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_霍布斯
霍布斯

霍布斯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出生在英国南部威尔特郡的马尔麦斯堡一位乡村牧师家庭,因父亲离家出走,从小由叔父抚养。
15岁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罗马哲学和经院哲学。
1608年大学毕业,不久受聘于卡文迪什男爵,成为他的儿子的家庭教师,从此与这个贵族之家建立了终身的联系。
在培根遭贬隐居时,他曾给培根当过秘书,并且帮助他将其作品译成拉丁语。
他曾三次陪他的学生游历欧洲大陆各国,了解到了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新的科学成果,并亲自拜访过伽利略,和他讨论了有关力学的问题,同时还结识了伽森狄和马勒伯朗士等著名哲学家。
1640年英国内战爆发,霍布斯随卡文迪什家族逃到巴黎避难。
1646—1647年霍布斯曾经给当时流亡巴黎的英国威尔士亲王(即后来的查理二世)当数学老师。
1648年在巴黎会见了笛卡尔。
1651年底,霍布斯经过11年的流亡生活之后,回到了克伦威尔统治下的英国,同年他在伦敦发表了名著《利维坦》。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之后,霍布斯又宣布效忠国王,但由于他的专制主义立场同样危及了贵族们的利益而受到了王党的迫害,同时亦因为无神论的倾向遭到了教会的攻击。
所有这一切使晚年的霍布斯避政治如水火,将兴趣转向了文学和历史,在87岁高龄时还把荷马史诗翻译成英文。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利维坦》、《论物体》和《论公民》。
虽然霍布斯哲学以经验论为基本原则,但是也容纳了其他不同的因素,因而并不是典型的经验论。
与培根相比,霍布斯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依据并概括了伽利略的机械力学成果,也曾受到笛卡尔哲学的影响,并且非常重视几何学的方法(通常这是唯理论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一个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由于身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霍布斯非常关注政治问题,在其哲学思想中,他的政治哲学对后世影响最大,他自己也认为这一方面是他最大的贡献。
按照霍布斯的观点,哲学是关于物体的科学。
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体,它是自然的作品;一类是人工物体,即国家,它是由人们的意志和契约造成的。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人物简介

人们免受自然状态的威胁
02
国家的权力与义务
• 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人民通过签订社会契约,
将自己的部分自由交给国家
• 国家有义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维护社会秩
序
03
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 虽然国家拥有绝对权力,但霍布斯认为,国家权力应该
受到限制,以防止滥用
• 他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认为国家应该遵循自然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人物简介
DOCS
01
托马斯·霍布斯生平与背景
托马斯·霍布斯出生地与成长经历
职业生涯初期
• 1610年,霍布斯开始在卡文迪什家族担任家庭教师,教授拉丁文和
希腊文
• 1613年,他成为了一位私人秘书,为贵族和政治家提供文学和政治
• 他主张宗教应该与国家权力相分离,
• 为了维护和平与秩序,人们需要签
循法律和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
保持独立性
订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03
霍布斯的代表作品与影响
《利维坦》的创作背景与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
主要内容
• 《利维坦》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哲学著作,当时英
• 《利维坦》详细阐述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利维坦
受教于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
• 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霍布斯对古希腊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 1615年,霍布斯前往巴黎大学学习,结识了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
笛卡尔和伽桑狄
与哲学家伽桑狄的辩论
• 在巴黎大学期间,霍布斯与伽桑狄就实体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 这场辩论使霍布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哲学立场,为他后来的哲学创作
