以患儿感觉轻微灼热感为度。治疗期间,慎用辛燥之品,以 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
防伤阴;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不宜 穴,生理上不仅与脏腑有着特定的联系,并且与脏腑的病理密
过度吹电风扇及使用空调,忌游泳。若起泡,可用消毒针尖刺 切相关,药物贴敷,可载药循经,健脾宣肺,温阳逐饮,补益心
破水泡,用消毒棉球擦净渗出液体,外涂龙胆紫药水,切勿用 肾,起到药物渗透和穴位调整的双重治疗作用。贴敷给药不经
手抓破,以免感染。若皮肤局部有破损禁用此法。 消化道,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痛苦小,依从性好,患儿
2结果 易于接受,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2.1疗效标准: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比治疗前减少3 5次,下呼 参考文献
吸道感染次数减少1~2次,为显效;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比治疗 『1]iY-受传.中医儿科学『M1.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82.
前减少2—3次,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1~2次,为有效;上呼 『2】赵立岩,经络学说在中药透皮治疗中的作用『J1.中国针灸,
吸道感染次数比治疗前减少2次以下,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减 1998。18(6):335.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卫 娜 李 霞(山西省闻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闻喜043800)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甲氨喋呤中药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3)11—0077—02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1%,是孕
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近年随着人
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生对异位妊娠的高度警惕,以及医疗
技术的发展,异位妊娠能在破裂或流产前确诊,为许多异位妊
娠患者提供了保守治疗的机会,尤其是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
妇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2012年我科收治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
6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岁,均有停经史及阴道不规
则流血史,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妇科检查、血B—HCG值及盆
腔B超检查结果确诊。保守治疗的指征:①无药物治疗禁忌
症,肝肾功能正常,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②输卵管妊娠未发
生破裂或流产;③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0cm;④血B—HCG<
IO00U/L;⑤无明显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有药物保守治疗的
要求。
1.2治疗方法:甲氨喋呤lmg/(kg・d)肌肉注射,第1、3、5、7日,
四氢叶酸0.1mg/(kg・d)肌肉注射,第2、4、6、8 13,同时开始口
服中药治疗,主要成分为:丹参、三棱、桃仁、穿山甲、川穹、莪
术、红花、花粉、甘草、皂刺、乳香、没药等,用药时临证加减,每
天一剂,连用7天,用药第8天复查血B—HCG值。血13一HCG
值下降50%以上,可停用甲氨喋呤,继续服用中药治疗;血B—
HCG值下降不足50%或者下降不明显甚至有轻微上升,盆腔
B超检查提示盆腔包块无明显增大,无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
经患者同意后可继续第二疗程治疗。血13一HCG值下降5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