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世界1作业设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 1、数的世界(1)》培优课教案_10

数的世界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1-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整数四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地按顺序计算。
3、通过练习,对于整数四册混合运算的题目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计算,使计算更为合理简便。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题基本能正确计算,但对于整数四册混合运算的题目如何进行灵活运算却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将放在如何进行简算方面。
重难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分析、判断及简算。
教学过程:一、常规积累1、口算下面各题80÷20 150÷50 630÷702×45 92÷2 51÷3300÷60 560÷8 480÷802、192÷30 192÷38谁的结果更大,为什么?每组算一个。
(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大,商就越小)3、用简便方法计算860÷40 6200÷300 2700÷1606200÷300为什么商是20而不是2,余数是200不是2.二、拓展提高1、675—600÷15×122、720÷[(187+18)÷41]请同学们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谁来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没括号的,先算二级运算,若同级运算连在一起,则从左往右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3、请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计算。
360÷24 320÷(32×5)630÷14÷5 720÷5÷9谁能来说说除法的性质是什么?4、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78×5×2 100÷5×2为什么第2题不能先算乘法。
三、通过这节课复计算题习,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数的世界(1)|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数的世界(1)|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掌握自然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2. 自然数的意义和性质3. 数的表示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自然数的意义和性质,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自然数的性质,数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数的概念。
2. 探索数的概念(1)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明确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2)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教室里有5盏灯,操场上跑了10圈等。
3. 讲解自然数的意义和性质(1)自然数的定义: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
(2)自然数的性质:①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② 自然数具有无限性,即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③ 自然数具有顺序性,即任意两个自然数都可以比较大小。
④ 自然数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大于b,b大于c,那么a大于c。
4. 学习数的表示方法(1)用数字表示数:如1、2、3、4、5等。
(2)用字母表示数:如a、b、c等。
(3)用符号表示数:如、-、×、÷等。
5. 巩固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拓展:让学生了解分数、小数的概念。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同步练习》第9.1节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设计如下:1. 数的概念2. 自然数的意义和性质3. 数的表示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自然数的性质”,因为这是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数的世界》教学设计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数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的世界》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估计和数的大小比较。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感受数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数的运算、估计和比较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各种数,掌握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数的估计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数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法,数的估计和比较。
2.教学难点:数的运算规律,数的估计和比较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数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棒、计数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如日期、温度、身高等,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世界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数,如整数、分数、小数等,让学生了解数的不同表达方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的运算练习,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 数的世界作业设计

第1课时数的世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翰皓学校陈阵语
一、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序号。
商是一位数的是()。
商是两位数的是()。
①375÷19 ②546÷64 ③705÷48 ④175÷39
⑤915÷75 ⑥208÷20 ⑦442÷35 ⑧290÷62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01÷18 864÷54 8500÷300
315÷39 653÷13 720÷70
三、图书馆有980本书,放了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
答案:一、②④⑧①③⑤⑥⑦
二、5......11 16 28......100 8......3 50......3 10 (20)
三、28本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数的世界-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数的世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2. 使学生掌握数的分类和性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实用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产生和发展2. 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和分类3. 数的性质和运算4. 数的整除和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5. 数的估算和近似计算6. 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的产生和发展,数的性质和运算等内容。
2. 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数的概念和性质。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数的运算和应用。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5. 练习法: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数的产生和发展,数的分类和性质,数的运算等内容。
3. 演示: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数的概念和性质。
4.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数的运算和应用。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6. 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4.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辅导资料:数学练习册、数学课外读物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4. 实物和图片:用于演示数的概念和性质。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精选】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数的世界(1)|苏教版(2014秋)

<数的世界>知识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数的运算,能正确熟练地应用笔算方法进行除法计算。
通过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复习,强化对多步计算的认识,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形成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知识的梳理,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笔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以768 ÷32为例,小组交流讨论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应注意的地方。
2、填空:(1)计算480÷20商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要使46÷67的商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小可以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3、商不变性质的应用回顾商不变性质,尝试完成下面练习。
(1)除法算式a÷b=9……1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3倍,商是(),余数是()。
(2)除法算式a÷b=9……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2倍,商是(),余数是()。
(3)除法算式a÷b=9,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是()。
二、四则混合运算1、复习回顾(1)什么是四则运算?(2)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各指什么?(3)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小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注意点:一看:看清数据与符号二想:顺序(同级、异级)合理简捷三算:仔细(心算、笔算、简算)四查:一步一回头(估测到验算)3、小试身手(1)24除480的商的一半是多少?(提示除与除以的区别)(2)120减去20乘以5的积,差是多少?(3)120减去20的差乘以5,积是多少?(4)88加上24乘以8的积,所得的和再乘以12,结果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列出算式,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1-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1-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数的整除:整除的概念、整除的性质4. 数的奇偶性:奇数、偶数的概念、奇偶性的性质5. 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整数、小数、分数的大小6. 数的排序:按大小顺序排列整数、小数、分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数的整除、数的奇偶性、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序2. 教学难点:数的整除、数的奇偶性、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序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讲解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数的整除、数的奇偶性、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序等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内容中,"教学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 数的世界作业设计

第1课时数的世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涵亚学校陈冠宇
一、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序号。
商是一位数的是()。
商是两位数的是()。
①375÷19 ②546÷64 ③705÷48 ④175÷39
⑤915÷75 ⑥208÷20 ⑦442÷35 ⑧290÷62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01÷18 864÷54 8500÷300
315÷39 653÷13 720÷70
三、图书馆有980本书,放了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
答案:一、②④⑧①③⑤⑥⑦
二、5......11 16 28......100 8......3 50......3 10 (20)
三、28本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旧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摘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摘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摘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旧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