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花生产业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花生出口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花生出口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花生出口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

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美国、阿根廷、印度是最主要的花生出口国。

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466.7 万公顷,居世界第2 位;总产量为1500 万吨,占全球40%,居世界第1 位。

2008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超过7000 万亩,产量1500 万吨,其中出口51 万吨,2009年国内花生产量仍在常年平均水平之上。

从全球战略格局上判断,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超过6.7 万公顷的省份现有14 个,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但近年来国内花生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频频遭遇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外利用技术法规、标准、包装、标签、认证等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其中最常用、影响最大的是利用农残、黄曲霉毒素和重金属超标等设置的技术性壁垒,给我国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影响了中国花生在国际上的信誉度。

所以分析中国花生出口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促进中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花生出口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1. 优质花生品种单一,缺乏国际竞争力。

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花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就是品质问题,而花生品种是影响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效益的条件之一。

我国出口的花l 7和鲁花4号每l k g在日本市场上仅售8 元人民币,而日本产的低脂肪花生东帮l 号每l k g售价折合人民币5 8元,每l k g价格就相差5 0元之多。

我国出口花生的品质与美国和阿根廷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几年我国农业技术部门虽然选育了一些新的品种,但真正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并形成一定出口规模的品种却寥寥无几。

出口花生的内在品质不高,直接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效益。

2. 市场无序竞争,出口低价竞销。

目前中国花生出口企业众多,为扩大出口各企业相互压价,导致花生出口价格下降,以花生大省山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现已登记造册的有300 家,而实际有1000多家出口加工企业,且规模都偏小,花生出口经营企业数量的扩张加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花生市场分析报告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和农产品,也是人们喜爱的零食之一。

本文将对花生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环境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了解当前花生市场的形势。

一、市场规模花生市场规模庞大,全球花生产量连续多年呈现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花生产量从2016年的44.82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48.6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8%。

其中,亚洲地区的花生产量最多,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其次是非洲和美洲地区。

在中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农作物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生产量约为33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8%。

中国花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其中山东省的花生产量最多。

二、发展趋势1. 健康食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花生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因此被广大消费者青睐。

2. 花生加工业发展迅速:随着花生市场需求的增加,花生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花生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花生油、花生膏、花生酱、花生糖等,满足了人们对花生的多样化需求。

3. 花生进口量增加:随着人们对花生需求的增加,国内市场供应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花生的进口。

据统计,中国花生进口量逐年增加,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花生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以提高国内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三、竞争环境花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价格竞争:由于花生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企业之间常常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这导致了花生产品的毛利率相对较低。

2. 品牌竞争:花生品牌众多,市场上有许多知名的花生品牌,如嘉顺食品、湛盐等,这些品牌通过产品质量、口碑和广告宣传来争夺消费者的认可和选择。

3. 渠道竞争:花生产品的销售渠道多样,既有传统的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渠道,也有网络平台和农产品直销等新渠道。

2024年花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花生市场分析现状

花生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当前花生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地分布、消费趋势和竞争对手等方面,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花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花生年产量超过4400万吨,占据全球主要油籽作物之一的地位。

亚洲、非洲和美洲是全球花生产区的主要地区,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家。

3. 产地分布花生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一些特定国家和地区。

亚洲地区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家。

非洲地区的尼日利亚、苏丹和坦桑尼亚也是重要的花生产区。

在美洲地区,巴西和阿根廷的花生产量较大。

4. 消费趋势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消费市场。

花生的主要消费形式包括花生油、花生粉和炒花生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花生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花生的健康价值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有助于推动花生市场的不断发展。

5. 竞争对手花生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花生产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于主要生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对花生市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跨国食品公司也在花生相关产品市场中起到重要的竞争角色。

6. 总结综上所述,花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潜力。

市场规模庞大,主要产地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

消费趋势向好,花生和花生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花生市场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具备竞争优势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以上内容是对当前花生市场分析的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对于深入了解花生市场的读者,建议从更多维度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和投资计划。

2024年花生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花生市场前景分析

花生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用油提取来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植物蛋白的需求增加,花生市场前景变得越来越具有潜力。

本文将对花生市场前景进行详细分析,以期给予相关产业者一定的参考。

1. 花生生产和消费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花生的生产和消费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过去10年间,花生的全球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

中国、印度、美国和尼日利亚是全球花生主要生产国家。

在消费方面,花生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化的应用领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花生及其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饮料、调味品等领域。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花生是许多传统菜肴的主要成分之一。

2. 花生市场的竞争环境花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者竞争:全球花生生产国众多,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是生产者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品牌竞争:花生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品牌,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熟悉的品牌产品。

