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原则看公示语的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
1.引言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公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
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与标识语、标
志语
、标示语、揭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但公示语更为广泛。国际
标准化组织第145技术委员会(图形符号)主席BarryGray对“sign”定
义为“signsareanythingfromthesimplestwayfindingorinformation‘maker’
tothetechnicallysophisticatedcommunicationofamessage.Signingaffects
everybody——
—travelers,shoppers,visitors,driversetc,whetherinthecourse
ofbusinessorpleasure.”(王颖、吕和发,2007:13)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
标志,了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也反映了生活在这个社会群
体的整体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要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风貌,往往从这个时代、社会、国家或城市的语
用水平中获得初步的印象(何自然,1997)。翻译得当的公示语不仅帮助
来华工作、旅游的国际友人更方便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游玩,而且是一
个城市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如果翻译得不恰当,不仅让外国
朋友不知所措,还会贻笑大方。加强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有利于语言环
境的建设,促进和谐的国际交流氛围的形成。公示语的译语有着鲜明的
社会语用功能,因此,语用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2.合作原则及其在公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
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
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为CP)。
这个原则不仅在交谈时需要遵守,在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时也同样适用。
“TheCooperativePrinciple:Makeyourconversationalcontributionsuchasis
required,atthestageatwhichitoccurs,bytheacceptedpurposeordirection
ofthetalkexchangeinwhichyouareengaged.
”(Grice,1975)合作原则具体
体现为四条准则:一是数量准则(Quantitymaxim),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
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二是质量
准则(Qualitymaxim),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
够证据的话。三是关联准则(Relationmaxim),说话要贴切。四是方式准则
(Mannermaxim),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说话要有条理。
这四条准则中的前三条与人们在交谈时“说什么”这个问题有关,第四
条与“怎么说”这个问题有关。数量准则规定了我们说话时所应该提供
的适度的信息量。质量准则规定了说话的真实性。关联准则规定了说话
要切题。方式准则要求说话人简明扼要。遵守所有这些准则,人们就能
以最直接的方式、最高的效率进行交际。公示语的翻译是一项跨文化、
跨语言、跨社会的交际活动。合作原则中的这些准则同样能指导公示语
的翻译。
2.1数量准则与公示语的翻译
数量准则要求话语正好符合交际对信息的要求,不要增加多余需
要的信息。公示语印在空间有限的公告牌,它的读者往往路过时或使用
物品时匆匆一瞥。公示语应给读者短暂时间内传达必要的、起特定作用
的信息。
例1:坡道路滑注意安全
原译:TOTAKENOTICEOFSAFETHESLIPPERYAREVERY
CRAFTY
该译语除了多个语法错误外,所给的信息也不符合读者对信息的
需求。目标读者对此处的信息要求主要有二,一是获知路滑;二是期待
提醒。而且情况紧急,过多的信息量会干扰读者对主要信息的获取。此
译语建议改译为:CautionSlipperySlope。
例2:注意安全,请勿攀爬单边墙
原译:PAYATTENTIONFORYOURSAFETY.DON’TCLIMBTHE
SINGLEWALL.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需处理的就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含
义,把源语的意义用目标语传达,不必拘泥源语的词句。“注意安全,请
勿攀爬单边墙”译为”NoClimbing”足以解释源语的隐含意义,正好符
合交际对信息的要求。
2.2质量原则与公示语翻译
质量原则要求设法使你的话真实,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这就要求译者对原文进行准确、统一
规范的传达。但是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的公示语英译尚存在许多的问题。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做了演讲,随后接受北京电视台《世纪
之约》栏目采访时,他提到了北京的公示语的设置和使用问题。他说“外
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戴宗显吕和发,
2005:38)。“统一”被确立为公示语汉英翻译的一条原则符合公示语语
言风格的要求。“规约性”(罗选民黎世旺,2006)或者说“严格的规范性
和标准性词汇”(戴宗显吕和发,2005)是公示语的一大语言特征。所谓
规范化是指:译文和英语的通用标记语的表达法应该一致,而且有些已
制定国际标准的行业应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倪传斌刘治,1998)。规范、
统一的公示语也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满足旅游者、社会公众的社
会、行为和心理需求,提供社会服务。但是目前的公示语翻译存在着大
量的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
例3:小心碰头
这一公示语的英译可谓五花八门:
(1)TakeCareofYourHead(北京新街口商贸百货商场电梯旁)
(2)AttentionYourHead(南京地铁沿线站台)
(3)Becarefulyourhead/Becarefultohityourhead(哈尔滨某商厦警示
牌)
根据国际惯例,
“小心……”这类公示语一般用祈使句或短语表示,
如“当心触电”(Danger!HighVoltage),“当心碰头”(Caution,Head-bump-
ing!)
