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及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
手机外壳的设计及数控加工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手机外壳的设计及数控加工姓名:方博文学号: 201513029 二级院系部:农业工程系班级: 数控151 专业:数控指导教师:林彤职称:研究生二〇一八年六月手机外壳的设计与数控加工【摘要】随着手机普及越来越广泛,对手机的耐用性和美观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手机的外壳是提高手机的美观和耐用程度的重要零件,所以完善手机外壳的设计模式和提高数控加工速度是为手机的实用性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
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市场上的各种手机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为此市场需要更好的手机。
性能、美观、耐用度以及生产速度。
一个高质量、高产量、美观实用的手机在市场上具有非常大的竞争能力,而在这其中,手机外壳的的作用在于提高手机的耐用度和美观程度,所以提高手机外壳的设计和加快手机外壳的数控加工速度势在必得。
为此,笔者主要就金属外壳的磨抛技术问题进行论述以及后续中的磨抛系统的机床模拟,提高手机外壳加工的数控加工。
【关键词】手机外壳:模具设计:数控加工: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phone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the durability and aesthetics of mobile phones are more demanding. Mobile phone shell is to improve the mobile phone is beautiful and durable degre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so to perfect the design patterns, and improve the nc machining speed of mobile phone shell is practical for phone provides a good bedd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phone industry has led to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various mobile phone industries in the market, so the market needs better mobile phones. Performance, beauty, durability and production speed. A high quality, high yield,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mobile phone has very big competition ability in the market, and in this among them, the role of mobile phone shell i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the mobile phone and beautiful degree, so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mobile phone shell and speed up all the nc machining speed of mobile phone shell.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metal shell grinding and polishing technology and the subsequent machine tool simulation of the grinding and polishing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nc machining of mobile phone shell.Key wordsMobile phone case: mold design: nc machining:目录绪论 (1)1 关于手机外壳的相关概念 (2)1.1 相关软件概述 (2)1.2 研究现状 (2)2 手机外壳的磨抛技术相关设计 (2)2.1 现代手机金属外壳结构 (2)2.2 磨抛工具的设计 (3)3 手机金属外壳磨抛数控加工模拟 (4)3.1 基于 VERICUT 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模拟仿真 (4)3.2 机床 VERICUT 组件模型构建及组装 (5)3.3 数控系统的选择 (6)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绪论随着信息的告诉发展,现在的信息发展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手机壳模具设计与结构设计作者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专业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摘要本次设计就是将手机壳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塑模具的整体设计过程。