因此,知名品牌的塑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市场份额至关重要。

•市场多元化竞争:花生在不同行业及消费者群体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各个行业的市场多元化竞争使得企业需要兼顾不同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

3. 花生市场的发展机遇尽管花生市场存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但仍有许多发展机遇值得关注。

•健康饮食的推动:近年来,健康饮食观念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植物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

花生作为具有高蛋白质和多种营养元素的植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产品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花生制品的创新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如花生蛋白粉、花生油精制品等,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国际市场的拓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花生市场的发展机遇正在不断扩大。

尤其是中国市场和亚洲市场的快速增长,为花生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 花生市场的挑战与对策花生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企业采取相应的对策。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

花生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本报告旨在对花生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需求趋势、竞争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机会等方面。

通过对花生市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企业、农民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 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花生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在食品加工、饲料、油料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花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在过去几年中,花生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稳定增长。

特定市场领域对花生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由于花生的营养价值和多功能特性,其需求趋势主要受到食品加工、健康饮食以及动物饲料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花生作为一种天然、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材,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外,花生油也在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花生市场的发展。

3. 市场竞争情况分析花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包括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花生生产国众多,其中中国、印度、美国、尼日利亚等国是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家。

这些国家在花生种植、加工技术以及市场推广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花生加工环节,一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它们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花生产品,并与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关系。

这些企业通过品牌建设、产品创新以及渠道拓展等手段来巩固市场份额。

销售环节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渠道拓展和市场营销方面。

传统的销售渠道包括超市、零售店等,而近年来电商平台的兴起也为花生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机会。

通过电子商务渠道,企业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销售,提高产品的可见度和销售量。

4. 市场发展机会分析花生市场存在着一些发展机会,可以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机会:a. 健康食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对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材的需求也呈现出增长趋势。

花生作为一种天然的食材,其健康价值受到广泛认可。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花生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消费市场。

以下是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

现状: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居全球首位,年产量也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

花生主要种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省份。

我国花生产业链较为完整,从种子繁育、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都相对健全。

目前,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挑战:1.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花生及其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由于其营养丰富,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油料、饲料、药品等方面。

2.生产方式亟待改进:我国花生产业仍以传统的人工种植为主,农民收入较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需要加大农产品机械化投入,提高生产效能。

3.品质和安全问题:目前,我国花生的品质和安全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有的地区在花生生产中使用化学农药和激素,严重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

未来趋势:1.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我国花生产业开始注重科技创新,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农业机械化、精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未来,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花生产业将会逐渐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2.绿色发展成为主流: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方向。

绿色种植、绿色生产、绿色加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科学耕作、无公害生产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推动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花生产业的下游市场需求较大,但目前我国花生深加工水平较低。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花生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花生产业将加强深加工,推动花生制品的研发和销售,提升附加值。

4.多元化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提高,未来花生产业将朝着多元化发展方向推进。

例如,花生的精油、花生粉、花生膏等制品将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花生贸易调研报告

花生贸易调研报告

花生贸易调研报告花生贸易调研报告概述花生是一种被广泛种植和消费的重要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分析花生贸易的发展状况、市场竞争格局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花生贸易的发展状况1.国际花生贸易总体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花生贸易逐渐增长。

主要花生出口国包括中国、美国、印度等,而进口国主要有欧洲、亚洲及非洲国家。

全球花生贸易量增长主要受到消费市场的需求增加和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影响。

2.中国花生贸易的发展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主要的花生进出口国。

近年来,中国的花生贸易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中国花生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市场。

中国花生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印度和非洲国家。

二、市场竞争格局1.主要花生出口国之间的竞争中国、美国和印度是全球三大花生出口国,它们之间在市场份额和贸易竞争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美国花生主要出口到中国和欧洲市场,而印度花生则主要出口到中东和亚洲国家。

2.花生进口国的选择花生进口国选择供应国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质量、价格、供应能力以及贸易政策等。

中国进口花生时,更偏好美国花生,其次是印度和非洲国家。

其他进口国也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供应来源。

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挑战(1)较高的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对花生贸易实施较高的关税和贸易限制,增加了贸易成本和风险。

(2)食品安全问题:花生贸易中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和质量问题,对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3)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对花生产量和贸易造成重要影响,如干旱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2.机遇(1)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增加,花生作为富含营养的坚果,其需求将逐渐增加。

(2)国际贸易政策调整:一些国家可能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限制刺激贸易发展,为花生贸易带来机会。

