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新闻传播事业
俄国19世纪中期新闻事业

俄国19世纪中期新闻事业通河忘川学社洪超一、19世纪中期俄国政治政策与新闻政策俄国自罗曼罗斯建立之始,到今日,政治生活中东方集权色彩一直比较浓厚。
特别在国土广阔、注重军事、帝制发达的沙皇俄国时期,历代沙皇都在不断加强国家机器。
国内政治政策上极为明显体现了这一传统:实行威权统治,设立特务机关、严格监视民众思想动态,要求民众对政府的服从、强调沙皇的地位同时要求贵族与之同心同德。
825年的二月党人革命中,贵族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同时与沙皇离心离德。
第二年,尼古拉一世即设立直属于自己的机构第三厅,凌驾于政府之上,“注意人民的思想动向,注意那些对宗教和政府肆意进行非议的人,搜索是否有新的秘密团体存在。
”【1】所谓“新的”,便是相对于被查禁、人员遭到流放二月党而言。
可见,沙皇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忘前车之鉴,仔细审视贵族中的叛徒。
宪兵团与政治警察的活动随之遍布全国。
对外政治政策很明显的一点便是其欧洲宪兵的自我定位。
在19世纪30年代的世界新闻界变化悄然发生,美国纽约《太阳报》开启了便士报时代【2】,随之带来月球蝙蝠人一系列猎奇的报道与虚假报道。
然而,此时的俄国,新闻业方才起步,宣传意味十分浓厚。
与新闻落后、政治高压对应的,俄国此时新闻政策十分严厉反动。
1826年颁布书报检查条例,建立“书报检查非常委员会”。
国外的刊物遭到严厉抵制,防止革命思想在俄罗斯扩散,为此,邮政部门没收了大量检查出的企图流入国内的违禁刊物。
同时官媒也出于自身立场诋毁歪曲革命思想。
由此看来,俄国新闻政策是其政治政策(对外扼杀欧洲革命、对内独裁专制)的延续。
【1】(苏)潘克拉托娃.苏联通史(第二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0.277【2】黄旦.第四等级:独立报刊思想之形成——学习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札记[J].新闻大学.1999(4).23二、该时段报刊发展情况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大国,其影响力主要在领土与军事方面,文化教育总体水平低下。
报刊的发展也不例外。
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始末考

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始末考赵永华[摘要]由彼得大帝倡导创办的俄国第一张近代化的报纸《新闻报》产生于1703年,是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始。
俄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在农奴制改革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到1917年是俄国资产阶级报业发展的顶峰时期,其发达水平并不逊色于欧美各国。
十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本土消亡,部分流向境外。
[关键词]俄国新闻史;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从产生到消亡,经历了200年的生存过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1917年形形色色的报刊林林总总将近4000种,可谓壮观。
这一段俄国新闻史是很值得研究的,然而,长久以来却被学界忽略了,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无产阶级报刊上,似乎当工人报刊一出现,资产阶级报刊就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距今100年的历史为鉴,可以窥见到现代俄罗斯新闻事业在苏联解体后所呈现的面貌。
一、肇始于一国之君: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往往是在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才可能出现。
在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松散,客观上不需要大范围的信息交流。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交换在封建主义内部的增长,至少是资本主义的一些因素的发展,才可能出现以机器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新闻事业才会诞生。
俄国新闻史的发展状况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报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俄罗斯的出现是在18世纪初。
1703年彼得一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新闻报》,这是俄国的第一张印刷报纸,比1609年在德国诞生的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通告—报道或新闻报》要晚上一个世纪。
彼得一世本人也参与了报纸的编辑工作,成为俄国报业的创始人。
彼得大帝执政期间实行全面西化的改革政策,积极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缩短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距离。
创办报纸是他的文化改革措施中的一个内容,是他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一个方面。
近代化报纸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doc】俄罗斯新媒体现状及对俄传播