该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手机壳的注塑模具,材料为PC,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以及通过对手机壳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确定型腔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同时本文对注塑模具进行简要介绍,对注塑模具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其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related knowledge as the basis, elabor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 n mould.The cont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jection mold of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the material is PC,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mold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vity, the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tripping metho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main part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y and rationality.Keywords:The plastic mold;the parametrization;;divides the profi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第一章绪论 (1)1.1 模具介绍 (3)1.2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3)1.3 模具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该塑件材料分析和工艺性分析 (4)2.1 材料分析 (6)2.2 工艺分析 (7)2.2.1尺寸及精度 (8)2.2.2表面粗糙度 (9)2.2.3形状 (9)2.2.4斜度 (9)第三章拟定成型工艺 (10)3.1制件成型方法 (10)3.2制件的成型参数 (10)3.3确定型腔数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步骤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分析方案手机外壳模具建模

实验一:手机外壳的设计实验步骤:1.使用拉伸命令,点击放置,如图 1.1,“定义”→选择草绘平面,用与绘制如图1.2轨迹,点击,输入拉伸长度9,,生成图形如图1.3;图1.1 图1.2 图1.32.使用抽壳命令,选择要抽壳的面,如图 2.1输,点击,生成图形如图2.2;图2.1 图2.23.使用拉伸命令,点击放置,“定义”→选择草绘平面,用与绘制如图3.1轨迹,点击→→,生成图形如图3.2;图3.1 图3.24.使用倒圆角命令,选择一条线,如图 4.1,,点击,生成如图4.2的图形;图4.1 图4.25.使用拉伸命令,用绘制如图5.1轨迹,点击,生成如图5.2;图5.1 图5.26.使用矩阵命令,在下方下拉菜单中选择“方向”,在选择不同基准阵列图形,如下图;7.“文件”→“保存副本”,新建名称字母,将手机外壳保存在文档中。
实验二:手机外壳建模1.“文件”→“新建”,出现如下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完成新建;2.在右上角的“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模具模型”→“定位参照零件”,出现如下对话框,按图完成;3.“模具模型”→“创建”→“工件”→“手动”,出现下图对话框,按图完成,之后再回到“菜单管理器”→“加材料”→“完成”→“完成”;4.“放置”→“定义”→“草绘”→“参照”,绘图如图4.1图形,,填写如图4.2的数据,,成形图如图4.3;图4.1 图4.2图4.35.“菜单管理器”→“模具模型”→“完成/返回”→“完成/返回”→“收缩”,如下图→“完成/返回”;6.“菜单管理器”→“分型面”→“创建”→确定名称→“增加”→“复制”→“完成”,在左边目录数中右击,隐藏模型,按住Ctrl,选择所要选的面,确定,双击对话框中的“填充环”,选择要填充的面,如下图,“完成参考”→“完成/返回”,曲面:复制→“确定”,如图;7.“增加”→“平整”→“完成”,选取平面,绘制如图轨迹,,曲面;平整→“确定”,如图;8.点击“合并”,出现如下对话框,点击合并面,确定,“完成/返回”;9.点击“着色”,出现如下对话框,点击,关闭对话框,完成;10.在左边目录数中右击,取消隐藏,“模具体积块”→“分割”,如图10.1→如图10.2,“完成”,选择合并面→确定→确定,出现如图10.3对话框,输入名称,确定,在输入图10.4的名称,确定,“完成/返回”;图10.1 图10.2图10.3 图10.411.点击“模具元件”→“抽取”,出现如下对话框,点击,确定,“完成/返回”;12.点击“模具进料孔”→“定义间距”→“定义移动”,选择凸模,再选择凸模上的平面,如图,再输入移动距离→“完成”;13.最终模型;14.在左边目录数中右击,点击“打开”,“文件”→“保存副本”,输入字母名称,确定,再“保存副本”,转换成“igs”格式保存,同理保存其它元件;15.“文件”→“保存副本”,保存整个模具,确定,出现如下对话框,点击“重新使用”的下拉菜单,选择“新名称”,确定,保存完成;。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下面以手机外壳为例,说明分型面的建立及填补靠破孔的方法,继而说明设计手机外壳的凸模与凹模的流程。
第一步建立新的文件夹,设置工作目录①在用户目录下建立新的文件夹,文件夹名为mobilephone_mold。
②将练习文件夹下的mobile.prt复制到该文件夹下。
③打开Pro/E系统。