结论花生贸易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平稳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花生消费和生产国在花生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贸易壁垒、食品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世界主要花生出口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世界主要花生出口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0 5年 , 印度 的 花生种 植 面 提高农 民收入 。推 动农 村经 济发展 地 位 。2 0 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பைடு நூலகம்
M S= / IX X
积 居世 界第 一 , 为 6 0万 h 总 约 6 m,
式 中 。 国花 生产 品的 国 MS 为
本 研 究 中“ 生 ” 括花 生 仁 、 产 量 5 0万 t 花 包 9 :中 国的 种植 面 积 为 际 市 场 占有 率 ; 为 国 花生 产 品
较 ,并 根据 中国花生 出 口现状 采取 长 1 . 9 %。 目前 。 8 印度 、 国和 尼 日 中

国某产 品 的“ 市场势力 范 围” 。国
相应 的对策 .扩大 出 口并提 高 出口 利亚是世 界三 大花 生生产 国 ,在种 际市场 占有率越 高 ,国际竞争 能力
反 效益 , 对促进 中 国花 生产业 的发展 , 植面积 和总产 量上都保 持 了领先 的 越 强 , 之则弱 。用公 式表示 为 :
8 r 总产量 14 0万 t尼 日 的 出 口额 : 为世 界花 生产 品 的出 4 ; 花生果 、 花生酱 、 花生油 、 花生粕 、 加 4 7万 hn.

2 9—
维普资讯
2o. 总35 o8 ( 4) 1
世寥 业 W r gc te 震 od ruu i A i lr
势指数见表 2 。

从 表 2可 以看 出,四大 出 E 国 l
的花生都 有显示 比较 优势 。比较而

言 .阿根廷花生 的 R A尽管波动较 C 大 .大部分年份在 3 0左右 ,位居第



有较强 的比较优势。 但是从 1 9 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206207;修回日期:2004211215。

 作者简介:万书波,男,1962年生,研究员,山东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花生栽培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第7卷(2) Rev i ew of Ch i n a Agr i cultura l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25【农业产业化】中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花生产业发展对策万书波, 张建成, 孙秀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266100)摘要:花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

分析了我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国内地位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在阐述我国花生产业快速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花生;国际贸易;产业;对策中图分类号:F71、F30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864(2005)022*******1 中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国内地位1.1 中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地位据最近统计,在世界花生主产国中,印度面积最大,中国总产第一[1]。

“九五”期间我国花生年均种植面积4100160h m 2,为印度的48%;总产为11749800t,占世界花生总产的35%左右,居首位。

2002年全球花生种植面积为25863000hm 2,其中印度高居榜首,为8300000h m 2;中国第二,为5025000h m 2。

2002年世界花生总产为34500000t,其中中国居第一,为14556000t,印度第二,为6400000t,3~6位依次为尼日利亚、美国、印尼、阿根廷(表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中国均具有竞争优势。

1.2 花生生产在我国的国内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优化,花生以其独特的比较优势逐步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八五”期间花生年均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3364000hm 2、2413.5kg/hm2和8119000t,比“七五”期间分别增长了11.4%、23.7%和37.7%;“九五”期间花生年均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为4100160hm 2、2854.5kg /h m 2、11749800t,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了21.8%、20%和44.7%(表2)。

花生年均种植面积在油料作物中仅次于油菜,列第二位,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表1 2002年世界花生主产国花生种植面积与总产Table 1 Sowing area and p r oducti on in the maj or gr oundnut gr owing countries in 2002国家Country印度I ndia中国China尼日利亚N igeria印尼I ndonesia美国US A阿根廷A rgentina种植面积Cr op areas (103h m 2)830050252710650550225总产Pr oducts (103t )640014556290010001592514 注:资料来源为粮农组织数据库。

Notes:statistics fr om F AO表2 我国花生生产变化情况Table 2 Changing in gr oundnut p r oducti on in china项目Issues“七五”平均Average of “seven 2fiveyear ”p lan“八五”平均Average of “eight 2fiveyear ”p lan“九五”平均Average of “nine 2fiveyear ”p lan“十五”前两年Average of “ten 2fiveyear ”p lan面积Cr op areas (103h m 2)302133644100.164956单产Yield (kg/h m 2)1951.52413.52854.52949.8总产Pr oductivity (103t )5895811911749.814617 注:资料来源为“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Notes:Statistics fr om “statistics infor mati on of China agriculture ”。

 26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Rev i ew of Ch i n a Agr i cultura l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1/4以上。

花生总产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50%以上,单产、总产和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油料作物之首[4]。

可以说,我国油料作物生产状况、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销情况主要受花生和油菜的影响(食用植物油还包括大豆油),具体来说,在北方受花生和大豆的影响,在南方主要受油菜和花生的影响。

