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机合成论文
有机合成的论文合成材料论文

有机合成的论文合成材料论文《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摘要:精细有机合成技术是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确定适宜的考核方案,使单元合成的专业知识融于项目化过程中,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精细有机合成技术》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承担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十多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组成的,各个单元反应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也是一系列经典反应的抽象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这些反应的规律与特点全部灌输给学生,然后安排期中、期末考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考核手段单一,实践动手与理论脱节。
如何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项目化教学具有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师的普遍认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开展了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我们在三年制高中后大专的精细化工0711、0721班的第4学期进行了项目化改革的初步尝试。
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具备,通过设立一些教学项目,以完成项目的方式,达到实践动手与理论知识的充分结合。
这些项目主要是依据现实工作项目的具体过程分析而确定的,其主要特点是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素质渗透、工学结合,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素质的培养、知识的运用全部体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之中。
教学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考核的方式,由过去传统的一份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法改为项目化的过程考核。
那么,这种项目教学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考核?项目化过程考核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改造企业案例成为适合教学的项目项目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项目载体,通过项目训练实现学生知识的渗透、能力的掌握、素质的培养,因此,项目的选择十分重要。
有机合成论文

摘要:有机合成的方法是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的基础,有机合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可为有机合成开拓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现代有机合成不只是合成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合成和怎样合成的问题。
有机合成与21 世纪的三大发展学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三大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材料的支持。
新世纪有机合成将进一步在这三大学科领域中发挥作用并开辟新的领域。
随着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尤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后,需要有机合成快速提供各种具有特定生理和材料功能的有机分子,而要获得有新结构的功能类型分子往往取决于新的合成方法,本文中通过大量的范例及实验,讲述有机合成方法的重要作用及相关解题思路。
关键词:有机合成方法解题思路Abstract:Organic synthesis is an organ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chemistry,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of organic synthesis for the developing fiel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ern synthetic organic synthesis is not only what the problems and, more importantly, how the synthesis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synthesis. Organic synthe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three major disciplines——materials science, lif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closely linked, for the three discip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support. the new century will be further in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se three areas play arole and open up new areas. With the life sciences and materials scienc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to the post-genome era, the need to organic synthesis to rapidly deliver a variety of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organic molecules, and to gain a new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molecules often depends on the type of new synthetic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and an example of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on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and related problem-solving ideas.Keywords: organic synthesis of problem-solving idea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概述 (1)1.1有机合成含义 (1)1.2有机合成的重要性 (1)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2)2.1逆合成法 (2)2.2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2)3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的设计 (3)3.1常见的含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3.1.1简单醇的切断 (3)3.1.2烯烃的合成 (3)3.1.3芳香酮的合成 (4)3.1.4简单醛酮和羧酸的合成 (5)3.2常见的二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 (7)3.2.1 β-羟基醛酮和α,β-不饱和醛酮的合成 (7)3.2.2 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8)3.2.3 α-羟基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8)3.3 含杂原子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0)3.3.1胺的合成 (10)3.3.2 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0)4 结语 (11)5 致谢 (12)6 参考文献 (13)1概述有机合成在当代社会发展得非常快,有机合成的目的主要是合成自然界已经有的但数量很少的物质或者合成自然界没有的物质。