④选择文件/设置工作目录。
⑤在对话框中选择目录mobilephone_mold,单击。
第二步创建一个新的模具实体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夹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在类型框内选择【制造】,在子类型中选择【模具型腔】,输入名称之mobile_mold,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按钮。
②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模板(使用单位为毫米的模板),单击按钮。
③画面显示坐标系MOLD_DEF_CSYS、开模方向PULL DIRECTION与基准平面MOLD_FRONT、MAIN_PARTING_PLN与MOLD_RIGHT。
第三步引入参照模型①单击模具菜单管理器中的【模具模型】/【装配】/【参照模型】,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参照模型mobilep.prt,单击按钮。
②系统弹出放置参照模型操控面板,单击下拉菜单,选择方式装配参照零件,单击操控面板中的按钮。
③系统弹出【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同意默认参考零件名称MOBILE_MOLD_REF:单击确定按钮。
画面如图1所示。
④隐藏基准平面与基准坐标系。
单击模型数上的按钮【显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层树】;先选择01_PRT_DEF_DTM_PLN,然后按【Ctrl】键加选02_PRT_ALL_AXES与05_PRT_DEF_DTM_CSYS;在其中选择的任一个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隐藏】隐藏基准平面与基准坐标系,画面如图2所示。
图1引入的参照模型图2 隐藏后的参照模型⑤恢复显示模型树:单击模型树上的按钮【显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模型树】,结束图层设置。
(数控模具设计)样板手机外壳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数控模具设计)样板手机外壳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广东白云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手机底壳注塑模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07模具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别: 机电工程系指导教师:2011 年5 月手机底壳注塑模具设计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手机正成为通信领域内的宠儿,它的发展带动着一系列科技领域的崛起。
随着手机产品的不断成熟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手机的质量、功能以及外观成为商家竞争的焦点。
而要保证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手机外壳的结构设计和注塑模具成型。
注塑模具成型是塑料工业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主要是利用大学知识,以及在手机生产公司的实际接触,对手机—底壳进行模具设计。
设计初期,首先按照零件图用UG软件对零件进行产品的三维造型。
然后通过所学知识和计算确定了分型面、浇注系统、侧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冷却系统等,选择了注射机,计算成型零部件的尺寸,用UG进行模架的绘制,同时还进行了产品结构的工艺分析。
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较,采用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和生产成本。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
关键词:手机底壳;注射模具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MOBILE TELEPHONE BOTTOM SHELLINJECTION MOLD DESIGNABSTRACTIn the modern society,mobile telephone is a favourite son in the communications realm,its development drive a series of technology emerging。
Along with the mobile telephone mature and the people’s consume concept exchange,the quality、func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mobile telephon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business competition。
proe手机外壳模具实验

proe手机外壳模具实验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机设方向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名称:机电学院实验题目:手机外壳模具设计班级: 090207姓名:石佳学号:090207115一、实验目的1:通过手机外壳及其模具的设计和建模,了解以ProEWildFire为代表的三维CAD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发展现状。
