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材料与方法模板

合集下载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1. 实验题目/背景在此部分,概述和描述实验的目的和背景。

简要介绍实验的重要性和目标,让读者对实验的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实验目的在此部分,明确说明实验的具体目的和研究问题。

阐明需要验证或研究的假设,并解释为什么这些目标和问题是重要的。

3. 实验材料和仪器在此部分,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设备的清单。

对每种材料和仪器设备进行简要描述,并说明其使用的原因和必要性。

4. 实验方法在此部分,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过程。

可以使用编号和子编号的格式来组织实验步骤,确保排版整洁美观。

每个步骤都应该清晰地描述所需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5.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此部分,阐明如何采集实验数据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

描述数据的收集方式和工具,并说明对数据进行哪些分析和处理。

6. 预期结果与讨论在此部分,预测实验的可能结果,并进行一些简要的讨论。

可以根据预期结果提出相应的问题,或者推测结果对于研究领域的意义。

7. 实验安全和风险评估在此部分,列举可能的安全问题或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

确保在实验过程中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

8. 实验时间表在此部分,提供每个步骤所需的时间估计。

根据实验的复杂性和耗时程度,编制详细的实验时间表,确保实验按计划进行。

9. 实验预算在此部分,列出实验所需的经费预算和资源需求。

包括材料费、设备费和人员费用等方面的预算。

10. 参考文献在此部分,提供实验设计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来源。

请确保引用的文献是可靠和权威的。

11. 实验许可和道德审查在此部分,提到实验所需的许可和道德审查。

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涉及的人员或生物材料等因素,确认是否需要获得相应的许可和道德审查。

12.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此部分,详细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展示和解释实验所得数据,并通过适当的图表和图像进行可视化展示。

13. 实验结论在此部分,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概括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目的中提出的研究问题。

14. 实验改进在此部分,提出改进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建议。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主要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是否匹配,如果有误差,分析具体原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1】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

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实验过程: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

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

(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

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的。

而做这个实验应注意:1、杯子不要扣的太慢,否则会让火焰提前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2、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我选择在水中滴蓝墨水,效果不错,这样方便观看。

3、可以用燃烧的纸片代替蜡烛,但是水一定要放少一点,放多了难吸光。

4、要保持距离,让火焰离自己远一点。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2】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适宜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论文模板中的材料与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论文模板中的材料与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论文模板中的材料与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材料与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在论文中,材料与方法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详细描述了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步骤、设计的材料以及所使用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的详细描述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可重复性,还可以确保其他研究者在需要重复实验时能够准确地操作。

本文将提供一种论文中材料与方法部分的模板,以帮助研究者规范地描述他们的实验步骤。

1. 引言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的整体架构。

例如:“本研究旨在探究某种药物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我们设计了一项实验来评估该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 材料在材料部分,列出所使用的实验材料的详细信息,并对其来源进行说明。

可以根据实验的特点和需要,逐项描述所使用的材料。

例如:“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包括:细胞培养物(来自某某实验室),培养基(生产商名称),药物A(药物名称、产地、纯度),药物B(药物名称、产地、纯度)等。

”3. 方法在方法部分,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被清晰描述,以使读者能够在需要时重复实验。

例如:“首先,我们将细胞培养物放入培养皿中,并在37°C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接着,我们使用无菌操作将药物A和药物B溶解在适量的无菌注射用水中,制备出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然后,我们将药物溶液加入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中,使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药物中。

细胞培养继续进行24小时。

最后,我们使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4. 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部分,介绍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过程。

例如:“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出每组实验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组间比较,并使用Duncan's多重比较方法进行配对比较。

显著差异定义为P < 0.05。

”5. 结果与讨论在结果与讨论部分,给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解释。

实验方案模板

实验方案模板

实验方案模板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具体目的)。

二、实验原理。

(对实验所涉及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实验材料,(列举所需材料)。

2. 实验仪器,(列举所需仪器)。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包括仪器的调试、材料的准备等)。

2. 实验操作,(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现象)。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数据处理,(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或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七、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仪器的清洁和材料的归还工作。

九、实验改进意见。

(针对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十、参考文献。

(列出本实验所涉及的相关参考文献)。

十一、附录。

(包括实验中用到的表格、图表等)。

以上为实验方案模板,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实验报告单打印版参考模板

实验报告单打印版参考模板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双城学区小果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小试实验总结报告模板