有机合成论文【最新】

肉桂酸合成方法简介【摘要】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合成中间体,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六种合成肉桂酸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改进与优缺点。
【关键词】肉桂酸;合成;生产肉桂酸(C6H5-CH=CH-COOH),又名β-苯丙烯酸、3-苯基-2-丙烯酸。
分子量为148.17,呈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状态,微有桂皮香气。
是从肉桂皮或安息香分离出的有机酸。
可溶于乙醇、甲醇、石油醚、氯仿,易溶于苯、乙醚、丙酮、冰醋酸、二硫化碳及油类,微溶于水。
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农药、塑料、感光树脂、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等有广泛应用。
可作为水果香精、花香香精调和使用,并且肉桂酸的各种酯(如甲、乙、丙、丁等)都可用作定香剂,用于饮料、冷饮、糖果、酒类等食品。
在食品添加剂方面,肉桂酸可用微生物酶法合成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甜味阿斯巴甜(Aspartame)的主要原料L-苯丙氨酸。
医药工业中,可用于合成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药物乳酸可心定和心痛平,及合成氯苯氨丁酸和肉桂苯哌嗪,用来制造“心可安”、局部麻醉剂、止血药等。
在有机化工合成方面,肉桂酸可作为镀锌板的缓释剂,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乙内酰和聚己内酰胺的阻燃剂。
它还是负片型感光树脂的最主要合成原料,主要合成桂酸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聚乙烯氧肉桂酸乙酯和侧基为肉桂酸酯的环氧树脂。
合成肉桂酸的方法众多,主要合成方法如下: Perkin 合成法、苯乙烯-四氯化碳法、苯甲醛-丙二酸法、苯甲醛-乙烯酮法、肉桂醛氧化法以及刚开发出的氯代芳烃和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生产肉桂酸等方法。
一、以苯甲醛与乙酸酐为原料的Perkin法Perkin法[1]是国内外生产肉桂酸的主要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条件温和、分离简单,同时副产物少且纯度较高等优点。
但其肉桂酸收率低、成本相对较高等因素的存在也制约了此法的发展,许多厂家因此已经停止了肉桂酸的生产。
苯甲醛与乙酸酐进行的反应,以无水乙酸盐作催化剂是最早实现的肉桂酸工业化生产的途径,但该工艺路线反应时间较长,产率最高为55 %~60 %,苯甲醛需用水蒸气蒸馏法回收。
浅谈现代有机合成的最新进展

浅谈现代有机合成的最新进展摘要简要介绍现代有机合成的新概念和新方法,从有机合成的新溶剂、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有机合成实例三个方面,综述有机合成新技术、新方法的情况。
关键词有机合成;新技术;微波;无溶剂;进展有机合成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制备成新的有机物的过程。
现代的有机合成不但能合成自然界存在的结构复杂而多样的有机物,而且能合成大量的自然界中没有的具有独特功能性分子的物质。
有机合成化学发展很快,有关新试剂、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
1现代有机合成新概念1.1原子经济化原子经济化的概念是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B.M.Trost于1991年首先提出的,并将它与选择性归结为合成效率的2个方面。
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使之转化到目标分子中,达到零排放。
原子经济化反应有两大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生成,减少了环境污染。
原子经济化反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有机合成的发展方。
原子经济化是现代有机合成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绿色合成的一个重要指标。
原子经济化原则引导人们在有机合成的设计中经济地利用原子,避免使用保护或离去基团,减少或消除副产物的生成。
当前,提高有机合成原子经济化的主要途径有:开发高选择性和高效的催化剂;开发新的反应介质和试剂,提高反应选择性。
总的来说主要在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上做文章。
1.2绿色有机合成绿色化学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知识经济时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有机合成的研究正围绕着反应、原料、溶剂、催化剂的绿色化而展开,而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在内的生物技术、微波技术、超声波技术以及膜技术等新兴技术也将大大促进绿色有机合成的发展。
实现有机合成的绿色化,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开发、选用对环境无污染的原料、溶剂、催化剂;采用电化学合成技术;尽量利用高效的催化合成,提高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设计新型合成方法和新的合成路线,简化合成步骤;开发环保型的绿色产品;发展应用无危险性的化学药品等。
关于有机合成的毕业论文

关于有机合成的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 前言 .......................................................................................................................................... (22) (22)1.1 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概述 ......................................................................................1.2 国内外有关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研究进展 (4)1.3 选题意义 ....................................................................................................................................... (55)第二章 实验部分 .................................................................................................................................. (66)2.1仪器和试剂 ................................................................................................................................... (66) (66)2.1.1实验仪器实验仪器 ................................................................................................................................. (66)2.1.2实验试剂实验试剂 .................................................................................................................................2.2 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合成与研究 (7)2.2.1合成原理 (77)合成原理 ................................................................................................................................. (77)2.2.2合成方法合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010) (10)103.1 溴化反应 ..................................................................................................................................... (10)103.2 偶联反应 .....................................................................................................................................3.2.1 反应温度对偶联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11) (1212)3.2.2 原料配比对偶联反应的影响原料配比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12 (12)3.3 溴化产物的表征图谱 .................................................................................................................第四章 结论 ........................................................................................................................................ (1313)参考文献 ................................................................................................................................................ (1414)致 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机论文—Combes 喹啉合成法

Combes 喹啉合成法***(2012012***)(**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级,shengfen chengshi)摘要综述了Combes喹啉合成法的定义,机理,以及该反应的范围和限制。
同时也叙述了喹啉的一些重要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
关键词 Combes喹啉合成催化剂合成法衍生物Make the Quinolines by the way of Combes*** ***(2012012***)( Faculty of Chemistry ,the *** Normal University,shengfen chengshi )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something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Quinolines ,the mechanism of it and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Meanwhile, the appl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some important derivatives of quinoline are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Keywords quinoline and Combes catalyst synthesis derivative 喹啉最早是Runge从煤焦油中分离得到的(1834年)[1]。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喹啉不久,人们用碱干馏抗疟药物奎宁(Qulnine)也得到了喹啉,喹啉又称苯并吡啶, 其结构相当于萘上有一个CH 为 N所取代, 故又称氮杂萘[2]。
在有机合成中,喹啉环的形成理论上可以有三条途径:1.苯环和吡啶环同时形成;2.先有吡啶环后合成苯环;3.先有苯环后合成吡啶环。
但是在实际合成中,只有第三条途径是普遍使用的目前喹啉的合成主要有Combes法、Conrad-Limpach法、Knorr法、Skraup 法、Friedlander法、Povaov法、Doebner法[3]等。
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论文丙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备聚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纤维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首先,合成丙烯酸钠的原料主要包括丙烯酸、氢氧化钠和溶剂。
丙烯酸是通过催化剂催化丙烯腈和氧气反应制得,氢氧化钠是通过电解法制备,溶剂可以选择水或有机溶剂。
第一步是将丙烯酸与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合成反应一般在150-200°C温度范围内进行。
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选择添加引发剂或催化剂。
第二步是将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并控制反应时的pH值。
氢氧化钠的用量和pH值的控制对反应速率和产品纯度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例为1:1.1-1.5,pH值控制在7-9之间。
第三步是对反应液进行搅拌和加热,使反应完全进行。
同时,可以对反应液进行在线监测,以控制反应进程和产品质量。
第四步是对反应液进行中和处理。
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添加酸来中和反应液中的剩余氢氧化钠。
通常使用盐酸、硫酸等酸性溶液进行中和,pH值控制在5-7之间。
第五步是对中和后的溶液进行蒸发浓缩。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水分蒸发掉,使得丙烯酸钠溶液的浓度达到一定的要求。
通常采用真空蒸发或氮气吹扫的方法进行浓缩。
第六步是对浓缩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和脱色处理。
这一步主要是去除溶液中的杂质和颜色物质,以提高产品的纯度。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活性炭吸附和滤网过滤。
最后一步是将过滤和脱色后的丙烯酸钠溶液进行结晶,以得到丙烯酸钠产品。
结晶可以采用自然结晶或加热结晶的方法。
得到的丙烯酸钠晶体可以进行干燥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综上所述,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中和、蒸发浓缩、过滤和脱色、结晶等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每一步骤的参数,可以获得高纯度和良好结晶性的丙烯酸钠产品。
精细有机合成论文

精细有机合成论文不对称合成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不对称合成是指手性分子或前手性分子在形成新的手性中心的反应过程中,优势地生成某一立体构型产物,而其非对映异构体的生成量却很少的合成方法。