托马斯·_霍布斯ppt课件

二、生平简介
• 1602-1610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霍布斯,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一
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聪颖好学,不到十五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牛 津大学学文科。
• 1610-1637年,做家庭教师、担任培根的秘书、三次访问欧洲:毕
业后,霍布斯被推荐到一个贵族家庭担任的家庭教师,依靠于这个显 贵家庭,霍布斯找到了可靠的保护人和事业上的赞助者,他有了出入 一流图书馆的权利,有接近社会名流和学者的条件。霍布斯陪同他的 学生出游欧洲大陆,先后访问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此期间,他 结识了许多科学家,也第一次接触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德 芬郡公爵的关系,霍布斯结交了英国大哲学家培根,并在一段时间担 任其秘书,通过两人的交往,霍布斯受到了培根哲学思想的熏陶。之 后,霍布斯又两次出游欧洲,为其研究哲学奠定了基础。
3
二、生平简介
• 1640年,发表《法律要旨》后逃往巴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
间,暴乱的政治迫使他再次把注意力首先集中于社会政治问题上, 写了一本表明他的政治理论概略的小册子《法律要旨》,但这也激 怒了国会党,霍布斯不得已移居法国避难。
• 1641年,完成《论公民》。 • 1643-1651年,写作《利维坦》:《利维坦》的成功出版就标志
11
认识论
• 演绎推理:在霍布斯他看来,理性推理就是对感觉材料的组 合与分解,是对名称的加减计算活动。 推理就在于组合、分 开或分解发。所以我们用来发现事物的原因的方法,除了组 合法或分解法,或者部分组合法与部分分解法以外,没有什 么别的方法。我所谓的推理是指计算。计算或者是把要加在 一起的许多东西聚成总数,或者是求知从一件事物中取去另 一件事物还剩下什么。所以推理是与加和减相同的。……因 此,一切推理都包含在心灵的这两种活动——加与减里面。
霍布斯

霍布斯一、人物简介托马斯•霍布斯(Hobbes,Thomas),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
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
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但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的加或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
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
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
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
著有《论物体》、《利维坦》、《论人》、《论社会》、《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等。
二、生平与著述霍布斯于1588年4月5日出生于英国南部的维斯堡镇。
他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家庭的女儿。
父亲是当地的乡村牧师,性格暴躁而又愚蠢无知。
霍布斯出生不久,他的父亲便在一次和同事的争斗后弃家远遁了。
霍布斯早年的抚养和教育都是由他的叔父资助的,四岁时被送到当地的教会小学读书,后又转到私立学校上学。
1603年不到十五岁的霍布斯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牛津大学麦克多伦学院学文科。
当时的牛津大学给学生灌输的是经院哲学,学生们只能死记硬背三段论公式。
霍布斯后来说,科学在牛津根本没有地位,数学被当作魔术而加以禁止。
他对学校讲授的课程不感兴趣,经常跑到附近的书店就浏览地图和游记。
他觉得这比枯燥的公式要有趣得多。
尽管霍布斯对学校中所教的东西感到厌恶,但是,他还是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课程,并取得了文学学士的学位。
1608年霍布斯大学毕业后,留校讲授了一年逻辑学。
随后,他受聘为卡文迪什(William Cavendish)男爵的儿子当家庭教师。
从此,霍布斯便和这个贵族家庭建立了终生的联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条目 - 托马斯·霍布斯.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漢語拼音】Huobusi【中文詞條】霍布斯﹐T.【外文詞條】Thomas Hobbes (1588~1679)【作 者】章海山英國機械唯物主義哲學家。
生平與著作 霍布斯 1588年4月5日出生於英國威爾特省馬爾曼斯貝爾(Malmesbury )附近的堆特堡鎮的一個牧師家庭。
14歲進牛津大學學習﹐1608年受聘為貴族家庭的家庭教師。
1610~1637年﹐先後 3次陪同他的學生訪問歐洲大陸﹐在義大利結識了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 G. 。
1621~1626年期間﹐與英國哲學家培根﹐ F. 交往甚密。