b5E2RGbCAP2:了解三维CAD系统特征建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掌握运用Pro/EWildFire进行零件及其模具原件设计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
4:了解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核心问题以及运用三维CAD系统开展产品模具设计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流程。
二、实验内容1:用ProEWildFire完成手机外壳上盖的设计建模2:针对所建立的手机外壳上盖模型,基于ProEWildFire完成其对应模具凸模、凹模原件的设计和建模p1EanqFDPw三、实验设备和环境软件系统:proe 2.0计算机一台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手机外壳结构特点、特征分析和对应的建模方法手机外壳的特点包括圆角,孔,空腔。
对于圆角可以在画草图时倒圆角进行拉伸,也可在拉伸后进行倒角。
孔就用阵列,腔就用抽壳工具进行。
DXDiTa9E3d2:手机外壳设计建模步骤打proe 进行新建选择零件;绘制手机外壳的草图,点草图绘制按钮选择基准面。
<图1)<图1 草图基准面选择)建立笛卡尔坐标系。
<图2)图2笛卡尔坐标系建立在基准面画出手机的平面视图使得长为105mm,宽为55mm;保存草图,进行拉伸,拉伸长度为4mm,其他为默认,确认后结果如图3RTCrpUDGiT图3 拉伸体给拉伸体倒圆角两个顶角的倒角直径为10mm,两底角的倒角半径为20mm,边缘倒角半径为4mm,结果如图4所示。
5PCzVD7HxA图4 倒角后的结果给刚得到的实体进行抽壳,抽壳值为4mm,抽壳后的结果如图5所示。
手机盖板CNC加工技术理论与实践

• 靠角应每班检查是否磨损及及时更换
二、玻璃加工异常分析与对策
常见不良类型
1、崩边 2、孔砂崩 3、亮边 4、划伤 5、R角变形
6、孔变形 7、孔槽崩缺 8、烧边
学习的目标
Ø 2.1 崩边不良的现象
Ø 崩边缺点高度大于0.05mm,无法返修。 Ø 砂崩缺点高度小于0.03mm,可以返修。
补正方向分“左”“右” ;通常顺铣加工设 置“左”,逆铣加工设置“右”。
• 设置XY预留量,顾名思义就是说边缘加工 轮廓的预留,设置为正数时,外形尺寸会变 大,设置为负数时,外形尺寸会减小;粗加 工必须设置预留量,通常设置范围0.1-0.15。
Ø 3.2.3 外形粗加工
外形粗加工—进退刀向量设定: 进退刀向量设定控制加工时刀 具进入和退出的路径,可以尝 试设置不同的值后在观察路径 的变化
Ø 2.1 崩边不良的现象
崩边位置
外形边、孔槽边, 不固定位置。
孔下刀点、或者抬 刀点,固定位置。
Ø 2.1 崩边不良的原因和对策
外形边、孔槽边,不固定位置的崩边原因与处理方法
Ø砂轮棒粗砂磨损
Ø粗加工速度过快
Ø切削液流量少,冷 却效果不够。
Ø粗加工预留太少
ü换砂轮棒加工深度
ü加工进给速度降低
ü主轴转速降低,调 整切削液水流。
Ø 2.6 孔内变形不良的原因和对策
变形
设备
X、Y轴的轴承磨损
程序
1.图形变形
2.程序输出加工程 式计算误差
设备课进行设备维修
圆的直径、刀具直径的 值的小数点位数太多, 设置了预留量等
导致坐标数值的计算量 太大,造成计算误差
手机外壳模具数控铣削实验报告(doc 32页)

手机外壳模具数控铣削实验报告(doc 32页)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名称: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题目: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实验指导老师:雷利平班级:B090202姓名:吴庚手机外壳凹模数控铣削加工步骤一、图形处理1.从Pro/E系统中输出手机外壳凹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2.在Mastercam9.0 系统中将手机外壳凹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转换成MC9格式文件。
回主功能表/档案/档案转换/IGES/读取/IGES格式文件名/打开/OK/适度化结果如图所示:点击“是”清除画面内已有的图导入后如图所示点击此按钮对凹模进行着色处理点击此按钮使视图如下图放置以便观看及及着色后效果如图所示二、坐标处理1.在构图面——侧视图将图形旋转“xx°”(根据自己设计图形确定旋转角度);回主功能表/转换/所有的图素/原点/适度化/清除颜色结果如图所示:执行后如图颜色变化了并点击F9出现如图十字坐标系点击此图标清除颜色如图原图变换以后的图对比图三、对刀点的确定1.在“层别2”构图面——空间绘图绘制曲面边界盒,2.将工件平移到加工的合适位置3.缩放实体到合适实体比例点击这个图标让视图至于中心点击此图标对视图进行合适比例缩放四、规划曲面挖槽粗加工刀具路径(留余量0.3)1. 在构图面——俯视图;2.直径为xx刀尖角为1的圆角铣刀,Fxx,Sxx;3.串连外边界线。
刀具参数设置如下图:五、工件毛坯在此初加工刀具路径/工作设置如图所示:六、规划曲面等高外形精加工刀具路径(主要针对较陡曲面的余留残料进行精加工)1. 在构图面——俯视图;2.直径为xx铣刀,Fxx,Sxx;3. .串连外边界线。
刀具参数设置如下图:七、后置处理(生成NC程序)数控加工程序如下:手机外壳凸模数控铣削加工操作步骤:一、图形处理1.从Pro/E系统中输出手机外壳凹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2.