“当心踏空”(WatchYourStep)等。“小心……”,“注意……”,多译为
Mind或Watch,如“小心台阶”(MindtheStep),有时也译为(Caution),如
“小心碰头”(Caution!LowCeiling)。
例4:旅客止步
该条公示语有以下几种不规范英译:
(1)Stop(南京一所博物馆)
(2)Passengers,Stophere!(倪传斌刘治,1998:19)
(3)TouristsStoptheSteps(浙江千岛湖景区神龙岛)
其实“旅客止步”在英语国家通用说法是StaffOnly。类似表达还有:
员工专用,顾客止步(StaffOnly),公交车专用(BusesOnly),贵宾专用(VIP
Only/DistinguishedGuestsOnly),警车专用停车位(PoliceCarsOnly)。我们
把通用的公示语与英语国际惯例一致,避免根据汉语句式特点翻译时,
望文生义而翻译得不伦不类。
2.3关联准则与公示语的翻译
关联准则要求翻译时要根据语境,在目的语中寻找信息的关联性并
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以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
例5:有你的参与,垃圾不会无家可归(某公园的共示语)
原译:Ifyouwouldliketojoinus,rubbishwillneverbehomeless.
此类公示语具有“强制性”,因此,if和wouldliketo与此处语境不
符,建议改译为:NoLittering。
例6:当心滑跌
原译:DON’TFALLDOWN
此类公示语属于警示性公示语,其主要功能是提示公众注意潜在
的危险。为了使译语产生与此语境最强的关联性,该英译建议改译为英
语国家的习惯用语:CautionWetFloor。
2.4方式准则与公示语翻译
方式准则要求译语要简洁、有条理,避免晦涩和带有歧义的表达方
式。公示语的读者是对公示语不需任何职业或专业训练就能理解的普
通人,读时费解、有歧义就达不到公示语的社会作用,公示语的翻译应
该让读者一目了然。
例7:严禁客货混装
原译:Don’tputpassengersandcargoestogether!
对于译文读者来讲到底是指旅客不能同所带
从合作原则看公示语的翻译
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苏桡敏李有华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公示语的翻译。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应遵循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
准则和方式准则以达到译语与原语的等值。只有这样公示语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语用功能。
[关键词]合作原则公示语翻译
作者简介:苏桡敏,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助教,广西大学08级硕士研究生;李有华,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下转第129页)
人文社科
128
——
科技信息
货物一起前往目的地呢?还是在车上旅客不能同
所带货物放在一起?让人费解!为了避免误解,可以改译为:Nopas-
sengersontrucks!(倪传斌刘治,1998)
3.结束语合作原则是指导人类所有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虽然是一条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原则,人们却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它的规律参与语言事件。(何兆熊,2003)公示语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反映了生活在这个社会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翻译时应做到简洁、规范统一、灵活和明了。参考文献[1]Grice,H.P.,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Acts[M].NewYork:AcademicPress,1975[2]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38[3]何兆熊.语用学文献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
外语教学2006(3)
[6]刘法公,徐蓓佳.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的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8(2):47
[7]倪传斌,刘治.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
1998(2):19,20
[8]王颖,吕和发.公示语英汉翻译:原创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社,2007
[9]吴伟雄.谈涉外活动中诗句佳句汉英翻译的现场效果[J].上海
科技翻译,2004(1)
(上接第128页)
怎样才能大大拓展学术研究的创造性空间?