【doc】俄罗斯新媒体现状及对俄传播俄罗斯新媒体现状及对俄传播国际视野俄罗斯新媒体现状及对俄传播俄罗斯的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传播平台之一. 如今,俄罗斯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而且官方表示"要在两年之内使互联网覆盖率跃居世界第一位".与之相适应的是,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也在俄罗斯蓬勃发展起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为有效实现对俄传播起决定作用.快速发展1_互联网发展速度快:2011 年l0月,在巴黎参加"互联网发展与安全"国际会议的俄联邦通讯和大众传媒部部长伊戈尔?谢戈廖夫表示,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互联网发展更有活力.谢戈廖夫说:"近一年内就有 350万个网页注册了域名.俄罗斯的网民人数是5千万人,仅次于德国,但发展速度在欧洲居首位." 事实证明,俄罗斯网络用户的发展速度显然比预计的还要快.2011年l2月,新华社援引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称:伊戈尔?谢戈廖夫表示"2011年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德国,成为欧洲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根据他的预计,到 2013年将有9千万俄罗斯人使用互联网.据俄罗斯"社会观点"基金提供的数据,2010年每月的俄罗斯活跃网民数量约为4330万人 (占成年人口比例为35%),每周的活跃网民为3920万人(相应比例为32%),每天的活跃网民数量为王磊2580万人(相应比例为22%o俄罗斯网民数量占欧洲网民数量的 10%.在世界互联网普及率方面俄罗斯位居第9.81%的俄罗斯网民在家上网,31%则在上班时上网.此外,根据俄罗斯电子传播协会的统计,2010年底俄罗斯互联网用户为5.7千万,比上一年增长22%.这个协会还预计,俄罗斯网民数量在2014年前会超过8 千万,这个数字将接近全俄人口的60%.2.网民更加钟爱社交媒体: 虽然Facebook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但是俄罗斯的社交媒体始终是本土化网络占据主要地位. 据全球知名的互联网统计公司 ComScore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 年9月份,Facebook在俄罗斯的活跃用户为930万,而居于首位的Vkontakte("联系")有3430万, 第二位的Odnoklassniki("同班同学")有2700万.据ComScore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位俄罗斯互联网用户每月在社交网站上停留的时问为9.8小时,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俄罗斯互联网用户钟爱社交网站,气候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俄罗斯的冬季长达6个月时间,因此人们更愿意呆在室内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交活动.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地域广阔,而且部分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北冰洋地区的摩尔曼斯克以及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城市. 而互联网成为这些城市与外界联 I系的重要和便捷的路径.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一直有依靠"非正式信息"的传统.十余年来一直关注俄罗斯科技产业的风投资本家伊斯蒂尔?戴森(EstherDyson)表示:"在俄罗斯,依靠公共传播体系总是不太可靠,因此人们传统上一直依靠个人的朋友网."戴森表示,在俄罗斯这样一个国家,人们会很习惯地通过好友关系网来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转型迅速根据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数据,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十年间,全俄报纸,杂志的注册数量始终变化不大,截至 2009年初,在俄罗斯有27,425种报刊,其中有14,000多种有稳定的市场营业额.但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报刊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公民生活变得拮据,消费积极陛下降,报刊成为首先被舍弃的对象.俄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资料显示,与2008年相比,2009 年俄报刊零售订阅收入下降83亿卢布,降幅为3i.3%;报刊中的广告量减少43%,由2008年的576 亿卢布降至326亿卢布.这一下降趋势在2010年有所好转,报刊零售收入同比也平均增加了8%.尽管形势尽显乐观,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若要回到2008年俄罗斯报刊市场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在此期间,俄罗斯网络反而得到了发展机会.以广告为例, 在传统纸媒广告下降幅度高达一'一'…』………2012/3/传播5943%的2009年,网络广告反而上升了8%.面对网络的冲击与影响,俄罗斯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没有 "束手待毙".俄罗斯传统纸媒几乎无一例外地转型成了跨网络的媒体.一些传媒集团旗下不仅拥有纸媒体,还有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介,其传播手段综合多样, 文,图,声,影,网全面覆盖,互动性,个性化突出.2009年,用于手机阅读的《生意人》报正式出版.莫斯科最主要的报纸《共青团真理报》每天电子版的信息多于报纸60%一 70%,时事类栏目阅读者最高达 320万人次,同时该报还在酝酿广播和电视节目.根据俄罗斯官方统计,目前,俄罗斯新闻网站的访问量居各类网站之首,俄罗斯人正在形成"早上看报纸,晚上看网站"的新闻阅读方式. 此外,以各种时尚刊物为代表,众多俄罗斯出版物也纷纷办起了iPad杂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网站yourpress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平台发展同样迅速.yourpress.ru自 2010年l2月1日开始测试,2011 年4月1日对读者开放网站所有功能.目前,yourpress网站首页提供了超过50种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杂志和报纸,任何笔记本电脑, 智能手机,便携上网设备,电子阅读器和平板设备均可轻松阅读. 同时,该网站宣称在纸质媒体出版之前就可提前阅读到其中的内容,而且价格更便宜.yourpress.ru网站总裁谢尔盖?