1640年﹐在英國內戰爆發前夕﹐霍布斯流亡法國﹐在巴黎﹐他批評了法國哲學家笛卡爾﹐ R. 的二元論和天賦觀念論。
在反駮笛卡爾哲學的論戰中﹐霍布斯和法國哲學家伽森狄﹐ P. 成了同盟者﹐結為好友。
1646年﹐霍布斯受聘為流亡法國的英國王子(後來的查理二世國王)的數學教師。
1651年返回O. 克倫威爾(1599~1658)統治下的英國。
同年在倫敦發表了名著《利維坦》﹐系統地闡述了關於專制主義的國家學說﹐適應了克倫威爾統治的需要。
1655年和1658年﹐霍布斯相繼發表了《論物體》和《論人》﹐從而實現了他運用機械力學的觀點和幾何學的方法構造一個包括論物體﹑論人和論國家 3部分的哲學體系的願望。
霍布斯回國後﹐同布朗霍爾主教展開了關於自由和必然問題的論戰﹐批評了意志自由論﹐而後又和牛津大學的教授們進行了關於數學問題的長達20年之久的爭論。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霍布斯一方面受到他的學生﹑國王查理二世的禮遇﹐同時又遭到教會和貴族方面的攻擊和迫害。
1679年12月 4日去世。
他的著作還有《論公民》﹑《論社會》﹑《對笛卡爾形而上學的沉思的第三組詰難》等。
論物體 “物體”是霍布斯哲學體系的基本範疇。
在《論物體》中﹐霍布斯指出﹐“物體是不依賴於我們思想的東西﹐與空間的某個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樣的廣延”。
诗人霍布斯相关资料介绍

诗人霍布斯相关资料介绍托马斯;霍布斯(英语:Thomas 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是英国的政治哲学家,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关于霍夫斯你还了解哪些资料?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霍布斯生平简介霍布斯自小遍览古典著作,14时岁便翻译了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15 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经院派逻辑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然而,在晚年时,他却认为这段大学经历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收益,因为经院派逻辑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了他憎恶的怪物。
1610 年,22 岁的霍布斯担任哈德威克男爵之子,也就是后来的德文郡公爵威廉的家庭教师。
这使得他得以跟随威廉周游世界。
就在这时,霍布斯了解到了开普勒和伽利略,这两个人和他们的学说影响了霍布斯的一生。
1636 年,霍布斯拜访了伽利略。
在巴黎时,霍布斯得到笛卡儿等许多知名科学家的欢迎。
但是,他在1651 年发表的《利维坦》给他招来了灾难;《利维坦》宣扬的理性主义惹恼了在法国的英国流亡者,而对旧教的尖锐抨击又得罪了法国政府。
霍布斯只好再次逃回英国,并退出一切政治活动。
但毋庸置疑,霍布斯的声望主要是通过《利维坦》获得的。
在这本书的开篇,他就表示自己信仰彻底唯物论。
他认为,生命是四肢的运动,机器人的生命是人造的。
国家,即利维坦,是人的技巧创造的,是一个模造的人,主权是它的灵魂。
在结尾部分,霍布斯说,这本书有趣而易读,希望主权者也可以看到这本书,以便成为一个绝对的主权者。
霍布斯的一生是忙碌的一生。
他曾与布兰霍尔主教就自由意志问题展开论战;他幻想自己发现了怎样“化圆为方”,并与牛津大学的几何学教授瓦里斯就此展开辩论;王政复辟时期,霍布斯受到王党人士的抬举,他的肖像甚至被国王挂在了自己的寝宫内。
霍布斯重要著作1629.翻译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650.TheElementsofLaw,NaturalandPolitical,写于1640年HumanNature,ortheFundamentalElementsofPolicieeCorporePolitico1651-8.Elementaphilosophica1642.DeCive(拉丁文)1651.PhilosophicalRudimentsconcerningGovernmentand Society(DeCive的英文译本)1655.DeCorpore(拉丁文)1656.DeCorpore(英文翻译);1658.DeHomine(拉丁文)1651.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Online.1656.QuestionsconcerningLiberty,NecessityandChance1668.利维坦的拉丁文翻译1675.翻译荷马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为英文1681.死后出版的Behemoth,orTheLongParliament(写于1668年).。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绝对主义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绝对主义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
他的政治哲学强调国家的绝对权威和统治者的绝对权力,主张社会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政治结构来实现秩序与稳定。