这是许多人久久萦怀的一个难题。要大大拓展,势必要广垦荒原、诸方探索。问题在于,一切真正的探索,都是无章可循、无路硬闯的,往往是从“非正式态”开始的。一、“非正式态”的描述性界定所谓非“正式态”,不仅贯穿于微观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如非正式课题,非正式方法,非正式信息,非正式程序、非正式观点、非正式结论,非正式成果;同时,也遍布科学研究的宏观领域:为非正式人才、非正式团体、非正式学派、非正式审议、甚至非正式鉴定。概况起来,其主要内涵是:“未经过预定,未纳入成规,未获得公认的探索状况。”具体地剖析,它大致上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变异的特效性相对来说,“正式态”的科研实体或科研活动,总是相对固定的,因而也是容易成为教条的。而“非正式态”的科研实体或科研活动,其构成因素往往是随机复合的,其实际后果往往是无限多样的。虽然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其开拓甚多,而重复甚少。因此,就创造性空间而言,“非正式态”远远大于“正式态”。许多“正式态”人才、方法、设备难以做出的科研创举,却往往由“非正式态”的人才、方法或设备脱颖而出。许多创造性奇才、革命性理论,正是由“非正式态”崛起的,最突出的大概莫过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爱因斯坦和华罗庚吧。(二)广博的兼容性一般来说,“非正式态”的科研实体或科研活动都是或然性的,因而都是平等的。虽然有创造与荒谬的相对分野,但都没有取得“正式态”的地位和统治者的权力;因此,党同伐异的强度相对甚弱。这对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机遇和创造性抉择大有裨益。就“非正式态”来讲,越是莫衷一是越好。(三)坚韧的趋常性“非正式态”的特效性、兼容性、超常性以至它的普遍性,都有其深刻的依据:1、客观世界各种因素,随机复合、随机显示是无穷的;而人类的确定性认识和正式性评价,则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随机出现的种种实体和活动,只能暂时处于“非正式态”。例如人际关系的无限多样,未来预测的复杂多变;再如:数学符号因子的无穷组合、化学反应的无穷方程式、天文学界对宇宙天体的无穷认知,都是极好的范例。2、人类的行为特征是不断进行创造、不断寻求解放;人类的思维特征是以发散性为主导的;因此,人类的所有活动,都难长期限制在既定的“正式态”的格局中。人类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新的实践、新的撞击、新的尝试之中,开拓新的“非正式态”的疆域。千姿百态的人生理想,不胜枚举的社会模式就是明证。3、科学发展史证明,“正式态”与“非正式态”是一对基本范畴,它揭示出探索活动的不同地位和不同性质的相对界限。“正式态”与“非正式态”既是互相依存的,又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非正式态”不仅是一切“正式态”的基础和前提;而且,“非正式态”在交流中可以优化“正式态”,在比较中可以鉴别“正式态”,自然也可以在竞争优胜中超越,取代“正式态”。(当然,仅仅是“可以”,并非“必然”)二、“非正式态”的实践启示(一)微观的研究活动
科学研究一般都有定向的课题。但在研究过程中,会偶然巧遇更有
价值的“非正式态”的课题。例如伦琴在做高真空放电实验时发现X射
线;弗兰克在进行葡萄球菌平皿培养时发现青霉素;奥斯特偶然联结中
发现电磁原理,这些自然科学的范例,应能激起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深刻
反思。
除了横向转移以外,我们还完全可以从纵向发掘“非正式态”课题。
正如有人提出超高层次的宇宙航行心理学;也有人提出超低层次的初
生儿思维机制那样。
我们甚至还可以从斜向、反向发现“非正式态”的课题。贝费里奇说
得好:“换换脑筋,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有时变换课题也有同样
的效果。”
概略地说,发现“非正式态”课题的,往往来源于超群的好奇心理和
敏锐的感受力,而这种角色往往由高素质的外行来串演。因此,构成我
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很多成功的发明
家,并不是在他们受到训练的科学领域中做出了辉煌的发现,巴斯德、
梅契尼科夫、伽伐尼就是著名的例子。
“非正式态”研究方法也是极有魅力的。从思维角度考察,我们至少
要诱发猜测性思维、潜意识思维、视觉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甚至
梦境启示
、气功催化的特异功能思维。
再从实践角度考察,我们可以采用仿生性方法(如社会生物学),也
可以采用其它学科的移植方法,其它门类移来的方法(如自然科学,尤
其是技术科学方法)。这都是外向引进的。
内向采用的有:自觉的或盲目的;推崇的或试错的;有把握的或无
把握的;预定的或随机的;精细的或粗陋的,等等。都不必偏颇,更不必
贬抑,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粗暴地对待“错误”,就是
粗暴地对待真理,因为科学真理是经过一些错误而发展的。
(二)宏观科研管理的“非正式态”
关键在于整个领导集团的“非正式”意识。如果从知识结构到内心
信念,都能深刻理解创造的宏观必要性和“非正式态”的巨大潜能,那
么,才能真正允许社科研究的“失误”,才能持久宽容异常,不轻易放弃
或排斥任何一种尝试。
在上述前提下,对诸种学科的兴衰,尤其是新学科的兴衰,不能定
于一尊,也不能定于几尊,要完全顺其自然的规律予以导控。
对各个学派的荣辱,尤其是少数派的荣辱,不能靠行政指令或取或
舍,也不能靠感情意志或褒或贬。
对权威的更替,尤其是偏才、怪才的跃跃欲试,更不可一元化,即便
是多元化,也须保证“非正式态”的多元化。
甚至资金的运筹,设施的使用,也都宜有专门的、久远的“非正式
态”安排。
总而言之,“非正式态”的描述性界定、理论性价值、还有实践性启
示,有一个共同的轴心:我们不仅要研究成功者的方法论,而且更要研
究那些可能成功者的方法论。对科学思维发展的未来,最好不要做任何
预先的断言。
初论学术研究的“非正式态”
开封行政学院文化教研室祖国培
[摘要]学术研究要大大拓展,势必要广垦荒原、诸方探索。问题在于,一切真正的探索,都是无章可循、无路硬闯的,往往是从“非正
式态”开始的。
[关键词]学术研究非正式态
人文社科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