马特维耶夫说,相比近两年欧美市场由ipad和亚马逊kindle 引领的数字出版浪潮,俄罗斯的转型相对要慢,但是市场容量很 60NgI-~N/2012/3 大,到2012年,俄罗斯电子期刊规模可占世界5%.对俄策略基于俄罗斯新媒体发展现状, 中国从事对俄传播的若干机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开通;新华网,人民网都拥有自己的俄语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广播在制作电台节目同时,已经开始涉足音视频等内容的制作;作为唯一一本在中,俄两国都经正式注册,可公开发行的期刊,俄文《中国》杂志也开始向全媒体转型. 改变是可喜的,但是如前文所述,近两年来俄罗斯受众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我们应该认清这种变化,顺应这种变化.根据笔者所在的俄文《中国》杂志近两年来在"适应新媒体环境,实现媒体转型"过程中的若干实践,未来在对俄传播过程中, 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充分利用社交网站等"自媒体"'-F台.随着twitter,Vkontakte,新浪微博等平台的兴起,"自媒体" 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以至于在社科院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中明确提出:"自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正像前文所述,以Vkontakte 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在俄罗斯网民, 甚至俄罗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而这一领域,是多数对俄传播机构尚未涉及到的. 如果对这一平台的作用能够进行充分挖掘,实现中国信息的第一时间发布,与俄罗斯网民的良性互动,则传播效率与效果必将极大提高.关注手持阅读终端平台.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崛起,让人们开始习惯使用移动互联设备上网,这也使移动设备浏览量占到了全球互联网浏览量的5%.这个数字正在爆炸式的增长中.此趋势在俄罗斯一样明显. 包括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内,iPad, 三星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有数量庞大的拥趸.据互联网]13t:究该司 MASMIRussia(该公司拥有全俄罗斯最大的在线咨询库):62%的俄罗斯网民定期使用移动互联网, 而只有10%的受访者从不使用手机上网.整合国内资源,打造强势新媒体.目前,国内从事对俄传播的国家级新闻媒体就有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俄文《中国》杂志等等.从媒体屙陆上看,已经构成了涉及电视,广播,网络,期刊等众多媒介形态.从报道内容上看,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中国对俄传播已经构建起一个形态完整的体系. 但是,从目前看,上述各个媒体相互独立,各自为战,力量分散.以网站为例,几乎所有机构都设有独立俄语网站,但是大多都是由5至 l0名俄语编译力量组成,网站内容也以翻译已有中文稿件为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一条重要新闻,几家分别翻译,上网,这样一则造成有限人力的浪费,二则使得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在大家使命相同,目标读者一致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实现资源整合,联合打造一支力量强大,传播有效,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全媒体对俄传播队伍,是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思考的命题之一.固f作者来自人民画报社)责缔:贺潇潇。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七章 俄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七章 俄国新闻传播史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18~19世纪中叶,俄国早期的现代报刊由于俄国长期处于高度集权统治下,俄国没有从民间新闻纸转向官方报刊的发展过程,而是形成了由官办到非官办的发展过程。
(1)1702年12月,沙皇彼得一世下令出版一份印刷报纸,于是便开始了俄国的现代新闻史。
1703年1月2日,该报以《莫斯科王国和邻国发生的值得知道和记载的军事和其他事件新闻》为报名出版。
1719年该报改名《圣彼得堡新闻》,简称《新闻报》。
该报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始终是沙皇政府的官报。
最初,报纸出版不定期,1815年起变成日报,是为俄国最早的日报,1917年停刊。
(2)俄国最早的杂志是官办的,即1728年俄国科学院接管《新闻报》后出版的《新 18~19世纪中叶,俄国早期的现代报刊19世纪中叶至1917年,在“放宽—收紧”政策中顽强发展的俄国新闻传播业 1917—1925年:苏维埃俄国新闻体制的形成 苏联新闻传播业初期的发展(1925—1940) 1925—1991年: 二战时期的苏联新闻传播业(1941—1945) 苏联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战后新闻事业恢复和发展时期(1946—1986) 苏联的新闻改革时期(1986—1991) 初期的变化“8·19”事件后俄罗斯 传媒业的集中联邦共和国的新闻传播业 传媒所有制的结构特点俄罗斯联邦新闻传播业的现状俄国新闻传播史闻报每月注释》。
俄国人写的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是18世纪中叶主编该报的M.B.罗蒙诺索夫写的《论新闻业者的责任》。
(3)1756年,俄国的第一张非官方报纸《莫斯科新闻》由莫斯科大学创办,全国发行,每周发行两次,初期偏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介绍西方思想观念。
(4)18世纪中期,俄国出现了一系列讽刺杂志,但影响微小。
18世纪末,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为维护统治,开始对民办报刊实行压制,传播民主主义思想的报刊全部被查封。
为什么俄国的新闻业具有持续的集权特征?