如果在完全没有手性因素存在的场合,虽能进行引入手性中心的反应,但所得产物通常为消旋体。
不对称合成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利用反应物本身存在的手性结构的不对称诱导进行不对称合成。
1.利用手性试剂前手性物质的分子在手性试剂的作用下进行不对称合成,能优势的生成一种手性化合物。
此类前手性物质很多,主要有醛、酮、烯烃、不饱和羧酸、席夫碱、环己酮和羧酸等。
手性试剂种类亦很多,如手性醇、手性胺、手性酯、手性格氏试剂、手性醇铝、手性醇氢化锂铝、氨基酸、手性肼化物、微生物试剂等。
选择手性试剂时,应先了解其性质和作用,以便选择河湖要求者,切不可滥用,因为手性试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影响和不对称诱导的作用不尽相同,且同一个手性试剂对构型不同的前手性分子的不对称诱导作用也有显著差异。
现分两种情况说明。
(1)利用手性化学试剂例如,在天然前列腺素的不对称合成中,可以利用手性丙烯酸苯基薄荷醇酯合成光学纯的前列腺素中间体。
又如利用手性噁啉试剂能够合成光学活性羧酸、醇类等。
手性噁啉试剂在国外已有商品出售,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手性试剂。
(2)利用微生物的不对称合成在药物合成的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利用微生物的高度选择性,采用生物合成方法实现用化学方法较难做到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例如在甲基炔诺酮的不对称合成中,可以应用卡尔伯斯酵母或啤酒酵母进行不对称还原。
2.利用手性催化剂利用手性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合成近年来有了显著进展,主要是因为手性催化剂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消耗少量的手性催化剂,就能获得相当高的光学收率。
它对于药物以及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用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膦化物为配位体的络合物进行催化氢化,最后可得()(+)-氨基酸,其光学收率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0115051217学年论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年级2011级姓名马韵会论文题目现代有机合成指导教师金春雪职称教授成绩2013年12月18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引言 (1)1开发“原子经济性[5]”反应 (2)2选用更“绿色化”的起始原料和试剂 (2)3采用无毒无害的高效催化剂 (3)4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3)结束语 (4)参考文献 (4)现代有机合成学生姓名:马韵会学号:20115051217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指导老师:金春雪职称:教授摘要:有机合成是综合应用各类有机反应及其组合、有机合成新技术[1]、有机合成设计及策略以获得目标产物的过程。
有机合成既与材料、生命、环保、能源四大支柱学科密切相关,也与我们社会的现代文明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近年来绿色化学[2]、洁净技术、环境友好过程已成为合成化学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可见21世纪有机合成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合成了什么分子,而是如何合成,其中有机合成的有效性、经济性、环境影响和反应速率将是有机合成研究的重点,尤其是绿色有机合成的研究[3]。
关键词:有机合成;绿色化学;绿色合成Abstract:Organic synthesis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organic reactions,organic synthesis technology[1],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organic synthesis strategies to obtain the desired anic synthes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materials,lif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ergy four pillars of discipline,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ily lif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our society.In recent years,green chemistry[2],clean technology,environmental-friendly process has become the pursuit of the goals and direction of synthetic chemistry.Visible in the21st century is not only of concern to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what synthesized molecules,but how synthesis,where the validity of organic synthesis,economy,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the reaction rate will b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organic synthesis,especially green organic synthesis study[3].Keywords:Organic Synthesis;Green Chemistry;Green synthesis引言有机合成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原料制备合成新的有机物的过程。
它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领域。
早期的有机合成主要是合成自然界中已存在的但含量稀少的有机化合物。
后来根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规律性和实际需求,进一步合成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有机化合物。
进入21世纪以后,在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和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同时,大量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染物却反过来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迅速恶化,这就使化学家面临新的挑战,即要去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较少危害的化学。
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受到相当重视,并出现了一系列新名词,如绿色化学[4]、环境友好化学、洁净化学、原子经济性等。
绿色化学研究过程中应遵循12条原则:1.防止污染优于治理污染2.注重原子经济性3.无害化学合成4.设计安全化学品5.使用安全溶剂和助剂6.设计能源经济性反应7.使用可再生原料8.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9.催化剂优于化学计量试剂10.降解设计11.预防污染中的实时分析12.防止意外事故的安全工艺。
1开发“原子经济性[5]”反应合成效率是当今化学合成关注的焦点。
合成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到产物中去了。