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国家是生存的根本,国王则是国家的护卫者、统治者、最高法官。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历史上绝对主义君主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起源于他的自然状态理论。
在霍布斯看来,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是一群“自私的野兽”,他们缺乏集体意识、互相合作以及传统的道德、法律体系。
这种自私和“战争状态”不仅导致了暴力和混乱,也使人们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为了避免“战争状态”,人们必须通过一种“社会契约”形成政治结构,建立起国家与政府,由一个最高的统治者来统治全国。
在霍布斯看来,由于人性的自私与脆弱,国家结构必须具有强有力的中央掌控,以保证社会安全和秩序。
政府应该按照王权的原则来行使权力,统治者具有不可削减的权威和权力。
霍布斯认为,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社会契约,而权力的合法运用必须是无限的,不受困扰和监管。
国王在保持和平和秩序方面,具有近乎无限的权力。
这种思想体系对当时的英国政治形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内战(英国内战)已经结束,政治矛盾与混乱也扰乱了整个国家。
这时,绝对主义风潮正从欧洲大陆传入英国,并且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霍布斯为这种思想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为绝对主义的扩张创造了社会和政治舞台。
但霍布斯所提倡的这种绝对主义体系并不是没有缺陷的。
他的观点很容易被政府当成控制民众的工具,而政府的权力也有可能被滥用。
此外,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们的个性和自由意志,将个体都归于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的控制力度,使人丧失了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结语总的来说,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在当时的英国应运而生,并为绝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托马斯· 霍布斯精编资料

霍布斯之为人憎恶, 倒不在于他政治理论 中可怕和错误的东西, 反而在于其中正确与 真实的东西。
——卢梭
卢梭(1712-177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三、时代背景 — 英国内战
• 霍布斯创作利维坦时, 正值英国发生内战期间。
• 1642年-1651年,在英国 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 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 政治斗争。
• 图为内战势力图。绿色 表示议会派,红色是保 皇 派 。 左 上 : 1642 年 、 右 上 : 1643 年 、 左 下 : 1644 年 、 右 下 : 1645 年 。
• 霍布斯拒绝采纳培根的归纳法,而倾向于使用演绎 法,尽管他采纳了笛卡儿的演绎法,但他反对天赋 观念,对霍布斯而言,一切思想来源于经验,也被 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先驱。
• 作为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世界上本 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有 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 除此之外,霍布斯认为人性的行为都是出于自私的 ,这也成为哲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
托马斯· 霍布斯
二、生平简介
• 十五岁进入牛津大学,毕业后做家庭教师;
霍布斯,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自幼聪颖好学,不到十五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牛 津大学学文科。毕业后不久,霍布斯被推荐到一个 贵族家庭担任的家庭教师,也就是后来被册封的德 芬郡公爵,因为依靠于这个显贵家庭,霍布斯找到 了可靠的保护人和事业上的赞助者,他有了更多的 时间来研究学问,有出入一流图书馆的权利,有接 近社会名流和学者的条件。
英国内战
议会派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经过两 次内战,终于彻底打垮了保皇派。
1649年,查理一世国王被送上了断头 台,英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此 事件对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并由此将革命开始的164政治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的名称。按照霍布斯的理解,概念是人们对同类事物所给的名称 ,只是帮助人们记忆的记号,而不反映寓于个别事物中的一般。这 表明,霍布斯不懂得概念作为理性思维的一种形式所具有的把握事 物本质的功能,把概念仅仅看成是符号,是一种以唯名论倾向表现 出来的狭隘经验论。