(七)媒体自身不够自觉
在放宽政策实行的过程中,新闻媒介的行为过于激进,在新闻传播中夹 杂了许多不负责任的煽动、虚假和低俗的内容,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 断地挑战着国家的底线,逼得政府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广告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内发展缓慢,因 此,俄罗斯媒体不得不受制于政权机关和大资本。俄罗斯大多数传媒是 不盈利的。在200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在俄罗斯只有10%的稳定出 版的印刷媒体能够靠自己的职业活动实现经济独立,60%~70%的出版 物是宣传机构或影响工具。
(四)大众传媒功能
(三)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业
1.俄罗斯新闻业的发展情况
(1)苏联解体后,按照俄当局的指示,新闻出版部的任务是:掌管俄 罗斯联邦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通讯社;对新闻进行法律上的监督; 负责新闻媒介的注册登记;政府通过这个部门对新闻媒介进行调控和审 批。
(2)俄罗斯新闻转型
俄罗斯转型时期的新闻体制是以实现大众传媒的私有化和非国有化为目 标的,并且是以高度商业化为重要特征的。
主要原因
(二)历史传统
(1)俄罗斯是一个有着国家主义传统的国家,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内都实行中央集权制,缺乏自由与民主的传统。在它的历史上有的是严 格的书报检查制度和对言论自由的压制——俄罗斯政权在漫长的历史时 期内始终以各种方式对媒体(当时主要是报刊)进行管制,而较少新闻 自由的实践。
(2)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俄国最早的现代报刊是沙皇直接钦命 创办的,从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诞生之日起,新闻审查就一直如 影随形。《新闻报》创办之后的大约半个世纪里,俄国新闻事业一直都 处于官方的严格控制之下,只是在此之后才出现了民间报刊,并且也要 接受官方的新闻检查。
当代俄罗斯对外传播手段及策略研究

当代俄罗斯对外传播手段及策略研究【摘要】摘要:本文针对当代俄罗斯对外传播手段及策略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俄罗斯对外传播的背景,明确研究目的并探讨其意义。
在分析了俄罗斯对外传播的手段和策略,探讨了其传播媒体特点,并对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总结了俄罗斯对外传播的实践启示,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俄罗斯对外传播的方式和策略,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关键词】俄罗斯,对外传播,手段,策略,媒体,成功案例,失败案例,实践,启示,展望,研究方向,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在积极进行对外传播,借助各种手段和策略来推广自己的声音和形象。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俄罗斯对外传播的手段和策略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旨在对当代俄罗斯对外传播手段及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分析其传播媒体特点,总结成功与失败案例,探讨实践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俄罗斯对外传播的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揭示其传播策略的影响力和局限性,从而为俄罗斯在未来对外传播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俄罗斯的对外传播手段和策略,通过分析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效果,深入研究俄罗斯传播媒体的特点以及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而总结俄罗斯对外传播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俄罗斯这一重要国家的对外传播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俄罗斯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和地位,为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俄罗斯自身的对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本研究也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探讨俄罗斯对外传播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策略调整,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推广自身形象和实现对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服务。
1.3 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俄罗斯对外传播手段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和影响力,揭示其对外传播的成功和失败案例,为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传播提供借鉴和启示。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65页PPT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俄罗斯和中国在对待媒体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俄罗斯和中国在对待媒体方面的差异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的中介,也是公众舆论的重要制造者。
俄罗斯和中国作为两个大国,在对待媒体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将详细阐述两国在对待媒体方面的5个不同之处。
1. 喜新厌旧的中国媒体和效忠国家的俄罗斯媒体中国媒体在追求新鲜感上下足了功夫。
他们喜欢炒作时下的新热点和潮流话题,让人们产生瞬间的共鸣和舆论热潮。
但中国媒体对于记者的报道要求较高,他们必须经过审批上报过后才能发表。
而俄罗斯媒体则注重效忠于国家的宣传,他们必须掌握正确的语气和角度来大力宣传俄罗斯的利益。
2. 中国媒体在尊重言论自由方面稍逊一筹中国有着严格的媒体审查制度,言论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虽然中国媒体不断地在向前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合法的言论被禁言和封禁。
而俄罗斯在对待言论自由方面相对豁达,例如特朗普在美国当选总统期间,俄罗斯媒体对其的报道相对中立,给予了特朗普一定的话语空间。
3. 面面俱到的中国媒体和掌握宣传节奏的俄罗斯媒体中国媒体在新闻传递方面极其负责,尽可能多地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