小试实验总结报告模板

小试实验总结报告模板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分析该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溶解机制。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温度计- 试管或烧杯- 物质样品- 蒸馏水2.2 实验方法1. 准备5组试管,每组试管中加入不同温度的蒸馏水(如10、20、30、40、50);2. 将待测物质样品逐次加入各组试管中,并轻轻搅拌,直至物质完全溶解;3. 记录每组试管中物质溶解后的溶液状态。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温度()溶解度- -10 0.1g20 0.2g30 0.3g40 0.4g50 0.5g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绘制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进一步分析其变化关系。

![曲线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图.png)通过观察曲线图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溶解度也逐渐增加。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合。

4. 结果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溶解度随之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高温会增加溶剂分子的动力学活性,使其对物质分子的吸附和解聚能力增强,从而促进了物质的溶解过程。

此外,温度的升高还可以增加液体的总体能量,提高分子的运动速度,使得溶剂分子更容易穿透物质的内部结构,与其中的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物质的溶解度。

然而,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物质的溶解度下降。

这是因为在过高的温度下,物质分子在溶剂中的热运动会远远超过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得物质分子难以与溶剂分子发生足够的相互作用,导致溶解度下降。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揭示了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物质的溶解度,但过高的温度也可能导致溶解度下降。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机制,还需进行更多的实验以及理论分析。

通过改变其他因素,如溶剂性质、物质浓度等,可以进一步研究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探寻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下面是XX整理的实验方案设计模板,欢迎阅读参考!实验方案设计模板一一、实验名称: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观察和指导二、实验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实验步骤:1、临时装片的制作⑴准备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改进:将洁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洁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改进: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表面上划“井”字,用镊子撕取外表皮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熟练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理想的观察对象,致使实验效果较差。

改进: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所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离,操作简便)即可。

这一改进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⑵盖盖玻片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⑶染色染:将玻片倾斜1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己流入玻片。

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在此处填写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包括实验所需材料、仪器设备等)。

2. 实验操作,(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

4.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5. 结果与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数据和图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

实验思考,(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思考和总结)。

实验改进,(提出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改进意见)。

实验感想,(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过程中所参考的相关文献)。

附录,(包括实验中所用到的原始数据、实验记录表等)。

以上就是大学实验报告的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与我交流讨论。

祝你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与设备
1.1.1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的材料有:碳纤维(3 K,大连新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羟基磷灰石粉末(60nm,南京埃普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有机单体丙烯酰胺(AM,分析纯,日本Mitsui Toatsu化学公司生产);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化学纯,北京红星生物化学制品厂);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引发剂过硫酸铵((NH4)2S2O4,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三厂);催化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化学纯,北京兴福精细化学研究所);氨水(化学纯,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CH3CH2OH,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五氧化二磷(P2O5,天津市盛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硝酸钙(Ca(NO3)2·4H2O,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1.2实验设备
所用实验设备如表2-1所示。

表2-1 实验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
1 球磨机C062-7 长沙清河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 旋转粘度计NDJ-1 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3 水浴炉DZKW-
4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4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L-101 天津市中环实验电炉有限公司
5 离心机800 上海浦东物理光学仪器厂
6 箱式电阻炉SX3-4-10 龙口市电炉制造厂
7 真空管式炉GSL-1600X 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8 扫描电镜S-4800 日本日立
9 显微硬度计HVS-1000 上海万衡精密光学仪器厂
10 电子万能试验机WDW-10 济南东方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1.2实验过程
本实验主要包括碳纤维表面改性、碳纤维/HA浆料制备、离心-凝胶注模成型、生坯干燥脱模和烧结等阶段。

其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

本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
1、碳纤维改性
(1)低温氧化处理
将碳纤维放入400 ℃箱式电阻炉中保温30 min后取出备用。

(2)制备HA溶胶
配制浓度为2 mol/L的Ca(NO3)2醇溶液50 ml,浓度为4 mol/L的P2O5醇溶液58.5 ml,确保Ca/P比为1.67,将P2O5醇溶液向Ca(NO3)2醇溶液缓慢滴加,并磁力搅拌2 h,反应结束后变成透明的粘稠状溶胶。

(3)碳纤维表面提拉
将表面低温氧化处理碳纤维浸入HA溶胶中,进行提拉,提拉后的碳纤维在80 ℃的烘箱内干燥30min,使溶胶转变成凝胶,之后再将碳纤维浸入HA溶胶内再提拉,重复上述过程5 次,使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结合较好的薄膜。