一个有效的合成反应不但要有高度的选择性,而且必须具备较好的原子经济性,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原子。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的合成反应应该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需要附加,或仅仅需要无损耗的催化剂。
例如在下列反应中:A+B→C+D,其中,C为产物。
D为副产物。
在原子经济性的反应中,D应减至非常小或接近零,即:A+B→C。
目前,有些有机原的生产已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如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甲醇羰化制醋酸、乙烯或丙烯的聚合、乙烯直接氧化成环氧乙烷等。
微波有机合成技术[6]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机绿色合成新技术。
据研究微波加热是通过电介质分子将吸收的电磁能转变为热能的一种加热方式,属于体加热方式,温度升高快,并且里外温度相同,克服了常规加热方式能量利用率低、温度分布不均匀等诸多缺点。
并且微波在材料合成领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化学方法或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用在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当中。
2选用更“绿色化”的起始原料和试剂为使制得的中间体具有进一步转化所需的官能团和反应性,在现有化工生产中仍使用剧毒的光气和氢氰酸等作为原料。
为了人类健康和社区安全,需要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它们来生产所需的化工产品。
在代替剧毒的光气作原料生产有机化工原料方面。
Riley等报道了工业上已开发成功一种由胺类和二氧比碳生产异氰酸酯的新技术。
在特殊的反应体系中采用一氧化碳直接羰化有机胺生产异氰酸酯的工业化技术也由Manzer[7]开发成功。
Tundo报道了用二氧化碳代替光气生产碳酸二甲酯[8]的新方法。
Komiya[9]研究开发了在固态熔融的状态下。
采用双酚A和碳酸二甲酯聚合生产聚碳酸酯的新技术,它取代了常规的光气合成路线,并同时实现了两个绿色化学目标。
3采用无毒无害的高效催化剂相对于化学当量的反应,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反应更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
许多有机合成反应中,液体酸或碱是最常用的催化剂,其价格便宜、催化效率高,但对设备腐蚀严重、污染大、副反应多、后处理困难。
为克服传统催化带来的危害,研究和开发新型绿色催化剂自然就成为目前最前沿的热点之一。
较成功的有各种新型分子筛催化剂、固体超强酸或碱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夹层固体催化剂及相转移催化剂。
这些新型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均优于传统的酸碱催化剂,同时对环境友好,目前正大量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在不对称合成中催化不对称合成是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不对称催化不但可以提供医药、农药、精细化工所需的关键中间体,而且可以提供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方法。
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主要包括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氢硅烷化反应、氢甲酰化反应、氢酯化反应、环丙烷化反应、环氧化反应、不对称酮还原反应、糖类衍生物催化反应和酶催化反应。
4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当前广泛使用的试剂是易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会造成较重的环境污染,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替代有机化合物溶剂已成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首先考虑的是水溶剂。
水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溶剂,无毒无害且价廉。
水相中的有机反应操作简便、安全,不用担心易燃易爆等问题。
在有机合成中,可省略诸如官能团的保护、去保护等合成步骤,其疏水效应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是理想的绿色溶剂。
其次,可以选用超临界和近临界流体溶剂,特别是超临界二氧化碳。
超临界二氧化碳有适中的临界压力和温度、来源广泛、无毒廉价并且不可燃等诸多优点,使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速度快、萃取物干净、溶剂用量少,已在分析化学、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近临界水的研究也引起了重视,它有许多优点:只需要较低的温度和压力,对有机物的溶解性能相当于丙酮或乙醇;介电常数介于常态水和超临界水之间,既能溶解盐、又能溶解有机化合物。
因此,近临界水在一些有机合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用离子液体溶剂。
离子液体指室温或低温下液体状态的盐,由含氮、磷有机阳离子和大的无机阴离子(BF4、PF6等)组成。
它具有可操作温度范围大、溶解度大、相对便宜且易制备、易回收、可循环使用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类很好的溶剂并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结束语展望21世纪,全球的城市化、工业化将继续发展,人口还要继续增加,对化学工业的需求也将增多。
而人们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又越来越强烈,联合国环保小组反复强调“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建设的成败”。
绿色化学以其“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另一方面实现“零排放”,达到不污染环境的效果。
因此,有机合成化学应该遵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研究和发展对环境友好、造福于人类的新型化学。
参考文献:[1]《绿色合成技术的新进展》杨海贤《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2]《绿色化学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高宝平吕梁[3]《绿色有机合成研究进展》《天津化工》2009年第6期[4]《绿色合成在有机化学中的含义及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第8期[5]Trost B M.The at ome conomy are search for synthetic efficiency[J]. Science,1991,254:1471-1477.[6]雍胜利,李树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2005年03期[7]Manzer S,Selva M,Tundo P.Dimethylcarbonate for eco friendly methylation reaction[J].Chemosphere,2001,43(1)115-121.[8]肖翠玲,王艳花,董树生.21世纪的绿色基础化学原料碳酸二甲脂[J].化工进展,2000,2:40-42,45.[9]Komiya P,Jilia S S Const ant inos AT.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1,5 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out solvent[J].Tetrahedron Letters,2002,43(2):1755-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