• 反对“天赋论”:霍布斯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针对笛卡尔的
这种观点,霍布斯指出,根本没有天赋观念,一切观念都是无可怀疑 的,没有矛盾的。但事实上,一些最重要的天赋观念,如上帝观念 ,却是人们长期争论不休、怀疑最多。霍布斯认为,上帝观念不是 天赋的,而是人们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是无知和恐惧的产物。
认识论
认识论
认识的 来源
反对 “天赋论”
物质 与感觉
唯名论
演绎推理
认识论
• 认识的来源:在认识论上,霍布斯继承了培根的唯物论原则,反对
天赋观念论,主张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霍布斯强调:只有客观事 物才是引起感觉的直接对象,人的一切认识都开始于事物对感官的 作用所引起的感觉,离开了外物对感官的作用,就不可能有任何认 识发生。
• 自然法:要保存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和摆脱战争状态的愿望
使人们求取和平,于是理性便出来教导人们,大家必须遵守 的共同的生活规则(即自然法)才能避免战争,使每个人都 能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自然法的第一条是:寻求和平,信 守和平(seek peace and follow it)。第二条是,如果别人也愿意 这样做时,一个人在为了和平与保卫自己的范围内,会想到 有必要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他应该满足于相对 着别人而有这么多自由,这恰如他愿意相对着自己允许给别 人的自由那样多。
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 Hobbes
教师教育
一、人物简介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英 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英国 理性主义传统的奠基人。近代第一 个在自然法基础上系统发展了国家 契约学说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霍布斯作为英国近代继培根之后又 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思想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哲学家, 其政治哲学思想主要是集权的国家 主义。他于1651年所著的《利维坦》 一书,为之后所有的西方政治哲学发 展奠定了根基。
二、生平简介
• 1640年,发表《法律要旨》后逃往巴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
间,暴乱的政治迫使他再次把注意力首先集中于社会政治问题上, 写了一本表明他的政治理论概略的小册子《法律要旨》,但这也激 怒了国会党,霍布斯不得已移居法国避难。
• 1641年,完成《论公民》。 • 1643-1651年,写作《利维坦》:《利维坦》的成功出版就标志
自然哲学
• 运动
霍布斯指出,与广延不同,运动是物体可有可无的特性,它既 可以产生,也可以消灭。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 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既将永 远静止。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 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
在运动形式的问题上,霍布斯只看到一种运动形式,即机械的 位置移动。运动是不断地放弃一个位置,又取得另一个位置。被 放弃的那个位置一般称为起点,所取得的那个位置一般称为终点 。我们就把运动定义为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 的过程。
认识论
• 演绎推理:在霍布斯他看来,理性推理就是对感觉材料的组 合与分解,是对名称的加减计算活动。 推理就在于组合、分 开或分解发。所以我们用来发现事物的原因的方法,除了组 合法或分解法,或者部分组合法与部分分解法以外,没有什 么别的方法。我所谓的推理是指计算。计算或者是把要加在 一起的许多东西聚成总数,或者是求知从一件事物中取去另 一件事物还剩下什么。所以推理是与加和减相同的。……因 此,一切推理都包含在心灵的这两种活动——加与减里面。
伦理・政治学说
• 自然权利和自然法的关系:二者存在矛盾,前者要求无
限制的自由,后者则具有约束性。但是,为了大家都能生存 下来,过和平的生活,只好用自然法来约束自然权利,否则 大家都不会得到安宁,都处于无休止的战争状态。
• 社会契约论的产生:“自然法”的约束力是内发的,只有
当人们完全按照理性行事时,“自然法”才具有约束力。可 是人性是偏私的,总是企图无限地实现占有一切的“自然权 利”。因此,霍布斯强调,需要建立公共权力即国家,使自 然法得以维护。如何建立起公共权力——国家,霍布斯指出, 人们为了越出“自然状态”,摆脱战争的威胁,就必须放弃 企图占有一切事物的自然权利,通过相互契约,把大家的权 利交给一个人,或者由一些人所组成的议会,把大家的意志 变成一个意志。
霍布斯的物体定义概括了当时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成果, 克服了培根物质观的朴素性,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 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 偶性