在Mastercam9.0 系统中将手机外壳凸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转换成MC9格式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及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目录一、实验性质、目的 (1)二、实验内容和意义 (1)实验一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2)一、实验内容 (2)1、手机外壳设计建模 (2)2、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 (2)二、实验要求 (2)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手机外壳建模 (3)3.1.1 手机外壳结构特征及其对应的ProE特征建模工具 (3)3.1.2 手机外壳建模步骤 (3)3.2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 (5)3.2.1 ProE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 (5)3.2.2手机外壳模具建模步骤 (5)四、主要仪器设备 (9)五、报告撰写要求 (9)实验二手机外壳模具数控铣削加工实验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内容 (10)三、实验步骤 (10)3.1手机外壳凹模Mastercam9.0操作步骤103.2手机外壳凸模Mastercam9.0操作步骤 (25)四、主要仪器设备 (42)五、实验报告要求 (42)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手机外壳模具建模与加工实验指导书一、实验性质、目的本实验属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涉及到《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CAD/CAM 技术应用》、《数字控制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相关课程的。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普通的、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和现代机械加工手段,掌握以Pro/E为代表的三维CAD系统的特征建模理论方法以及数控编程方法和CAD/CAM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意义该实验由“手机外壳模具设计、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两个实验构成。
1.手机外壳模具设计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可以了解CAD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特征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运用典型CAD系统-ProEWildFire完成产品及其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数控编程和加工的学习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CAM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建模与数控编程能力,学生通过它可以了解CAD/CAM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加工中的应用,熟悉产品从设计建模到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
实验一手机外壳模具设计一、实验内容1、手机外壳设计建模用ProEWildFire完成手机外壳设计建模。
手机外壳的基本结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手机外壳2、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基于所设计建立的手机外壳模型,用ProEWildFire完成手机外壳模具的设计建模二、实验要求该实验是针对机制方向的本科生。
要求学生对特征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CAD知识和理论有充分了解,掌握分型面等模具设计的相关概念,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ProEWildFire完成手机外壳及其模具的设计和建模。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3.1 手机外壳建模3.1.1 手机外壳结构特征及其对应的ProE特征建模工具手机外壳是典型的薄壁类零件,根据手机外壳的结构特点,手机外壳的主要结构特征建模及其所对应的ProE特征建模工具如表1所示:表1 手机结构特征及其对应ProE特征建模工具手机外壳结构特征ProE特征建模工具薄壁特征抽壳工具孔特征拉伸工具圆角,倒角倒角工具重复孔结构阵列工具3.1.2 手机外壳建模步骤1)新建手机外壳模型文件在ProE系统文件菜单中点新建命令,激活新建文件对话框,在对话框的类型列表中选择零件类型,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所要建立的手机外壳模型名称,点确定完成手机外壳模型文件的建立。
2)建立手机外壳实体模型基于“”拉伸特征工具,建立如图2所示手机外壳实体模型。
图2 手机外壳实体模型具体操作步骤为:点击“”按扭,激活拉伸特征工具菜单,在菜单中点击放置按钮,点定义按钮,激活草绘菜单,选择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选择矩形绘图工具“”绘制外壳矩形截面。
绘制完后,用倒圆角工具,在所绘制的矩形中完成倒圆角。
用选择工具“”选择并依次修改外壳截面图形尺寸达到规定的要求。
修改好后,点完成按钮“”结束手机外壳截面绘制,重新激活拉伸特征工具,输入拉伸的距离,点完成按钮“”即可建立如图2的手机外壳实体模型。
3)建立外壳周边圆角特征点击倒圆角特征工具“”,依次选择手机外壳模型一侧平面要导圆角的棱边,并在倒圆角特征对话框中输入圆角半径,点完成按钮,建立如图3所示的手机外壳圆角特征。
图3 手机外壳倒角4)手机外壳抽壳点击壳特征工具图标“”,激活壳特征对话框,选择手机外壳模型没有导圆角的一侧平面,在对壳特征话框中输入壁厚2,点完成按钮“”,完成对手机外壳实体模型的抽壳如图4所示。