2、碳纤维/HA浆料制备
在室温下,将50ml的去离子水放入烧杯中,加入有机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质量∶有机单体质量=1∶10)制备预混液(单体的质量分别为5 wt%、10wt%、15 wt%、20 wt%),然后加入不同含量的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分散剂的含量分别为3 wt%、4wt%、5 wt%、6 wt%),搅拌混合均匀后,用氨水调节pH之后加入羟基磷灰石粉末(质量分数分别为30wt%、35 wt%、40wt%、45wt%、50wt%),搅拌均匀后球磨2h,再加入预处理后碳纤维,球磨24h后得到流动性好的浆料备用。

3、离心-凝胶注模成型
碳纤维/HA浆料制备好后,加入不同含量的催化剂和引发剂(催化剂的含量分别为0.3wt%、0.6wt%、0.9wt%、1.2wt%;引发剂的含量分别为0.3wt%、0.6wt%、0.9wt%、1.2wt%),将不同固相含量的浆料放入离心管模具内,在500r/min、1000r/min、1500r/min离心转数下离心成型,离心时间为5min、10min、15min,生坯脱模后在室温下放置48h,将干燥的试样从底部到顶部
切割成3 块,用以测量生坯密度,进而确定最佳的离心工艺参数。

将干燥的试样按照图2-2所示的烧结工艺烧结成型,烧结温度为1100 ℃并保温2 h,烧结产物用于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

图2-1 制备梯度碳纤维/HA复合材料实验流程图
时间/h
图2-2 烧结工艺曲线
1.3 性能测试
1.3.1 碳纤维/HA 浆料粘度测定
采用旋转粘度计(NDJ -1)测量碳纤维/HA 浆料的粘度。

用2号转子在60 r/min 下预搅30 s ,静停30 s ,在量程为500 mPa·s 下测定浆料粘度。

实验温度20 ℃。

计算公式如下:
η=k·α (2.1)
式中:η—绝对粘度;
k —系数,k=5;
α—指针所指示读数(偏转角度)。

1.3.2 碳纤维/HA 浆料稳定性测定
为了研究高固相含量的浆料稳定性,将球磨24 h 的浆料,倒入有刻度的小烧杯中,记录浆料的初始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后,浆料会分层,上层为澄清液,下层为浑浊液,每隔12 h 后,测量下层悬浮液的高度。

浆料的沉降百分率(RSH )即为下层悬浮液的高度除以浆料的初始高度。

1.3.3 生坯密度测定
将生坯从顶部到底部切割成 3 块,测出每一块的质量,再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出每一块的体积,求出每一块的实际密度,再用实际密度比上试样的理论密度得到生坯密度(相对密度d )。

公式如下:
V
m
=
实际ρ (2.2)
%100⨯=
理论
实际
ρρd (2.3)
式中:m —每一块生坯质量,g ;
V —每一块生坯体积,cm 3; ρ实际—实际密度,g/cm 3;
ρ理论—理论密度,g/cm 3;
d —生坯密度(相对密度),%。

1.3.4 显微组织的观察
用扫描电镜(日立S-4800)观察表面改性前后的碳纤维的形貌。

同时观察烧结后试样不同部位的显微组织,并观察弯曲断口处的显微组织。

1.3.5 弯曲性能测试
将梯度碳纤维/HA 陶瓷在弯曲实验机上测试弯曲性能,样品尺寸为41 mm×10 mm×10 mm ,三点抗弯时跨距为25 mm ,加载速率为1 mm/min 。

试样的抗弯强度按公式(2.4)计算[36]。

2
23h
b L
P f ⨯⨯=σ (2.4)
式中:f σ—抗弯强度,Mpa ;
P —破坏载荷,N ;
L —跨距,mm ; b —试样宽度,mm ;
h —试样厚度,mm 。

1.3.6 断裂韧度测试
试样尺寸为10 mm×10 mm×5 mm (长×宽×高),将试样实验面磨平,然后在显微硬度计上,施加载荷在试样实验面上压出压痕,保荷时间为15 s 。

用IBAS -2图像分析仪测量压痕的a 、c 和d 数据,将所得数据代入公式(2.5)[36],求得K IC 值。

2
/15
/22
/1018.0-⎪


⎝⎛=⎪⎭

⎝⎛⨯⎪⎭⎫ ⎝⎛a c E H Ha K IC
(2.5)
式中:K IC —断裂韧度,MPa·m 1/2; E —杨氏模量,GPa ,约为118 GPa ; H —显微硬度,GPa ,(H=0.1891
2
d P
);
d—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mm;a—压痕对角线半长,mm;c—表面裂纹半长,mm;P—载荷,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