偶性是霍布斯提出来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他认 为,偶性不是事物可有可无的性质,而是指事物的一切性 质。物体是主体,偶性则是物体的特性。
偶性并非是脱离开物体,在物体之外存在的东西,它 存在于物体中,为物体自身所具有;它能作用于我们的心 灵,造成观念或概念;我们认识物体,只有通过偶性才能 达到,认识了偶性,也就认识了物体。
二、生平简介
• 1602-1610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霍布斯,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一
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聪颖好学,不到十五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牛 津大学学文科。
• 1610-1637年,做家庭教师、担任培根的秘书、三次访问欧洲:毕
业后,霍布斯被推荐到一个贵族家庭担任的家庭教师,依靠于这个显 贵家庭,霍布斯找到了可靠的保护人和事业上的赞助者,他有了出入 一流图书馆的权利,有接近社会名流和学者的条件。霍布斯陪同他的 学生出游欧洲大陆,先后访问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此期间,他 结识了许多科学家,也第一次接触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德 芬郡公爵的关系,霍布斯结交了英国大哲学家培根,并在一段时间担 任其秘书,通过两人的交往,霍布斯受到了培根哲学思想的熏陶。之 后,霍布斯又两次出游欧洲,为其研究哲学奠定了基础。
• 议会派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经过两 次内战,终于彻底打垮了保皇派。
• 1649年,查理一世国王被送上了断头 台,英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此事件对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并由此将革命开始的1640 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自然哲学
• 论物体
物体的定义:霍布斯指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就是物 体。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 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着霍布斯人性论思想己经成熟。
• 1651年,因《利维坦》激怒了保王党和法国天主教,逃回英 国,受到克伦威尔的欢迎。
• 1665-1666年,伦敦鼠疫和大火后,过上了隐居生活。 • 1679年去世,享年91岁。
三、时代背景 — 英国内战
• 霍布斯创作利维坦时,正值英国发生 内战期间。
• 1642年-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 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 斗争(图为内战势力图,绿色表示议 会派,红色是保皇派。左上:1642年、 右上:1643年、左下:1644年、右下: 1645年)。
伦理・政治学说
社会契约论的内涵: • 社会契约是个人之间达成的协议,“就好像每个人都
对别人说,我放弃我统治自己的权利而把它授予这个 人,或者是这个人们的集合,在这种情况下,你也把 你的权利授予他,并以类似的方式认可他的行为”。 • 被人们授予最高权力的这个人或会议就叫做国家。 • 霍布斯认为,从自然状态中所建立的国家,是君主专 制的国家。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是一切法 律的制定者和纠纷的仲裁者,臣民只能绝对服从君主。 臣民一旦通过契约把权力交给了君主,就再也不能收 回。否则就是违反了契约,违反了正义。 • 霍布斯提出的君主专制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和平的 环境。他强调国家元首必须履行的职责有:保卫和平, 防止外敌入侵,促进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护公 民的权利等。如果国家元首不能保障和平与安全,就 应该有新的统治者来代替他。
认识论
• 物质与感觉:霍布斯一方面肯定感觉是外物的影像,肯定感觉向
我们报导了感觉对象的种种性质,从而使我们能够得到关于对象的 本性的知识。另一方面,霍布斯又指出,当我们通过感觉获得了关 于物体的种种性质的知识时,不要以为这些性质就如同感觉直接告 诉我们的那样存在于物体里,而应当把我们的感觉了解为我们认识 物体的性质的方式。
伦理・政治学说
伦理・ 政治学说
自然权利说
人的本性 是利己主义
自然法
人的理性规定 的道德律令
社会契约论
伦理・政治学说
• 自然权利说: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
地追求个人利益。人们最初的生活状况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 的本性而生活,这种状态被称为自然状态(natural state)。在这 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占有一切的“自然权利”, 不存在善良与邪恶,无所谓是非曲直,唯有力量与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