图4 手机外壳抽壳5)建立手机屏幕窗口孔点草绘按钮“”,选择未抽壳手机外壳模型上表面为绘图平面,然后用矩形绘图工具“”在上表面绘制矩形屏幕窗口的形状并导圆角,操作与绘制手机外壳截面形状类似。
绘制好后,用鼠标选择尺寸并修改使矩形屏幕窗口位置居中。
然后点“”工具,点按钮“”设置除材料属性,用“”按扭选择向模型内部的拉伸方向,然后输入大于外壳壁厚的拉伸距离,点完成按钮“”,创建如下图5所示的手机屏幕窗口孔。
图5 手机屏幕窗口孔6)建立手机拨号键孔特征操作步骤与建立手机屏幕窗口孔特征相同,仅在手机外壳模型上表面绘制拨号键孔时使用的是椭圆绘图工具“”。
绘制好按键孔形状后,注意修改按键孔自身尺寸和其定位尺寸,保证它可以在手机外壳模型剩余的外表面上按4行3列均匀分布。
绘制好后,用拉伸特征工具建立如图6所示的一个手机拨号键孔,操作步骤与建立屏幕窗口特征类似。
图6 手机拨号键孔7)阵列手机拨号键孔特征用阵列特征工具建立其余的手机拨号键孔。
阵列对象为刚建立的手机拨号键孔,注意阵列类型选择按方向阵列,通过鼠标分别指定与阵列方向垂直的手机外壳模型的两个侧平面,以定义阵列的两个方向,然后分别输入在两个方向的手机拨号键孔的阵列数目和阵列距离,最后点击完成“”按钮,就可以建立图7所示手机拨号键孔特征。
图7 手机按键孔阵列8)保存手机外壳模型3.2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3.2.1 ProE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1)参照模型或参照零件表示与所设计模具相对应的零件模型。
2)工件用于完成模具设计的模具实体模型。
模具设计本质就是沿所设计零件的外型轮廓表面,将工件拆分成与零件对应的上、下摸或模芯、模腔,完成零件的模具设计。
3)分型面包含零件外形轮廓,并可依据零件外型轮廓将工件完全分离分割开的,具有完整边界的曲面。
3.2.2手机外壳模具建模步骤1)新建模具模型文件在ProE系统文件菜单中点新建命令,激活新建文件对话框,在对话框的类型列表中选择制造,在子类型中选择模具型腔选项,输入模具文件名称,取消使用“缺省模板”选项,点确定,激活新建文件选项对话框,选择mmns_mfg_mold模板,点确定进入模具设计环境,激活如图8所示的模具菜单。
图8 模具菜单2)调入手机外壳模型点击模具菜单中的模具模型,在下拉的“模具模型”菜单中选择“定位参照零件”,在激活的文件对话框中选择刚建立的手机外壳模型文件,点击打开按钮,在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中选择选择“同一模型”点确定按钮,在布局对话框中选择单一布局,点确定按钮将手机外壳模型调入到当前设计环境中。
3)创建手机外壳模具工件在模具模型下拉菜单中点击创建菜单,激活模具模型类型下拉菜单,在其中点击选择“工件”菜单,激活创建工件下拉菜单,选择手动创建,激活如图9所示的元件创建对话框,图9 元件创建对话框如图9所示,类型选零件,子类型选实体,在名称编辑框中输入手机外壳模具的名称,点确定关闭元件创建对话框。
激活特征创建选项对话框,选择创建特征,点确定回到模具模型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加材料”命令,接受其他默认选项,点完成菜单,开始基于所建立的手机外壳模型创建手机外壳的模具的实体模型。
首先点草绘按钮“”,选择手机外壳模型侧平面作为草绘平面,用“”工具绘制可包容手机外壳截面的矩形,点“”按钮结束对手机外壳模具截面形状的绘制。
点“”按钮在屏幕底部激活拉伸特征对话框,开始创建外壳模具实体。
鼠标在拉伸特征对话框选择相两侧拉伸,既沿刚才选定的手机外壳模型侧平面基于所绘制的手机外壳模具截面向两侧拉伸形成手机外壳模具模型。
在拉伸距离编辑框中输入沿两侧拉伸的距离使所拉伸的手机外壳模具实体模型可以完全包容手机外壳(该工作也可通过鼠标拖动拉伸距离标志完成)。
设置好后,点“”按钮建立如图10所示可完全包容手机外壳模型的手机外壳模具模型。
此时,在屏幕左侧模型树中,也会对应显示以所命手机外壳模具名称为名的手机外壳模具模型。
图10 手机外壳模具工件4)定义分型面分型面就是可以沿零件外型轮廓将模具完全分割开的一个完整的曲面,针对手机外壳模型,其建立分为如下两个步骤,1:复制和封闭手机外壳模型外表面2:沿底面延拓所复制的手机外壳模型外表面第一步的具体步骤是首先隐藏刚建立的外壳模具模型。
然后在“模具模型”下拉菜单中点击“分型面”命令,激活“分型面”下拉菜单,点“创建”命令,激活“分型面名称”对话框,输入分型面名称,点确定。
激活“曲面定义”下拉菜单,点“增加”命令,激活“曲面选项”菜单,选择“复制”命令,点“完成”命令,激活如下图11所示的曲面复制对话框,开始选取手机外壳模型的全部外表面,选中的面将被加亮显示,如下图12所示。
图11 曲面选取状态的曲面复制对话框图12 手机外壳表面选取结果选取完毕,鼠标点击选取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完成对手机外壳表面的复制,接下来在曲面复制对话框中双击填充环命令,激活如图13所示的聚合填充下拉菜单,鼠标选取包含屏幕孔和拨号键孔的外壳上表面,使其加亮显示,选取完毕,点选取对话框的确定按钮,然后依次点取聚合填充下拉菜单中的“完成参考”和“完成返回”命令,关闭聚合填充下拉菜单,将外壳表面的封闭成一个平面,如图14所示。
图13 聚合填充下拉菜单图14封闭手机外壳上表面封闭第二步的工作是沿手机外壳底平面构建一个可以将工件分割开的平面并将它与第一步所复制的封闭外壳表面合二为一形成最终的分型面。
具体步骤是,在曲面管理器菜单的曲面定义下拉菜单中点“增加”命令,激活曲面选项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平整命令,然后点“完成”命令,激活“曲面:平整”对话框,然后鼠标选取手机外壳底面为草绘平面,选用“”矩形绘图工具绘制如图15所示的一个可完全包容工件横截面的矩形平面。
图15 绘制平整平面绘制完毕,点按钮。
然后点确定关闭“曲面:平整”对话框。
接着在曲面定义下拉菜单中点击“合并”命令,激活曲面合并对话框,鼠标选择刚绘制的矩形平整平面作为合并平面与前面所复制的外壳表面进行合并,在曲面合并对话框合并类型中选择侧2,用所绘制平面在外壳表面外侧部分与外壳表面合并生成最终分型面,点完成按钮实现曲面合并,点完成/返回关闭曲面定义菜单,然后再点完成/返回关闭分型面菜单,建立手机外壳分型面如图1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