因此,经过20世纪80年代大发展和90年代快速平稳发展的中国花生生产,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2 中国花生在国际花生贸易市场中的地位世界花生贸易量每年约在1500000t。

但随着世界花生生产的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花生主要出口国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70年,中南非洲国家是世界主要花生出口国,尼日利亚(290000t)、塞内加尔、南非、苏丹出口量位居前四位。

到1975年,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美国以240000t的出口量跃居第一,苏丹以205000t名列第二,印度、南非名列第三和第四位,其出口量在70000t左右,中国以27000t名列第六位,而阿根廷仅出口5141t名列第九位。

1985年,美国、中国、阿根廷分别以270000t、160000t、110000t的出口量名列前三位[1]。

目前,中、美、阿三国始终在世界出口花生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花生出口发展迅速,1994和1995年度出口量分别为480000t和350000t,跃居世界首位。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连续三年花生出口超过700000t,创汇超过4亿美元,已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中国花生之所以走俏国际花生市场,除了品质较好,还因为中国花生具有较高的价格比较优势。

据统计,近年我国普通花生仁国内销售价为4800元/t左右,出口价7000元/t元左右,差价为2200元/t左右;国际市场花生油基本稳定在5500元/t,国内市场基本稳定在7000元/t,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要高1500元/t,主要是因为在国外好的花生用作食用,剩下的花生才榨油,油的品质较差,在我国,好的花生用作榨油,因此价格比国际市场高。

3 中国花生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来,花生生产经历了恢复发展、徘徊、大发展和稳定持续发展四个时期[4]。

期间虽然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起伏,但总的来看还是呈逐步上升趋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花生生产蓬勃发展,成绩显著,令世人瞩目。

3.1 花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6年)党和政府为解决农民吃油和用饼问题,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油料作物增产的政策,重视和加强了花生科技和推广工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和激励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使全国花生生产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局面。

到1956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达到当时的最高点,分别由1949年的1254400h m2、1012.5kg/hm2、1268200t增加到2581700h m2,单产1290kg/h m2,总产3336100t,较1949年分别增加了105.8%、27.4%和163.1%。

通过农家品种征集筛选鉴定,全国实现了第一次花生品种更新。

3.2 花生生产的徘徊时期(1957~1977年)20世纪60年代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花生生产出现了大幅度滑坡和徘徊不前的局面。

1960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仅为1345100h m2,单产仅为600kg/hm2,总产805000t,花生生产跌入最低谷。

之后虽有所恢复,但速度十分缓慢,种植面积一直在2000000h m2以下。

由于油料生产的长期下滑,全国油脂供应形势非常紧张,严重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活。

在此期间,全国花生科技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广大花生科技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示范推广。

在北方产区推广了以农家品种伏花生为代表的良种和清棵蹲苗栽培技术,在南方产区大力推广了狮头企花生良种。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我国实现了第二次品种更新,为花生生产的发展进行技术储备。

3.3 花生生产的发展时期(1978~1990年)1978年土地连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

花生生产进入了恢复和发展期,花生科研工作得以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全国花生种植面积逐步趋升,单产增加显著,平均1873.5kg/hm2,较20世纪70年代提高了50%;总产基本翻番,实现了花生生产的大发展。

花生科技的进步对花生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花生新品种选育和推广速度进一步加快,海花1号、徐州6824、粤油5512116、花37、鲁花9号、豫花1号等60余个高产稳产品种得以选育推广,实现了第三次品种更新。

中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花生产业发展对策273.4 20世纪90年代花生生产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生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深入,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广泛而快速的推广利用,实现了第四次品种更新。

科技的巨大进步提高了花生综合生产能力,也奠定了中国花生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不足印度的一半,但总产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花生生产大国。

20世纪90年代全国花生年均播种面积3732000h m2,平均单产2616.9kg/h m2,总产年均9934300t。

比20世纪80年代分别增加了33.6%、39.8%和88.6%。

特别是1996~2000年的5年间,全国花生面积年均4100160h m2,单产为2854.5kg/h m2,总产为11748000t,我国花生生产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0年来,我国先后选育推广了260多个花生新品种,实现了四次品种更新,花生良种贡献率已达30%以上。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使花生增产30%~50%。

1990年全国推广349000hm2,到1998年达到792000h m2,比1990年增长1.27倍,增产花生800000t。

1999年全国花生覆膜面积突破1000000h m2大关,达1057400h m2。

花生根瘤菌应用技术、果播覆膜技术,合理密植技术,起垄种植技术、化学调控技术、深耕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和间套种技术等,都发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