除了官方媒体,草根媒体在中国社会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媒体不辞辛苦地跑到一线,给公众传递最为真实生动的信息。
而俄罗斯媒体则更注重对新闻宣传的掌控,力求抓住节奏,展示俄罗斯的强大和领导力。
4. 两国媒体的定位差异中国媒体更侧重于国内新闻的报道,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民间生活等方面做得比较好。
而俄罗斯更注重国际新闻和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
俄罗斯媒体常常给国际上的一些事件注入俄罗斯观点和立场,以增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5. 对外传媒的方式不同中国媒体在对外传媒方面注重多途径的传播,他们不仅在传统媒体上进行报道,还在新媒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例如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报道。
而俄罗斯则善于利用外媒进行传媒,效果显著。
例如俄罗斯媒体就善于在国际上投放对自身利益有利的消息和广告,获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个发展阶段:工人报刊、全俄政治报、布 尔什维克报刊 《工人曙光报》——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 秘密刊物 《火星报》——全俄政治报 《前进报》——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 《新生活报》——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份合 法日报 《真理报》——群众性政治日报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社会主义报业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1917.11.7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报刊被取缔,社 会主义的新闻体系建立起来。 20年代,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 以地方报刊以辅,以党和政府机关报为主、 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性报刊为辅的新型 报刊网络。 1923.4召开的苏共“十二大”是苏共报业发 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二、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1861农奴制被废除后,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 制有所松动。 报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 政论性报纸和政党报纸的相继创办:1860全 国政治性报纸只有15家,1881增加到83家, 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以文学报刊为主的报业结 构。 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特征的报业开始出现:彼得 堡著名出版商苏沃林1876出任《新时报》主 编。“俄国报业大王”
(二)新闻社
1961.2.21创办
同时向国内、国外提供消息,向国内报
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供国外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消息;向国 外提供有关苏联的信息。 1991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改称俄罗斯新闻社。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俄罗斯新闻业的现状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 盟共和国,俄罗斯成为它的继承者。 (一)报刊数量猛增
欧洲篇
第十三章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
一、报业的发端 1703,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创办《新闻 报》,从此开始了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1756莫斯科大学主办的《莫斯科新闻》 是第一张非官方报纸。 18世纪70年代启蒙思想家诺维科夫创办 了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讽刺杂志,预示 着民办报刊的出现。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三、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一)塔斯社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 的通讯社。 战后,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服务范围进一步 扩大。50年代已在36个国家40个大城市设立 分社或派驻记者。 解体前,有14个加盟共和国的通讯社、俄罗 斯联邦的三个分社、72个记者站和驻126个国 家和地区的记者站和分社。其规模和影响都 位居世界各通讯社前列。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三)新报刊各具特色 《独立报》:由莫斯科知识界发起创办 《生意人报》:以经济内容为主 《俄罗斯报》:1991创刊 (四)广播电视界的变革 全苏国家电视台和广播公司 奥斯坦基 诺电视和广播公司 全俄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 惟一的全国 性官方广播电视机构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五)通讯社的变化 解体后,原苏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名称 未改变。 俄通社-塔斯社 俄罗斯通讯社 私人通讯社:1989.5追溯通讯社 二、俄罗斯新闻体制的确立及特点 三、独联体其他国家新闻业现况
80年代末,苏联报刊只有几百种;而90
年代中后期增加到800种,刊物4000多 种。2000年以来,报纸的数量增加了五 倍,电视公司增加了十倍。
(二)原有报刊变化巨大 《真理报》:解体后没有了经济来源。 “真理报国际股份公司” 《消息报》:俄罗斯一家最大的石油公 司卢科伊尔公司控股。仍居大报之列。 《红星报》: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后 变化最小的报纸。 《共青团真理报》《莫斯科共青团报》: 完全变样。“黄色报纸”
苏联的新闻体制是在列宁去世后,斯大
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近30年里逐渐形 成的。 战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 《全苏新闻法》 8.19事件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苏联是广播电视事业起步最早的国家之 一,也是实验性电视开播较早的国家之 一。 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 全苏广播电台 莫斯科电台 苏联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